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劑試驗作業(yè)指導書教學教材_第1頁
外加劑試驗作業(yè)指導書教學教材_第2頁
外加劑試驗作業(yè)指導書教學教材_第3頁
外加劑試驗作業(yè)指導書教學教材_第4頁
外加劑試驗作業(yè)指導書教學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湖縣金橋建筑材料檢測有限公司作業(yè)指導書版本號:C版狀態(tài):執(zhí)行編號:JQJC-ZY-07-2011外加劑試驗作業(yè)指導書編 制: 楊殿順 吳玉芹 日期2011.1.1審 核:顧春華日期2011.1.10批 準: 盛連源日期2011.1.15生效日期: 2011.2.1外加劑試驗作業(yè)指導書編號:JQJC-ZY-07-2011版本號:C版狀態(tài):執(zhí)行目錄1. 目的2. 適用范圍3. 編制依據4. 檢測項目概述5. 檢測準備6. 檢測條件7. 檢測順序和方法文件修改記錄:版本號修改說明修改人審核人批準人1 目的為了規(guī)范試驗室對外加劑檢驗的工作程序,實現標準化操作,特制定此作業(yè)指導書。2 適用范圍:本作業(yè)

2、指導書適用于混凝土、砂漿用普通減水劑、高效減水劑、緩凝高效減水劑、緩凝減水劑、早強劑、防凍劑、緩凝劑、防水劑等外加劑的進貨檢驗。3 編制依據3.1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劑3.2 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3.3 JC473-2001、 JC474-2008、 JC475-2004、 JC476-2001、 JC477-20053.4 GB1345-2005水泥細度檢驗方法3.5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3.6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3.7 GB/T2419-2005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

3、方法4 檢測項目概述5 檢測準備5.1 人員配備:5.1.1 一般工作條件下,要求應配備試驗人員3人,有專人負責,均必須持證上崗。5.1.2 負責人員必須持有中級證以上的資格證書。5.2 儀器、設備:強制式攪拌機、2000kN壓力試驗機坍落度筒、臺秤100kg、 感量 50g電子天平:500g、感量0.01g ; 1000g、感量1g混凝土貫入阻力儀、混凝土含氣量測定儀容量筒:內徑18.5cm、高20cm,容積為5L。帶塞量筒、水泥凈漿攪拌機、玻璃板:直徑350400mm載錐圓模:上口直徑36mm下口直徑64mm高度60mm負壓篩析儀6 檢測條件7 檢測順序和方法7.1 材料7.1.1 、水泥

4、:應采用基準水泥,若無此種水泥時,可以采用熟料中CA含量在5%8%并以二水石膏作調凝劑(若用硬石膏時其摻量不得超過調凝劑總量的1/2 )的 5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7 1 2 砂:采用細度模數為2.62.9的砂,其質量應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1.1.3 石子:采用粒徑為520mmi勺卵石或碎石,其質量應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 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采用二級配,其中510mm45% , 1020mm 占 55。1.1.4 水:采用清潔的飲用水。1.1.5 外加劑:通減水劑、高效減水劑、緩凝高效減水劑、緩凝減水劑、早強劑、防凍劑、緩凝劑、防

5、水劑7.2 配合比7.2.1 配合比基準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JGJ/T55-2000 進行設計。?配合比設計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7.2.2 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時,310土 5kg/m3。采用碎石時,330±5kg/m3。7.2.3 砂率:基準碎、?摻外加劑的碎的砂率均為 36%40%。7.2.4 用水量:應使砼坍落度達到(8± 1) cm。7.2.5 外加劑摻量: 按生產廠家推薦摻量的下限值.7.3 減水率測定:減水率為坍落度基本相同時基準混凝土和摻外加劑混凝土單位用水量之差與基準混凝土單位用水量之比。 坍落度按(GBJ180測定。減水率按式(1 )計算:W。一 W1Wr= X

6、100%(1)W 0式中:Wr 減水率,;W 0 基準混凝土單位用水量,kg/m3;W1 摻外加劑混凝土單位用水量,kg/m3 oWr以三批試驗的算術平均值計,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若三批試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時,則把最大值與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驗的減水率。若有兩個值與中間值之差均超過15時,則該試驗結果無效,應該重做。7.4 凝結時間差測定:凝結時間差按式下式計算:式中:/XT凝結時間之差,min;T t摻外加劑混凝土白初凝或終凝時間,min;Tc 基準混凝土的初凝或終凝時間, min。7.5 坍落度、坍擴度坍落度測定按SD105-82中第4.0

7、.2條104-80之規(guī)定,坍落度測定在按上述方法測定坍落度后,當混凝土不再向四周流動時,測量互相垂直的兩個直徑,取其平均值精確至1mm對摻泵送劑的混凝土除測定初始坍落度外尚應測定間隔30min和60min時的坍落度。具測試方法是當測定初始坍落度 SLo后把全部混凝土料裝入 鐵桶或塑料桶內,用蓋子或塑料布密封,存放30min后將桶內物料倒入拌料板上,用鐵鍬翻兩次,進行坍落度試驗得出坍落度保留值SL30, 再將全部混凝土料裝入桶內,密封再存放30min,用上法再測定一次,得出60min坍落度彳留值S%。然后 計算不同存放時間的坍落度損失率,其計算方法按下列公式進行:SLb= (SLo-SLt) /

8、SLoX 100式中:SL-坍落度損失率,; SL0-初始坍落度,mm SL-存放時間t (min)后的坍落度,mm。7.6 抗壓強度比測定:抗壓強度比以摻外加劑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同齡期抗壓強度之比表示,按下式計算:S t Rs=X 100%S C式中:R s抗壓強度比,%;s t 摻外加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MPaS c 基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MPa摻外加劑與基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按(GBJ81進行試驗和計算。試件用振動臺振 動15s20s,用插入式高頻振搗器(25mm 14000次/min)振搗時間為8s12s。 試件預養(yǎng)溫度為(20± 5)。試驗結果以三批試驗測值的平均值表示,若三

9、批試驗中有一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15,則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間值作為該批的試驗結果,如有兩批測值與中間值的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試驗結果無效,應該重做。 7.7 抗?jié)B壓力(或高度)比試驗步驟:基準混凝土標養(yǎng)到 28d,受檢驗負溫混凝土 7+ 56d時進行抗?jié)B試驗, 抗?jié)B壓力按0.2MP3 0.4MP3 0.6MPa 0.8MP3 1.0MPa力口壓,每級恒壓8h,加壓到1.0MPa為止,若試件透水,則按公式計算透水壓力比,精確至 1%:PtPr= X 100%P C式中:P r透水壓力比,%;Pt受檢驗負溫混凝土( 7+56d)的透水壓力,MPaP c標養(yǎng)28d

10、基準混凝土的透水壓力,MPa若試件未透水則將劈開,測量試件10 個等分點透水高度并取其平均值,以一組6個試件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透水高度比按公式計算,精確至1%:HtHr = X 100%(7)He式中:Hr透水高度比,%;Ht受檢驗負溫混凝土 6個試件水高度平均值,mmH e基準混凝土 6個試件透水高度平均值,mm7.8 水泥凈漿流動度7.8.1 將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濕布將玻璃板、截錐圓模、攪拌鍋均勻擦過,待其表面濕而不帶水漬。7.8.2 將截錐圓模放在玻璃板中央,并用濕布覆蓋待用。7.8.3 稱取水泥300g,倒入攪拌鍋內。7.8.4 加入推薦摻量的外加劑及87g或105g水,攪拌

11、3min。7.8.5 將拌好的凈漿迅速注入截錐圓模內,用刮刀刮平,將截錐圓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時開啟秒表計時,任水泥凈漿在玻璃板上流動,至 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的最大直徑,取平均值作為水泥凈漿流動度。7.8.6 結果表達表達凈漿流動度時,需注明用水量,所用水泥的強度等級、名稱、型號及生產廠和外加劑摻量。試樣數量不應少于三個,結果取平均值,誤差為±5mm。7.9 壓力泌水率比7.9.1 將混凝土拌合物裝入1.66L 試料筒內,用搗棒由外圍向中心均勻插搗25 次,將儀器按規(guī)定安裝完畢。盡快給混凝土加壓至3.5Mpa, 立即打開泌水管閥門,同時開始計時,并保持恒壓,

12、泌出的水接入量筒內。加壓10s 后讀取泌水量V10 ,加壓 140s 后讀取泌水量V140 。7.9.2 結果計算與評定:7.9.2.1 壓力泌水率Bp 按下式計算:V10B=100%V140式中:Bp-壓力泌水率, Vio-加壓10s時的泌水量,ml; V40-加壓10s時的泌水量,ml。 結果以三次試驗的平均值表示,精確至0.1%。7.9.2.2 壓力泌水率比Rb 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BPARb =X 100% BPo式中:R壓力泌水率比,%Bpo基準混凝土壓力泌水率,%Bpa受檢混凝土壓力泌水率,%7.10 含氣量測定:在進行拌和物含氣量測定之前,應先測定拌和物所用骨料的含氣量:按下

13、式計算每個試樣中粗、細骨料的質量:V一、,一'mg=x m g1000V一、,一 ms=x m s1000式中:mg、ms 分別為每個試樣中的粗、細骨料質量,kg;m g、m s 分別為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中的粗、細骨料質量,kg;V 含氣量測定儀容器容積,L。在容器先注入1/3高度的水,然后把通過40mnW篩的粗、細骨料稱好、拌勻,慢 慢倒入容器。水面每升高25mmfc右,輕輕插搗10次,并略予攪動,以排除夾雜進去的 空氣,加料過程中始終使液面高出料的頂面,骨料全部加入后,浸泡約 5min,再輕敲容 器外壁,排凈氣泡,然后除去水面泡沫,加入至滿,擦凈容器邊緣。裝好密封圈,加蓋 擰緊螺

14、栓,關閉操作閥和排氣閥,打開排水閥和加水閥,通過加水閥向容器內注水,當 流出的水不含氣泡時,在注水狀態(tài)下關閉加水閥和排水閥。開啟進氣閥,用打氣筒打氣,使氣室的壓力略大于0.1 MPa,待壓力表指針穩(wěn)定后,微開排氣閥,調整壓力至0.1 MPa,關緊排氣閥。開啟操作閥,輕扣表盤,使指針穩(wěn)定。打開排氣閥,并用操作閥調整 壓力。使壓力計指針剛好指在 0.1 MPa,然后關緊所有的閥門。打開操作閥,使氣室里 的壓縮空氣進入容器,待指針穩(wěn)定后記錄表值,?以此按壓力與含氣量關系曲線查得骨料的含氣量值(精確至0.1 )。含氣量測定按該儀器說明進行操作: 用濕布擦凈量缽與缽蓋內表面, 并使其水平放置,將新拌混凝

15、土拌和物一次裝入量缽內并稍高于容器 ,用振動臺振實15s20s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 用鏝刀抹平, 并使其表面光滑無氣泡。擦凈缽體和缽蓋邊緣, 將密封圈放入缽體邊緣地凹槽內, 蓋上缽蓋, 用夾子夾緊, 使之氣密良好. 打開小龍頭和排氣閥 , 用注水器從小龍頭處往量缽中注水, 直至水從排水閥出口流出再關緊小龍頭和排水閥 . 關好所有的閥門, 用手泵打氣加壓, 使表壓稍大于0.1 mPa, 用微調閥準確地將表壓調到0.1mPa.按下閥門桿1-2次,待表壓指針穩(wěn)定后,測得壓力表讀數,并根據儀器標定 地含氣量與壓力表讀數關系曲線,得到所測混凝土樣品白儀器測定含氣量 A值.A = A-Ag式中:A

16、 混凝土拌和物含氣量,%;A 含氣量測定的平均值,%;Ag 骨料含氣量,%。以兩次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如兩次含氣量測值相差0.2以上時,應進行第三次測定,如第三次與以上兩次的最接近的值差仍大于0.2時,此試驗無效。7.11 收縮率比測定:收縮率比以齡期28d 摻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干縮率比值表示,按下式計算: £ t R=X 100%£ C式中:R收縮率比,;et 摻加外加劑的混凝土的收縮率,%;£ C基準混凝土的收縮率,%;摻外加劑及基準混凝土的收縮率按混凝土試驗作業(yè)指導書中7.9 測定和計算,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個試樣,以三個試樣收縮率的算術平均值表示。7

17、.12 抗凍性(50次凍融強度損失率比)參照GBJ82-85進行試驗并計算強度損失率。基準混凝土在標養(yǎng)28d后進行凍融試驗。 受檢負溫混凝土在齡期為-7+28d 進行凍融試驗。根據計算出的強度損失率再按下式計算受檢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損失率之比,計算精確至1%。A f ATD=X 100%A f c式中:Dr 50次凍融強度損失比,單位為百分數%;AfAT- 受檢負溫混凝土 50次凍融強度損失率,單位為百分數%;Afc- 基準混凝土 50次凍融強度損失率,單位為百分數。7.13 相對耐久性試驗:按混凝土試驗作業(yè)指導書中7.7 進行。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個試樣,凍融循環(huán)次數以三個試件動彈性模量的算

18、術平均值表示。相對耐久性指標是以摻外加劑混凝土凍融200 次后的動彈性模量降至80或60以上評定外加劑質量。7.14 含水率試驗:將潔凈帶蓋的稱量瓶放入100105c烘箱中干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內,冷卻30min 后稱重,重復上述步驟至恒溫(兩次稱量的質量差小于0.3mg) ,稱其質量。再稱試樣10g±0.2g,裝入已烘干至恒溫的稱量瓶內蓋上蓋,稱出試樣及稱量瓶總質量。將盛有試樣的稱量瓶放入烘箱中,開啟瓶蓋升溫至100105C,恒溫2h取出,蓋上蓋然后置于干燥器內,冷卻30min 后稱重,重復上述步驟至恒溫,稱其質量。按下式計算:m1- m 2Xh2戶X 100%m2- m 0

19、式中:XH2O含水率,%;m稱量瓶的質量,g ;m稱量瓶加干燥前試樣質量,g ;m稱量瓶加干燥后試樣質量,g。取三個試樣測定數據的平均值為試驗結果,精確至0. 1 。7.15 細度:試樣在試驗前應充分拌勻并經100105c烘干,稱取10g倒入篩內,用人工篩樣,將近篩完時,必須一手執(zhí)篩反復搖動,一手拍打,搖動速度每分鐘120次,并且篩子應向一方向旋轉數次,使試樣分散在篩布上,直至每分鐘通過質量不超過 0.05g 時為至。稱量篩余物,稱準至0.01g。按下式計算:m1篩余() =x 100%m0式中:m篩余物質量,g ;m0試樣質量,g7.16 比表面積7.16.1 用水銀排代法先測試料層體積:將

20、二片濾紙沿圓筒壁放入透氣圓筒內,用一直徑比透氣筒略小的細長長棒往下按,直到濾紙平整地放在金屬的穿孔板上,然后裝滿水銀,用一小塊薄玻璃片輕壓水銀表面,使水銀面與圓筒平齊,并須保證在玻璃板和水銀表面之間沒有氣泡或空洞存在。從圓筒口中倒出水銀稱量,記錄水銀質量Pi,精確至0.05g。重量幾次測定,到數值基本不變?yōu)橹?。然后從圓筒中取 出一片濾紙,試用約3.3g的試樣,按照要求壓實水泥層。再在圓筒上部空間注 入水銀,同上述方法除去氣泡壓平,倒出水銀稱量也重復幾次,直到試樣稱量值相差小于50mg為止。計算試料層的體積:V = (Pi R)/ p水銀式中: V一試料層體積(mrlDP水銀一試驗溫度下水銀的密

21、度(g/cm3)試料層體積的測定至少應進行兩次,每次應單獨壓實,取兩次值差不超過 0.005cm3的平均值,并記錄溫度。在不同溫度下水銀密度空氣粘度 n和n室溫(C)水銀密度(g/cm3)空氣粘度n (Pa.s)n813.580.00017490.013221013.570.00017590.013261213.570.00017680.013301413.560.00017780.013331613.560.00017880.013371813.550.00017980.013412013.550.00018080.013452213.540.00018180.013482413.540.0

22、0018280.013522613.530.00018380.013552813.530.00018470.013593013.520.00018570.013633213.52.0.00018670.013663413.510.00018760.013707.16.2將110± 5c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卻到室溫的標準試樣,倒入100mL的密閉瓶中,用力搖動2min,將結塊成團的試樣振碎,時試樣松散。靜置 2min后,打開 瓶蓋,輕輕攪拌,使在松散過程中落到表面的細粉,分布到整個試樣中。7.16.3 試樣應預先通過0.90mm方孔篩,在110±5c溫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

23、內冷卻室溫。7.16.4 校正試驗用的標準樣量和被測定試樣的質量,應達到在制備的試料層中孔隙率為 0.500± 0.005。計算式為:W= V (1- e)式中:W一需要的titt羊量,gp一試樣的密度,g/cm33V 測定的試料層體積,cm3e試料層孔隙率7.16.5 試料層制備:將穿孔板放入透氣圓筒的突緣上,用一根直徑比圓筒略小的細棒把一片濾紙送到穿孔板上,邊緣壓緊稱取上式中確定的試樣量,精確到0.001g,倒入圓筒。輕敲筒邊,使水泥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濾紙,用搗器均勻搗實直至搗器的支持環(huán)緊緊接觸筒頂邊并旋轉兩周,慢慢取出搗器。7.16.6 透氣試驗:把裝有試料層的透氣圓筒接到壓

24、力計上,要保證不漏氣,并不振動所制備的試料層。先關閉壓力計臂上之旋塞,開動抽氣泵,慢慢打開旋塞,平穩(wěn)地從U形管壓力計一臂中抽出空氣,直達液面升到最上面的一條刻線時關閉旋塞和氣泵。當壓力計的液面的凹面達到第二條刻線時開始計時,當頁面的凹面到第三條刻線時停止計時,記錄液體通過第二、第三條刻度時的秒數并記下試驗時溫度。7.16.7 結果計算:7.16.7.1 當被測物料的密度、試料層孔隙率與標準試樣相同,試溫差W 3c時,按下式 計算:Ss TS=Ts試溫大于±3時,按下式計算:Ss T y s S=Ts4式中: S 被測試樣的比表面積,g/cm3Ss一標準試樣的比表面積,g/cm3T一被

25、測試樣試驗時,壓力計中液面降落測得的時間,sTs一標準試樣試驗時,壓力計中液面降落測得的時間,s”一被測試樣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 Pa.s“s一標準試樣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 Pa.s7.16.7.2 當被測試樣的試料層中孔隙率與標準試樣試料層中孔隙率不同,試溫差&3c時,按下式計算:Ss T (1- e s) e 3 S=Ts (1- e )£ S3試溫大于±3時,按下式計算:Ss T (1-es) £ 3 r s S= 3Ts (1-e) £ s r式中:e被測試樣試料層中的孔隙率 e 3一標準試樣試料層中的孔隙率7.16.7.3 當被測試樣的

26、密度和孔隙率均與標準試樣不同,試溫差0 3c時,按下式計算:Ss T (1-es) £ 3 p sS=3 Ts (1-e) £ s p試溫大于±3時,按下式計算:Ss T (1-es) £ 3 p s 7 s S= 3Ts (1-e) £ s p j式中:p 被測試樣的密度,g/cm3p s一標準試樣的密度,g/cm37.16.7.4 試樣比表面積應由二次透氣實驗結果的平均值確定。如二次試驗結果相差2%23以上時, 應重新試驗。計算應精確至10cm/g , 10cm/g 以下的數值按四舍五入計(以cm2/g 為單位算得的比表面積值換算為m2/g

27、 時需乘以系數0.1 ) 。7.17 堿含量:試樣用約80的熱水溶解,以氨水分離鐵、鋁;以碳酸鈣分離鈣、鎂。濾液中的堿(鉀和鈉),采用相應的濾光片,用火焰光度計進行測定。7.17.1 試劑與儀器7.17.1.1 鹽酸 (1+1)。7.17.1.2 氨水(1+1)。7.17.1.3 碳酸氨溶液(100g/L)。7.17.1.4 氧化鉀、氧化鈉標準溶液:精確稱取已在130C150c烘過2h的氯化鉀(KCl光譜純)0.7920g及氯化鈉(NaCl光譜純)0.9430g ,置于燒杯中,加水溶解 后,移入1000mLW量瓶中,用水稀釋到標線,搖勻,轉移至干燥的帶蓋的塑料瓶 中.此標準溶液第毫升相當于氧化

28、鉀及氧化鈉0.5mg。7.17.1.5 甲基紅指示劑(2g/L乙醇溶液)。7.17.1.6 火焰光度計。7.17.2 試驗步驟7.17.2.1 工作曲線的繪制分別向 100mL容量瓶中注入 0.00; 1.00; 2.00; 4.00; 8.00; 12.00mL氧化鉀、 氧化鈉標準溶液(分別相當于氧化鉀、氧化鈉 0.00; 0.50; 1.00; 2.00; 4.00; 6.00 mg),用水稀釋至標準線,搖勻,然后分別于火焰光度上按儀器使用規(guī)程 進行測定,根據測得的檢流計讀數的濃度關系,分別繪制氧化鉀及氧化鈉的工 作曲線。7.17.2.2 準確稱取一定量的試樣置于 150mL的瓷蒸發(fā)皿中,

29、用80c左右的熱水潤濕并 稀釋至30mL置于電熱板上加熱蒸發(fā),保持微沸 5min后取下,冷卻,加1滴 甲基紅指示劑,滴加氨水(1+1),使溶液呈黃色;加入10mL碳酸俊溶液,攪 拌,置于電熱板上加熱并保持微沸10min,用中速濾紙過濾,以熱水洗滌,濾 液及洗液盛于容量瓶中,冷卻至室溫,以鹽酸(1+1)中和至溶液呈紅色,然 后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以火焰光度計按儀器使用規(guī)程進行測定。稱樣量及 稀釋倍數見下表。總堿量,%林樣里,g稀釋體積,mL稀釋彳§數n1.000.210011.005.000.12502.55.0010.000.05250 或 5002.5 或 5.0大于10.000

30、.05500 或 10005.0 或 10.07.17.2.3結果表示氧化鉀與氧化鈉含量計量氧化鉀X1 含量按下式計算:C1. nXi= x 100mrix 1000式中:X外加劑中氧化鉀含量,C在工作曲線上查得每100mL被測定氧化鉀的含量,mgn被測溶液的稀釋倍數;m試樣質量,g;氧化鈉X2含量按下式計算:C2. n%= X 100mix 1000式中:鳧外加劑中氧化鈉含量,C2在工作曲線上查得每100mLM測定氧化鈉的含量,mg;n被測溶液的稀釋倍數; m試樣質量,g;總堿量按下式計算總堿量( =0.658 XX1+ X27.18 鋼筋銹蝕試驗7.18.1 儀器:鋼筋銹蝕測量儀7.18.

31、2 試驗步驟7.18.2.1 制作鋼筋電極:將I級建筑鋼筋加工制成直徑7mm長度為100mm表面粗糙 度R的最大值為1.6 rn的試件,用汽油、乙醇、丙銅依次浸擦除去油脂,并 在一端焊上長130 mm 150 mm的導線,再用乙醇仔細擦去焊油,鋼筋兩端浸 涂熱溶石蠟松香絕緣涂料,使鋼筋中間報暴露長度為80 mm計算其表面積。經過處理后的鋼筋放入干燥器內備用,每組試件三根。7.18.2.2 拌制新鮮砂漿:在無特殊要求時,采用水灰比0.5,灰砂比1: 2 配制砂漿,水為蒸餾水,砂為檢驗水泥強度用的標準砂,水泥為基準水泥(或按試驗要求的配合比配制)。干拌1min,濕拌3min。檢驗外加劑時,外加劑按

32、比例隨拌和 水加水。7.18.2.3 砂漿及電極入模:把拌制好的砂漿澆入試模中,先澆一半(厚20 mm) 。將兩根處理好經檢查無銹痕的鋼筋電極平行放在砂漿表面,間距40 mm, 拉出導線,然后灌滿砂漿抹平,并輕敲幾下側板,使其密實。7.18.2.4 連接試驗儀器:按操作規(guī)程交三個夾子分別接陽極鋼筋、陰極鋼筋和甘汞電極即可。7.18.2.5 測試:未通外加電流前,先讀出陽極鋼筋的自然電位 V (即鋼筋陽極與甘汞電極之間的電位差值)。7.18.2.6 接通外加電流,并按電流密度 50X 10-2A/m2(即50 fA/cm2)調整 后表至需要值。同時,開始計算時間,依次按2、4、6、8、10、15

33、、20、25、30、60 min ,分別記錄陽極極化電位值。7.18.2.7 試驗結果處理:以三個試驗電極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鋼筋陽極極化電位的測定值,以時間為橫坐標,陽極極化電位為縱坐標,繪制電位- 時間曲線。根據電位 - 時間曲線判斷砂漿中的水泥、外加劑等對鋼筋銹蝕的影響。7.19 固體含量7.19.1 將潔凈帶蓋稱量瓶放入烘箱內,于100c105c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內,冷卻 30min 后稱量,反復上述步驟直至恒溫,其質量為m0。7.19.2 將被測試樣裝入已經恒重的稱量瓶內,蓋上蓋稱出試樣及稱量瓶的總質量m1。試樣稱量:固體產品1.0000g2.0000g ;液體產品:3.

34、0000g5.0000g。將盛有試樣的稱量瓶放入烘箱內,開啟瓶蓋,升溫至100 105 (特殊品種除外)烘干,蓋上蓋置于干燥器內冷卻30min 后稱量,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恒重,其質量為m2。7.19.3 結果表示固體含量X固按下式計算:m2- m 0*固=X 100m1- m 07.20 密度7.20.1 儀器:比重瓶法7.20.2 測試條件:液體樣品直接測試;固體樣品溶液的濃度為10g/L; 被測溶液的溫度為 20±1;被測溶液必須清澈,如有沉淀應濾去。7.20.3 試驗步驟7.20.3.1 比重瓶容積的校正:比重瓶依次用水、乙醇、丙銅和乙醚洗滌并吹干,塞子連瓶一起入入干燥器內,取出

35、,稱量比重瓶之質量為m0, 直至恒量。然后將預先煮沸并經冷卻的水裝入瓶內,塞上塞子,使多余的水分從塞子毛細管流出,用吸水紙吸干瓶外的水。注意不能讓吸水紙吸出塞子毛細管里的水,水要保持與m1。毛細管上口相平,立即在天平稱出比重瓶裝滿水后的質量 容積V按下式計算:m1- m 0V=0.9982式中 : V 比重瓶在20時的容積,mL;mo干燥的比重瓶質量,g;mi比重瓶盛漏i 20c水的質量,g;0.998220時純水的密度,g/ mL。7.20.3.2 外加劑溶液密度p的測定將已校正V值的比重瓶洗凈、干燥、灌滿被測溶液,塞上塞子后浸入20c ±1C超級恒溫器內,恒溫 20min 后取出,用吸水紙吸干瓶外的水及由毛細管溢出的溶液后,在天平上稱出比重 瓶裝滿外加劑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