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規(guī)范_第1頁
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規(guī)范_第2頁
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規(guī)范_第3頁
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規(guī)范_第4頁
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盛源熱電有限公司繼電保護班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規(guī)范(試行)1 適用范圍本規(guī)范規(guī)定了使用紅外熱像儀檢測帶電運行二次設備的儀器要求、測試方法、缺陷判斷及數據管理等。本規(guī)范適用于具有電流、電壓致熱效應或其他致熱效應的二次設備,包括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及其二次回路。本規(guī)范適用于盛源熱電400V及以上二次設備。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6592 電工和電子測量設備性能標示GB/T11022 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規(guī)程的共同技術要求IEC 60

2、068 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IEC 61000 電磁兼容DL/T664-2008 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guī)范國家電網安監(jiān)(2009)664號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變電部分、線路部分)Q/ZDJ 52-2006 浙江省電力公司變電二次設備現場安全作業(yè)規(guī)范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guī)范3.1 溫升被測設備表面溫度和環(huán)境溫度參照體表面溫度之差。3.2 溫差不同被測設備或同一被測設備不同部位之間的溫度差。3.3 相對溫度兩個對應測點之間的溫差與其中較熱點的溫升之比的百分數。相對溫度t可用下式求出:t=(1-2)/1*100%=(T1-T2)/( T1- T0) *100%式中:1和

3、T1-發(fā)熱點的溫升和溫度;2和 T2-正常相對應點的溫升和溫度;T0-環(huán)境溫度參照體的溫度3.4 環(huán)境溫度參照體用來采集環(huán)境溫度的物體。它不一定具有當時的真實環(huán)境溫度,但具有與被檢測設備相似的物理屬性,并與被檢測設備處于相似的環(huán)境之中。4 現場檢測要求 4.1 現場檢測人員要求紅外熱像儀檢測屬于設備帶電檢測,檢測人員應具備如下條件:4.1.1 熟悉紅外熱像儀診斷技術的基本原理和診斷程序,了解紅外熱像儀的工作原理、技術參數和性能,掌握紅外熱像儀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4.1.2 了解被檢測設備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運行狀況和導致設備故障的基本因素。4.1.3 熟悉本規(guī)范,接受過紅外熱像儀檢測技術培

4、訓。4.1.4 具有一定的現場工作經驗,熟悉并能嚴格遵守電力生產和工作現場的有關安全管理規(guī)定。4.2 現場檢測安全要求4.2.1 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變電部分)和盛源熱電公司變電二次設備現場安全作業(yè)規(guī)范。4.2.2 應有專人監(jiān)護,監(jiān)護人在檢測期間應始終行使監(jiān)護職責,不得擅離崗位或兼任其他工作。4.3 檢測環(huán)境條件要求4.3.1 被檢測設備是帶電運行設備,應盡量避開視線中的封閉遮擋物,如門和蓋板等。4.3.2 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5C°,相對濕度不大于85%;天氣以陰天、多云為宜,檢測時風速不應大于5m/s,測試宜在夜間進行,不應在雷、雨、霧、雪等氣象條件下進行。4.3.

5、3 被檢測設備周圍應具有均衡的背景輻射,戶外晴天時避開陽光直接照射或反射進入儀器鏡頭,在室內或晚上檢測避開燈光直射,避開附近熱輻射源的干擾。4.3.4 檢測電流致熱型設備,宜在高峰負荷下進行。否則應在不低于30%的額定負荷下或TA回路電流大于0.1A時進行測量。4.3.5 避開強電磁場,防止強電磁場影響紅外熱像儀的正常工作。4.4 紅外熱像儀技術要求 4.4.1 紅外熱像儀應采用非接觸便攜式,選擇紅外熱像儀應考慮以下3個方面:(1) 性能指標方面,如測溫范圍、測量精度、像素、光斑尺寸、工作波長、響應時間、溫度穩(wěn)定性、可見光輸出等;(2) 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方面,如環(huán)境溫度、窗口、顯示和輸出、保護附

6、件等;(3) 其他選擇方面,如使用方便、維修和校準性能以及價格、售后服務等。4.4.2 建議選用紅外熱像儀應滿足下列技術要求:(1) 最高測量溫度不低于300;(2) 最大測量距離不小于10米;(3) 可以紅外成像與可見光成像;(4) 像素大于320×240(5) 熱靈敏度在30時不大于0.1(6) 視場角不小于16°×12°(7) 最小焦距不大于0.5m5 現場紅外熱像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5.1 儀器在開機后需進行內部溫度校準,待圖像穩(wěn)定后方可開始工作。5.2 宜遠距離對所有被測設備進行全面掃描,發(fā)現有異常后,再有針對性地近距離對異常部位和重點被測設備

7、進行準確檢測。5.3 儀器的色標溫度量程宜設置在環(huán)境溫度加1020左右的溫升范圍。有偽彩色顯示功能的儀器,宜選擇彩色顯示方式,調節(jié)圖像使其具有清晰的溫度層次顯示。5.4 應充分利用儀器的有關功能,如圖像平均、自動跟蹤等,以達到最佳檢測效果。5.5 如條件允許,紅外熱像儀儀器宜盡量靠近被測設備,使被測設備(或目標)盡量充滿整個儀器的視場,以提高儀器對被測設備表面細節(jié)的分辨能力及測溫準確度,必要時,可使用中、長焦距鏡頭。5.6 為了準確測溫或方便跟蹤,應事先設定幾個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確定最佳檢測位置,并可做上標記,以供以后的復測用,提高互比性和工作效率。5.7 將大氣溫度、相對濕度、測量距離等補償參

8、數輸入,進行必要修正,并選擇適當的測溫范圍。6 儀器管理6.1 儀器應有專人負責保管,有完善的使用管理規(guī)定。6.2 儀器檔案資料應完整,具有出廠校驗報告、合格證、使用說明、質保書和操作手冊等。6.3 儀器存放應有防濕措施,使用環(huán)境條件、運輸中的沖擊和震動應符合廠家技術要求。6.4 儀器不得擅自拆卸,有故障時須到儀器廠家或廠家指定的維修點進行維護。6.5 儀器應定期進行保養(yǎng),包括通電檢查、電池充放電、存儲卡存儲處理、鏡頭的檢查等,以保證儀器及附件處于完好狀態(tài)。6.6 紅外熱像儀的校驗周期為24年,新采購的紅外熱像儀在使用前應先校驗比對一次。7 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周期規(guī)定7.1 定期檢測7.1

9、.1 繼電班人員冬季和春季每季度檢查一次、夏季和秋季每季度檢查兩次。裝置類設備重點檢查電源插件溫度,TA、TV二次回路接線端子和直流電源回路的溫度。7.1.2 檢修前、后檢修人員應對檢修設備進行紅外熱像儀檢測。7.1.3 迎峰度夏及重要保供電前,應進行重點檢測。7.2 臨時檢測7.2.1 對電力運行中發(fā)現的設備過熱缺陷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測。7.2.2 其他需要臨時檢測的情況。8 紅外熱像儀檢測的判斷方法8.1 表面溫度判斷法主要適用于電流致熱效應和電磁效應引起發(fā)熱的設備。根據測得的設備表面溫度值,對照GB/T 11022中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各種部件、材料及絕緣介質的溫度和溫升極限的有關規(guī)定,

10、結合環(huán)境氣候條件、負荷大小進行分析判斷。8.2 同類比較判斷法根據同組三相設備、同相設備之間及同類設備之間對應部位的溫差進行比較分析。8.3 圖像特征判斷法主要適用于電壓致熱型設備。根據同類設備的正常狀態(tài)和異常狀態(tài)的熱圖像,判斷設備是否正常。注意應盡量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對圖像的影響,必要時結合電氣試驗的結果,進行綜合判斷。8.4 相對溫度判斷法主要適用于電流致熱型設備。特別是對小負荷電流致熱型設備,采用相對溫度判斷法可降低小負荷缺陷的漏判率。8.5 檔案分析判斷法分析同一設備不同時期的溫度場分布,找出設備致熱參數的變化,判斷設備是否正常。8.6 實時分析判斷法在一段時間內使用紅外熱像儀連續(xù)檢測某

11、被測設備,觀察設備溫度隨負荷、時間等因素變化的方法。9 紅外熱像儀診斷項目表1 紅外熱像儀檢測項目檢驗項目1裝置類二次設備檢查1裝置面板2裝置內部(重點:電源插件)3裝置背板2 計算機類設備檢查1機箱溫度2機箱內部(重點:CPU模塊)3風扇出風口3 逆變電源檢查1機箱溫度2機箱內部(重點:逆變模塊)3風扇出風口4 輸入、輸出電源端子4 交換機、通信設備檢查1機箱溫度2各通信端口3風扇出風口5 GPS對時設備檢查1機箱溫度2風扇出風口6電流回路的檢查1保護電流回路2故障錄波器的電流回路3遙測電流回路4計量電流回路5公用電流回路6測控電流回路7 交流電壓(母線電壓)回路的檢查1保護電壓回路2故障錄

12、波器的電壓回路3遙測電壓回路4計量電壓回路5公用電壓回路6熔斷器、空氣開關7測控電壓回路8 交流電源電壓回路的檢查1閘刀電源回路2開關電源回路3主變冷卻器電源回路4所用電饋線電源回路5保護電源回路6熔斷器、空氣開關7測控電源回路9直流回路檢查1熔斷器、空氣開關2控制回路3直流小母線4直流饋線電源回路5保護電源回路6測控電源回路判斷依據:(1) 同一回路不同部位、不同相別之間的相對溫差超過5為一般缺陷,超過10為重要缺陷,超過20為緊急缺陷。(2) 計算機類、交換機類設備的溫度異常判斷宜采用檔案分析判斷法,分析同一設備不同時期的溫度場分布,積累設備溫度對運行穩(wěn)定性影響的經驗數據,找出致熱程度與設

13、備運行穩(wěn)定性的相關性參數。10 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技術管理要求10.1 由于季節(jié)性溫度的變化、負荷的變化對紅外熱像儀檢測的數據都會有很大的影響,為使測試數據有可比性,一般缺陷及以上應記錄被測設備的檢測日期、環(huán)境溫度、設備名稱、負荷電流、額定電流、運行電壓,被測物體溫度及環(huán)境參照體的溫度值、溫度測試記錄等。10.2 檢測時一般先用紅外熱像儀對全部應測部位進行掃描,若有熱點異常部位或重點檢測設備應進行準確測溫,并拍攝熱譜圖存盤以建立紅外熱像儀檢測臺帳,要求詳細記錄設備的異常部位,以便分析判斷缺陷性質和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10.3 對檢測到異常熱點的設備,在處理后要對該設備進行紅外熱像儀復測并

14、拍攝熱譜圖存盤,以便比較、驗證紅外熱像儀檢測結果及處理效果。10.4 檢修前的紅外熱像儀檢測報告應以文字形式與電氣試驗報告同時編寫、裝訂,以確保試驗報告和臺帳的完整性。10.5 做好二次設備紅外檢測原始記錄的整理、歸類、分析工作,積累經驗,完善措施,更好地發(fā)揮紅外測溫技術在二次設備運行管理中的作用。10.6 加強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資料性附錄)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管理及檢測報告紅外熱像儀檢測作為發(fā)現二次設備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測試記錄、診斷報告和檢測報告應詳細、全面,應妥善保管,并建立紅外數據庫,將紅外熱像儀檢測報告納入本單位的二次設備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管理,并可作為二次設備狀態(tài)檢修的基

15、礎資料。 紅外熱像儀檢測報告應包含儀器型號、出廠編號、檢測日期、檢測環(huán)境條件、檢測地點、檢測人員、設備名稱、缺陷部位、缺陷性質、負荷、圖像資料、診斷結果及處理意見等內容。 現場應詳細了解和記錄缺陷的相關資料,并及時提出檢測診斷報告。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報告和電氣設備現場檢測記錄可參見附錄表1、表2給出的格式樣本。 對記錄的數據和圖像及時編號存檔,診斷結論和處理結果要求登記在案,缺陷和異常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建立本單位的紅外圖譜庫及檢測臺帳,每年錄入一次。表A.1 二次設備紅外熱像儀檢測報告1 檢測工況廠站名稱儀器編號間隔名稱測試儀器圖像編號輻射系數負荷電流額定電流測試距離天氣環(huán)境溫度濕度風速檢測時間2 圖像分析紅外圖像可見光圖像3 診斷分析和缺陷性質4 處理意見5 備注檢測人員: 審核: 批準: 日期:表A.2 二次設備現場紅外熱像儀檢測記錄廠站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