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課文教學(xué)研討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課文教學(xué)研討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課文教學(xué)研討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課文教學(xué)研討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課文教學(xué)研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 29 課湖心亭看雪課文教學(xué)研討內(nèi)容預(yù)覽:29 湖心亭看雪課文研討一、整體把握湖心亭看雪是張岱的代表作,出自回憶錄陶庵夢憶 ,寫于明王朝滅亡以后。對故國往事的懷戀都以淺淡的筆觸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著痕跡,但作者的心態(tài)可從中窺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時間、 目的地、 天氣狀況。 時間是 “崇禎五年十二月 ” , 作者仍舊使用明代的紀年, 說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終是沒有滅亡的。 西湖經(jīng)歷三天大雪后, 人聲鳥聲俱絕,空闊的雪景使天地間呈現(xiàn)出一股肅殺的冷寂來。而作者偏偏選擇此時去賞雪,可見他此時的心態(tài)及與眾不同的情趣。接著就記述了這次賞雪的具體經(jīng)過。這天凌晨,作者劃一葉小舟,獨

2、自前往湖心亭。一個 “獨 ”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獨行于茫茫的雪夜,頓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蘇軾赤壁賦 )的人生徹悟之感。此時湖上冰花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 一片混沌。 惟有雪光能帶來亮色, 映入作者眼簾的 “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就包含了諸多變化,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人與自然共同構(gòu)成富有意境的藝術(shù)畫面,悠遠脫俗是這幅畫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質(zhì),這就是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統(tǒng)一與和諧。然

3、后, 作者筆鋒一轉(zhuǎn), 敘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此時此地此景,能夠遇見游人, 不能不說是奇跡, 那兩人也都 “大喜 ” , 感嘆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酒逢知己千杯少, 幾人痛飲而別,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 琵琶行 ) ! 作者寫 “兩人”“大喜 ” ,即寫自己大喜,寫 “余強飲三大白 ” ,即寫兩人暢飲,此處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變化。及寫到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 ” , 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況, 這樣寫一方面是由于張岱是性情中人,最關(guān)注的是朋友之間在情致心靈方面的溝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職爵里等世俗的問題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夠真實地體現(xiàn)作者喜極而悲的情

4、緒變化,詢問對方身份之時,也是彼此分別之時,有緣相聚實非易事, 此刻一別也許就難以再見, 這怎么能不叫人遺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話收束全文: “莫說相公癡, 更有癡似相公者!舟子說作者 “癡 ” ,體現(xiàn)了俗人之見,但 “癡”字又何嘗不是對張岱最確切的評價呢?他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話包含了對 “癡 ”字的稱賞,同時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緒。全文筆調(diào)淡雅流暢,看似自然無奇,而又耐人尋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顯了它的魅力,寫景與寫人相映成趣。二、問題研究1文中開頭說 “獨往湖心亭看雪 ” ,后來又寫到 “舟中人兩三粒” ,況且文

5、章末尾舟子還出現(xiàn)了,這是不是矛盾?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為之。在作者看來,蕓蕓眾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2寫作方面,作為一篇游記,作者是怎樣處理寫景、敘事、抒情的關(guān)系的?敘事是行文的線索, 須用儉省的筆墨交代, 如文中寫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到亭上” , “及下船 ” ,交待了作者的游蹤。寫景是游記的表現(xiàn)重點,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景物最打動人的地方表現(xiàn)出來,景中含情。本文寫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點,作者以

6、他準確的感受體會到簡單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構(gòu)成了強烈的對比,景物因此有了內(nèi)容。第4頁/共18頁湖心亭巧遇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兩個賞雪人而驚喜,短暫的相遇都很暢快,隨之而來的分別不免傷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讓他釋然。情緒的變化一波三折,但是都與 “看雪 ”有關(guān),是 “看雪 ”行動的延伸。由從景的角度寫景轉(zhuǎn)變?yōu)閺娜说慕嵌葘懢?,將人與景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人的參與,給有可能顯得冷寂、單調(diào)的景物注入了生機。而人與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練習(xí)說明一、背誦課文,完成下列練習(xí)。1說說本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2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托,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體味本文所用

7、的白描手法。設(shè)題意圖:背誦課文是為了培養(yǎng)學(xué)生學(xué)習(xí)古文的基本功,培養(yǎng)語感,鞏固所學(xué)的文言詞。要當(dāng)堂完成。第 1 題是讓學(xué)生對文言文的語言風(fēng)格有所感知。第 2 題是為了使學(xué)生對白描這種寫作手法有比較透徹的理解,教師可以不局限于本文,適當(dāng)?shù)囟嗯e幾個例子,讓學(xué)生明白白描手法不僅用于文言文,還可以用在現(xiàn)代文里,不僅可以寫景,還可以寫人。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讓學(xué)生當(dāng)堂做白描的口頭訓(xùn)練。參考答案:1本文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簡練自然,不事雕琢。2文中的白描能夠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頗有韻味。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柳宗元的江雪描寫的也是雪景,

8、也寫到人的活動,體會它和本文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感情上的異同。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設(shè)題意圖是培養(yǎng)學(xué)生初步的比較閱讀能力。這比三峽一課的比較閱讀要求更高了。 三峽一課是求同比較,本課是求異比較。在描寫手法上, 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為人設(shè)。在表達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緒,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三、課外搜集描寫西湖的詩文,并互相交流。設(shè)題意圖是通過搜集描寫西湖的詩文作品,開闊學(xué)生的視野,了解有關(guān)西湖的文化,提高學(xué)習(xí)興趣。同時,還為學(xué)習(xí)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xué)習(xí) 一

9、怎樣搜集資料”積累一些經(jīng)驗,教師可以對搜集資料的基本方法先做一些介紹。交流可以在完成教學(xué)內(nèi)容以后進行,也可以放在課前進行,最好在課堂上完成。第22頁/共18頁春題湖上(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 黑云翻

10、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秋山(楊萬里) 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 只言山色秋蕭索,繡出西湖三四峰。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題臨安?。稚┥酵馇嗌綐峭鈽?,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湖上(宋濂)為愛湖光好,一步一長吟。黃鶯見人至,飛起度湖陰。題西湖釣艇圖(唐寅)三十年來一釣竿,幾曾叉手揖高官?茅柴白酒蘆花被,明月西湖何處灘?入武林(張煌言)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漸路,怒濤豈

11、必屬鴟夷!望海潮(柳永)東南形勝, 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 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好事近西湖辛棄疾日日過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雖言如畫,想畫時難邈。前弦后管夾歌鐘, 才斷又重續(xù)。 相次藕花開也, 幾蘭舟飛逐。錢唐湖石記白居易錢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筧。凡放水溉田, 每減一寸, 可溉十五余頃; 每一復(fù)時, 可溉五十余頃,先須別選公勤軍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與

12、本所由田戶據(jù)頃畝, 定日時, 量尺寸, 節(jié)限而放之。 若歲旱,百姓請水,須令經(jīng)州陳狀刺史,自便押帖所由,即日與水。若待狀入司,符下縣,縣帖鄉(xiāng),鄉(xiāng)差所由,動經(jīng)旬曰,雖得水,而旱田苗無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自錢唐至鹽官界應(yīng)溉夾官河田,須放湖入河,從河入田。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數(shù)尺,水亦隨加,即不啻足矣;脫或不足,即更決臨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俗云: “決放湖水, 不利錢唐縣官。 ”縣官多假他詞以惑刺史?;蛟啤棒~龍無所托” ,或云 “茭菱先其利 ” 。且魚龍與生民

13、之命孰急, 茭菱與稻粱之利孰多, 斷可知矣。 又云 “放湖即郭內(nèi)六井無水 ” ,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數(shù)十眼,湖耗則泉涌,雖盡竭湖水,而泉用有余。況前后放湖,終不至竭,而云 “井無水 ” ,謬矣。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與湖相通,中有陰竇,往往堙塞,亦宜數(shù)察而通理之,則雖大旱而井水常足。湖中有無稅田約十?dāng)?shù)頃,湖淺則田出,湖深則田沒。田戶多與所由計會,盜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筧并諸小筧闥,非澆田時并須封閉筑塞,數(shù)令巡檢,小有漏泄,罪責(zé)所由,即無盜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已上,即往往堤決,須所由巡守預(yù)為之防。其筧之南舊有缺岸,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

14、南筧泄之,防堤潰也。予在郡三年, 仍歲逢旱, 湖之利害, 盡究其由。 恐來者要知,故書于石;欲讀者易曉,故不文其言。長慶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記。西湖七月半張岱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雌咴掳胫?,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yōu),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還坐露臺,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閑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fā),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 看月者亦

15、看, 不看月者亦看, 而實無一看者, 看之。其一小船輕幌, 凈幾暖爐, 茶鐺旋煮, 素瓷靜遞, 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杭人游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擦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guān)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 岸上人亦逐隊趕門, 漸稀漸薄, 頃刻散盡矣。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

16、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fù)整妝,湖復(fù)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fā)。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湖心泛月記林紓杭人佞佛, 以六月十九日為佛誕。 先一日, 闔城士女皆夜出,進香于三竺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門待之。余食既,同陳氏二生,霞軒、詒孫亦出城蕩舟,為湖游。霞軒能洞簫,遂以簫從。月上吳山,霧靄溟,截然劃湖之半。幽火明滅相間,約丈許者六七處,畫船也。洞簫于中流發(fā)聲,聲微細,受風(fēng)若咽,而悄哀怨, 湖山觸之, 仿佛若中秋。 氣霧消, 月中湖水純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錦帶橋,霞軒乃吹簫

17、背月而行。入柳陰中,堤柳蓊郁為黑影,柳斷處乃見月。霞軒著白袷衫,立月中。涼蟬觸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畫船經(jīng)堤下者,咸止而聽,有歌而和者。詒孫顧余此赤壁之續(xù)也。余讀東坡夜泛西湖五絕句,景物凄黯,憶南宋以前,湖面尚蕭寥,恨赤壁之簫弗集于此。然則今夜之游,余固未襲東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蹤跡,往往而類。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襲我者,寧能責(zé)之襲東坡也。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為之記。教學(xué)建議一、本文用 1 課時完成??梢杂?10 分鐘讓學(xué)生自讀和初步背誦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印象。用 15 分鐘和學(xué)生一起探討文章內(nèi)容,重點在于理解,不要講解得過于瑣碎。用 15分鐘處理練習(xí)題,突出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寫作手法、語言

18、風(fēng)格。用 5 分鐘強化背誦。二、本課的教學(xué)重點是在深入理解寫景特點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本文寫景的特點是使用白描手法,這是一種基本的寫作方法, 可以寫景, 也可以寫人, 教師要結(jié)合課文中的描寫 “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渲染把這種手法的特征講清楚,為了便于理解,還可以和 手法對比說明。三、本課的教學(xué)難點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guān)系。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師可以對張岱的經(jīng)歷作簡要介紹,這樣學(xué)生才能夠理解文中的淡淡哀愁,但不適宜講得過深過細,點到為止即可。敘事與寫景的關(guān)系也不宜講得過深,講清楚文中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襯就可以了。四、 課后

19、第三題也可以作為預(yù)習(xí)內(nèi)容, 在講課之前先作交流,以引起學(xué)生的興趣。有關(guān)資料一、參考譯文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凌晨后,我劃著一葉扁舟,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亭子上,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 (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 “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 ! ”拉著我一同

20、飲酒。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來時)下了船,船夫嘟噥道: “不要說相公您癡, 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 ! ”二、詩的小品小品的詩一讀張岱湖心亭看雪晚明小品在中國散文史上雖然不如先秦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樣引人注目,卻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開放在深山石隙間的一叢幽蘭,疏花續(xù)蕊,迎風(fēng)吐馨,雖無灼灼之艷,卻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風(fēng)韻。張岱( 1597-1689 )繼公安三袁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遠,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較高的 “殿軍 ” 。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 。張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

21、出仕,一直過著布衣優(yōu)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參加過抗清斗爭,后來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 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即寫于他明亡入山以后。書中緬懷往昔風(fēng)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 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 他在 陶庵夢憶 序中說: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dāng)黍熟黃粱,車旅螳穴,當(dāng)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 ”于此可見其著書旨趣及以 “夢 ”名書之由。 我們讀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 ,在欣賞其雅潔優(yōu)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時,常常感到有一層夢幻般的輕紗籠罩其上,使意境顯得深杳而朦朧。這是歷史投下的陰影,它反映了這位明末

22、遺民作家的思想弱點,也賦予他的文風(fēng)以特有的色彩。張岱的小品可謂名副其實的小品,長者不過千把字,短者僅一二百字,筆墨精練,風(fēng)神綽約,洋溢著詩的意趣。人們常說散文貴有詩意,這是很對的;如果拿詩來作比,我覺得張岱的小品頗似唐人絕句。它以雋永見長,寥寥幾筆,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無捉襟見肘之窘。取飲一勺,當(dāng)能知味;我們不妨擇一短章湖心亭看雪(見陶庵夢憶卷三) ,試作一點粗淺的品嘗。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開頭兩句點明時間、地點。集子中凡紀昔游之作,大多標明朝紀年,以示不忘故國。這里標 “崇禎五年 ” ,也是如此。 “十二月 ” , 正當(dāng)隆冬多雪之時, “余住西湖 ” , 則點明所居鄰西湖。這開頭

23、的閑閑兩句,卻從時、地兩個方面不著痕跡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緊承開頭,只此兩句,大雪封湖之狀就令人可想,讀來如覺寒氣逼人。 作者妙在不從視覺寫大雪, 而通過聽覺來寫, “湖中人鳥聲俱絕” ,寫出大雪后一片靜寂, 湖山封凍, 人、 鳥都瑟縮著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聲,連空氣也仿佛凍結(jié)了。一個 “絕”字,傳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這是高度的寫意手法,巧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上畫出了大雪的威嚴。 它使我們聯(lián)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 江雪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這幅江天大雪圖是從視覺著眼的,江天茫茫, “人鳥無蹤 ”

24、 ,獨有一個 “釣雪 ”的漁翁。張岱筆下則是 “人鳥無聲 ”,但這無聲卻正是人的聽覺感受,因而無聲中仍有人在。柳詩僅二十字, 最后才點出一個 “雪”字, 可謂即果溯因。 張岱則寫 “大雪三日 ”而致 “湖中人鳥聲俱絕” , 可謂由因見果。 兩者機杼不同,而同樣達到寫景傳神的藝術(shù)效果。如果說, 江雪中的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 是為了渲染和襯托寒江獨釣的漁翁;那么張岱則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是日 ”者, “大雪三日 ”后,祁寒之日也; “更定 ”者,凌晨時分,寒氣倍增之時也?!皳黼ヒ聽t火”一句,則以御寒之物反襯寒氣砭骨。試想,在“

25、人鳥聲俱絕” 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門, “獨往湖心亭看雪 ” ,這是一種何等迥絕流俗的孤懷雅興啊 ! “獨往湖心亭看雪 ”的 “獨”字,正不妨與 “獨釣寒江雪”的 “獨”字互參。 在這里, 作者那種獨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diào),不是溢于言外了嗎?其所以要夜深獨往,大約是既不欲人見,也不欲見人;那么,這種孤寂的情懷中,不也蘊含著避世的幽憤嗎?請看作者以何等空靈之筆來寫湖中雪景: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 ! “霧凇沆碭 ”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氣,一片彌漫。 “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

26、,迭用三個 “與”字,生動地寫出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作者先總寫一句,猶如攝取了一個“上下皆白的全景,從看雪來說,很符合第一眼的總感覺、總印象。接著變換視角,化為一個個詩意盎然的特寫鏡頭:“長堤一痕 ”“湖心亭一點 ”“余舟一芥 ”“舟中人兩三粒”等等。 這是簡約的畫,夢幻般的詩,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對數(shù)量詞的錘煉功夫, 不得不使我們驚嘆。 你看, “上下一白 ”之 “一 ”字, 是狀其混茫難辨, 使人惟覺其大; 而 “一痕 ”“一點 ”“一芥 ”之 “一 ”字,則是狀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覺其小。此真可謂著 “一”字而境界出矣。 同時由 “長堤一痕 ”到 “湖心亭一點 ” ,到 “余舟一芥 ” ,到 “舟中人兩三?!?,其鏡頭則是從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這 “痕”“點 ”“芥”“粒”等量詞,一個小似一個, 寫出視線的移動, 景物的變化, 使人覺得天造地設(shè),生定在那兒,絲毫也撼動它不得。這一段是寫景,卻又不止于寫景;我們從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難感受到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茫茫如 “太倉米 ”的深沉感慨。下面移步換形,又開出一個境界: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