初步探討東天山某鉛鋅礦成礦模式_第1頁
初步探討東天山某鉛鋅礦成礦模式_第2頁
初步探討東天山某鉛鋅礦成礦模式_第3頁
初步探討東天山某鉛鋅礦成礦模式_第4頁
初步探討東天山某鉛鋅礦成礦模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步探討東天山某鉛鋅礦成礦模式所屬學院:地質與礦業(yè)工程學院學生姓名:劉亞楠學生學號:8 日 期:2015年4月24日初步探討東天山某鉛鋅礦成礦模式一、區(qū)域地質概況:大地構造位處于哈薩克斯坦-準噶爾板塊與塔里木板塊的結合部位??v跨兩個三級構造單元,北為那拉提紅柳河縫合帶,南為塔里木陸塊北山古生代裂谷系。出露地層主要有中元古界長城系古硐井巖群(ChG.),巖性主要為灰-淺灰色變粒巖、淺粒巖、角閃斜長變粒巖、斜長角閃片巖、石英片巖、二云母片巖夾大理巖薄層。中元古界薊縣系愛爾基干巖群(JxA.),巖性以大理巖、白云巖為主,夾有少量碎屑巖,變質石英砂巖等。區(qū)內巖漿活動頻繁,侵入巖以中酸性的中泥盆世侵入巖

2、為主,巖性為灰色中粒英云閃長巖、淺灰色中?;◢忛W長巖、為淺肉紅色中細粒二長花崗巖,以巖基或巖株形式產出,與中元古界地層接觸帶產生高溫接觸變質作用,低溫熱液作用。區(qū)內地層褶皺強烈,斷裂構造發(fā)育,控礦斷裂構造系統(tǒng)主要為北東向和北北東向。圍巖礦化蝕變強烈,主要有硅化、矽卡巖化、褐鐵礦化等,是該區(qū)尋找礦體的直接標志。礦石礦物主要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方解石、綠泥石等。二、地質特征1、礦區(qū)內主要為一套變質巖,巖性有硅鎂石鈣質白云石大理巖、透閃白云石大理巖、石英巖、娟云母石英片巖、斜長角閃石片巖。巖石受變質變形作用,片理構造發(fā)育,導致巖石破碎成碎片狀、碎粉狀。區(qū)內侵入巖發(fā)育,巖性

3、為斜長花崗巖,大面積侵入變質巖中,造成巖層產狀多變,但總體以北傾為主,傾向4。-358。;傾角50。-78。脈巖為石英脈、方解石脈,寬度幾-十幾公分,均沿巖石裂隙產出。2、礦化蝕變揭露出的礦化蝕變有褐鐵礦化、硅化、高嶺土化和鉛鋅礦化。以褐鐵礦化為主,在XXTC探槽中見有1段(圖1),寬度為5米,褐鐵礦化呈星點狀、稀疏侵染狀分布于大理巖中,與之相伴的有硅化及鉛鋅礦化,鉛鋅礦化肉眼見不到,經X熒光分析儀測得鋅含量達0.2-2%,鉛含量為0.3-1.3%。鉛鋅礦帶礦化帶平面上呈帶狀,透鏡狀。圖1 XX探槽素描圖3、物探特征:礦區(qū)某激電中梯剖面圖如圖2所示:圖2:激電中梯測量布設位置及剖面圖圖中我們可

4、以看到,該異常區(qū)廣泛分布著低阻高極化物質,從一定程度反映了金屬硫化物的存在,有效數據段的極化率變化范圍3%-8%,電阻率低于300m,寬度300-800m。4、地球化學特征該區(qū)是一個以鉛鋅為主的綜合異常,伴生Au、Cd、Ag、Bi、Ba等元素異常。是一組反映中酸性巖漿及中低溫熱液活動有關的元素組合。主成礦元素Pb、Zn,具有強度高、濃集中心明顯的特點。其中Pb有兩個異常,面積較大的一個達XX平方千米,Zn異常面積XX平方千米??臻g位置上Pb、Zn、Cd、Au、Ag、B元素套合好。異常周邊中酸性侵入巖發(fā)育,區(qū)內斷裂為含礦熱液運移和礦質的沉淀充填提供條件,是親銅類族元素的成礦有利地段。組合樣分析,

5、Pb最大值為234g/g,Zn最大值557g/g,Au最大值6.2ng/g(見表1)。清白山鉛鋅(Ht193)綜合異常特征表(表1)異常編號異常下限面積均值極大值襯度NAP值濃度分帶異常排序Pb-942813135.852345.4370.532Pb-96284.544.7344.71.798.1141Zn-9210010.6338.55573.7639.834Au-1772.57.16.26.22.4817.5258Au-1812.57.23.854.71.5411181Cd-12449010.63850385019.25204.139Cd-1232801.73603601.83.1180B

6、i-1240.7161.61.63.8123255Bi-1260.421.50.510.51.211.81127Ba-52173062480.528522.0712.5114Mg-1054.225.36.629.51.8947.922Cr-103933.61301301.45158Ni-7650154.3954.41.361.4172B-130553.158.85621.073.31122B-1315511.8105.131861.9122.5218Ag-1261201.71341341.121.91111備注:含量單位Au為ng/g,其它元素為ug/g,面積單位平方千米。三、 初步建立礦床模

7、式1、構造位置為大陸裂谷長期沉陷的斷陷盆地。2、成礦環(huán)境盆地長期沉陷,接受了巨厚的陸源碎屑沉積物。礦床形成于同沉積斷裂附近或由同沉積斷裂控制的盆地中。成礦流體屬弱酸性中低溫熱鹵水,沉積成礦的盆底局部水體為還原環(huán)境。3、賦礦巖石以白云石大理巖為主的寧靜海相沉積巖。4、成礦時代 礦區(qū)的成礦時代可能有中元古代和晚華里西期兩個時期。5、礦物組合礦石的主要金屬礦物是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磁黃鐵礦,次為黃銅礦,還可見少量其他一些鐵、銅、鉍、鉬的硫及硫砷化物等礦物。主要脈石礦物是石英、方解石、鐵白云石、重晶石、白云石及菱鐵礦等。6、礦石礦物組構礦石多為細粒結構、次可見交代結構,條帶及條紋狀構造、浸染狀構造

8、、塊狀構造、細脈及網脈狀構造。7、圍巖蝕變常見的圍巖蝕變有硅化、鈉長石化、白云石化及鐵白云石化、重晶石化、菱鐵礦化及綠泥石化。8、礦床成因初步探討根據該礦床礦體為層狀,受層位和巖相控制,礦石有條帶狀構造等特點,在中元古代時已形成了熱鹵水成因的鉛鋅礦床。到了華里西晚期,受到巖漿熱液作用,使礦層進一步改造。因此是一個中元古代同生沉積后期改造的復成礦床,表生氧化淋濾成礦期,礦體經長期的表生氧化淋濾作用, 使地表原生硫化物氧化, 形成黃褐色鐵帽。目前,該礦床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較低,成因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參考文獻:1 張正偉,彭建堂,沈能平,朱笑青,肖加飛,劉燊,戚華文,周靈潔等著.西昆侖碳酸鹽巖層控一改造型鉛錚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評價M.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1.2 裴榮富主編.中國礦床模式M.中國地質出版社,1995:7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