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山西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山西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山西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山西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西大學附中20162017學年高三第一學期9月(總第一次)模塊診斷 歷史試題(考查時間:80分鐘 考查范圍:以中國史為主) 1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要求。)1有學者認為,周代宗法制的邏輯,不是以血緣親疏定君臣關系之遠近,而是以君臣關系抹平血緣之親疏。在公共事務中,君不是某個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關系中,從而確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說明周代宗法制a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b與分封制互為表里 c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穩(wěn)定的統(tǒng)治秩序2秦朝三公九卿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的家國體制,它調和了戰(zhàn)國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沖突

2、,并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雛形。這反映出三公九卿制度a.構建了完全意義上的國家機構 b.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官僚制度c.體現(xiàn)了若干權力分化制衡因素 d.代表著皇權政治的真正崛起3秦代始創(chuàng)傳國玉璽。東漢學者蔡邕說:“璽者,印也。印者,信也。”東晉皇帝南渡時,幾代皇帝沒有傳國玉璽,被嘲諷為“白板天子”。這反映出a秦代傳國玉璽的價值貴重 b君權神授的觀念深入人心c儒家的正統(tǒng)觀念影響深遠 d宗法觀念強調嫡長子繼承 4漢武帝時朝廷政治體制發(fā)生重大改革,開始了“中朝預政”,即用侍從之臣參與軍國大事的謀議,有時奉命與公卿大臣論辯,以致面折廷爭而詘大臣。漢武帝的這種做法a有利于中央破格選拔人才 b

3、導致了少數(shù)朝臣權力過大c加強了皇權對國家的控制 d有效解決了皇權相權之爭5在科舉制度下,考中進士或舉人,就有機會進入宮廷或地方衙門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鄉(xiāng)村里當教書先生,當一名鄉(xiāng)紳。這反映出科舉制a造成了官員隊伍的分化 b進一步固化了社會等級c有利于社會階層合理流動 d使儒學統(tǒng)治地位得到鞏固6明朝規(guī)定,佃農見田主“不論齒序,并如少事長之禮”,僅親戚間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蕪,招募勞動力較難的地方,還常有佃戶“刁悍成風”、地主“吞聲茹苦”一類記載。這一現(xiàn)象說明a佃農逐步獲得獨立地位 b租佃關系改變社會結構c政府決策脫離地方實際 d人地矛盾影響租佃關系7“洪武初議定,官給茶引付產茶府州縣。凡商人

4、買茶,具數(shù)赴官納錢給引,方許出境貨賣?!边@說明明初政府a壟斷重要商品的經營 b加征民營商業(yè)的稅額 c規(guī)范海外貿易的程序 d限制地域商幫的發(fā)展8日升昌票號的掌柜和伙計以人力入股,是為身股,俗稱“頂生意”。大東家所代表的所有者只決定企業(yè)大事,日常經營管理完全交給大掌柜。身股享有同樣分紅的權利。材料反映出日升昌票號a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 b具有現(xiàn)代企業(yè)的某些特征c經營管理模式的科學化 d入股方式的多樣化9戰(zhàn)國時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學派之外,還有一些有影響的學派。其中主要有討論合縱、連橫的縱橫家,提倡重農政策和探究農業(yè)技術的農家,研究軍事理論的兵家,以及綜合各派學說的雜家等。這表明當時a民本思想盛行

5、 b禮崩樂壞統(tǒng)治失序 c社會分化加劇 d諸子學說注重實用10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边@一思想對中國社會心理的主要影響是a大一統(tǒng)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b糅和各家思想的新儒學誕生c儒學成為傳統(tǒng)文化主流 d君主注重儒家思想教化功能11據(jù)統(tǒng)計,從1840年至1894年,我國糧食商品率由10%增長到16%。出現(xiàn)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工業(yè)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快 b引進西方科技農業(yè)發(fā)展迅速 c經濟作物大量銷售到世界市場 d列強大量收購糧食出口激增12依珀金斯所引資料,民族工業(yè)1912年至1921年凈產值的年增長率為117%,整個北洋政府時期平均發(fā)展速度為138%。1915年美國舊金

6、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中華民國展品獲得獎章居各國獲獎之冠。由此可見a北洋政府統(tǒng)治推動民族工業(yè)發(fā)展 b美國政府大力支持中國工業(yè)化c經濟工業(yè)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d民族工業(yè)發(fā)展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13圖為清朝順治九年(1652)光緒十四年 (1888)國家財政稅收結構變化圖表。據(jù)圖可推斷a外交政策調整使商業(yè)稅收得以持續(xù)增長 b稅收總量持續(xù)下降表明國力正逐漸衰落c農民運動迫使政府放棄了財稅傳統(tǒng)模式 d經濟結構與社會變動促使稅收結構變化14晚清學者畢永年在存華篇中認為:每個人都是秉天地之精華而生,都有自主權,“權也者,我與王侯卿相共之者也”;國家不只是統(tǒng)治者的國家,而是“我群士群民共有之國也”。

7、材料說明畢永年 a希望通過改良實現(xiàn)國家富強 b謀求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c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d. 強調國家主權屬于全體人民15在1934年南京國民政府的閱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隊走進了各國公使的視線,這是一支大約四千人的隊伍,采用的是德國軍隊裝束,配備的武器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德國沖鋒槍。這次閱兵帶來的主要影響是a對日本侵華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b有效抵御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c提升了中華民族共同抗戰(zhàn)的信心 d提高了中國軍隊作戰(zhàn)的整體實力16中共“八大”報告指出,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在國家統(tǒng)一市場的領導下,將有計劃地組織一部分自由市場,對所有商品,將實行按質分等論價辦法,不僅不會破壞國家的統(tǒng)一市

8、場,相反地,將會對國家的統(tǒng)一市場起有益的補充作用。由此可見,這個報告a有效糾正了公社化運動的失誤 b針對蘇聯(lián)經濟模式的有效反思c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 d全面總結一五計劃的建設經驗 17截止2010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達3172,1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2010年,投資流量再創(chuàng)新高,占全球當年流量的5.2%,首次超過日本、英國等傳統(tǒng)對外投資大國。該局面形成主要得益于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b中國企業(yè)競爭能力的不斷提高c中國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d 新世紀世界經濟的緩慢復蘇18亞里士多德指出“個體只有在屬于城邦時才具有存在的意義”。有現(xiàn)代學者指出“雅典民主的一個標志是對公

9、民美德的普遍認同,為共和城邦作貢獻以及將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務和共同善業(yè)之下?!边@說明a城邦注重保護個人自由 b民主與自由密不可分 c直接民主是多數(shù)人的暴政 d公民個人自由受限制19公元前6世紀初時,雅典的貴族家庭可以通過給死去的親屬建造紀念性建筑物來顯示自己的富有和權勢,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末時,有一條法律規(guī)定說,如果墓葬紀念物的建筑投入超過了“10個人3天的勞動”,就要遭到禁止。這種變化體現(xiàn)了古代雅典a法律保障了民主制實行 b人文主義成為主流思想c貴族的政治權利被削弱 d公民社會日益趨向完善20某學者在一本書中寫道:“衰落是一個容易使人上當?shù)脑~,因為它包含了兩個相去甚遠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減

10、弱,一是內部力量的衰敗。拿意大利來說,在外部因素使其喪失了經濟強國的地位之后,內部文化仍可達到巔峰。”這里所說的“外部因素”是指a世界市場的形成 b殖民爭霸的失敗 c貿易通道的改變 d黃金白銀的流失211871年,德國天主教會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獨立處理和管轄”自己財產和事務的權力,為此,俾斯麥在資產階級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權。當時教會和政府間的這種斗爭a體現(xiàn)了德國皇權與貴族已結盟 b結局是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c說明經濟發(fā)展推動了德國統(tǒng)一 d壓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進步 22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認為,工業(yè)革命的實質既不是發(fā)生在煤炭、鋼鐵、紡織工業(yè)中引人注目的變革,也不是蒸

11、汽機的發(fā)展,而是“以競爭代替了先前主宰著財富的生產與分配的中世紀規(guī)章條例?!弊髡咧荚趶娬{工業(yè)革命后a科學技術水平不斷革新 b生產力水平的大幅提高c經濟運行規(guī)則的變化 d舊規(guī)章制度阻礙發(fā)展23.在新政伊始,羅斯福給朋友寫信道:“我深知迄今為止,我們實際上做的多是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脹?!钡钱敃r的嚴峻形勢讓他不得不做出改變,“我們必須實行通貨膨脹,這是不可避免的”。羅斯福的上述言論a表明其被迫接受部分自由放任政策 b加劇國內經濟的惡化c說明新政在“干預”和“放任”間搖擺 d意在消除危機的影響24具有近代意義的“最惠國待遇”濫觴于17世紀的歐洲,是國與國之間在進出口貿易、稅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給予優(yōu)

12、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權等方面的一項制度。1860年英法通商條約的簽訂,使現(xiàn)代意義的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真正誕生,類似條約在歐洲各國流行,全球貿易額由此大幅上升。以下屬于現(xiàn)代意義的“最惠國待遇”誕生的主要原因的是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b提倡自由貿易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推動c工業(yè)革命在歐美的逐漸擴展 d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大力扶植私人企業(yè)25美國“懷特計劃”強調,國際貨幣基金由會員國按規(guī)定的份額繳納,份額的多少根據(jù)會員國的黃金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及國民收入等因素決定等;而英國“凱恩斯計劃”則堅持多邊自由匯兌。兩者的主張實質上反映出英美a爭奪國際金融霸權 b經濟實力差距巨大c要求穩(wěn)定資本

13、主義經濟體系 d力爭建立相對獨立金融體系二材料分析題(共3小題,共計50分)26(19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從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貴君輕”的主張,到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從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張加強宰相和諫官的職權,到黃宗羲等啟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這些閃耀著分權制約光芒的思想越來越會搜到人們的重視。這些思想及其實踐雖然不能從根本上動搖君主專制,但對封建君主專制多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近代中國的分權思想來源于西方,雅典權力制約機制自梭倫改革始,如公民大會的決議有的尚需經陪審法庭審議并最后批準。陪審法庭主要職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時也擁有一定的

14、立法權。 據(jù)黃毅論中國古代限制君權的思想 材料二 在西歐中世紀則出現(xiàn)了一些憲政雛形,到了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家和理論家進一步發(fā)展和實踐了分權與制衡原則。19世紀中葉,清朝中央集權收到削弱和變形,這種局面為近代軍閥分裂割據(jù)埋下了伏筆,但也使講求經世致用、注重社會實際的地方督撫大員成為中國早期近代化的領導者的推動者。20世紀初立憲派主導的分權立憲運動迅速開展起來,成為一股中藥的整治革新力量,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化政治進程,對清王朝的覆滅起了重要作用。 據(jù)付兆龍國家權力制約論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古代中國和雅典分權的特點。(4分)(2)據(jù)材料二歸納近代西方權力制約的主要思想,并結合所

15、學知識分析其形成的背景。(8分)(3)據(jù)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政府權力演變歷程,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7分)27(1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正式頒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和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這兩個法令是資產階級運用政權力量頒布最早的教育法令。其中普通教育暫行辦法的主要內容是: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校;清末學部頒行的教科書一律禁止;小學讀經科一律廢止;高小以上學校的體操科應注重兵式體操;中等學校為普通教育,文實不必分科;清末學堂的獎勵出身一律禁止等等。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初等小學的課程為修身、圖文、算數(shù)、體操科目,高等小學另加歷史、地理、物理、化學

16、、圖畫、手工科目,中學課程再加數(shù)學、法制、經濟、音樂,女生加家政、裁縫科目。1922年教育部頒布學校系統(tǒng)改革案,即“壬戌學制”。該學制以“一、適應社會進化之需要。二、發(fā)揮平民教育精神。三、謀個性之發(fā)展。四、注意國民經濟力。五、注意生活教育。六、使教育易于普及。七、多留地方伸縮余地”為標準。規(guī)定小學6年,分初高兩級,前4年為初級和義務教育年限;規(guī)定中學6年,分初高兩級,初級中學施行普通教育,但可以根據(jù)地方需要設各種職業(yè)科;規(guī)定大學4-6年,醫(yī)科及法科至少5年,大學用選科制?!叭尚鐚W制”從中國各地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fā),做出了靈活而富有彈性的規(guī)定,是民國時期實施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

17、學制。摘編自璩鑫圭、唐良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材料二 教會控制教育是英國傳統(tǒng)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社會要求工人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迫使英國政府進行教育改革,國會開始討論國民教育國家化的問題。1902年,英國國會頒布巴爾福法案,結束了英國教育長期混亂狀態(tài),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局為主體的國家和地方相結合的現(xiàn)代教育領導體制,沿用至今。隨后英國國會頒布了一系列教育法案,實施普及義務教育、逐步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到1918年真正實現(xiàn)了免費初等教育。原有的公學雖未改變?yōu)橐?guī)則等上層階級服務的性質,但在培養(yǎng)方向、課程設置、招生對象等方面也有調整:設立免費生名額,收納窮人子弟;廢止古典語文

18、教學,增設實用性學科。文法學校也增加了自然科學的課程,辦學傾向于實用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1868年捐款學校法中就明確地提出了女子享有與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權利,到19世紀末英國已建立33所為女子提供中等教育的學校。牛津、劍橋等大學實行重要改革:擴大招收中下層階級子弟入學,注重實用學科、職業(yè)性學科的教育,并招收女性,開創(chuàng)英國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 摘編自張季娟、袁銳鍔外國教育史綱(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20世紀初期中英兩國教育改革的共同特點。(5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20世紀初期中英兩國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影響。(14分)28(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人類學家們認為歷史發(fā)展并不像通常所說的“一事成功百事順”,最具適應性、最成功的社會要在轉變時期改變和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是極為困難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會更有可能適應變化,突飛猛進。人類學家們將此稱為“受到阻滯的領先地位的法則”。 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主編全球通史運用16世紀以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相關史實,對上述法則進行探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嚴密)山西大學附中20162017學年高三第一學期9月(總第一次)模塊診斷 歷史試題答案(考查時間:80分鐘 考查范圍:以中國史為主) 2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要求。)1-5acccc 6-10dabca 11-15ccdda 16-20baddc 21-25bcdcb 二材料題(3小題,共計50分)26(1)古代中國:在君主專制的前提下,通過相權(諫官)、天道(道德)、地方分權來制約君權(2分)古代雅典:是奴隸制民主的組成部分,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交叉制約(2分)(2)思想:法制;分權制衡(2分)背景:防止專制、維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果;資本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