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16塊(興)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1頁
錦16塊(興)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2頁
錦16塊(興)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3頁
錦16塊(興)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錦16塊(興)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    于立明摘要:錦16塊興隆臺油層為一中高滲透注水開發(fā)油藏,經過多年的注水開發(fā),平面及縱向剩余油分布零散,提高采收率難度進一步加大,本文利用鉆井取心、動態(tài)監(jiān)測、水流優(yōu)勢通道等方法,落實區(qū)塊平面及縱向上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為區(qū)塊高產穩(wěn)產提供了有利保障,最終達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主題詞:剩余油;微構造、鉆井取心、水流優(yōu)勢通道、動態(tài)監(jiān)測0 引言錦16塊興隆臺油層標定采收率為53%,經過多年注水開發(fā),區(qū)塊綜合含水達90%以上,采出程度達50.4%,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雙高”開發(fā)階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尤其縱向上剩余油

2、經過多年的注水開,受隔層、夾層等因素影響較大。因此,有必要通過開展剩余油分布研究,提高區(qū)塊采出程度,也為同類型油藏的開發(fā)提供了借鑒經驗。1 油藏基本情況錦16塊構造上位于遼河裂谷盆地西斜坡南部,上報探明原油地質儲量2523×104t,含油面積3.92km2。該塊儲層巖性以含泥不等粒砂巖、細-中砂巖為主,砂體碎屑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巖屑次之。平均孔隙度29.1%,平均滲透率0.2201mm2,屬于高孔-高滲儲層。該斷塊于1976 年進行勘探,1977年試采,1979年正式投入開發(fā),同年4月實施注水開發(fā),6月分注,隨著對油藏認識的進一步加深和開發(fā)程度的逐步提高,先后進行了多次綜合調整

3、,1983年擴大分采區(qū)、1987年細分層系、1991年完善注采井網、2007年實施二三采油。經過多次調整,區(qū)塊的采收率仍難以進一步提高。2 區(qū)塊存在的主要問題區(qū)塊已經進入高含水期,平面整體水淹嚴重,但受儲層物性、沉積、注水等影響,各區(qū)水淹程度不一;同時縱向上各小層,因儲層非均質,各小層水淹程度不一,剩余油挖潛難度大。3 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3.1 平面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平面剩余油研究方法是以各單砂體儲層、油層分布情況,沉積情況,連通情況,注入采出剖面,各井生產歷史等資料為基礎,將各注水井注入量劈分到各單砂體,再結合油井生產情況、新井的潛力層分布特點,繪制各單砂體含水平面分布圖研究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平面

4、上各區(qū)塊整體水淹嚴重,但受構造、沉積及注采系統(tǒng)影響,局部仍有零散剩余油相對富集條帶,平面上剩余油高度零散。 構造高點控油:平面上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構造高部位、局部構造微高點,構造低部位受邊水影響,水淹嚴重。 注采系統(tǒng)控油:平面上注水未波積區(qū)域剩余油富集,區(qū)塊注水主流線為北東-南西向,注水主流線側緣剩余油相對富集,另外注水井間、采油井間、二線井間剩余油也相對富集。 斷層邊部控油:斷層邊部受斷層遮擋無邊水,注水波及不到或波及較輕,剩余油分布相對富集。 沉積系統(tǒng)控油:沉積主河道儲層物性好,孔、滲條件好,注水易波積,而側緣由于物性稍差,剩余油相對富集。3.2 縱向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縱向剩余油集中在各砂巖組的

5、頂部小層、厚層的頂部,主要受上部隔層、下部夾層及重力影響。頂部小層含油飽和度分布規(guī)律及成因不同小層常規(guī)巖心飽和度圖和不同小層c/o飽和度圖都表明,不同砂巖組,頂部小層含油飽和度高于底部小層含油飽和度。層內矛盾突出,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厚層頂部電測解釋表明:有64%的潛力層集中在厚層頂部。c/o測試也表明:剩余油集中在厚層頂部。層內剩余油成因:為尋找層內剩余油成因,開展了厚層內部水淹機理研究。反韻律厚層水驅機理研究:利用gre軟件對錦16塊反韻律厚層進行了水驅油機理研究。自上到下分三個韻律層,每層厚3.3m,滲透率分別為5000、3000、500×10-3m2。研究表明:以反韻律厚層為主的

6、油層,由于受油水密度差影響,加之水平滲透率與垂向滲透率相近,厚層頂部剩余油仍相對富集。層內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當存在夾層時,層內頂部剩余油更為富集。巖心分析表明:53號自然層是一人復合韻律厚層(7.8m)(2個反韻律組成) ,盡管內上下物性相差不大,但含油飽和度分析和水洗效率計算表明,頂部水洗效率低,夾層上部水洗效率低,下部受重力影響水洗均勻,水洗效率高。新井二次解釋及生產情況表明,反韻律厚層頂部及厚層內夾層上部剩余油富集。如錦2-6-a235井電測顯示,厚層頂部夾層上部剩余油富集,而錦2-6-a225井電測顯示表明厚層頂部剩余油富集。縱向上剩余油主要受隔層、夾層、重力等因素影響,單砂體或小層底部水淹嚴重,受大套分注低滲層達不到注水啟動壓力影響,吸水少或不吸水,水淹程度低,動用程度低,形成剩余油相對富集區(qū)。隔層控油:隔層厚度較大區(qū)域下部,剩余油相對富集。夾層控油:厚油層中物性或巖性夾層上部,剩余油相對富集。重力控油:受重力影響,厚油層上部剩余油相對富集。4 結論及建議(1)區(qū)塊進入雙高開發(fā)階段,剩余油分布零散,開展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是提高采收率的基礎手段。(2)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受構造、注采系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