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譜的樂理知識_第1頁
古琴譜的樂理知識_第2頁
古琴譜的樂理知識_第3頁
古琴譜的樂理知識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琴譜的樂理知識下面就跟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古琴譜的相關樂理知識吧 !古琴 譜的樂理知識 (一)今日我們所能見到的古琴譜,又名減字譜,相傳為唐 末曹柔發(fā)明,減字譜一般為四部分,上方記錄左手指法,下方紀錄右 手指法,左上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為右手指 法,內(nèi)部為所彈、按弦。除此之外, 減字譜還有續(xù)部、 注釋,一般用來標示音的細微變化。 但由于減字譜無法記錄每個音的時長,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 傳?,F(xiàn)存有 150 多部古琴譜,包含著 3000多首古琴曲。古琴譜的樂理知識 (二)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存的古琴曲中有三千多首是古代 流傳至今的曲目,這筆豐厚的遺產(chǎn)使古琴成為當今有著深厚文化底蘊

2、的一件樂器。而這都要歸切于古琴獨特的記譜法 減字譜記譜法。唐代以前,古琴的樂譜是用文字記載的, 稱為文字譜, 極其繁復。 一個指法要用一句話記錄,一首曲子記下來往往比一篇文章還要 長。鑒于這個原因,晚唐一個名叫曹柔的人發(fā)明了減字譜,即在文字 譜的基礎上,將一句話中的關鍵字摘出,每字各取簡潔的一部分,再 將這幾個部分拼為一個 “字。減字譜實際上就是指法譜。因此,唐代之后的大量琴曲都流傳到了今天,而唐代之前的琴曲 大部分則失傳了。目前所知的中國最古老的一份古琴樂譜是古琴曲碣石調(diào) 幽蘭 的譜子,相傳為南朝梁代的丘明傳譜,它也是流傳到今天惟一的一份 文字譜,為唐朝手寫卷,原件現(xiàn)存于日本東京博物館。文字

3、譜自有古琴以來,在琴譜出現(xiàn)之前,學琴都是靠師徒之間口 授心傳,一句一句,一曲一曲的傳授,由于指法隨著古琴的技法發(fā)展 而逐漸復雜,漢代開始有彈琴手法的名稱記載, 這些手法又稱為指法。為了方便記憶,彈琴人便將指法用文字記下來。 其后又把整首琴曲每一個指法用在哪一條弦的哪一個徽位的彈琴 方法詳細記錄下來,并將琴曲的調(diào)名記下,便成為琴譜。當時稱為 “琴敘譜,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 “文字譜。碣石調(diào)幽蘭就是現(xiàn)存唯一文字譜例。 從漢末有指法記載發(fā)展到隋末文字譜成熟,中間不少于五百年。 文字譜雖然可以將琴曲的彈奏方法記錄下來, 但是由于記敘冗長, 一句琴曲動輒就要兩、三行文字,記錄一首琴曲花上很多篇幅,不便 于

4、記錄與學習。所以在文字譜出現(xiàn)之后,歷代彈琴人覺得有進一步改良的必要, 彈琴人就朝著兩方面嘗試:一方面是嘗試用更簡單的符號表示指法, 以容易上手 ;另一方面是將文字譜簡化,以免篇幅冗長,閱讀困難,影 響學習。結果是符號代替不了文字,文字譜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演化,慢慢發(fā)展 成為減字譜。符號譜最典型的符號譜要算是隋代僧人馮智辯 (約公元 613618 年 前后)的手用指法仿佛了。手用指法仿佛包含有文字以及很多符號,這些符號有些類似 印度梵文,也有一個八卦符號,有學者認為其中還包括了漢代的 “聲曲 折譜符。篇末還記有文字: “大隋內(nèi)道場僧馮智辯法師之所制也, 不受師所, 必可斟酌,非為指南,此本大貴,幸勿慢傳??梢娗叭藢τ谝惶渍J為可用之指法譜號,與今人一樣,都懷著盡 快推廣,以便琴人之心情。這套指法符號,傳到日本后得以保存下來,可惜它與很多其它不 同記譜方案一樣,不能廣為流傳,成為通用的記譜法。減字譜今天通用的古琴譜叫減字譜,又叫指法譜或手勢譜,它是 由文字譜演變而來。由于古琴的指法繁多而復雜,根據(jù)近代琴家顧梅羹和查阜西兩位 統(tǒng)計,古今指法名稱有 1,036 個,減字有 1,393 個,有名稱無減字的有 123 個,有減字無名稱的有 34 個,加起來指法名稱共有 1,159 個,減 字就共有 1,070 個。因此學琴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和記憶指法。(摘錄自從愔愔室琴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