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_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_第1頁
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_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_第2頁
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_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_第3頁
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_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_第4頁
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_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卷(Volume29,期(Number1,總(Total115礦物巖石頁(Pages80-85,2009,3,(Mar,2009 J MINERAL PETROL收稿日期:2008-10-10; 改回日期:2009-03-01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06CB403200;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huán)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SK-LEG5076;湖南省自然科學聯(lián)合基金項目(06JJ50074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馮志剛1,2, 王世杰2, 黃偉1, 劉江1, 劉秀明21.南華大學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湖南衡陽421001;2.中國科學院地球

2、化學研究所環(huán)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貴州貴陽550002【摘要】對湘西巖溶區(qū)呈鑲嵌景觀展布的4條風化剖面中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區(qū)域上碳酸鹽巖風化成土作用具有極大可能性?;鶐r為灰?guī)r的兩條風化剖面(WC1和WC2的頻率分布曲線呈單峰窄峰態(tài),眾數(shù)值分別為4·9和4;兩條碎屑巖風化剖面(WC3和DBK的頻率分布曲線呈單峰寬峰態(tài),眾數(shù)值分別約為5·1和6。而且各剖面基巖與上覆風化殼的石英粒度頻率分布曲線呈現(xiàn)良好的對應關系。石英粒度的標準差、偏度、尖度等參數(shù)也顯示,各剖面樣品基本上分布于不同的區(qū)域。研究結果還表明: (1母巖風化過程中,石英粒度分布特征是完全可以繼承的

3、;(2剖面WC1和WC2為碳酸鹽巖風化殼。說明在湘西巖溶區(qū),在有利的地貌單元,碳酸鹽巖是完全可以風化成土的; (3不同風化剖面的石英粒度分布特征不同,說明在區(qū)域上,風化殼不具有共同的物源,下伏基巖是其上覆風化殼的成土母巖;(4石英粒度分布特征是用于巖溶區(qū)風化殼物源示蹤的良好指標?!娟P鍵詞】湘西巖溶區(qū);物源;石英粒度;風化殼;王村鎮(zhèn)中圖分類號:S152.3;P15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6872(200901-0080-060 引言近10年來,中國西南巖溶區(qū)風化殼的成因、形成機制及物質的來源等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并形成了碳酸鹽巖風化殘積說、原上覆非碳酸鹽巖的風化、風成物和/或火

4、山灰風化、多源成因、溶蝕交代及體積風化等不同的觀點。這種認識上的分歧,可能由于研究對象所處地理環(huán)境背景的差異造成,亦可能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造成。目前,大量的物源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貴州巖溶地區(qū)。研究中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在有利的地形地貌單元,碳酸鹽巖是完全可以風化殘積成土的。而地處江南丘陵向云貴高原山地過渡的湘西巖溶區(qū),對于其風化殼的成因,尚未開展過系統(tǒng)的研究和論證。由于與鄰區(qū)貴州高原處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條件,因此無法對碳酸鹽巖風化成土作用是否作為湘西巖溶區(qū)重要的土類資源的成土機制作出準確判斷。方法上,惰性元素對比值2、稀土元素配分模式5、礦物學5、全巖粒度分布特征4、石英表面形態(tài)8、釹、鍶同

5、位素組成9等指標已被應用于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研究領域。但上述指標在具體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地球化學上利用惰性元素對比值恒定的物源示蹤理論,由于碳酸鹽巖風化過程中的巨大體積縮小變化,從而使這些元素對比值從基巖到土層中產生了巨大變化2,10;利用稀土元素配分曲線的示蹤是基于風化過程中這些元素不發(fā)生分異的假設,但這種前提條件并非總能滿足11;在利用礦物學及石英等穩(wěn)定礦物表面特征進行物源研究時,因指標受影響因素較多,指標的多變性和非唯一性指示特征可能導致多種指示意義;利用全巖粒度分布特征進行示蹤是基于在風化過程中可預測的粒徑變化行為,而對于深度發(fā)育的風化殼,由于風化過程中對碎屑顆粒的強烈改造、以及

6、次生游離氧化物的膠結作用可能導致粒度的反向粗化,都會降低對物源的指示效果;利用釹、鍶等同位素的物源示蹤,由于不同載體礦物間可能存在同位素組成上的差異,從而增加了對數(shù)據(jù)解釋的難度。石英由于在地質體中分布廣泛,并且在表生環(huán)境下較為穩(wěn)定,其粒度不易被風化成土作用改造而能更好地反映原始的粒度狀況,因此其粒度分布特征可以成為恢復沉積物搬運機制、沉積環(huán)境和物質來源的良好指標1214。鑒于此選擇湘西巖溶區(qū)的吉首市永順縣王村鎮(zhèn)作為研究區(qū)域,通過對2條下伏基巖為灰?guī)r的風化剖面、以及呈鑲嵌景觀產出的2條碎屑巖風化殼的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對比,以期查明區(qū)域上碳酸鹽巖風化成土作用的可能性,進而對巖溶區(qū)風化殼的成因及物源

7、進行研究,并且驗證石英粒度分布特征在巖溶區(qū)風化殼物源示蹤的有效性。1 材料與方法研究區(qū)位于湘西巖溶區(qū)的吉首市永順縣王村鎮(zhèn),地貌上屬于低山丘陵地帶,區(qū)域上碳酸鹽巖與碎屑巖呈鑲嵌景觀展布,在基巖之上普遍分布著一套厚度不一的紅色風化土層(風化殼。于2007年7月25日8月3日期間進行了野外踏勘與樣品采集工作。4條采樣剖面均位于地貌特征相似的丘陵臺地面之上,以盡量消除坡積物的影響。其中2條剖面(WC1,WC2的下伏基巖為灰?guī)r,另2條剖面(WC3,DBK的下伏基巖(母巖分別為紫色砂頁巖和紫紅色淺變質粉砂巖,研究區(qū)采樣剖面位置見圖1。4條剖面的剖面特征及樣品采集方法見表1所述及圖1所示。圖1 采樣剖面示意

8、圖a.WC1剖面;b.WC2剖面;c.WC3剖面;d.DBK剖面; 1.灰?guī)r; 2.砂頁巖; 3.淺變質粉砂巖; 4.巖粉層; 5.風化殼; 6.土壤層; Y.基巖; Tn.風化層樣品Fig.1 Sketch map showing the sampling sections表1 研究剖面的剖面特征及采樣方法Table1 Characteristics and sampling method of researched sections剖面編號下伏基巖酸不溶物含量/%采樣地點剖面特征及采樣方法WC1灰白色灰?guī)r0.693王村東北農貿市場附近人工露頭,剖面厚2.3 m,巖粉層-土界面清晰,深紅色風

9、化殼,缺失原巖殘余結構;連續(xù)刻槽取樣,樣長20 cm,共采集1件基巖、1件巖粉和11件風化殼樣品WC2灰白色灰?guī)r3.825王村東約2 km處公路邊人工露頭,剖面厚2.5 m,巖粉層-土界面清晰,深紅色風化殼,缺失原巖殘余結構;連續(xù)刻槽取樣,下部樣長10 cm,中、上部樣長20cm,共采集1件基巖、1件巖粉和14件風化殼樣品WC3紫色砂頁巖王村東南約10 km處丘陵隴崗天然露頭,剖面厚80 cm,巖-土界面連續(xù)過渡,紫紅色風化殼;間隔取樣,共采集1件基巖和3件風化殼樣品DBK紫紅色淺變質粉砂巖王村鎮(zhèn)大壩科村天然露頭,剖面厚70 cm,巖-土界面連續(xù)過渡,磚紅色風化殼;連續(xù)刻槽取樣,樣長10 cm

10、,共采集1件基巖和6件風化殼樣品利用石英單礦物粒度作為示蹤指標,其應用前提是石英應為全巖樣品中的常量組分。對WC1和WC2剖面部分樣品的X射線衍射分析(XRD結果顯示,WC1的下伏灰?guī)r酸不溶物中石英含量為35·67%,上覆風化殼的T2,T6中石英含量分別為37·24%和38·02%;WC2的下伏灰?guī)r酸不溶物中石英含量為39·84%,上覆風化殼的T2,T7中石英含量分別為45·82%和44·01%。而在砂頁巖以及粉砂巖等碎屑巖風化殼中,石英本來就是一種常見組分。據(jù)此可以認為,利用全巖樣品中石英單礦物粒度作為研究指標是具有代表性的。石英單

11、礦物的分離和提純采用焦硫酸鉀熔融-氟硅酸溶解法15,對可能產生的次生非晶態(tài)蛋白石采用熱Na2CO3溶液溶解剔除16。主要分離流程81 第29卷第1期馮志剛等: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為:用30%的H2O2溶液氧化樣品中的有機質對殘渣用6 mol/L的HCl溶液煮沸2 h,以除去樣品的碳酸鹽、鐵氧化物和部分粘土對殘渣態(tài)用焦硫酸鉀在650熔融樣品45 min,去離子水浸泡熔塊至完全溶解對殘渣態(tài)用30%的氟硅酸浸泡3 d用5%熱Na2CO3溶液溶解去除可能存在的次生非晶蛋白石純石英。上述每一步驟的固液分離均采用離心機在9 000 r/min轉速下進行。對于碳酸鹽巖基巖及巖粉層樣

12、品的石英提純,先進行酸不溶物的提取,然后對酸不溶物樣品進行上述的石英提取流程。由于碳酸鹽巖酸不溶物含量一般極低(表1,為了保證有足量的供試樣品,分別對500 g基巖碎樣(>2 mm及巖粉用1 mol/L的HCl進行快速淋溶,以提取酸不溶物,提取方法詳見王世杰等2。對于2條碎屑巖風化殼的基巖樣品,由于碳酸鹽礦物等酸溶組分含量較低,不需要再單獨進行酸不溶物組分的提取工作。石英粒度分析用國產Rise-2008型激光粒度分析儀測試,量程為0·02m1 200m,用標樣GBW(E120021控制的分析誤差D50<2%;礦物成分用dmax/2200型X射線衍射儀(XRD分析;石英純度

13、檢驗用日產JEOL-JSM-6460/LV型掃描電鏡(SEM與能譜儀(EDX聯(lián)用技術,以及國產CRY-2P型高溫差熱分析儀(DTA進行。以上分析中,XRD,SEM-EDX測試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完成,其余分析在南華大學完成。2 結果與討論2.1 石英純度的檢驗為了保證供試材料的代表性,隨機抽查經過石英分離提純的樣品WC1-T2和DBK-T1進行純度檢驗。從樣品的DTA分析曲線(圖2中可以看出,兩件樣品均在570左右出現(xiàn)了強烈吸熱谷,而在其他溫度范圍內未出現(xiàn)明顯熱效應,對照礦物差熱分析鑒定手冊上的標準圖譜17,可以認為兩件供試樣品的DTA曲線為石英曲線。在573為低溫-石英和高溫-石英的相

14、轉變溫度,升溫過程中,當達到相轉變溫度時,發(fā)生吸熱反應。在DTA曲線的低溫區(qū)(<300未出現(xiàn)熱效應,說明風化殼形成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次生蛋白石被剔除,同時也指示了石英分離和提純過程中釋放的硅酸未發(fā)生明顯沉淀。然而,長石等一些礦物類在以上測試溫度范圍內較為穩(wěn)定,不產生熱效應,所以從上述DTA曲線中還無法判斷樣品中是否有此類礦物的殘留。通過SEM-EDX聯(lián)用技術的進一步觀察和測試顯示,兩樣品在鏡下均呈乳白色,表面無明顯溶蝕痕跡,顆粒大多呈不規(guī)則粒狀,自形程度低,且未發(fā)現(xiàn)其余物質的存在。多個礦物顆粒的EDX微區(qū)分析結果顯示(見圖3,由于視域中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而未附SEM圖片,能譜圖中只出現(xiàn)了Si,

15、O峰(C峰的出現(xiàn)是由于樣品在預處理過程中噴碳所致,說明上述石英分離提純的方法是可靠的。另外,由于中國西南巖溶區(qū)風化殼的脫硅富鋁化程度較弱18,因此,即使在風化過程中形成的微量次生石英也不足以影響利用碎屑石英的粒度分布特征對物源的指示??梢越普J為,經過提純處理后的石英粒度代表了母巖中原始的石英粒度組成。圖2 樣品WC1-T2和DBK-T1的DTA曲線Fig.2 DTA curves of WC1-T2 and DBK-T1圖3 供試樣品的成分能譜曲線Fig.3 EDX spectrum of tested samples2.2 石英粒度參數(shù)的計算及結果粒度參數(shù)采用如下的方法計算:(1粒度的分級

16、標準:參照Wilkeet al19對風化沉積物的粒度分級方案,其中,粘粒<2m;粉砂2m63m;砂粒63m2 000m。雖然本次粒度分析的量程上限為1 200m,但所有樣品粒度均<500m,因此不影響對粒度分布的真實反映。(2值粒徑:由于十進制粒級分類是按照十進制以降序(或升序的順序排列的,其分級間隔太大,各粒度不等距,不便于作圖和運算,所以一般采用值粒徑進行分級20,對部分粒度參數(shù)采用值粒徑計算。與毫米表示的粒徑d之間的換算關系為=-log2d。該分級標準的特點是顆粒愈大,粒級間隔愈大,反之間隔愈小。后文中粒度頻率分布曲線采用分級,分級間隔為1/4。82礦物巖石2009 (3標準

17、差、偏度及尖度:采用黃思靜21提供的矩值法公式進行計算。(4中值粒徑(D50:由粒度分析軟件直接導出。4條研究剖面的石英粒度分布參數(shù)見表2所示。2.3 石英粒度頻率分布曲線特征從4條剖面的石英粒度頻率分布曲線(圖4中可以看出,4條剖面的石英粒度頻率分布曲線盡管均呈單峰分布,但各剖面之間無論是峰形還是眾數(shù)值均存在明顯差異。剖面WC1和WC2呈窄峰態(tài),眾數(shù)值分別為4·9和4;剖面WC3和DBK呈寬峰態(tài),眾數(shù)值分別約為5·1和6。另外,各剖面基巖與上覆風化殼樣品的頻率曲線呈現(xiàn)良好的對應關系,具有較為一致的峰形和眾數(shù)值。從碎屑巖風化剖面WC3和DBK的石英粒度頻率分布曲線特征表明,

18、從母巖到風化殼,石英粒度分布特征是可以繼承的。因此,灰?guī)r與上覆風化殼剖面(WC1和WC2之間頻率分布曲線的良好對應關系,指示了碳酸鹽巖為其上覆風化殼的風化母巖。而各剖面之間不同的石英粒度頻率分布曲線特征,也暗示了區(qū)域上的風化殼不具有共同的物源,各剖面是下伏基巖風化作用的產物。同時,剖面WC1和WC2之間頻率曲線存在的明顯差異,說明兩剖面的碳酸鹽巖酸不溶物源于不同的物源和沉積環(huán)境。2.4 石英粒度參數(shù)的指示在沉積學研究中,標準差、偏度、尖度等粒度參數(shù)常用來定量表征粒度分布特征,進而指示沉積物的形成環(huán)境20,因此,不同物源和沉積條件下形成的沉積物在粒度參數(shù)散點圖中將占據(jù)不同的區(qū)域。其中,標準差表示

19、碎屑沉積物分選程度的大小,標準差越小,沉積物的分選性越好;偏度表示沉積物粗細分布的對稱程度,越負偏,越以細粒級組分為主;尖度是頻率曲線尾部展開度與中部展開度之比,是衡表2 研究剖面的石英粒度分布參數(shù)Table2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f quartz from studied profiles樣品編號深度/cm粘粒/%粉砂/%中值/m標準差偏度尖度WC1-Y 240 3.06 94.27 20.10 0.99 0.36 3.06WC1-T1 230 2.59 94.63 21.16 0.95 0.43 3.27WC1-T2 210 2.58 9

20、4.93 21.56 0.95 0.48 3.35WC1-T3 190 1.73 96.67 20.86 0.92 0.37 2.83WC1-T4 170 1.43 96.80 21.57 0.91 0.38 2.83WC1-T5 150 2.09 94.11 22.64 0.96 0.42 3.11WC1-T6 130 2.27 93.59 22.95 0.98 0.44 3.13WC1-T7 110 2.28 93.16 23.51 0.99 0.45 3.13WC1-T8 90 2.37 93.05 23.46 0.99 0.45 3.12WC1-T9 70 2.36 93.11 23.

21、46 0.99 0.45 3.12WC1-T10 50 2.46 93.00 23.31 1.00 0.45 3.09WC1-T11 30 3.68 90.99 21.07 1.08 0.33 2.88WC1-T12 10 3.78 91.46 20.82 1.07 0.36 2.95WC2-Y 260 0.8 81.04 37.54 1.03 0.71 3.22WC2-T1 250 2.16 83.29 34.27 1.07 0.76 3.45WC2-T2 240 0.73 79.43 38.97 0.94 0.74 3.81WC2-T3 230 0.82 79.52 38.65 0.96

22、0.74 3.73WC2-T4 220 0.87 80.14 38.11 0.97 0.73 3.66WC2-T5 200 1.09 76.29 40.4 0.99 0.81 3.86WC2-T6 180 1.27 77.23 39.6 1.01 0.82 3.85WC2-T7 160 1.35 77.47 39.33 1.02 0.82 3.83WC2-T8 140 1.59 78.79 38.05 1.04 0.82 3.75WC2-T9 120 1.38 81.61 37.83 0.97 0.9 4.18WC2-T10 100 1.77 77.59 40.16 1.04 0.98 4.0

23、9WC2-T11 80 2.00 79.35 38.6 1.05 0.96 4.00WC2-T12 60 1.84 72.83 40.08 1.13 0.75 3.32WC2-T13 40 2.78 78.81 33.56 1.19 0.60 2.92WC2-T14 20 2.42 76.16 37.74 1.16 0.75 3.23WC2-T15 5 2.27 78.38 35.11 1.18 0.68 3.04WC3-Y 100 9.58 85.15 17.36 1.26 0.29 2.68WC3-T1 80 9.52 85.76 16.83 1.25 0.27 2.72WC3-T2 40

24、 11.24 87.09 14.54 1.18 0.19 2.55WC3-T3 10 7.73 89.36 16.87 1.14 0.29 2.85DBK-Y 80 20.45 80.12 10.35 1.12 0.22 2.46DBK-T1 70 19.03 81.57 10.21 1.09 0.35 2.68DBK-T2 60 16.59 83.98 10.68 1.07 0.26 2.63DBK-T3 50 17.28 83.40 10.01 1.00 0.25 2.59DBK-T4 40 15.98 84.56 10.73 1.05 0.31 2.76DBK-T5 30 16.13 8

25、4.37 11.26 1.08 0.33 2.63DBK-T6 20 18.42 82.28 9.66 1.02 0.21 2.63注:樣品編號中Y.基巖;Tn.風化層樣品。其中WC1,WC2,WC3和DBK與圖1所指示的剖面相同量頻率曲線尖峰凸起的程度。對于沉積物(巖中石英單礦物組分而言,其粒度參數(shù)是否能指示如全圖4 研究剖面的石英粒度頻率分布曲線Fig.4 Grain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urves of quartz from studied profiles 83 第29卷第1期馮志剛等:湘西巖溶區(qū)風化殼的物源: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指示圖5 研究剖面

26、的石英粒度參數(shù)散點圖實心符號代表基巖;空心符號代表風化層Fig.5 The scatter diagram of grain size parameters of quartz圖6 研究剖面的石英顆粒中粘粒/粉砂隨深度的變化Fig.6 The variation of ratio of clay tosilt of quartz grain size withdepth from studied profiles巖粒度參數(shù)所反映的相應沉積環(huán)境,由于缺乏這方面的對比研究,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物源和沉積環(huán)境下形成的沉積物(巖中石英粒度參數(shù)特征必定有所差異,在此基礎上發(fā)育的風化殼石英粒度

27、參數(shù)就會繼承各自母巖中的石英粒度參數(shù)特征,從而進行風化殼的物源指示。研究剖面的石英粒度參數(shù)散點圖(圖5顯示各剖面樣品基本上分布于不同的區(qū)域,指示了其物源和沉積環(huán)境的差異,而基巖樣品又大多投影在上覆風化殼的分布范圍,顯示出二者之間的同源性。因此,從石英粒度參數(shù)散點圖也指示了WC1和WC2剖面風化殼源于下伏灰?guī)r的殘積風化。另外,從圖5a可以看出,碳酸鹽巖風化剖面的石英粒度明顯比碎屑巖風化殼的粗,而粘粒含量較低。與黃土高原的風成石英粒度12相比,WC1和WC2剖面的石英中值粒徑(20m40m遠高于前者,說明來自內陸的風塵不可能成為研究區(qū)灰?guī)r上覆風化殼的物源。與其他剖面相比,WC1的石英顆粒具有最大的

28、正偏態(tài)和最粗的粒徑,反映出碳酸鹽巖與WC3和DBK等碎屑巖的形成環(huán)境不同,可能指示了沉積時更高的能量條件。2.5 石英粒度在剖面上的變化特征剖面中粘粒含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風化殼發(fā)育程度的強弱22。一般地,風化程度愈高,粘粒含量及粘粒/粉砂比愈大。對于風化剖面中的石英顆粒而言,是否也具有如此的變化趨勢?圖6顯示了研究剖面的石英顆粒中粘粒/粉砂比隨深度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隨剖面深度的變化,WC1和WC2的粘粒/粉砂比基本保持穩(wěn)定,說明其風化殼的成土母巖中石英粒度分布在垂向上是較為均一的;而WC3和DBK的粘粒/粉砂比盡管存在明顯的波動,但未呈現(xiàn)預期的變化趨勢,可能指示母巖中的石英顆粒在垂向

29、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未影響利用粒度頻率分布曲線及粒度參數(shù)對物源的示蹤。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母巖中的石英顆粒,在表生環(huán)境下是穩(wěn)定的。3 結語通過對湘西巖溶區(qū)內4條風化剖面的石英粒度分布特征的對比研究表明:母巖風化過程中,石英粒度分布特征是完全可以繼承的。碳酸鹽巖酸不溶物與上覆風化殼之間的石英粒度分布特征具有良好的對應關系,指示了二者之間的成因聯(lián)系,即風化殼為碳酸鹽巖風化殼,是碳酸鹽巖殘積風化的產物。說明在湘西巖溶區(qū),在有利的地貌單元,碳酸鹽巖是完全可以風化成土的。區(qū)域上,風化殼不具有共同的物源,下伏基巖是其上覆風化殼的成土母巖。另外,也表明石英粒度分布特征是巖溶區(qū)風化殼物源示蹤的良好指標。參

30、考文獻1 Ji H B,Wang S J,Ouyang Z Y,etal.Geochemistry of red residua underlying dolomites in karst terrains of Yunnan-Guizhou Plateau I.Theformation of the Pingba profileJ.Chemical Geology,2004,203:1-27.2 王世杰,季宏兵,歐陽自遠,等.碳酸鹽巖風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國科學(D,1999,29(5:441-449.84礦物巖石2009 3 王世杰,孫承興,周德全,等.貴州高原巖溶臺地紅色風化殼的物

31、源辨析J.第四紀研究,2002,22(6: 595.4 馮志剛,王世杰,孫承興,等.巖溶地區(qū)缺失原巖殘余結構紅色風化殼的粒度分布特征及成因指示-以貴州平壩為例J.礦物學報,2002,22(3:243-248.5 孫承興,王世杰,周德全,等.碳酸鹽巖酸不溶物作為貴州巖溶區(qū)紅色風化殼主要物質來源的證據(jù)J.礦物學報,2002,22(3:235-242.6 劉秀明,王世杰,馮志剛,等.貴州巖溶區(qū)鑲嵌景觀上覆土層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義J.中國巖溶,2002,21(4:245-251.7 劉秀明,王世杰,馮志剛,等.石灰土物質來源的判別以黔北、黔中幾個剖面為例J.土壤,2004,36(1:30-36.

32、8 劉春茹,劉秀明,王世杰,等.貴州碳酸鹽巖風化殼物源判別的新證據(jù):石英顆粒形態(tài)、表面結構特征J.礦物學報,2007,27(1:49-56.9 季宏兵,王世杰.黔中白云巖風化剖面的釹、鍶同位素組成及演化J.自然科學進展,2008,18(10:1 128-1 135.10 Brimhall G H,Dietrich W E.Constitutive mass balance relations between chemical composition,volume,density,porosity,and strain inmetasomatic hydrochemical systems:Re

33、sults on weathering and pedogenesis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87,51:567-587.11 Nesbitt H W.Mobility and fractio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during weathering of a granodioriteJ.Nature,279: 206-210.12 Xiao J L,Porter S C,An Z S,et al.Grain size of quartz as an indicator of winter monsoon st

34、rength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Chinaduring the last 130,000 yrJ.Quaternary Research,1995,43(1 : 22-29.13劉進峰,郭正堂,喬彥松,等.秦安中新世黃土-古土壤序列石英顆粒形態(tài)特征、粒度分布及其對成因的指示意義J.科學通報,2005,50(24:2 806-2 809.14喬淑卿,楊作升.石英示蹤物源研究進展J.海洋科學進展,2006,24(2:267-274.15孫有斌.黃土樣中石英單礦物的分離J.巖礦測試,2001,20(1:23-26.16陳天虎,彭書傳,黃川徽,等.從蘇皖凹

35、凸棒石粘土制備純凹凸棒石J.硅酸鹽學報,2004,32(8: 965-969.17黃伯齡.礦物差熱分析鑒定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18馮志剛,王世杰,劉秀明,等.碳酸鹽巖酸不溶物對風化殼發(fā)育程度的影響J.地質學報,2009,待刊.19 Wilke B M,Mishra V K,Rehfuess K E.Clay mineralogy of a soil sequence inslope deposits derived from hauptdolomit(dolomite in the Ba-varian AlpsJ.Geoderma,1984,32:103-116.20謝宇平.第

36、四紀地質學及地貌學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4,291-309.21黃思靜.用EXCEL計算沉積物粒度分布參數(shù)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1999,26(2: 195-198.22 White F,Blum E,Schulz S,etal.Chemical weathering rates of a soil chronosequence on granitic alluvium:.Quantification of mineralogi-cal and surface area changes and calculation of primary silicate reaction ratesJ

37、.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6,60(14:2 533-2 550.ISSN 1001-6872(200901-0080-06; CODEN:KUYAE2Synopsis of the first author: Feng Zhigang,38 years old,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geochemistry.Now he is engaged in the researchof weathering geochemistry.THE PROVENANCE OF WEATHERING CRUSTS IN KARSTTE

38、RRAINS, WESTERN HUNAN PROVINCE: INDICATION OFGRAIN SIZ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QUARTZFENG Zhi-gang1,2, WANG Shi-jie2, HUANG Wei1, LIU Jiang1, LIU Xiu-ming21. School of Nuclear Resour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2.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ch

39、emistry,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AS,Guiyang 550002,ChinaAbstract: Taking a karst region of western Hunan Province as research area, and selecting fourweathering profiles (of which, two are underlain by limestones, and other two by clastic rocksas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contrasting and surveying

40、of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of quartz, this paper makes effort to unveil the formation of weathering crusts in the area. In theweathering profiles of WC1 and WC2, the bedrocks are limestones, the grain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urves of quartz show single, narrow peak, and their modes are 4·9and 4respective-ly. The weathering profiles of WC3 and DBK are of clastic rocks, grain size frequency dist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