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愛蓮說》教學設計_第1頁
23《愛蓮說》教學設計_第2頁
23《愛蓮說》教學設計_第3頁
23《愛蓮說》教學設計_第4頁
23《愛蓮說》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愛蓮說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體味駢散結合的語言之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掌握襯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蓮花高潔的品質和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培養(yǎng)“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三、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學用具:多媒體 五、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學課時:兩課時 七、教學步驟與內容:(一)情景導入: 1引導學生欣賞以“荷花”為題材的畫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展示實物,也可制作

2、課件配以詩文、音樂)2導入語: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愛好及興趣,對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的喜好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愛青松,因為它不畏嚴寒,“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有人喜歡梅花,因為它傲然開放,與雪爭艷。同學們,你們見過蓮花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欣賞一組蓮花圖片:妙筆生花、一枝獨秀、獨擎燭照紅裝、世人皆睡我獨醒、小荷才露尖尖角、夢、沉魚落雁荷花也稱蓮花,它一直是中國畫家們喜愛的繪畫題材,綜觀歷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將蓮作為描寫的對象。有唐代詩人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有宋代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有唐代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

3、臉兩邊開”;有唐代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并不是因為它美,他寫愛蓮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贊美它的美。(二)介紹作者和題目含義:1、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師佛從道,創(chuàng)立了宋代“理學”,可以說是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周敦頤一生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他還在自己著書講學

4、的濂溪書院內建造了一座“愛蓮堂”,而且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辟一四十余丈寬的蓮池(后被稱為“愛蓮池”),池中建“賞蓮池”,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講學研讀之余,常漫步于堂前賞蓮自吟,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說,借花述志。2、題目含義: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贊美過它,并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皭邸北憩F了作者的感情,全文共八句,“愛”字出現了七次,“愛”是全文的主線,以愛串起全篇?!吧彙笔沁@篇文章寫作的主體?!罢f” 在這里指什么?“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疇,既可以說明事物

5、,也可以用來記敘、抒情,偏重于議論。含義:“談談愛蓮花的道理”或“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作者愛蓮花有什么道理呢?先請聽錄音,注意聽準字音,以及句子的語氣語調。聽了一遍后我們初步了解到在本文中作者是借寫蓮來抒發(fā)感情并說明道理的,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寫法。學習這類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義;二要理解作者怎樣托物,如何言志。這兩點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下面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意:學習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五步閱讀法:大聲朗讀明確字音仔細閱讀理通文意分析閱讀體會形象講解閱讀品味意境背誦閱讀加深理解) 1、在朗讀的過程中具體要注意:(1)文言文的讀法

6、與現代文有點不同,文言文要讀出韻味來,因此要讀得慢些讀得舒緩些,對有些詞語更要舒緩些: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語氣貫通,又使全句語氣舒緩,富有節(jié)奏。相同的還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斌w會一下。 (2)還要讀出抑揚頓挫來?!俺鲇倌喽蝗荆鍧i而不妖?!弊x起來,要一頓一挫,一抑一揚,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來?!俺霾蝗?,濯不妖”,“染”和“妖”一揚一抑,體會一下。四字句一般“二二”結構,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結構。(3)文中還有些排比句,讀的時候語氣應逐漸加強,層層推進,讀出氣勢來。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4)有些字詞在誦讀時,語

7、氣可以適當延長些,如第l段中的三個“而”。第2段中的三個“也”,嘆詞“噫”,語氣助詞“矣”等。我們掌握了朗讀的方法之后,再齊讀一遍課文,這一遍要讀出韻味來。2、聽讀課文錄音,注意字音。生聽讀散讀正音(處理講義、播放幻燈)齊讀。 頤(yí) 蕃(fán)淤(y)泥 漣(lián) 褻(xiè) 濯(zhuó) 逸(yì) 噫(y)鮮(xin)有聞 3、默讀全文疏通文意。(學法指導方法:先重申翻譯要求:(1)盡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3)通暢,準確。學生默讀自己翻譯(處理講義)同桌交流教師提問 )4、補充解釋:愛蓮說(一種

8、文體) 可愛者甚蕃(結構助詞,與前面詞“可愛”構成名詞性結構。相當“可愛的<花>”。 )(很)(多) 自李唐來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連詞,表轉折,卻)(沾染) 濯清漣而不妖(洗滌) (清水) (連詞,表轉折,卻) (美麗而不端重) 不蔓不枝(長蔓)(長枝) 香遠益清(更 ) 亭亭凈植 :(聳立的樣子)(樹立) 而不可褻玩焉(連詞表轉折,卻)(親近而不莊重)(助詞,可不譯) 予謂菊(認為) 花之隱逸者也(隱士)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鮮有聞 (少 ) 同予者何人(我 ) 宜乎眾矣(應當)(多)之:水陸軍木之花 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

9、(結構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有舒緩語氣的作用)5、譯文:略6、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眱删渑c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 ?!吧徶異邸?、“牡丹之愛”與此相同?!昂巫镏小薄ⅰ拔├菆D”也與此相同。(四)研討課文,進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藝術。1、作者把蓮花比作什么?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表現了蓮的哪些品質?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兩朵盛

10、開的蓮花,將答案填寫在上面。明確:比作君子。具體描寫: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習性濯清漣而不妖;體態(tài)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氣味香遠益清;氣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表現品質: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潔)純真自然無媚態(tài)(質樸、莊重)通達、正直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芳香)獨立高潔(清高)令人肅然起敬2、小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贊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3、“我”愛蓮花什么呢?(以原文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

11、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明確:主要象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jié)操。5、找出課文中的原句,體會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么態(tài)度? 明確: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有德者鮮 惋惜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無 贊美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趨利者眾 諷刺 6、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么?文章題為愛蓮說,為什么還要寫其他花呢?這有什么作用?明確:還寫了菊和牡丹。 這三種花分別比作君子、隱逸者、富貴者。 作者采用了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這樣,更能突出蓮的君子的品格。7、襯托手法

12、: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對照和比較。襯托手法可分為正面襯托和反面襯托。陶淵明愛菊 鮮(正襯)世人愛牡丹 眾(反襯)予獨愛蓮 無 (突出)補充說明: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這三種人分別代表了三種處世的態(tài)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處在污濁的環(huán)境卻保持自身的高潔,不隨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這種人的特點是志向高潔,但逃避現實,隱居起來。(志向高潔,隱居避世) 富貴者呢?因為牡丹花十分濃艷,從唐朝起就成為富貴人家的寵物。牡丹的價錢很貴,但富貴人競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種人的特點是追求富貴、追求名利。(貪慕榮華,追名逐利) 8、襯托手法的作用:(1

13、)分析“菊”的襯托作用。誰愛菊花?陶淵明是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不愿意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寫他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于世俗的高潔品質。根據課文回答,陶淵明愛不愛除菊花以外的花?為什么?答案:不愛,他“獨愛菊”。因為菊花不畏嚴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潔。菊花又是花中的隱士,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脫俗,這符合陶淵明的處世態(tài)度。教師補充:晉代的陶淵明(365427)“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說明了他寧可隱居,不與統治者合作的生活態(tài)度(避世,隱居,做隱士等)。他一生經歷了三個時期,29歲以前主要是讀書,29至41歲他是一會兒出來做官

14、,一會又要歸隱,是仕隱反復的時期。大家知道,古代讀書人,學而優(yōu)則仕,仕是什么,就是做官。據說,陶淵明在彭澤當縣令的時候,有一次上級來檢查工作,他的下級的書吏們就說,你趕緊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而陶淵明卻長嘆一聲說:“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庇谑蔷桶压谟∫粊G,走了。他就這樣一個人。在41歲以后,他便遠離塵世,在一偏遠山村過起了隱居生活。他在很多詩作中表達了自己歸隱的志向。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就顯示出他不愿流于世俗。陶淵明一生很愛兩樣東西,一是美酒,二就是菊花。他在詩中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俯下身子去采那東籬下自己種的菊,悠閑地抬起頭便見那悠悠南山,過著“晨夕

15、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周敦頤愛不愛菊花?為什么?答案:不愛。理由是:(1)他自己說“獨愛蓮”。(2)他認為菊花象征隱士,而他不愿做隱士,因為隱士的生活態(tài)度太消極。他的生活態(tài)度是積極的,他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補充說明:菊花不與百花爭春,開在深秋時節(jié)氣候寒冷。它能不畏嚴寒,這種精神值得我們肯定、贊揚。這恰恰符合陶淵明的處世態(tài)度,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隱居山林。所以作者把菊比成隱逸者。從這一點上,我們將它與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身處污泥之中,用自己的行動與世俗作斗爭相比較,菊和蓮雖然都不滿現實,但前者采取逃避態(tài)度,后者則敢于面對現實,在污濁的生活中保持它

16、高潔的情操,因此蓮比菊更加可貴。所以,我們在肯定菊花是正面形象的同時,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不是)作者贊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茍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對于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文章用了兩個“獨”字,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生活態(tài)度。 教師歸納:兩個“獨”字,都表現出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tài)度和獨特的個性。但“我”愛蓮又與陶淵明的愛菊又有所不同。為什么周敦頤不喜愛菊花和牡丹,卻偏偏喜愛蓮花呢?請在書中找理由。愛蓮花的品德,蓮為花中的君子,他也愿做人中的君子,那他眼中的君子應有怎樣的品德呢?明確:對比,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見前面第1題中“予獨愛蓮之

17、玩焉?!本浞治鼍又?。參考君子之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句,是說君子出世,處塵世而不蒙塵俗,修身潔行,不妖不媚?!爸型ㄍ庵薄本?,是說君子不受“俗染”,凈虛動直?!安宦恢Α本?,是說君子不受“惑染”,不入歧途?!跋氵h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句,則是說君子聲名遠播,卓然傲世,令人羨慕,不可狎侮。蓮正是這樣的一種花,故蓮是花中的君子。作者借蓮表達了自己愿做向蓮花一樣的君子的志向,也是他做為一位哲學家在向他的學生講明“理學家”的道德觀。小結:用菊花來正面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作者自己。(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然而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

18、盛愛牡丹,為什么? 明確:因為牡丹雍容華貴,色彩艷麗,嫵媚動人,象征富貴。當時的世人都喜愛它,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名利,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呢?文中有一個字能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明確:獨。 小結:作者寫世人盛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從而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相關資料A、 劉禹錫詩賞牡丹一首:“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無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B、 白居易詩牡丹中有句,“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皇帝種植)。貴妃嬌欲比,侍女妒羞看(貴妃、侍女與牡丹比美)豪士傾囊買,貧儒假乘觀(有錢人與無錢的貧窮的讀書人也愛)?!?C、 白居易詩買花

19、有句,“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家家習以俗,人人迷不悟?!蓖泶郝飞献叩娜硕际侨ベI牡丹的,家家愛牡丹,人人沉迷于此。 李唐王朝把牡丹這種顯富貴的花定為國花。人人都競相喜愛這種富貴之花,說明他們有怎樣的品德呢?明確:隨世,隨波逐流,喜愛富貴等。牡丹,作者把它比作花之富貴者,對于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么情感?明確:鄙視 贊美。 “甚愛牡丹”的“甚”字可否刪去?明確:不可?!吧酢北硎緪勰档さ娜撕芏?,愛得也很深;若刪去會削弱反襯的效果。下面以劉禹錫的賞牡丹印證(投影):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靜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

20、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9、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么思想?明確:(1)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jié)操的生活態(tài)度。10、本文還運用什么寫作方法?明確:托物言志托蓮花這個“物”,言“潔身自好”之志。作者賦予花以人的品格說花,其實是在說人;寫愛蓮,其實是寫愛君子潔身自好、正直堅貞的節(jié)操。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種特征,來象征人的某種品格,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具有高潔的蓮花自喻,表達自己不慕名利、志向高遠、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11、本文句式上的特點是駢散結合。

21、相鄰的兩句話,字數相等,意思相對,叫做駢句。從寬處講,排比句也可看作駢句。明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2、本文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明確:對偶,排比,比喻,擬人。小結:作者贊美蓮,其實是要贊美君子這樣的人,托的是蓮花的形象,言的是君子之志,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為人正直,名聲很好,又很莊重,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種花來比三種人,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五)能力訓練: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_,因為它_。 如:我愛 梅花,因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堅貞頑強,斗志昂然的勇士 。 (六)總結:這篇短文,將花的形象比擬為人的品質,以蓮的形象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態(tài)度的贊賞和追慕,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短文運用比喻、象征、襯托手法,突出了蓮的美好形象。將記敘、抒情、議論結合起來,表達思想感情。句式駢散交錯運用,讀起來鏗鏘悅耳,頓挫有致。總之,這篇文章突出表現了“三美”:1、語言美:一表現在語音美?;?/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