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快速路設計統(tǒng)一規(guī)定及技術標準-橋梁修改_第1頁
天津市快速路設計統(tǒng)一規(guī)定及技術標準-橋梁修改_第2頁
天津市快速路設計統(tǒng)一規(guī)定及技術標準-橋梁修改_第3頁
天津市快速路設計統(tǒng)一規(guī)定及技術標準-橋梁修改_第4頁
天津市快速路設計統(tǒng)一規(guī)定及技術標準-橋梁修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 橋梁工程4.1 一般規(guī)定:4.1.1 橋梁中關于橋梁分類規(guī)定,及跨河橋設計所采用洪水頻率,在不通航的河流上有關橋下凈空的規(guī)定應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執(zhí)行。4.1.2 橋梁設計中跨河橋梁的通航等級應按已批準的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航道等級,和?內河通航標準?GB50139-2004執(zhí)行。4.1.3 橋梁設計應設置照明、交通信號標志、航運信號標志、橋面排水、檢修、平安等附屬設施。4.1.4 不得在橋上敷設污水管、煤氣管和其它可燃有毒或腐蝕性的液、氣體管如條件許可,允許在橋上敷設電訊電纜、熱力管、自來水管、電壓不高于10kV配電電纜,但需采取有效的平安防護措施。4.2 荷載標準4.

2、2.1 荷載標準1. 車輛荷載橋梁荷載分為城-A級,城-B級。2 . 非機動車荷載應按?城市橋梁設計準那么?第4.1.6執(zhí)行。3 . 人群荷載按?城市橋梁設計準那么?第4.2執(zhí)行。4 . 專用人行橋設計荷載及地道人群設計荷載按?城市橋梁設計準那么?第4.1.7執(zhí)行。5 設計荷載組合及荷載平安系數(shù)的采用均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標準?JTG D62-2004。4.3 橋梁型式的選擇4.3.1 跨河橋梁1. 跨河橋梁梁底標高及凈空、跨徑應同時滿足防洪及通航的要求。2. 跨河橋梁建筑應反映時代風貌,符合城市規(guī)劃的要求,并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建筑要符合結構受力明確合理。結

3、構之外可根據(jù)地域、人文景觀特點予以適當裝飾。4.3.2 立交和跨線橋梁1. 立交及跨線橋梁50m跨徑以下宜以等截面箱形梁。以便于在直線段、曲線段和異型段平、立面銜接,使立交結構整體性強,風格統(tǒng)一,外觀協(xié)調,線形流暢。2 立交跨越主干道及以上等級道路時宜一跨跨越。3 立交橋梁結構選型在同一座立交內宜選用一種形式,在特殊位置時應處理好外觀過渡。4 當立交橋及跨線橋假設需選用特種橋型時,應突出特種橋橋型的景觀中心作用,其它結構應與之相協(xié)調。5 . 特種橋型的型式應本著新穎、獨特、滿足功能、經濟、美觀的選擇原那么設置4.4 橋梁跨徑4.4.1 立交橋主線1立交主線位于立交三層以上的橋梁跨徑宜采用354

4、0m跨徑,一般不得小于30m。2立交主線位于立交二層的橋梁跨徑宜采用3035m跨徑,一般不得小于25m。3特種橋梁的跨徑宜根據(jù)建設條件選擇經濟跨徑。4.4.2 立交匝道1平曲線半徑小于100m的匝道橋應以中小跨為主,但跨徑不得小于20m。2平曲線半徑大于100m的匝道橋跨徑宜選用25m以上。4.4.3 高架區(qū)間1高架區(qū)間的跨徑布置,選擇等跨為宜,一般不小于3035m。在跨越路口時可適當加大。4.5 橋梁截面選擇4.5.1 橋梁梁體截面的選擇應本著結構合理、施工簡便、造型美觀、經濟實用的原那么。4.5.2 箱型梁型式1箱型截面宜作為首選。2標準梁高:1.3m,1.5m,1.7m,2.0m,2.3

5、m為標準梁高。其高跨比宜采用1/171/20,其箱梁外型分為標準A型與B型。 3. 在快速路上如必須采用非標準梁高時,其箱梁外型主要參數(shù)應與標準斷面一致。4.8.3 混凝土預制梁立交主體結構采用混凝土預制梁結構時,應與其相鄰部位的箱梁的梁高,懸臂部位接順。4.5.4 鋼梁及鋼混凝土組合梁立交主體結構采用鋼及鋼混梁時,其結構尺寸除滿足受力要求之外,應注意與相鄰部位橋梁相協(xié)調。4.5.5 特種結構特種橋梁的斷面應根據(jù)結構體系、受力合理性、經濟性加以選擇。4.6 橋梁墩柱的布置與型式4.6.1 墩柱的布置1單幅橋梁寬度16.5m,宜采用獨柱墩型式。2在雙幅橋或多幅橋墩柱布置時,在橫橋向宜將墩柱對齊。

6、4.6.2 墩柱型式1在一個立交或一段區(qū)間的高架橋范圍內,墩柱型式應保持一致。2根據(jù)快速路橋梁的寬度、總體布局的需要和受力條件予以選擇不同尺寸的墩柱,提出8種標準柱型供選用。4.7 主梁施工工藝4.7.1 快速路在采用連續(xù)梁和特種橋型設計中必須明確提出與設計相配套的施工工藝。同時在設計文件中應有詳細的施工流程及考前須知。4.7.2 主梁設計中應根據(jù)設計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進行施工安裝驗算,其結果應滿足施工過程中及成橋后運營階段主梁的受力和變形平安可靠。4.7.3 設計中應考慮各種不同施工工藝所必需的臨時荷載,并在文件中予以說明。在施工中臨時荷載超過允許的臨時荷載時,施工應通知設計予以驗算

7、通過前方允許設置。4.7.4 在一般橋梁及特種橋梁結構設計中要根據(jù)計算并考慮相關因素后給出各跨主梁的預拱度的方向與數(shù)值。4.8 預應力工藝4.8.1 立交橋跨徑大于25m的主梁應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4.8.2 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預應力應作為荷載計算其效應。構件預加應力時,預應力在構件端部錨下的控制應力k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對于鋼絲、鋼絞線kby對于冷拉粗鋼筋ky同時在使用荷載作用下,構件中預應力鋼筋的應力扣除全部預應力損失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荷載組合:對于鋼絲、鋼絞線yby對于冷拉粗鋼筋yby荷載組合或組合:對于鋼絲、鋼絞線yby 對于冷拉粗鋼筋ybyk預應力鋼筋張拉控制應力Ry、Rby

8、預應力鋼筋樁拉設計強度及標準強度y扣除相應階段預應力損失后受柱區(qū)預應力鋼筋的有效應力4.8.3 在使用荷載作用下預應力混凝構件的法向拉應力、法向壓應力、主拉應力、主壓應力也應符合?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4.8.4 對梁體曲線半徑大于300米的橋梁,預應力鋼束的張拉長度應遵循施工平安、結構經濟的原那么,對梁體曲線半徑大于300米的橋梁,當有試驗數(shù)據(jù)支持時雙向張拉長度可到達雙向108米。4.9 橋梁下部結構4.9.1 橋梁根底宜選用灌注樁根底。灌注樁直徑一般選用1.0m、1.2m、1.5m,最大可選用2.0m。4.9.2 在下部結構設計中應根據(jù)所選用支座種類和性能來設計

9、下部結構的樁基。4.9.3 由于特殊需要個別立交橋梁需采用壓入樁時應在場區(qū)范圍內按規(guī)定進行實際壓樁工藝和荷載實驗確定樁長。4.9.4 承臺可按照深梁進行計算設置,并應滿足最小配筋率0.4的要求4.9.6 支座選取1小于30米跨中等以下跨徑的橋梁支座宜選用板式橡膠支座。根據(jù)計算確定支座高度、面積及各墩是否選用帶有四氟板的型號的支座類型。2為了提高橋梁的耐久性,對于跨徑大于35m的橋梁宜采用盆式支座。對于連梁設計中要考慮更換支座的實施條件。3支座反力大于800噸時應采用盆式橡膠支座。根據(jù)橋梁結構總體布置和計算確定其各墩應選用固定、單向位移和雙向位移的型號。4.10 橋面及附屬工程4.10.1 橋面

10、鋪裝1橋梁采用復合式橋面鋪裝,面層為4cm厚細粒式瀝青混凝土,第二層為5cm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鋪裝,下層為水泥混凝土鋪裝厚610cm。連續(xù)結構宜取68cm,簡支結構宜取810cm。2. 水泥混凝土鋪裝內可摻入纖維網并應設置預制整體焊接鋼筋網片,網片采用冷軋帶肋型,鋼筋直徑選用810mm,網格為1010cm、1515及2020cm設置。3橋面瀝青砼層下設置柔性防水層。防水層可選用防水卷材APP型或噴涂類或水泥基類產品。4.10.2 伸縮縫1橋梁伸縮縫應采用模數(shù)式伸縮裝置。2在設計伸縮縫計算伸縮量時除考慮溫度變化產生的伸縮量之外,還應計入混凝土收縮、徐變和施工誤差的量值。在選用規(guī)格時應合理、適當。4.10.3 泄水管1泄水管的設置需按當?shù)赜炅抗接嬎闫鋽?shù)量,其位置應考慮豎曲線,上層橋泄水孔應避設在下層橋的橋面行車范圍,并要保證外觀規(guī)那么統(tǒng)一,盡量減少外露部位尺寸。2橋面泄水管宜設置矩形井口,井口分為側井與平井兩種,具體尺寸、材質等詳見以下圖。橋梁條文解釋:1高架區(qū)間:高架區(qū)間是指橋梁連續(xù)長度超過5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