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之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 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 (二) 結(jié)構(gòu)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于天地、
2、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 結(jié)構(gòu)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可省去(五) 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zhí)?。(赤壁之?zhàn))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毛遂自薦)二、其1.代詞,又分幾
3、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璧"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捎米鞫ㄕZ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
4、(自己)的"。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作定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zhàn))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如: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2.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q
5、uot;"難道""還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示反詰)。 汝其勿悲?。ㄅc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3.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這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表選擇) 三、而1.連詞??蛇B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如: (一)表示并列關(guān)系。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
6、)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氓肅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過秦論 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 (二)表示遞進關(guān)系。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表示承接關(guān)系。如: 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四)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如: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有如此
7、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設關(guān)系。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六)表示修飾關(guān)系。如: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七)表示因果關(guān)系。如: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論語) (八)表示目的關(guān)系。如: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
8、宮賦)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代詞。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四、于"于"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jié)合,構(gòu)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guān)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
9、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例如: 得復見將軍于此。(鴻門宴在) 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輸在方面)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向) 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赤壁之戰(zhàn)到)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
10、。(左忠毅公逸事從、自) 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于)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 2.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 良曰:"長于臣"。(鴻門宴)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可不譯。例如: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 "受"等字和它相應。例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
11、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 4.復音虛詞"于是",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F(xiàn)代漢語也這樣用。 于是秦王不悅,為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后,"于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筛鶕?jù)"于"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在這""從這"
12、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在這職業(yè)上) 五、以1.介詞。(一)表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勺g用、拿、憑、依據(jù)、按照、用(憑)身份"等,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zhàn))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起提賓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
13、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戰(zhàn))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勺g為"在""從",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lǐng)"。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zhàn)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用作
14、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于轉(zhuǎn)折關(guān)系。 (一)表示并列或遞進關(guān)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quot;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guān)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勺g為"而"或省去。例如: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guān)系,"以"后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可譯
15、為"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quot;因為"。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復音虛詞"以是""是以&
16、quot;,相當于"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皰丁解牛) 六、為1.動詞:(1)做。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 (2)成為。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鴻門宴) (3)擔任。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公為都御史,與太監(jiān)某守遼東。"(記王忠肅公翱事) (4)是,算是。 &
17、quot;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活板) (5)通"謂"??勺g為"說"。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2.介詞:(1)表被動。 "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 "焦仲卿妻劉氏,為促卿母所遣。"(孔雀東南飛) (2)給,替。 "皰丁為文惠君解牛。"(皰丁解牛)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此人-為具言所聞。"(介詞后面省略賓語"之","為之具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跨國企業(yè)專有技術(shù)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2025設備采購合同機務高壓風機
- 船舶融資租賃合同
- 2025年共同經(jīng)營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財務專項貸款合同》
- 購買足球捐款協(xié)議書
- 不良債權(quán)處置協(xié)議書
- 2025年03月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qū)審計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南昌高新區(qū)某單位服務外包人員公開招聘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四川省巴中市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期末模擬聯(lián)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防流感班會課件
- 2025安徽蚌埠市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寓言故事中的對比》群文閱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2024年中國資源循環(huán)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屆3月高三山東濰坊一模英語試題
- 行政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數(shù)字政府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效能研究
- 家庭營養(yǎng)師課件
- 鐵路護路工作培訓
- 玉蘭采購及包栽包活合同范本
- 電信運營商網(wǎng)絡升級計劃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中小學組)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