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美學原理考試大綱課程名稱:美學課程編號:00037課程類型:校考課教學時數:周課時4節(jié),共72學時 教材名稱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美學,朱立元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本大綱審定人:院學術委員會.課程的性質與目的一、 課程性質:美學是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yè)的基礎課和專業(yè)課。本課程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存在論為哲學基礎,以審美活動為出發(fā)點和主要研究對象,以“實踐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審美活動是一種基本的人生實踐”、“美不是現成的,而是在審美活動中生成的”、“審美是高級形態(tài)的人生境界”等觀點為主旨,展開對美學基本問題的論述。二、課程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美學的學科性質、美學的產生和
2、發(fā)展、美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以及實踐存在論美學的哲學基礎、主要內容、基本特點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對于審美活動論、審美形態(tài)論、審美經驗論、藝術審美論、審美教育論等基本內容能夠理解和掌握,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審美現象,從美學的角度認識文學藝術活動。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美學理論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應用美學理論進行審美鑒賞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能力,對于理解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各種審美現象具有理論指導意義。本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論思維水平、審美情操,對于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課程內容和考核目標第一章 緒論大綱:要求考生能夠了解美學學科的概況,系統(tǒng)掌握美學學科的性質和定位
3、、美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美學的誕生和發(fā)展、美學的哲學基礎和基本問題,以及審美與人生的關系等基本內容,尤其對于美學學科的性質和研究對象、美學的哲學基礎和基本問題、審美與人生的關系等問題應該深刻理解??己酥R點:1美學的學科性質2美學的研究對象3美學學科的發(fā)展4美學的哲學基礎5審美活動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6美學研究的五個基本問題具體內容:第一節(jié) 美學是一門怎么樣的學科一、美學史上對美學研究對象的幾種代表性看法二、對美學學科的研究對象的認識三、美學是一門關于審美現象的綜合性人文學科四、美學研究的方法第二節(jié)美學的誕生與學科發(fā)展一、審美意識、美學思想、美學學科二、鮑姆加登與美學學科的誕生第三節(jié) 哲學基礎一
4、、美學的哲學基礎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存在論自由乃是通向審美的根本途徑,也是哲學通向美學的橋梁。第四節(jié) 審美與人生一、審美是一種人生實踐二、審美是一種高級的人生境界第五節(jié) 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一、審美關系與審美活動二、審美關系的特點二、美與審美形態(tài)三、美感與審美經驗四、藝術和審美教育第二章 審美活動論大綱:要求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認識審美活動的存在機制、基本性質與內涵。對審美活動對于人生的意義,審美活動的內在過程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從而樹立起健康而合理的審美觀。在理解審美活動的性質的同時,掌握審美活動的內在機制與構成審美活動的諸環(huán)節(jié)??己酥R點1審美活動的動力機制:審美需要、審美趣味、審美理想2審美活動的
5、性質3審美活動的價值內涵4審美作為人的最本己的存在方式5審美活動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基礎6在審美活動中生成的審美主體和基本存在狀態(tài)7對象自身的客觀條件及其向審美對象的轉化8審美對象的基本性質9四種審美發(fā)生的理論10審美發(fā)生的基本前提考核要求1識記(1)審美需要及其特征(2)審美理想及其特點,審美理想對審美活動的作用(3)審美趣味的特征,審美趣味的標準是什么(4)審美體驗及其特點(5)審美驚異的特點(6)審美對象形式規(guī)律的多樣統(tǒng)一原則,色彩、線條、形態(tài)的審美特性(7)審美對象的非實體性與開放性(8)審美活動的特殊性(9)審美活動與一般價值活動的特殊性(10)關于審美發(fā)生后的諸種理論:游戲說、生
6、物本能說、巫術說、勞動說2領會(1)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審美活動是有限功利性與最高功利性的統(tǒng)一(3)審美活動的自律性與他律性(4)審美活動為什么是一種價值活動(5)審美活動是人最具有人的本質性的存在方式(6)審美活動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基礎(7)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的精神存在特征(8)事物的物質因素成為審美的條件(9)審美對象具有客觀性的原因(10)為什么只有在審美活動中對象的審美條件才能現實地向審美對象轉化(11)掌握勞動說的意義和不足(12)審美發(fā)生的條件和標志3應用(1)舉例說明審美活動是最具個性化的精神活動(2)為什么說趣味無爭辯的觀點是有害的(3)舉例說明審美活動是
7、有限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統(tǒng)一(4)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什么是審美體驗,并概括其特點(5)結合具體作品談一談審美對象的形式規(guī)律的多樣統(tǒng)一原則具體內容第一節(jié) 審美活動的存在方式一、審美活動的動力機制二、審美活動的基本性質三、審美活動的價值內涵第二節(jié) 審美活動中的主體與對象一、主體與對象只存在于審美活動中二、審美主體的存在狀態(tài)三、審美對象的生成與顯現第三節(jié) 審美活動的發(fā)生一、審美發(fā)生理論概述二、審美發(fā)生的條件和標志三、原始審美活動的基本類型第三章 審美形態(tài)論大綱: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審美形態(tài)理論的性質和特點、審美形態(tài)的歷史發(fā)展,重點掌握悲劇與喜劇、崇高與優(yōu)美、丑與荒誕等審美形態(tài)的主要特征,六種審
8、美形態(tài)概念的內涵、基本特征和歷史發(fā)展為本章考核的重點。考核知識點1審美形態(tài)的性質和特征2審美形態(tài)的歷史發(fā)展3優(yōu)美與崇高的內涵、特點和比較4悲劇和喜劇的內涵、特征5作為人生存在的悲劇與喜劇6作為特殊審美形態(tài)的丑和荒誕考核要求1識記(1)審美形態(tài)、審美情趣的定義(2)審美形態(tài)的生成性、貫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內涵(3)審美形態(tài)形成和發(fā)展的現實和歷史基礎(4)崇高、優(yōu)美的概念及特點(5)悲劇、喜劇的概念和特點(6)丑、荒誕的概念和特點2領會(1)審美形態(tài)的基本特征(2)審美形態(tài)與人的思維方式之間的關系,審美形態(tài)與人的語言的關系,審美形態(tài)與文化精神的關系(3)美學史上的崇高與優(yōu)美,作為兩種審美形態(tài)的崇
9、高與優(yōu)美(4)悲劇理論與喜劇理論的歷史回顧、悲劇理論的歷史考察,喜劇理論的歷史考察(5)丑和荒誕的產生,丑和荒誕成為特殊的審美形態(tài)的基本原因3應用(1)舉例說明審美形態(tài)的人生實踐性質(2)舉例說明審美形態(tài)的主要類型及其關系(3)舉例說明優(yōu)美和崇高的關系(4)論述作為審美形態(tài)的悲劇、喜劇與人生實踐的關系(5)論述丑和荒誕作為特殊的審美形態(tài)的原因(6)論述荒誕與現代社會的生存狀態(tài)的關系具體內容第一節(jié) 審美形態(tài)的內涵與特征一、審美形態(tài)的界定二、審美形態(tài)的特征第二節(jié) 審美形態(tài)的形成和發(fā)展一、審美形態(tài)的歷史性二、審美形態(tài)與思維三、審美形態(tài)與語言四、審美形態(tài)與文化第三節(jié) 優(yōu)美和崇高一、優(yōu)美二、崇高三、優(yōu)美
10、與崇高的比較優(yōu)美作為審美實踐中的形態(tài),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統(tǒng)一、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在人生實踐中,人與自然、與社會、與自身所呈現的一種和合化一的境界。而崇高則不然,它主要體現的是人生實踐中,由于主體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體的人對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超越。正因為如此,優(yōu)美和崇高體現的是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補充的兩種人生境界。第四節(jié) 悲劇和喜劇一、悲劇二、喜劇三、作為人生存在的悲劇和喜劇第五節(jié) 丑和荒誕一、丑二、荒誕三、丑和荒誕作為特殊的審美形態(tài)第四章 審美經驗論大綱:學生應該了解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發(fā)展狀況、審美經驗各構成要素的相互關系、審美心理機制的建構與調節(jié)方式,掌握審美經驗的基本性
11、質與特征、審美經驗的構成要素、審美經驗的動態(tài)過程??己酥R點1審美經驗理論的發(fā)展過程2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3審美經驗的主要特征4審美經驗的構成要素5審美經驗的結構法則6審美經驗的心理建構7審美經驗的動態(tài)過程考核要求1識記(1)審美經驗理論的發(fā)展過程(2)審美經驗各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3)審美心理機制的形成和調節(jié)方式(4)直觀、想象、審美形態(tài)等概念的基本內涵2領會(1)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2)審美經驗的主要特征(3)審美經驗各構成要素的特點和作用(4)審美經驗各個階段的內在特征3應用(1)結合實例分析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2)結合實例分析審美經驗的主要特征(3)結合實例分析審美經驗各構成要素的作
12、用(4)結合實例分析審美經驗的動態(tài)過程具體內容第一節(jié) 審美經驗的性質和特征一、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二、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三、審美經驗的主要特征第二節(jié) 審美經驗的內在結構一、審美經驗的構成要素二、審美經驗的結構法則三、審美經驗的心理結構第三節(jié) 審美經驗的動態(tài)過程一、呈現階段二、構成階段三、評價階段第五章 藝術論(一)大綱:學生應該對歷代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藝術所下定義有所了解;弄清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聯系和區(qū)別,藝術作品的層次結構;重點掌握藝術品的意象和意境,藝術的功能等??己酥R點1幾種有代表性的藝術定義2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區(qū)別與聯系3藝術品的四層次及其關系4意象的結構與類型5藝術意象的審美特點6
13、意境的內涵與類型7藝術的多元功能和核心功能考核要求1識記(1)八種流行的藝術定義(2)藝術品的四個結構層次(3)意象的定義與結構(4)意象的四種主要類型(5)意象的四個基本特征(6)意境的內涵(7)藝術的多元功能2領會(1)為什么說給藝術下定義是困難的(2)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區(qū)別與聯系(3)意象的物態(tài)化過程(4)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5)意境和意象的關系(6)審美是藝術最核心的功能3應用(1)具體分析在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中藝術是如何向非藝術領域滲透的(2)以一件藝術品為例說明意境的存在形態(tài)(3)結合具體作品說明審美功能在藝術作品中的首要地位具體內容第一節(jié) 藝術與藝術品一、歷史上對藝術的定義二、藝術品
14、和非藝術品之間的區(qū)別三、藝術品和非藝術品的聯系四、藝術品的層次結構第二節(jié) 藝術品:創(chuàng)造意象世界一、什么是意象二、藝術品就是要創(chuàng)造意象世界第二節(jié) 意境一、什么是意境二、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第三節(jié) 藝術的功能一、藝術的功能是多元的二、審美是藝術的核心功能第六章 藝術論(二)大綱: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應該系統(tǒng)了解藝術的存在方式,把握藝術創(chuàng)造中天才的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狀態(tài)及其特征,重點掌握意象的創(chuàng)造及其接受的過程??己酥R點1藝術的存在方式2藝術存在于從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品藝術接受的動態(tài)流程中3藝術意象的生產與創(chuàng)造4藝術天才,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構成5藝術技巧6藝術形態(tài)的劃分標準7各門藝術的審美特征8藝術意象的重建與接受考核
15、要求1識記(1)作為存在方式的藝術品的三個基本特征(2)藝術天才、靈感等范疇及其特征(3)藝術的敏感及其特征(4)藝術分類的原則(5)各類藝術的審美特征(6)藝術鑒賞過程中的觀、品、悟三個階段及其特征2領會(1)領會藝術存在于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品藝術接受的動態(tài)流程中(2)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3)意象孕育、創(chuàng)造、生成過程(4)藝術操作在意象生產中的作用(5)劃分藝術類型有哪些標準(6)藝術接受的核心、本質和過程(7)藝術接受的主體性特征3應用(1)舉例說明藝術只能夠存在于審美活動和審美經驗中的原因(2)舉例說明意象物態(tài)化和生產過程(3)舉例說明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4)舉例說明藝術中技巧與
16、形式的審美價值(5)舉例說明在鑒賞過程中藝術意象是如何重建的具體內容第一節(jié) 藝術的存在方式一、藝術首先存在于藝術的意象世界中。二、藝術只能存在于主體(人)的審美心理活動和審美經驗中:三、藝術存在于從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品藝術接受的動態(tài)流程中:第二節(jié) 藝術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生產一、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是藝術意象的生成。二、意象的孕育三、意象的生產第三節(jié) 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藝術技巧一、藝術天才二、藝術敏感三、藝術想象力四、靈感五、藝術創(chuàng)造的操作與技巧第四節(jié) 藝術的形態(tài)一、藝術形態(tài)的劃分標準二、各類藝術的審美特征第五節(jié) 藝術意象的接受和重建一、藝術意象接受的核心仍然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二、藝術接受的主體性三、藝術品的鑒賞過程第七章 審美教育論大綱:要求學生了解中西美育思想的源流,明確美育的內涵,區(qū)分美育與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藝術教育的異同點,領會美育訴諸感性、潛移默化、能動性的特點,理解美育怡情養(yǎng)性、化性起偽的功能,并結合實例闡述美育與人生境界的關系,談談美育如何造就審美的人??己酥R點1中西美育觀的源流2美育的內涵3美育訴諸感性、潛移默化、能動性的特點4美育怡情養(yǎng)性、化性起偽的功能5美育的目的考核要求1識記(1)中國美育思想的基本歷史線索(2)蔡元培、梁啟超、王國維的美育觀(3)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賀拉斯、席勒、馬克思等人的美育觀(4)美育的內涵(5)美育訴諸感性、潛移默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商選品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電機銷售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財務風控專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網絡信息內容審核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私域流量運營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河北省滄州市孝子墓中學2025年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云南省元江民中2025屆高一下化學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廣西梧州市岑溪市高一下化學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公園流動漁具管理辦法
- 春節(jié)車票報銷管理辦法
- 水泥場地改造方案(3篇)
- 資材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 既有建筑節(jié)能綜合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qū)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工程管理基礎知識考試試卷及答案
- 礦山生態(tài)修復方案
- 2024年江西省公安廳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考試真題
- 聯想銷售人員管理制度
- 貴州2023年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乙烯 - 辛烯溶液共聚反應機理及聚合物鏈結構調控策略探究
- 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成果礦井自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