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檢測作業(yè)指導書2011-11-03 15:51:151 概述環(huán)境空氣質量自動監(jiān)測系統由監(jiān)測子站、 中心計算機室、 質量保證實驗室和 系統支持實驗室等組成, 一般分析單元能自動監(jiān)測環(huán)境空氣中的氮氧化物、 二氧 化硫、臭氧、一氧化碳和 PM10 等參數。其監(jiān)測儀器一般分為點式監(jiān)測儀器和開放 光程監(jiān)測儀器。本作業(yè)指導書用于對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臭氧、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 PM10等參數監(jiān)測儀器、采樣裝置等監(jiān)測子站進行測試。2 編制依據GB 3095-1996HJ/T 193-2005HJ/T 194-2005HJ 479-2009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環(huán)境空氣質量自動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2、的測環(huán)境空氣質量手工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環(huán)境空氣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定 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四氯汞鹽吸收 - 副玫瑰 甲醛吸收 - 副玫瑰苯胺 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 紫外光度法非分散紅外法HJ 483-2009環(huán)境空氣二氧化硫的測定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環(huán)境空氣二氧化硫的測定分光光度法GB/T 15437-1995 環(huán)境空氣臭氧的測定法GB/T 15438-1995 環(huán)境空氣臭氧的測定GB 9801-88 空氣質量 一氧化碳的測定GB 6921-86 大氣飄塵濃度測定方法GB/T 15432-1995 環(huán)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GB/T 15263-94 環(huán)境空

3、氣 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空氣和廢氣監(jiān)測分析方法(第四版)3 技術要求和性能指標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應滿足以下表 3-1、表 3-2 和表 3-3 中各項技術性能 指標的要求。3.13.1.1外觀要求應有制造計量器具 CMC標志(進口產品應取得我國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和產品銘牌,銘牌上應標有儀器名稱、型號、 生產單位、出廠編號、制造日期等。3.1.23.1.3 便。3.1.43.2儀器表面無明顯碰、劃傷,外觀整齊、清潔,零部件表面不得銹蝕。儀器各緊固件應連接牢固、可靠;各調節(jié)器件應功能正常,操作靈活方儀器主機面板顯示部分數字清晰,字符、標識易于識別。工作環(huán)境條件要

4、求系統在以下工作環(huán)境中應能正常工作。a 環(huán)境溫度為 0 40;b 相對濕度為不大于 85%;c 工作電源為交流 220V20V、頻率 50Hz 1Hz;d 大氣壓為 86kPa 106kPa;e 輸出: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3.3 安全要求 儀器在常溫、常濕條件下,儀器電源引入線與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0M。 儀器在常溫、常濕條件下,能承受 1500V交流有效值電壓連續(xù) 1 分鐘試驗,無擊穿和飛弧現象。 儀器應設有漏電保護裝置, 在常溫、常濕條件下, 儀器泄漏電流不超過 5mA。表 3-1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氣體部分)性能指標要求項目單性能指標測試方法位NO2SO2O3CO測試p0000

5、5.2.范圍pm0.5/0 1.00.5/0 1.00.5/0 1.0501噪音pmp0.0030.0030.0030.55.2.2最低 檢出限pmp0.0050.0050.00515.2.3零點p漂移pm0.005/24h0.005/24h0.005/24h1/24h20%量p5.2.程漂移pm0.005/24h0.005/24h0.005/24h1/24h480%量p程漂移pm0.01/24h0.01/24h0.01/24h1/24h響應 時間(上升 / 下降)inm3522.55.2.520%量 程精密度pmp0.0050.0050.0050.55.2.80%量 程精密度pmp0.010

6、.010.010.56線性 2% 2% 4%5.2.誤差F.S.F.S.F.S.2% F.S.7電壓 1% 1% 1%5.2.穩(wěn)定性F.S.F.S.F.S.1% F.S.8進樣5.2.流量穩(wěn)定性10%10%10%10%9轉換效率- 96%/5.2.10續(xù)表項目位單 性能指標測試方法NO2SO2O3CO周圍溫度 變化的影響5變 化零點和量 程漂移測試5變 化零點和量 程漂移測試5變化 零點和量程 漂移測試可5 變化零點 和量程漂5.2.11可通過可通過通過移測試可 通過無故障運行時間( MTBF)168h/ 次168h/ 次168h/ 次168 h/ 次5.2.12干擾成分的影響4% F.S.

7、(水 分)5% F.S. (甲 苯) 4%F.S. (水分) 5% F.S.(水 分+CO2)5.2.13 4% F.S. ( NH3)/ 4%F.S. (甲苯)/ 4%F.S. ( SO2)/6%(NO/NO2)/參比方法比對測試 *濃度 0.5ppm 時,絕對誤 差0.05pmm濃度 0.5ppm 時,相對誤 差 15%濃度 0.5ppm 時,絕對誤 差 0.05pmm濃度 0.5ppm 時,相對誤 差 15%濃度0.5ppm 時,絕 對誤差 0.05pmm 濃度0.5ppm 時,相 對誤差 15%5ppm5.2.14注: *號項為考查測試項目,不作為認證檢測的內容。表 3-2環(huán)境空氣自動

8、監(jiān)測系統( PM10 部分)性能指標要求項目性能指標測試方法測量范圍0 1 mg/m3 或 010 mg/m3(可 選)5.3.1最小顯示單位30.001 mg/m 3采樣流量偏差 5%設定流量 /24h5.3.2 10%初始流量 / 每一測試時 間點儀器平行性濃度 80g/m3 時,標準偏差 5 g/m3濃度 80g/m3 時,相對標準 偏差 7%5.3.3重復性 2%標準值5.3.4電壓穩(wěn)定性3% F.S.5.3.5參比方法比對測試濃度 60g/m3 時,絕對誤差3 10 g/m3 濃度 60g/m3 時,相對誤差 15%5.3.6表 3-3 子站自動校準設備性能指標要求項目性能指標測試方

9、法多氣 體校準裝置稀釋比率1/100 1/10005.4.1 工作環(huán)境040流量計準確度 1%5.4.1 滲透室溫度準確 度 0.1 5.4.1 臭氧發(fā)生準確度 2%5.4.1 零氣發(fā)生器用于 SO2 監(jiān)測分析 儀-9SO2體積分數 0.5 10-95.4.2用于 NO2 監(jiān)測分析 儀NOX體積分數 0.5 10-9用于 O3 監(jiān)測分析 儀O3體積分數 0.5 10-9用于 CO監(jiān)測分析 儀NOX 體積分數 510-9O3 體積分數 1 10-9CO體積分數 20 10-9HC體積分數 20 10-93.4 采樣和校準儀器采樣裝置應符合 HJ/T 193-2005環(huán)境空氣質量自動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10、4.2 “多支路集中采樣裝置”中的相關內容和技術要求。儀器應能用手動或自動方式進行零點和量程校準。3.5 數據采集和處理 儀器應具有記錄、存儲、顯示、數據處理、輸出、打印、故障報警、安全管 理和數據傳輸功能。儀器應具有 RS232 或 RS485任意一種通訊接口。3.5.1 子站控制數據采集和處理 中文數據采集和控制軟件。 對儀器各部件控制應靈敏、有效。 對各監(jiān)測數據實時采集、存儲、計算,并能報表或報告形式輸出。 可設置修改采樣、處理系統工作參數。 可調用、查詢、顯示歷史記錄數據或歷史數據曲線。 可通過有線和無線通訊網絡與中心站軟件通訊, 能夠自動或根據接收控制命 令上傳監(jiān)測數據和所采集的各種

11、信息。系統掉電后, 可以自動保存數據, 恢復供電后可自動啟動, 恢復運行狀態(tài)并 正常開始工作。3.5.2 中心站數據采集和處理 中心站數據采集和處理使用計算機系統, 配備有相應系統軟件; 系統采用有 線或無線通訊方式,并能進行遠程數據的采集和監(jiān)控;具有數據自動采集功能, 在軟件運行中可以按照預設的時間定時完成數據的 采集;定時自動和隨時手動采集各子站的監(jiān)測數據、 校準記錄、 設備工作狀態(tài)及 停電復電等實踐記錄;并能控制子站監(jiān)測儀器進行校零、校標;當該中心站由多個子站組成時, 可對各子站的監(jiān)測數據均可收集、 監(jiān)控,并 且各子站可以設置不同的監(jiān)測項目,采集不同種類的數據;應能采用表格和曲線圖形兩種

12、方式顯示監(jiān)測數據, 能夠根據異常值判定條件 對各時段的環(huán)境空氣監(jiān)測數據和氣象參數異常情況進行判定并進行相關特殊標 注;應能生成、存儲、瀏覽、打印各種基本統計報表 (日報表、 周報表、月報表、 季報表和年報表) ,并能將其存儲導出生成為 EXCEL等通用數據文件; 日報表的 統一格式參見 HJ/T 193-2005 環(huán)境空氣質量自動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中表 4-2 。 4 檢測的條件和準備4.1 檢測環(huán)境條件環(huán)境溫度: 5 35,波動范圍 5;相對濕度: 85%大氣壓力: (95106)kPa,波動范圍 5kPa(如果測試中大氣壓力波動超 過 0.5kPa ,應進行大氣壓力修正);電源電壓: AC 22

13、0V10%;電源頻率: 500.5Hz;4.2 檢測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1 高精度秒表:分度值 0.01s ;2 分析天平:分度值 0.1mg;3 標準溫、濕度計:溫度最小分度 0.1 ,濕度最小分度 0.5%;4 空盒氣壓表:最小分度 0.5kPa ;5 標準流量計: 01L/min , 020L/min ,1.0 級,準確度 1%;6 空氣采樣器、吸收瓶等采樣設備;7 分光光度計;8 一氧化碳紅外分析儀;9 紫外吸收式臭氧測定儀;10 濕度發(fā)生器;11 恒溫控制箱,控溫精度 0.1 ;12 分析儀器、試劑、藥品等;13 絕緣電阻測試儀:最小分度 0.1 。4.3 檢測使用的標準物質 零點校準

14、氣:經零氣發(fā)生器發(fā)生經干燥凈化處理的符合要求的空氣; 氣體標準物質:由國家計量行政部門批準的國家一、二級標準氣體;其 不確定度不超過 2.0%。(臭氧標準氣體以系統氣體發(fā)生裝置發(fā)生值為準, 待國家標準樣品研究所國 家臭氧一級校準實驗室建成使用后進行溯源)表 4-1 測試使用的氣體氣體類型氣體名稱濃度范圍使用項目零點氣體發(fā)生零氣0% 測試氣5.2.2/5.2.3/5.2.4/5.體2.5量程氣體SO2、NO、O3、CO80% 100%量程5.2.2/5.2.4/5.2.5/5.2.65.2.8/5.2.10中間濃度氣體SO2、NO、O3、CO20%、40%、50%、60%量程5.2.4/5.2.

15、6/5.2.7甲苯0.1ppm/1ppmNH30.1 ppm干擾測試氣體水蒸氣2.5%/2.0%NO0.5ppm5.2.13NO20.5ppm(0.4)SO20.2ppmCO21000ppm4.4 安裝調試和測試要求 被檢兩套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 PM10測試儀需 3 套)應安裝在同一環(huán) 境條件下的同一檢測場地內; 環(huán)境空氣自動監(jiān)測系統的安裝、開機、調試和校準等應按照儀器操作使 用說明書完成,開始測試前允許系統的預熱、穩(wěn)定和校準; 正常測試期間,每 3 天可以對系統進行手動調整和日常維護,不允許對 儀器進行檢修及更換部件等操作,系統自動調整是可以的; 如果因系統出現故障造成運行和測試中斷,應

16、對正在進行測試的項目重 新測試,如出現 2 次的故障,則應進行檢修,完成后全部測試重新開始; 應使用同一臺分析儀完成全部指標參數的整個測試過程,由于多個測試 量程切換而導致使用多個分析儀是允許的。5 檢測方法5.1 外觀用目測和手感方法進行,必須符合 3.1 的相關要求。5.2 氣體分析測試單元檢測5.2.1 測量范圍考查儀器正常情況下具備的量程范圍,應滿足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2.2 噪音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設置數據記錄系統每 2min 獲取該時間段的數據的平均值 ( 記為 1 個數據 ) ;將零點氣體通入分析儀,穩(wěn)定后各自連續(xù)通60min,記錄儀器輸出值 r i ,分別獲得至少

17、25個數據; 按式(5-1 )計算所取得數據的的標準偏差 S0,應滿足表 3-1 中的相關要 求。5-1)式中: S 噪聲值;r i 第 i 次測量值; n 取得數據個數; i 次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5.2.3 最低檢出限檢測儀器噪音的同時進行儀器最低檢出限的測試。 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通 入零濃度標準氣體,按式( 5-1 )計算噪音 S0,按式( 5-2 )計算最低檢測限 RDL, 應滿足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2)式中: RDL 最低檢測限;S0 零點噪音值。5.2.4 零點漂移和 20%、80%量程漂移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采用人工或自動的方式通入零點標準氣體, 記錄儀器 零點

18、穩(wěn)定讀數為 Z0;然后通入濃度約為滿量程 20%的標準氣體,記錄 20%量程穩(wěn) 定讀數為 M20;繼續(xù)通入濃度約為滿量程 80%的量程標準氣體,記錄 80%量程穩(wěn)定 讀數為 M80。使儀器正常工作 24h 后,連續(xù)分別通入上述三種標準氣體,重復上 述操作,并分別記錄穩(wěn)定后讀數。分別按式( 5-3 )、式( 5-4 )和式( 5-5)計 算儀器的零點漂移 ZD、 20%量程漂移 MSD和 80%量程漂移 USD,然后可對儀器進 行零點和量程校準,重復測試 8 天,結果應滿足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3)5-4)(5-5)式中: ZDn 儀器第 n 天的 24h 零點漂移;MSDn 儀器第 n

19、 天的 24h20%量程漂移; USDn 儀器第 n 天的 24h80%量程漂移; ZDn 儀器第 n 天的零點測量值;MSDn 儀器第 n 天的 20%量程測量值;USDn 儀器第 n 天的 80%量程測量值; n 測試天數, n 1。注意:量程漂移測試中當天與前一天的大氣壓力波動超過 0.5kPa ,應進行 大氣壓力修正,計算方法見式( 5-6 )。(5-6)式中: Dn 儀器第 n 天的量程漂移;Cn 儀器第 n 天的量程測量值;Pn 儀器第 n 天的大氣壓值;n 測試天數, n 1。5.2.5 響應時間(上升時間 / 下降時間) 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通入零點標準氣體, 待讀數穩(wěn)定后立

20、即通入濃度約為 滿量程 80%的量程標準氣體,同時用電子秒表開始計時,記錄當顯示值上升達到 標準氣體濃度值 90%時所用的時間,該時間即為儀器的上升響應時間。滿量程 80%的量程標準氣體讀數穩(wěn)定后,通入零點標準氣體,同時用電子秒 表開始計時,記錄當顯示值下降至量程標準氣體濃度值 10%時所用的時間,該時 間即為儀器的下降響應時間。響應時間每天測試 1 次,重復測量 3天,取平均值; 應滿足表 3-1 中的相關 要求。5.2.6 20% 和 80%量程精密度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分別通入 20%量程標準氣體和 80%量程標準氣體,待 讀數穩(wěn)定后分別記錄 20%量程標準氣體顯示值 xi和 80%量程

21、標準氣體顯示值 yi, 重復上述操作測量至少 6 次以上,分別按式( 5-7 )和式( 5-8)計算儀器 20%量 程精密度 P20和 80%量程精密度 P80。應滿足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7)(5-8)式中: P20 儀器 20%量程精密度;P80 儀器 80%量程精密度;xi 20%量程標準氣體第 i 次測量值;yi 80%量程標準氣體第 i 次測量值; 20%量程標準氣體測量算術平均值; 80%量程標準氣體測量算術平均值;n 測量次數( n 6)。5.2.7 線性誤差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分別通入濃度約為滿量程 20%、40%、60%的標準氣體, 待讀數穩(wěn)定后分別記錄各自顯示值;

22、 零氣和上述每種標準氣體交替使用, 重復測 量 3 次,分別取每種濃度顯示值的平均值;按式(5-9 )計算每種濃度的線性誤差 Lei ;線性誤差最大值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9)式中: Lei 儀器線性誤差;Csi 標準氣體濃度值; 標準氣體 3 次測定濃度平均值;R 儀器量程值;i 第i 種濃度值的標準氣體。5.2.8 電壓穩(wěn)定性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在正常電壓條件下, 通入量程校準氣體, 穩(wěn)定后記錄 儀器讀數 W;調節(jié)儀器電壓為高于原初始電壓值 10%,通入同一濃度量程校準 氣體,穩(wěn)定后記錄儀器讀數 X;同樣調節(jié)儀器電壓為低于原初始電壓值 10%, 通入同一濃度量程校準氣體,

23、穩(wěn)定后記錄儀器讀數 Y。按式( 5-10 )計算電壓變 化的穩(wěn)定性 V,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10 ) 式中: V 電壓變化的穩(wěn)定性;W 初始電壓條件下量程標準氣體讀數值;X 調節(jié)電壓為高于初始電壓 10%時,量程標準氣體讀數值;Y 調節(jié)電壓為低于初始電壓 10%時,量程標準氣體讀數值。5.2.9 進樣流量穩(wěn)定性 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調整系統初始進樣流量為設定流量值 RM0,連續(xù)運行8 天,每天定時記錄系統進樣流量值 RCi ,按式( 5-11 )計算每天的系統進樣流 量與初始設定流量值的相對誤差 dQ1;其測試結果最大值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 要求。(5-11)式中: 第

24、 i 天的進樣流量穩(wěn)定性; 第 i 天測量的系統進樣流量值; 系統初始設定進樣流量值。5.2.10 轉換效率NO2的轉換效率檢測可以根據儀器情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 如果多氣體校準裝置具備滲透管裝置,則在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使用 NO2標準滲透管(使用前應將滲透管放入滲透管恒溫裝置中平衡48h,恒溫裝置控溫 0.1 )產生并通入濃度約為滿量程 80%的 NO2標準氣體, 讀數穩(wěn)定后記錄 顯示值 CNO2,再通入零點標準氣體重復上述操作 3 次,計算顯示值的算術平均值,按式(5-12 )計算儀器 NO2的轉換效率 ,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12 ) 式中: 儀器 NO2 轉換效率

25、; 通入 3 次 NO2 標準氣體顯示值的算術平均值;C0 NO2 標準氣體濃度值。 如果多氣體校準裝置不具備滲透管裝置,而使用質量流量計,檢測過程 操作步驟如下: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通入NO量程校準氣體,分別記錄 NO和 NOX穩(wěn)定讀數, 重復上述操作 3 次,計算 NO和 NOX讀數的算術平均值 NOorig 和NOX orig ;啟動多氣體校準裝置中的臭氧發(fā)生器, 產生一定濃度的臭氧 (一般為中間濃 度),相同實驗條件下通入 NO量程校準氣體,分別記錄 NO和 NOX 穩(wěn)定讀數,重 復上述啟動臭氧發(fā)生器后的操作 3次,計算 NO和 NOX讀數的算術平均值 NOrem 和NOX rem;

26、產生 NO2氣體的標準濃度值 NO2標準 = NO orig - NO rem按式( 5-13 )計算儀器 NO2的轉換效率,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13 )式中: 儀器 NO2 轉換效率;NOorig 未啟動臭氧發(fā)生器時通入 NO量程校準氣體 NO讀數的算術平均值;NOX orig 未啟動臭氧發(fā)生器時通入 NO量程校準氣體 NOX讀數的算術平均值;NOrem 啟動臭氧發(fā)生器后通入 NO量程校準氣體 NO讀數的算術平均值;NOX rem 啟動臭氧發(fā)生器后通入 NO量程校準氣體 NOX 讀數的算術平均值;5.2.11 周圍溫度變化的影響每天測試開始前,調節(jié)檢測室系統周圍的溫度,當天

27、比前一天變化5,調節(jié)范圍為 20 30;周圍溫度穩(wěn)定后,開始進行當天的零點和 20%、80%量程 漂移測試,測試結果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2.12 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 MTBF)測試實際環(huán)境空氣,連續(xù)運行 3 個月,記錄總運行時間(h)和故障次數(次), 計算平均無故障連續(xù)運行時間,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2.13 干擾成分的影響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需針對不同測試對象進行相關的干擾測試, 干擾測試 氣體見表 5-1 。分別記錄通入零點氣體的儀器穩(wěn)定指示值 a 和通入指定濃度的干 擾測試氣體的儀器穩(wěn)定指示數值 b,每種干擾氣體重復上述測試操作 3 次,計算 算術平均

28、值 和,按式( 5-14 )和( 5-15 )計算儀器的干擾成分的影響 IE ,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求。(5-14) 式中: IE 儀器干擾成分的影響; 通入 3 次干擾氣體顯示值的算術平均值; 通入 3 次零點氣體顯示值的算術平均值;R 儀器量程值。(5-15 ) 式中: IE NO/NO2 NO或 NO2對 O3測試儀器的干擾影響;ONO/NO2 通入 3 次 NO或 NO2干擾氣體后 O3 測試儀顯示值的算術平均值;CNO/NO2 通入的干擾氣體 NO或 NO2的實際濃度值。表 5-1 干擾測試氣體情況污染物干擾氣體濃度( ppm)NH3SO2NO2NOCO2甲苯水分NO20.1

29、/25000SO2/0.1/O3/0.20.50.5/120000CO/1000/25000注:水分 2.5%相對濕度約為 80%( 25)。干擾測試基本流程示意圖見圖 5-1 ,水分干擾(濕氣)檢測過程說明如下: a) 裝置 濕度發(fā)生器 將水倒進一玻璃容器中,使得測試氣體流動接觸液體表 面,把它放入一個溫度調節(jié)裝置中, 使用溫度控制器調節(jié)濕氣溫度, 使用這種方 法加濕待測氣體。 濕度計 測量引入檢測儀器的氣體的濕度, 干濕球濕度計 , 電容濕度計 等儀器。b) 測試步驟 把水倒入濕度發(fā)生器中,使水溫穩(wěn)定在 25 到 35。 引入零點氣體,控制流量調節(jié)閥使得連接測試儀器的氣體最大流量控制 在約

30、 1L/min 。 控制測試氣體通過濕度發(fā)生器后的相對濕度達到 80%或更高,如果小于 80%,調節(jié)濕度發(fā)生器的溫度以使它達到要求。設備周圍的環(huán)境溫度在經過氣液 分離器后應達到至少 25。5.2.14 參比方法比對測試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與手工參比方法進行同時間區(qū)間內的比對測試, 測試 分為 1hr 比對和 24hr 比對。取參比方法與自動監(jiān)測系統同時間區(qū)間測定值組合 為一個數據對,確保參比方法與自動監(jiān)測系統測試條件(環(huán)境溫度、大氣壓力、 濕度)相同,測試環(huán)境空氣進口一致、分布均勻(相同的樣品)。不同污染物參 比方法比對測試的測試內容和頻次見表 5-2 ,計算每個數據對參比方法與自動監(jiān) 測系

31、統測試值之間的絕對誤差或相對誤差,測試結果應符合表 3-1 中的相關要 求。表 5-2 參比方法比對測試的內容和頻次污染物NO2SO2O3CO測試內容24-hr 比對24-hr 比對1-hr 比對1-hr 比對測試頻次1個/天1個/天3個/天3個/天測試天數7天7天5天5天樣品總數771515注: 自動監(jiān)測 1hr 數值應由不少于 12 個等間隔瞬時值平均獲得; 自動監(jiān)測 24hr 數值應由 24 個 1hr 值平均獲得; 如果由于自動儀器與手工測試在響應時間 (上升、 下降時間) 的不同導致嚴重的誤 差出現,可對比對測試時間進行修正。參比方法比對測試的結果判定: 全部數據對均符合要求,通過測

32、試; 有3 個數據對不符合要求,不能通過測試; 有 13 個數據對不符合要求,可在調整儀器后對不符合要求的數據對 重新進行測試。5.3 可吸入顆粒物分析測試單元檢測5.3.1 測量范圍和最小顯示單位 考查儀器正常情況下的量程范圍和最小顯示單位, 應滿足表 3-2 中的相關要 求。5.3.2 采樣流量偏差 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調整系統初始進樣流量為設定流量值 F(i )(0),儀器連續(xù)運行,分別在儀器運行 6、12、18 和 24hr 時記錄采樣流量值,將每天記錄的 5 個采樣流量值進行算術平均計算儀器 24hr 采樣流量的平均值 ,按式 (5-16)計算儀器 24hr 采樣流量偏差 Fi,按式

33、( 5-17 )計算儀器當天每個測 試時間點的采樣流量偏差 F(i )(t)。每天測試結束后可對儀器采樣流量進行重新調整,測試 7天,重復上述操作,每天的Fi和F(i)(t)應滿足表 3-2 中的相關 要求。(5-16)式中: Fi 儀器 24h 采樣流量偏差; 儀器 24h 采樣流量平均值;F(i )(0) 儀器每天采樣流量初始設定值;i 測試天數。(5-17 )式中: F(i)(t ) 儀器每個測試時間點采樣流量偏差;F(i)(t ) 儀器每天每個測試時間點的采樣流量值;F(i )(0) 儀器每天采樣流量初始設定值;i 測試天數。5.3.3 儀器平行性在同一試驗環(huán)境條件下, 將三臺儀器的采

34、樣器入口調整到同一高度, 儀器之 間的距離為 2m 4m,采樣方向一致,分別進行采樣流量校準和設置后,進行儀 器平行性測試。 測試環(huán)境大氣中的 PM10,每個樣品連續(xù)測試 24hr,共測試 7 個樣 品;記錄每臺儀器測得每個 PM10樣品濃度值 Cij ,i 為儀器的編號, j 為檢測樣品的序號,三臺儀器每個樣品測得 PM10 濃度平均值為。當80g/m3時,按式( 5-18)計算 3 臺儀器測試結果的標準偏差為儀器平行性結果 Pj 。當80g/m3時,按式( 5-19)計算 3 臺儀器測試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儀器平行性結果 Pj 。全部 Pj 均應滿足表 3-5 中的相關要求。當30g/m3

35、 時,測試結果無效,本項測試應重新進行。5-18)(5-19)式中: Pj 3 臺儀器第 j 個樣品測量的平行性;Cij 第 i 臺儀器第 j 個樣品測量的 PM10 的濃度值; 3 臺儀器第 j 個樣品測量的 PM10 的濃度的平均值。5.3.4 重復性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首先放入零點等效標準進行空白校準, 然后插入量程 等效標準,待讀數穩(wěn)定后記錄 PM10 濃度顯示值,重復上述操作兩次(每天共 3 次), 計算量程等效標準讀數的平均值 ;第 2天重復上述操作,測試 3 天,按 式(5-20)計算每天的等效標準重復性 SCi,每天的 SCi 應滿足表 3-2 中的相關要 求。(5-20)式

36、中: SCi 儀器第 i 天測量的量程等效標準重現性; 儀器第 i 天插入量程等效標準后的讀數平均值;C0 量程等效標準的標準值。5.3.5 電壓穩(wěn)定性儀器預熱校準穩(wěn)定后, 在正常電壓條件下, 放入量程等效標準, 穩(wěn)定后記錄 儀器讀數 W;調節(jié)儀器電壓為高于原初始電壓值 10%,放入同一量程等效標準, 穩(wěn)定后記錄儀器讀數 X;同樣調節(jié)儀器電壓為低于原初始電壓值 10%,放入同 一量程等效標準,穩(wěn)定后記錄儀器讀數 Y。按式( 5-10 )計算電壓變化的穩(wěn)定性 V,應符合表 3-2 中的相關要求。5.3.6 參比方法比對測試當采樣流量穩(wěn)定性、 重復性檢測通過后, 可進行與參比方法比較的相對準確 度

37、檢測。手工參比方法采用 GB 6921-86 或參考 GB/T 15432-1995 。參比手工測試方法使用的采樣器至少 3 臺,被檢測儀器與手工參比測試同步 進行,參比采樣儀器與被檢測自動監(jiān)測儀器安放位置應相距 2m4m之間(當采 樣流量低于 200L/min 時,距離應在 1m左右),采樣入口位于同一高度,采樣方向一致;取相同采樣時間段內的自動監(jiān)測數據 和手工參比測試數據 作為一個有效數據對,這里的 i 是采樣器的序號, j 是比對樣品的個 數,每個樣品的采樣時間為 24hr ( 1hr ),至少取得 10 個樣品(有效數據對) 進行比較。按式( 5-21 )計算 3 臺參比采樣器手工參比

38、方法測試每個 PM10樣品的平均應盡量選擇在 15 300g/m3。(5-21)按 5.3.3 中式(5-18)和式(5-19)分別計算參比 3 臺儀器測試結果的標準 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當計算結果符合表 3-2 中相關要求時,參比測試有效。如果參比測試有效, 按式(5-22 )計算 3 臺被檢測自動監(jiān)測儀器測試的對應 時間段內的自動監(jiān)測數據的平均值 。5-22)與 的絕對誤與 的相對誤3-2 中的相關要求。當參比方法測定值 60g/m3 時,計算每個樣品 差。當參比方法測定值 60g/m3 時,計算每個樣品 差。每個 PM10 樣品的參比方法比對檢測結果均應滿足表 5.4 子站自動校準設備檢測5.4.1 多氣體校準裝置 稀釋比率和工作環(huán)境 考查儀器子站自動校準設備的稀釋比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