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放頂及周期來壓安全技術措施_第1頁
初次放頂及周期來壓安全技術措施_第2頁
初次放頂及周期來壓安全技術措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f you want to live an ordinary life, you will encounter ordinary setbacks.簡單易用輕享辦公(頁眉可刪)初次放頂及周期來壓安全技術措施 1 編制目的+450m水平西四石門透煤斜坡三槽一壁現已進入初次放頂期,為確保初次放頂及周期來壓期間人員安全,預防直接頂初次垮落帶來的危害,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2工作面概況本工作面東以一壁開切眼為界;西以三槽主上山煤柱線為界;南以一壁上順槽為界;北以一壁下順槽為界。本工作面目前已推進4.2m(截至到2月3日夜班)。 3 安全技術措施3.1頂板垮落步距預計3.1.1直接頂初次

2、垮落步距l(xiāng)。= =37m 式中:mz為直接頂厚度;m1為老頂和直接頂總厚度;為直接頂抗拉強度;為巖石容重; 3.1.2直接頂周期垮落步距:l1 =(1/3)l。=37/312.3m3.1.3老頂初次來壓步距:l2 = =160m3.1.4老頂周期來壓步距:l3=(1/3)l2l3=160/353m3.2工作面頂板管理3.2.1點柱:采面頂板局部破碎時,在破碎處與基本柱間及時加打戴帽點柱,加強護頂支護。3.2.2信號柱的使用:工作面沿走向推進15m,采空區(qū)直接頂仍不垮落時,回柱前必須打好毛竹信號柱,信號柱布置方向為:沿傾向間距為10m,沿走向為5m。3.3防頂板垮落誘發(fā)煤炮的安全技術措施3.3.

3、1在用的電器設備、開關用雙股8號鉛絲固定在頂、幫錨桿上,且捆綁牢固;其它材料、工具、配件必須入箱并將箱用雙股8號鉛絲固定在控幫錨桿上,且捆綁牢固。3.3.2巷道內嚴禁雜物堆積,確保安全出口的暢通。所有的備用設備和物料全部清理到巖石大巷或作業(yè)地點以外、無人員經常通過的通風良好的巷道內碼放好。3.3.3每班必須在壁面設專職聽頂工,發(fā)現異常情況(如頂板急劇下沉、斷裂、單體液壓支柱三用閥普遍泄液、頂板響聲頻繁等來壓征兆時),聽頂工要迅速吹口哨通知現場人員撤至+570m水平五槽底板巷或是+450m水平西四石門透煤斜坡,待壓力恢復穩(wěn)定后,由盯崗人員和班長一同巡視工作面,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工作。3.4工作面

4、支護質量管理3.4.1煤厚小于2.4m時,見頂見底,不留底煤;煤厚大于2.4m時,必須留底煤,采高控制在2.4m,單體柱必須穿鐵鞋。3.4.2支護要打穩(wěn)打牢,柱爪卡在頂梁牙槽內,支柱迎山有力,嚴禁打在浮煤浮矸上。單體支柱的初撐力不小于90kn。3.4.3支柱必須成排成行并保證支護有效。3.4.4每班接班后,班長派專人對壁面所有在用單體支柱進行補液,確保單體柱的工作阻力。3.5直接頂初次垮落及周期垮落期間的頂板管理3.5.1直接頂初次垮落的頂板管理3.5.1.1加強支護措施:接近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時(工作面推進30m),采取對柱結合叢柱加強支護,對柱間距2.0m一對,叢柱間距5.0m一對,每叢不少于5根。3.5.2直接頂周期垮落的頂板管理3.5.2.1周期垮落期間,對柱為2m一對,并每間隔8.0m設一撮柱,撮柱不少于3根/撮。3.6老頂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期間的頂板管理3.6.1接近老頂初次垮落步距(工作面推進150m)和周期來壓步距時,采取對柱結合叢柱加強支護,對柱間距2.0m一對,叢柱間距5.0m一叢,每叢不少于5根。3.7接近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和老頂初次垮落步距時,井下作業(yè)人員統(tǒng)一參加落頂避災演習。4其它4.1參加本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