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橡皮筋作動力教案及反思_第1頁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案及反思_第2頁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案及反思_第3頁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案及反思_第4頁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案及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橡皮筋作動力 馬曉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時產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2、橡皮筋的彈力越大,作用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過程與方法:1、用橡皮筋給小車安裝動力。2、做橡皮筋繞的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認同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進行解釋的重要性?!窘虒W重難點】教學重點:做橡皮筋的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教學難點:理解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時產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窘虒W準備】小組準備:尺、實驗用車一輛(上有串著一根橡皮筋)、鉤碼盒橡皮筋、排球、彈簧;教師準備:實驗用車、橡皮筋、彈簧、球、自動筆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玩橡皮

2、筋彈橡皮擦游戲,你怎樣彈起來的?2.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用我們手中的橡皮筋做動力使小車動起來。 (板書課題:用橡皮筋作動力)二、橡皮筋力的產生原因 1.橡皮筋的里是怎么產生的?我們先來感受下。2.出示橡皮筋、彈簧、排球,橡皮筋可以拉一拉,彈簧?排球?請每個同學體驗下。3.試驗中,它們有什么變化?生4.師:這說明它們都變?/什么變了?5.你用力使它們變形時,你有什么感受?6.當我們放手后它們又會?7出示彈力概念8你能舉出生活中利用彈力的例子嗎?出示圖片和實物。三、給小車安裝橡皮筋  1出示小車,我們這節(jié)課要利用橡皮筋的彈力讓小車動起來。老師已經給它裝上了橡皮筋。把

3、橡皮筋圈連接起來,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車軸上。轉動車輪,讓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2.出示圖片介紹車的前后,橡皮筋纏繞的這一端為后面,固定的這一端為前面。3.大家試試,看看誰有辦法用橡皮筋作動力讓小車自己動起來?注意小車運動的方向和纏繞的方向。4.生嘗試,找出小車運動的方向和橡皮筋纏繞方向的關系。5.請同學讓你的小車向前行駛。四、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  1剛才你們的小車運動的距離一樣遠嗎?你推測影響小車前進距離的因素有哪 些?(板書)2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與小車運動的距離有什么 關系?(板書擦去其他因素)那我們來預測一下,圈

4、數(shù)多,距離越遠,圈數(shù) 少,距離近?板書并打上問號。3、這個實驗怎么做?大家先來完成實驗設計(保持不變的條件,改變的條件)4. 仔細看這個表格知道怎么填了嗎?小車行駛距離與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的關系橡皮筋纏繞的圈數(shù)實驗次數(shù)小車行駛的距離(單位:厘米)平均距離我們的發(fā)現(xiàn)5.請小組討論決定纏繞圈數(shù)。不能繞的太多,橡皮筋有一定的限度。6. 出示圖片講解如何數(shù)圈數(shù)。請同學嘗試數(shù)數(shù)。還有什么問題?7.運動的距離如何來測量呢?生回答后,出示動態(tài)圖。8.出示溫馨提示。9.學生實驗操作記錄。10.小組把數(shù)據記錄到老師的大表格中,整理分析數(shù)據,得出結論。11.師小結。并把問號擦去。五、小結、拓展1、小車使運動起來的里還

5、有那些呢?我們下節(jié)課會繼續(xù)學習。板書: 用橡皮筋作動力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        小車運動的距離少       彈力小        近多       彈力大        遠教學反思 用橡皮筋作動力是在第1

6、課用重力拉動小車的基礎上,利用橡皮筋的彈力作為動力使小車前進。本課主要有三大實驗活動,第一是通過體驗活動得出彈力的概念,第二是在已知彈力是小車動力的前提下,研究橡皮筋纏繞方向與小車前進方向的關系,第三個活動是研究橡皮筋纏繞的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通過課堂教學后,我有了一些想法和啟示: 實驗前我們要認真鉆研。 我在課前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一是小車比較輕,圈數(shù)繞多了速度很快,很容易打滑,根據這個情況我嘗試在小車上加上兩個鉤碼,這樣效果比較好。二是小車跑得距離很遠,遠于實驗桌的長度,我試著繼續(xù)加大摩擦力,在小車上放上鉤碼盒(內有5個鉤碼)。這樣實驗能順利進行。三是發(fā)現(xiàn)橡皮筋纏繞方向與小車前進方向的關系

7、后,一定要讓學生再嘗試著讓小車往前行駛,學生學會怎么繞圈,讓小車往前開,這樣能使后面的實驗順利開展。設計教學思路時,應回歸教材和教參。仔細研讀教材和教參,充分理解這一課的思路和重難點,學生的發(fā)展點在哪里。小車比較輕易打滑這個問題教參中就有很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我忽略了纏繞圈數(shù)與彈力大小、作用時間長短有什么關系。教材中就有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拋棄教材教參。在課上學生記錄了很多數(shù)據,從這些數(shù)據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可只讓兩三組的學生上來自己匯報一下就得出結論。應該讓每組的數(shù)據都匯總到一塊,學生能對全班的數(shù)據進行橫向和縱向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并對一些特殊數(shù)據要分析解釋原因,真正靜下心來探究實驗,真正參與實驗探究,真正在探究中思考。例如有一小組在橡皮筋繞4圈時小車跑的距離三次分別是37、36、54,這時我們就要分析為什么會差這么大,可能是給了推力等等原因??茖W結論的得出應該是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這是我要注意的地方。 我們小學科學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