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重力教案_第1頁
高中物理重力教案_第2頁
高中物理重力教案_第3頁
高中物理重力教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物理重力教案 教師的教學工作不能離開教案,教案貫穿于他們的教學工作之中。作為物理教師,你知道該如何寫高中物理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高中物理重力教案,希望你喜歡。 #257242高中物理重力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礎上,研究有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況,學習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 2.對功和能及其關系的理解和認識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內容,本節(jié)教學是本章教學內容的總結。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關系,明確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并能應用它處理有關問題。 3.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學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認識功和能的關系,為學生今后能夠運用功和能的觀點分析熱

2、學、電學知識,為學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規(guī)律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礎。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使學生認識和理解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掌握應用這一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和認識功和能的關系。 2.本節(jié)教學實質是滲透功能原理的觀點,在教學中不必出現(xiàn)功能原理的名稱。功能原理內容與動能定理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要解決這一難點問題,必須使學生對“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的認識,從籠統(tǒng)、膚淺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確認識“某種形式能的變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對功、能概念及其關系的認識和理解,不僅是本節(jié)、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通過本節(jié)教

3、學應使學生認識到,在今后的學習中還將不斷對上述問題作進一步的分析和認識。 三、教具 投影儀、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結合復習機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及物體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各是什么? 評價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機械能如何變化?物體機械能的變化和哪些力做功有關呢?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呢? 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學生回答。在此基礎上教師明確指出: 機械能守恒是有條件的。大量現(xiàn)象表明,許多物體的機械能是不守恒的。例如從車站開出的車輛、起飛或降落的飛

4、機、打入木塊的子彈等等。 分析上述物體機械能不守恒的原因:從車站開出的車輛機械能增加,是由于牽引力(重力、彈力以外的力)對車輛做正功;射入木塊后子彈的機械能減少,是由于阻力對子彈做負功。 重力和彈力以外的其它力對物體做功和物體機械能變化有什么關系,是本節(jié)要研究的中心問題。 (二)教學過程設計 提出問題:下面我們根據(jù)已掌握的動能定理和有關機械能的知識,分析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 1.物體機械能的變化 問題:質量m的小滑塊受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作用,沿斜面從高度h1上升到高度h2處,其速度由v1增大到v2,如圖所示,分析此過程中滑塊機械能的變化與各力做功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jù)動能定理進一步分析、探討

5、小滑塊機械能變化與做功的關系。歸納學生分析,明確: 選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為參考平面。根據(jù)動能定理w=ek,有 由幾何關系,有sinl=h2-h1 即fl-fl=e2-e1=e 引導學生理解上式的物理意義。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明確指出: (1)有重力、彈簧彈力以外的其它力對物體做功,是使物體機械能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2)重力和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對物體所做功的代數(shù)和,等于物體機械能的變化量。這是物體機械能變化所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 2.對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的進一步認識 (1)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可以用公式表示為w外=e2-e1或w外=e 其中w外表示除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e1、e2分

6、別表示物體初、末狀態(tài)的機械能,e表示物體機械能變化量。 (2)對w外=e2-e1進一步分析可知: (i)當w外0時,e2e1,物體機械能增加;當w外0時,e2 (ii)若w外=0,則e2=e1,即物體機械能守恒。由此可以看出,w外=e2-e1是包含了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內的、更加普遍的功和能關系的表達式。 (3)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過程,其實質是其它形式的能與機械能相互轉化的過程。 例1.質量4.0×103kg的汽車開上一山坡。汽車沿山坡每前進100m,其高度升高2m。上坡時汽車速度為5m/s,沿山坡行駛500m后速度變?yōu)?0m/s。已知車行駛中所受阻力大小是車重的0.01倍,

7、試求:(1)此過程中汽車所受牽引力做功多少?(2)汽車所受平均牽引力多大?取g=10m/s2。本題要求用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求解。 引導學生思考與分析: (1)如何依據(jù)w外=e2-e1求解本題?應用該規(guī)律求解問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用w外=e2-e1求解本題,與應用動能定理w=ek2-ek1有什么區(qū)別? 歸納學生分析的結果,教師明確給出例題求解的主要過程: 取汽車開始時所在位置為參考平面,應用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w外=e2-e1解題時,要著重分析清楚重力、彈力以外其它力對物體所做的功,以及此過程中物體機械能的變化。這既是應用此規(guī)律解題的基本要求,也是與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重要區(qū)別。 例2.將一

8、個小物體以100j的初動能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物體向上運動經(jīng)過某一位置p時,它的動能減少了80j,此時其重力勢能增加了60j。已知物體在運動中所受空氣阻力大小不變,求小物體返回地面時動能多大? 引導學生分析思考: (1)運動過程中(包括上升和下落),什么力對小物體做功?做正功還是做負功?能否知道這些力對物體所做功的比例關系? (2)小物體動能、重力勢能以及機械能變化的關系如何?每一種形式能量的變化,應該用什么力所做的功量度? 歸納學生分析的結果,教師明確指出: (1)運動過程中重力和阻力對小物體做功。 (2)小物體動能變化用重力、阻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量度;重力勢能的變化用重力做功量度;機械能的變化

9、用阻力做功量度。 (3)由于重力和阻力大小不變,在某一過程中各力做功的比例關系可以通過相應能量的變化求出。 (4)根據(jù)物體的機械能e=ek+ep,可以知道經(jīng)過p點時,物體動能變化量大小ek=80j,機械能變化量大小e=20j。 例題求解主要過程: 上升到點時,物體機械能損失量為 由于物體所受阻力大小不變,下落過程中物體損失的機械能與上升過程相同,因此下落返回地面時,物體的動能大小為 ek=ek0-2e=50j 本例題小結: 通過本例題分析,應該對功和能量變化有更具體的認識,同時應注意學習綜合運用動能定理和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方法。 思考題(留給學生課后練習): (1)運動中物體所受阻力

10、是其重力的幾分之幾? (2)物體經(jīng)過p點后還能上升多高?是前一段高度的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本小結既是本節(jié)課的第3項內容,也是本章的小結。 3.功和能 (1)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理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物體運動形式發(fā)生變化,物體的能都相應隨之變化;做功是使物體能量發(fā)生變化的一種方式,物體能量的變化可以用相應的力做功量度。 (2)力對物體做功使物體能量發(fā)生變化,不能理解為功變成能,而是通過力做功的過程,使物體之間發(fā)生能量的傳遞與轉化。 (3)力做功可以使物體間發(fā)生能的傳遞與轉化,但能的總量是保持不變的。自然界中,物體的能量在傳遞、轉化過程中總是遵循能量守恒這一基

11、本規(guī)律的。 六、說明 本節(jié)內容的處理應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而定,學生基礎較好,可介紹較多內容;學生基礎較差,不一定要求應用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解題,只需對功和能關系有初步了解即可。 #257241高中物理重力教案2 一、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讓物塊在旋轉的平臺上盡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教師:物塊為什么可以做勻速圓周運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從實驗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 二、新課教學 (一)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物塊進行受力分析:物塊受到重力、摩擦力與支持力。 教師:物塊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學生:重力與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

12、師:這個合力具有怎樣的特點? 學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圓周運動的圓心。 教師:得出向心力的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指向圓心的合力。 (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暢。) 2.感受向心力 學生:學生手拉著細繩的一端,使帶細繩的鋼球在水平面內盡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教師:鋼球在水平面內盡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什么力使鋼球做圓周運動? 學生:對鋼球進行受力分析,發(fā)現(xiàn)拉力使鋼球做圓周運動。 (設計意圖:利用常見的小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增強學生對向心力的感性認識。) 教師:也就是說,鋼球受到的拉力充當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家動手實驗并猜想:拉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動手體驗并

13、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與鋼球的質量m、線速度的v、角速度 #257238高中物理重力教案3 知識目標 1、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它在某點的瞬時速度方向在曲線這一點的切線上. 2、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所受合外力與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線上.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教材一開始提出曲線運動與直線運動的明顯區(qū)別,引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問題,緊接著通過觀察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

14、的速度方向是曲線的這一點(或這一時刻)的切線方向.再結合矢量的特點,給出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關于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教材從實驗入手得到:當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再通過實例加以說明,最后從牛頓第二定律角度從理論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適合學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認知規(guī)律,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相互滲透,適合對學生進行探求物理知識的訓練:創(chuàng)造情境,提出問題,探求規(guī)律,驗證規(guī)律,解釋規(guī)律,理解規(guī)律,自然順暢,嚴密合理.本節(jié)教材的知識內容和能力因素,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重要補充,是對運動和力的關系的進一步理解和完善,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

15、建議 “關于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教學建議是:首先讓學生明確曲線運動是普遍存在的,通過圖片、動畫,或讓學生舉例,接著提出問題,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讓學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錄像資料,讓學生總結出結論.接著通過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義,得到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關于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的教學建議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編排先做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提問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得到結論,再從力和運動的關系角度加以解釋.如果學生基礎較好,也可以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先從理論上分析,然后做實驗加以驗證.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物體做曲線運

16、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主要教學過程設計: 一、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一)讓學生舉例:物體做曲線運動的一些實例 (二)展示圖片資料1、上海南浦大橋2、導彈做曲線運動3、汽車做曲線運動 (三)展示錄像資料:l、彎道上行駛的自行車 通過以上內容增強學生對曲線運動的感性認識,緊接著提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問題: (四)讓學生討論或猜測,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應該怎樣? (五)展示錄像資料2:火星兒沿砂輪切線飛出3:沾有水珠的自行車后輪原地運轉 (六)讓學生總結出曲線運動的方向 (七)引導學生分析推理: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變化,速度矢量就發(fā)生了變化具有加速度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二、物體做

17、曲線運動的條件: 方案一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沿水平直線滾動的小球,若在它前進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施加外力,小球的運動情況將如何?若在其側向施加外力,運動情況將如何? (二)演示實驗;鋼珠在磁鐵作用下做曲線運動的情況,或鋼珠沿水平直線運動之后飛離桌面的情況. (三)請同學分析得出結論,并通過其它實例加以鞏固. (四)引導同學從力和運動的關系角度從理論上加以分析. 方案二 (一)由物體受到合外力方向與初速度共線時,物體做直線運動引入課題,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會發(fā)生改變嗎?進而將問題展開,運用力的分解知識,引導學生認識力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兩種特殊情況: 1、當

18、力與速度共線時,力會改變速度的大小; 2、力與速度方向垂直時,力只會改變速度方向. 最后歸結到:當力與初速度成角度時,物體只能做曲線運動,確定物體做哪一種運動的依據(jù)是合外力與初速度的關系. (二)通過演示實驗加以驗證,通過舉生活實例加以鞏固: 展示課件三,人造衛(wèi)星做曲線運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曲線運動的相關知識. 課件2,拋出的手榴彈做曲線運動,加強認識. 探究活動 觀察并思考,現(xiàn)實生活中物體做曲線運動的實例,并分析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情況與各點速度的關系. #257239高中物理重力教案4 學習目標: 1.知道滑動摩擦產(chǎn)生的條件,會正確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 2.會用公式f=f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

19、小,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靜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能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靜摩擦力。能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 學習重點: 1.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及規(guī)律,并會用f摩=fn解決具體問題。 2.靜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及規(guī)律,正確理解靜摩擦力的概念。 學習難點: 1.正壓力fn的確定。 2.靜摩擦力的有無、大小的判定。 主要內容: 一、摩擦力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滑動時,或者在另一個物體上有滑動的趨勢時我們會感到它們之間有相互阻礙的作用,這就是摩擦,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力我們就稱為摩擦力。固體、液體、氣體的接觸面上都會有摩擦作用。 二、滑動摩擦力 1.產(chǎn)生:

20、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2.產(chǎn)生條件:相互接觸、相互擠壓、相對運動、表面粗糙。 兩個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chǎn)生。 摩擦力與彈力一樣屬接觸作用力,但兩個物體直接接觸并不擠壓就不會出現(xiàn)摩擦力。擠壓的效果是有壓力產(chǎn)生。壓力就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壓力,壓力屬彈力,可依上一節(jié)有關彈力的知識判斷有無壓力產(chǎn)生。 接觸面粗糙。當一個物體沿另一物體表面滑動時,接觸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嚙合,形成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即為摩擦力。凡題中寫明“接觸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統(tǒng)統(tǒng)不考慮摩擦力(“光滑”是一

21、個理想化模型)。 接觸面上發(fā)生相對運動。 特別注意:“相對運動”與“物體運動”不是同一概念,“相對運動”是指受力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以施力物體為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而“物體的運動”一般指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3.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且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這里的“相對”是指相互接觸發(fā)生摩擦的物體,而不是相對別的物體?;瑒幽Σ亮Φ姆较蚋矬w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4.大?。号c壓力成正比f=fn 壓力fn與重力g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它們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無關系,用力將物塊壓在豎直墻上且讓物塊沿墻面下滑,物塊與墻面間的壓力就與物塊

22、重力無關,不要一提到壓力,就聯(lián)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認為物體對支承面的壓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是比例常數(shù),稱為動摩擦因數(shù),沒有單位,只有大小,數(shù)值與相互接觸的_、接觸面的_程度有關。在通常情況下,1。 計算公式表明: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和fn共同決定,跟物體的運動情況、接觸面的大小等無關。 5.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的受力物體上。 問題:1.相對運動和運動有什么區(qū)別?請舉例說明。 2.壓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嗎?請舉例說明。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有關嗎? 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相對運動的速度有關嗎? 三、靜摩擦力 1.產(chǎn)生:兩個物體

23、滿足產(chǎn)生摩擦力的條件,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間所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靜摩擦力。 2.產(chǎn)生條件: 兩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chǎn)生; 接觸面粗糙; 兩物體保持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 所謂“相對運動趨勢”,就是說假設沒有靜摩擦力的存在,物體間就會發(fā)生相對運動。比如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靜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觸面光滑.沒有靜摩擦力,則由于重力的作用,物體會沿斜面下滑。 #257240高中物理重力教案5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與位移的區(qū)別. 3.知道標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時間、時刻和路程是標量. 4.能用數(shù)軸

24、或一維直線坐標表示時刻和時間、位置和位移. 5.知道時刻與位置、時間與位移的對應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圍繞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與交流,聯(lián)系實際引出時間、時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學生學會將抽象問題形象化的處理方法. 2.會用坐標表示時刻與時間、位置和位移及相關方向 3.會用矢量表示和計算質點位移,用標量表示路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時間位移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生活與物理的關系,同時學會用科學的思維看待事實. 2.通過用物理量表示質點不同時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時間內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體驗,領略物理方法的奧妙,體會科學的力量. 3.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表述習慣和科學的價值觀. 4.從知識是相互關

25、聯(lián)、相互補充的思想中,培養(yǎng)同學們建立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的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時間和時刻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與路程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時間與時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會用有向線段表示位移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時刻和時間間隔 1.基本知識 (1)時刻是指某一瞬間,時間間隔表示某一過程. (2)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時刻用點來表示,時間用線段來表示. (3)在國際單位制中,表示時間和時刻的單位是秒,它的符號是s. 2.思考判斷 (1)時刻和時間間隔都是時間,沒有本質區(qū)別.(×) (2)飛機8點40分從上海起飛,10點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別指的是兩個時間間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