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基礎知識——中藥藥性、配伍及中藥調劑_第1頁
中藥學基礎知識——中藥藥性、配伍及中藥調劑_第2頁
中藥學基礎知識——中藥藥性、配伍及中藥調劑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學基礎知識藥性、配伍及中藥調劑薛玲第一部分 概述中藥是指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天然藥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中藥學是研 究中藥的基本理論,以及中藥的來源、產(chǎn)地、炮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的一門學科。中藥是以植物, 動物、礦物為主要來源,尤以植物為多。故傳統(tǒng)的中藥專著稱之為“本草” 。我國地域遼闊,跨寒,溫、 熱三帶,天南地北,平原,高山,丘陵,盆地,各處有著非常豐富的中草藥資源,為世界著名的天然藥材 國家。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各地目前使用的中草藥已達五千多種。中醫(yī)把藥物與療效有關的性質和性能統(tǒng)稱為“藥性” ,它包括藥物發(fā)揮療效的物質基礎和治療過程中 所體現(xiàn)出來的作用,是藥物性質

2、與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藥性形成的機制及其運用規(guī)律的理論稱為藥性理 論。 藥性理論是我國歷代醫(yī)學家在長期用藥實踐中, 以陰陽五行、 臟腑經(jīng)絡、 氣血津液等中醫(yī)理論為依據(jù), 根據(jù)藥物的各種性質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治療作用總結出來的用藥規(guī)律,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配 伍、禁忌及有毒無毒等。四氣,是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叫“四性” 。其中溫熱與寒涼屬兩類不同的性質。溫 與熱, 寒與涼是性質相同僅在程度上的差異。藥物寒、熱、溫、涼的性質是古時醫(yī)家從藥物作用于人體所 發(fā)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 , 是與所治療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而言的。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 一般屬于涼性或寒性。反之 , 能減輕或消

3、除寒證的藥物一般屬溫性和熱性。五味是指藥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味道 ,原是通過口嘗而得知的 , 逐漸發(fā)展為利用醫(yī)療 作用來說明藥物的味 , “神農(nóng)嘗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 ”古人在長期嘗試藥物的過程中 ,發(fā)現(xiàn)不同味道的藥 對疾病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相同味道的藥 , 其作用也有相近和共同之處,而后逐漸演變成中藥藥性的五味。 然而, 中藥的味 , 其實也是其所含化學物的滋味。如含生物堿類的中藥大多具有苦味, 由于生物堿類物質大多具有良好的治病療效。含一些無機鹽類如鈉、鉀、鈣、鎂的藥物大都具有咸味。含有機酸類如蘋果酸、 酒石酸、枸櫞酸等的藥物則具有酸味。含糖類、氨基酸、淀粉類的藥物則具有甘

4、味。含揮發(fā)油的藥物則具 有辛味。以五味歸納出的中藥五類基本作用 , 也主要是中藥中的一些能治病的化學物質所表現(xiàn)的藥理作用。升降浮沉也是從用藥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藥性理論主要是表示藥物對人體氣機的影響,是與疾病中氣 機逆亂的趨向相對而言的。中醫(yī)認為,人體氣機有升降出入四種基本運動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反常便導致 疾病的發(fā)生。實踐中發(fā)現(xiàn),能使氣“升”的藥物往往也能使氣“浮” ,能使氣“沉”的藥物往往也能使氣 “降”,所以,中醫(yī)常按作用趨向將藥物分為升浮藥與沉降藥兩類。升浮藥屬陽,沉降藥屬陰。此外,中 醫(yī)有時還用升降浮沉表示藥物所治疾病的大致部位,認為,具有升浮之性的藥物能治上焦病證,具有沉降 之性的藥物能

5、治下焦病證。歸經(jīng)是指藥物對機體某些臟腑經(jīng)絡的病變起著選擇性的治療作用 , 也就是指藥物治病的適應范圍和作 用的部位。中藥口服后 , 其中的藥效物質經(jīng)吸收入血液循環(huán)后可達身體的各個部位。然而 , 中藥口服后并不 是對全身各部位都發(fā)生作用 , 而是只對某個或某幾個部位發(fā)揮作用 , 即藥物對機體某部位有選擇的作用。歸經(jīng)是中醫(yī)在用藥治病長期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藥物作用的又一特性同屬性寒的藥可用來治療熱病 , 但 又有清肺熱和清肝熱的不同;同是補氣藥也有補肺、補脾、補腎的差異 , 從而發(fā)現(xiàn)藥物在機體產(chǎn)生效應的 部位有側重 , 將這一對藥物作用特性的認識用臟腑經(jīng)絡理論加以歸納 , 使之系統(tǒng)化便形成了歸經(jīng)理論。

6、然而 中藥歸經(jīng)的作用特性其根本也是由于中藥中的藥效物質不同 , 對機體不同的部位產(chǎn)生不同的藥理作用的結 果。毒性一般是指藥物對機體所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及損害性。毒物一般是指對機體發(fā)生化學或物理作用,能 損害機體,引起功能障礙、疾病甚至是死亡的物質。劇毒藥是指中毒劑量與治療劑量比較接近,或某些治 療量已達到中毒劑量范圍,因此治療用藥時安全系數(shù)小;或是指毒性對機體組織器官損害強烈,可產(chǎn)生嚴 重或不可逆后果。二、中藥配伍與調劑中藥的配伍與調制主要包括中藥的配伍、禁忌、用量和用法及調配等內容。 配伍是根據(jù)病情需要和藥物的性能,將兩種及兩種以上的藥物配合應用的方法。在病情較為復雜,單 味藥難以達到治療要求時

7、,便需要同時使用兩種及兩種以上的藥物。藥物經(jīng)過配伍后,藥與藥之間就會發(fā) 生某些相互作用, 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 如有的能增進或減低原有療效, 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性或刺激性, 有的則能產(chǎn)生毒性或副作用等。用藥禁忌,是指醫(yī)生在給病人開藥時應避免的事項。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一 經(jīng)配伍使用,就會降低或失去藥效,甚至產(chǎn)生毒性和(或)強烈的副作用,屬于禁止使用的范疇;妊娠用 藥禁忌,是指某些藥物具有損害胎兒甚至導致流產(chǎn)的副作用,應該作為孕婦禁忌的藥物;服藥時的飲食禁 忌,服藥的同時或治療期間的飲食禁忌,俗稱“忌口” 。中藥的用量,也叫“劑量” ,一般以克 (g) 為單位。一般各藥的“用

8、量”是指“常用量” ,即干燥藥材 在復方 ( 兩味及兩味以上的處方 ) 湯劑中的成人一日水煎服量。大多數(shù)藥的常用量為10g 左右,一般質地較輕的藥用量較小 (多為 3 一 10g) ;質地堅硬的藥用量較大 ( 多為 15 30g) 。中藥用量的大小,對療效有直 接影響,用量過小達不到治療目的,用量過大不但達不到預期療效,甚至損傷正氣造成不良后果。因此, 掌握藥物的用量是十分重要的。每種藥物的用量,要根據(jù)藥物的性質、配伍、劑型和人的年齡、體質、病 情及季節(jié)氣候、地域等多方面情況,予以全面考慮而確定。中藥處方,凡載有藥品名稱、數(shù)量等內容和制備任何一種藥劑的書面文件,都可稱為處方。中藥處方 是醫(yī)師辨

9、證論治的書面記錄和憑證,可作為中藥調劑工作的依據(jù)。君、臣、佐、使是中藥處方的基本組方 原則。處方一般由處方前記、處方正文和處方后記三部分組成 。中藥的調劑就是按照中藥的處方,進行 調配、復核、發(fā)藥的過程。中藥湯劑的煎服法,歷代醫(yī)家對湯劑的煎法都很重視。清代名醫(yī)徐靈胎在醫(yī)學源流論中說: “煎 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 ”中藥湯劑煎煮時應選用適宜容器,煎煮時所用火力、煎 煮時間及藥物煎好后的服用方法、服用時間都應根據(jù)藥材特性和病情而定。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基本知識、重點、難點(一)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它反應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為藥 性理論

10、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說明藥物作用的主要理論依據(jù)。藥性的寒熱溫涼是由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產(chǎn)生的不同反應和所獲得的不同療效而總結出來的。寒涼與溫 熱是陰陽兩類不同的屬性。寒與涼,溫與熱僅是程度上的差異,微寒即是涼,大溫即是熱。寒涼藥物多有 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生津止渴等作用,能夠治療熱性病證,如石膏、黃連,梔子,知母等:溫熱藥物多 有散寒溫中,助陽通脈,溫經(jīng)止痛等作用,能夠治療寒性病證,如干姜,附子、吳茱萸,桂枝等。此外, 還有一種平性藥,其藥性較平和,偏寒偏熱不甚顯著,僅是微涼微溫之性,但也具偏溫偏涼之不同,故仍 稱“四性。疾病的發(fā)生,皆由機體陰陽失去相對平衡的結果。因此,治療疾病就是通過藥物的性能

11、_ 的偏熱 偏寒以糾正機體的陰陽失衡。即內經(jīng)中所說的“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治療原則。四氣都可隨炮制而改變,如溫性的天南星可治寒痰,用寒性的膽汁炮制后,成為涼性的膽南星,不治寒痰而治熱痰;再如寒性的生地黃,經(jīng)過蒸制后就轉變?yōu)闇匦缘氖斓攸S,作用也由涼血變?yōu)檠a血。(二)五味五味是指藥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味道,后人增加淡味和澀味,但習慣仍稱“五味”。古人在用藥實踐中發(fā)現(xiàn),許多同味藥物往往有相類似的治療作用,如黃連、黃苓、黃柏、大黃都是苦味, 都有清熱瀉火的功效;再如人參、甘草、黃芪、當歸都有甘味,又都有補益作用;于是就用“苦”來代表“瀉火”;用“甘”來代表“補益”。后來形成這樣的習慣:凡能

12、瀉火的藥物都叫苦味藥,凡能補益的藥物都叫甘味藥,而不論它是否有苦味或甘味。這樣,“五味”就成了藥物功效的代名詞,不能完全反映藥物實際味道了。所以五味的產(chǎn)生,雖源于口嘗,但更主要的則是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從不同味道藥物 作用于人體所產(chǎn)生的不同反應和獲得不同的治療效果總結歸納出來的。即五味不僅是藥物味道的反映,更 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后者構成了五味理論的主要內容。各種藥味所代表的功效如下:1. 辛,辛能散、能行,即有發(fā)散、行氣、行血的作用。如麻黃、荊芥之辛能發(fā)散風寒之邪以解表,木香、香附之辛可以行氣滯除脹滿,川芎、紅花之辛可以活血行瘀等。2. 甘,甘能補益、和中、緩急,常用于治虛弱

13、病證,為滋補強壯藥。如人參、黃芪之甘可補氣,熟地之甘能補血滋腎,甘草、飴糖之甘能和中、能緩急止痛。3. 酸,酸和澀味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常用于久瀉、多汗、遺精、帶下等證。如訶子、烏梅之澀腸止瀉, 金櫻子之澀精止帶,五味子之收斂止汗。4. 苦,苦能泄、能燥、能堅陰。泄,即通泄、降泄、清泄之意,如大黃之苦瀉熱通便,黃連之苦清熱瀉火,杏仁之苦降肺氣以止咳平喘;燥,指燥濕,如蒼術之苦,燥濕以除寒濕病痛,黃柏之苦,清熱燥濕能療濕熱為患;堅陰,即保護津液之意,指苦寒瀉熱、清熱以護陰,如黃柏之苦,能瀉相火以堅腎陰。5. 咸,咸能瀉下、能軟堅。常用于治療痞塊、瘰癘、痰核等。如芒硝之咸軟堅通便,昆布、海藻之咸,軟

14、堅散結療癭瘤,牡蠣之咸,軟堅散結治瘰疬、痰核。淡,即無明顯偏味,其能滲濕利水,常用于濕阻,小便不利,水腫等病證。如茯苓、薏苡仁之淡,能滲濕利尿。五味中辛、甘、淡屬陽,酸、澀、苦、咸屬陰。有些藥物其味有兩種以上,如肉桂辛甘、玄參苦咸。有兼味者,作用多較復雜。(三)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藥物的四種作用趨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向外,沉是向內。中醫(yī)認為,人體氣機有升降出入四種基本運動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反常便導致疾病的發(fā)生。例如中焦脾氣以上升為順,若中氣下陷會導致胃下垂、脫肛等病變,服用中藥黃芪能提升下垂的臟腑,使之恢復正常位置,故認為黃 芪有使氣上“升”的性質;例二,正常人體在體溫升高時便會

15、出汗,向外散發(fā)陽氣以降溫,而風寒感冒表 實證患者因邪郁氣機,常見發(fā)高燒而無汗,服用中藥麻黃可使汗出熱退,故認為麻黃有使氣向外“浮”的 性質;例三,中藥半夏能治療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故認為半夏有使氣向下“降”的性質;例四,中藥麻 黃根能制止津氣外泄引起的自汗盜汗,故認為麻黃根有使氣向內“沉”的性質。中醫(yī)有時還用升降浮沉表 示藥物所治疾病的大致部位,認為,能治上焦病證的藥物具有升浮之性,能治下焦病證的藥物具有沉降之 性。大部分藥物升降浮沉的作用是明顯的,但有少部分藥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勢不明顯或存在雙向性,如 麻黃既能發(fā)汗 (向外) ,又能平喘 (向下)、利尿 (向下) ;川芎既能上行巔頂止頭痛,又

16、能下行血海通月經(jīng)。利用藥物升降浮沉理論指導臨床用藥, 必須參照病位與病勢靈活運用。 具體而言, 一是逆其病勢而治, 即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勢下陷者,宜升不宜降。二是順應病位而治,即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 宜沉降,病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總之,根據(jù)藥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作用于相應的病位,因勢利 導,祛邪外出,從而調整臟腑氣機的紊亂,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藥物的升降浮沉與四氣五味、炮制、配伍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性溫熱、味辛甘的藥物,大多為升 浮藥;性寒涼、味苦酸咸的藥物,大多為沉降藥。在炮制理論中,有酒制升浮,姜制發(fā)散,醋制收斂,鹽 制下行等說法。在方劑配伍中,少量升浮藥配大量沉降藥則隨

17、其下降;少量沉降藥與大隊升浮藥同用可隨 之上升。有些藥物甚至可決定方劑中藥物的作用趨向,如桔梗能載藥上行,牛膝能引藥下降等。綜上所述,藥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升降浮沉在一定的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正如李時珍 所說:“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四)歸經(jīng)歸經(jīng)是指藥物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歸經(jīng)指明了藥物治病的適用范圍,說明了藥效所在,藥物 的歸經(jīng)不同,治療定位也就不同。歸經(jīng)是以臟腑經(jīng)絡理論為基礎,以所治具體病癥為依據(jù)的。中醫(yī)把人體的各個部位、各種生理功能,都分別歸屬心、肺、脾、肝、腎、心包、膽、胃、大腸、小 腸、膀胱、三焦十二臟腑和十二經(jīng)絡,藥物能治療哪一臟腑經(jīng)絡的病變,就說它歸哪一經(jīng)。如

18、杏仁能治肺 氣上逆之胸悶喘咳,歸肺經(jīng);朱砂能治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歸心經(jīng);天麻能治肝風內動之痙攣抽搐,歸 肝經(jīng)等。有的藥可歸數(shù)經(jīng),表示所治的病較多,如當歸能治療血虛萎黃(心、脾經(jīng)病 ) 、眩暈(肝經(jīng)病 )、心悸(心經(jīng)病 )、月經(jīng)不調 (肝經(jīng)病 )等病癥,所以當歸就歸心、肝、脾三經(jīng)。掌握歸經(jīng)理論有助于區(qū)別功效相似的藥物。例如同是利尿藥,有麻黃的宣肺利尿、黃芪的健脾利尿、 附子的溫陽利水、豬苓的通利膀胱之水濕等不同。羌活、葛根、柴胡、吳茱萸、細辛同為治頭痛之藥,但 羌活善治太陽經(jīng)頭痛、葛根善治陽明經(jīng)頭痛、柴胡善治少陽經(jīng)頭痛、吳茱萸善治厥陰經(jīng)頭痛、細辛善治少 陰經(jīng)頭痛。歸經(jīng)相同而性味不同或性味相同而

19、歸經(jīng)不同的藥物, 其治療作用也有所異同。 如黃芩、 干姜都歸肺經(jīng), 但黃芩甘寒,治肺熱咳嗽;干姜辛熱,治肺寒喘咳。又如黃芩、黃連性味苦寒,都歸胃、大腸經(jīng),但黃芩 又歸肺經(jīng),治肺熱咳嗽等證;黃連又歸心經(jīng),治熱病心煩等證。可見必須把性味、歸經(jīng)結合起來,才能比 較全面地反映出中藥的治療作用。有些藥物被稱為“引經(jīng)藥” ,俗稱“藥引子” ,中醫(yī)認為它們特別擅長治療某經(jīng)病變,并能引導其他藥( 不論是否歸這一經(jīng) ) 在這一經(jīng)發(fā)揮作用,如桔梗可引藥人肺經(jīng),柴胡可引藥人肝經(jīng)等。將中藥用某些輔料 炮制能起到 “引經(jīng)” 作用, 如醋制引藥人肝、 鹽制引藥人腎等。 可見中藥的歸經(jīng)也是可以人為加以改變的。(六)有毒與無

20、毒毒性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損害性。古代本草常在每種藥物的性味之下標明“有毒”或“無毒” ;現(xiàn)代中藥書一般只標明有毒的藥,分為“有小毒” 、“有毒”、“有大毒”三類。毒性藥的用量不宜過大,超過國家 藥品標準規(guī)定的用量就有可能中毒。中藥的有毒無毒、毒性大小都是相對的。所謂“無毒” ,僅是指在常 規(guī)用法、用量情況下對人無害。其實任何藥物使用不當、炮制不當、保管不當都會產(chǎn)生毒性,俗話說“是 藥三分毒”是有道理的。有毒的藥物經(jīng)過炮制或恰當配伍可消除毒性,增加用量。某些藥物的有毒成分同 時又是有效成分,具有“以毒攻毒”的特殊療效,炮制時還必須保留一部分毒性成分。此外,有毒無毒、 毒性大小還與服藥者的體質、病情

21、、藥物的煎煮、飲食調養(yǎng)等因素有關。古人說的“毒性”也包括副作用 在內。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劑量時出現(xiàn)的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一般比較輕微,對人體危害不大,停 藥后能自行消失。產(chǎn)生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一味中藥往往有多種作用,治療時利用其中一種作用或一部 分作用,其他作用便成為副作用了。如干姜有溫中止嘔作用,最宜用治胃寒嘔吐,若用于姜治胃熱嘔吐, 那么它的“溫中”作用就是副作用??梢哉f,一切中藥用得不當都有副作用,但由于中醫(yī)常用配伍或炮制 等方法來改變藥性,消除副作用,所以人們一般認為中藥副作用小。有毒中藥的臨床應用應注意以下幾點:1. 在應用毒藥時要針對體質的強弱、疾病部位的深淺,恰當選擇藥物并

22、確定劑量,中病即止,不可過 服,以防過量和蓄積中毒。同時要注意配伍禁忌,凡兩藥合用能產(chǎn)生劇烈毒副作用的禁止同用,并按要求 嚴格執(zhí)行毒藥的炮制工藝,以降低毒性;對某些毒藥要采用適當?shù)闹苿┬问浇o藥。此外,還要注意個體差 異,適當增減用量,并囑患者不可自行服藥。醫(yī)藥部門應抓好藥品鑒別,防止偽品混用,注意劇毒藥品保 管。2. 根據(jù)中醫(yī)“以毒攻毒”的原則,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某些毒藥治療某些疾病。例如 用雄黃治療疔瘡惡腫,水銀治療疥癬梅毒,砒霜治療白血病等等。3. 掌握藥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臨床表現(xiàn), 便于診斷中毒原因, 及時采取合理、 有效的搶救治療手段。 二、中藥配伍與調劑(一)配伍藥物

23、配伍時,必須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配伍關系問題。前人把單味藥的應用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 系總結為七個方面,稱為藥物“七情” ?,F(xiàn)分述如下。1. 單行,就是指用單味藥治病。有些病情比較單純的病證,選用一種針對性較強的藥物即可達到治療 目的,如清金散單用一味黃芩,治療輕度的肺熱出血病證;獨參湯單用一味人參,治療氣虛欲脫證;現(xiàn)代 單用鶴草芽驅除絳蟲等,這些行之有效的“單方”符合簡便廉驗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廣。2. 相須,就是指兩種以上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后能相互協(xié)同,明顯增強原有療效。如麻黃與 桂枝配伍能明顯地增強其散寒解表功效;大黃配芒硝能明顯增強其清熱、瀉下、通便的功效等。相須配伍 構成了復

24、方用藥的配伍核心,是中藥配伍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3. 相使,就是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 能相互促進, 共同提高療效; 或者性能、 功效雖不相同,但可相互補充而提高療效,其中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 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強黃芪的補氣利水功效;退虛熱的青蒿與滋陰潛陽的鱉甲配伍,鱉甲能明 顯地增加青蒿清退虛熱的功效等。相使配伍不必同類,一主一輔,相輔相成,輔藥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即 為相使配伍。4. 相畏,就是指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 就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熟地黃滋膩

25、礙脾、 影響消化的副作用能被砂仁減輕, 就說熟地黃畏砂仁;常山畏陳皮,是因為陳皮可以緩和常山截瘧而引起的惡心嘔吐的胃腸反應等。5 / 125. 相殺,就是指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 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姜殺半夏、南星的毒。由此可見,相畏、相殺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不同 的提法。對前者而言稱“畏” ,對后者而言稱“殺” 。6. 相惡,就是指兩種藥物配合后,相互牽制,使原有功效降低或消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 降低人參的補氣作用; 干姜惡黃芩, 因黃芩能降低干姜溫中回陽之功效, 而干姜也能降低黃芩的清熱作用。7. 相反,就是指兩種藥物合

26、用后,能產(chǎn)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 、“十九畏”中的若干藥物 ( 見下文“用藥禁忌” ) 。綜上所述,除單行外,其他六個方面的配伍關系可概括為三類情況:相須、相使的配伍,能產(chǎn)生協(xié) 同作用,可增強療效,臨床用藥時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殺的配伍,能減輕、消除毒性或副作用,在應 用毒劇藥時應選擇應用;相惡、相反的配伍,前者由于相互牽制、拮抗而削弱或抵消原有功效,后者能 產(chǎn)生毒性反應或強烈的副作用,兩者屬于配伍禁忌,原則上要避免應用。(二)用藥禁忌是指醫(yī)生在給病人開藥時應避免的事項。主要包括:1.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一經(jīng)配伍使用,就會降低或失去藥效,甚至產(chǎn)生毒性和強烈的副作用。屬于禁止使用的

27、范疇。這就是上述“配伍”中所提到的“相惡”和“相反” 。關于配伍禁忌歷代說法不很一致,到金元時 期概括為“十八反” 、“十九畏”,并編成歌訣,一直沿用至今。( 1)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意思是: 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都與烏頭相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都與甘草相反;諸參( 人參、丹參、沙參、玄參 ) 、細辛、芍藥都與藜蘆相反。( 2)十九畏歌,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 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荊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 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28、。意思是: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子;丁香 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烏、草烏畏犀角;人參畏五靈脂;官桂畏石脂。2. 妊娠用藥禁忌某些藥物具有損害胎兒甚至導致流產(chǎn)的副作用, 應該作為孕婦禁忌的藥物。 一般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類。(1)禁用藥大多是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水銀、斑蝥、馬錢子、川烏、草烏、生附子、雄 黃、輕粉、巴豆、牽牛子、大戟、甘遂、芫花、商陸、麝香、蟾酥、三棱、莪術、水蛭、虻蟲、穿山甲、 藜蘆、瓜蒂等。凡屬禁用藥物,絕對不能使用。(2)慎用藥包括行氣、活血、通經(jīng)、祛瘀、通利、重鎮(zhèn)、辛熱類或有毒的藥物。如枳實、枳殼、桃 仁、紅花、牛膝、川芎、王不留行、大黃、芒

29、硝、番瀉葉、蘆薈、薏苡仁、冬葵子、礞石、代赭石、磁石、 附子、干姜、肉桂、半夏、天南星等。凡屬慎用藥,可根據(jù)孕婦具體情況慎重選用,無特殊需要,應盡量 避免應用。 非用不可時要注意用量從小到大逐漸增加, 一旦見效即可停藥, 避免長期使用, 以防發(fā)生事故。中藥調劑員遇到妊娠禁忌藥較多的處方,應向顧客詢問病人是否孕婦,如果是孕婦用藥可拒絕調配或 請原處方醫(yī)生簽字說明后再行調劑。3. 飲食禁忌 服藥的同時或治療期間的飲食禁忌大體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指在服藥的同時,要求不能進食某種食物。如古代文獻記載有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土茯苓、使君 子忌茶;鱉甲忌莧菜;蜂蜜忌生

30、蔥等。二是指從病證來講,治療期間要求忌食生冷、油膩、辛辣、不易消 化及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對病情產(chǎn)生不利影響。如水腫忌鹽;黃疸、腹瀉、消化不良忌食油膩;麻疹忌食 油膩酸澀之物;瘡癰腫毒、痔瘺、皮膚瘙癢忌食魚、蝦、牛、羊等腥膻及辛辣刺激之品;熱證忌食辛辣油 膩等食物;寒證忌食生冷瓜果等食物。4. 證候禁忌 是指某類或某種中藥不適用于某類或某種癥候,在使用時應予以避忌。如體虛多汗者,忌用發(fā)汗藥; 陽虛里寒者,忌用寒涼藥;陰虛內熱者,慎用苦寒清熱藥;脾胃虛寒、大便糖稀者,忌用苦寒或瀉下藥; 陰虛津虧者,忌用淡利滲濕藥;火熱內熾和陰虛火旺者,忌用溫熱藥;婦女月經(jīng)過多及崩漏者,忌用破血 逐瘀之品;脫證神昏

31、者,忌用香竄開竅藥;邪實而正不虛者,忌用補虛藥;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藥; 濕熱瀉痢者,忌用澀腸止瀉藥;體虛多汗者,忌用發(fā)汗力較強的麻黃;虛喘、高血壓及失眠患者,慎用麻 黃;濕盛脹滿、水腫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陰虛火旺者,忌用升麻;授乳期婦女不宜大量使用麥芽 等。(三)中藥的用法用量1. 用量也叫“劑量” ,一般以克 (g) 為單位。大多數(shù)藥的常用量為 10g 左右,一般質地較輕的藥用量較 ?。ǘ酁?3 一 l0g) ;質地堅硬的藥用量較大 (多為 15 30g) 。中藥調劑員在審方時要注意用量是否符合藥 典規(guī)定。中藥用量的大小,對療效有直接影響,用量過小達不到治療目的,用量過大不但達不

32、到預期療效,甚 至損傷正氣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掌握藥物的用量是十分重要的。每種藥物的用量,要根據(jù)藥物的性質、 配伍、劑型和人的年齡、體質、病情及季節(jié)氣候、地域等多方面情況,予以全面考慮而確定。( 1)根據(jù)藥物性能確定劑量凡有毒、峻烈的藥物,劑量宜小,應嚴格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一般藥物,質輕、味濃較易浸提的花、葉類劑量宜??;質重、難于浸提的礦物、貝殼、鮮品、果實等,劑量宜重。( 2)根據(jù)配伍、劑型確定劑量一般單味藥應用時,劑量較復方為重。復方中主藥用量宜重。同樣的藥物入湯劑,比入丸、散劑劑量宜大。作酒劑、浸膏劑劑量可稍大。( 3)根據(jù)病情、體質、年齡確定劑量急病、重病者劑量宜大;慢性病、輕病者劑量

33、宜小。年老、體弱、小兒、婦女產(chǎn)后劑量宜??;成人及平素體質壯實者劑量宜重。不同年齡的病人,藥物用量尚無嚴格 規(guī)律可循。( 4)季節(jié)變化與劑量的關系中醫(yī)的整體觀念中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天人相應的觀點要求在應用藥物時, 其劑量應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 如夏季氣候炎熱, 用辛溫發(fā)散藥時用量宜輕, 而用苦寒降火藥用量宜重;冬季氣候寒冷,用溫里藥時用量宜重等。2. 中藥的用法( 1)湯劑的內服用法 一般湯劑應在溫而不涼時服用,但熱性病者應冷服,而寒性病者應熱服。如 發(fā)散風寒的藥最好熱服,服后避風寒,遍身微微出汗為宜。每劑藥物一般煎藥汁 2次,分頭煎、二煎,有些滋補藥也可以煎3 次。可將頭煎

34、、二煎藥汁混合后分服,也可將兩次所煎藥汁頓服、分數(shù)次服等,需視病情不同而分別對待。若遇到患急性病或高熱不退、四 肢冰冷等病情危急的病人,就應以重劑量急救,可以一日23齊山并晝夜觀察酌情增減。如病緩者一天服一劑,病情緊急者可一次頓服,重病、急病者可隔 4 小時服藥一次,以使藥效持續(xù)。嘔吐的患者或小兒 宜小量頻服。遇到復雜病理變化須根據(jù)醫(yī)囑或特定服法,以適應病情需要。服藥時間有飯前、飯后或早晚,應根據(jù)根據(jù)病情和藥效選擇合適時間。一般藥物宜于飯后服,滋補藥宜飯前服;驅蟲和瀉下藥宜空腹服;安眠藥宜睡前服;抗瘧藥宜在發(fā)作前12小時服用;健脾藥和對胃刺激性較大的藥宜飯后服。無論飯前或飯后服藥,均應略有間隔

35、,以免影響療效。重病者不拘時間,迅速 服用,有的也可煎湯代茶飲。( 2 )湯劑的外用方法 主要是利用藥物與皮膚接觸而達到“外治內效” 。常見的有熏蒸法,即以藥物 加水煎湯利用 “蒸氣” 來熏蒸局部或肌體。 洗浸法則用適當藥物煎液或浸液來洗浸。 洗浸是傳統(tǒng)的 “藥浴” 方法。( 3)中成藥的內服法一般中成藥均以溫開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藥須配伍適當“藥引”送服以增強療效或起協(xié)同作用。活絡丹、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等可用黃酒送服,增強其溫通經(jīng)絡、活血散瘀的作用?;粝阏龤馔?、 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湯送服,以增強散寒、溫胃止嘔作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可用淡鹽水送服,取 其引藥入腎,增強滋陰補腎的作用。至

36、寶錠用焦三仙煎湯送服,以增強消導之功。銀翹解毒丸用鮮蘆根煎 湯送服,取其清熱透表生津的協(xié)同作用。川芎茶調散用清茶送服,取其清熱之效。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湯 送服,取其保護胃氣等。有的中成藥需要含化,將中成藥含于口中約一分鐘,使其緩慢溶解發(fā)揮療效,然后再咽下,此法多用 于咽喉腫痛患者,如六神丸、草珊瑚含片等,以便迅速發(fā)揮消腫止痛之效。醫(yī)師根據(jù)病情需要,有時也可 將中成藥入湯劑煎煮以增強療效,如六一散、益元散、左金丸、越鞠丸等。(4) 中成藥的外用方法調敷患處:是將藥物用適當?shù)囊后w調成糊狀,敷布于患處。藥物直接接觸 患處,達到治療目的。常用的液體輔料有白酒、醋、香油、茶水等。如治跌打外傷的七厘散、五

37、虎丹,用 白酒調成糊狀,敷于患處。治癰腫瘡毒的紫金錠、蟾酥錠,用醋研成糊狀敷于患處。此外還有用香油調敷 的黃水瘡藥,花椒油調敷的四圣散,茶水調敷的如意金黃散,蛋清調敷的武力拔寒散等。涂患處:外用油膏、水劑多用此法。一般先洗凈患處后直接涂抹,如獾油、癬藥水等。貼患處: 多為硬質膏藥, 如狗皮膏藥, 將膏藥加熱軟化后貼于患處, 以及橡皮膏制劑, 如傷濕止痛膏, 可直接貼于患處。撒布患處:外用散劑多采用此法。如生肌散、珍珠散等,將藥粉直接撒布于患處。 吹布患處:多為散劑,用小紙筒將少許藥粉,吹之使之散布于患處,如吹耳的紅棉散,吹咽喉的錫類 散、珠黃散,吹牙齦的冰硼散等。(5)毒、麻中藥的使用 毒性中

38、藥是指毒性劇烈、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接近,使用不當會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藥物。毒性中藥品種有砒石、砒霜、水銀、雄黃、輕粉、紅粉、白降丹、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 南星、生狼毒、生甘遂、生藤黃、洋金花、鬧羊花、雪上一枝蒿、斑蝥、青娘蟲、蟾酥、生馬錢子、生巴 豆、生千金子、生天仙子。藥品經(jīng)營單位和醫(yī)療單位在經(jīng)營和使用毒性中藥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規(guī)規(guī)定,保證用藥安全,防止 出現(xiàn)中毒和死亡事故。(四)中藥處方基本知識1. 處方的常用術語與藥名有關的術語有:( 1 )炮制類 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中藥,可獲得不同的作用和療效。一是根據(jù)醫(yī)療需要,提出不同 的炮制要求,如酒蒸大黃,能緩和其瀉下作用

39、;蜜炙麻黃,能緩和其辛散之性,增強其止咳平喘功效;炒山藥,能增強其健脾止瀉作用。( 2)修治類 修治是去除雜質和非藥用部分,以潔凈藥材,保證其符合醫(yī)療需要。如遠志去心、山 茱萸去核、烏梢蛇去頭、鱗片等。( 3)產(chǎn)地類 中藥講究道地藥材,醫(yī)師在藥名前常標明產(chǎn)地。如懷山藥、田三七、東阿膠、杭白芍、 廣藿香、江枳殼、浙貝母等。( 4)品質類 藥材的品質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療效,歷代醫(yī)家都非常重視藥材的質量優(yōu)劣,醫(yī)師處方對 藥品質量提出了要求。如明天麻子、子黃芩、左牡蠣、左秦艽、金毛狗脊、鵝枳實、馬蹄決明、九孔決明 等。( 5)采時、新陳類藥材的質量與采收季節(jié)密切相關,有的以新鮮者為佳,有的以陳久者為佳。醫(yī)

40、師處方對此也有不同要求。如綿茵陳、陳香櫞、陳佛手、陳皮、嫩桂枝、鮮蘆根、鮮茅根、霜桑葉等。( 6)顏色、氣味類藥材的顏色和氣味也與質量密切相關。如紫丹參、香白芷、苦杏仁等。有些是與煎煮有關的術語,根據(jù)治療的需要和飲片的性質,醫(yī)師在湯劑處方使會對某味藥物的煎煮方 式或用法提出簡明要求,也稱為旁注。用簡明的詞語提示藥劑人員在調劑時要采取特定的處理方法。旁注的內容一般包括煎法、服法等。常見旁注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打碎、沖服、煎湯代水等。 有的處方雖未注明,但如需特殊處理,仍應按炮制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2. 中藥處方的藥品名稱 中藥飲片有正名、別名之分,中藥正名是中藥的規(guī)范化名稱,是以中國藥典一部和

41、局、部頒藥 品標準或炮制規(guī)范為依據(jù),除正名以外的名稱是別名。應熟悉常見中藥的正名及相關別名。中藥處方中還存在并開藥名的情況,并開藥名是指將23種療效基本相似或有協(xié)同作用的飲片縮寫在一起而構成并開藥品。3. 中藥處方應付是指調劑人員依據(jù)醫(yī)師處方和傳統(tǒng)習慣調配中藥處方。常見處方應付:1)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需調配清炒品,如紫蘇子、萊菔子、谷芽、麥芽、王不留行、酸棗仁、 蔓荊子、蒼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2)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 ,需調配麩炒品,如僵蠶、白術、枳殼等。( 3)處方直接寫藥名(或制) ,需調配炮制品,如草烏(水制) 、川烏(水制) 、天南星(礬制) 、附 子(炮制)、吳茱萸(

42、甘草水制) 、遠志(甘草水制去心) 、厚樸(姜制) 、何首烏等。4)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 ,需調配燙制品,如龜甲、鱉甲、穿山甲等。5)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煅) ,需調配煅制品,如花蕊石、鐘乳石、自然銅、金礞石、青礞石、瓦楞了畢子等。6)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炭)7)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8)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9)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需調配炭制品,如干漆、炮姜、地榆、側柏葉、蒲黃等。,需調配蜜炙品,如枇杷葉、馬兜鈴等。,需調配醋炙品,如延胡索等。,需調配鹽炙品,如補骨脂、益智仁等。處方注明炮制要求的,則按要求調配:1)處方藥名注酒炒,需調配酒炒品,如酒黃芩、酒當歸等。2

43、)處方藥名注焦,需調配炒焦品,如焦麥芽、焦谷芽、焦山楂、焦梔子等。(3)處方藥名注姜制,需調配姜制品,如姜半夏等。(4)處方藥名注霜,需調配霜制品,如柏子仁霜等。( 5 )處方藥名注煨,需調配煨制品,如煨木香等。(五)中藥處方調劑 中藥處方調劑常規(guī)一般可分為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和發(fā)藥五個部分。1. 審方 審方是調劑工作中第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收方后執(zhí)業(yè)藥師必須認真審查處方前記、正文、后記各項內容的 書寫是否符合規(guī)范,是否清晰。審查處方的藥味、劑量、用法,有無字跡模糊不清,以及漏寫劑量,重筆 藥名等,特別要注意是否有一字之差藥味的誤筆,是否有并開藥名和別名等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收方計 價,如發(fā)現(xiàn)問題

44、,應及時核對,請?zhí)幏结t(yī)師確認。調劑人員不應擅自涂改醫(yī)師處方所列的藥味、劑量、處 方旁注等。如有臨時缺藥,應請?zhí)幏结t(yī)師改換并重新簽字后方可調配。對未按規(guī)定書寫中藥飲片處方的, 應由處方醫(yī)師修正后再給與調劑。處方一般以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有效期的,由開具處方的醫(yī)師 注明有效期,但最多不得超過 3 天。對持非正式處方的購藥者,更要認真詢問,慎重對待。審方時更應注意審核是否有配伍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超劑量用藥、超療程用藥、服用方法有 異、毒麻藥違反規(guī)定使用等情況,應向患者說明,不予調配;除藥物外,還應考慮到患者的年齡、性別、 特殊生理病理狀態(tài)等因素,保障合理用藥。如妊娠婦女使用的處方

45、應避免妊娠禁忌藥物的使用,如存在問 題,不予調配;如因病情需要超常規(guī)使用的,必須經(jīng)處方醫(yī)師重新簽字后,方可調配。2. 調配 調配,按處方要求(如藥味、劑量、炮制、煎法等)調配齊全并集于一處的操作過程。中藥飲片調劑 人員在調配處方時,應當按照處方管理辦法和中藥飲片調劑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審方和調劑。對存在 “十八反” 、“十九畏”、妊娠禁忌、 超過常用劑量等可能引起用藥安全問題的處方,應由處方醫(yī)師確認 (“雙簽字”)或重新開具處方后方可調配。注意飲片的劑量、別名、并開藥名、以及處方旁注和有無需臨方炮 制的藥品等。經(jīng)審核無誤后方可調配。處方中有需要特殊處理的藥品,如先煎、后下、包煎、沖服、烊化、另煎

46、等,要單包成小包并注明用 法;鮮藥應分劑量單包成小包。礦物類、動物貝殼類、果實種子類等質地堅硬的藥品,需搗碎后再分劑量 調配。處方中有需要臨時炮制加工的藥品可稱取生品后由專人按照炮制方法進行炮制。調配完畢經(jīng)自查確認無誤簽字后,再交由復核人員進行復核。3. 復核 復核,又稱校對,是指對調配的藥品按處方逐項進行全面細致的核對。中藥飲片調配后,必須經(jīng)復核 后方可發(fā)出。復核應核對調配好的藥品有無錯味、漏味、多味和摻雜異物,劑數(shù)是否相符,每劑藥的劑量 誤差應小于± 5%。必要時要復稱。還需審查有無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 )藥物,妊娠禁忌藥物,毒麻 藥有無超量。毒性中藥、貴細藥品的調配是否

47、得當。對于需特殊煎煮或處理的藥味如先煎、后下、包煎、 烊化、另煎、沖服等是否單包并注明用法。審查藥品質量,有無生炙不分或以生代炙,整藥、籽藥應搗而 未搗, 調配處方有無亂帶亂用等現(xiàn)象。 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換。 復核檢查無誤后, 必須簽字, 方可包裝藥品。 調劑復核工作應由執(zhí)業(yè)藥師等專業(yè)技術人員負責,復核率應達到100%。4. 發(fā)藥 發(fā)藥是中藥調劑工作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執(zhí)業(yè)藥師首先核對取藥憑證,應問清患者姓名、藥劑貼數(shù)、注 意區(qū)分姓名相同相似者,防止錯發(fā)事故。同時耐心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方藥的用法用量、禁忌、煎煮方法 等用藥信息,并解答有關的咨詢。含毒麻藥品的處方應留存,整理登記,備查。如發(fā)現(xiàn)差錯應立

48、即采取措 施,予以糾正。(六) 中藥湯劑的煎煮1. 湯劑煎煮程序( 1)煎藥人員收到待煎藥時應核對處方藥味、劑量、數(shù)量及質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處理的飲片, 如發(fā)現(xiàn)疑問及時與醫(yī)師或調劑人員聯(lián)系,確認無誤后方可加水煎煮。(2)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將飲片浸泡2030分鐘,使藥材充分吸收水分。但不宜使用60C以上的熱水浸泡飲片,以免使藥材組織細胞內的蛋白質遇熱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藥物成分的溶出。加水量多少受飲片的重量、質地等影響,一般用水量以高出藥面35cm為宜,第二煎則應酌減。用于小兒內服的湯劑可適當減少用水量。注意在煎煮過程中不要隨意加水或拋棄藥液。( 3)群藥按一般煎藥法煎煮

49、,需特殊煎煮的飲片則按特殊方法處理。在煎煮過程中要經(jīng)常攪動,并 隨時觀察煎液量,使飲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現(xiàn)煎干或煎糊現(xiàn)象。若以煎干則以加新水重煎,若已煎糊則應 另取飲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應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則。即在沸前宜用武火,使水很快沸騰;沸后用文火,保持 微沸狀態(tài),使之減少水分蒸發(fā),以利于藥物成分煎出。解表藥多用武火,補虛藥多用文火。( 5)簡要時間的長短,常與加水量、火力、藥物吸水能力及治療作用有關。中藥煎煮一般分為一煎、 二煎。一般藥一煎沸后 20 分鐘為宜,二煎藥沸后煎 15 分鐘為宜;解表藥一般沸后武火煎 10 15 分鐘為 宜,二煎沸后煎 5 10 分鐘為宜;而滋補藥一般沸后煎 30 分鐘,二煎沸后煎 20 分鐘為宜。( 6)每劑藥煎好后,應趁熱及時濾除煎液,以免因溫度降低而影響煎液的濾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濾液時應壓榨藥渣,使藥液盡量濾凈。將兩次煎液合并混勻后分兩次服用。(7)每劑藥的總煎出量:500600ml,分23次服用。( 8)煎出液的質量要求:依法煎煮的藥液應有原處方中各味中藥的特征氣味,無霉爛、酸腐等其他 異味。剩余的殘渣無硬心、無焦化、糊化,擠出的殘液量不超出殘渣總量的20%。( 9)核對煎液袋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