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兒科護理學第一章 緒論一、選擇題(一)A1 型題 1關(guān)于兒童的特點,正確的是A. 主要是體積小B. 各器官功能不成熟C. 體液免疫發(fā)育尚好D. 年齡越小代謝越慢E. 前半年感染的發(fā)生率高于后半年2關(guān)于兒童患病的特點,正確的是A. 起病較慢B. 預后較差C 表現(xiàn)較典型D 預防效果差E 感染性疾病較多3 關(guān)于兒科護理的特點,正確的是A 健康史可靠B 護理操作容易C 護理項目繁多D 心理護理簡單E 采集標本容易4 小兒出生后生長發(fā)育最快的時期是A 新生兒期B 嬰兒期C 幼兒期D 學齡前期E 學齡期5 胎兒期是指A 受精后的 28周B 受精后的 32周C 受精后的 40 周D 從受精到分娩,約 38周
2、E 從受精到分娩,約 40周6.新生兒可從母體獲得,但 3個月5個月后逐漸消 失的抗體是A IgAB IgDC IgED IgGE IgM7 小兒年齡階段的劃分中,嬰兒期是指A. 出生28天B. 出生12個月C. 生后1歲3歲D. 生后3歲5歲E. 生后5歲7歲8 關(guān)于新生兒期的特點,不正確的是A 死亡率高B 發(fā)病率高C 適應能力較差D 生活能力較差E 各器官功能發(fā)育完善(二)X 型題9 兒童護理人員須具備的素質(zhì)包括A 豐富的知識B 強烈的責任感C 良好的書寫能力D 良好的模仿能力E 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10 嬰兒期的特點有A 各系統(tǒng)功能成熟B 是生長發(fā)育最迅速的時期C 自身免疫功能未成熟D 易
3、發(fā)生消化紊亂和營養(yǎng)缺乏E 不易患傳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二、填空題1 根據(jù)小兒生長發(fā)育不同階段的特點,將小兒年齡劃 分為七個時期, 分別是胎兒期、 、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三、名詞解釋1 兒科護理學2 新生兒期四、簡答題1 簡述嬰兒期保健的要點。2 簡述小兒心理行為發(fā)育方面的特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B 2 E 3 C 4 B 5 E6 D 7 B 8 E 9 ABE 10 BCD二、填空題1 新生兒期 嬰兒期 學齡前期三、名詞解釋1 研究小兒生長發(fā)育、小兒保健、疾病防治和護理; 以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學科;2 自胎兒娩出臍帶結(jié)扎到生后滿 28天。四、簡答題1 (1)提倡母乳喂養(yǎng),合理添加輔食;(
4、2)有計劃進行免疫接種;(3)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4)做好消毒隔離工作。2 (1)身心發(fā)育未成熟,依賴性強,較不能合作; ( 2)受家庭、學校、社會的影響。兒科護理學第二章 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8新生兒出生時平均身長為估一、選擇題(一) A1 型題 1小兒乳牙全部出齊的時間為A 4個月 6個月B. 6個月8個月C. 1歲歲D. 2歲歲E. 3歲4歲2正常 2 周歲小兒,其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A. 1倍B. 2倍C. 3倍D 4倍E 5倍3 2歲內(nèi)小兒乳牙數(shù)目的推算公式是A. 月齡減12B. 月齡減24C. 月齡減46D. 月齡減68E. 月齡減8104 5歲小兒的體重依公式計算應為A 10kgB
5、14kgC 18kgD 20kgE 24kg5 6歲小兒的身高依公式計算應為A 110cmB 112cmC 114cmD 116cmE 118cm6 正常 4個月嬰兒按體重公式計算,標準體重應是 A 5kgB 5.5kgC 5.8kgD 7.5kgE 8.5kg7 3歲以下兒童測量身長時應采取的體位是 A 坐位B 立位C 俯臥位D 仰臥位E 側(cè)臥位A 40cmB 45cmC 50cmD 55cmE 60cm9 兒童上部量與下部量相等的年齡是A 11歲B 12歲C 13歲D 14歲E 15歲10 兒童 2 歲時頭圍約為A 42cmB 44cmC 46cmD 48cmE 50cm11 新生兒出生時
6、胸圍平均為A 30cmB 31cmC 32cmD 33cmE 34cm12 兒童胸圍與頭圍相等的年齡為A 1歲B 2歲C 3歲D 4歲E 5 歲13 小兒前囟閉合的時間為A4個月6 個月B7個月9 個月C10個月-12個月D1歲歲E2歲3歲14小兒乳牙萌出的時間最常見為A1個月2 個月B4個月10個月C11個月-15個月D2歲3歲E1歲歲15 兒童開始出恒牙的年齡為A 2歲左右B 4 歲左右C 6 歲左右D8 歲左右C6 個月E10 歲左右D10 個月16兒童乳牙出齊共有E12 個月A15顆23男孩,體格檢查:身長 88cm,體重12kg,胸圍大B18顆于頭圍,前囟已閉,乳牙 18 顆,下列哪
7、項動作該兒尚不能C20 顆進行D28 顆A坐E32 顆B爬17.1歲5歲兒童上臂圍小于12.5cm,提示C翻身A肥胖癥D走B營養(yǎng)不良E獨腳向前蹦跳C營養(yǎng)中等24 一健康男孩,體重 10.5kg,身長80cm,出牙12D營養(yǎng)良好枚,前囟已閉,胸圍大于頭圍,其月齡最可能是E營養(yǎng)過剩A9個月18嬰兒出現(xiàn)頸椎前凸的時間約為B12 個月A1 個月左右C18 個月B2 個月左右D24 個月C3 個月左右E20 個月D4 個月左右(三) A3 型題E5 個月左右25某小兒,營養(yǎng)發(fā)育中等,身長75cm,頭圍與胸圍19出生時上部量占身高的比例為相等, 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能說簡單的單詞, 兩足貼地能獨A10%站
8、數(shù)秒鐘,不能獨立行走。B20%該小兒的年齡可能是C40%A4 個月D60%B6 個月E80%C8 個月20出生時坐高占身高的比例為D12 個月A10%E18 個月B28%26按標準體重公式計算,該小兒的體重應是C34%A6.5kgD66%B9.0kgE78%C10.5kg(二) A2 型題D12.5kg21某小兒,會翻身,能伸臂向前撐身軀稍坐,能聽懂E15.0kg自己名字,發(fā) ma、ba 等音,脊柱出現(xiàn)兩個生理彎曲,乳牙27該小兒的頭圍可能是未萌出。該小兒的年齡最可能是A34cmA4 個月B36cmB5 個月C40cmC7個月D44cmD9個月E46cmE12 個月(四) B1 型題22男嬰,
9、營養(yǎng)發(fā)育中等,體重 7.5kg,身長65cm,能A32cm伸臂向前撐身軀稍坐,頭圍 41cm,兩個下中切牙正在萌出,B34cm該男嬰最可能的年齡是C40cmA2 個月D46cmB3個月E48cm28出生時頭圍平均為6C 7D 8C 9 B 10D29 3 個月小兒的頭圍平均為11C12A13 D14B15B30 1 歲小兒的頭圍平均為16C17B18 C19D20DA脫水21B22C23 E24C25DB肺炎26B27E28 B29C30DC貧血31E32D33 ABDE34ADE35 ACD.佝僂病二、填空題E.頭小畸形1 .6 131前囟早閉或過小見于2 頭部 脊柱 下肢32前囟遲閉或過大
10、見于3 遺傳 孕母情況 營養(yǎng)(五) X 型題三、名詞解釋33兒童生長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是1 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成熟。A.連續(xù)性2 從頭頂?shù)綈u骨聯(lián)合上緣的距離。B.階段性3 全身各器官、組織和體液的總重量。C.平衡性4 經(jīng)眉弓上方、枕后結(jié)節(jié)繞頭一周的長度。D 順序性四、簡答題E 個體差異性1( 1 )前囟早閉或過小見于小頭畸形;34 兒童生長發(fā)育的順序規(guī)律是( 2)晚閉或過大見于佝僂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A 上到下癥、腦積水;B 由遠到近( 3)前囟飽滿提示顱內(nèi)壓增高;C 由細到粗( 4)前囟凹陷見于脫水或極度營養(yǎng)不良。D 由低級到高級2( 1 )小兒取臥位或立位,兩手自然平放或下垂
11、;E 由簡單到復雜( 2)測量者將軟尺 0 點固定于一側(cè)乳頭下緣;35 兒童的體重可以用以下公式來估算( 3)將軟尺緊貼皮膚,經(jīng)背部兩側(cè)肩胛骨下緣回至A. 1月 6月體重(kg)=出生體重+月齡x點;八、B. 1歲6歲體重(kg)=年齡X 2+ 6( 4)取平靜呼、吸氣時的平均值。C. 2歲12歲體重(kg)=年齡X 2 + 8D. 7歲12歲體重(kg)=(年齡X 7- 6) /2兒科護理學第三章 住院患兒的護理E. 7歲12歲體重(kg)=(年齡X 7- 5) /2二、填空題1 出生時前囟約為 cm, 個月開始逐漸變小,一、選擇題歲閉合。(一) A1 型題2 身高(長)包括 、 、 等三部
12、分的長度。1 關(guān)于小兒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正確的是3 影響生長發(fā)育的因素有 、 、 、生活環(huán)A 經(jīng)常更換抗生素疾病和藥物等。B 給藥途徑首選靜脈點滴法三、名詞解釋C 注意避免濫用糖皮質(zhì)激素1 發(fā)育D 感染性疾病首選抗生素治療2 上部量E 孕婦、乳母用藥無需特殊注意3 體重2 下列哪項不是光療的副作用4 頭圍A 腹瀉四、簡答題B 皮疹1 簡述前囟的臨床意義。C 發(fā)熱2 簡述胸圍的測量方法。D 青銅癥參考答案E 肝脾大一、選擇題3 為降低高膽紅素血癥,防止或減輕核黃疸,簡單而1 D 2 D 3 C 4 C 5 B有效的方法是A. 換血療法B. 光照療法C. 激素口服D. 苯巴比妥口服E. 白蛋白靜
13、脈點滴4新生兒硬腫癥復溫措施中,效果最佳的是A.暖箱B 熱炕C 電熱毯D 熱水袋E 恒溫水浴5 出生體重 1000克的早產(chǎn)兒,生后 10天內(nèi)暖箱溫度 (中性溫度)最適宜的是A 32oCB 33oCC 34oCD 35oCE 36oC(二) B1 型題A 按年齡計算法B 按體重計算法C 按身高計算法D 按體表面積計算法E 按成人劑量折算法6 小兒藥量計算方法中,最準確的是7 小兒藥量計算方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A 口服法B 鼻飼法C 肌肉注射法D 靜脈注射法E 靜脈點滴法8 最常用、最安全的給藥方法是9 頻繁驚厥的患兒不宜選用的給藥方法是(三) X 型題10 光療的護理措施,正確的有A 眼睛用
14、不透光的眼罩B 觀察脫水情況,及時喂水C 記錄光療開始及持續(xù)時間D 光源與患兒的距離越近越好E 觀察體溫,防止體溫過高或過低二、填空題1 光療時采用波長 的光線效果最好,燈管與皮膚的距離一般是 。2 小兒藥物劑量的計算方法有 、按成人劑量折算法。三、名詞解釋1 光照療法四、簡答題1 簡述嬰兒出暖箱的條件。2 簡述對光療患兒護理時的注意事項。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C 2 E 3 B 4 A 5 D6 D 7 B 8 A 9 C 10 ABCE二、填空題1 . 427nm- 475nm 33cm 50cm2 按年齡計算法 按體重計算法 按體表面積計算法三、名詞解釋1 一種通過熒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
15、紅素血癥的輔助 療法, 主要作用是使未結(jié)合膽紅素變?yōu)樗苄缘漠悩?gòu)體, 從 而易于從膽汁和尿液中排出體外。四、簡答題1 ( 1)體重達 2000克左右或以上,體溫正常者;(2)暖箱不加熱的情況下,室溫維持在24'C26 C,患兒體溫保持正常者;( 3)在暖箱內(nèi)生活了 1 個月以上,體重雖不到 2000 克,但一般情況良好者。2 ( 1 )保證水分及營養(yǎng)供給;( 2)嚴密觀察病情;( 3)保持燈管及反射板清潔,記錄燈管使用時間;( 4)光療箱的維護與保養(yǎng)。兒科護理學第四章 新生兒與新生兒疾 病患兒的護理一、選擇題(一) A1 型題1 足月兒是指A .胎齡28周至40周的新生兒B.胎齡28周
16、至V 37周的新生兒C .胎齡37周至V 42周的新生兒D 胎齡為第 37 周的新生兒E .胎齡V 38周的的新生兒2 過期產(chǎn)兒是指A .胎齡37周至V 40周的新生兒B.胎齡37周至V 42周的新生兒C .胎齡40周至V 42周的新生兒D .胎齡40周以上的新生兒E .胎齡42周的新生兒3 巨大兒出生 1 小時內(nèi)體重超過A 1000gB 2000gC 3000gD 4000gE. 5000g4. 正常出生體重兒出生1小時內(nèi)體重在A 1000g 2000g 之間B. 1000g 3000g 之間C. 2000g 4000g 之間D. 2500g 4000g 之間E. 2500g 5000g 之
17、間5. 早產(chǎn)兒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差,體溫的維持主要依靠A. 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B. 足夠的母乳吸入C. 自發(fā)的肢體活動D. 肌肉的收縮產(chǎn)熱E. 棕色脂肪的產(chǎn)熱作用6. 中性溫度是指A. 肛溫B. 腋溫C. 皮溫D. 體溫E. 環(huán)境溫度7. 關(guān)于早產(chǎn)兒的特點,正確的是A. 皮膚毳毛多B. 足底紋理多C. 乳腺有結(jié)節(jié)D. 頭發(fā)分條清楚E. 指甲達到指尖8. 正常足月兒宜在生后何時開奶A. 半小時B. 1小時C. 2小時D. 3小時E. 6小時9. 在新生兒下列哪種現(xiàn)象為正常的A. 生后24小時后排胎糞B. 生后24小時內(nèi)發(fā)現(xiàn)皮膚黃疸C. 生后36小時心率200次/分D. 生后48小時后排尿E. 生后48小時
18、呼吸頻率44次/分10 .新生兒神經(jīng)反射檢查,下列哪項屬正常的A. 頸強直陽性B. 擁抱反射陽性C. 握持反射陰性D. 吸吮反射陰性E. 覓食反射陰性11 .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體重一般于生后何時恢復到出生體重A. 1天左右B . 5天左右C . 10天左右D . 20天左右E . 30天左右12 .下列哪項 不是新生兒特殊的生理狀態(tài)A .紅臀B. 馬牙C. 假月經(jīng)D .乳腺腫大E .生理性黃疸13 .關(guān)于新生兒的特點,正確的是A. 體液免疫功能較完善B 腎小球濾過率高,濃縮功能好C. 消化道面積較小,腸壁通透性較差D. 呼吸較快,節(jié)律可不規(guī)則,心率波動大E. 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不健全,體表面積相
19、對小,不易散熱14 .早產(chǎn)兒有呼吸暫停,主要是因為A .膈肌位置高B. 肋間肌肌力弱C .肺泡數(shù)量相對少D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少巳呼吸中樞相對不成熟15 .母體的免疫球蛋白能通過胎盤轉(zhuǎn)移給胎兒的是A . IgAB . IgDC . IgED . IgGE . IgM16 .早產(chǎn)兒病室適宜的溫濕度為A .溫度20 C,相對濕度 55%- 65%B.溫度24 C,相對濕度 55%- 65%C .溫度24 C,相對濕度 40%- 50%D .溫度30 C,相對濕度 40%- 50%E .溫度30 C,相對濕度 55%- 65%17 .關(guān)于生理性黃疸的特點,正確的是A .以結(jié)合膽紅素為主B. 生后7天
20、14天出現(xiàn)黃疸C. 早產(chǎn)兒生后2周內(nèi)黃疸消退D .足月兒生后4周內(nèi)黃疸消退E. 一般情況好,不伴有其他癥狀18 .早產(chǎn)兒生理性黃疸消退的時間是A . 2天 3天B . 4天 5天C . 7天14天D . 2周3周E . 3周4周19關(guān)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特點,正確的是A黃疸在生后2周消失B. 黃疸持續(xù)不退或退而復現(xiàn)C. 黃疸多在生后2天3天出現(xiàn)D. 膽紅素每日上升不超過 85卩mol/L ( 5mg/dl )E. 血清結(jié)合膽紅素濃度小于34卩mol/L ( 2mg/dl)20 .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癥是屬于A 異常血紅蛋白B 紅細胞膜的缺陷C 紅細胞酶的缺陷D 同族免疫性溶血E 異族免疫性
21、溶血21 新生兒黃疸在生后 24 小時內(nèi)出現(xiàn)應首先考慮A 新生兒肝炎B 生理性黃疸C 新生兒敗血病D 新生兒溶血癥E 先天生膽道閉鎖22 為降低膽紅素濃度, 防止或減輕核黃疸, 簡單而有 效的方法是A 換血療法B 光照療法C 白蛋白靜滴D 激素口服用E 苯巴比妥口服23 足月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消退的時間是A. 2天 3天B. 5天 7天C. 10天14天D. 23周E 1 個月24 關(guān)于新生兒體溫調(diào)節(jié)的特點,正確的是A 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較好B 體表面積小,不易散熱C 能量儲備少,產(chǎn)熱不足D 皮下脂肪厚,保溫作用好E 皮膚血管豐富,利于維持體溫25 新生兒輕度窒息, Apgar 評分為A. 0分 3分
22、B. 0分5分C. 4分 7分D. 5分8分0E. 8分10分26 新生兒黃疸出現(xiàn)下列哪種情況應進行換血療法A. 黃疸在生后2天3天出現(xiàn)C .血清總膽紅素v 205 fl mol/L (12mg/dl )D .血清總膽紅素v 257 i mol/L (12mg/dl )E .血清總膽紅素 342 i mol/L (20mg/dl )27 .新生兒窒息ABCDEI蘇方案中,最根本的是A . A (清理呼吸道)B . B (建立呼吸)C . C (維持正常循環(huán))D . D (藥物治療)E . E (評估)28 .新生兒窒息ABCDEI蘇方案中,最關(guān)鍵的是A . A (清理呼吸道)B . B (建立
23、呼吸)C . C (維持正常循環(huán))D . D (藥物治療)E . E (評估)29 新生兒窒息復蘇,應在出生后首先A 心臟按摩B 用面罩供氧C 彈足底或刺激皮膚以引起啼哭D(zhuǎn) 注射 5%碳酸氫鈉和呼吸興奮劑E 用吸管吸出鼻、口腔及咽喉中粘液和分泌物30 新生兒窒息復蘇,胸外按壓的部位是A 胸骨體中間處B 胸骨體中 1/3 處C 胸骨體中下 1/3 處D 胸骨體中 1/4 處E 胸骨體中下 1/4 處31 新生兒窒息復蘇,胸外按壓的頻率是A . 60次/分80次/分B . 80次/分100次/分C . 100次/分120次/分D . 120次/分140次/分E . 140次/分160次/分32 新
24、生兒窒息復蘇,胸外按壓的深度為使胸骨下陷A . 1cm- 2cmB . 3cm- 4cmC 4cm- 5cmD 5cm- 6cmE 6cm- 7cm33 新生兒窒息復蘇,清理呼吸道后應立即A 吸氧B 人工呼吸C 注射呼吸興奮劑D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E 拍打或彈足底以刺激呼吸B 每日膽紅素上升不超過 85imol/L (5mg/dl)34 足月新生兒窒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A.低鈉血癥B過期產(chǎn)兒B.心源性休克C正常足月兒C.持續(xù)性胎兒循環(huán)D低出生體重兒D.缺血缺氧性腦病E早產(chǎn)兒、低出生體重兒E.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4236周早產(chǎn)兒,破膜 20 小時娩出,生后 3天因精神35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主要的
25、病理變化為萎靡、不吃、不哭入院。體檢:反應差,體溫35.5 'C,皮A 腦水腫膚黃染,前囟平,心肺未見異常,腹軟,肝肋下2cm質(zhì)軟,B 顱內(nèi)出血脾左肋下1cm。為明確診斷,最有意義的檢查是C 腦細胞變性A血型D 腦組織壞死B血常規(guī)E 腦內(nèi)炎癥細胞浸潤C尿常規(guī)36 產(chǎn)后感染的新生兒敗血癥,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D血培養(yǎng)A 經(jīng)胎盤E血清膽紅素B 經(jīng)產(chǎn)道43足月新生兒, 日齡 7 天,生后第 3天開始面部及鞏C 經(jīng)腸道膜黃染,漸波及軀干,吃奶及精神好,紅細胞X1012/L,血D 經(jīng)臍帶紅蛋白150g/L,網(wǎng)織紅細胞(%,總膽紅素171 g mol/LE 經(jīng)口腔粘膜(10mg/dl ),谷丙轉(zhuǎn)氨酶
26、 30 單位。最可能的醫(yī)療診斷為37 我國新生兒敗血癥最常見的病原菌是A生理性黃疸A 厭氧菌B新生兒肝炎B 葡萄球菌C新生兒溶血癥C 肺炎球菌D新生兒敗血癥D 大腸桿菌E先天性膽道閉鎖E 溶血性鏈球菌44.新生兒娩出 1 分鐘時心率 96次/分,呼吸不規(guī)則,38 新生兒敗血癥早期最主要的特點是四肢活動好,彈足底能皺眉,軀體膚紅,四肢青紫。ApgarA 高熱評分為B 激惹、驚厥A9分C 皮膚有傷口B8分D 黃疸、肝脾大C7分E 缺乏特異癥狀D6分39 新生兒敗血癥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E5分A 硬腫癥45.患兒生后24小時,出生體重 3200g,血清總膽紅B 骨髓炎素卩 mol/L (18mg/dl
27、),未結(jié)合膽紅素卩 mol/L (15mg/dl ),C 二重感染最主要的護理措施是D 化膿性腦膜炎A光照療法E 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B換血療法40 新生兒敗血癥治療的關(guān)鍵是C按醫(yī)囑輸鮮血A 營養(yǎng)支持D按醫(yī)囑補充白蛋白B 對癥治療E按醫(yī)囑口服魯米那C 免疫治療(三三)A3型題D 維持體液平衡46新生兒日齡 3 天,足月順產(chǎn), 生后第 2 天出現(xiàn)黃疸,E 病因治療及病灶清除漸加重伴不吃、不哭、不動,查體:重度黃染,精神萎靡,(二) A2 型題心肺檢查無明顯異常,肝肋下2.5cm,脾肋下1cm,臍部少41 .新生兒,生后半小時。出生體重2250g,皮膚毳毛許膿性分泌物。多,頭發(fā)細軟、分條不清,乳腺無結(jié)
28、節(jié),足底光禿無紋理。初步考慮最可能為此新生兒為A新生兒肺炎A 早產(chǎn)兒B新生兒肝炎C.生理性黃疸52.小于胎齡兒D.新生兒敗血癥53.適于胎齡兒E.新生兒溶血癥54.大于胎齡兒47 護理診斷可能性最小的是A .輸白蛋白A自我形象紊亂B .護肝治療B.皮膚完整性受損C .抗感染治療C.有體溫改變的危險D .無需特殊治療D.潛在并發(fā)癥:化膿性腦膜炎E .根據(jù)病因綜合性治療E.營養(yǎng)失調(diào):低于機體需要量55.生理性黃疸48 .護理措施中,不必要的是56.病理性黃疸A維持體溫穩(wěn)定A .IgAB.保證營養(yǎng)供給B .IgDC.防止交叉感染C .IgED.清除局部感染灶D .IgGE.按醫(yī)囑使用利尿劑E .Ig
29、M49 .患兒,出生時皮膚蒼白,心率40次/分,無呼吸,57.母乳中含量較高的免疫球蛋白四肢略屈曲,彈足底無反應。58.可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是患兒Apgar評分為A .葡萄球菌A 0分B .綠膿桿菌B. 1分C .大腸桿菌C. 2分D .肺炎雙球菌D. 3分E .流感嗜血桿菌E. 4分59.早發(fā)型新生兒敗血癥的病原體多為50 .其窒息程度為60.晚發(fā)型新生兒敗血癥的病原體多為A.無窒息(五)X型題B.輕度窒息61.下列哪項情況可列為高危新生兒C.中度窒息A .高危孕婦分娩的新生兒D.重度窒息B .孕婦第四胎分娩的足月兒E.極重度窒息C .有妊娠期疾病史孕婦分娩的新生兒51 .首要的處理是D
30、.曾有死胎、死產(chǎn)史孕婦分娩的新生兒A.輸血E .出生時APgar評分低于7分的新生兒B.窒息復蘇62.新生兒易出現(xiàn)溢奶的原因包括C.補充鈣劑A .胃扭轉(zhuǎn)D.肌注安定B .胃呈垂直位E.靜滴白蛋白C .胃呈水平位(四)B1型題D.賁門括約肌松馳A.岀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體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E .幽門括約肌較發(fā)達新生兒63.對新生兒的處理,以下哪項合理B.岀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體重的第20百分位以下的A .生后即可哺母乳新生兒B .早產(chǎn)兒應補充VitkC.岀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體重的第5060百分位之C .糾正酸中毒時應采用碳酸氫鈉間的新生兒D .生后1天2天內(nèi)應注意補鉀D.岀生體重在同胎齡兒
31、平均體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E .基礎(chǔ)代謝需要量應按50kcal/ ( kg/d )計算間的新生兒64.關(guān)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正確的有E.岀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體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A .膽紅素生成較少新生兒B .肝臟排泄膽紅素的功能低下65 .岀現(xiàn)下列哪種情況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6 .我國新生兒敗血癥最常見的病原菌是 ,其次是A黃疸退而復現(xiàn)。B.每日膽紅素上升v 85卩mol/L三、名詞解釋C.黃疸在生后24小時內(nèi)出現(xiàn)1.圍生期D.足月兒黃疸持續(xù)時間超過3周2.早產(chǎn)兒E.黃疸程度嚴重,足月兒血清膽紅素222卩mol/L3.高危兒66.新生兒ABC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出現(xiàn)的臨床表現(xiàn)有4.足月
32、小樣兒A.黃疸5.生理性黃疸B.貧血6 .生理性體重下降C.心肌炎7.新生兒敗血癥D.肝脾大8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E.核黃疸癥狀四、簡答題67.下列關(guān)于新生兒免疫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1 .簡述Apgar評分標準包括的體征。A.白細胞吞噬作用差2 .簡述新生兒窒息復蘇方案B.細胞免疫功能發(fā)育健全3.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C.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差4試述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qū)別D.IgA缺乏,易致呼吸道、消化道感染5.試述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xiàn)。E IgM缺乏,易致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參考答案68 .關(guān)于足月兒的外觀特點,正確的是一、選擇題A.乳腺結(jié)節(jié)v 4mm1 . C 2 . E 3 .
33、D 4 . D 5 . EB.指甲未達指尖6 . E 7 . A 8 . A 9. E 10 . BC.耳舟成形、直挺11 . C 12. A 13. D 14. E 15. DD.足底光禿無紋理16. B 17. E 18. E 19. B 20. DE.皮膚紅潤,皮膚毳毛少21. D 22. B 23. C 24. C 25. C69 .新生兒生后即可接種的疫苗有26. E 27. A 28. B 29. E 30. CA.卡介苗31,C 32 . A 33 . E 34 . D 35 . AB.乙肝疫苗36. D 37. B 38. E 39. D 40. EC.流感疫苗41. E 42
34、. D 43. A 44. D 45. AD.麻疹疫苗46 . D 47 . A 48 . E 49 . C 50 . DE.百白破三聯(lián)疫苗51 . B 52 . A 53 . D 54 . E 55 . D70 .新生兒易發(fā)生感染的原因中,正確的有56 . E 57 . A 58 . D 59 . C 60 . AA.細胞免疫功能差61 . ACDE 62 . CDE 63 . ABC 64 . BCDE 65 . ACDEB.體液免疫功能差66 . ABDE 67 . ACDE 68 . CE 69 . AB 70 . ABCDEC.臍部為開放性傷口二、填空題D.皮膚薄、嫩,易被損傷1.足
35、月兒早產(chǎn)兒過期產(chǎn)兒E.尿液、糞便經(jīng)常刺激臀部皮膚2. 2500g1500g1000g二、填空題3 . 12小時 34天1.新生兒根據(jù)胎齡分類,分為、。4 .吸吮反射握持反應擁抱反射2 .出生體重不足稱為低出生體重兒:不足稱5 . 47分 03分為極低岀生體重兒;不足稱為超低岀生體重兒。6 .葡萄球菌大腸桿菌3.新生兒一般于生后小時內(nèi)排岀胎糞,約天三、名詞解釋排完1 妊娠28周至生后7天。C. 葡萄糖醛酸轉(zhuǎn)移酶含量低,活性差D. Y、Z蛋白含量低,肝臟攝取膽紅素的能力差E. 腸道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膽紅素腸肝循環(huán) 增加4 .足月兒出生時已具備的原始反射有覓食反射、5. 新生兒Apgar評分
36、分為輕度窒息, 分為重度窒息。2. 胎齡28周至V 37周的活產(chǎn)嬰兒。3已經(jīng)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監(jiān)護的新 生兒。4. 胎齡已足月而出生體重V 2500g的新生兒。5. 足月兒一般在生后 2天3天出現(xiàn)黃疸,4天5天 達高峰,10天14天消退,早產(chǎn)兒可延遲至 3周4周; 一般情況良好,肝功能正常。6. 新生兒生后頭幾天,因進奶少、水分丟失、排出胎 糞而出現(xiàn)體重下降,一般不超過出生體重的 10%,約在生后 1 0天左右恢復到出生體重。7. 各種致病菌侵入新生兒血液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 產(chǎn)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感染, 是新生兒期常見的嚴重感染 性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8. 因各種圍生期
37、高危因素所致新生兒窒息,進而使中 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四、簡答題1. ( 1)皮膚顏色;(2)心率;(3)刺激后的反應;(4)肌張力;(5)呼吸。2. (1)A 清理呼吸道;( 2)B 建立呼吸;( 3)C 維持正常循環(huán);( 4)D 藥物治療;( 5)E 評估。3. ( 1)膽紅素生成較多;( 2)肝功能不成熟;( 3)腸肝循環(huán)增加。4. ( 1 )出現(xiàn)時間;(2)黃疸程度;(3)黃疸進展情況;(4)持續(xù)時間;( 5)結(jié)合膽紅素的濃度。5. ( 1)早期癥狀、體征不明顯,缺乏典型癥狀;(2)黃疸;( 3)肝脾大;(4)出血傾向;( 5)休克征象;(6)并發(fā)癥。兒科護理學第五章 營養(yǎng)障礙疾病患兒 的
38、護理一、選擇題(一)A1 型題1. 小兒機體需要的總能量中,為小兒所特有的是A.活動B. 基礎(chǔ)代謝C. 生長發(fā)育D. 排泄消耗巳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2. 機體能量最主要來源于A. 脂肪B. 蛋白質(zhì)C. 維生素D. 礦物質(zhì) 巳碳水化合物3. 嬰兒期總的能量需要量為A. 100kJ/ (kg/d )B. 110kJ/ (kg/d )C. 100kcal/ (kg/d )D. 110kcal/ (kg/d )E. 460kcal/ (kg/d )4. 關(guān)于牛乳的成分,下列哪項正確A. 礦物質(zhì)含量少B. 甲型乳糖含量多C. 富含各種免疫因子D. 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巳蛋白質(zhì)含量高,以清蛋白為主5. 全脂奶
39、粉配成全牛奶按重量計算,奶粉與水的比例 為A. 1 : 2B. 1 : 4C. 1 : 6D. 1 : 8E. 1 : 106. 全脂奶粉配成全牛奶按容量計算,奶粉與水的比例 為A. 1 : 2B. 1 : 4C. 1 : 6D. 1 : 8E. 1 : 107. 母乳喂養(yǎng)兒佝僂病的發(fā)病率較牛乳喂養(yǎng)兒低的主要 原因是母乳中A. 含鈣低B. 含磷低C. 含酪蛋白多D. 含維生素D少巳鈣磷比例適當8. 關(guān)于母乳喂養(yǎng)的方法,不正確的是A. 母親取坐位哺乳B. 吸空一側(cè)乳房再吸另一側(cè)吸收C. 哺乳時只將母親乳頭送入嬰兒口中即可D. 先給小兒換尿布,然后清洗母親雙手和乳頭E哺乳完畢后將小兒豎抱起并輕拍背
40、讓吸入空氣排出9乳母患何種疾病時不能進行母乳喂養(yǎng)A. 上感B. 腹瀉病C 支氣管炎D 活動性肺結(jié)核E 輕度缺鐵性貧血10 正常嬰兒開始添加輔食及完全斷奶的時間為A1個月八2 個月添加輔食,1012個月斷奶B1個月八2 個月添加輔食,18 個月斷奶C3個月-4個月添加輔食,2 歲斷奶D4個月-6 個月添加輔食,1 歲斷奶E6 個月添加輔食,歲斷奶11關(guān)于母乳成分正確的是A 含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 KB 乳糖含量較高,且主要以乙型乳糖為主C 含蛋白質(zhì)多,尤其是酪蛋白明顯高于牛乳D 含豐富的礦物質(zhì),鈣、鐵、鋅含量明顯高于牛乳E 雖不含脂肪酶,但因其脂肪顆粒細小,所以易消化12 6 個月小兒添加
41、哪種食物最合適A 軟飯B 饅頭片C. 爛面、肉末D. 水果汁、魚肝油E. 蛋黃、魚泥、米糊13 關(guān)于小兒水的需要量,正確的是A 年齡越小需水量相對越少B 年齡越小需水量相對越多C 嬰兒需水量約 200ml/ (kg/d )D 幼兒需水量約 150ml/ (kg/d )E 成人需水量約 100ml/ (kg/d )14 嬰兒滿月之前母乳喂養(yǎng)應A 按需哺乳B 每1小時喂一次C 每2小時喂一次D 每3小時喂一次E 每4小時喂一次15 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在體內(nèi)供能的比例為A10%:20%:70%B15%:35%:50%C20%:30%:50%D50%:35%:15%E20%:20%:60%16
42、. 3個月嬰兒,體重5kg,人工喂養(yǎng)兒,最佳奶方為A .鮮牛奶 450ml,糖 50g,水 100mlB.鮮牛奶 550ml,糖 44g,水 200mlC .鮮牛奶 550ml,糖 30g,水 200mlD .鮮牛奶 600ml,糖 48g,水 300mlE .鮮牛奶 600ml,糖 44g,水 100ml17 羊乳喂養(yǎng)的嬰兒,為保證健康成長還應給添加A 鈣和鋅B 維生素 B1 及鐵劑C 維生素 B12 及葉酸D .維生素B12及鐵劑E .維生素C及維生素B118 牛奶中鈣磷比例為A 1:2B : 1C 2: 1D 3: 1E 4: 119 關(guān)于人工喂養(yǎng),下列正確的是A 人工喂養(yǎng)兒免疫力較母乳
43、喂養(yǎng)兒差B 人工喂養(yǎng)兒免疫力較母乳喂養(yǎng)兒強C 人工喂養(yǎng)兒大便中細菌主要為乳酸桿菌D 人工喂養(yǎng)兒大便中細菌主要為雙歧桿菌E 與母乳喂養(yǎng)兒相比,人工喂養(yǎng)兒不易發(fā)生缺鈣現(xiàn)象20 8%糖牛奶 100ml 能產(chǎn)熱A 100kJB 200kJC 100kcalD 200kcalE 300kcal21 .人體維生素D主要來源于A 蔬菜中的維生素 DB 蛋黃中的維生素 DC 豬肝中的維生素 DD 水果中的維生素 DE 皮膚合成的內(nèi)源性維生素 D22 .下列維生素D,生物活性最強的是A 膽骨化醇B 麥角骨化醇C 25羥膽骨化醇D 1 , 25二羥膽骨化醇E 24, 25二羥膽骨化醇23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
44、最主要病因是A 純母乳喂養(yǎng)B 生長發(fā)育過快C 肝腎功能不全D. 日光照射不足E. 單純牛乳喂養(yǎng)24判斷佝僂病是否處于活動期的可靠依據(jù)是A. 神經(jīng)精神癥狀B. 骨骼體征的改變C. 運動機能發(fā)育遲緩D. 肌肉韌帶松弛表現(xiàn)E. 血液生化和X線長骨檢查25 .維生素D在體內(nèi)進行第一次羥化的器官是A 胃B 腸C 脾D 肝E 腎26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癥最常見的癥狀是A 喉痙攣B 面神經(jīng)征C 手足抽搐D 無熱驚厥E 有佝僂病的癥狀和體征27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初期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A. X型腿B 手鐲征C 顱骨軟化D 肋骨串珠明顯E 易激惹、多汗等神經(jīng)精神癥狀28 .下列哪項是維生素 D缺乏性佝僂
45、病骨樣組織堆積的 表現(xiàn)A 雞胸B. O型腿C 手鐲征D 肋緣外翻E 顱骨有乒乓球感29 4 個月佝僂病患兒可有下列哪項表現(xiàn)A 雞胸B 漏斗胸C. O型腿D. X型腿E 顱骨軟化30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活動期的主要表現(xiàn)為A 前囟過大B 出牙延遲C 骨骼改變D 肌張力低下E 神經(jīng)精神癥狀3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顱骨軟化常見發(fā)生在A . 3個月6個月B . 8個月9個月C . 10個月12個月D 1 歲以上E 2 歲以上32 .維生素D的預防劑量一般為每日A . 100IU 200IUB . 400IU 800IUC . 1000IU 2000IUD . 5000IU 10000IUE .
46、10000IU 20000IU33 有關(guān)佝僂病的發(fā)病機制,正確的是A 舊骨脫鈣減少B 腸道吸收鈣增加C 腸道吸收磷減少D 腎小管重吸收鈣增加E 腎小管重吸收磷增加34 .關(guān)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骨骼改變,不正確的 是A .顱骨軟化多見于3個月6個月嬰兒B 腕踝畸形多見于 6個月以上小兒C .肋膈溝多見于6個月8個月小兒D .方顱多見于8個月 9個月小兒E 1 歲半后前囟仍末閉35 .佝僂病患兒予維生素 D治療期間出現(xiàn)食欲不振、煩 躁、嘔吐、便秘,應警惕A 腸炎B 鈣劑過量C 消化功能紊亂D .維生素D過量中毒E .維生素D治療的正常反應(二)A2型題36 5 個月母乳喂養(yǎng)兒,生長發(fā)育良好?,F(xiàn)
47、母乳量略有 不足,正確的做法是A 改為混合喂養(yǎng)B 改為人工喂養(yǎng)C 改為部分母乳喂養(yǎng)D 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并開始添加輔食E 改為人工喂養(yǎng),并開始添加輔食37 . 4個月人工喂養(yǎng)兒,體重 6kg,每日需總液體量及能量分別是A 總液體量660m 1能量660kcalB 總液體量900ml,能量660kcalC 總液體量900m 1能量880kcalD 總液體量1200ml,能量660kcalE 總液體量1200ml,能量880kcal383 個月人工喂養(yǎng)兒,體重 5kg ,每日需 8%糖牛乳A 550mlB 660mlC 800mlD 900mlE 1000ml391 歲 10 個月小兒, 反應靈敏,
48、多汗、 易驚、煩躁 、 前囟未閉、雞胸、 X 型腿,最主要的護理措施是A. 補充VitDB. 補充葉酸C. 補充 VitB 12D. 補充鐵劑E. 使用抗生素(三)A3 型題40 1 歲半小兒, 有肋骨串珠、 肋膈溝、 手鐲及腳鐲征, 下肢為0型腿,長骨X線片干骺端呈毛刷狀及杯口狀改變。最可能的醫(yī)療診斷是A 軟骨營養(yǎng)不良B 佝僂病初期C 佝僂病激期D 佝僂病恢復期E 佝僂病后遺癥期41 最主要的護理診斷是A 知識缺乏B 體溫過高C 潛在并發(fā)癥D 有感染的危險E 營養(yǎng)失調(diào):低于機體需要量42 最主要的護理措施是A 增加戶外活動B 按醫(yī)囑補充 VitDC 預防 VitD 中毒D 給家長進行健康指導E 預防骨骼畸形和骨折43 . 4個月小兒,人工喂養(yǎng),未添加維生素 D制劑,很 少戶外活動,平時易驚、多汗、睡眠少,近 2 日來咳嗽、低 熱,今晨突然雙眼凝視, 手足抽動。 查體:枕后有乒乓球感。導致該患兒抽搐的直接原因是A 鈣劑過量B. 維生素D缺乏C. 維生素D過量D 甲狀旁腺功能低下E 低血鈣導致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增高44 最緊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重慶市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金屬鈷市場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袋式除塵器行業(yè)運營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芝麻素市場運行狀況與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翻譯行業(yè)競爭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砂巖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風險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熱水龍頭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廣西民族大學《建筑設(shè)備自動化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法律與人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幼兒園保教質(zhì)量評估指南》解讀
- ICU單間耗材出入庫使用登記表
- 外研版(一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學課件
- 助貸機構(gòu)業(yè)務流程規(guī)范
- 2024四川省涼山州林業(yè)局招聘60人歷年(高頻重點復習提升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DL∕T 5106-2017 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guī)程
- 西師大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課件(2024年3月修訂)
- 綠化養(yǎng)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shù)標)
- 九年級物理第一課
- 代孕合同范本
- 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解讀專家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