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教學實錄_第1頁
《鴻門宴》教學實錄_第2頁
《鴻門宴》教學實錄_第3頁
《鴻門宴》教學實錄_第4頁
《鴻門宴》教學實錄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鴻門宴教學實錄師:同學們,大家好!讓我們一同先來讀兩首詩,好嗎?生(學生顯得很興奮):好的!(PPT: 垓下歌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風歌 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師:那我們一起來連讀兩遍。(學生齊讀詩歌兩遍。)師:很好,第二遍明顯比第一遍要好,充滿了情感,說明大家已經體會到了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那么通過這兩首詩,你們讀到了些什么呢?生:項羽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可是“時不利”、“騅不逝”,最終“奈若何”無可奈何的結局。生:兩首詩中都使用到了“兮”字,可能是一種詩歌的形式要求吧。生:劉邦功成

2、名就,榮歸故里。師:說的真好,“兮”字是“楚辭體”詩歌所特有的標志,等我們學習了必修三屈原的離騷之后,大家就會有所了解的。偉大的英雄最終沒有成功的確是一種歷史的遺憾,那么大家不禁要問,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項羽真的一點機會也沒有嗎?那好吧,我們今天就一同走進鴻門宴中,一探究竟吧。(PPT出示課題及作者:鴻門宴 司馬遷)師:什么是“鴻門宴”呢?生:在鴻門開的一場宴會。師:好的,既然是一場宴會,那么我們可以粗略地將它分為幾個部分?生:三個部分,宴會前的準備宴會中的情況宴會后的結果。師:非常好,我們就按照他的思路來,把文章也分為三個部分去學習。我們先來學習文章的第一部分:宴會前幕后活動。師:文言文的學

3、習,我們大體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學習。(PPT:一、解字詞,完成積累;二、品文意,理解形象;三、析手法,鑒賞評價;四、積材料,提升寫作。)師: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思路來一起學習吧,我們先來讀文章的第一、二段。你們喜歡什么樣的朗讀方式,個人讀,齊讀還是其他方式?生:先齊讀,然后再讓讀得好的同學再讀一遍。師:好的,那我們就一起來讀。(師生齊讀文章的第一、二段,再由班里兩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各讀一段。)(PPT:讀準并積累這些字音饗(xing)士卒 說(shu)項羽 美姬(j) 鯫(zu)生 卮(zh)酒 有郤(x))師:剛才讀的過程中,有兩個字的讀音有問題,大家也發(fā)生了爭執(zhí),“毋內諸侯”中的“內”和“

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這兩個字都是通假字,那到底該怎么讀能呢?(學生爭執(zhí),各種讀法都有。)師:“內”通“納”,“納”是本字,而“內”是借字,在這里只是臨時借用,所以通假字必須讀本字,這里應該讀n;同理“蚤”通“早”,也必須讀zo,大家明白了吧。師:既然讀已經沒有問題了,那么現在我們就開始借助課下的注釋,疏通文意,將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標記,可以同桌互相討論,或者隨時向我提問,也可以寫到黑板上來我們大家一起商量。(學生有的自主學習,有的同桌交流,有的上黑板寫出不懂或者翻譯不通的文句;教師或傾聽或給予適當的暗示。)(學生寫在黑板上的問題:沛公欲王關中。皆為龍虎,成五采。急擊勿失。具告以事

5、。毋從俱死也。為之奈何?項伯殺人,臣活之。吾得兄事之。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師:好了,黑板上的問題可真不少??!有人能幫我解決一些嗎?我最多只講解五個,你們可要把握機會啊,熱烈歡迎,誰先來?生:“沛公欲王關中”是說:沛公也就是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這里的“王”是名詞活用做動詞,是稱王的意思。師:謝謝,請坐。老師補充一點“王”作動詞時,應該讀wng。師: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剛才這位同學的翻譯踐行了我們文言直譯的要領,將單音節(jié)的字譯成了雙音節(jié)的詞,特別是實詞,必須這樣。非常好,同樣的方法我們也就可以解決“急擊勿失”了,誰來試試?生:趕快攻打他不要失去機會。師:太棒了,就是這樣。生:

6、“具告以事”可以調整成“以事具告”,把這件事全都告訴了他。師:非常好,這是一個倒裝句,具體地說是介賓短語后置了,需要還原回來放在動詞的前面,同時這個句子還省略了主語和賓語,完整的翻譯是:(項伯)把這件事全都告訴了(張良)。所以我們在翻譯文言時,可以通過“增、刪、留、換、調”的方法,使我們所要翻譯的句子變得更加通順。生:“毋從俱死也”這里“從”后面省略了“之”字,代指的是劉邦,項伯對張良說:你不要跟他一起死。生:“皆為龍虎,成五采”這個句子里的“采”字,是不是應該通假成“彩”呢?可是書上沒有說明。師:太好了,說明你們在認真地思考,的確如你所說,這個字可以通假為“彩”。因為從漢字造字開始,凡是有“

7、彡”,讀shn ,它就表示須毛和畫飾的花紋,都是外在的能夠看得到的。比如:人的“須”,我們的“形”體,衣服的色“彩”,老虎的花紋“彪”,表彰的“彰”等等。大家在初中學過的“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的“章”就通“彰”,需要加三撇,是花紋的意思。所以這里的“采”字就通“彩”,五顏六色。大家明白了嗎?(學生都露出了豁然開朗的笑容。) 師:那剩下的句子我來提示大家吧,“為之奈何?”中的“為”是介詞“對”,“之”是代詞,代這件事,“奈何”是“怎樣、如何”的意思。大家一起說。生(齊說):對這件事該怎么辦呢?師:很好么,就是這樣的,那我們繼續(xù)?!绊棽畾⑷?,臣活之?!北砻嫔峡矗喉棽畾⒘巳?,我活著。這兩個句

8、子之間就沒有關系了,那這兩個句子之間怎樣才能有關系呢?生:我使他活,我救了他。師:這就對了,這就是“使動用法”,主語“臣”使得賓語“之”具備了謂語“活”的狀態(tài),所以這兩個句子之間便有了關系,同時也使得項伯和張良之間產生了關系?生:張良是項伯的救命恩人。師:那項伯應該怎么辦呢?生:涌泉相報,以死相報。師:很好,我們繼續(xù)看“吾得兄事之”,這里首先注意“得”是需要、必須的意思;其次“兄”是這里的關鍵,是名詞活用做狀語,像一樣,像兄長一樣;最后“事”作動詞對待、侍奉的意思。這句話還是大家一起說吧。生:我必須像兄長一樣地侍奉他。師:好的,我們一起來看最后一句“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首先

9、從句式上看是什么句式?生:“者也”為標志的判斷句,翻譯成:是的模式。師:很好,“所以”也是一個較為固定的結構,一般有兩種用法:一種是,的原因;另一種是,用來干的人或物。“非?!笔且粋€古今異義,這里的意思是:意外的變故,今天我們通常把這個詞當副詞使用,用來表示程度。好了,我們大家一起來翻譯這最后一個句子吧!生: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和意外的變故。師:還有什么問題嗎?生:“孰與君少長?”這個句子該怎樣譯呢?師:對,這個句子也變形了,它的基本形式你們很熟悉,我提示一下初中時學過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與城北徐公孰美?”怎么譯的?生: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誰更漂亮呢?師:那這個句子就應該

10、是?生(齊說):你與項伯孰長孰少?你和項伯比誰大誰小呢? 師:很好,還有嗎?(學生默然)師:好的,既然大家沒有什么問題了,那我們就一起進入緊張激烈的故事情節(jié)吧!(PPT:了解相關背景:前209年 7月陳涉起義,9月項羽、劉邦起事。 前208年 6月立楚懷王為共主,12月陳涉死。 前207年 8月秦二世為趙高所弒,子嬰為王。 前206年 10月子嬰降劉邦,12月會與鴻門。 前203年 9月劉邦、項羽講和,劃鴻溝為界,以東歸楚,以西歸漢。 前202年 12月項羽兵敗垓下,烏江自刎。)師:史記最擅長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去塑造,故事一開始就緊張的讓人喘不過氣起來。擁有四十萬軍隊的項羽與僅僅只有十

11、萬人馬的沛公,可謂實力相差懸殊。再加之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語的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的“告密”,直接將沛公置于命懸一線的境地。項羽聽到這樣的消息后會怎樣做呢?(板書:無傷告密)生:大怒,“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坦率勇猛,憑借著自己占有的絕對優(yōu)勢,又是楚王后裔,不會把沛公放在眼里,驕傲自大。師:為了堅定項羽滅掉沛公的決心,亞父范增又是怎樣獻計的?提示大家,你的分析必須緊扣文本,一定要有理有據。(板書:范增獻計)生:沛公由一個“貪財貨、好美姬”的市井小人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志不在小”的領袖,范增于是提醒項王小心,或者說是警醒他,千萬不可大意。生:古人非常迷信,范增故意說“龍虎之氣,成五采”,目的還是想

12、要引起項羽的高度重視,千萬不可小視劉邦。生:“急擊勿失”的言外之意就是抓住目前最有利的形式,趁自己的實力遠遠超過沛公的時候將其消滅,避免后患無窮。生:可見范增對沛公的了解是很深入的,也可以看出范增絕不是等閑之輩。師:太好了,你們有理有據地還原了那個緊張的場景,所以說在曹無傷和范增兩人的“合力”之下,沛公必死無疑了,可是為什么他最終還能統(tǒng)一天下,建立大漢王朝呢?關鍵的轉機又在哪里?又是誰改變了這一切的呢?生:項伯和張良。師:那他們兩個人又做了些什么呢?生:項伯告密?!耙柜Y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因為張良對項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項伯要借此機會來報恩。(板書:項伯告密)師:可以看出項伯是一個怎樣

13、的人?生:講義氣,重感情,不忘舊恩的人。師:那張良是怎樣做的呢?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可見張良也是一個講義氣,對沛公忠心耿耿的人。師:沛公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后有什么反應?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征?生: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十分害怕,不知道該怎么辦呀!可見他是一個十分懦弱,沒有主見的一個人。師:請坐,這樣的分析我個人覺得有些片面,我有點不同的理解,老師先補充一點東西,劉邦曾經這樣評價過自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币簿褪钦f,

14、我出謀劃策比不上張良;保護國家,安撫百姓,發(fā)放軍餉,有充足的補給我比不上蕭何;統(tǒng)帥百萬大軍,打仗一定勝利,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少有的人才,我能用他們所以我能夠得到天下。這樣看來劉邦絕對不是一個懦弱,沒有主見的人,而是一個很有主見,知人善用的人。這樣寫劉邦很可能有太史公個人的情感取向。所以,這也提示我們大家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要全面的看待,動態(tài)的去評價,千萬不敢以偏概全。生:劉邦很圓滑,當他得知張良對項伯有救命之恩時,立刻讓張良“要項伯”,“吾得兄事之”好好地恭恭敬敬地“卮酒為壽”招待人家;然后又“約為婚姻”,很自然的就成功地拉攏了項伯,這種情況下項伯就肯定會替劉邦說話的。生:我接著他剛才的話

15、說,項伯是項羽的叔父,肯定在項羽的面前是有分量的,這種情況下項伯必定會替劉邦說話,就像課文中所說的“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羽又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所以聽完這些話后項羽也就很自然的答應了。生:我覺得劉邦很聰明,很巧妙地利用好了項伯這顆棋子為自己服務,幫助自己化險為夷,走出了困境。生:我覺得劉邦很狡猾(學生們笑),他明明有稱王的想法,文中說“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雖然是鯫生說的,但這何嘗又不是劉邦最真實的想法呢?后來又能夠利用項伯幫自己,不也正是他高明的地方嗎?師:還有嗎?說出你們的想法,太精彩了!生:我想說說項羽,前面“大怒”,當他聽完項伯的話之后就立刻“許諾”,這也太容易相信別人了吧,這也預示了他最后的悲劇結局。(板書:劉邦訂策)師: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的確如此,所以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