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秋天書信_第1頁
古代秋天書信_第2頁
古代秋天書信_第3頁
古代秋天書信_第4頁
古代秋天書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古代秋天書信篇一:古代書信用語大全古代書信用語大全 書信是人們相互交往、聯(lián)系的一種形式,既要講究修辭、文 法,又要講究文明禮節(jié)、禮貌。平常通信,如果能夠熟練使用書 信的格式、用語,自然顯得高雅、生動、 鮮明,給人一種美的享 受。中國是禮儀之邦,文化歷史悠久,尤其與臺、港、海外僑胞 通信來往,注重通信格式和用語更顯得重要。 所謂地位,即收信 人姓名稱謂寫于起首頂頭第一行。發(fā)信人的署名在全張信箋的二 分之一以下。抬頭是指舊式書信,對年長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 示尊敬。分行是為避免雜亂無章而采用的分段陳述。每段開始前空二 個字,述及不同內(nèi)容時分幾段書寫。稱謂,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語。如對于父母用膝

2、下、膝前;對 于長輩用尊前、尊右、前鑒、鈞鑒、侍右;對于平輩用臺啟、大 鑒,惠鑒、臺右;對于婦女用懿鑒、慈 鑒;對于老師要用函丈、 壇席 ?等?,F(xiàn)時,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為尊稱, 如加上惠鑒,臺鑒,賜鑒,等也未嘗不可。信寫好以后,加 上結(jié)尾語,俗稱“關(guān)門”。有如“敬頌鈞 安”、“即問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禮”,以及較古 樸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專頌臺 安” 另有匆促草率語“匆匆不一”、“草草不盡”、“不盡欲言”、 “恕不多寫”等。用于祝福問安的有“順頌大安”、“專此祝 好”、“即問近祺”、“此請召 綏”等。請教用語有“乞復(fù)候 教”、“佇候明教”、“盼即

3、賜復(fù)”、“尚希裁答”、“敬祈示 知”等。在魯迅雜文書信選中,就可找到三十種不同的套 語,如: 即頌、大安;順頌、健康;此復(fù),即請偏安;專此布 達、并問好;專此奉答,并請著安;專此布復(fù),即請久安;敬 頌、痊安;此布即頌,曼福不盡;專此布復(fù),順頌 時綏;此上, 即頌、時綏;此復(fù)、即請儷安;專此布達,即請旅安;此布、即 請冬安;專此布達、即請冬安;專此布復(fù),即請春安;專此布 復(fù),并頌春綏;勿復(fù)并 頌、儷祉;此復(fù)即請儷安;此復(fù),即頌時 綏;專此布達,并請春安;專此布復(fù),并頌時綏;專此布達,并 請日安;專此布達,即請日安;專此布復(fù),即請日安;專此 布 復(fù),并請暑安;專此布復(fù),即頌時綏;專此布達,并頌時綏

4、。意 思盡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卻根據(jù)書信內(nèi)容,運用自如,無一雷 同。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類:啟事用語 用于稱謂語的下面:謹啟者、敬復(fù)者。這都是比較 客氣的。用于較莊重和尊敬的場合:逕啟者、逕復(fù)者。茲托者、 敬懇者,為表示有所請求之意。思慕用語 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時深景慕。別后 想念之情,無時或已。上述種種是用于親戚朋友之間或?qū)ξ丛?過面的受信人的用語。問候語 要注意親切感人,忌浮泛虛華。如久未箋候,想近狀 佳吉。近況如何?至以為念!病體諒已康復(fù)?敬致深切慰問之 忱。祝福語 諸事順遂,貴體康泰。欣慰語 高興得很,欣慰無已。不勝欣慰,無任歡忻。抱歉語 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

5、慚愧得很。請求語 倘蒙照拂,銘感無已。如承俯允,無任感荷。尚乞原 諒,至希查照。至祈召收,即請哂納。請給予批評和指教。務(wù)請 沒法。訪謁語 某日某時當前來聆教。日昨走訪,適逢公出,未晤為 悵。邀約語 茲有要事面談,務(wù)請撥冗來舍一敘為荷!星期日有 閑,尚祈至敝處一談。定于某日某時在某地召開XX會議,務(wù)祈 準時出席為荷!饋贈語 謹具聘儀,略申微忱。附上薄儀,聊表微意。薄具菲 儀,用伸賀忱。附奉某物,藉壯行色。盼禱語 無任盼禱。是所至盼。不勝企望。接信語 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禮,敬悉種切。交涉語 請即答復(fù),勿再延宕。希速歸還,幸勿再誤。聲用語 未經(jīng)本人同意,自屬無效。如幾日內(nèi)未見復(fù)函,即作 同意

6、論。(上述僅作參考,如用在恰到好處,就會避免俗套,為書信潤 色。)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家父、家嚴、家母、家慈:對自已父母的尊稱。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況,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 泰山、泰水:舊時對岳父、岳母的尊稱。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家兄、舍妹:對自已兄妹的雅稱。 令郎:舊時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東床:舊時對女婿的雅稱。 內(nèi)室、內(nèi)人、拙荊:舊時丈夫?qū)ζ拮拥姆Q謂。 夫婿、郎君:良人:舊時妻子對丈夫的稱謂。 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佳偶。 兄弟稱昆仲、棠棣、手足。婦女稱巾幗、紅袖。 男子稱須眉。老師舊時稱恩師、先生、夫子。 學(xué)生舊時稱門生、受業(yè)。 舊時泛稱寒窗,同學(xué)稱同窗。

7、 對自已舊時的稱愚、鄙人、晚生。夫妻一方亡故叫喪偶。父死后稱先父、先嚴、先考;母死后稱先母、先慈、先妣。同輩加“亡”字,如亡妻、亡妹。開頭語惠書敬悉,情意拳拳。 接獲手書,快慰莫名。 昨得手書, 反復(fù)讀之。 諭書敬讀,不勝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頃接 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為念。 前上一函,諒已入 鑒。 喜接來函,欣慰無量。 頃奉惠函,謹悉一切。 頃接手示, 如見故人。 得書甚慰,千里面目。 得書之喜,曠若復(fù)面。 數(shù)奉 手書,熱摯之情,溢于言表。頃奉手教,敬悉康和,至為欣慰。 久未聞消息,唯愿一切康 適。手書已接多日,今茲略閑,率寫數(shù)語。欽佩語奉讀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誨,真

8、解矇矣。 大示拜讀, 心折殊深。 謹蒙悔語,用祛塵惑。 大作拜讀,敬佩之至。 頃讀 惠書,如聞金石良言。 久欽鴻才,時懷渴想。 德宏才羨,屢屢 懷慕。 蒙惠書并賜大著,拜服之至。分手多日,別來無恙?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 別后月余, 殊深馳系。 一別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盡依依。 別后 縈思,愁腸日轉(zhuǎn)。 離別情懷,今猶耿耿。 別來良久,甚以為 懷。 近況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諒達雅鑒,迄今未見復(fù)音, 念與時積。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陽春三月,燕語雕梁,想必心曠神 怡! 當此春風(fēng)送暖之際,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興 駕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時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

9、,萬請珍重。 漸入嚴寒,伏福躬無恙。 入秋頓涼,幸自攝衛(wèi)。 汗暑無常,伏維珍重自愛。 思念語問候語敝寓均安,可釋遠念。闔寓無恙,請釋懸念。賤體初安,承問極感。賤軀如常,眷屬安健,聊可告慰。微 恙已愈,頑健如往日,免念。欣聞們,謹寄數(shù)語,聊表祝賀。謹以至誠,恭賀你喜聞,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誠表賀意?;輹聪?,甚感盛意,遲復(fù)為歉。音問久疏,抱歉良深。 久 未通函,甚歉。草率書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復(fù),余后再稟。 特此致候, 不勝依依。 臨書倉卒,不盡欲言。 謹申數(shù)字,用展寸誠。 書不 盡意,余言后續(xù)。 諸不具陳。謹申微意。 請長紙短,不盡依 依。 言不盡思,再祈珍重。自術(shù)語 祝賀語 致歉語 結(jié)束語

10、篇二:古代書信格式古代書信格式 一、信封(一)信封格式 范例一范例二(二)啟封詞1. 安啟,福啟:對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用 2. 鈞啟:對 尊長,師長及直屬長官用 3. 道啟:對師長,學(xué)界,方外及德高 者用 4. 勛啟:對軍政界或有公職者用5.賜啟:對長官,長輩,學(xué)界,黨政軍界職位高或者年歲高者 用6. 臺啟:對平輩用 7. 玉展:對年輕婦女用 8. 芳啟:對女 士用9. 公啟:對機關(guān),公司,團體,民間社團用 10. 親啟: 對有機密性或秘密性書信用 11. 禮啟、素啟:對居喪者吊唁用 12. 大啟、啟:對晚輩用。(三)緘封詞1. 謹緘:用于上行書信 2. 緘:用于平行書信 3. 手緘:用

11、于下行書信二、正文結(jié)尾應(yīng)酬語 正文 開頭應(yīng)酬語 稱謂 結(jié)尾敬辭提稱語啟事稱語日期 自稱署名署名下敬辭1. 自稱(1) 自稱或提到自己的名字時要側(cè)書(2) 提及自己的尊長時,要加“家”字,不必側(cè)書( 3)提及自己的卑幼親屬,要加“舍”,側(cè)書4) 提及自己的兒孫,工友,店號,要加“小”字,側(cè)書(5) 提及自己的師友和處所,加“敝”字,側(cè)書( 6) 提及自己已經(jīng)亡故的尊長,要加“先” ( 7) 提及自己已經(jīng)亡故的卑幼 親屬,加“亡”,不必側(cè)書 (8) 提及自己父子,兄弟姐妹,夫 婦,加“愚”字,側(cè)書 (9) 如收信人是尊長,自稱“晚”、 “職”、“后學(xué)”等;若收信人是晚輩,自稱“愚”、“鄙” 等;如

12、果寫到自己的意見時,可用“鄙意”、“管見”、“拙著”等,以上都有側(cè)書2. 稱人:(1) 提及收信人尊長,卑幼,親友,加“令”,對于收信 人尊長,也可以用“尊”,對收信人的朋友也可加“貴”(2) 提及收信人妻子,要加“尊”,如與收信人交情深, 直呼“嫂夫人”“大嫂” ( 3) 稱收信人父子,兄弟姐妹,夫 婦,要加“賢” ( 4) 收信人是卑幼,也可以加“賢” ( 5) 收信人的處所,要加“貴”(6) 收信人的寶眷或商店,要加“寶” ( 7) 提及收信人 的意見是,可用“尊意”、“卓見”、“大著”等傳統(tǒng)寒暄用語人事敘別用于父母 : 自違慈訓(xùn),倏忽經(jīng)旬。 叩別尊顏,已逾數(shù)月用于尊長 : 揖別尊顏,瞬

13、經(jīng)匝月。 不瞻光霽,數(shù)月于茲。 疏逖德輝,忽經(jīng)一捻。 睽違道范,荏苒數(shù)年。用于師長 : 不坐春風(fēng),倏經(jīng)旬日。 奉違提訓(xùn),屈指月余。 不親講席,瞬已經(jīng)年。 疏奉教言,寒喧幾易。用于平輩 : 不奉清談,忽將一月。 揖別豐標,瞻圓幾度。 不親乏宇,裘葛已更。 睽違豐采,數(shù)易春秋。用于女性 : 不親懿表,瞬已浹旬。 奉違閨范,倏爾逾時。 自隔壺儀,年華如駛。 憶別芳顏,星霜幾換。用于文官 : 不瞻福曜,又復(fù)經(jīng)旬。 睽違鈞宇,萱莢屢新。 拜逖鈞顏,倏將一載。用于軍官 : 自違幕府,蟾月幾圓。 不瞻旌節(jié),忽已經(jīng)年。 自共事而別 : 某地共事,長荷云情,別來星序頻移,未由一 晤。自同學(xué)而別 : 憶自某校研摩

14、,獲親麈海,別后山川間隔,時 序頻遷。自送行而別 : 憶昔行旌遠指,趨送長途,別來物換星移,幾 經(jīng)屈指。自迎接而別 : 憶某停車某市,荷蒙握手言歡,別后歲秩遷 流,不覺星霜幾易。承送行而別 : 憶某驅(qū)車某處,荷承把袂流連,別后天各一 方,彼經(jīng)停云兩地。承賜物而別 : 憶某地握手,暢敘情懷,別時依依不舍,荷以厚儀相貺,至令篆腑,感何可言。承賜餞而別 : 昔日把晤,盛意頻叨,臨賦驪歌,復(fù)承賜宴, 離人未散,早已心鐫。節(jié)令敘別 : 自春別及夏。東風(fēng)握別,倏屆朱明。憶風(fēng)雨別離,正綠野人耕之候,乃光陰迅轉(zhuǎn),目下已是碧荷藕熟之時。依,別,意,自春別至秋 : 知已闊別,春復(fù)徂秋。數(shù)景物于今晨,蒹葭采采。自春

15、別至冬 : 春初話別,倏忽歲寒。驛馳冬嶺,撫梅萼以增懷。自夏別至秋 : 麥天一別,容易秋風(fēng)。今睹鴻飛紫塞,頓起離思。自夏別至冬 : 不通聞問,經(jīng)夏涉冬。賦別離于昔日,楊柳依鳥弄春園,折楊柳而握昔聽蟬鳴青槐,方攄別炎日當空,方賦離情于第 16 頁 共 17 頁涼 館,寒風(fēng)吹沼,忽牽別恨于灞橋。自秋別至冬 : 自經(jīng)判袂,秋去冬來。玉露初凝,邇?nèi)談e離不舍,雪梅將綻,今宵感概偏多。地點敘別 : 自京中分別 , 憶京華把袂,飫聆麈談,明月清 風(fēng),至今在目。自省會分別 : 憶于某省會聚首,快我私衷,自賦河梁,又經(jīng) 久別。自縣城分別 : 相聚邑中,時親教益,自經(jīng)握別,離索殊增。 自鄉(xiāng)中分別 : 奔走四方,久

16、離鄉(xiāng)井,從此遠隔,頓覺闊疏。自他鄉(xiāng)分別 : 憶自某鄉(xiāng)把晤,同馨情懷,分別以來,徒深饑 渴。自旅館中分別 : 昔日旅邸聚談,疊荷殷殷關(guān)注,嗣認睽違兩 地,頓覺歲序推移。自火車上分別 : 憶昔日邂逅相遇于車上,接領(lǐng)教言,別后卻山 河遠隔不覺數(shù)年。自船上分別 : 自同舟某地,借挹蘭芳,別后相違,寒暄數(shù) 易。自近處分別 : 不親淑度,倏忽邇時,咫尺相違,如遙百里。 自遠處分別 : 關(guān)河修阻,跋涉維艱,憶隔光儀,遞更節(jié)序。 篇三:古代書信常識古代書信常識 稱謂后附提稱語,用于文言書信,如,運使學(xué)士閣下 ( 王安石 上杜學(xué)士言開河書 ) 、虹生十四兄親家年大人情右 (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 ) ;再如,某公

17、道席、某先生臺鑒、母氏慈鑒、賢 弟如晤,等?,F(xiàn)將常見提稱語列表如下:這里再對較常見的提稱語約略作些解釋。足下 古代最初用為下對上的敬稱,后來書信中多用于同輩之 間。 膝下舊時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親大人膝下”起首。人幼 時常依于父母膝旁,家書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 母的親愛、眷依之情。垂鑒 賜鑒 鈞鑒 尊鑒 臺鑒鑒,即古代鏡子,有審察的意思。用作書信提稱語,就 是請閱看的客氣說法。垂,含居高臨下之義。賜,上給予下叫做 賜。鉤,古以鉤陶喻國政,后稱宦官多冠以鉤宇。垂鑒、賜鑒、 鈞鑒,多用于對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鑒,可用于尊長, 也可用乎輩。臺鑒適用較廣,“臺”有“高”義,對

18、熟識或不熟 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 勛鑒 道鑒 大鑒 英鑒 偉鑒 雅鑒 惠鑒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yè)績者,可用“勛鑒”。對道德君 子、望重學(xué)者,可稱“道鑒”。大、英、偉、雅,含高尚、美 好、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于友朋往來書信?!盎蓁b”,就是賞閱的意思,但語意分量較“賜鑒”為輕, 適用于一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后輩學(xué)子,也可用此客套。慈鑒 愛鑒 雙鑒 芳鑒 致母親,可稱“慈鑒”。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可 用“愛鑒”。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女子間往來 書信,可用“芳鑒”。禮鑒 給居喪者信,用“禮鑒”。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 后,周恩來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士禮鑒”。公鑒

19、共鑒 同鑒 用于致團體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 后,書“諸先生共鑒”等。 道席 講席 教席 撰席 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為學(xué)生對師長的尊稱。講席、教 席,也是對從事、講學(xué)者的敬稱,但用于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不必有師生關(guān)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 文人間也?;ビ?。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傳世垂史。 覽 閱 知 悉 一般用于長對幼、前輩對晚輩的稱呼之后。啟辭 啟辭 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啟辭 理應(yīng)屬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舊時尺牘中,這部分形成了一 系列的套語,在現(xiàn)時書信中還常可以看到,所以將此單獨提出, 分兩類舉例以供參考:(1) 表示寫信人

20、以誠懇的態(tài)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如: 敬稟者 寫信人自稱是恭敬地稟陳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 稟告的話,用于致父母尊長的信,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跪稟者即稟者敬啟者義同“敬稟者”,用于子孫對尊長。 同上。寫信者自謙為恭敬地陳述事情的人,表示請對方允許 自己告訴下面所寫的內(nèi)容。既可用于同輩,也可用于下對上。謹啟者 謹,是謹慎、鄭重的意思。用于同輩。徑啟者 徑,這里是直截了當?shù)囊馑?,一般公私書函通用?拜啟者 拜,表敬詞。用于友朋往來書信。敬呈者 與“謹呈者”,皆用于下對上的公私書函。懇啟者 用于平輩,表示下面信文將寫求助于對方的內(nèi)容。茲啟者 茲,這里,現(xiàn)在。茲啟,意即今在此陳述。態(tài)度客觀 平和,

21、不含明顯敬意。 哀啟者 向親友報喪的書信用此。復(fù)稟者 用于對尊親或上級的回信復(fù)稟。對平輩可用“再啟 者”。專啟者 用于專談某實事的書信。(2) 根據(jù)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如: 頃誦華箋,具悉一切。忽奉手教,獲悉一是。奉誦鈞諭,向 往尤深。頃獲大示,井所賜物?;輹钕?,如見故人。幸承明 教,茅塞頓開。披誦尺素,謹表葵私。數(shù)獲手書,至感厚愛。展 讀瑯函,甚感盛意。接閱華簡,幸叨莫逆。捧讀德音,喜出望 外。手教敬悉,詞意深美,一啟蓬心。正切馳思,頃奉華翰,快 慰莫名。頃得手示,欣悉康泰,至為寬慰。蒙惠書并賜大著,燦 若河漢,拜服之至。迭接來示,因羈瑣務(wù),未及奉復(fù),深以為 歉。臺函奉讀多日,未即修復(fù),萬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復(fù)乞 諒。欣奉惠書,敬聆喜訊,不勝忭賀。接讀手書,知君抱恙欠 安,甚為懸念。久慕鴻才,今冒昧致書,以求教誨。別來無恙久 不晤見,甚念賢勞。暌違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問,時在念 中。一別經(jīng)年,彌添懷思。日前曾奉一函,諒已先塵左右。前此 一函,想已達覽。其實,寫信也是寫文章,此類啟辭套語,雖可采用,卻不必 拘泥,盡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