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制全部試題_第1頁
中藥炮制全部試題_第2頁
中藥炮制全部試題_第3頁
中藥炮制全部試題_第4頁
中藥炮制全部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緒論一、填空題1 .中藥炮制是隨著 一中藥而產(chǎn)生的,有了中藥就有了中藥炮制,其歷史可追溯到2 .中藥材必須經(jīng)過 炮制 才能人藥。3 .中藥炮制的基本工序是凈制,切制 ,炮制 .;4 .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提出 凡藥制造,貴在適中 ,不及則功效難求 , 太過則氣味反失”5 .中藥炮制的起源經(jīng)過 中藥的發(fā)現(xiàn)和應用,火的發(fā)現(xiàn)與應用,酒的發(fā)明與應用,陶器的 發(fā)明和應用 。6 .凡有修合,依法炮制”始見于 太平惠民合劑局方。7 .治半夏最早記載在黃帝內(nèi)經(jīng)。8 .中藥炮制中的 炮”是指 各種與火有關(guān)的加工處理技術(shù) ,制”是指 各種更廣泛 的加工處理方法 。二、選擇題(一 )A型題1 .我國古代第一部

2、炮制專著是(C )A .本草綱目B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C .雷公炮炙論D .炮炙大法 E .修事指南2 .提出雷公炮制十七法"的是(B )A .陳嘉謨B .繆希雍c .李時珍D.雷敦E.張仲巖3 .中藥炮制理論形成時期是(D )A.漢彳弋B .唐彳弋C.宋代 D .明代 E.清代;4 .作篥、作曲、作豉、作大豆黃卷、芒硝提凈等法”載于(C )A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B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C .新修本草D .本草綱目 E ,得配本草5 .將父咀”改為細切”始于( D )A.證類本草 B .肘后備急方 C .炮炙大法D本草經(jīng)集注E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6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炮制的專目是( E )A .修事

3、B .修揀C.炮炙D.炮制E .修治7 .張仲巖所著修事指南為清代炮制專書,收錄藥物有( A )A.232 種 B . 300 種 C . 439 種 D. 1892 種 E . 526 種8 .最早的炭藥是(B )A .地榆炭 B .血余炭 C .槐花炭D .蒲黃炭E .荊芥炭9 .本草蒙筌制造資水火”中載有除劣性降下”的制法為(D )A .酒制B .熬制C.醋制D .童便制E.蜜10 .首先提出炭藥止血理論的作者是(A )A .葛可久 B .李東垣 C.李時珍 D.張仲巖E.王好古(二)B型題A .修治B .炮制C.制造D.炮炙E.修事11 .金匱玉函經(jīng)證治總論例中藥物炮制稱(B )12

4、.本草蒙筌 制造資水火”中藥物炮制稱 (C )13 .本草綱目藥物正文炮制項稱(A )14 .雷公炮炙論藥物正文中炮制稱(D )15 .修事指南藥物正文中炮制常稱(E )A . 439 種 B . 300 種 C . 232 種 D. 185 種 E . 1892 種16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收錄藥物(D )17 .雷公炮炙論收錄藥物 (B )18 .修事指南收錄藥物 (C )19 .本草綱目收錄藥物(E )20 .炮炙大法收錄藥物(A )(三)C型題A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B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C .兩者都是 D .兩者都不是21 .飲片生產(chǎn)、檢驗的法規(guī)是(B )22 .飲片廠的環(huán)境

5、保護法規(guī)依據(jù)是( D )23 .飲片質(zhì)量具體檢驗標準的依據(jù)是(四)X型題24 .我國古代中藥炮制專著有 (ADE )A .雷公炮炙論 B .雷公炮制藥性解C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D .炮炙大法 E.修事指南25 .中藥炮制學的基本任務是(ABCE )A .文獻整理及經(jīng)驗總結(jié) B .探討炮制原理C .改進炮制工藝 D .制造全國統(tǒng)一炮制設備;E .制訂飲片質(zhì)量標準26 .本草綱目記載的炮制方法有(ABCDE )A .火制B .制霜C.加輔料制: D.制曲E.水火共制27 .雷公炮炙十七法不含的方法是(BE )A .鎊B .潤 C.炙D.炮E.泡三、改錯題1 .秫米湯”中的治半夏是經(jīng)修治過的半夏()2 .

6、清代是在 1645年至1915年()3 .素問 繆刺論中所說的 角發(fā)“燔治”即是當今的血余炭 ()4用五倍子制備百藥煎的方最早記載在本草綱目()5 .學習研究中藥炮制,應牢記繼承是手段,發(fā)揚是目的”和繼承不泥古,創(chuàng) 新不離宗"()6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7 .除壁土制竊真氣驟補中焦”始載于本草經(jīng)集注()8 .炮炙大法是我國古代第三部炮制專著()9 .古代炮制十七法就是雷公炮炙十七法()10 .漢代五藥之有毒者是指石膽、丹砂、雄黃、磯石、慈 (磁)石()四、簡答題1 .簡述中藥炮制發(fā)展的四個時期。中藥炮制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春秋戰(zhàn)國至宋代(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2世

7、紀),是中藥炮制技術(shù)的起始和形成時期;金元、 明時期(公元13世紀至16世紀),是炮制理論的形成時期;清 代(公元17世紀至18世紀),是炮制品種和技術(shù)的擴大應用時 期;現(xiàn)代(公元19世紀以后),是炮制振興、發(fā)展時期。2 .明代陳嘉謨對中藥炮制有何主要概括論述?陳嘉謨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資水火”中指出:丸藥制造,貴在適 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開提,姜制發(fā)散,入鹽走腎臟,仍仗軟堅,用醋注肝經(jīng)且資住痛, 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泊制去燥性和中,孚L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 制甘緩難化增益元陽,陳壁土制竊真氣驟補中焦,麥秋皮制抑酷性勿 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并解毒致令平

8、和,羊酥油、豬脂油涂燒, 咸滲骨容易脆斷,有剜去瓢免脹,有抽去心除煩”第一次系統(tǒng)概括了輔料炮制的原則。3 .簡述中藥炮制及中藥炮制學的含義。中藥炮制是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依照辨證施治用藥需要和藥物自身性 質(zhì),以及調(diào)劑、制劑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項制藥技術(shù)。中藥炮制學是專門研究中藥炮制理論、工藝、規(guī)格、質(zhì)量標準、歷史沿革及 其發(fā)展方向的學科。五、問答題1 .雷公炮炙論在炮制上有何貢獻 ?2 .本草綱目在炮制上有何貢獻?3 .炮炙大法在炮制上有何貢獻?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 .中藥 原始社會2 .炮制3 .凈制 切制 炮炙4 .制造 適中 功效難求 氣味反失5 .中藥的 發(fā)現(xiàn)和應用火的發(fā)現(xiàn)和應用酒的發(fā)明

9、和應用陶器的發(fā)明與應用 6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7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靈樞 邪客篇8 .各種與火有關(guān)的加工處理技術(shù) 各種更廣泛的加工 處理方法二、選擇題(一 )A型題I . C 2 . B 3 . D 4 . C 5 . D 6 . E 7 . A 8 . B 9 . D 10 .(二)B型題II . B 12 . C 13 . A 14 . D 15 。 E 16 . D 17 . B 18 . C 19 . E 20 . A(三)C 型題 21 . B 22 . D 23 . A(四)X型題24 . A、 D、 E 25 . A、 B、 C、 E 26 . A、 B、 C、 D、 E 27 .

10、 B、 E三、改錯題1 . V 2 .戒改為:清代是在 1645年至1911年。3 . V 4 . XZ改為:.用五倍子制備百 藥煎的方最早記載在本草蒙筌。5 . V 6 V 7 . X應改為:陳壁土制竊真氣驟補中焦始載于本草蒙筌。8 . X應改為:炮炙大法是我國古代第二部炮制專著四、簡答題1 .中藥炮制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春秋戰(zhàn)國至宋代(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2世紀),是中藥炮制技術(shù)的起始和形成時期;金元、明時期 (公元13世紀至16世紀), 是炮制理論的形成時期;清代(公元17世紀至18世紀),是炮制品種和技術(shù)的擴大應用時期;現(xiàn)代(公元19世紀以后),是炮制振興、發(fā)展時期。2 .陳嘉謨

11、在本草蒙筌的 制造資水火”中指出:凡藥制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拄則氣味反失 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發(fā)散,人鹽走腎臟,仍仗軟 堅,用醋注肝經(jīng)且資住痛, 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沿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 蜜制甘緩難化增益元陽,陳壁土制竊真氣驟補中焦,麥秋皮制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豬脂油涂燒,咸滲骨容易脆斷,有剜去瓢免脹,有抽去 心除煩”第一次系統(tǒng)概括了輔料炮制的原則。3。中藥炮制是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 依照辨證施治用藥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zhì),以及調(diào)劑、制 劑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項制藥技術(shù)。中藥炮制學是專門研究中藥炮制理論、工藝、規(guī)格、質(zhì)

12、量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fā)展方向的學科。五、問答題1 .答:南北朝劉宋時代,雷教總結(jié)了前人炮制方面的技術(shù)和經(jīng)驗,撰成雷公炮炙論三 卷,是我國第一部炮制專著。(1)書中記述了藥物的各種炮制方法, 如去甲土、去粗皮等凈制操作; 切、鋰、切制操作; 陰干、曬干等干燥方法;浸、煮、等水火制法;同時廣泛地應用輔料炮制藥物, 如用苦酒浸、 蜜涂炙、同糯米炒等法。(2)該書對炮制的作用也作了較多的介紹。如大黃用蒸來緩和其瀉下作用。葭著、吳茱萸 等含有生物堿,用酷制可以使生物堿成鹽,而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對揮發(fā)性藥物茵陳,指 出勿令犯火”,即防止高溫處理。對某些含糅質(zhì)藥物,如白芍等需用竹刀刮去皮,知母、沒 食子勿

13、令犯鐵器等。2 .答: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我國古代最大型的藥學著作,載藥1892種。(1)專列有 修治”專目。在 修治”專目中,綜述了前代炮制經(jīng)驗,還有很多藥物,如木香、高良姜、荒蔚子、楓香脂、樟腦等炮制方法則是李時珍個人的經(jīng)驗記載。(2)在炮制方法上有所發(fā)展,對前代有問題的方法,也加以指正。 (3)全書記載炮制方法近 20種,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輔料制、制霜、制曲等法。其中多數(shù)制法,至今仍為炮制生產(chǎn)所沿用,如半夏、天南星、膽南星等。3 .答:繆希雍所撰炮炙大法是繼雷公炮炙論之后第二部炮制專著。收載了 439種 藥物的炮制方法。(1)用簡明的筆法敘述各藥出處,采集時間,優(yōu)劣鑒別,炮制輔

14、料,操作程序及藥物貯藏。(2)將前人的炮制方法歸納為:炮、姓、博、炙、煨、炒、煨、煉、制、度、飛、伏、鎊、 搬、瞧、曝、露十七種方法,即稱雷公炮炙十七法。第二章 中藥炮制與臨床療、填空題1 .中醫(yī)用藥的一大特色是配伍跟炮制2 .傳統(tǒng)制藥的原則是相反為制_、相資為制、相惡為制_、_相畏為制_;具體方法為_或制其形_、_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質(zhì)3 .炮制對藥性的影響包括對_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jīng)_、毒性 的影響等。4 .所謂毒”主要指的是藥物的偏性。5. _飲片是湯劑和中成藥的基本原料藥。二、選擇題(一 )A型題1 .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質(zhì)”的論述載于 (E )A .湯液本草

15、 B .炮炙大法 C .修事指南D .雷公炮炙論 E .醫(yī)學源流論2 .用藥性相對立的輔料或藥物來制約中藥的偏性或改變藥性稱為(A )A .相反為制B .相資為制 C.相畏為制 D.相惡為制E.相殺為制3 .張仲景在傷寒論白虎湯中的甘草是(A )A .炙甘草B.生甘草C .粉甘草D .甘草梢E .甘草皮4 .拜者引以咸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的論述源自(B )A .繆希雍B .李時珍 C.張仲巖 D.雷敦.陶弘景5 .敘述桅子 用仁去心胸熱,用皮去肌表熱,尋常生用”是下列哪個書籍記載:(A)A .醫(yī)學入門 B .本草便讀 C .雷公炮炙論D .炮炙大法 E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16、6 .敘述香附 人血分補虛童便浸炒;調(diào)氣鹽水浸炒;行經(jīng)絡酒浸炒;消積聚醋浸炒走表藥中,則生用之”是下列哪個書籍記載 (A )A .本經(jīng)逢原 B .修事指南 C .本草綱目D .新修本草 E .太平圣惠方7 .炮制失其體性,篩羅粗惡,分劑差殊,雖有療疾之名,永無必愈之效”是下列哪個書籍記載(C )A .新修本草 B .黃帝內(nèi)經(jīng) C .太平圣惠方D .炮炙大法 E .修事指南8 .凡藥制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是下列哪個書籍記載( D )A .新修本草 B .傷寒論 C .湯液本草D .本草蒙筌 E .醫(yī)學流源9 .炮制不明,藥性不確,則湯方不準,而病癥不驗也”是下列哪個書籍

17、記載 (B )A .本草述 B .修事指南 C .本草述鉤元D .本經(jīng)逢原 E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10 .百合蜜炙后適用于 (C )A .肺虛咳嗽B .肺熱咳喘 C.陰虛燥咳 D.咳嗽痰多 E.肺寒咳嗽11 ,三子養(yǎng)親湯中萊廉子應首選(B )A .生萊旗子 B .炒萊旗子 C .搗爛的萊旗子D .焦萊旗子 E .萊旗子炭12 .痛瀉要方”中的白術(shù)應選擇 (C )A .生白術(shù) B .秋炒白術(shù) C. 土炒白術(shù) D.焦白術(shù) E.炒白術(shù)13 .二妙散”中的蒼術(shù)應首選 (C )A .生蒼術(shù)B .焦蒼術(shù) C .秋炒蒼術(shù) D 。蒼術(shù)炭 E .米沿水制蒼術(shù)14 .縮泉丸”中益智應用(A )A .鹽炙益智仁 B .炒

18、益智仁 C .連殼益智仁D.醋炙益智仁 E.酒炙益智仁15 .麻黃湯”中麻黃應首選(A )A .生麻黃B .炙麻黃 C.麻黃絨D.蜜炙麻黃絨 E.去節(jié)麻黃16 .補'中益氣湯”中的黃茜應首選(B )A .生黃茜B .蜜炙黃茜C.米炒黃甚D.炒黃甚E.酒炒黃甚17 .小'柴胡湯”中的柴胡應首選(A )A .生柴胡B .醋炙柴胡 C.鱉血柴胡 D.炒柴胡E.酒柴胡18 .柴胡疏肝散”中的香附應選用:(B )A .生香附B .醋炙香附 C.四制香附 D .鹽香附E.酒香附19 .調(diào)胃承氣湯”中的甘草應選用 (B )A .生甘草B .蜜炙甘草 C.炒甘草D .甘草梢E .蜜拌后烘干的甘

19、草20 .桃紅四物湯”中的當歸應首選 (B )A .生當歸 B .酒當歸 C.當歸炭 D. 土炒當歸 E.當歸頭21 .知粕地黃丸”中的知母應首選 (B )A .生知母B .鹽炙知母 C.光知母 D.毛知母E.酒炙知母22 .白'虎湯”中的知母應選擇 (A )A .生知母B .鹽炙知母 C.光知母 D.毛知母E.酒炙知母23 .大黃廛蟲丸”中的大黃應首選 (B )A。生大黃B .熟大黃C.酒大黃D.大黃炭E.清寧片24 .香蘇飲”中的香附應首選 (D )A .生香附B .醋香附C .酒香附D ,四制香附 E。鹽制香附25 .長于化痰止咳,瀉火解毒的甘草是(A )A .生甘草B。炙甘草

20、C.炒甘草D .甘草梢E。秋炒甘草26 .治脾胃虛弱,神疲食少的四君子湯”應選用(B )A。生甘草B ,蜜炙甘草 C。炒甘草 D .甘草梢E.秋炒甘草(二)B型題A .從制B .反制C。相畏制 D.相資制E。相惡制27 .膽汁制黃連(A )28 .白磯制半夏(C )29 .鹽制益智仁(B )30 .款炒枳實(E )31 .酒制陽起石(D )(三)C型題A .制其質(zhì)B.制其性 C.兩者都是 D.兩者都不是32 .竹瀝的制備是屬于 (B )33 .煨醋淬龜甲是屬于 (C )34 .漂海螺蠟是屬于 (D )35 .滑石粉燙象皮是屬于(A)(四)X型題36 .炮制與臨床療效的關(guān)系主要包括(ACDE)A

21、凈制與臨床療效的關(guān)系B .水制與臨床療效的關(guān)系C.切制與臨床療效的關(guān)系D.加熱制與臨床療效的關(guān)系E .輔料制與臨床療效的關(guān)系37 .炮制對中藥藥性的影響主要有(ABCD )A .炮制對四氣五味的影響B(tài) .炮制對升降浮沉的影n向C .炮制對歸經(jīng)的影響D .炮制對藥物毒性的影響E .炮制對制劑的影響38 .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E )A .凈制B .制霜C.水飛D.加熱E.加輔料制三、改錯題1 .用某種輔料來制約某種藥物的毒副作用為相惡為制2 .味辛甘的藥物屬陽,作用升?。ǎ? .生地經(jīng)制成熟地后,性由溫轉(zhuǎn)寒,功能由補轉(zhuǎn)清4 .炮制對升降浮沉的影響還與氣味厚薄有關(guān)()5 .有須燒煉炮炙,生

22、熟有定,順方者福,逆方者殃6 .炮制不明,藥性不確,則湯方無準,而病癥不驗也()()”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 ()”是雷公炮炙論記載 ()7 .凡物氣厚力大者,無有不偏,偏則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則用法以制 之”為修事指南記載 ()8 .炮炙大法是張仲巖所撰 ()9 .將制藥原則歸納為 相反為制,相資為制,相畏為制,相惡為制”是修事指南()10 .痛瀉要方”中的白術(shù)用焦白術(shù)更符合立方宗旨()四、簡答題炮制對性味的影響大致有三種情況:是通過炮制糾正藥物過偏之1 ,炮制對藥物四氣五味有何影響?性。如桅子苦 寒之性甚強,經(jīng)過辛溫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 以免傷中,即所謂以熱制寒,稱為 反制

23、”。二是通過炮制,使藥物的 性味增強。如以苦寒的膽汁制黃連,更增強黃連苦寒之性,所謂寒者 益寒;以辛熱的酒制仙茅,增強仙茅溫腎壯陽作用,所謂熱者益熱, 稱為 從制”。三是通過炮制,改變藥物性味,擴大藥物的用途。如生 地甘寒,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則轉(zhuǎn)為甘溫之 品,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溫,主補。天 南星辛溫,善于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加膽汁制成膽南星,則性味轉(zhuǎn) 為苦涼,具有清熱化痰、熄風定驚的功效。2 .炮制對藥物升降浮沉有何影響 ?藥物經(jīng)炮制后,由于性味的變化,可以改變其作用趨向,尤其對具 有雙向性能的藥物更明顯。藥物大凡生升熟降,輔料的影響更明顯, 通

24、常酒炒性開,姜汁炒則散,醋炒能收斂,鹽水炒則下行。如黃柏原 系清下焦?jié)駸嶂帲?jīng)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熱。黃苓酒炒 可增強上行清頭目之熱的作用。砂仁為行氣開胃、化濕醒脾之品,作 用于中焦,經(jīng)鹽炙后,可以下行溫腎,治小便頻數(shù)。萊藤子能升能降, 生品以升為主,用于涌吐風痰;炒后則以降為主,長于降氣化痰,消 食除脹。由此可見,藥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并非固定不變,可以通過炮 制改變其作用趨向。3 .炮制對藥物的歸經(jīng)有何影響 ?中藥炮制很多都是以歸經(jīng)理論作指導的,特別是用某些輔料炮制藥 物,如醋制人肝經(jīng),蜜制入脾經(jīng),鹽制人腎經(jīng)等。很多中藥都能歸幾 經(jīng),可以治療幾個臟腑或經(jīng)絡的疾病。臨床上為了使藥物更準

25、確地針 對主證,作用于主臟,發(fā)揮其療效,故需通過炮制來達到目的。藥物 經(jīng)炮制后,作用重點可以發(fā)生變化,對其中某一臟腑或經(jīng)絡的作用增 強,而對其他臟腑或經(jīng)絡的作用相應減弱,使其功效更加專一。如益 智仁人脾、腎、經(jīng),具有溫脾止瀉、攝涎唾、固精、縮尿的功效;鹽 炙后則主人腎經(jīng),專用于澀精、縮尿。知母人肺、胃、腎經(jīng),具有清 肺、涼胃、瀉腎火的作用;鹽炙后則主要作用于腎經(jīng),可增強滋陰降 火的功效。青皮人肝、膽、胃經(jīng),用醋炒后,可增強對肝經(jīng)的作用。 生地可人心經(jīng),以清營涼血為長,制成熟地后則主人腎經(jīng),以養(yǎng)血滋 陰、益精補水見長。4 .炮制對藥物毒性有何影響 ?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凈制、水泡漂、水飛、加熱、

26、加輔料處理、 去油制霜等。這些方法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幾種方法聯(lián)合運用。如 靳蛇去頭,朱砂、雄黃水飛,川烏、草烏蒸或煮制,甘遂、芫花醋制, 巴豆制霜等,均可去毒。炮制有毒藥物時一定要注意去毒與存效并重, 不可偏廢,并且應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和毒性表現(xiàn),選用恰當?shù)呐谥品椒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則,顧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 失毒存的結(jié)果,達不到炮制目的。5 .臨床選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則有哪些 ?5 .分兩方面:(1)全面掌握各炮制品的藥性和作用特點,既要掌握 它們的共性,又要區(qū)別其個性。 (2)根據(jù)組方特點和用藥意圖,全 面考慮,靈活掌握.五、問答題1 .中藥通過炮制是怎樣增強臨床療效的?答

27、:因通過炮制可除去非藥用部位或區(qū)分不同藥用部位,除去異物, 提高純度,使有效成分在藥物內(nèi)更加集中,從而提高相對含量以增效; 炮制中可使中藥化學成分發(fā)生變化,從而增大有效成分含量以增效; 炮制增大藥物表面積,破壞組織細胞結(jié)構(gòu),使質(zhì)地疏松,提高有效成 分的提取量以增效;炮制中加入輔料可增溶或助溶或起協(xié)同作用而增 效;炮制可破壞阻止有效成分溶出的物質(zhì), 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而 增效;炮制可破酶保甘以增效:炮制可改變有效成分在植物體內(nèi)的分 布,使其處于易提部位,利于溶出而增效;炮制可提高藥物的生物利 用度以增效;炮制可破壞有毒成分以增效;炮制可產(chǎn)生新的有效物質(zhì) 以增效;炮制可辨證施治,統(tǒng)觀全局,照顧全

28、面,靈活用藥以增效。2 .為什么說炮制是中醫(yī)用藥的特點2洛:中藥炮制是據(jù)中醫(yī)藥理論,按藥材性質(zhì)、醫(yī)療、藥劑所需,照 一定的法則將不同藥材加工成飲片的技術(shù)。中醫(yī)用藥有兩大特點,一是復方(配伍),二是中藥炮制。中醫(yī)用藥不是用原生藥材而是用 炮制品,即將原藥材加工炮制后的各種飲片,再經(jīng)辨證施治,按理法 方藥、君臣佐使,組成方劑,制成劑型。一般一方具多種藥物,而中 藥的特點是一藥多效,呈雙向或多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含多種成分,相當于 一個小復方。為了臨床需要,突出某一療效,達到 藥力共出”,保證 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有制其形,有制其性,有制其味,有制其質(zhì)的要 求,故要炮制。炮制歷史悠久,歷代文獻均有記載,是中醫(yī)

29、學的重要 組成部分,是中藥的特殊產(chǎn)物,是中醫(yī)用藥的精華和特色,是我國勞 動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經(jīng)驗總結(jié)。 炮制是中藥在應用上一個獨有 的制藥技術(shù),依法炮制,才能體現(xiàn)中醫(yī)的特點,使中醫(yī)的辨證施治、 靈活用藥、整體觀不會落空。歷代中醫(yī)非常重視,是用血的代價換來 的,是臨床用藥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歷史實踐證明,中藥不炮制就不能治病, 反而有害。中醫(yī)所用之藥,沒有不經(jīng)炮制的,這就是中醫(yī)用藥的特點, 這就是中醫(yī)用藥的精華,這就是中藥炮制在中醫(yī)藥學中的地位與作 用。3 .通過炮制降低藥物毒性的途徑是什么 ?3 .答:研究發(fā)現(xiàn),炮制可降低或消除有毒副作用成分的含量以解毒。如硫黃、雄黃、赭石炮制以減碑;朱砂水飛以減

30、游離汞;馬錢子砂燙 以減士的寧、馬錢子堿的含量;巴豆制霜以減脂肪油和使蛋白變性; 斑螫烘炒以減斑螫素、蟻酸含量等。炮制可破壞或改變中藥有毒成分的結(jié)構(gòu)而解毒。如斑螫堿處理炮制可使斑螫素轉(zhuǎn)變成斑螫酸鈉而抗癌 活性不變,毒性降低;川草烏濕熱法炮制可使有毒的雙酯型烏頭堿水 解或分解為毒性極弱的烏頭胺等。炮制加入特定輔料以解毒。如甘遂、 芫花、大戟、商陸醋制以解毒;半夏、南星、白附子磯姜制以解毒; 吳萸、遠志甘草水制以解毒等。炮制破酶,防酶解產(chǎn)生大量有毒成分 而解毒。如苦杏仁炒法以破壞苦杏仁酶, 以免酶解苦杏仁甘迅速產(chǎn) 生大量氫富酸而中毒。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 .炮制2 .相反為制相資為制相畏為制相惡為

31、制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 質(zhì)3 .四氣五味 升降浮沉 歸經(jīng) 毒T4 .藥物的偏性 5 .飲片二、選擇題(一 )A型題1 。 E 2 . A 3 . A 4 . B 5 . A 6 . A 7.8 . D 9 . B 10 . c 11 . B 12 . C 13 . C 14 . A 15 . A 16 . B17 . A 18 . B 19 . B20 . B 21 . B 22 . A 23 . B 24 . D 25 . A 26 . B , (二)B型題27 . A 28 . C 29 . B 30 . E 31 . D(三)C型題32 . B 33 . C 34 . D 35

32、 . A (四)X型題36 . A、 C、 D、 E 37 . A、 B、 C、 D 38 . A、 B、 C、 D、 E 三、改錯題1 . X應改為:用某種輔料來制約某種藥物的毒副作用為相畏為制。2 . V 3 .2改為:生地經(jīng)制成熟地后,性由寒轉(zhuǎn)溫,功能由清轉(zhuǎn)補。4 . V 5 . X應改為:宥須燒煉炮炙,生熟有定,順方者福,逆方者殃 ”此話出自張仲景。6 . X應改為:炮制不明,藥性不確,則湯方無準,而病癥不驗也 ”是修事指南記載。 7 . X應改為:凡物氣厚力大者,無有不偏,偏則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則用法以制之”為醫(yī)學源流論記載。8 . X應改為:炮炙大法是繆希雍所撰。9

33、 . X應改為:將制藥原則歸納為 相反為制,相資為制,相畏為制,相惡為制”是徐靈胎歸納的。10 . X應改為:痛瀉要方”中的白術(shù)用土炒白術(shù)更符合立方宗旨。四、簡答題1 .炮制對性味的影響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通過炮制糾正藥物過偏之性。如桅子苦寒之性甚強,經(jīng)過辛溫的姜汁制后, 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傷中,即所謂以熱制寒,稱為 反制" C 二是通過炮制,使藥物的性味增強。 如以苦寒的膽汁制黃連,更增強黃連苦寒之性,所謂寒者益寒;以辛熱的酒制仙茅,增強仙茅溫腎壯陽作用,所謂熱者益熱,稱為 從制三是通 過炮制,改變藥物性味,擴大藥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作用;制 成熟地后,則

34、轉(zhuǎn)為甘溫之品,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溫,主補。 天南星辛溫,善于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加膽汁制成膽南星,則性味轉(zhuǎn)為苦涼,具有清熱化 痰、熄風定驚的功效。2 .藥物經(jīng)炮制后,由于性味的變化,可以改變其作用趨向, 尤其對具有雙向性能的藥物更 明顯。藥物大凡生升熟降,輔料的影響更明顯,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則散,醋炒能收斂, 鹽水炒則下行。如黃柏原系清下焦?jié)駸嶂?,?jīng)酒制后作用向上, 兼能清上焦之熱。黃苓酒炒可增強上行清頭目之熱的作用。砂仁為行氣開胃、化濕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經(jīng)鹽炙后,可以下行溫腎,治小便頻數(shù)。萊旗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為主,用于涌吐風痰;炒后則以降 為主,長于降氣

35、化痰,消食除脹。由此可見,藥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并非固定不變,可以通過 炮制改變其作用趨向。3 .中藥炮制很多都是以歸經(jīng)理論作指導的,特別是用某些輔料炮制藥物,如醋制人肝經(jīng), 蜜制入脾經(jīng),鹽制人腎經(jīng)等。很多中藥都能歸幾經(jīng),可以治療幾個臟腑或經(jīng)絡的疾病。臨床上為了使藥物更準確地針對主證,作用于主臟,發(fā)揮其療效,故需通過炮制來達到目的。藥物經(jīng)炮制后,作用重點可以發(fā)生變化, 對其中某一臟腑或經(jīng)絡的作用增強,而對其他臟腑或經(jīng)絡的作用相應減弱, 使其功效更加專一。 如益智仁人脾、腎、經(jīng),具有溫脾止瀉、攝涎唾、 固精、縮尿的功效;鹽炙后則主人腎經(jīng),專用于澀精、縮尿。知母人肺、胃、腎經(jīng),具有清 肺、涼胃、瀉腎火

36、的作用;鹽炙后則主要作用于腎經(jīng),可增強滋陰降火的功效。青皮人肝、 膽、胃經(jīng),用醋炒后,可增強對肝經(jīng)的作用。生地可人心經(jīng),以清營涼血為長,制成熟地后 則主人腎經(jīng),以養(yǎng)血滋陰、益精補水見長。4 .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凈制、水泡漂、水飛、加熱、加輔料處理、去油制霜等。這些方 法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幾種方法聯(lián)合運用。如靳蛇去頭,朱砂、雄黃水飛,川烏、草烏蒸 或煮制,甘遂、芫花醋制,巴豆制霜等,均可去毒。炮制有毒藥物時一定要注意去毒與存效 并重,不可偏廢,并且應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和毒性表現(xiàn),選用恰當?shù)呐谥品椒?,才能收到良?的效果。否則,顧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結(jié)果,達不到炮制目的。5 .

37、分兩方面:(1)全面掌握各炮制品的藥性和作用特點,既要掌握它們的共性,又要區(qū) 別其個性。(2)根據(jù)組方特點和用藥意圖,全面考慮,靈活掌握。五、問答題1 .答:因通過炮制可除去非藥用部位或區(qū)分不同藥用部位,除去異物,提高純度,使有效成分在藥物內(nèi)更加集中, 從而提高相對含量以增效; 炮制中可使中藥化學成分發(fā)生變化,從而增大有效成分含量以增效;炮制增大藥物表面積,破壞組織細胞結(jié)構(gòu),使質(zhì)地疏松,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量以增效;炮制中加入輔料可增溶或助溶或起協(xié)同作用而增效;炮制可破壞阻止有效成分溶出的物質(zhì), 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而增效;炮制可破酶保昔以增效:炮制可改變有效成分在植物體內(nèi)的分布,使其處于易提部

38、位,利于溶出而增效;炮制可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增效;炮制可破壞有毒成分以增效;炮制可產(chǎn)生新的有效物質(zhì)以增效;炮制可辨證施治,統(tǒng)觀全局,照顧全面,靈活用藥以增效。2 .答:中藥炮制是據(jù)中醫(yī)藥理論,按藥材性質(zhì)、醫(yī)療、藥劑所需,照一定的法則將不同藥材加工成飲片的技術(shù)。中醫(yī)用藥有兩大特點,一是復方 (配伍),二是中藥炮制。中醫(yī) 用藥不是用原生藥材而是用炮制品,即將原藥材加工炮制后的各種飲片,再經(jīng)辨證施治,按理法方藥、君臣佐使,組成方劑,制成劑型。一般一方具多種藥物,而中藥的特點是一藥多 效,呈雙向或多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含多種成分,相當于一個小復方。為了臨床需要,突出某一療 效,達到藥力共出”,保證臨床用藥

39、安全有效,有制其形,有制其性,有制其味,有制其質(zhì) 的要求,故要炮制。炮制歷史悠久,歷代文獻均有記載,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藥 的特殊產(chǎn)物,是中醫(yī)用藥的精華和特色,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經(jīng)驗總結(jié)。炮制是中藥在應用上一個獨有的制藥技術(shù),依法炮制,才能體現(xiàn)中醫(yī)的特點, 使中醫(yī)的辨證施 治、靈活用藥、整體觀不會落空。歷代中醫(yī)非常重視,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是臨床用藥經(jīng) 驗的結(jié)晶。歷史實踐證明,中藥不炮制就不能治病,反而有害。中醫(yī)所用之藥,沒有不經(jīng)炮 制的,這就是中醫(yī)用藥的特點,這就是中醫(yī)用藥的精華,這就是中藥炮制在中醫(yī)藥學中的地 位與作用。3 .答:研究發(fā)現(xiàn),炮制可降低或消除有毒副作用成

40、分的含量以解毒。如硫黃、雄黃、赭石 炮制以減神;朱砂水飛以減游離汞;馬錢子砂燙以減士的寧、馬錢子堿的含量;巴豆制霜以減脂肪油和使蛋白變性; 斑螫烘炒以減斑螫素、 蟻酸含量等。炮制可破壞或改變中藥有毒成 分的結(jié)構(gòu)而解毒。如斑螫堿處理炮制可使斑螫素轉(zhuǎn)變成斑螫酸鈉而抗癌活性不變,毒性降低;JI草烏濕熱法炮制可使有毒的雙酯型烏頭堿水解或分解為毒性極弱的烏頭胺等。炮制加入特定輔料以解毒。如甘遂、芫花、大戟、商陸醋制以解毒;半夏、南星、白附子磯姜制以解毒; 吳萸、遠志甘草水制以解毒等。炮制破酶,防酶解產(chǎn)生大量有毒成分而解毒。如苦杏仁炒 法以破壞苦杏仁酶,以免酶解苦杏仁昔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氫氟酸而中毒。第三章 中

41、藥炮制的目的及對藥物的影響一、填空題1 .柏子仁如用于寧心安神需避免服后產(chǎn)生滑腸致瀉_的作用,通過_去油制霜_即可消除此副作用。2 .性和味偏盛的藥物在臨床應用肘,一方面可以通過配伍_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 _炮制的方?t來轉(zhuǎn)變或緩和藥物偏盛的性和味3 .麻黃生用_辛散解表作用較強,蜜炙后辛散 作用緩和,_止咳平喘作 用增強。4 .中藥往往通過炒_、_款炒、蜜炙等炮制方法來緩和藥性。5 .許多藥物生、熟作用有別,如蒲黃生用一活血化瘀_,炒用_止血_。生甘草,味甘,性平,能_清熱解毒_;蜜炙甘草性溫,能_補中益氣;6 .款冬花、紫苑等_化痰止咳藥經(jīng)蜜炙后,增強了 潤肺止咳作用,則是蜂蜜作為輔料應用

42、后與藥物有 協(xié)同作用而增強療效。7 .礦物類、貝殼類及動物骨甲類藥物,質(zhì)地堅硬,難于粉碎,不便調(diào)劑和制劑_,因此必須經(jīng)過炮制,采用 _煨_、_煨淬_、沙燙等炮制方法使質(zhì)地變?yōu)樗执?,?于粉碎。8 .麻黃莖_發(fā)汗,根斂汗_,故要分開入藥,以適應醫(yī)療的需要。9 .中藥在采收、運輸、保管等過程中,?;煊猩惩?、雜質(zhì)、霉爛品及非藥用部位,因此必須加以凈選、清洗等加工處理,如種子類藥物要去沙土雜質(zhì)一 ,根類藥物要去_F 頭_,皮類藥物要去 粗皮_,動物類藥物要去_頭尾 、_6=L_、_M 等。10 .生物堿在植物體中,往往與植物體中的有機酸_、二£機酸生成復鹽,如 鞍酸鹽_、草酸鹽等,它們是不溶

43、于水的復鹽,若加入醋酸后,可形成可溶于水 的一醋酸復鹽11 .大多數(shù)生物堿不溶于水,但有些小分子生物堿如 _檳榔堿_溶于7K, _季胺類生 物堿 一些一一如小萊堿也能溶于水,在炮制中應盡量減少與水接觸,宜采用 少泡 多潤的原則。12 .糅質(zhì)為強的還原齊|J_,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生成_糅紅。13 .樹脂是一類復雜的混和物,通常存在于植物組織的樹脂道中,在植物體中有三種形式 存在,分別為油樹脂_、交松M旨_、_油膠樹脂_。14 .一些含有毒性蛋白質(zhì)的中藥可通過加熱處理,使毒性蛋白變性而消除毒性, 如_蒼耳,巴豆_,_白扁豆等加熱后毒性大減。15 .爐甘石原來的主要成分為_碳酸鋅_,煨后變?yōu)檠?/p>

44、化鋅_。二、選擇題(一 )A型題1 .蒼術(shù)經(jīng)過不同的炮制方法炮制后,其揮發(fā)油含量均有降低, 各種炮制品按其揮發(fā)油的含量由多到少排列順序正確的是(C )A . 土炒蒼術(shù) > 醋制蒼術(shù) > 焦蒼術(shù) > 炭蒼術(shù)B .醋制蒼術(shù)> 土炒蒼術(shù) > 炭蒼術(shù) > 焦 蒼術(shù)C。醋制蒼術(shù) > 土炒蒼術(shù) > 焦蒼術(shù) > 炭蒼術(shù)D .醋制蒼術(shù) > 焦蒼術(shù)> 土炒蒼術(shù)> 炭蒼術(shù)E .焦蒼術(shù)> 土炒蒼術(shù) > 醋制蒼術(shù) > 炭蒼術(shù)2 .下列哪種藥物中所含揮發(fā)油具有明顯的毒性和強烈的刺激性,需通過炮制處理將大部分除去(B )A .荊芥B

45、 .乳香C.肉豆蔻 D.厚樸E。鶯尾3 .含糅質(zhì)類的藥物在炮制時不能用哪類工具進行處理(B )A .竹器B ,鐵器C.木器D.砂鍋E.銅器4 .柿霜的主要成分為下列哪種物質(zhì)(E)A .四硼酸鈉 B .硫酸鈣 C.氟化鈣 D.碳酸鋅E.甘露醇5 .下列哪味藥物中含有的樹脂類成分具有瀉下去積作用,經(jīng)炒制后可破壞部分樹脂, 以緩和瀉下作用(E)A .五味子B .乳香C.沒藥D.香附E.牽牛子6 .蛋白類成分為主要有效成分的藥物不宜和下列含哪類成分的藥物一起加工炮制(B )A .含昔類 B .含糅質(zhì)類 C .含揮發(fā)油類 D .含有機酸類E .含樹脂類7 .咖啡經(jīng)炒后,有機酸中的哪種酸被破壞(D )A

46、.草酸B .蘋果酸C酒石酸D .綠原酸E.枸檬酸(二)X型題8 .下列藥物中哪幾味藥可用加熱炮制的方法降低其毒性(BCDE)A .三棱B .相思子 C.蔗麻子 D.商陸E.萱草根9 .一藥物往往歸人數(shù)經(jīng), 在臨床上常嫌其作用分散, 通過炮制進行適當處理可使其作用專一,前人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認識(BDE)A .鹽制人肝B .大凡生升熟降 C.醋制升提 D.酒制升提E .鹽制人腎;10 .下列藥物中因所含生物堿遇熱活性降低,而所含生物堿又是有效物質(zhì),因而炮制過程 中盡量減少熱處理過程,以生用為宜的有(ACE );A .石榴皮B .黃茜C .山豆根 D .薄荷E .龍膽草;11 .下列藥物中

47、哪幾味藥中含有可溶于水的各種甘,切制用水處理時要特別注意( BCD );A .黃連B .大黃C.甘草 D.秦皮E.蒼術(shù);12 .下列藥物中哪幾味藥中既含有作為有效成分的昔類成分也含有相應的分解酶,故常用炒、蒸、烘、蟬或曝曬的方法破壞或抑制酶的活性,以保存藥效(CDE );A .黃柏B .杜仲C.槐花 D.苦杏仁 E.黃苓;13 .下列藥物中經(jīng)炮制后,能起到矯臭矯味效果的有(ABCDE);A .酒制烏梢蛇 B .醋制乳香 C.秋炒椿樹皮 D .秋僵蠶E.醋制沒藥;14 .下列哪幾味藥物中揮發(fā)油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不宜帶水堆積久放,以免發(fā)酵變質(zhì),影響質(zhì)量(AD );(BC);A .薄荷B。白術(shù)c.山藥

48、D.荊芥E.木通;15 .下列哪幾味藥物中揮發(fā)油以結(jié)合狀態(tài)存在,宜經(jīng)堆積發(fā)酵后香氣才能逸出A .蒼術(shù)B .厚樸C 。鶯尾 D.砂仁E.車前子;16 .糅質(zhì)易溶于水,因而以糅質(zhì)為主要藥用成分的藥物在炮制過程中用水處理時要咯外注意,如(ACDE );A .地榆B .益母草C.側(cè)柏葉D.虎杖E.石榴皮;17 .下列哪幾味藥物由于其中所含的糅質(zhì)氧化成糅紅造成泛紅(BC);A .知母B .檳榔C.白芍 D.柴胡 E.三七;18 .下列哪幾味藥物經(jīng)炮制后可提高其中含有的樹脂類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增強療效(ACE);A .沒藥B .烏梅C.五味子 D.當歸E.乳香;19 .下列哪幾味藥物中存在著有毒的可溶性草

49、酸鹽,炮制時應除去(CE);A .桑葉B .款冬花C.白花酢漿草 D.馬錢子E .酢漿草20 .有些有機酸能與生物堿生成鹽,有利于藥效發(fā)揮,下列炮制方法中屬于此類作用的有( AB )A .甘草水制一些生物堿類的藥物B .吳茱萸制黃連 C.姜厚樸D.蜜白前E .鹽菟絲子21 .下列哪幾味藥物需要經(jīng)過加熱、壓榨除去部分油脂類成分,以免滑腸致瀉或降低毒副作用(ABCDE)A .柏子仁 B .千金子 C.蔗麻子 D.瓜簍仁 E.巴豆22 .炮制時加熱煮沸可使蛋白質(zhì)凝固變性,某些氨基酸遇熱不穩(wěn)定,以生用為宜,下列藥物中哪些藥物屬于此類 (ABCDE )A .雷丸B .天花粉 C.蜂毒 D.蛇毒E.蜂王漿

50、23 .下列哪幾味藥物以干微處理能得到含氮的口比咤類、嚇咻類衍生物而具有解毒、滇痙、止癢、抗菌、抗過敏的作用 (AC)A .雞蛋黃B .天花粉 C.黑大豆D.白扁豆E.雷丸24 .下列哪幾味藥物系含結(jié)晶水的礦勿,經(jīng)煨制后,失去結(jié)晶水而改變藥效(BCD )A .爐甘石B .石膏C.明磯D.寒水石E.磁石 三、改錯題1 .許多藥物,根據(jù)中醫(yī)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生、熟作用有別,故有補湯宜用生,瀉藥不嫌熟之說()2 .現(xiàn)代 逢子必炒”的根據(jù)和用意出自明代醫(yī)書本草蒙筌 ()3 .大黃苦寒,其性沉而不浮,其作用是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藥下行,能在下焦產(chǎn)生清降 熱邪的作用()四、簡答題1 .試述炮制對含生物堿類藥物

51、的影響。生物堿是一類含氮的有機化合物,游離生物堿一般不溶或難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機溶劑,亦可溶于酸水(形成鹽),大多數(shù)生物堿鹽類則可溶于水,難溶或不溶于有機媒,所以常用酒, 醋等作為炮制輔料.大多數(shù)生物堿不溶于水,但有些小分子生物堿如檳榔堿易溶于水, 一些季鏤類生物堿如小集堿也能溶于水,在炮制過程中如用水洗、水 浸等操作時,應盡量減少與水接觸 L在切制這糞藥材時,宜采取 少泡多潤的原則一盡量減少在切片浸泡過程中生物 -堿的損失,以 免影響療效。各種生物堿都有不同的耐熱性。高溫情況下某些生物堿不穩(wěn)定,可 產(chǎn)生水解、分解等變化。炮制常用煮、蒸、炒、燙、煨、炙等方法, 改變生物堿的結(jié)構(gòu),以

52、達到解毒、增效的目的。有些藥物,如石榴皮、 龍膽草、山豆根等,其中所含生物堿遇熱活性降低,而所含生物堿又 是有效物質(zhì),因而炮制過程中盡量減少熱處理過程,以生用為宜。2 .試述炮制對含昔類藥物的影響。昔的溶解性能,常無明顯的規(guī)律,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有些昔 也易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但難溶于乙醍和苯。溶解度還受糖分子數(shù) 目和昔元上極性基團的影響,若糖分子多,昔元上極性基因多,則在 水中的溶解度大,反之,在水中的溶解度就小。酒作為炮制常用輔料,可提高含甘藥物的溶解度,而增強療效。由 于昔類成分易溶于水,故中藥在炮制過程中用水處理時盡量少泡多 潤,以免甘類物質(zhì)溶于水而流失或發(fā)生水解而減少。含甘類成分

53、的藥物往往在不同細胞中含有相應的分解酶,在一定溫 度和濕度條件下可被相應的酶所水解, 從而使有效成分減少,影響療 效?;愃幬锼幕ㄉ室部梢蛎傅淖饔枚兩摪?, 所以含甘類 藥物常用炒、蒸、烘、蟬或曝曬的方法破壞或抑制酶的活性,以保證 藥物有效物質(zhì)免受酶解,保存藥效。甘類成分在酸性條件下容易水解, 不但減低了甘的含量,也增加了成分的復雜性,因此,炮制時除醫(yī)療 上有專門要求外,一般少用或不用醋處理。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有機酸會 被水或醇溶出,使水呈酸性,促進昔的水解,應加以注意。3 .試述炮制對含揮發(fā)油類藥物的影響。揮發(fā)油是水蒸氣蒸儲所得到的揮發(fā)性油狀成分的總稱。揮發(fā)油大多數(shù)具有芳香性,在常溫下可

54、以自行揮發(fā)而不留任何油跡。很早以前,人 們就指出,有揮發(fā)性的香氣物質(zhì)要盡量少加熱或不加熱,凡含揮發(fā)性 成分的藥材應及時加工處理,干燥宜陰干,加水處理宜 搶水洗”,以 免揮發(fā)油損失,加熱處理尤須注意。但也有些藥物需要通過炮制以減少或除去揮發(fā)油,以達到醫(yī)療的需 要。又如蒼術(shù)的炮制,蒼術(shù)含揮發(fā)油較多,故應根據(jù)臨床不同要求, 相應選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炮制。藥物經(jīng)炮制后,不僅使揮發(fā)油的含量發(fā)生變化,有的也發(fā)生了質(zhì)的 變化,如顏色加深,折光率增大,有的產(chǎn)生新的成分,有的還可改變 藥理作用。揮發(fā)油在植物體內(nèi),多數(shù)是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有的則以結(jié) 合狀態(tài)存在,對游離狀態(tài)存在的薄荷、荊芥等宜在采收后或噴潤后迅 速加工

55、切制,不宜帶水堆積久放,以免發(fā)酵變質(zhì),影響質(zhì)量;但對結(jié) 合狀態(tài)存在的厚樸、鶯尾等宜經(jīng)堆積發(fā)酵后香氣才能逸出。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 .滑腸致瀉去油制霜2 .配伍炮制轉(zhuǎn)變或緩和3 .辛散解表 辛散 止咳平喘4 .炒 款炒 蜜炙5 .活血化瘀止血清熱解毒補中益氣6 .化痰止咳潤肺止咳協(xié)同7 .制劑調(diào)劑煨煨淬砂燙8 .發(fā)汗止汗9 .沙土雜質(zhì)蘆頭粗皮頭足10 .有機酸無機酸糅酸鹽草酸鹽醋酸復鹽11 .檳榔堿季鏤類生物堿少泡多潤12 .還原劑氧糅紅13 ,油樹脂 膠樹脂 油膠機W旨14 .巴豆 白扁豆 蔗麻子15 .碳酸鋅氧化鋅二、選擇題(一 )A型題1 . C 2 . B 3 . B 4 . E 5 . E 6 . B 7 . D(二)X型題8 . B、C、D、E 9 . B、D、E 10 . A、 C、E 11 . B、C、D 12 . C、D、. E 13 . A、B、C、 D、E 14 . A、 D 15 . B、 C 16 . A、 C、 D、 E 17 . B、 C 18 . A、C、E 19 . C、 E 20 . A、 B 21. A、 B、 C、 D、 E 22 . A、 B、C、 D E 23 .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