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談中年級習作指導的操作策略_第1頁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談中年級習作指導的操作策略_第2頁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談中年級習作指導的操作策略_第3頁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談中年級習作指導的操作策略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學生從敢于表達走向善于表達談中年級習作指導的操作策略中年級是小學習作教學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引領學生從低年級的“寫話”順利過渡到中年級的“習作”;另一方面還要為高年級習作有一個“質的飛躍”積蓄能量。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僅要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關注學生的習作態(tài)度,尊重學生的語言個性,更應引導學生從敢于表達走向善于表達。浙江省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建議第15條明確指出:作文教學立足于讓學生從敢于表達到善于表達。筆者認為,在中年級習作指導中,我們應該從“內容獲取”、“有序表達”、“具體生動”三個方面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習作實踐中逐漸擁有善于表達的能力。一、順勢誘導,解決“無話

2、可說”內容決定形式。對小學生習作來說,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尤其是在中年級習作的起步階段,教師更應努力幫助學生尋找習作的“米”,讓學生有話可寫,切不可高高在上,光下命令不“行動”,讓學生摸不著“北”,無從下手。1.喚醒記憶,盤點生活。有人說習作就是用過去的語言來描述過去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從某種角度講,學生的習作寫的是自己曾經看到的、聽到的內容,即使是想到的,也是以曾經看到、聽到的現象為基礎的。因此,在習作指導中,我們應幫助學生喚醒記憶,盤點生活,從中擷取有價值的內容。例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過了好幾個生日。每一次生日,都是那么難忘,有時是興奮的,快樂的,有時可能是

3、遺憾的,失落的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生日寫下來。拿到這樣一個題目以后,我們不能急著讓學生動筆,應先組織學生展開情境對話,在對話中引發(fā)學生思維碰撞,激活塵封的記憶,在彼此的提醒中,找到自己最想寫的內容。有的同學寫自己度日如年地等待父母為他過生日,可遲遲不見父母的身影,原來是自己迫不及待地把生日提前了一天;有的同學寫十歲生日那天,家里賓朋滿座,在賓館聚餐,可主角卻躺在賓館的沙發(fā)上發(fā)燒了,只能聞聞誘人的香味,害得爸爸媽媽也吃不安穩(wěn);還有的同學寫媽媽出差不在家,她的生日特別孤單、無聊等等。2.鏈接閱讀,克隆內容。人教版課文選材豐富,內涵深遠,是學生學習習作的良好典范。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挑選一些適合學生模仿

4、的課文,克隆內容,或模仿作者的選材方法,或依托作者的結構安排,或遷移作者的表達方法,依文寫作。例如人教版第八冊鄉(xiāng)下人家一文,作者選取了鄉(xiāng)村中最普通、最平凡、最典型的幾個場景來體現鄉(xiāng)村生活的恬靜優(yōu)美。學了這篇文章以后,我們不妨讓學生模仿著選取幾個典型畫面,寫一寫城市生活。比如馬路上的交通堵塞、商場里的人山人海、鄰居間的互不來往等等。片段欣賞:城里人家早晨一起來就得去上班。一路上,車子川流不息。紅的、白的、灰的;自行車、小轎車、公交車;這么多,這么密,這么堵。在馬路上,汽車不僅是城里人家的交通工具,還是造成交通堵塞和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那一聲聲喇叭聲,聚集在馬路上開起了演唱會,“滴滴叭叭,滴滴叭叭

5、”,叫人不得安寧。汽車排出來二氧化碳是空氣清新的劍子手,它們使城里人家吸進去的氧氣越來越少。 3.放眼生活,豐富體驗。為了豐富學生的體驗,有時我們還可通過“情境觀察”、“游戲活動”、“信息交流”、“情感互動”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比如下雨天,學校臨時組織觀看兒童劇,別的班級都已由家長車隊接送,唯獨我們班留在教室里,讓學生有豐富的心理體驗;感恩月,讓學生悄悄地給父母寫一封信寄出,看父母收到信以后有什么反應等等。讓鮮活的生活形象鮮明地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為學生的習作積淀素材。此外,我們還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睜大”自己的眼睛,“伸長”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圍的一切,從生活中發(fā)現新事物,獲取新感覺,

6、形成新體會,豐富自己的體驗。比如組織學生自覺觀察2009發(fā)生在長江流域的日全食奇觀;觀察一家人起床后各不相同的表現。等等。 二、循序漸進,強化“有序表達”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文章條理清楚地記錄下來,是中年級習作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我們應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循序漸進地進行針對性訓練,逐漸強化“有序表達”。 1.憑借典型語例,感知仿寫。依托閱讀教學,憑借典型語例引領學生感知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承接關系,讓學生感知寫作順序。與此同時,在中年級應著重強化依據作者的構段方式遷移仿寫,從一個自然段到幾個自然段。例如人教版第五冊富饒的西沙群島第5自然段是典型的并列段式;人教版第七冊秦兵馬俑一文第

7、三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這一個意義段是按照總起分述的關系構成段落的,等等。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仿一仿,在仿練中進一步感知有序表達。2.開展活動游戲,體驗運用。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情發(fā)展順序、觀察順序、游覽順序是最常見的寫作順序。在中年級,我們可以適時地組織一些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真切體驗各種寫作順序,進行簡單的有序表達。例如:人教版第七冊第三單元習作訓練,可組織平行班爬竿比賽,比賽分兩輪進行,第一輪為表演賽,兩個班級個選派1名同學參加表演;第二輪為接力賽,每個班級各派10名,進行接力爬竿。比賽以后,讓學生按照比賽的順序記錄比賽經過。通過活動、練寫,使學生真切地體驗有序表達

8、。3.提供詞語句式,輔助強化。有時,教師還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相關表示順序的詞語或者典型句式,適度幫扶,強化寫作順序,引領學生有序表達。例如:表示承接關系的詞語、表示方位關系的詞語、表示游覽關系的詞語、表示時間關系的詞語等等;各類關聯詞語;還有一些經典的常用句式,例如:有的有的有的,有時有時有時,像像像等等。三、有效引領,落實“具體生動”把內容寫具體、寫生動是中年級習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指導學生逐漸學會將“一粒沙子”寫成“一片沙漠”,將“一顆水珠”寫成“一個大?!保瑢W會把細節(jié)放大。1提供詞語練寫。結合課文學習,提供詞語或詞串讓學生學習把內容寫具體,這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訓練途徑

9、之一。一方面,課文為學生習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學生可以照樣子模仿。另一方面,學生在習作訓練中對文本中的詞語進行重組應用,可不斷提高言語表達能力。提供一個詞語練寫。這樣的訓練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造句訓練,不僅要做到條理清楚、語句通順,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寫具體、寫形象”。例如人教版第七冊觀潮一文中有“人山人?!边@個詞語,可以讓學生借助課文插圖進行觀察,并隨機交流:“你從哪里感受到人山人海?”而后,再讓學生將剛才交流的內容寫下來,就把“人山人?!睂懢唧w了。片段欣賞: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從上面看下來,只看見黑壓壓的人頭,看不見人的身體。地上到處是人的腳,分不清這是你

10、的,還是我的,只要稍微一移,就會踩到別人的腳。人們你挨著我,我挨著你,一排排人組成了一堵堵人墻。提供一個詞串練寫。結合課文的學習,抽取“內涵相似”的一個詞串,讓學生將詞串連成一個語段。練習的時候,應提醒學生不能將幾個詞語簡單地疊加在一起,而應該根據提供的詞串創(chuàng)設一個恰當的情境,在情境中把內容寫具體。例如結合人教版第七冊七月的天山一文的學習,讓學生用上其中的六至八個詞語,描述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清澈的水底 五彩斑斕 無限生機 蜿蜒無盡 幽靜 翠綠 耀眼 絢爛 密林 霞光 蕩漾習作欣賞:我的奶奶住在鄉(xiāng)下,她們的村莊就像一個美麗的大公園。每天早晨,鴨子就在小溪邊唱歌,給村莊的早晨增添了無限生機。小溪

11、就像一面鏡子,清澈的水底有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溪邊有一片幽靜的密林,密林中那條蜿蜒無盡的小路,給密林增添了幾分神秘。路邊的樹木葉子翠綠,在陽光下顯得很耀眼。這就是我奶奶的村莊。提供幾個詞串練寫。一個單元結束之后,我們可以結合詞語表或詞語盤點中提供的詞語,為學生提供幾個詞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為學生的寫話練習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進一步訓練把內容寫具體。例如人教版第五冊第一單元,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這樣兩個詞串,讓學生自主選擇寫一段話,描寫自己熟悉的一處景色:a.燕子 微風 光彩奪目 萬紫千紅 b.荷花 蜻蜓 碧綠 舞蹈2.遷移表達方法。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學懂這一

12、個個“例子”,而是要憑借這一個個“例子”,引領學生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吸收、積累,在習作中學會傾吐、表達。表達方法豐繁復雜,在中年級,應著重學會以下幾種:活用修辭。讓學生熟練運用“比喻、擬人、排比”這三種修辭手法,將內容寫具體、寫細致。動靜結合。在景物描寫或者靜物描寫時候,可以適當加上動態(tài)的描寫,通過動靜結合,將物體描寫得更加具體、形象。側面描寫。在正面描寫的同時,適當穿插側面描寫,即通過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使其形象更鮮明突出。展開想象(聯想)。在描寫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聯想,使語言表達更具體、更生動、更形象,把發(fā)展語言和發(fā)展思維結合起來。3.學會

13、仔細觀察。不管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抒情,都離不開細致的觀察。上海師范大學吳立崗教授認為,中年級是觀察活動的“敏感期”,中年級最佳的習作形式就是觀察作文。為此,我們應該遵循習作訓練本身的規(guī)律,讓學生學會仔細觀察,憑借仔細觀察把內容寫具體。借助插圖練習觀察。人教版教材中有許多精美的插圖,這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既可以幫助學生解讀課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人教版第七冊第五組課文單元導語中安排了一幅美麗的風景名勝圖,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按方位順序仔細觀察圖中的景物寫一個片段。借助活動練習觀察。我們可以組織相關的活動,搭建一個觀察的平臺,讓學生學會仔細觀察。例如在班級中舉行一次扳手腕比賽,引領學生仔

14、細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圍觀同學的表現。借助視頻練習觀察。播放一段學生感興趣的視頻,讓學生借助視頻練習觀察。例如臺灣魔術師劉謙的表演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妨從網上下載一段視頻,讓學生進行觀察,而后組織交流,記錄觀察所得。片段欣賞:只見劉謙左手食指套著一根橡皮筋,右手食指也套著一根橡皮筋。他用右手的橡皮筋穿過左手的橡皮筋,無論怎么用力拉也拉不開。接著, 他說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結果:他將把這兩根橡皮筋拉開!這可能嗎?我屏住氣目不轉睛接著看。沒想到劉謙用手遮住橡皮筋,來回拉了兩三下,兩根橡皮筋居然不可思議地分開了。全場觀眾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一陣高過一陣。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引領學生運用了多種感官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觀察,將視覺與其他感覺溝通起來形成通感,使觀察更全面細致。例如王振剛老師 “全國青年教師作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中執(zhí)教小米粒時,以生米粒和熟米粒為載體調動學生多種感覺協(xié)同參與觀察,讓學生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捏一捏、嘗一嘗,使學生對米粒的感知更豐富、更具體、更全面。4.采用細節(jié)描寫。在習作指導的時候,應引導學生少用一些概括性的詞語,多采用具體的細節(jié)進行描述。例1:早晨,爺爺悠閑地起床了。例2:早晨,爺爺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足足半個小時的書,然后才慢悠悠地掀開被子,下了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