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設計_第1頁
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設計_第2頁
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設計_第3頁
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設計_第4頁
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設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設計    陸麗潔+劉麗君摘要:為彌補中學化學教材中無相關實驗的缺陷,設計了三個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和一個模擬聯(lián)合制堿法母液處理的實驗方案,旨在為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教學提供可選擇的參考素材和方法。關鍵詞:模擬實驗;工業(yè)制備純堿;實驗方案;侯氏制堿法:10056629(2014)1005203 :g633.8 :b純堿具有廣泛的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上海高三拓展型教材第106108頁是氨堿法(索爾維制堿法)和聯(lián)合制堿法(侯德榜制堿法)的內容,在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試行稿)1中,對“制堿原理”規(guī)定的學習水平是“理解”,對“

2、侯氏與索氏法的比較”的規(guī)定是“掌握”,屬學習水平中的最高要求。這一內容也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也是學生掌握的難點。然而教材中卻沒有安排相應的實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工業(yè)制堿原理的理解,筆者期望能在課堂上模擬工業(yè)制堿。為此,筆者按資料2上的方法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一些方法因耗時過長、步驟太繁等并不適合課堂演示或學生實驗。筆者又進行了多次的探索和改進,最終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F(xiàn)介紹如下。1 實驗方案一1.1 實驗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足量氨氣至飽和,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3。1.2 實驗儀器和試劑(1)

3、儀器:天平、量筒、圓底燒瓶3個、分液漏斗2個、鐵架臺3個、燒杯、漏斗、玻璃管、試管、酒精燈、玻璃棒、藥匙、導管和橡皮塞若干。(2)試劑:27%濃氨水(=0.9 g/cm3)、氫氧化鈉固體、冰水、5 mol/l稀硫酸、碳酸鈣粉末、熟石灰粉末、蒸餾水、飽和粗食鹽水、澄清石灰水、紅色石蕊試紙、濾紙等。1.3 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分別見圖1和圖2。1.4 實驗步驟(1)準備:搭好裝置,檢驗氣密性。量取20 ml的飽和食鹽水于中間的燒瓶中;稱取40 g氫氧化鈉固體于制氨氣的燒瓶中,量取50 ml濃氨水于制氨氣的分液漏斗中;再稱取70 g碳酸鈣粉末于制二氧化碳的燒瓶中,量取150 ml

4、稀硫酸(分幾次加入)于制二氧化碳的分液漏斗中。將裝有飽和粗食鹽水的燒瓶浸入冰水中。如圖1所示。(2)制備:將裝有濃氨水的分液漏斗打開,產(chǎn)生氨氣通入飽和粗食鹽水中,20分鐘左右時,觀察到飽和食鹽水上方有大量的白霧產(chǎn)生。再打開裝有稀硫酸的分液漏斗,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通入飽和的氨化粗食鹽水中。約5分鐘即有渾濁出現(xiàn),約15分鐘能看到大量的白色固體析出。1.5 母液處理1.6 實驗注意事項(1)食鹽水用粗鹽(雜質可做為晶核,若無粗食鹽,可在飽和食鹽水中加幾粒食鹽晶體)配制,效果明顯,析出碳酸氫鈉更快;(2)制備實驗中先通入氨氣達飽和后再通二氧化碳,插入食鹽水中的導管用尖嘴且導管口靠近燒瓶底部,這樣產(chǎn)生氣泡多

5、而小有利于碳酸氫鈉的生成,效果好。1.7 實驗的優(yōu)缺點本實驗現(xiàn)象明顯,產(chǎn)生的碳酸氫鈉固體較多;母液的處理能很好地說明侯氏法的優(yōu)點。實驗的缺點是裝置龐大、耗時長,僅制備實驗就需近35分鐘,母液的處理需要約20分鐘,因此不宜作為課堂實驗。本實驗涉及到的知識及操作較多,如:氣體的制備,氣體的性質,尾氣的處理、過濾等,若作為課外學生實驗,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良好載體。2 實驗方案二2.1 實驗原理實驗原理同實驗一。2.2 實驗儀器和試劑(1)儀器:天平、試管、藥匙、圓底燒瓶、分液漏斗、鐵架臺、燒杯。(2)試劑:粗鹽顆粒、飽和氨水、冰水、5 mol/l稀硫酸、碳酸鈣粉末。2.3 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實驗

6、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分別見圖5和圖6。2.4 實驗步驟(1)準備:稱取8 g粗鹽,加入到30 ml的飽和氨水中,配制飽和氨化粗鹽水于大試管中。如圖5搭好裝置并檢驗氣密性。稱取50 g碳酸鈣粉末于圓底燒瓶中,再量取100 ml稀硫酸于分液漏斗中。(2)制備:將裝有配制好的飽和氨化粗鹽水的試管浸入冰水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約5分鐘看到沉淀,約十分鐘時,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見圖6)。2.5 母液處理母液處理方法同方案一。2.6 實驗的優(yōu)缺點此實驗的優(yōu)點是現(xiàn)象明顯,產(chǎn)生的碳酸氫鈉固體量多,耗時短,約十分鐘,適合做演示實驗。課前需準備好飽和氨化粗鹽水,也適合作為課堂學生實驗。3 實驗方案三3.1 實驗原理

7、nacl+nh4hco3nahco3+nh4cl氯化鈉飽和溶液與碳酸氫銨飽和溶液反應,得到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3.2 實驗儀器和試劑(1)儀器:天平、試管若干、燒杯、玻璃棒、藥匙、酒精燈、鐵架臺。(2)試劑:飽和粗食鹽水、固體nh4hco3、蒸餾水。3.3 實驗效果圖圖7是靜置約1分鐘時的現(xiàn)象。3.5 母液處理母液處理方法同方案一。3.6 實驗注意事項(1)碳酸氫銨溶液不穩(wěn)定、易分解,需現(xiàn)用現(xiàn)配或臨上課前配好。(2)20時,氯化鈉溶解度是36 g/100 g水(質量分數(shù)26%,=1.2 g/cm3),碳酸氫銨的溶解度是21.7 g/100 g水(質量分數(shù)是19%,=1.1 g/cm3),則飽

8、和食鹽水的濃度是5.3 mol/l,而碳酸氫銨的濃度是2.5 mol/l,因此采取以下措施:碳酸氫銨的體積是飽和食鹽水體積的2倍多;將飽和碳酸氫銨溶液倒入飽和粗食鹽水中出現(xiàn)渾濁更快。3.7 實驗的優(yōu)缺點此實驗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可作為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試管實驗。但渾濁完全沉淀需要較長時間(用離心機可以加速沉降)。總體來說,筆者設計的三個實驗方案中,方案一是按照教材的敘述,也是化工生產(chǎn)的實際流程,要制備氨氣和二氧化碳,為提高碳酸氫鈉的產(chǎn)率,先在飽和食鹽水中通氨氣達到飽和,再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因為涉及到兩種氣體的制備(若用鹽酸制備二氧化碳還需要凈化裝置)、尾氣的處理等,裝置龐大,要得到大量的碳酸

9、氫鈉固體耗時也較長,不宜作為課堂演示,但該設計卻是非常好的學生課外實驗的題材。方案二是利用實驗室現(xiàn)有的氨水,只需要制備二氧化碳一種氣體,操作簡單、耗時短,宜作為課堂實驗。方案三是飽和碳酸氫銨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混合的試管實驗,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也能體現(xiàn)工業(yè)制備純堿原理的本質,適合做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參考文獻: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試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9.2王緒巖.聯(lián)合制堿法反應原理的模擬實驗設計j.化學教學,2008,(5):1213.3侯德榜著.制堿工業(yè)(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60:646. 摘要:為彌補中學化學教材中無相關實

10、驗的缺陷,設計了三個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和一個模擬聯(lián)合制堿法母液處理的實驗方案,旨在為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教學提供可選擇的參考素材和方法。關鍵詞:模擬實驗;工業(yè)制備純堿;實驗方案;侯氏制堿法:10056629(2014)1005203 :g633.8 :b純堿具有廣泛的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上海高三拓展型教材第106108頁是氨堿法(索爾維制堿法)和聯(lián)合制堿法(侯德榜制堿法)的內容,在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試行稿)1中,對“制堿原理”規(guī)定的學習水平是“理解”,對“侯氏與索氏法的比較”的規(guī)定是“掌握”,屬學習水平中的最高要求。這一內容也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也是學生掌握的難點。

11、然而教材中卻沒有安排相應的實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工業(yè)制堿原理的理解,筆者期望能在課堂上模擬工業(yè)制堿。為此,筆者按資料2上的方法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一些方法因耗時過長、步驟太繁等并不適合課堂演示或學生實驗。筆者又進行了多次的探索和改進,最終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1 實驗方案一1.1 實驗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足量氨氣至飽和,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3。1.2 實驗儀器和試劑(1)儀器:天平、量筒、圓底燒瓶3個、分液漏斗2個、鐵架臺3個、燒杯、漏斗、玻璃管、試管、酒精燈、玻璃棒、藥匙、導管和橡皮塞若干。(2)

12、試劑:27%濃氨水(=0.9 g/cm3)、氫氧化鈉固體、冰水、5 mol/l稀硫酸、碳酸鈣粉末、熟石灰粉末、蒸餾水、飽和粗食鹽水、澄清石灰水、紅色石蕊試紙、濾紙等。1.3 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分別見圖1和圖2。1.4 實驗步驟(1)準備:搭好裝置,檢驗氣密性。量取20 ml的飽和食鹽水于中間的燒瓶中;稱取40 g氫氧化鈉固體于制氨氣的燒瓶中,量取50 ml濃氨水于制氨氣的分液漏斗中;再稱取70 g碳酸鈣粉末于制二氧化碳的燒瓶中,量取150 ml稀硫酸(分幾次加入)于制二氧化碳的分液漏斗中。將裝有飽和粗食鹽水的燒瓶浸入冰水中。如圖1所示。(2)制備:將裝有濃氨水的分液漏斗打

13、開,產(chǎn)生氨氣通入飽和粗食鹽水中,20分鐘左右時,觀察到飽和食鹽水上方有大量的白霧產(chǎn)生。再打開裝有稀硫酸的分液漏斗,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通入飽和的氨化粗食鹽水中。約5分鐘即有渾濁出現(xiàn),約15分鐘能看到大量的白色固體析出。1.5 母液處理1.6 實驗注意事項(1)食鹽水用粗鹽(雜質可做為晶核,若無粗食鹽,可在飽和食鹽水中加幾粒食鹽晶體)配制,效果明顯,析出碳酸氫鈉更快;(2)制備實驗中先通入氨氣達飽和后再通二氧化碳,插入食鹽水中的導管用尖嘴且導管口靠近燒瓶底部,這樣產(chǎn)生氣泡多而小有利于碳酸氫鈉的生成,效果好。1.7 實驗的優(yōu)缺點本實驗現(xiàn)象明顯,產(chǎn)生的碳酸氫鈉固體較多;母液的處理能很好地說明侯氏法的優(yōu)點。

14、實驗的缺點是裝置龐大、耗時長,僅制備實驗就需近35分鐘,母液的處理需要約20分鐘,因此不宜作為課堂實驗。本實驗涉及到的知識及操作較多,如:氣體的制備,氣體的性質,尾氣的處理、過濾等,若作為課外學生實驗,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良好載體。2 實驗方案二2.1 實驗原理實驗原理同實驗一。2.2 實驗儀器和試劑(1)儀器:天平、試管、藥匙、圓底燒瓶、分液漏斗、鐵架臺、燒杯。(2)試劑:粗鹽顆粒、飽和氨水、冰水、5 mol/l稀硫酸、碳酸鈣粉末。2.3 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分別見圖5和圖6。2.4 實驗步驟(1)準備:稱取8 g粗鹽,加入到30 ml的飽和氨水中,配制飽和氨化粗鹽水于大

15、試管中。如圖5搭好裝置并檢驗氣密性。稱取50 g碳酸鈣粉末于圓底燒瓶中,再量取100 ml稀硫酸于分液漏斗中。(2)制備:將裝有配制好的飽和氨化粗鹽水的試管浸入冰水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約5分鐘看到沉淀,約十分鐘時,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見圖6)。2.5 母液處理母液處理方法同方案一。2.6 實驗的優(yōu)缺點此實驗的優(yōu)點是現(xiàn)象明顯,產(chǎn)生的碳酸氫鈉固體量多,耗時短,約十分鐘,適合做演示實驗。課前需準備好飽和氨化粗鹽水,也適合作為課堂學生實驗。3 實驗方案三3.1 實驗原理nacl+nh4hco3nahco3+nh4cl氯化鈉飽和溶液與碳酸氫銨飽和溶液反應,得到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3.2 實驗儀器和

16、試劑(1)儀器:天平、試管若干、燒杯、玻璃棒、藥匙、酒精燈、鐵架臺。(2)試劑:飽和粗食鹽水、固體nh4hco3、蒸餾水。3.3 實驗效果圖圖7是靜置約1分鐘時的現(xiàn)象。3.5 母液處理母液處理方法同方案一。3.6 實驗注意事項(1)碳酸氫銨溶液不穩(wěn)定、易分解,需現(xiàn)用現(xiàn)配或臨上課前配好。(2)20時,氯化鈉溶解度是36 g/100 g水(質量分數(shù)26%,=1.2 g/cm3),碳酸氫銨的溶解度是21.7 g/100 g水(質量分數(shù)是19%,=1.1 g/cm3),則飽和食鹽水的濃度是5.3 mol/l,而碳酸氫銨的濃度是2.5 mol/l,因此采取以下措施:碳酸氫銨的體積是飽和食鹽水體積的2倍多

17、;將飽和碳酸氫銨溶液倒入飽和粗食鹽水中出現(xiàn)渾濁更快。3.7 實驗的優(yōu)缺點此實驗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可作為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試管實驗。但渾濁完全沉淀需要較長時間(用離心機可以加速沉降)。總體來說,筆者設計的三個實驗方案中,方案一是按照教材的敘述,也是化工生產(chǎn)的實際流程,要制備氨氣和二氧化碳,為提高碳酸氫鈉的產(chǎn)率,先在飽和食鹽水中通氨氣達到飽和,再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因為涉及到兩種氣體的制備(若用鹽酸制備二氧化碳還需要凈化裝置)、尾氣的處理等,裝置龐大,要得到大量的碳酸氫鈉固體耗時也較長,不宜作為課堂演示,但該設計卻是非常好的學生課外實驗的題材。方案二是利用實驗室現(xiàn)有的氨水,只需要制備二氧化碳一種

18、氣體,操作簡單、耗時短,宜作為課堂實驗。方案三是飽和碳酸氫銨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混合的試管實驗,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也能體現(xiàn)工業(yè)制備純堿原理的本質,適合做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參考文獻: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試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9.2王緒巖.聯(lián)合制堿法反應原理的模擬實驗設計j.化學教學,2008,(5):1213.3侯德榜著.制堿工業(yè)(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60:646. 摘要:為彌補中學化學教材中無相關實驗的缺陷,設計了三個模擬工業(yè)制備純堿和一個模擬聯(lián)合制堿法母液處理的實驗方案,旨在為工業(yè)制備純堿的實驗教學提供可選擇的參考素材和方法

19、。關鍵詞:模擬實驗;工業(yè)制備純堿;實驗方案;侯氏制堿法:10056629(2014)1005203 :g633.8 :b純堿具有廣泛的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上海高三拓展型教材第106108頁是氨堿法(索爾維制堿法)和聯(lián)合制堿法(侯德榜制堿法)的內容,在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試行稿)1中,對“制堿原理”規(guī)定的學習水平是“理解”,對“侯氏與索氏法的比較”的規(guī)定是“掌握”,屬學習水平中的最高要求。這一內容也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也是學生掌握的難點。然而教材中卻沒有安排相應的實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工業(yè)制堿原理的理解,筆者期望能在課堂上模擬工業(yè)制堿。為此,筆者按資料2

20、上的方法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一些方法因耗時過長、步驟太繁等并不適合課堂演示或學生實驗。筆者又進行了多次的探索和改進,最終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F(xiàn)介紹如下。1 實驗方案一1.1 實驗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足量氨氣至飽和,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3。1.2 實驗儀器和試劑(1)儀器:天平、量筒、圓底燒瓶3個、分液漏斗2個、鐵架臺3個、燒杯、漏斗、玻璃管、試管、酒精燈、玻璃棒、藥匙、導管和橡皮塞若干。(2)試劑:27%濃氨水(=0.9 g/cm3)、氫氧化鈉固體、冰水、5 mol/l稀硫酸、碳酸鈣粉末、熟石灰粉末、蒸餾水、飽和粗食鹽水

21、、澄清石灰水、紅色石蕊試紙、濾紙等。1.3 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分別見圖1和圖2。1.4 實驗步驟(1)準備:搭好裝置,檢驗氣密性。量取20 ml的飽和食鹽水于中間的燒瓶中;稱取40 g氫氧化鈉固體于制氨氣的燒瓶中,量取50 ml濃氨水于制氨氣的分液漏斗中;再稱取70 g碳酸鈣粉末于制二氧化碳的燒瓶中,量取150 ml稀硫酸(分幾次加入)于制二氧化碳的分液漏斗中。將裝有飽和粗食鹽水的燒瓶浸入冰水中。如圖1所示。(2)制備:將裝有濃氨水的分液漏斗打開,產(chǎn)生氨氣通入飽和粗食鹽水中,20分鐘左右時,觀察到飽和食鹽水上方有大量的白霧產(chǎn)生。再打開裝有稀硫酸的分液漏斗,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通

22、入飽和的氨化粗食鹽水中。約5分鐘即有渾濁出現(xiàn),約15分鐘能看到大量的白色固體析出。1.5 母液處理1.6 實驗注意事項(1)食鹽水用粗鹽(雜質可做為晶核,若無粗食鹽,可在飽和食鹽水中加幾粒食鹽晶體)配制,效果明顯,析出碳酸氫鈉更快;(2)制備實驗中先通入氨氣達飽和后再通二氧化碳,插入食鹽水中的導管用尖嘴且導管口靠近燒瓶底部,這樣產(chǎn)生氣泡多而小有利于碳酸氫鈉的生成,效果好。1.7 實驗的優(yōu)缺點本實驗現(xiàn)象明顯,產(chǎn)生的碳酸氫鈉固體較多;母液的處理能很好地說明侯氏法的優(yōu)點。實驗的缺點是裝置龐大、耗時長,僅制備實驗就需近35分鐘,母液的處理需要約20分鐘,因此不宜作為課堂實驗。本實驗涉及到的知識及操作較

23、多,如:氣體的制備,氣體的性質,尾氣的處理、過濾等,若作為課外學生實驗,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良好載體。2 實驗方案二2.1 實驗原理實驗原理同實驗一。2.2 實驗儀器和試劑(1)儀器:天平、試管、藥匙、圓底燒瓶、分液漏斗、鐵架臺、燒杯。(2)試劑:粗鹽顆粒、飽和氨水、冰水、5 mol/l稀硫酸、碳酸鈣粉末。2.3 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實驗裝置和實驗效果圖分別見圖5和圖6。2.4 實驗步驟(1)準備:稱取8 g粗鹽,加入到30 ml的飽和氨水中,配制飽和氨化粗鹽水于大試管中。如圖5搭好裝置并檢驗氣密性。稱取50 g碳酸鈣粉末于圓底燒瓶中,再量取100 ml稀硫酸于分液漏斗中。(2)制備:將裝有配制好的飽和氨化粗鹽水的試管浸入冰水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約5分鐘看到沉淀,約十分鐘時,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見圖6)。2.5 母液處理母液處理方法同方案一。2.6 實驗的優(yōu)缺點此實驗的優(yōu)點是現(xiàn)象明顯,產(chǎn)生的碳酸氫鈉固體量多,耗時短,約十分鐘,適合做演示實驗。課前需準備好飽和氨化粗鹽水,也適合作為課堂學生實驗。3 實驗方案三3.1 實驗原理nacl+nh4hco3nahco3+nh4cl氯化鈉飽和溶液與碳酸氫銨飽和溶液反應,得到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3.2 實驗儀器和試劑(1)儀器:天平、試管若干、燒杯、玻璃棒、藥匙、酒精燈、鐵架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