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六大虛詞.doc_第1頁
八下文言文六大虛詞.doc_第2頁
八下文言文六大虛詞.doc_第3頁
八下文言文六大虛詞.doc_第4頁
八下文言文六大虛詞.doc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檔來源為 :從網(wǎng)絡(luò)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編輯 .歡迎下載支持.八下文言虛詞用法及訓(xùn)練題一、“之”、“而”、“其”、“以”、“于”的用法(一)之1、代詞??梢源?、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例如:或置酒而招之(代人,他,代五柳先生。)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千里馬。)名之者誰(代醉翁亭。 )走送之(代書。 )心樂之(代指水聲。 )乃記之而去(代指小石潭的景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山水之樂。 )弗之怠(代抄書。 )屬予作文以記之(代指重修岳陽樓之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代西南諸峰,但此處意義虛化,可不譯。)11、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代詞,代郊田之外春天的降臨這

2、一情況。)有時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稱代詞,相當(dāng)于“我(們 )”“你 (們 )”。(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2、助詞。( 1)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如:黔婁之妻有言、無懷氏之民歟其言茲若人之儔乎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雖有千里之能益慕圣賢之道無鮮肥滋味之享四時之景不同(2)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當(dāng)余之從師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余之游將自此始(3)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可不譯。例如: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何陋之有(4)定語

3、后置的標(biāo)志。用在謂語(中心詞)之后,形容詞定語之前,可不譯。例如:馬之千里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5)表限定關(guān)系,可譯成“以”。例如:局促一室之內(nèi)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 6)音節(jié)助詞。起調(diào)整音節(jié)或舒緩語氣的作用,無義,可不譯。例如: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動詞。充當(dāng)謂語,相當(dāng)于:去、往、到。例如:送孟浩然之廣陵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xué) )(二)而1、連詞??蛇B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1)表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可譯為:而且、又。例如:隸而從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表遞進關(guān)系??勺g為:并且、而且。 例如:而年又最高( 3)表承接關(guān)系??勺g為:就、接著?;?/p>

4、不譯。例如:或置酒而招之日出而林霏開野芳發(fā)而幽香(4)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為:但是、卻。例如:而伯樂不常有鳴之而不能通其意1文檔來源為 :從網(wǎng)絡(luò)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編輯 .歡迎下載支持.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而城居者未之知也(5)表修飾關(guān)系??刹蛔g,可譯為:地。例如:朝而往,暮而歸泉而茗者雜然而前陳者( 6)表因果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因為 所以 。例如: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泉香而酒洌有的還可以表假設(shè)關(guān)系,表示目的關(guān)系。 (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 )2、音節(jié)助詞??刹蛔g。例如:久而乃和3、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 ;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 )4

5、、通“如”:好像,如同。 (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5、復(fù)音虛詞如: (例子略)“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岸蟆保翰?,方才?!凹榷保翰痪?,一會兒?!岸鴽r”: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三)其1、代詞。(1)代詞。通常作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它、他的、它的(包括復(fù)數(shù))。例如:親舊知其如此(代詞,他,代五柳先生。)亦不詳其姓字(代詞,他的,代五柳先生的。)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代詞,它,代千里馬。)食之不能盡其材(代詞,它的,代千里馬的。)或遇其叱咄(代詞,他,代德隆望尊的先生。)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乎(代詞,他們,代“

6、古仁人”。)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代詞,他的,代太守。)醉能同其樂(人稱代詞,他們,代滁州百姓。)有時可以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 )( 2)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那里。 表示近指,相當(dāng)于:這、這個、這些。例如:以其境過清(指示代詞,那,代小石潭。)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代詞,代岳陽樓。)策之不以其道(指示代詞,那,代“驅(qū)使千里馬的” 。不可知其源(代詞,代小溪” )其西南諸峰(代詞,那,代指滁州。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代詞,這。 )有的表示“其中的” ,后面多為數(shù)詞。 (八下沒有

7、這樣的例句,略。 )2、副詞。( 1)表疑問或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豈、難道。例如:其真無馬邪(表疑問的語氣詞,難道。 )(2)表揣測語氣,相當(dāng)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例如:其真不知馬也(表猜測的語氣詞,大概,或許。)2文檔來源為 :從網(wǎng)絡(luò)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編輯 .歡迎下載支持.(3)表祈使語氣。 (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3、連詞。(1)表選擇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是 還是 。例如: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此說也能成立。 )(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如果”。 (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4、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八下沒有這樣的例句,略。)(四)以1介詞。(1)介

8、紹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譯為:拿,用。例如:因以為號焉不以千里稱也全石以為底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酣觴賦詩,以樂其志(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譯為:憑,靠。(例略)( 3)介紹行為動作的對象。譯為:把。例如: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介詞,把。 )( 4)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起點、時間、處所。譯為:于,在,從。(例略)( 5)介紹行為動作的原因。譯為:因為,由于。以中有足樂者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以其境過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夫不能以游墮事( 6)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依據(jù)。譯為:按照,依照,根據(jù)。例如:策之不以其道2、連詞。有的表并列或遞進關(guān)系,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有的表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

9、:而,就,或省去。有的表目的或結(jié)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有的表因果關(guān)系,可譯為:因為。有的表修飾關(guān)系,可譯為:而,去,或省去。無從致書以觀(表目的,來)屬予作文以記之。 (來)俯身傾耳以請(表修飾,“來”、“去”) 不敢出一言以復(fù)(表修飾,“來”“去”)手自筆錄,計日以還(表修飾,去)3、助詞,有的表時間、方位和范圍,有的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例略)4、動詞。有的譯為:以為,認為。有的譯為:用,任用。例如: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五)于“于”:介詞??偸歉~、代詞或短語結(jié)合,構(gòu)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guān)系。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

10、在 方面,在 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例如: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對,對于)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向)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在)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在)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在)太守與客來飲于此(在)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在)于時冰皮始解(在,與“時”組合,相當(dāng)于“在這時”。)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從,在)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從)2、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可譯為:比,勝過。例如:3文檔來源為 :從網(wǎng)絡(luò)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編輯 .歡迎下載支持.霜葉紅于二月花3、放在動詞之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例略)二

11、、實戰(zhàn)演練題1、下面句子中加點的“以”字意義不同于其它項的是()。A 不以千里稱也B 以衾擁覆C忘懷得失,以此自終D 無從致書以觀2、與“不以物喜”中的“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酣觴賦詩,以樂其志B計日以還C屬予作文以記之D以中有足樂者3、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與例句中加點詞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例句:以是人多以書假余A 不敢出一言以復(fù)B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C不以己悲D夫不能以游墮事4、選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項是()A. 黔婁之妻有言B. 弗之怠C. 無鮮肥滋味之享D.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5、選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項是()A. 策之不以其道B屬予作文以記之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當(dāng)余

12、之從師也6、選出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A 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B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C先天下之憂而憂D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7、選出下列句中“而”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A. 乃記之而去B.朝而往,暮而歸C.若夫日出而林霏開D.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8、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一項是()A.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B、泉香而酒洌C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D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9、選出下列句中“于”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A. 至于負者歌于途B. 蕭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C.霜葉紅于二月花D. 駢死于槽櫪之間10、選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思與其

13、他三句不同的一項。()A 其岸勢犬牙差互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C.其真無馬邪D.以其境過清11、選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A. 豁然開朗B. 環(huán)堵蕭然C. 然則何時而樂耶D.佁然不動12、選出下列句中“或”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A 或遇其叱咄B 或異二者之為C或王命急宣D 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A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名之者誰B或置酒而招之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C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因以為號焉俯身傾耳以請14、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詞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4文檔來源為 :從網(wǎng)絡(luò)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編輯 .歡迎下載支持 .A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遷客騷人,多會于此B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余因得遍觀群書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俟其欣悅,則又請焉D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15、加點詞的用法、意義相近的一組是()A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醉翁之意不在酒B在乎山水之間也其言茲若人之儔乎C似與游者相樂負者歌于途D全石以為底不足為外人道也16、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