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下冊生物教案 (1)(1)_第1頁
打印 下冊生物教案 (1)(1)_第2頁
打印 下冊生物教案 (1)(1)_第3頁
打印 下冊生物教案 (1)(1)_第4頁
打印 下冊生物教案 (1)(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        生物體有相同的基本結構第1節(jié) 生物體的基本結構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闡明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區(qū)別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異同;(3)了解細胞核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細胞實驗鞏固顯微鏡的使用,培養(yǎng)觀察能力;(2)通過制作臨時裝片和嘗試繪制細胞結構簡圖,培養(yǎng)動手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實驗,進行愛護實驗設備、遵守實驗紀律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習慣;(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二、教學重點1細胞結

2、構及各部分主要功能。2臨時裝片的制作。三、教學難點制作和觀察臨時裝片。四、教學準備1對學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動實驗用具或用品,要養(yǎng)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生物實驗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損物品,材料也多為活體材料,所以要仔細認真,不要損壞和浪費實驗用具及材料。2仔細檢查實驗器材。在實驗臺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把實驗器材的品名寫在黑板上,便于學生檢查。)3準備示范鏡。五、教學安排 2課時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 導入新課教師展示:一臺顯微鏡;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它的作用(放大)。引入課題:顯微鏡發(fā)明以前,人們無法看到微觀世界的物體;你知道第一臺顯微鏡是誰發(fā)明的嗎?生:各抒己見!師:荷蘭眼鏡商

3、漢斯詹森在1590年發(fā)明的。誰第一次發(fā)現了細胞呢?講授新課細胞的發(fā)現生: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師:他發(fā)現的其實只是一些已經死亡只留下細胞壁的細胞。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觀察到完整活細胞的是列文虎克。他是荷蘭的一位布商,為了檢查布的質量,他親自磨制透鏡,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學顯微鏡。用他自制的顯微鏡,他觀察到了大量的活細胞。隨后,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和功能的基礎?!币吹郊毎?,我們必須借助顯微鏡。顯微鏡的使用還記得嗎? 生:記得!師:給一分鐘回顧一下,然后請一位同學到講臺前演示一遍。(一位同學在講臺前演示,

4、其余學生認真觀看并指出不足。)師:那細胞到底是什么樣的呢?你能把你頭腦中的細胞形象用筆畫出來嗎?(幾位學生到黑板前板書,其余學生在紙上畫。根據實際情況做評價,原則是:決不打擊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同時希望學生拋棄錯誤的認識,接受新知識。)洋蔥鱗片葉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與觀察師:下面,我們以洋蔥鱗片葉表皮為材料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如何制作呢?給大家3分鐘時間,請大家看課本P4-5.(學生看書自主學習3分鐘。)師:能用幾個字總結一下這幾個步驟嗎?生:各抒己見!師生共同總結:“擦”、“滴”、“取”、“展”、“蓋”、“染”、“觀”(染色不是必須的基本步驟)。介紹實驗用具及其用途:

5、載玻片、蓋玻片、滴管、碘液等等。強調:擦拭的重要性,擦蓋玻片要輕,以免損壞。滴水太少容易產生氣泡或干涸,影響觀察,滴水太多容易溢出載玻片而污染顯微鏡。撕取或洋蔥鱗葉表皮,以0.5cm×0.5cm為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鑷子將其仔細展平。蓋蓋玻片的技巧(教師先演示),目的:減少氣泡出現及氣泡的識別。染色時膠頭滴管不能膠頭朝下,讓碘液流到橡膠管內。把由于錯誤操作造成的已被損壞的膠頭滴管給學生看,加強理解。體會要觀察的材料是如何被碘液染上顏色的。師:請大家按此操作一步一步的完成。然后將看到的細胞畫出來。(學生看書P8畫圖要求,畫圖。)畫生物圖的要求:(結合板圖講解)要求:(1)真實

6、。(2)注意圖的大小、比例。在圖紙上的位置要恰當、美觀。(3)畫好圖后,要注明各部分結構的名稱。指示線應水平畫在圖的右側,指示線末端注明名稱,字跡要工整。圖的下方,要注明這個生物圖的名稱及放大倍數。(4)較暗部分用密集的鉛筆點來表示。明亮部分則用稀疏的鉛筆點來表示。(點點時,要求鉛筆與紙面垂直,點出來的點應是細圓點。)師:出示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與掛圖所示相對應的各個結構,并認清它們的位置和基本功能。注意:講述順序應由表及里。 明確細胞壁只起支持和保護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動的,而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則是生活著的。七、板書設計一、軟木塞的秘密1、細胞的發(fā)現2、顯微鏡的使用二、觀察細胞的結構1、

7、洋蔥鱗片葉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擦”、“滴”、“取”、“展”、“蓋”、“染”、“觀”第八章第2節(jié)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描述細胞分裂的過程。(2)說出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與生物體生長的關系。(3)說出組織的概念,并知道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2、能力目標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問題。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懂得珍愛生命。二、教學重點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基本過程。三、教學難點細胞分化過程四、教學準備自制課件五、教學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師:我們已知道絕大多數生物是由細胞構成,在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觀察了細胞的基本結構,請

8、同學課后制作動植物細胞模型,請一些同學展示你所制作的模型,并說明你選用的材料分別代表細胞的哪些結構。生:爭先恐后地介紹,師生共同相互評價。導入新課師:播放課件(種子萌發(fā)成幼苗雞,小雞逐漸長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發(fā)育成嬰兒,嬰兒逐漸長大)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現象?生:觀看畫面,討論問答一生物的生長現象。師:生物為什么會生長呢?這種生長現象與組成生物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哪些生理功能有關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課題。講授新課師:播放課件:變形蟲的細胞分裂畫面,并在黑板上簡單板畫。請大家思考:1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和細胞質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什么?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總結:細胞分裂時,

9、細胞核先一分為二,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植物細胞在中部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中部向內凹陷縊裂為兩個細胞。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不斷增多,這樣生物體就生長了。對于單細胞生物而言,通過細胞分裂還可以進行增殖。師:播放課件。思考:算一算,一個細胞經一次分裂形成2個新細胞,再經一次分裂,形成4個新細胞,那經n次分裂后,形成了多少個細胞呢?生:動腦筋計算。匯報結果,2n。師:你們計算得很正確。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也一分為二,在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經過復制也要分成相同的兩份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因此兩個新細胞的遺傳信息也相同。師:播放課件。(一個植物

10、細胞的生長過程)引導學生描述畫面中植物細胞的變化。生:(討論回答)體積不斷變大;液泡由小變大,由多變少。師:(總結)這個現象就是細胞的生長現象,那細胞生長要不要營養(yǎng)呢?生:要不斷從外界環(huán)境中吸收營養(yǎng),轉變?yōu)樽陨斫M成物質。教師總結:細胞的生長主要是細胞內液泡增大的結果。師:那么細胞會不會一直生長下去呢?(加以啟發(fā)引導) 肯定不會,要能一直生長下去,我們就不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了。為什么細胞不能永遠生長呢?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通過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此問題(詳看P15)。假設細胞為正方體,當它的邊長分別為1微米、2微米和3微米時,分別計算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比:總表面積/總體積6/1總表面

11、積/總體積12/8=3/2總表面積/總體積18/27=2/3總表面積/總體積=24/64=3/8教師總結:總結分析細胞為什么不能永遠長大?活細胞只有足夠的表面積才能從環(huán)境中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表面積和體積比太小,細胞就無法生長。生:恍然大悟。師:現在你能告訴我,生物體為什么能長大嗎?生:與細胞分裂和生長有關。師:很好,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構成生物體的細胞數目多了,細胞體積大了,生物體也就由小長大了。師:播放課件。(人體的幾種細胞:紅細胞、神經細胞、肌肉細胞等)請大家觀看畫畫,思考:我們人是由一個受精卵細胞發(fā)育來的,為什么這些人體細胞形態(tài)、結構都不

12、同呢?師:播放課件:細胞分化過程,這群球形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了變化:一群圓餅狀細胞,一群。由于功能上的不同,使它們在形態(tài)、結構上發(fā)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細胞分化,分化的結果就形成了一個個細胞群,你再仔細看,這個細胞群中的細胞形態(tài)相似嗎?生:相似。歸納總結,師生共同得出組織的概念。師:請大家閱讀P12“干細胞”和P17“癌細胞”,談談你的體會。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師:播放課件:比較細胞分裂過程和細胞分化過程。總結生物體能不斷由小長大,與細胞的分裂、生長分不開,細胞還要分化成各種不同的組織,生物體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這很不容易,因此,我們要珍愛我們身邊的每個生命。七、板書設計第2節(jié) 細胞的分裂和分

13、化一、生物的生長細胞體積的增大細胞的生長:細胞數目的增多細胞的分裂:八、課后作業(yè)P20練習題第9章 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第1節(jié) 植物體的構成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組織的概念,能概述構成生物體的組織是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識別出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    2. 學生能自己總結和描述出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3.通過和動物體的對比,能說出動物體和植物體結構層次是不同的。4.通過體驗式探究和圖片分析的活動,增強學生總結分析的思維能力,享受探索和發(fā)現的樂趣。重點和難點  

14、;  重點:    1.描述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2.能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認識植物體,從而使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難點:植物的各種組織均由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課前準備:新鮮的蠶豆葉片或者青菜葉片、制作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一、學習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細胞分裂的過程、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數量變化提問:細胞分裂的過程是怎樣的?分裂時染色體的數量變化是怎樣的?對學生的答案給以評價。觀察圖片,回答問題導入新課出示圖片,提問:具有相同遺傳物

15、質的細胞在構成生物體時為什么不一樣?板書: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觀察圖片,辨認不同的細胞筆記細胞分化的概念播放錄像。幫助學生總結細胞分化的概念.觀看錄像,概述: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不同是由于所利用的基因不同。這個過程就是細胞分化。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提問:已分化的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板書: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筆記植物體由器官組成出示圖片并提問:一株完整的油菜由哪些部分構成?觀察圖片并回答: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器官由各種已經分化的細胞群構成發(fā)油菜葉并提問:油菜葉(器官)由哪些不同的細胞構成?學生觀察油菜葉,發(fā)現了表皮、葉肉、葉柄、輸導組織等不同類型的細胞。組織的概念引導學生根據課本插圖,分析

16、每個的細胞群中的細胞有什么共同特點?注意幫助學生認識到分生組織的存在和結構功能特點觀察圖片和實物比較,概述出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構成組織植物的器官是由組織構成的提問:植物的其他器官也是由組織構成的嗎?出示圖片和案例分析根尖解剖圖和甘蔗習題,得出結論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提問:請你總結:細胞到底是怎樣組成生物體的?在黑板上畫出總結圖并做筆記引發(fā)新的探究提出新的問題:動物體也是這樣構成的嗎?討論二、板書設計: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二、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分化組織器官學生總結區(qū)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第3節(jié) 人體的組成教學目標:1 學生能說出組織的概念,能概述構成人體的組織是細胞分裂、分化

17、形成的,能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2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3學生會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四種基本組織切片。4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初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重點和難點:重點:1. 學生能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2. 學生能從微觀到宏觀,從部分到整體,逐步對人體形成完整認識。難點:學生對細胞分化形成組織難以理解(因這是一個微觀的動態(tài)過程,學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識,認識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課前準備:教師:大屏幕投影、電腦、顯微鏡、四種組織永久切片。學生:教材、筆記本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 觀察人體的外形:

18、(書P.27)屏幕給出人體的外形圖,讓學生認識身體個部分1 頭2 頸3 軀干: (前面)肩、胸、腹; (后面)背、腰、臀4 四肢:(上肢)上臂、肘、前臂、手;(下肢)大腿、膝、小腿、踝、足具體各部分名稱要了解。教師針對個部分介紹一些簡單的醫(yī)學,生理學、運動方面等常識。比如:臀部外上部沒有大的神經和血管通過,臨床上常被選擇作肌肉注射的部位。學生閱讀“黃金分割律”簡單介紹了解,給予學生正確指導和對待二、觀察人體內的腔和腔內的主要器官:1屏幕給出“人體內的腔” (書中P。28)顱腔、椎管、胸腔、膈、腹腔2屏幕給出“人體的內部器官”(書中P。28) 氣管、肝臟、膽囊、大腸、盲腸、闌尾、喉、心臟、肺、小

19、腸、膀胱 (第二課時)一、 組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    大屏幕投影展示各種動物圖片并打出本章題目“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學生一目了然本章所學內容,立刻融入課堂中)。師:動物、人都由許多細胞構成,但億萬個細胞簡單地堆積在一起是不能成為生物體的,它有嚴整結構。它們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呢?今天我們以人體為例來揭開第一節(jié)“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神秘面紗,并出示預習提綱(大屏幕投影)。二、分小組討論預習提綱各題、并看書預習1動物和人體的生長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它是什么細胞?它經過怎樣的變化過程成為多個細胞?    2什么是組織?它是怎樣形成的?人體

20、有哪四種組織?分別有何功能?    3什么是器官?    4什么是系統(tǒng)?八大系統(tǒng)怎樣構成人體?三、老師利用電腦課件邊提問邊讓學生分析解答師:提問第一題。生:是受精卵,它呈球體,通過細胞分裂形成多個細胞。師:回答很好。(電腦顯示細胞分裂過程)師:問,還有哪些不明白?生:舉手問,人體的細胞各式各樣,而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細胞只是球形的,這是為什么?師:你觀察得很仔細,問題問得特別好,這也正是我要問你們的問題,只要能解答出預習提綱中的第二題,此題就迎刃而解,那誰來幫幫他?生:一一做答。師:大家掌握得不錯,又問剛才提問的學生,你知道答案了嗎?生:

21、是分化形成的。師:回答正確。對組織這一結構層次你們還有哪些疑問?生:為什么要分化形成四種組織呢?師:問得好,誰來解疑?生:一臉茫然,面面相覷。師:沒關系,此問題恰恰是本課的難點,咱們來共同分析一起來戰(zhàn)勝它。下面我們通過電腦展示肌肉組織及其微觀結構,從而了解組織是怎樣形成的。(大屏幕顯示肌細胞、肌纖維的結構肌纖維像一根彈簧)師:肌肉組織有何功能?生:可以收縮、舒張。師:棒極了!誰來說說細胞為何要分化呀?生:這群球形細胞要具備收縮和舒張功能,形態(tài)、結構必然要發(fā)生變化,于是進行了分化。師:你的領悟力真強。大屏幕展示上皮組織的形成,問:“上皮組織具有何功能”生:保護、分泌。師:那么上皮組織是怎樣形成的

22、?生:將要發(fā)育成保護作用的細胞群必須要在形態(tài)、結構上發(fā)生變化分化,成為一群排列緊密的細胞上皮組織。師:看來你是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分化,那么,其他同學呢?電腦顯示神經組織的形成,問:“每個神經細胞結構有何特點?它具備什么功能呢?神經組織又是怎樣形成的呢?”生:每個神經細胞像樹枝一樣有許多分叉,它可以更多的與其他細胞聯(lián)系、傳遞信息,同樣神經組織也是細胞分化形成的。師:太精彩了!請同學們?yōu)樗恼?。同時展示結締組織的形成(大屏幕)。問:“結締組織有何功能?”生:有保護、支持、連接、營養(yǎng)等功能。師:通過上述解答誰再來說一說組織是怎樣形成的?生:組織是受精卵分裂形成一群細胞,然后這群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上發(fā)生變

23、化分化,形成。師:概括得太準確了!通過小組討論,我們懂得了組織這一結構層次,哪位同學還有疑問?生:這四種組織結合在一起又會形成什么結構層次呢?師:這就是我要你們自己解決的預習提綱的第三題,誰來試試?生:是器官。它是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lián)合在一起構成的。師:掌握得不錯。大屏幕顯示大腦、胃、心臟的形成。生:舉手問為什么胃是由這四種組織構成的?師:問得好!誰來幫幫他?生:解答,小組成員補充。師:小組成員討論得很好,問:“如果你的皮膚不慎被劃破,你會疼、會流血。這說明皮膚中可能含有哪些組織?”生:答題師:答對了!那皮膚中有沒有肌肉組織呢?皮膚是哪種結構層次呢?生:有。比如怒發(fā)沖冠,頭發(fā)能豎起來,一

24、定有肌肉組織。所以,皮膚是一種器官。師:你的知識面真寬。同學們已經了解了器官,那什么是系統(tǒng)呢?哪八大系統(tǒng)構成人體呢?生: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tǒng)。有消化系統(tǒng)等八大系統(tǒng)。師:表述準確。你們對系統(tǒng)的知識全都明白嗎?生:不太清楚。師:沒關系。以后你將通過學習逐漸掌握。我們共同看大屏幕(展示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也逐一展示)請大家思考各系統(tǒng)的功能。生:一一解答,但內分泌系統(tǒng)還是不明白。師:再次展示內分泌系統(tǒng),并簡單舉例,大屏幕展示八大系統(tǒng)形成人體的動態(tài)圖片,讓學生感悟人體是統(tǒng)一整體。師:放

25、一段“命運”主題曲,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何感受?”生:動人心魄。師:你的哪些器官、系統(tǒng)在起作用?生:回答。師:你掌握得真好??梢娙梭w是統(tǒng)一的整體。大屏幕展示人體的形成。請同學們分小組總結人體是怎樣形成的?四、分小組總結于筆記本上,并用大屏慕投影展示五、通過實踐來驗證我們所學師:現在我們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四種組織永久切片,進一步理解組織是通過分裂、分化形成的。生:每四人一組用顯微鏡觀察每種組織的特點,看完后將顯微鏡歸位。六、通過練習鞏固所學師:現在我們做練習,請看大屏幕。生:小組討論,每小組一代表發(fā)言。師:同學們談得很好,可見,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任一活動均由各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參與完成!七、談

26、體會、對今后進行展望生:我們知道了人體是怎樣構成的,由人可以知道動物也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四種組織構成器官,多器官構成系統(tǒng),八大系統(tǒng)構成動物體。世界上的萬物是奇妙的,但又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師:對,世界上有許多生物的奧秘在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fā)現,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第3節(jié) 單細胞的生物體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2.學生會應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    3.學生通過上網查詢和實驗,提高自身的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探究實驗的能

27、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4.學生通過學習再次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1. 學生通過實驗和觀察演示實驗體驗生命存在的美。創(chuàng)新點和實踐點: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和電腦網絡等工具自主學習。重點和難點:重點:學生能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難點:學生通過學習再次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課前準備:    教師:自制校園網網頁、演示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材料、幻燈機、投影儀。    學生:自編的小品、計算機操作能力。    說明:小品的內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單細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他到醫(yī)院就診時發(fā)生了

28、。例如:瘧疾。(教師提前布置)。最后提出問題:該病的病因是什么?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設計: 一、 大家一起來欣賞同學的表演吧!師:早就聽說咱班有一些同學具有表演天賦。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同學們,盡情發(fā)揮你的才華吧!生:活躍,產生表現的欲望。小品:患者得了瘧疾,實習醫(yī)生誤診為感冒,家屬與醫(yī)生發(fā)生爭執(zhí),對醫(yī)生不滿。家屬要求醫(yī)生解釋病因,實習醫(yī)生解釋不清。提出問題:瘧疾的病因是什么?瘧原蟲是什么樣的生物?二、大家一起來幫助他們吧!師:這組同學表演得非常好,我們每個人都進入到了角色之中。誰能幫助這位醫(yī)生和患者家屬解決這個問題呢?生:這個患者得的是瘧疾。瘧疾的癥狀是拉肚子。瘧疾的病因是由于人們不講

29、究飲食衛(wèi)生而引起的。生: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聽我奶奶說過,瘧疾的癥狀是間歇性的發(fā)冷和發(fā)熱。但是具體的病因我就不知道了。師:看來同學們對瘧疾有或多或少地了解。那么,到底瘧疾的癥狀是什么樣的呢?瘧疾的病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利用計算機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打開計算機進入到校園網上查找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舉手,老師會幫助你。生:操作計算機,利用校園網絡解決問題。一段時間以后。師: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在查找資料。下面,請同學們將你們查到的知識跟大家做一下交流。生:我查到瘧疾是由于瘧原蟲寄生在人體內而引起的。生:我還查找到瘧原蟲是單細胞生物,分布極廣,遍及全世界,主要營寄生生

30、活。生:我找到在我國以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最為常見,有瘧蚊(按蚊類)叮咬而傳播,即瘧原蟲由寄生于瘧蚊的消化道而進入人的血液,寄生于人的肝細胞、紅細胞中。瘧原蟲對人的危害很大,它能大量地破壞紅細胞,使血液中血紅蛋白嚴重減少而造成貧血,使肝脾腫大,也能傷害腦組織,嚴重地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生:我查到瘧原蟲主要由按蚊叮咬來傳播的,所以在到達瘧區(qū)后,預防瘧疾首先應該有意識地驅除蚊蟲叮咬,其次才是藥物治療或預防。但目前沒有確切有效的藥物用于瘧疾預防。生:我查到萬一發(fā)病,可以服用青蒿素類藥物(如雙氫青蒿素)或其他藥物(如奎寧、HALFAN等)藥物。生:我查到單細胞生物還有衣藻、眼蟲、變形蟲、草履

31、蟲等。生: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因為能發(fā)酵糖類,也叫糖酵母。啤酒酵母是常見的酵母菌,多用于研究有關酵母菌形態(tài)、結構、繁殖特點和代謝途徑,也是發(fā)酵糖類產生乙醇和許多有機酸、酶制劑的材料。生:多數單細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組成部分,是魚類的餌料。生:草履蟲對污水凈化有一定的作用。據統(tǒng)計,一只草履蟲每小時能夠形成60個食物泡,每個食物泡中大約有30個細菌,因此,一只草履蟲每天能吞食43 000個細菌。生:我查到在單細胞生物中也有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如瘧原蟲、痢疾內變形蟲等人體內寄生蟲危害人類健康。生:還有,海水中的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危害漁業(yè)。師:大家學習得非常認真。在生物圈中還有一類只有一個

32、細胞組成的生物,這類生物被稱為單細胞生物。在單細胞生物中有對人類有益的,當然也有對人類有害的。這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呢?三、讓我們目睹單細胞生物的“風采”吧!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大屏幕上老師給大家演示的就是單細胞生物中的一種草履蟲。請同學們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它的運動方式。生:草履蟲的外形就像一只倒轉的草鞋,它是翻轉著往前運動的。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老師給同學們每一組都準備了草履蟲培養(yǎng)液、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放大鏡、棉花纖維。同學們可以利用這些實驗儀器,親自操作,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大家注意在操作的過程中使用玻璃儀器時動作要規(guī)范,不要有互相碰撞的聲音。使用顯微

33、鏡時要按照我們以前上實驗課時的要求來正確、規(guī)范地操作。同時還要注意實驗衛(wèi)生,不要污染實驗臺。并且思考:棉花纖維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呢?如果你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其他的實驗材料,請舉手。在觀察的過程中注意圍繞這樣一個問題:草履蟲只有一個細胞嗎?為什么這樣說?現在開始。生:進行實驗操作,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師:此期間進行巡回指導。一段時間以后。師:老師觀察了一下,每一組同學都在非常認真、仔細地操作。下面的時間,我們來交流下。在交流的時候,可以跟大家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做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了什么問題?生:我們組用草履蟲培養(yǎng)液制成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草履蟲。但是由于草履蟲運動得非???,我們組沒

34、有觀察清楚它的外形。師:針對這一組同學的問題,哪一組有解決的辦法?生:我們組做的第一個玻片標本也出現這樣的問題。后來我們又做了一張玻片標本,這張玻片標本我們放了少量的棉花纖維。當放到顯微鏡下的時候,我們發(fā)現草履蟲的運動被棉花纖維阻攔。所以,我們組非常清楚地觀察到了草履蟲的外形像一只倒轉的草鞋。而且,它是翻轉著向前運動的。師:非常好。這組同學非常聰明,而且很有創(chuàng)意。還有哪些組也是這樣做的?(學生舉手示意)??磥泶蠹叶季哂锌茖W家的天賦。同學們都觀察到了草履蟲的形態(tài),那么你們認為草履蟲的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嗎?生:我們認為草履蟲的身體不是一個細胞構成的。因為,我們看到它運動的時候可以變形。所以我們

35、組認為草履蟲的身體不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我們組認為草履蟲的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因為我們看到草履蟲的身體只有一個輪廓。生:我們組也認為草履蟲的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因為它的身體里的結構基本就是一個細胞的結構。生:我們組也認為草履蟲的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原因是在草履蟲的身體里有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等結構。無論它怎么變形,身體結構都不發(fā)生變化。所以說草履蟲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師:大家討論的氣氛非常熱烈。確實,草履蟲的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因為,草履蟲的結構就是一個細胞的結構。即它的身體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組成的。所以,我們把這樣的只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單細胞生物。草履蟲的身

36、體只有一個細胞。那么,它是怎樣生活的呢?你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嗎?生:不知道。師:你想知道嗎?生:想。師: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生:看書。生:到校園網上查找。師:下面,同學們可以按照你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一段時間后。師:大家的問題解決了嗎?我們接著來進行交流。生:我是通過看書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草履蟲的身體上有表膜、收集管、伸縮泡、口溝、食物泡、胞肛等結構。這些結構可以幫助它來完成生命活動。師:非常好。那么,這些結構是怎樣來完成生命活動的呢?生:我也是通過看書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收集管和伸縮泡可以把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收集起來,排到體外。表膜可以幫助它呼吸。生:我在校園網上找到了草履蟲生活的小片子。我發(fā)

37、現水中的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溝進入體內。生:我也在校園網上找到了草履蟲生活的小片子。我還發(fā)現草履蟲是靠全身的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著前進。生:我在網上發(fā)現食物泡是隨著細胞質的流動而流動的。在流動的過程中,食物逐漸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肛排出。師: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出色??磥泶蠹议_始會利用書籍、計算機等工具來自己解決問題了。這一節(jié)課,你都有哪些收獲?生:我知道了生物圈中還有一類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生:我知道了單細胞生物跟我們一起生活在生物圈中。生:我學會用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生:我學會了使用計算機來解決問題。生:我知道在單細胞生物中有對人類有害的,也有對人類有益的。我們應該正確

38、對待這類生物。在正確對待單細胞生物的呼聲中結束本節(jié)課第五單元環(huán)境中生物的多樣性第10章水中的生物第一節(jié)     水中的動物 一、教學目標 1、  說出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種類。2、  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3、  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4、  關注水生動物生存環(huán)境。二、重點和難點 1、  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2、  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三、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CAI課件;魚缸、金魚、氣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

39、、針線、鋼尺等、魚鰓結構掛圖。 學生:搜集有關水生動物的生活資料;預習探究魚鰭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擬實驗。 四、課時分配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一、動物的多樣性1、  種類2、  生活環(huán)境3、  運動方式二、常見的水中動物-魚1、  游泳:體型呈梭形、鱗片外有黏液,可減少水中運動器官,胸鰭、腹鰭起平衡作用,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2、  呼吸:鰓是呼吸器官,由鰓絲和鰓蓋組成,鰓絲里密布大量的毛細血管,有助于氣體交換,完成水中呼吸。三、魚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被有鱗片,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魚類是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

40、和防御敵害;能在水中呼吸。四、其他水生動物1、  腔腸動物:海葵、海蜇、珊瑚等。它們結構簡單、有口無肛門。2、  軟體動物:烏賊、章魚、扇貝、河蚌等。它烏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3、  甲殼動物:如蝦類、蟹類。它烏體表有甲。4、  其他:如海豚、鯨、海豹、龜、鱉等。五、水域環(huán)境的保護認同保護水域環(huán)境的重要性每人說出一種熟悉的動物。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著根據有無脊椎或生活環(huán)境和運動方式的不同,給這些動物找個家,將結果填寫在書中的表格里。1、  四人一組,根據觀察提綱,進行實驗:觀察魚缸里魚的體型、鱗片及運動時鰭的作用,本互交流,質疑答疑,歸

41、納整理,得出結論。2、  根據觀察提綱,認真觀察錄像,分析問題,小組討論,表述交流,質疑答疑,歸納整理,得出結論。3、  根據探究問題,在老師指導下,四人一組進行模擬實驗(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通過探究、交流、反思、歸納整理,得出結論。1、  四人一組,根據觀察提綱,仔細觀察魚缸里金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動作;用放大鏡對照鰓的結構放大圖觀察魚鰓絲。通過相互交流,歸納整理,得出結論。2、  根據觀察提綱,認真看錄像,思考分析問題,小組討論,表述交流,質疑答疑,歸納整理,得出結論。(課前)搜集資料,根據問題,表述交流,達成共識,保護水域環(huán)境非常重要。創(chuàng)設

42、情景(CAI媒體播放),帶領學生進入那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讓學生每人說出一種熟悉的動物(不能重復)。然后,組織學生根據有無脊椎或生活環(huán)境和運動方式的不同,給他們找個家。質疑:魚為什么適于在水中生活?出運河觀察提綱,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針對問題進行步步為營探究。同時,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指導,最終得出結論。錄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將畫面聚焦在水中自由生活的魚。質疑:魚為什么適于在水中生活?出示觀察提綱,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錄像,分析問題,表述交流,得出結論。錄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將畫面聚焦在水中游泳的魚。質疑:魚的各種鰭在游泳中起什么作用?出示探究問題,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43、,通過探究,得出結論。質疑:人為什么不能像魚一樣在水中自如呼吸?出示觀察提綱,組織學生進行實驗,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同時,給于學生適當的幫助、指導,最終得出結論。錄像播放金魚在水中的生活情況:金魚的口和鰓蓋交替張合的動作;以及放大的鰓絲結構。出示觀察提綱,指導學生觀察思考,通過探究,得出結論。質疑:除了魚外,你還知道哪些水生動物?質疑:水環(huán)境的好壞影響水生生物的生活嗎?組織學生表述交流,得出結論,進行情感教育。 第二節(jié) 水中的藻類植物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幾種常見的藻類植物名稱,概述藻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2)說明水綿細胞與綠色植物細胞以及藻類植物與苔蘚、蕨類植物的異同點能力目標:(1)熟練制

44、作裝片和顯微鏡 (2)在比較水綿細胞與其他綠色植物細胞的異同時,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藻類植物的生存狀況,形成自覺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重點:闡述水綿的結構特點難點:對學生觀察能力、收集資料能力的培養(yǎng)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探究藻類植物    先讓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中的優(yōu)美詩句,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詩句中的景象,再請課前采集過水綿、海帶等藻類植物的學生介紹這些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最后課件展示衣藻、水綿、海帶等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錄像片段,加深學生對藻類植物生活環(huán)境的感性認識?!霸孱愔参锏纳瞽h(huán)境有什么特點呢?”學生總結:生活在

45、水中(海水、淡水中)。教師加以補充: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陸地的陰濕處。此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像力,也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瓣P于藻類植物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將想知道的問題記錄下來,小組歸類后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大多數的藻類植物終生生活在水中,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呢?“藻類植物的形態(tài)與其他的陸生植物有什么區(qū)別嗎?“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等等,此環(huán)節(jié)既為學生提供了發(fā)散思維、提出問題的空間,又引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究藻類植物的形態(tài)特點等問題的欲望。    緊接著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衣藻的模型、水綿的臨時裝片,并將學生

46、課前采集的新鮮的海帶、紫菜等分發(fā)給學生,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尋找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同時,教師進一步啟發(fā):“藻類植物是單細胞的還是多細胞的?”“它們有專門的根、莖、葉等器官嗎?”“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是如何與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通過觀察、討論,學生們概括出:藻類植物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這種結構特點是與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藻類植物整個身體都浸沒在水中,全身都能從環(huán)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故不需要有專門的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根、起運輸作用的莖以及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的分化。    教師通過媒體展示資料“藻類植物比陸地上的植物分布范圍大

47、、數量多;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占空氣中氧氣的95”,激起了學生進一步探究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與人類關系的興趣。教師提供有關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及與人類關系的部分圖片,為學生了解這部分內容創(chuàng)設了情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關于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你還知道哪些?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對藻類植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培養(yǎng)了學生關注生物圈中各種各樣綠色植物的情感?!熬G色植物的植物體一定是綠色的嗎?為什么?”“赤潮現象常引起魚體大量死亡,為什么?等問題作為課外研究性學習課題布置下去,旨在初步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第11章 地面上的生物第1節(jié)

48、地面上的植物教學目標:1 描述地面上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特點,說出他們的生活習性,能夠識別一些典型的植物。2 概述種子植物的 主要特征,能夠區(qū)別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異同。3 以貫眾和葫蘆癬為例,知道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標:1 通過描述各種植物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2 在比較植物之間的差異是,使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 通過觀察活動,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2 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產生對地面上各類植物的保護意識。重難點:重點:通過觀察地面上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讓學生了解主要植物類群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

49、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特征。難點: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觀察。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 引入:在地面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森林里有高大的樹木,沙漠里有栽種的莊稼,校園里有樹木花草。通過本章的學習,你將認識地面上許多生物的特征,了解它們與人類的關系。二、 授新:無論你是栽花種草,還是吃蔬菜、水果,都與許多常見的植物有關。這些生長在地面上的各種各樣的植物,構成人們喜歡的園林風景或田園風光,更重要的是不少植物為人類和其他動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你能舉出你熟悉的身邊的植物的名稱嗎?(學生舉例,要求描述所舉例的植物的形態(tài),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個

50、器官中較能突出該物種特征的地方,還有名稱)三、 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情景倒入用多媒體播放動物世界片首錄象,以及在各種環(huán)境下生活的動物圖片資料,調動學生視聽感官,激發(fā)學習興趣根據生活環(huán)境的差別,把動物分為地面上生活的的動物、水中生活的動物、空中生活的動物以及土壤中生活的動物自主探究地面上的動物有哪些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1 北極熊為什么能適應北極寒冷的氣候?2 蜥蜴依靠什么結構真正擺脫了水的束縛?3 東北虎有什么法寶才能在森林里稱王?4 長頸鹿的最大的特點是什么?5 龜鱉類如何保護自己呢?6 你有過與哺乳動物親密接觸的經歷嗎?學生搜索、討論、分析、反饋:1 厚厚的皮毛,保溫。2 鱗

51、片和羊膜卵使水分不易散失3 迅速行動,感官發(fā)達。4 與其他食草動物食性不同,找到適合其自身發(fā)展的方式5 厚厚的甲殼6 自由發(fā)揮交流討論1 讓學生自主瀏覽“學生活動網頁”,并回答環(huán)節(jié)的問題2 教師作為平等交流的一員參與交流、討論,師生互動,除對交流起組織作用外,還要對交流作點評、點撥,以保證交流的正確性和有效性3 教師提出關于展示動物如何適應環(huán)境的問題,把握導向學生在相關資料庫里搜索相關知識,兩人一組完成互動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活動提出建議或問題,以達到生生互動的效果。對所有參加活動的小組給予評價歸納小結1 強調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看待事物,用辨證的、發(fā)展的觀點分析事物2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根據前面

52、所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體系3 簡單歸納地面動物適應地面復雜環(huán)境的特征1 通過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修正自主探究中各自觀點2 進一步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課外延伸1 學生建立動物小檔案,充實到本節(jié)課的資源庫中2 妙趣角3 開展一些動物的猜謎活動1 依據教材DIY,開展課外活動2 激勵學生搜索經濟生物、其他環(huán)境下的動物相關資料,為以后的課程作準備四、 教學參考利用教材提供的多種多樣的植物圖片作為觀察對象。學生課前收集的植物圖片作為交流和適當的描述。在此基礎上,學生自愿組成若干小組,到校園里觀察各種植物。猴面包樹:生長在非洲熱帶草原的一種非常古怪的大胖子樹,能生長40005000年,是著名的長壽

53、植物。身高可達20m左右,樹干直徑有9m多,遠遠看上去就像草原上的一棟棟房子。這種樹的樹冠巨大,果實又圓又長,很像黃瓜,果肉多汁,吃起來味道并不好,但猴子特別愛吃,猴面包樹的名稱就是由此得來的。大王花:世界上最大的花,生長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熱帶森林里。它一生只開一朵花,花也特別大,一般直徑有1m左右,最大的直徑可達1.4m。有5片花瓣,呈鮮紅色,上面有點點白斑,每片花瓣有3040cm,花心像個面盆,可以盛78kg的水,整個花有67kg重。捕蠅草:多年生草本,捕蠅草的葉雪松:觀賞植物,可以美化環(huán)境,木材堅實,致密而均勻,具香氣,可以作為建筑、橋梁、造船、家具等用。地錢:綠色扁平的葉狀體,貼地

54、生長,外型很像中國古代的錢幣。屬苔蘚植物,沒根、莖、葉的分化鹿角蕨:多年生附生草本蕨類,葉貼生于樹干上,呈不規(guī)則的叉裂,形狀好似鹿角。這種植物只分布云南省西南部的盈江,生于海拔210950m處的熱帶雨林中,多附生在樹干和樹枝上,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教學感受:(第二課時)一、觀察校園里的植物:1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校園的一個地方,例如,教學樓周圍、學?;▓@等。觀察各種植物的形態(tài)。留意在樹蔭下、墻角邊等陰暗、潮濕的植物。注意: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2 選擇一種你熟悉的植物,對它的形態(tài)(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和所生活的環(huán)境等進行適當的描述,最好將它畫出來或用相機拍成照片,向班級同學介紹

55、。3 調查表:地點時間成員分工植物名稱植物特點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二、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出示幾種植物的種子,讓學生嘗試了解種子的結構,重點在于種皮的有無,了解植物種子的多樣性。我們把用種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稱為種子植物。大家在觀察中發(fā)現你手中的種子有什么不一樣嗎?(學生回答很多的不同點,肯定學生的發(fā)現)花生、蠶豆、玉米等種子外面有種皮包被,我們稱這一類種子是被子植物。松果外面沒有種皮包被,我們稱這一類是裸子植物。在我們的身邊,大多數的種子都是有種皮的,都屬于種子植物,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這種植物吧“觀察桃”1. 觀察桃樹的外形,它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2. 觀察桃的花。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

56、柱、胚珠、子房花瓣(花冠)萼片花托其中最主要的是子房,給出子房的圖片3. 觀察桃的果實用解剖刀將桃切開,辨認果皮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觀察蠶豆、花生的果實,與桃的有什么不同觀察其他幾種植物的果實,看又有什么不同?教師概括:果實的形狀、顏色各有不同,但他們都由一些基本的結構構成的。4. 總結:地球上被子植物有20多萬種,是植物界最高等、數量最多的一類植物。地球上每個角落都有被子植物的分布三、 裸子植物:觀察馬尾松:在我們的校園里有很多的馬尾松,它是一類四季常綠的植物,有發(fā)達的根系,葉細長。每年秋天,雌球花都會發(fā)育成“松球果”將課前收集的松球果拿出觀察想辦法搞清楚,該種子的外面是否有種皮包被介紹常見的幾種裸子植物介紹裸子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四、 教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