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值財政學知識點列表_第1頁
有價值財政學知識點列表_第2頁
有價值財政學知識點列表_第3頁
有價值財政學知識點列表_第4頁
有價值財政學知識點列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財政學知識點列表1、經濟與財政的關系: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作用于經濟。2、財政學學科建設指導思想答:(一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指導:1、唯物辯證法;2、實事求實、理論聯(lián)系實際;3、科學發(fā)展觀(二吸收和借鑒西方財政學(三立足中國的實際情況:1、中國古代的財政思想;2、新中國財政理論的形成發(fā)展;3、改革開放后我國的財政理論3、市場失靈的表現(xiàn)答:市場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競爭作為嚴格假設條件,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不是萬能的,市場機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們稱之為“市場失靈”。市場失靈的主要表現(xiàn) :1.壟斷;2.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3.外部效應與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經濟波動4、政府的經濟

2、作用答:P16(圖5、政府干預手段有哪些?為什么會出現(xiàn)政府干預失效?答:政府干預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組織公共生產和提供公共物品;3.財政手段政府干預失效的原因和表現(xiàn):1.政府決策失誤;2.尋租行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時甚至失真;4.政府職能的“越位”和“缺位”6、什么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需要、私人需要?及區(qū)別答:私人需要是由市場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滿足私人的個別需要,公共需要是由國家機關和公共部門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滿足社會的公共需要。由市場供給來滿足個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務成為私人物品,由國家機關和政府部門公共部門提供用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務成為公共物品。區(qū)分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

3、的基本標準。1、排他性與非排他性;2、競爭性與非競爭性非競爭性沒有市場提供者只能由政府提供非排他性免費搭車(沒有人愿意支付費用只能由政府收稅7、財政的基本含義是什么?財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財政的基本含義:財政就是國家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其政治權力,強制地、無償?shù)貐⑴c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活動。1、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2、財政分配的依據(jù)是國家的政治權力;3、財政分配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4、財政分配對象是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財政基本特征:1、階級性與公共性;2、強制性與非直接償還性3、收入與支出的對稱性(或平衡性8、財政職能答:財政職能就是政府的經濟職能,即資源配置、收入分配

4、、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9、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目標及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機制和手段是什么?答:1.確定財政支出占GDP的合理比例,使之符合高效的資源配置原則;2.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實現(xiàn)財政資源內部配置合理化;3.合理安排政府投資的規(guī)模和結構,保證國家的重點建設;4.通過政府投資、補貼、稅收政策,引導社會投資的方向,提高社會投資整體效率;5.提高財政配置本身的效率。10、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目標及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機制和手段是什么?答:1、劃清市場分配與財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圍;2、規(guī)范工資制度;3、加強稅收調節(jié);4、通過轉移支付來調節(jié)11、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含義及財政實現(xiàn)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的機制和手段是什么?答:1、

5、相機抉擇機制,即通過財政預算進行調節(jié);2、自動穩(wěn)定機制,即通過制度性安排,發(fā)揮財政“內在穩(wěn)定器”的作用;3、加快公共設施發(fā)展,消除經濟增長中的“瓶頸”,支持第三產業(yè)的興起,加快產業(yè)結構的轉換,保證國民經濟穩(wěn)定與高速發(fā)展的最優(yōu)結合;4、財政應切實保證非生產性的、社會的公共需要。12、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答:純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來提供。因為:1、公共物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決定了競爭性的市場機制不適于提供純公共物品。2、政府的性質和運行機制,決定了它可以解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問題?;旌衔锲返奶峁┓绞郊捌溥x擇:1、具有非競爭性和排他性的混合物品:如橋梁、高速公路,無線電頻道等。既可以采取公共提

6、供方式(征稅彌補成本,免費使用,也可以采取市場提供方式(車輛收費彌補。2、具有外部效應的混合物品:如基礎科研、醫(yī)療保健等。當外部效應較大時可以視同純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其他情況多數(shù)采取混合提供方式。3、國外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1政府授權經營,私人提供;(2政府參股,混合提供;(3政府補助,私人提供。13、公共定價的含義和一般方法答: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通過一定程序和規(guī)則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價格和收費標準,即公共物品價格和收費標準的確定,就是公共定價。2、類型:(1純公共定價(2管制定價公共定價的一般方法:1.平均成本定價法;2.二部定價方法;3.負荷定價法14、財政支出效益的含義、評價方法

7、和評價體系答:(一財政支出效益的內涵和范圍1.財政支出內源性效益,內源性效益是指財政支出本身所產生的效益??煞譃?總量效益;結構效益;項目效益。總量效益是指對財政支出總規(guī)模所產生的效益。結構效益是指對財政支出項目間的組合效益。項目效益是指具體支出項目所產生的效益。2.財政支出部門績效評價,是指使用財政支出的公共部門財政年度內的工作績效。3.財政支出單位績效評價,任何一項財政支出最終要通過公共部門分配到具體的使用單位。(二財政支出效益的評價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成本法(三財政支出效益評價體系1、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原則:(1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兼顧的原則;(2針對性與兼容性相結合的原則

8、;(3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和銜接的原則。2、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1規(guī)模效益指標體系;(2結構效率指標體系;(3支出項目效益指標體系;(4公共部門效益指標體系15、財政支出按經濟性質分類及其意義答:1.購買性支出就是政府在市場上購買商品和服務而發(fā)生的財政支出活動,它體現(xiàn)政府的市場性再分配活動,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等。2、轉移性支出就是政府向社會成員單方面、無償?shù)馁Y金轉移,它體現(xiàn)政府的非市場性再分配活動,包括:補助支出、捐贈支出、利息支出等。意義:1、財政支出對生產、就業(yè)和收入分配的影響。購買性支出對社會生產和就業(yè)有直接的影響,但對社會分配的影響是間接的;轉移性支出體現(xiàn)政府的非市場性

9、分配活動,對社會收入分配具有直接的影響,但對生產和分配的影響是間接的。2、財政支出對政府的效益約束。在安排購買性支出時,政府必須遵循等價交換原則,購買性支出對政府具有較強的效益約束;轉移性支出不需要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而是由政府與微觀經濟主體之間的談判決定,財政支出的效益難以換算,因此轉移性支出對政府的效益約束是軟的。3、財政支出對微觀經濟主體的預算約束。微觀經濟主體在同政府的購買性支出發(fā)生聯(lián)系,也須遵循等價交換原則,購買性支出對微觀經濟主體的預算約束是硬的;微觀經濟主體同政府的轉移性支出發(fā)生聯(lián)系時,也不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而是取決于同政府討價還價的能力,因此轉移性支出對微觀經濟主體的預算約束

10、是軟的。4、執(zhí)行財政職能的側重點。購買性支出占較大比重的財政活動,執(zhí)行資源配置的職能較強;轉移性支出占較大比重的財政互動,執(zhí)行收入分配的職能較強。16、反映財政活動規(guī)模的兩個指標答: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7、瓦格納法則的主要觀點答: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應隨之提高。政府活動不斷擴張帶來的公共支出不斷增長,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一個客觀規(guī)律。公共支出的增長原因:政治原因、經濟原因18、影響財政支出合理規(guī)模的因素分析答:影響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宏觀因素1.經濟性因素。主要是指經濟發(fā)展水平、經濟體制以及中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和當前經濟政策等。2.政治性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三

11、個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穩(wěn)定;二是整體結構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預政策。3.社會性因素。社會性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救濟、社會保障以及城鎮(zhèn)化等因素,這些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財政支出規(guī)模。影響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微觀因素1、財政支出項目的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2、財政支出管理:編制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制度、國庫集中支付、“陽光財政”、收支兩條線完善政治決策程序1、財政支出決策民主化:民主決策機制、集體決策機制和專家咨詢機制、社會公示與社會聽證制度、項目決策責任制度2、財政支出項目監(jiān)督約束19、財政支出的經濟性質與財政支出結構答: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在財政支出總額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12、,反映出財政在不同時期的經濟作用的不同和財政職能的變化。一般來說,在經濟發(fā)達國家,由于政府較少直接參與生產活動,財政收入比較充裕,財政職能側重于收入分配和經濟穩(wěn)定,因而轉移性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較大。在發(fā)展中國家,由于政府較多地直接參與生產活動,財政收入相對匱乏,購買性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較大。20、社會消費性支出的屬性和項目答:社會消費性支出的屬性(一性質:1、購買性支出(與市場的關系2、非生產性支出(與生產的關系(二地位:財政支出順序安排上,社會消費性支出是首先必須保證的支出,是財政工作的基本職責。社會消費性支出項目:1、行政管理費;2、國防費;3、文教科衛(wèi)事業(yè)費;4、工交商部門事業(yè)費21、行

13、政管理費規(guī)模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答:1、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長具有剛性特點。社會經濟活動的復雜化,社會交往規(guī)模的增大,推動行政管理支出的規(guī)模不斷增長。2、行政管理支出在財政支出總額中的比例呈不斷下降的趨勢。22、文科衛(wèi)支出的經濟屬性答:1、馬克思的觀點:文教科衛(wèi)活動屬于非生產性勞動,文教科衛(wèi)領域事業(yè)費支出屬于非生產性支出。2、與生產力的關系:文教科衛(wèi)活動有助于提高勞動力的素質和能力,有助于改進生產力要素組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生產性。3、我國統(tǒng)計上的分類:非生產性支出。23、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答:政府提供教育服務的理論依據(jù):1、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應,它使整個社會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受益。2、解決收入

14、分配不公平的現(xiàn)象,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的教育機會不公平,政府必須參與教育事業(yè)。3、教育資本市場不完善,需要政府參與教育事業(yè)。24、簡述政府參與科技活動的理論依據(jù)。答:1、新經濟增長理論:研究開發(fā)活動是一個國家經濟長期增長的內在動力;2、科技活動具有較強的外部效應,很難完全通過市場直接實現(xiàn)有效供給;3、科技活動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要求政府積極參與。25、簡述公共衛(wèi)生必須由政府提供的理論依據(jù)。答:1、公共衛(wèi)生屬于具有很強外部效應的純公共物品;2、政府提供公共衛(wèi)生,有助于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平和減少貧困的問題;3、由于公共衛(wèi)生具有不確定的風險性,商業(yè)保險在公共衛(wèi)生領域存在缺陷,政府提供公共衛(wèi)生服務

15、可以發(fā)揮社會保險的功能。26、投資與經濟發(fā)展答:1、馬克思: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凱恩斯:乘數(shù)原理,加速原理邊際消費傾向邊際儲蓄傾向3、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投資是增加社會總需求的重要內容;投資直接刺激生產資料的生產;投資可以轉化為消費,刺激消費資料的生產。27、政府財政投資的特點和范圍是什么?答:政府部門投資的特點:1、非政府投資的特點:追求微觀上的盈利性;投資項目規(guī)模的有限性;投資項目期限的短期性;投資效益的單一性。2、政府部門投資的特點:投資目標的多樣性;投資項目的規(guī)模大、期限長;投資方向的特殊性。28、基礎設施投資的屬性答:1、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部門2、基礎設施為社會生產提

16、供“共同生產條件”3、基礎設施具有公用性、非獨占性和不可分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點29、財政用于“三農”的投入答:政府部門投資的特點:1、非政府投資的特點:追求微觀上的盈利性;投資項目規(guī)模的有限性;投資項目期限的短期性;投資效益的單一性。2、政府部門投資的特點:投資目標的多樣性;投資項目的規(guī)模大、期限長;投資方向的特殊性。基礎設施投資的提供方式:1.政府籌資建設,免費或收費提供2.私人出資、收費補償,或地方主管部門籌資、收費補償成本3.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5.BOT投資方式財政對三農投入的一般特點:1、財政對三農投入的一般特點:履行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

17、職能,提供那些市場不能滿足的、具有“外部效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2、財政投資的范圍:主要投資于以水利為核心的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yè)科技推廣、教育和培訓、環(huán)境保護、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我國對“三農”投入的特殊性:1、農業(yè)是一個特殊的生產部門。農產品的供給不穩(wěn)定,具有周期性特點;農產品的需求相對穩(wěn)定,二者的矛盾導致農業(yè)生產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2、我國農業(yè)生產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難以產生滿足自身發(fā)展的積累,要求政府對農業(yè)進行扶持。3、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促鄉(xiāng)的發(fā)展階段,政府對農業(yè)的財政支持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我國“三農”投入的政策和財政采取的措施:國家的三農投入政策1、加快建立

18、以工促農、以城促鄉(xiāng)長效機制。2、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調整國民收入格局,不斷加大對農業(yè)和農村的投入。3、擴大國家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建立建全財政支農資金穩(wěn)定增長機制。我國財政支農的措施1、深化稅費改革為中心的農村綜合改革。2、調整糧食風險基金結構,實行“三補貼”政策: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3、大力支持農業(yè)農和能力建設,增大對農業(yè)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tài)建設、科技進步和綜合開發(fā)的投入。4、建立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全面免除西部地區(qū)農村中小學的學雜費。5、加大農村基本醫(yī)療、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保障投入,促進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6、大力推進綜合開發(fā)投資參股經營

19、試點,帶動社會資金投入農業(yè)和農村綜合開發(fā)。30、財政投融資的概念、意義和特點答:財政投融資是政府為了實現(xiàn)一定的產業(yè)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籌集資金,由財政統(tǒng)一掌握管理,根據(j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以出資或融資的方式,將資金投向社會急需發(fā)展的部門、企業(yè)或事業(yè)的一種資金融通活動。財政投融資的意義:1.財政投融資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需要2.財政投融資的特點,在于既體現(xiàn)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則運營,投資的主要領域是先行資本或公共物品。3.財政投融資可以形成對企業(yè)和商業(yè)銀行投資的誘導機制。財政投融資的基本特征:1.財政投融資是政府投入資本金的政策性融資2.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范圍有嚴格限

20、制3.計劃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4.財政投融資的管理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負責統(tǒng)籌管理和經營5.財政投融資的預算管理比較靈活31、政府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意義答:1、社會保障制度具有矯正市場分配功能;2、社會保障具有“內在穩(wěn)定器”的功能;3、社會保障可以彌補私人保險市場缺陷。32、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同類型和共同特點答:類型:社會保險型、社會救濟型、普遍津貼型、節(jié)儉基金型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1保障項目繁多(2保障資金來源穩(wěn)定:社會保障稅(3保障支出依法集中管理33、養(yǎng)老保險社會保險的籌資模式答:現(xiàn)收現(xiàn)付式,是指當期的繳費收入全部用于支付當期的養(yǎng)老開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儲備

21、基金?;鹗?又分為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完全基金式是指當期繳費收入全部用于為當期繳費的受保人建立養(yǎng)老儲備基金,建立儲備基金的目標應當是滿足未來向全部受保人支付養(yǎng)老金的資金需要。部分基金式是介于現(xiàn)收現(xiàn)付式和完全基金式之間的一種籌資模式。34、社會保險體系答:以養(yǎng)老、失業(yè)、醫(yī)療三大保險為基本項目,以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為輔助項目的社會保險體系。35、財政補貼的性質和分類答:財政補貼是一種影響相對價格結構,從而可以改變資源配置結構、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政府無償性支出。財政補貼的分類1、形式上的分類:物價補貼、企業(yè)虧損補貼、專項補貼、財政貼息2、接受主體上的分類:企業(yè)補貼、居民補

22、貼3、財政支出安排上的分類:明補、暗補4、從補貼與購買活動聯(lián)系上分類:實物補貼、現(xiàn)金補貼36、我國財政補貼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答:(一目前存在的問題:1.補貼過多過濫,財政負擔嚴重;2.長期的補貼是企業(yè)產生依賴思想,影響經濟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人為加劇不公平競爭;3.不利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4.某些補貼的不當,扭曲了價格體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費,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二建立新型財政補貼制度:1.調整財政補貼的思路。從制度創(chuàng)新入手,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新型財政補貼制度。具體思路:總量上,減少補貼項目,壓縮補貼結構;結構上,規(guī)范補貼方式,調整分配格局。2.改革補貼的方式,重新規(guī)范補貼

23、的重點和范圍。具體思路:(1改革農業(yè)補貼方式;(2取消大部分工業(yè)企業(yè)虧損補貼;(3改革公用事業(yè)補貼;(4增加財政對科研的補貼;(5運用財政補貼加強環(huán)境保護;(6運用財政補貼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37、稅收支出的各種形式的含義答:P18138、我國現(xiàn)行的財政收入分類答:按財政收入形式分類1、經常性收入:稅收、收費2、臨時性收入:債務收入、鑄幣收入、通貨膨脹稅(二按財政收入來源分類1、所有制結構為標準:國有經濟收入、集體經濟收入、中外合資經濟收入、私營經濟收入、個體經濟收入。2、以部門結構為標準:工業(yè)和農業(yè)部門收入、生產部門和流通部門收入;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部門收入。(三按財政資金的管理方式

24、分類1、預算內收入:稅收、專項收入、其他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企業(yè)虧損補貼2、預算外收入:行政事業(yè)性收費、鄉(xiāng)鎮(zhèn)自籌統(tǒng)籌收入、主管部門收入39、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答:(一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生產技術水平(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三價格水平40、合理調節(jié)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基本政策思路答:1、適度提高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將財政收入規(guī)模控制在適當?shù)乃缴?3、調節(jié)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關鍵在于調節(jié)財政收入增長彈性系數(shù)和增長邊際傾向;4、堅決取締亂收費;5、對現(xiàn)行稅制和稅收政策繼續(xù)進行有增有減的結構性調整;6、兼顧“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針,規(guī)范政府與市場關系,確定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合理區(qū)間。41、稅收

25、與收費的區(qū)別和作用答:稅收和收費的區(qū)別:(1稅收一般不規(guī)定特殊用途,而收費實行“專項收入、專項使用”。(2稅收是政府的一般性籌資手段;而收費屬于特殊的籌資手段。(3稅收一般納入預算內管理;收費可以在預算內和預算外分別管理。(4稅收的法治性和規(guī)范性強,而收費的法治性和規(guī)范性較弱。收費的特殊作用:(1在彌補市場失靈方面有特殊的作用;(2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42、預算外資金的含義、管理的新措施答:預算外資金是指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為履行或代行政府職能,依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收入、提取和安排使用的為納入國家預算管理的各種財政性資金。預算外資金的管理:(1界定預算外資金的

26、性質和范圍(2部分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3嚴格控制行政事業(yè)收費和政府基金的規(guī)模(4建立預算外資金收支預決算制度(5嚴格規(guī)定預算外資金的適用范圍43、稅收的“三性”答:(一稅收的強制性:指的是征稅憑借國家政治權力,通常頒布法令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抗。(二稅收的無償性:指的是國家征稅以后,稅款即為國家所有,既不需要償還,也不需要對納稅人付出任何代價。(三稅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稅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了征稅對象以及統(tǒng)一的比例或數(shù)額,并只能按預定的標準征稅。44、各種稅收術語的含義答:(一納稅人1、含義:稅法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2、負稅人:最終負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二課稅對象

27、課稅對象是指針對什么物品進行課稅,即稅法規(guī)定的課稅的目的物。課稅對象是劃分不同稅種、區(qū)別一個稅種與另一個稅種的主要標志?,F(xiàn)代國家的課稅對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財產。(三稅率稅率是指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比例。稅率反映了國家征稅的程度,是國家稅收政策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稅收制度或某一稅種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從形式上看,稅率包括: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比例稅率是對同一課稅對象,不論其數(shù)額的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收的稅率。其特點是:稅率不隨著課稅對象數(shù)額大小的改變而改變。(1行業(yè)比例稅率;(2產品比例稅率;(3地區(qū)差別比例稅率。2、定額稅率含義:定額稅率是按課稅對象的一定計量單位直接規(guī)定一

28、個固定稅額,而不規(guī)定征收比例的稅率。適應從量征收的稅種,如:資源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牌照稅等。3、累進稅率(1含義:隨著課稅對象數(shù)額的增加而不斷提高的稅率。(2全額累進稅率:全部課稅對象適用最高級次稅率統(tǒng)一征收。(3超額累進稅率:課稅對象按稅額大小劃分若干級次,各級次分別按其適用稅率計算稅額,最后加總計算而得到全部課稅對象的應納稅額。4、全額累進稅和超額累進稅的區(qū)別(1全額累進稅的累進程度高,而超額累進稅的累進程度低;在稅率級次和比例相同時,全額累進稅的負擔重于超額累進稅。(2在所得額級踞臨界點處,全額累進稅會出現(xiàn)稅額增長超過所得增長的不合理情況;(3全額累進稅的計算簡便,超額累進稅的計算復雜

29、。45、稅收分類答:(一按課稅對象分類:1、流轉稅;2、所得稅;3、財產稅;4、行為目的稅;5、資源稅(二按計稅依據(jù)分類:1、從量稅;2、從價稅(三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分類:1、價內稅;2、價外稅(四按稅負轉嫁情況分類:1、直接稅;2、間接稅(五按照稅收的管理權限分:1、中央稅;2、地方稅;3、共享稅46、稅收中的公平和效率答:1、稅收公平和效率的關系二者互相促進、互為條件:(1稅收效率是公平的前提;(2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條件。稅收公平和效率的統(tǒng)一不是絕對的。就具體稅中而言,二者會有矛盾和沖突。2、公平和效率的選擇(1只有同時兼顧公平和效率的稅制,才是最好的稅制;(2具體稅種和稅收政策上,可以根據(jù)

30、需要選擇公平或者效率優(yōu)先的原則,但整個稅制應當通過不同稅種的搭配實現(xiàn)公平和效率的兼顧。(3一個國家的稅制模式取決于特定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公平和效率的選擇上沒有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發(fā)展中國家選擇效率型稅制更為有利。47、公平類稅收原則與效率類稅收原則答:(一公平類稅收原則1、受益原則:社會成員應按照各自從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來納稅;也就是說,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應按照各社會成員享用的份額來承擔。例如:機場建設稅、燃油稅、排污稅缺點:不具有普遍適用性。2、負擔能力原則根據(jù)納稅人的經濟能力或者納稅能力判斷其應納稅額的多少。經濟能力或納稅能力大者多納稅,經濟能力或納稅能力小者少納稅。衡量標準

31、:所得、消費、財產。(二效率類稅收原則:1、促進經濟發(fā)展原則;2、征稅費用最小和確實簡化原則48、稅賦轉嫁與歸宿的含義和特征答:稅負轉嫁與歸宿的概念(一稅賦轉嫁的含義稅負轉嫁:是指納稅人繳納稅款以后通過一定的方式,將稅收負擔轉嫁給他人的一種經濟行為。稅負歸宿:是指稅負的最后落腳點,即稅收的實際負擔者。(二稅負轉嫁的特征1、稅賦轉嫁和價格的升降直接聯(lián)系,而且價格的升降是由稅賦轉移引起的;2、稅賦轉嫁是各經濟主體之間稅負的再分配,其結果導致納稅人和負稅人的不一致;3、稅賦轉嫁是納稅人的一般行為傾向,是納稅人的主動行為。稅負轉嫁的方式:前轉、后轉、其他轉嫁方式49、稅負轉嫁與歸宿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征答:

32、一般規(guī)律:1.商品課稅較易轉嫁,所得課稅一般不易轉嫁2.供給彈性較大、需求彈性較小的商品的課稅較易轉嫁,供給彈性較小、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的課稅不易轉嫁3. 課稅范圍寬廣的商品較易轉嫁,課稅范圍狹窄的難以轉嫁。4.對壟斷性商品課征的稅容易轉嫁,對競爭性商品課征的稅較難轉嫁5. 從價課稅的稅負容易轉嫁,從量課稅的稅負不容易轉嫁50、有關稅負轉嫁的政策性問題答:(一深入研究稅負轉嫁的機理有重要意義。(二稅負轉嫁和制定稅收政策及設計稅收制度有密切關系。(三稅負轉嫁會強化納稅人逃稅的動機,應強化稅收征管工作。(四自然壟斷行業(yè)的稅負轉嫁居于優(yōu)勢,應加強該行業(yè)的價格管理(五提高所得課稅比重,縮小稅收轉嫁的范

33、圍和空間。(六實行價外稅,有利于增強商品課稅稅負歸宿的透明度。51、稅收制度的組成和含義答:組成:1、單一稅制:是指由一個稅類或幾個稅種構成的稅收體系。2、復合稅制:是指由多個稅種構成的稅收體系。具體類型:(1單主體稅種的復稅制;(2雙主體的復稅制;(3多稅種并存的復稅制。含義:1、稅制是指稅收法律制度的總稱,包括稅收法令和征收管理法規(guī)及實施細則,它是國家向納稅人征稅和納稅人向國家納稅的法律依據(jù)和工作規(guī)程。2、稅制是指國家按照一定的政策原則組成的稅收體系,其核心是主體稅種的選擇和各種稅種的組成。52、商品課稅的特征和功能答:商品課稅的特征和功能1、課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轉額為計稅依據(jù)3

34、、實行比例稅率4、計征簡便53、我國現(xiàn)行商品課稅的主要稅種答:(一 現(xiàn)行增值稅1、含義:增值稅就商品價值中增值額課征的一個稅種,是我國商品課稅體系中的一個新興稅種。2、增值稅的特點和優(yōu)點(1實行增值稅可以避免重復征稅和稅負不公的問題,有利于促進專業(yè)化協(xié)作生產的發(fā)展;(2增值稅采取道道課征的方式,可以使有關企業(yè)在納稅上互相監(jiān)督,形成增值稅鏈條,從而有效防范稅收流失;(3增值稅對商品的增值額征收,不受商品流轉環(huán)節(jié)多少的影響,從而可以使國家財政收入保持廣泛、及時、穩(wěn)定。(4實行增值稅可以擴大對外貿易,增加外匯收入。3、增值稅的類型(1生產型增值稅:不準許抵扣任何外購固定資產的價款,其計稅依據(jù)相當于國

35、民生產總值;(2收入型增值稅:準許抵扣當期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折舊部分,其計稅依據(jù)相當于國民收入;(3消費性增值稅:準許一次性全部扣除當期購進的用于生產的固定資產價款,其計稅依據(jù)只包括全部消費品的價值。(二消費稅消費稅的特點(1消費稅以特定的消費品為課稅對象,可以體現(xiàn)國家的消費政策,調節(jié)和引導消費行為。(2消費稅實行較高的稅率,可以保證國家財政有較大的收入。(3消費稅寓禁于征,限制了一些特殊消費品的生產。(三營業(yè)稅的特點(1征收面廣,可以發(fā)揮稅收普遍調節(jié)經濟的作用;(2營業(yè)稅政策性強,密切聯(lián)系第三產業(y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對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影響很大;(3隨著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營業(yè)稅可以為國家財

36、政收入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來源。54、增值稅的計征方法和征收范圍和征收方法答:P26455、所得課稅的特征和功能答:(一特點1、稅負相對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復征稅問題;3、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經濟權益;4、課稅有彈性,能滿足國家財政需要。(二所得稅的功能1、籌集財政資金的功能2、促進社會公平分配功能3、穩(wěn)定社會經濟功能56、我國現(xiàn)行所得課稅的主要稅種答:P27057、分項所得稅表答:P27258、國債含義、種類、結構答:國債的含義國債是國家公債的簡稱,它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和滿足其履行職能的需要,在有償?shù)臈l件下,籌集財政資金時所形成的債務,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國債的種類1、按國債發(fā)行的區(qū)域為標準

37、分類:內債和外債2、按借債的形式為標準分類:國家借款和發(fā)行債券3、按國債是否流通為標準分類:可轉讓國債和不可轉讓國債4、按國債的償還期限為標準分類:定期國債和不定期國債5、按國債發(fā)行的憑證為標準分類: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借債國債的結構1、應債主體結構2、國債持有者結構3、國債期限結構59、國債負擔答:國債負擔:(1認購者的負擔(2政府的負擔(3納稅人的負擔(4國債負擔的代際轉移60、國債的政策功能答: (一彌補財政赤字;(二籌集建設資金;(三調節(jié)經濟61、國債負擔率和國債依存度答:P31362、國債市場的含義和功能答:國債是一種財政收入形式,國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證券市場是有價證券交易的場所,政

38、府通過證券市場發(fā)行和償還國債,意味著國債進入了交易過程,而在證券市場中進行的國債交易即為國債市場。國債市場的功能:1、實現(xiàn)國債發(fā)行和償還的功能2、調節(jié)社會資金的運行和提高社會資金效率的功能63、國家預算的含義及其類別答:國家預算就是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的分類:1.據(jù)預算形式差別:單式預算和復式預算。2.據(jù)預算項目安排方式的差別: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3.據(jù)預算的級次: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4.據(jù)預算管理范圍:單位預算和部門預算增量預算:計劃財政年度的預算分項支出數(shù)是以上年度個該項支出數(shù)作為基數(shù),考慮新的財政年度的經濟發(fā)展情況加以調整之后確定。零基預算:計劃財政年度預算分項支出指標的確定,只

39、以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預測和對當年各部門新增任務的審核為依據(jù),不考慮以前財政年度各項支出的基數(shù)。64、國家預算原則答:1、公開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統(tǒng)一性;5、年度性65、預算管理體制的內容答:國家預算管理體制是規(guī)定一國預算的組成體系,處理各級預算的財政分配關系,確定各級預算收支范圍和管理權限的一項重要制度。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國家預算的管理體系;二是預算管理的根本制度。內容:(1確定預算主體和級次(2預算收支劃分原則和方法(3預算管理權限劃分(4預算調節(jié)制度和方法66、分級分稅預算管理體制的要點答:1、一級政權,一級預算,相對獨立2、根據(jù)政府職能邊界劃分各級政府的職責和支出范圍3、收入劃

40、分實行分稅制4、建立預算調節(jié)制度5、適應本國政治經濟情況,體制相對穩(wěn)定67、收支劃分的基本理論依據(jù)答:1、社會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層次性2、集權與分權關系68、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答:1、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及其功能政府間轉移支付是指政府間財力的無償轉移,一般是指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無償補助或撥款,而財力無償轉移的辦法、規(guī)則和程序則構成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轉移支付制度是預算體制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轉移支付制度的設計是預算管理體制中政策性最強和最為復雜的問題。主要功能:(1彌補縱向財政缺口;(2彌補橫向財政缺口;(3彌補地區(qū)性公共物品轄區(qū)間的外部效應;(4支持落后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2、無條件

41、的均衡撥款和專項撥款。69、財政赤字的計量口徑和分類答:P37670、財政赤字的彌補方式答:1、動用歷年財政結余2、發(fā)行政府債券3、向銀行透支和借款71、財政政策定義、目標、工具和手段答:財政政策是指一國政府為實現(xiàn)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調整財政收支規(guī)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導原則及其相應的措施。目標:物價水平相對穩(wěn)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經濟適度增長;社會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工具和手段:1、稅收;2、國債;3、公共支出;4、政府投資72、財政政策的有效組合答:P405、P415發(fā)布人:圣才學習網(wǎng) 介紹: 介紹:財政支出中的公平與效率 發(fā)布日期:2010-05-22 15:13 共 205 人瀏覽大 中 小 一

42、、公平與效率一般 1、評價經濟活動的基本準則和財政理論分析的基本價值判斷標準是什么? 任何經濟活動最終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 或者說增進社會經濟福利, 財政活動亦不例外。 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如何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物質財富(產品和服務);二是物質財富如何在各 社會成員之間恰當?shù)剡M行分配。兩者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想像,一個社會的物質財富如泉涌流, 若只為少數(shù)人所享有;而多數(shù)人處于貧困線之下,則并不能表明該社會的經濟福利水平很高;反 之,若物質財富匱乏,即使平均享用,也只能說明該社會的經濟福利水平很低。因此,社會經濟 福利是公平與效率的函數(shù),由此產生了評價一切經濟活動的兩個準則:一是公平準則;二是效

43、率 準則。同樣,財政職能的實現(xiàn)究竟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必須同時考慮公平與效率 兩個方面,因而公平與效率是整個財政理論分析的基本價值判斷標準,任何一筆財政收支都應當 同時從公平影響和效率影響作出評價,只擇其一,均是偏頗的。 2、公平與效率的含義 何謂公平?公平是和分配相聯(lián)系的概念;按馬克思主義觀點看來,生產條件的分配決定生產 成果的分配,所以生產資料占有關系是實現(xiàn)公平分配的根本前提。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 為每個人提供了勞動的均等機會,也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提供競爭環(huán)境的均等;對個人消費品的分 配,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它不承認階級的差別,卻承認人們勞動能力的差別。這里通行的仍是商 品等

44、價交換中的同一原則;我國由于允許私人經濟的發(fā)展,也存在非按勞分配的因素,對這部分 經濟成分來說,公平分配就是按對社會的貢獻實行分配。 什么是效率?效率實質上屬于生產力范疇,它是以勞動者運用生產工具作用于勞動對象所創(chuàng) 造的物質財富為標志的。在現(xiàn)代經濟中,效率是以投入與產出、所費與所得之比來計量的,投入 少、產出多,所費低、所得高。為高效率;相反則為低效率。高效率總的說來自兩個方面;一是 從分配上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社會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3、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就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而言,從總體上說公平與效率兩者是統(tǒng)一的,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是 公平的,而多勞即可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另一

45、方面,效率也內含著公平原則,因為效率原則要 求使那些促進社會財富增長的個人和生產單位能夠獲得更大的物質利益,同時,社會財富的增長 才可能為實現(xiàn)公平提供物質條件。但是,在兩者的實現(xiàn)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矛盾。例如, 收入分配上的合理差距會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但差距過大,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那些非按勞分 配因素所形成的差距過大,無疑會損害效率原則。因而政府組織經濟的任務,就是通過完善經濟 16 體制并運用正確的政策達到兩個社會經濟原則的基本協(xié)調。經濟體制改革,就是將高度集中的管 理體制轉換為市場經濟體制,給經濟注入活力,改善資源配置機制和收入分配機制。 4、協(xié)調公平與效率的機制 從我國改革開放的

46、實踐來看。協(xié)調公平與效率兩個原則,根本問題在于有效地協(xié)調社會經濟 目標及其實現(xiàn)機制。 (1)公平與效率既然具有統(tǒng)一性,則兩者必須兼顧,只顧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必然 失之偏頗。但在政策實施中,從指導思想上說,又不可避免地要根據(jù)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形勢側 重于某一方面,同時兼顧另一方面。對于一個經濟不發(fā)達的國家,從總體上說,側重于效率同時 兼顧公平,是應有的選擇。 (2)如何通過市場和財政兩種機制的有效結合實現(xiàn)兩種原則的兼顧,是一個關鍵問題。在 公平分配方面,通過市場機制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使每個居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只 要多付出勞動,多為社會作出貢獻,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質利益,財政機制

47、主要是通過工資、獎 金、稅收以及補貼、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并保證每個居民的最 低生活需要和社會福利水平。在資源配置方面,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 中的基礎性作用會日益加強是無疑的,但這種基礎作用要有一個轉移和形成過程也是無疑的;在 當前市場發(fā)育尚不成熟、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企圖過分依賴于市場機制,無異于緣木求 魚。而政府通過財政將一定比例的 GDP 集中起來。并通過本身的特殊機制在提供公共物品、調整 產業(yè)結構、調節(jié)收入分配以及促進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財政 機制側重于集中,市場機制側重于分散,過分集中不利于發(fā)揮企業(yè)

48、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由于經 濟體制不完善,造成資金過度分散,也會損害效率原則。 (3)正確處理收入差距與效率的關系。公平不等于平均,當前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仍要 繼續(xù)克服平均主義, 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 拉開收入差距。 但也不能把收入差距和效率等同, 似乎差距越大,越有利于效率的提高。這里應明確以下兩點:(1)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 是指靠勞動致富,即在國家政策法令允許的范圍內以正當?shù)氖侄潍@取高額收入,舍此之外的非正 當?shù)母哳~收入,既不符合公平,也不符合效率;(2)收入差距要適度,防止與共同富裕這一社 會主義原則相對立。適度的、合理的差距,有利于推動效率的提高;差距過大,則會走向反面,

49、影響社會安定,不利于提高效率。因此,在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同時,還必須通過財政的 轉移支付手段來調節(jié)收入差距,使之維持在合理的限度以內。 二、財政支出效率 國家的經濟管理部門和社會公眾都非常關注財政支出的規(guī)模和結構問題,都希望能夠為財政 支出的規(guī)模和結構確定某種合理的界限。但是,對于這樣一個確實相當重要的問題,不僅各國的 17 理論觀點紛呈,各國的財政部門也拿不出確定的見解來。下面我們試圖在可能的范圍內對確定財 政支出規(guī)模與結構問題作一些原則性分析,首先談談財政支出效率問題。 1、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效率標準 財政支出效率與財政配置職能密切相關。談到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首先需要選定一個更為

50、可行的效率標準。這樣的效率標準就是:社會凈效益(或凈所得)最大化標準,即當改變資源配 置時,社會的所得要大于社會的所失,其差額越大越好。財政支出應當符合上述效率標準,財政 支出所取得的各種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總計,應當大于聚財過程中對經濟所形成的 代價或成本,也就是要取得效益剩余或凈效益。 2、財政配置與民間部門配置優(yōu)化設計 如前所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供私人物品滿足個人需要,是通過價格機制經由民間部門 的資源配置而實現(xiàn)的,提供公共物品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只能通過特定的預算安排或政治程序經由 財政的資源配置來實現(xiàn)。這樣,資源配置的組合就在民間部門和財政部門之間進行。圖 21 表 示兩大部門在資源配置中的關系。我們用 Z 表示社會總資源,X 表示民間部門配置的資源,Y 表 示財政部門配置的資源,則 ZX 十 Y。從圖可知資源配置存在著各種比例的組合(X/Z%,Y/Z%), 如果公眾期望的配合點在 A,那么,實際的資源配置組合點又恰好落在 A 點,此時,便達成了一 項社會均衡的資源配置,公眾的個人需求與社會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