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法技術操作規(guī)范_第1頁
背法技術操作規(guī)范_第2頁
背法技術操作規(guī)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法技術操作規(guī)范將患者背起以牽伸腰部的方法稱之為背法。背法可分為 反背法、正背法及側背法,現(xiàn)臨床多用的是反背法,即背靠 背所操作的背法,其它兩種以非常少用。操作方法術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以兩肘關節(jié)勾套住患者兩肘部,然后彎腰、屈膝、挺臀,將患者反背 起,使其雙足離地,短暫維持一會兒,以牽引患者腰脊柱; 然后術者腰臀部用力做小幅度的左右擺動或上下抖動,以使 患者腰部放松;待其腰部放松后,做快速的伸膝挺臀動作, 同時以臀部著力輕度顫動或搖動患者腰部。操作要領1. 醫(yī)患肘部要相互勾緊,醫(yī)者兩腿成馬步,站立穩(wěn)定。2. 患者被背起時應充分放松身體,自然呼吸,頭向后仰,身軀緊靠在術者背上,

2、兩腿自然下垂。3. 術者做伸膝挺臀動作時,動作協(xié)調連貫,要掌握好臀部用力的大小,控制好患者脊柱后伸的幅度。4. 操作時術者的臀部以能著力于患者的腰骶部為宜,如術者較矮,可以站立在牢固的矮凳上進行操作。功效舒筋通絡、滑利關節(jié)、整復脫位適應癥本手法常用于治療腰脊柱的疾病,如:1. 腰椎后關節(jié)紊亂、滑模嵌頓等病癥,應用背法常能立 即見效,病人癥狀完全消失,無需使用其他手法。2. 急性腰扭傷,常先針刺人中或后溪透合谷等治療使腰 部肌肉痙攣緩解,然后采用背法,背后配合腰部的點法、揉 法、按法操作。3. 腰柱間盤突出癥,使用背法可使突出物還納或移位, 有利于神經(jīng)根受壓癥狀的解除,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 疼痛劇烈時不宜使用,另外,中央型大塊突出者也不可使用 背法治療。注意事項1. 操作的時間不宜過長,如操作時間過長,可導致患者脊柱長時間過伸,顱內壓升高而出現(xiàn)頭暈、頭痛、惡心、嘔 吐等不良反應。2. 操作時要根據(jù)患者的體質、病情、耐受力調整挺臀的 力量、速度,避免猛使暴力。3. 操作完畢后,將受術者緩慢放下時,要注意保護好患 者,避免因體位行改變或顱內壓的改變而失衡跌倒。禁忌癥1. 腰部持續(xù)緊張、痙攣者,疼痛較劇烈者禁用。2. 年老體弱或有較嚴重的骨質增生、骨質疏松及其它 骨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