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節(jié)11地球與地球儀4_第1頁
第一章第一節(jié)11地球與地球儀4_第2頁
第一章第一節(jié)11地球與地球儀4_第3頁
第一章第一節(jié)11地球與地球儀4_第4頁
第一章第一節(jié)11地球與地球儀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緯線和經線 利用經緯網定位 半球的劃分 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 地球的形狀 v人類對地球形狀的探索延續(xù)了幾千年人類對地球形狀的探索延續(xù)了幾千年 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v公元前五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從球形最完 美這一概念出發(fā),認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 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 德,通過長期的觀察,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 結論。這是人類第一次對地球形狀所做的科 學論證。 考一 考 你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夠作為地球是球形證據(jù)的事嗎? 地球是球體的證實地球是球體的證實 v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經過長達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經過

2、長達3年的十年的十 分艱苦的海上航行,于分艱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勝利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年勝利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 一次環(huán)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實一次環(huán)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實 了地球是球形的。了地球是球形的。 當代的太空觀測當代的太空觀測 v阿波羅阿波羅17號拍攝的號拍攝的 地球全貌,這是人地球全貌,這是人 們第一次看到地球們第一次看到地球 的真實面貌。的真實面貌。 地球是球形的證據(jù)地球是球形的證據(jù)(1) v海船遠去時,先是看不見船身,海船遠去時,先是看不見船身, 最后才看不見船的桅桿。最后才看不見船的桅桿。 地球是球形的證據(jù)地球是球形的證據(jù)

3、(2) v北極星高度角的變化北極星高度角的變化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 考一 考 地球是一個正球體嗎?地球是一個正球體嗎? 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兩極略短赤道略鼓的球體 P4活 動 地球儀 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且按照一 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 的模型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 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 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 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P5活動 課外完成 緯線與緯度 地軸地軸 地球自轉軸 北極北極 地軸北段與地 球邊面的交點 緯線緯線 與地軸垂直并 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 圓圈。赤道是最大 的緯線圈。 經線經線 連接南北兩 極并且與緯線垂 直相交的

4、半圓 南極南極 地軸南段與地 球表面的交點 緯線 緯線與緯度 世界上最雄偉的赤道紀念碑 v厄瓜多爾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 圣安東尼奧鎮(zhèn)上的赤道紀念碑, 碑高30米,四方塔體坐落在一個 直徑為100米的大圓盤上。碑的 四面刻有代表東、南、西、北四 個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 N,并書有“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樣。碑頂放置直徑4.5米的鋁 質大地球儀,北極朝北,南極朝 南,中間用白線標示的赤道從球 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階上。 慕名而來的游客都喜歡兩腳踏在 赤道線兩側,拍一張跨“世界之 半”的照片作紀念。 赤道 v地球赤道經過11個國家和地區(qū)。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爾在 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

5、上第一座赤道紀念碑。此外,非洲的烏 干達、肯尼亞、扎伊爾,亞洲的印度尼西亞也建有赤道標志。 40 0 40 緯度 60 0 60 90 0 20 90 40 60 20 40 90 0 20N 90N 40N 60N 20S 40S 90S 20 40 60 80 30 20 10 0 北緯都在_半球,南緯都在_半球 向北度數(shù)變大的是_緯,向南度數(shù)變大的是_ 緯 北南 北南 23.523.5o o 赤赤 道道 南 回 歸 線 北 回 歸 線 北極圈北極圈 南極圈南極圈 0 0o o 0 0o o 23.523.5o o 23.523.5o o 23.523.5o o 66.566.5o o 6

6、6.566.5o o 66.566.5o o66.566.5o o 9090o o 9090o o 幾條重要的緯線幾條重要的緯線 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低緯度中緯度中緯度高緯度高緯度 0 0-30-30N N 0 0-30-30S S 3030N -60N -60N N 3030S -60S -60S S 6060N -90N -90N N 6060S-90S-90S S 緯線 形狀特征: 指示方向: 長度特點: 度數(shù)范圍: 度數(shù)變化規(guī)律: 度數(shù)表示方法: 半球劃分: 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 北緯用N,南緯用S 圓

7、 東西方向 090 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增大至90 P6活動 緯線條數(shù): 無數(shù) 條 南北半球的劃分 劃分南、北半球的緯線:赤道劃分南、北半球的緯線:赤道 赤道 經線 0經線或本初子午線 經度 本初子午線 v在英國格林尼治 天文臺的舊址, 有座子午宮。那 里有一條寬十幾 厘米,長十多米 的銅制子午線。 銅制子午線嵌在 大理石中間,筆 直地從子午宮伸 出,它就是本初 子午線地地面標 志。 20 40 80 180 20 40 60 0 30E 60E30W 60W 90W 90E 向東度數(shù)增大的是_, 向西度數(shù)增大的是_。 東經 西經 0 30E60E 30W60W90W 90E 20E020w4

8、0w 160W170W 180170E 40E 160E 0 30E60E 30W60W90W 90E 1. 0經線相對的是_經線; 20W經線相對的是_經線。 2.兩條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 這兩條線東西經_,度數(shù)之和為_。 160E 180 180相反 經線經線 北極北極 南極南極 (1 1)經線的形狀經線的形狀 (2 2)經線是否等長經線是否等長 半圓形半圓形 等長等長 南北南北 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3)經線所指示的方向 經線 形狀特征形狀特征: : 指示方向指示方向: : 長度特點長度特點: : 度數(shù)范圍度數(shù)范圍: : 度數(shù)變化規(guī)律度數(shù)變化規(guī)律: : 度數(shù)表

9、示方法度數(shù)表示方法: : 半球劃分半球劃分: : 所有經線的所有經線的長度長度都都相等相等 20W和160E劃分東、西兩半球 東經用東經用E E, ,西經用西經用WW 半圓半圓 南北方向南北方向 0 0 180180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逐漸增大至180 P8活動 經線:經線: 條條 東西半球的劃分 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 西經西經20200 0,東經,東經1601600 0 東經東經160 西經西經200 小結經線和緯線 經線緯線 定義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 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 相交的線。 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 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圓弧 狀況 半圓,兩條相對應的

10、 經線組成經線圈。 圓,每一條緯線自成緯線圈。 長度 每一條經線長度相等。 就半球來說,每一條緯線長 度都不等長;就全球來說, 緯度相同的緯線,長度相等。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東西方向。 小結經度和緯度 經度經度緯度緯度 度數(shù)起止點度數(shù)起止點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0 00 0 經線經線 )赤道(赤道( 0 00 0 緯線緯線 ) 度數(shù)劃分度數(shù)劃分向東、向西各分作向東、向西各分作1801800 0 向南、向北各分作向南、向北各分作90900 0 代號代號東經(東經(E E)、西經()、西經(W W)南緯(南緯(S S)、北緯()、北緯(N N) 半球劃分半球劃分西經西經20200 0 W W

11、、東經、東經1601600 0 E E的經的經 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赤道把地球分為南、赤道把地球分為南、 北兩個半球北兩個半球 經緯網定位 (點擊圖片觀看錄像) A B C 考一考 v1.判斷圖中表示的是南緯還是北緯? 東經還是西經? v2.寫出A、B兩點的經緯度。 4.4.南回歸線的度數(shù)是:南回歸線的度數(shù)是: A 23.5A 23.5o o B 23.5 B 23.5o oS C 0S C 0o o D 66.5 D 66.5o oS S 5.5.下列緯度屬于高緯度地帶的是:下列緯度屬于高緯度地帶的是: A 59A 59o oS S B 30 B 30o oN

12、C 45N C 45o oN D 61N D 61o oS S 6.6.有關經線敘述正確的是:有關經線敘述正確的是: A A 經線又叫經線圈經線又叫經線圈 B B 任意兩條經線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任意兩條經線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 C C 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D D 地球儀上只有地球儀上只有360360條經線條經線 20W 160E 0 180 20W0的西經位于_半球,其余西經都在西半球 160E180的西經位于_半球,其余東經都在東半球 東 西 00150150 300300 450 450 00 300 150 300 150 450 A B A: 300N、150W B:

13、150S、300E C C: 300N、300E 450 利用經緯網定位利用經緯網定位 D D C C B B A A 0o 30o 30o 60o 90o 0o 20o20o40o60o40o60o 圖中圖中A A點的經緯度書寫正確的是:點的經緯度書寫正確的是: A A(4040o oE E 60 60o oN N ) B B(4040o oW 60W 60o oN N ) C C(4040o oE 60E 60o oS S ) D D(4040o oW 60W 60o oS S ) D D C C B B A A 0o 30o 30o 60o 90o 0o 20o20o40o60o40o6

14、0o 請書寫出請書寫出B B點的經緯度,找出位于點的經緯度,找出位于 赤道上的點、本初子午線上的點、赤道上的點、本初子午線上的點、 位于北極的點。位于北極的點。 1.1.本初子午線的度數(shù)是:本初子午線的度數(shù)是: A 180A 180o o B 20 B 20o oW C 0W C 0o o D 160 D 160o oE E 2.2.中、低緯度的分界線是:中、低緯度的分界線是: A 0A 0o o緯線緯線 B 30 B 30o o緯線緯線 C 60C 60o o緯線緯線 D 90D 90o o緯線緯線 3.3.有關緯線敘述錯誤的是:有關緯線敘述錯誤的是: A A 所有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所有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 B B 地球儀上有無數(shù)條緯線地球儀上有無數(shù)條緯線 C C 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D D 緯線的長度都相等緯線的長度都相等 4.4.南回歸線的度數(shù)是:南回歸線的度數(shù)是: A 23.5A 23.5o o B 23.5 B 23.5o oS C 0S C 0o o D 66.5 D 66.5o o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