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復習資料(名詞解釋解析)_第1頁
道路勘測設計復習資料(名詞解釋解析)_第2頁
道路勘測設計復習資料(名詞解釋解析)_第3頁
道路勘測設計復習資料(名詞解釋解析)_第4頁
道路勘測設計復習資料(名詞解釋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現(xiàn)代交通運輸系統(tǒng)包括鐵路、道路、航空、水運和管道運輸。 交通運輸系統(tǒng),要符合我國國情:一是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存在長中短途運輸;二是東部經(jīng)濟發(fā)達,西部資源集中,形成北煤南運,西氣東輸,南梁北調(diào),以及集中的暑運和春運等;三是出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生活小康水平,余姚大量運費低廉,安全可靠,便捷的運輸方式。 道路運輸?shù)淖饔茫?便捷的唯一既有直達功能的運輸方式。2銜接其他運輸方式的紐帶作用。3深度光,覆蓋面達。4是實現(xiàn)個助攻運輸方式高效 快捷轉運的重要手段,起主導作用。5是各國發(fā)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運輸方式。 道路的種類:公路、城市道路、林區(qū)道路、廠礦道路、鄉(xiāng)村道路。 最早的道路馳道,其次是直道。

2、 我國道路存在的問題:一數(shù)量少。二是質(zhì)量差,標準低。 1993年正式發(fā)布實施五縱七橫規(guī)劃里程3.5萬公里,投資9000多億元,2004年發(fā)布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規(guī)劃,由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線,18條東西橫向線,簡稱“7918”網(wǎng)。 道路功能:通過功能和通達功能。 公路按功能分類: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按行政區(qū)劃分國道、縣道、省道和鄉(xiāng)道。 城市道路分類: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道路勘測設計主要的技術依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 D20_2006)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CJJ 3790)道路勘測設計相關的依據(jù):公路勘測規(guī)范(JTG C10_2

3、007),道路勘測設計其他的技術依據(jù):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 5022095)廠礦道路設計規(guī)范(GBJ 2287)公路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范(JTJ/T 00698)。 鞍式列車適用于大型集裝箱運輸,可作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和有大型集裝箱運輸?shù)墓返脑O計依據(jù)。其他公路必須保證小客車和載重汽車的安全順利通行,絞式列車使用于城市道路控制之用。小客車的最小轉彎半徑6米,載重汽車和鞍式列車的12米。確定路緣石或交通島的轉彎車道半徑時,一般以鞍式列車的轉彎半徑為控制。 設計速度:氣候條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車運行只受道路自身條件限制的影響時,中等駕駛技術的駕駛員能保

4、持安全順利行駛的最大行駛速度。是決定道路幾何形狀的基本依據(jù)。一級公路為100或80,二級為80 ,三級為40,四級為20,單位千米每小時。 運行速度:中等技術的駕駛員在良好的氣候條件、實際道路狀況和交通條件下能保持安全行駛的速度。 交通量: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道路某一截面的車輛數(shù),單位常用年平均日交通量或小時交通量。設計交通量是指擬建道路到預測年限所能達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設計小時交通量采用第30個小時的交通量。 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環(huán)境交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nèi)道路某個斷面上所能通過的最大車輛數(shù),是特定條件下道路所能承受的車輛數(shù)的極限值。 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條件下,某一車道或某個斷面

5、上,單位時間內(nèi)所能通過的小客車的最大數(shù)量,是計算各種通行能力的基礎。課采用車頭時距或車頭間距求得。 可能通行能力:實際道路和交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nèi)道路通過某一點所能通過的最大車輛數(shù)。由基本通行能力乘以相應的修正系數(shù)所得。 設計通行能力:道路交通運行狀態(tài)保持在某一設計的服務水平時,單位時間內(nèi)道路上某一斷面可以通過的最大車輛數(shù)。 我國將服務水平分為四級:一、交通量小,車流為自由流。二、交通量增加,車流基本處于穩(wěn)定。三、交通量較大,車流處于接近不穩(wěn)定狀態(tài)。四。交通量大,車流處于強制狀態(tài)。 公路網(wǎng)系統(tǒng)具有的特性:集合性、關聯(lián)性、目標性、適應性。 道路建筑界限稱為凈空,由凈寬和凈高。凈寬是指道路在橫斷面

6、范圍內(nèi)保證安全通行所必須保證的橫向?qū)挾?,凈高是指道路在橫斷面范圍內(nèi)保證安全通行所必須滿足的豎向高度。 道路用地:1、公路路堤兩側排水溝外邊緣以外,或路塹坡頂截水溝外緣以外不少于1米的土地,在有條件的地段,告訴公路和一級公路不少于3米,二級公路不少于2米的土地為公路用地范圍。2、在風沙雪害等特殊地段,需設置防護林、種植固沙植物、安裝防沙或防雪以及設置壓護道等設施,應根據(jù)需要確定用地范圍。3、橋梁隧道立體交叉平面交叉服務設施安全設施管理設施綠化及料場和苗圃等,應根據(jù)實際需要確定用地范圍。4、有條件或環(huán)境保護要求多種植多行林帶的路段,應根據(jù)需要確定用地范圍。5、改建公路應參考新建公路確定用地范圍。

7、道路建設項目一般包括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程序,具體分為:立項,可行性研究,設計,開工準備,施工,竣工驗收,通車運行,后評價。 道路是一條三位空間的帶狀實體,實體表面的中心線為中線,道路中線的空間位置是路線,路線的水平投影為路線平面。路線設計指路線空間位置和各部分的幾何尺寸。 行駛中汽車重心在幾何性質(zhì)的特征:1、軌跡連續(xù),2、軌跡的曲率連續(xù),3、軌跡的曲率變化率連續(xù)。 路線平面的形狀稱為平面線形。 平面線形三要素: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直線特點:距離短,便捷,直達,汽車行駛受力簡單,方向明確,駕駛簡易,測設方便,經(jīng)濟。缺點:難于地形相適應,產(chǎn)生大填大挖,破壞自然景觀,長度使用不當,影響線形的連

8、續(xù)性。過長會使駕駛員感到單調(diào),疲倦,急躁。最大長度為20V。同向曲線間的直線最小長度的距離為6V,異向曲線間的直線長度為2V。直線運用原則是宜直則直,宜曲則曲。下列情況可用直線:1、路線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潭地區(qū)或山間的寬闊何故地帶:2、城鎮(zhèn)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線為主體進行規(guī)劃的地區(qū):3、長大橋梁隧道燈構造物路段:4、路線交叉點及其附近:5、雙車道公路提供超車的路段。極限最小半徑:保證車輛按照設計速度安全行駛所規(guī)定的圓曲線半徑的最小值。一般最小半徑:各級公路按照設計速度行駛的車輛能保證安全、舒適的最小圓曲線半徑。一般最小半徑是在通常情況下推薦采用的最小半徑,一是考慮汽車在這種路上以設計速度或

9、接近設計速度行駛時,旅客感覺舒適:二是、考慮地形比較復雜的情況下不會過多增加工程量。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指不必設置超高的就能滿足行駛穩(wěn)定性的圓曲線最小半徑。圓曲線的特點:半徑是常數(shù),故測設和設計簡單;圓曲線上任意一點都在不斷改變方向,比直線更能適應地形變化;汽車在圓曲線上行駛要受離心力作用,對行車安全和舒適性有不利影響;汽車在圓曲線轉彎時各輪軌跡不同,比直線行駛占地更多;汽車在圓曲線內(nèi)側行駛時視距較差,易引發(fā)事故。圓曲線的運用:1、選定圓曲線半徑應與地形相適應,以采用超高值為2%4%:2、地形條件設計時,可采用大于或接近圓曲線的一般最小半徑:特殊情況時,可采用極限最小半徑:3、選用圓曲線半徑時

10、,應與設計速度相適應,同相銜接的平、縱線形要素要協(xié)調(diào),構成連續(xù)、均衡的曲線線形:4、選用圓曲線半徑時,最大半徑不宜超過10000米。緩和曲線的作用:1、曲率連續(xù)變化,便于車輛遵循;2、離心加速度逐漸變化,旅客感覺舒適;3、超高及加寬逐漸變化,行車更加穩(wěn)定;4、與圓曲線配合,增加線形美觀。直線、曲線和轉角表是路線平面設計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施工放線和復測的主要依據(jù),集中反映了道路平面設計的成果和依據(jù)??v斷面設計圖上的兩條線:地面線和設計線。汽車行駛阻力:空氣阻力,道路阻力和慣性阻力。汽車行駛條件:必須有足夠的驅(qū)動力來克服各種行駛阻力(必要條件),驅(qū)動力小于或等于輪胎與路面之間的附著力(充分條件)。

11、 豎曲線一般采用二次拋物線,豎曲線的設計受很多因素的限制:1、緩和沖擊,2、行駛時間不過短,3、滿足視距的要求。 爬坡車道是設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側的供慢速車行駛的附加車道。可設計爬坡車道的情況:1、上坡路段的設計通行能力小于設計小時交通量,2、經(jīng)設置怕婆婆車道與改善主線縱坡不設爬坡車道技術經(jīng)濟比較論證,試著爬坡車道的效率費用比、行車安全性較優(yōu)時,可設置爬坡車道。寬度一般為3.5米。 避險車道指在長陡下坡路段行車外側增設的供速度失控的車輛駛離正線安全減速的專用車道。由引道、制動車道、服務車道和輔助設施組成。 路線的縱斷面設計主要是縱坡設計和豎曲線設計。步驟:1、拉坡錢的準備工作,在縱斷面圖上

12、點繪出每個中樁的位置、平曲線示意圖,寫出每個中樁的地面高程,并會出地面線。2、標注控制點位置,尋找經(jīng)濟點。3、試坡,在以標出控制點和經(jīng)濟點的縱斷面圖上,根據(jù)極少數(shù)標準、選線意圖,結合地面起伏情況,本著控制點為依據(jù),照顧經(jīng)濟點的原則,試定坡線。公路橫斷面類型:1、單幅雙車道,2、雙幅多車道,3、單車道。城市道路橫斷面類型:單幅路,雙幅路,三幅路,四幅路。行車道寬度包括汽車寬度和富余寬度,汽車寬度指重載汽車車廂的總寬度2.5米,富余寬度指對向行車時兩車廂之間的安全間隙、汽車輪胎至路面邊緣的安全距離。路肩的作用:保護和支撐路面結構:供臨時停車之用:作為側向余寬的一部分,增加駕駛的安全和舒適感:提供道

13、路養(yǎng)護作業(yè)、埋設地下管線的場地:對未設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和非機動車使用。為,利于路面橫向排水,將路面做成中央高于兩側具有一定的橫向坡度的形狀,叫路拱。中間帶的作用:分隔上下行車流,防止車輛駛入對向車道,減少交通干擾,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車安全:可作為道路標志及其他交通管理設施的場地,也可作行人過街的安全島:一定寬度的中間帶種植植物或使之防眩網(wǎng),可防對向車燈炫目,還可以起到美化道路和環(huán)境的作用:設置中央分隔帶兩側的路緣帶,由一定的寬度且顏色醒目,能引導駕駛視線,增加行車側向余寬,提高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視距類型:停車視距,會車視距,錯車視距,超車視距。前三是對向行駛,第四種是同向行駛且最長,前三

14、種中會車視距最長。平面線形設計要點:1、平面線應直截流暢,與地形地物適應,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2、保持平面線形的均衡與連續(xù)。3、注意與縱斷面設計相協(xié)調(diào)。4、平曲線應有足夠的長度。縱斷面線形設計要求:縱坡均衡平順、起伏和緩、坡長和豎曲線長短適當、平面與縱斷面組合設計協(xié)調(diào),以及挖填經(jīng)濟、平衡。選線的方法與步驟:1、選線方案選擇,2、路線帶選擇,3、具體定線。影響路線方案選擇的主要因素:路線在國防、政治、經(jīng)濟上的意義,國家或地方建設對路線使用任務、性質(zhì)的要求,改革開放、綜合利用等重要方針的體現(xiàn):路線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綜合交通系統(tǒng)中的作用,與沿線工礦、城鎮(zhèn)等規(guī)劃的關系,以及與沿線農(nóng)田水利等建設的配

15、合及運用:沿線自然條件的影響:路線主要技術標準和施工條件的影響:沿線旅游景點、歷史文物、風景名勝的聯(lián)系等。平原區(qū)路線特點:克服平面障礙。選線要點:1、正確處理道路與農(nóng)田的關系2、綜合考慮路線與城鎮(zhèn)的聯(lián)系3、處理好路線與喬偉的關系。沿河線路線布局:1、河岸選擇:1地形地質(zhì)和水文條件2積雪和冰凍地區(qū)的選岸3考慮居民分布、城鎮(zhèn)建設、工農(nóng)業(yè)發(fā)展,并與其他交通水利設施相配合:2、高度選擇:寧低勿高:3、橋位選擇。越脊線選線:1、埡口選擇2、過嶺高程選擇3、埡口兩側的路線展線。山脊線選線:埡口選擇、側坡選擇和試坡放線。丘陵區(qū)選線:平坦地帶走直線,較陡橫坡帶走均勻坡線,起伏地帶走直線和勻坡線之間。定線的種類

16、:紙上定線,現(xiàn)場定線,航測定線。現(xiàn)場定線工作步驟:1、分段安排路線2、放坡定導向線3、修正導向線4、穿線交點5、曲線插設6、設計縱斷面。交叉口設計的基本要求:一是保證車輛與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時間順利通過,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適應各條道路的行車要求;二是正確設計交叉口立面,保證轉彎車輛行車穩(wěn)定,符合排水要求。平面交叉的類型:加鋪轉角式、分道轉彎式、擴寬路口式、環(huán)形交叉式。交叉口立面設計原則:1、相同等級的道路相交時,一般維持各自的縱坡不變,而改變其橫坡,2、主要道路與次要道路相交時,主要道路的橫縱坡保持不變,改變次要道路的橫縱坡與主要道路一致,3、設計時至少有一個道路的縱坡方向背離交叉口,利于排水,4、交叉口不知雨水口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