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林清話》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d7f188fc-85d3-4837-9f4d-44792ed8df83/d7f188fc-85d3-4837-9f4d-44792ed8df831.gif)
![讀《書林清話》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d7f188fc-85d3-4837-9f4d-44792ed8df83/d7f188fc-85d3-4837-9f4d-44792ed8df832.gif)
![讀《書林清話》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d7f188fc-85d3-4837-9f4d-44792ed8df83/d7f188fc-85d3-4837-9f4d-44792ed8df83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書前,相關資料查詢整理:作者:葉德輝,字奐彬(也作煥彬),號直山,一號郋園,湖南湘潭縣人。是 近代著名的版本目錄學家、大藏書家。撰有藏書十約、書林清話、書 林馀話、觀古堂藏書目、郋園讀書志等一、成書條件:1、清代樸學的發(fā)展興盛,為書林清話成書創(chuàng)設了大的學術背景。樸學 是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盛行的一種以考據(jù)、訓話為主要治學內容的學術思潮。這 種學術重證據(jù)輕義理,文風樸實簡潔,因此被稱為“樸學”。樸學的興起促使清 代文人注重版本??敝畬W,葉德輝秉承乾嘉學派治學之風,積三十年之功著成書 林清話葉德輝2、作者葉德輝是晚清著名的大藏書家, 有學者說至葉氏1927年被殺時,其 藏書可能已超過三十萬卷。豐富
2、的個人藏書,為其寫作書林清話提供了寶貴 的第一手資。p.s藏書主要來源:(1)是先輩所遺留的藏書;(2)個人的多方搜求;(3)與人交換二、史料價值“是清代版本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廣泛論及了版本學領域的許多問題,在 羅列史料的基礎上,間有考辨,堪稱清代版本學的總結性專著?!?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第87頁:書林清話的問世,標志著版本學脫離目錄學而走向獨立。三、版本:1、 書林清話初刻于葉氏觀古堂,后經(jīng)三次修改,以民國九年即1920年 的觀古堂刻本為最佳。2、書林清話的最早整理本,以1957年古籍出版社據(jù)1920年葉氏觀古堂 本為底本鉛印,附葉啟圭1928年在上海澹園鉛
3、印的書林余話及李沫的 書林清話)校補3、書林清話新版本:2008年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版本收錄(書 林清話、書林余話,書末也附有李沫的 書林清話校補。尤其值得一提 的是,此版書末還附有歷代版刻插圖150余幅,可文圖對照,具有很高的實用價 值p.s 80年代后,所出的書林清話新版本,所用底本,都是 1920年觀古 堂第三次修正本,都注重將繁體豎排版變?yōu)楹嗴w橫排版, 并加入了標點符號。雖 有助于讀者的閱讀,但由于點校者校對不夠認真,導致書中標點的錯訛極多,影 響了書的準確性。四、學者評價較高如:1、版本目錄學家繆荃孫盛書林清話序中盛贊:“紹往哲之書,開后學之派別”2、梁啟超1923年撰國學
4、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時也收入此書,并謂其“論刻書源流及藏書掌故,甚好”3、袁慶述在葉德輝和他的 書林清話一文中說書林清話對“凡屬與版本有關的問題,幾乎是纖微必載,巨細無遺。其材料之繁富,涉及之廣泛,研究之深入,在當時確實沒有人能與 之相比,即使是后人研究版本學的著作, 也無不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和 珍貴的資料?!眕.s由于書林清話內容廣泛,征引材料豐富,再加上作者葉德輝的主觀 思想和時代的局限,導致有些地方存在缺陷,一些結論也并不正確。亦選讀原因 :真正從理論層面對版本學進行較為系統(tǒng)研究的不首推書林清話 。 是現(xiàn)今所知我國最早提出 “版本學” 概念,并從理論上進行較為系統(tǒng)地論述版本 的專著。讀書筆
5、記卷一和卷二 ,著重介紹我國書籍制度的起源及其名稱概念的考證, 同時也涉 及到宋代坊刻的部分史實 ;如:1、卷一“板本之名稱”中說 :“私家之藏,自宋尤裹遂初堂、明毛晉汲古閣, 及康、雍、乾、嘉以來各藏書家,斷斷于宋元本舊鈔,是為板本之學。 ”這是現(xiàn) 今關于“版本學”的最早界定,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此后,版本學的專著出了很多, 但只要言及版本學的定義,都會提及書林清話中的論述,可見其對版本學的 影響之大。p.s此段對版本學的研究范圍只是確定在“宋元本舊鈔”,范圍過于狹窄。2、卷一“書有刻板之始”中,對版刻的起源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針對世 人多認為書有刻本“始于五代馮道”的說法,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為
6、刻本 “其實 唐嘻宗中和年間已有之。 ”接著他引用唐柳砒家訓序 :“中和三年癸卯夏,奎 輿在蜀之三年也。余為中書舍人。旬休,閱書于重城之東南,其書多陰陽雜記、 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又有字書小學,率雕板印紙,浸染不可曉” ,指出 這是書有刻板之始。又引葉夢得在石林燕語中“ 世言雕板印書始馮道,此不 然則唐固有之矣。”的說法。再舉“唐元微之為白居易長慶集作序,有 繕寫模勒,街賣于市井' 之語,司空圖一鳴集九載有為東都敬愛寺講律 僧惠確化募雕刻律疏 ”這兩個例證,提出當今學界普遍公認的雕版印刷產(chǎn)生產(chǎn) 生于唐代的說法, 在當時的條件下, 葉德輝能力駁眾說做出雕版刻書起源于唐的 正確判斷,
7、實屬不易。3、卷一“古今藏書家紀板本”先言 :“古人私家藏書,必自撰目錄。今世所 傳,宋晃公武郡齋讀書志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是也。 ”可看出當時的書 目還不重視對版本的區(qū)分。后又續(xù)言: 、“自鏤板興,于是兼言板本,其例創(chuàng)于宋 尤裹遂初堂書目 。目中所錄,一書多至數(shù)本,有成都石經(jīng)本、秘閣本、舊監(jiān)本、京本、江西本、吉州本、杭本、舊杭本、嚴州本、越州本、湖北本、川本、川大字本、川小字本、高麗本” 點明這是辨別版本之始。接著又指出毛扁汲古 閣珍藏秘本書目中,“注有宋本、元本、舊鈔、影宋、校宋本等字。 ”不過當時豐道生為華夏撰真賞齋賦時“不專敘宋元板書” 可見,當時宋本、元本還較為常見,不需特別加以標
8、注。而到了清朝, “自康、雍以來,宋元舊刻日稀,而 給紳士林,債宋、秘宋之風,遂成一時佳話。乾隆四十年,大學士于敏中奉救編天祿琳瑯書目十卷,分列宋板、元板、明板、影宋等類,于刊刻時地、收藏 姓名、印記,一一為之考證是為官書言板本之始?!闭f明至清代對版本的辨 別己經(jīng)很普遍、很完備了,版本之學已很興盛了。卷一“板本之名稱”中說 :“而近人言古藏書者,分目錄、板本為兩種學派 大約官家之書,自崇文總目以下,至乾隆所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是為 目錄之學 ;私家之藏,自宋尤裹遂初堂 、明毛晉汲閣,及康、雍、乾、嘉 以來各藏書家,斷斷于宋元本舊鈔,是為板本之學 ;然二者皆兼校雌,是又為??敝畬W?!比~氏甚至認
9、為 “本朝文治,超軼宋元,皆此三者為之根抵。 ”既強調了 目錄、版本、??比叩淖饔茫肿C明了三者相互為用、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的 聯(lián)系。卷二中,通過“書節(jié)鈔本之始”、“巾箱本之始”、“刻書有圈點之始”這些條 目,介紹了節(jié)鈔本、巾箱本、批注本等版本類型的起源發(fā)展問題??梢姡~德輝 已經(jīng)注意到了特殊版本類型的發(fā)展卷三中,詳細介紹了宋代刻書的情況。 列有“宋司庫州軍郡府縣書院刻書” 、 “宋州府縣刻書”、“宋私宅家塾刻書”、“宋坊刻書之盛”四個條目,分別介紹了 宋代官刻、私刻、坊刻的基本狀況。先介紹國子監(jiān)本,“宋時官刻書有國子監(jiān)本,歷朝刻經(jīng)、史、子部見于諸家 書目者,不可悉舉?!?,總說國子監(jiān)刻書之盛
10、,對于國子監(jiān)“刻書之慎重” ,“監(jiān)款 之充盈”,葉氏發(fā)出了“天水右文,固超逸元、明兩代矣”的感嘆。除了國子監(jiān) 本外,葉氏又羅列了如“崇文院本” 、“秘書監(jiān)本”等 38種官刻本,在“宋州府 縣刻書”中,又羅列了包括“江寧府本” 、“杭州本”、“明州本”在內的 12種府 縣刻本,由此可見,宋時官刻之興盛。又介紹岳坷相臺家塾刻書 “宋時家塾刻書, 其名姓亦甚繁多。 今所最著如岳 坷之相臺家塾刻九經(jīng) 、 三傳,廖瑩中之世踩堂刻五經(jīng) 、 韓、 柳集, 皆至今為人傳誦。”還舉了如“蜀廣都費氏進修堂” 、“建安蔡子文東塾之敬室” 、“建安劉元起家塾之敬室” 等 35 個私家刻書機構。 且對宋時家塾刻本評價很
11、高, 認為其“精雕細校,于官刻本外儼若附庸之國矣。 ”對于宋代坊刻,葉德輝認為“宋時坊刻,前有建安余氏,后有臨安陳氏 顧其他散見諸藏書家志、目、題記,不可不匯而錄之。 ”接著又列舉了如“建寧 府黃三 /又郎書鋪”、“建陽麻沙書坊”、“臨安府太廟前尹家書籍鋪”等 20 家書坊 的刻書。最后評價宋坊刻本說 :“其刻本之流傳至今,雖為人鑒賞,然雕鏤不如 官刻之精, ??辈蝗缂役又畬彛?收藏家若概以甲本推之, 抑亦未免愛無差等矣。 ” 可見,他認為,宋坊刻本其精善程度要低于官刻本和私刻本。此外,除卷三中從官刻、私刻、坊刻的角度介紹完宋代刻書情況之后,還在 卷六介紹了宋刻書的一些特點。 如在“宋刻書行字
12、之疏密” 中介紹了宋刻的行款 ; “宋刻書紙墨之佳”、“宋印書用椒紙”、“宋人鈔書印書之紙” 中研究了宋刻的用 紙情況 ;又在“宋元刻本歷朝之貴賤”中研究了宋刻的流傳及價格問題,內容豐 富而全面。卷四 談金、元刻書。一、和宋代并存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主要即遼和金,但由于遼制書禁甚嚴,因 此書籍流傳于后世者絕少,所以對遼代的圖書沒有記載。二、對金代刻書,在“金時平水刻書之盛”這一條目中,做了簡單介紹,言;“金源分割中原不久,乘以干戈,惟平水不當要沖,故書坊時萃于此。 ”解釋了金時平水刻書興盛的原因。接著介紹了“書軒陳氏'伙“李子文” 、“張謙”、“平 水中和軒王宅”、“晦明軒張宅”、“篙州福
13、昌孫夏氏書籍鋪” 、“褐石趙晰”這七家 刻書情況,為金代刻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三、對元代刻書情況的介紹,也按官刻、家刻、坊刻的順序進行。1、在“元監(jiān)署各路儒學書院醫(yī)院刻書”中列舉了包括“國子監(jiān)本” 、“各路 儒學本”、“書院本”等在內的 16種官刻本 ;2、在“元私宅家塾刻書” 中,葉氏對元代私刻評價道 :“元時私宅刻書之風, 亦不讓于天水”3、對于元代坊刻, 在“元時書坊刻書之盛” 中介紹了 39 家書坊的刻書情況, 并說“元時書坊所刻之書,較之宋刻尤黔。 ”4、此外,又介紹了元代刻書的特點。如 在“元刻書多用趙松雪體字” 、“元刻書多手寫” 中,指出元代刻書注重書法、多請名手書寫上版的
14、特點,并認為“其工者足與宋塹相領頑”在“元時官刻書由下陳請”中,介紹了元代官刻書是由下向上申請的特點 ; 在“元時刻書之工價”中,則列舉了一些元刻本的工價,認為“古今刻書之工, 恐未有貴于此者,”點出了元代刻書工價的昂貴。卷五言 明代刻書,在“明時諸藩府刻書之盛” 中說 :“明時官刻書, 推南、北京監(jiān)本為最盛。南 監(jiān)多存宋監(jiān)、 元路學舊板, 其無正德以后修補者, 品不亞子宋元北監(jiān)多據(jù)南 監(jiān)本重刻,十三經(jīng)、二十一史之外,罕見他書。 ”又由“世所傳經(jīng)廠大字本 五經(jīng)、四書、頗為藏書家所低斥”生出“夫以一代文教之事,以奄人主之, 明政不綱,即此可見” 的感嘆。且注意到了“諸藩時有佳刻” ,所以,對藩刻
15、本 介紹較多,羅列了蜀府、吉府、周藩等 20 個藩府的刻書情況。對于明代家刻本,葉氏先在“明人刻書之精品”中指出“明人家刻之書,其 中為收藏家向來珍賞者。 ”并舉有豐城游明大異翻雕元中統(tǒng)本史記集解索隱 一百三十卷,錫山安國桂坡館刻顏魯公文集十五卷,金臺汪諒刻史記索隱正義一百三十卷等例子加以說明。在“明人私刻坊刻書”中,按“書院、精舍、書堂等類,分別記之”的方法, 介紹了其他私刻、坊刻之書 ;從條目所占比例可以看出: 卷二到卷五對歷代刻書情況的系統(tǒng)介紹, 是書 林清話一書的主體部分。在全書 126 個條目中,共用 79 個條目來詳細地介紹 了自有刻板以來的歷代刻書情況,其中尤以宋、元、明三朝為重
16、。卷六到卷九 對宋朝到清代刻書制度、特點和得失的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 卷六“宋蜀刻七史”中,葉氏就從宋井憲孟命在眉山刻七史起,依 次介紹了宋“蜀大字本” 、元“九經(jīng)道遏本”、明“南監(jiān)本”之后又介紹說明洪武 至嘉靖、萬歷、崇禎,書版又疊經(jīng)補修,原板所存無幾。入國朝順、康、雍、乾 四朝,尚存江寧藩庫,間亦出以印行??上Ъ螒c藩庫失火,書版付之一炬。至此 止,宋蜀刻七史的版本流變也清晰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再如卷四“元時書坊 刻書之盛”中,葉氏在廬陵泰宇書堂刻增修妙選群英草堂詩余全集下加設小 注,指出“即洪武遵正書堂本之祖” ,道出此本為此書版本的源頭??梢?,葉氏 在書林清話中還注意到了同一種書的版本源流
17、問題。卷七 中,提到“明時官刻書只準翻刻不準另刻” 、“明時書帕本之謬”、“明人 不知刻書”、“明人刻書改換名目之謬” 中,批評了明刻本 “??辈簧?,訛謬滋多” 的缺點 ;在“明許宗魯刻書用說文體字” 、'明刻書用古體字之陋”中簡介了 明刻的字體特點 ;又在“明人裝訂書之形式” 、“明時刻書工價之廉”中介紹了明 刻的裝幀特點及工價。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卷八 “明錫山華氏活字板”中介紹了明代活字板的興盛,而“日本朝鮮活 字板”既說明了活字板印刷在國外的發(fā)展,又介紹了外國特殊的活字本書籍。卷九“古今刻書人時地之變遷” 、“吳門書坊之盛衰”、“都門書肆之今昔, 這三個條目的記載, 可以考察杭
18、州、 蘇州、 北京這三個文化中心的盛衰變遷的狀 況,可作為經(jīng)濟、政治發(fā)展史的一種參考。具有極大地史料價值對于清代刻書情況,記述比較簡略。但從“內府刊欽定諸書” 、“四庫發(fā)館校 書之貼式”、“武英殿聚珍板之遺漏” 、“無錫秦刻九經(jīng)之精善” 、“納蘭成德刻通志 堂經(jīng)解之一”、“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jīng)解之二” 、“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jīng)解之三” 這 些條目中,不難發(fā)現(xiàn)葉氏仍是按官刻、家刻、坊刻的順序來介紹清代刻書的,另 外,葉氏還在“國朝不仿宋刻經(jīng)史之缺典” 、“國朝阮元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之優(yōu)劣” 中也指出了清刻中存在著??辈痪娜毕荨?。論證有理有據(jù),很有說服力。卷十 內容則側重于歷代鈔書、 刻書、藏書的遺聞
19、軼事, 除此之外還有對偽刻 作了專門的論述。如通過列舉正反兩方面的諸多例子,強調了嚴謹?shù)膽B(tài)度對于校勘的重要性。 正面的例子,如在卷十“朱竹佗刻書之逸聞”引雞窗叢話中對于朱彝尊 刻書的介紹,“竹佗凡刻書,寫樣本親自校兩遍,刻后校三遍。其明詩綜刻 于晚年,刻后自校兩遍,精神不貫,乃分于各家書房中,或師或弟子,能校出一 訛字者送百錢?!比~德輝認為朱彝尊為他人校刻的書籍,以張士俊澤存堂所刻的 玉篇、.廣韻、群經(jīng)音辨、佩梢、字鑒為最精,這也是現(xiàn)在公認的 善本。由此可見朱彝尊嚴謹?shù)男鴳B(tài)度, 這是從正面闡釋??毙枰袊乐?shù)膽B(tài)度。 反面例子,如在“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jīng)解之一”中,對“主裁者無 卓識,而門戶之見
20、過深, 凡諸家經(jīng)解, 非程朱一派,則削而不錄” 妄意刪削和“又 其所刻本有宋元舊本可據(jù),而全不取以校勘”的草率態(tài)度,表示出不滿。力求通過這些反面的例子,來告誡后學,如不嚴謹?shù)男?睉B(tài)度,則必將貽誤小結書林清話 總體上是按照朝代更迭的順序來展開介紹的, 便于從縱向上了 解我國版刻的發(fā)展脈絡 ;具體到每個朝代,又大致按照官刻、家刻、坊刻的順序 來分別介紹, 便于從橫向上進行比較, 以把握這一朝代的刻書特點。 對歷代刻書 的研究大到每個朝代刻書的概貌,小到刻書的字體、用料、工價特點。對全面、 系統(tǒng)地了解歷代刻書情況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此外,書林清話中 (不包括小注中所及 ),僅諸家藏書目與題跋,就涉及
21、到了近 70 種,其中陸心源的麗宋樓藏書志瞿鋪的鐵琴銅劍樓書目 ,丁丙 的善本書室藏書志, 天祿琳瑯書目包括后編均提到百余次。由此可見 其對諸家書目題跋的重視。書林清話兼有古代筆記、 雜著和類書的某種特征, 既有一般書的可讀性, 又兼有工具書可供檢索的性質。 ” 采用的是條目式編撰體例,全書基本上是由小條目式的獨立章節(jié)組成。全 書共分為十卷,卷下細分若干章節(jié),全書共有 126 個相對獨立的章節(jié) .每一章節(jié) 一般幾百字至數(shù)千字不等。 卷一和卷二, 著重介紹我國書籍制度的起源及其名稱 概念的考證,同時也涉及到宋代坊刻的部分史實 ;卷三敘宋代刻書 ;卷四談金、元 刻書 ; 卷五明代刻書 ;卷六及卷九則是對宋朝到清代刻書制度、 特點和得失的分析 和總結部分 ;十卷,內容則側重于歷代鈔書、刻書、藏書的遺聞軼事,除此之外 還有對偽刻作了專門的論述。這樣的安排就方便了讀者的查檢。另外,為了實現(xiàn)章節(jié)的規(guī)范整齊,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專題,特意將其分 為幾個章節(jié)。如“毛晉汲古閣刻書”這一專題就分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史演進模板
- 運動員申請書
- 公司預支申請書
- 導游業(yè)務-2025導游資格證導游業(yè)務考試模擬題
- 退出學校志愿者申請書
- 補助申請書范文
- 4s店申請書范文
- 電表開戶申請書
- 停薪留職后上崗申請書
- 提高旅游景點的服務質量標準
- 腸道健康管理
-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古詩文閱讀強化練習題匯編(含答案解析)
- 北京萬集DCS-30K計重收費系統(tǒng)技術方案設計
- 歌劇卡門課件教學課件
- 光伏發(fā)電績效考核管理
- 低空經(jīng)濟無人機行業(yè)市場趨勢與競爭分析
- 信息論與編碼理論-全
- 不良反應事件及嚴重不良事件處理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 SOP
- 舌尖上的美食中國美食文化北京小吃介紹
- 2024年航空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航空乘務員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2021上海春考作文題解析及范文(怎樣做與成為什么樣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