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_第1頁
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_第2頁
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_第3頁
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_第4頁
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 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溫州市第十四中學 趙鳴強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師素質,推進素質教育的有力措施,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制高點。面對信息爆炸,知識更新加快的形勢,我們認為教育的目標應符合即將到來的信息社會的要求。學校和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學校的教育思想,教師的教學觀念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新技術的使用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作為浙江省“科研興?!?00強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2年溫州市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集體應該而且必須在開展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實踐上先行

2、一步。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積極開展工作,以教學科研為先導,努力提高學?,F代教育信息技術水平,充分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模式,經過學習、思考與實踐,初步形成了組織指導學生進行信息化學習的教育環(huán)境、教師隊伍和教育方式,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各類課程整合,充分發(fā)揮了信息化的教育教學功能,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教育中的應用、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列為教科研重點課題,統(tǒng)一規(guī)劃,研究實踐。信息技術在教學教育中的應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教師只有通過教學實踐,才能明確信息技術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才

3、能明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教育現代化的標志,從而樹立應用信息技術的決心與信心。近幾年我校教師積極開展信息技術開發(fā)、應用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趙鳴強老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梁延成老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和高中物理獲市信息技術教育論文一等獎;潘建成老師的校園網絡下的課件共享、科學運用及再利用獲市信息技術教育論文二等獎;張小玲老師的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獲市信息技術教育論文三等獎;潘建成老師的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多媒體rpg角色扮演教學,朱麗麗老師的聽說讀寫課中多媒體的應用,鄧文達老師的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厲效老師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

4、中的應用,李正豐老師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嘗試,李麗珍老師的政治課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項克慧老師的化學教學多媒體優(yōu)化組合的教學實踐,張霜老師的素質教育時代多媒體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機結合等,(附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科研論文)都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做的探索和總結。最近我們又加大力度,落實人員,落實經費,開展國家、省、市、校級的課題研究,每年申報的國家、省、市、校級課題中圍繞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就占有很大比例。如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的設計和實施就是將網絡、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研究性學習方式、探究式教學如何整合進行的研究。該課題被列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重

5、點課題子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電教子課題、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實驗課題,(附:立項批準書、文件)我們將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促使現有教學模式的改革,使教學質量有實質性提高。2加大投入,完善硬、軟件建設,創(chuàng)設學?,F代化教育環(huán)境,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硬件建設,應適應學校教學的需要,跟上時代發(fā)展水平。我校根據省中小學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設備及教材配備標準、溫州市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和本校的財力可能,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做到有超前意識,高起點裝備。建成了校園廣播系統(tǒng)、校園通訊系統(tǒng)、校園閉路電視系統(tǒng)、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每個教室和教師辦公室都配備了

6、電腦。各個教室都配置了多媒體小平臺。(附:有關照片)建成了各學科實驗室和儀器室、計算機教室、音樂、美術教室、多媒體語音教室、綜合電教室、電子備課室,更進一步完善現代教育環(huán)境。信息技術軟件建設應與學校管理、學科課程、校本課程相配套,努力做到成套化、系列化,我們安裝使用了人事管理系統(tǒng)、財務管理系統(tǒng)、排課系統(tǒng)、成績管理系統(tǒng)、公文處理系統(tǒng)等網絡管理系統(tǒng),充分利用配套的音像教材,對配套的語、英音像資料做到每位教師人手一份,同時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系統(tǒng),不斷搜集積累完善各學科的教學資料,并積極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開發(fā)、應用和研究。(附:校園網中有關內容) 我校已完成校園網的域名注冊,擁有本校的網站, 網站

7、內容豐富、色彩明快,教研組網頁、班級網頁能及時更新,象研究性學習、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課程改革等模塊正在進一步改版和完善中,力使學校網站成為追蹤學校教育動態(tài)、介紹教育教學經驗、發(fā)布新人新事、展示師生才華、獲取教學資源、聯(lián)系家庭社會的一個重要媒體,發(fā)揮網絡的交互性和內外聯(lián)系的窗口性。這樣既促使教師在實踐中應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同時為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學習交流的園地。(附:學校、教研組、班級網頁)3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明確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作用和意義。教育改革,觀念先行,我們首先著眼于轉變教師觀念,讓教師確立現代教育理念,為此我們邀請

8、專家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新課程理念、創(chuàng)新教育等內容的講座,使教師認清信息技術是推動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學校結合鄧小平教育理論、江澤民教育創(chuàng)新理論、溫州市現代化教育發(fā)展綱要,在行政會議、處室會議、教研備課活動、年級段與全體教職工大會等各個層面上多次組織學習、研討信息技術應用的意義,征訂、印發(fā)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有關材料供教師學習,(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學習材料選)通過學習使我們的教師具備這樣一種素質:解放思想,接受先進的教育思想觀念;學習計算機和網絡的新技術,能將它有效地用于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素質的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學習使我們的教師具備這樣一種觀念: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是教育手

9、段改革的問題,而且是學校辦學目標、學生培養(yǎng)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實施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基礎。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將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整合。4建章立制,把掌握、使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作為考核教師素質的專項指標。近幾年來,我們相繼制定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現代化建設的振興行動規(guī)劃、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實施方案、加強電化教學的決定、計算機房、語音室、多媒體教室規(guī)則和電教組長職責、電教工作人員職責、計算機工作人員職責等一系規(guī)章制度,成立了由校長擔任組長的?,F代教育信息技術領導小組,加強對學校信息技術工作的領導,將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納入學校的工作計

10、劃和教師的工作職責,并作為教師教學質量考核的內容之一。要求初、高中已有音像教材的任課教師要主動使用,保證使用次數,鼓勵教師鉆研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法,努力使常規(guī)教法和信息技術手段有機結合,教案中要體現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思維、方法、步驟。所有公開課、示范課均需采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促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附:校園網課件演示)對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由各班級的電教管理員負責統(tǒng)計,每周上交校電教中心,校電教中心將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并上報教務處、校長室,隨時進行監(jiān)督,促使教師盡量多使用。這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保證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也充分調動了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F在每

11、一節(jié)課,教師都能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并深受學生的歡迎,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附:教師在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照片選)5開展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開發(fā)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人力資源。要充分發(fā)揮硬軟件設備的功能、效益,關鍵在于教師能熟練地掌握其操作技術,并將之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為了培養(yǎng)一支擁有現代教育技術的一流教師隊伍,根據溫州十四中學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方面我們著重做了以下工作:進一步抓好常規(guī)的現代教育技術媒體使用和音像教材制作的培訓。學校多次組織教師學習幻燈、

12、投影、錄音、視頻展示臺、多媒體語音教室等常規(guī)設備的使用、保養(yǎng)知識,以進一步提高常規(guī)教育技術設備的使用率。成立了由分管副校長擔任組長的校教學課件制作指導小組,開展校內外交流,整理保存教師制作的課件,為教師制作課件釋疑解難,這些教師成為應用信息技術的“領頭雁”。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組織骨干教師參觀學習上海、江蘇、杭州等地區(qū)、學校應用信息技術的經驗,參加各類培訓、評比活動,培養(yǎng)他們成為學科軟件設計開發(fā)的帶頭人。請進來,聘請外校的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和校園網絡技術開發(fā)公司的專家來校作技術指導。對全體教師進行分層次培訓。我校每周規(guī)定時間,對全校教師分層次進行計算機知識的培訓,培訓對象從學校領導、電教人員、學

13、科教師到后勤人員進行全員培訓。培訓形式多樣,有省市組織的現代教育技術專題培訓,有校內組織的各項培訓,有初級班,有提高班,培訓內容覆蓋word、校園網絡使用、power point、authorware等動畫制作技術的培訓、滲透新理念的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有100多名教師通過浙江省中小學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考核,絕大部分教師能初步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操作并具有初步自行編輯多媒體課件的能力,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在網絡環(huán)境下查詢、閱覽和開展教學活動,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嘗試。有120多位教師經過五期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具備制作網頁的能力。(附: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教師作品選)舉辦整合課件展示、評比。為了激勵

14、廣大教師參與整合課件制作活動,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學校展示了教師自己制作的整合課件,并利用校園網絡將其上載到公共資源庫中,供全校教師參考,看著自己和身邊的同事制作的整合課件,大家都很高興,說:開始學習時做課件、制作網頁似乎是夢想,現在竟夢想成真。這不僅對制作者是一種成功的激勵,更是對全體教師的震動和鼓舞,大家都樹起了信心?,F在利用自己制作的課件、網頁進行教學的教師越來越多,一些教師制作的整合課件在國家、省、市里獲得了獎勵,潘建成、歐陽浩、項克慧、顏麗瓊等老師制作的課件榮獲國家、省、市級獎勵。(附:教師整合課件獲獎一覽表)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如:進行優(yōu)質課及優(yōu)秀整合課件的講評,讓教師

15、結合實際,比較傳統(tǒng)教學媒體與現代教學媒體功能上的差異,鉆研如何合理使用媒體,讓運用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教師談自己學習應用的體會,談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得失,教師間互相交流,取長補短。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討周活動,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設計評比。(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設計選)6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實現教學方式和手段的現代化,促使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校園網絡的建立,促進了教育信息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豐富了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的經驗。教師能夠通過網上查詢,下載大量的有關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國內外教改信息、名師教學經驗等,使教師通過查詢解決備課中參考資料不足的缺憾,使網絡進入

16、課堂,實現了交互式的教學。信息網絡不僅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而且在學校管理、德育教育等也突出了網絡的優(yōu)勢。校園網絡已逐步成為教育管理、師資培訓、學校管理、教學研究、教育科研的基本工具,發(fā)揮了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的作用,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整合。(1).與學科課程整合我校的多媒體網絡教室與因特網聯(lián)接。教學中,教師從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角度出發(fā)編制網絡運行課件,由學生在人、機、網絡、教學資源高度整合的環(huán)境下,通過協(xié)作、探究、討論、交流、互相幫助(包括教師提供的指導與幫助),主動建構知識意義。這樣,學生就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則成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近年來

17、,我們開展了信息技術與政治、英語、語文、數學、物理等學科教學的整合實踐。(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課件選) (2).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在中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它的重要特征是堅持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自由選題、自主探究和自由創(chuàng)造。因特網固有的開放性為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利用這一開放性特征,我們在校園網中建立了研究性學習支持網,為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研究性學習支持網由六個欄目組成,其欄目名稱和相應的功能如下所示: 研究方向:學校教師和學生自己提供的課題研究方向;課程概述:對研究方向的大致介紹;學習資源:有關研究方向的

18、參考書目和相關網址; 網上交流:教師和學生進行類似聊天的實時討論交流和成果展示;提交作業(yè):學生通過網絡上交作業(yè)和研究成果;在線幫助:在指導學生了解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通過研究性學習支持網中這些欄目的相互作用,把握了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各階段的學習要求。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和使用則貫穿于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高一、高二、初一學生以計算機網絡為載體開展研究性學習,查找資料,進行研究,制作開題、結題報告課件,進行開題、結題答辯。(附:學生研究性學習開題、結題報告課件選)我校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開展研究性學習所取得的經驗在溫州市高中研究性學習研討會上做典型發(fā)言,所取得的成績受得市教育局領導、各中學領

19、導、老師的一致好評。(附:溫州市高中研究性學習研討會典型發(fā)言材料網頁)溫州日報在2003年1月3日以中學生利用網絡開展研究性學習,十四中課題被國家選中為題對我校學生利用網絡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學生將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整合的研究進行了報道,并予以充分的肯定。(附:溫州日報報道材料)(3).與德育課程整合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信息化與德育課程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德育網絡、拓寬德育渠道,改進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實效。建設網上班集體各班發(fā)動學生制作班集體主頁,(附班級網頁)包括建立每個學生的個人檔案,記錄成長過程中的典型資料、學業(yè)成績;設立評比欄,公布班級各項常規(guī)評比結果;開辟經驗交流區(qū),談論班集體建

20、設中服務工作的心得體會,促進自我反思和相互啟發(fā);設計綜合評價專欄,每月由任課教師、班主任和同學對每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提供優(yōu)秀網站鏈接,讓學生接受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開展班級、個人網頁設計評比。建設十四中德育網頁開展網上德育工作是我們構建德育工作新格局的需要。根據德育工作的特點,我們在學校網站上建設了十四中德育網頁,(附德育網頁)開辟德育資料庫、學生頻道、德育論壇、心理咨詢、社區(qū)德育、社區(qū)活動、社區(qū)管理、資源鏈接等欄目。形成多樣化、多渠道抓好學校德育工作的格局。(4)讓學生參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我校正在構建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其基本內涵是:素質教育課程目標的整體性、課程結構的多元性與課程教學的差異性。在構建學校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中,我們將信息技術教學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