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感悟_第1頁
新課程的感悟_第2頁
新課程的感悟_第3頁
新課程的感悟_第4頁
新課程的感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課程的感悟、困惑與反思一、感悟、正確處理好課標、教材、教輔三者的關系總體感悟:課標是一、教材是二、教輔沒位。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編寫地理教材的依據(jù),各種版本的教材無一不是圍繞課程標準編寫的。對于課標無論是教材的編者,還是我們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覺得課標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fā)揮的余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針對正文篇幅小、彈性大的特點,因此備課組應堅持集體備課,統(tǒng)一要求,集體討論(講哪些、講多深、怎么講);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說明的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成因及規(guī)律,同時緊密結合實際,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

2、知識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有關的原理。借助于教輔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針對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零散的情況,上課時可利用教輔幫助學生了解三維目標和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教師每上完一節(jié)課要進行課堂小結,每學完一個單元也要進行小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把一些陳述性知識變成生成性的知識。 、正確處理“教材”與“學材”的關系如今有許多專家學者強調:地理教材不是“教”的材料,而是“學”的材料,教材應該叫“學材”而不應該叫“教材”;教師不應該“教”教材,而應該用教材“教”等等。在這些觀點的引導下,部分教師對“教材”與“學材”的關系產生了偏差,于是乎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降低教科書的地位和作用,大肆搜

3、集課外資料來補充、替代教材,美其名曰開發(fā)課程資源。對于上述觀點和做法,我有以下思考。1、上述觀點的提出有其特定的背景:長期以來,人們把教材奉若神明,一切以教材為準則,不敢越池半步,把教學等同于教教材,這顯然是錯誤。但我們也應看到,地理新教材是按課標編寫,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要求。地理新教材應是學生學習地理的核心資源,每個學生人手一本,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以它為主要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教材既是“教”的材料,又是“學”的材料(當然不是唯一)。2、師生通過多種途徑大量搜集教科書以外的素材作為“學材”,不現(xiàn)實,也沒必要?,F(xiàn)在地理教師比較緊缺,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同時為適應課改要求,教師還需不

4、斷“充電”。所以,在有限的精力范圍內吃透課標和新教材是當務之急。從學生方面看,學習課程多,學習壓力大,過多的搜尋教科書以外的所謂的“學材”,會使部分學生應接不暇。如果每個學科都如此,更會增加學生負擔,最終也會流于形式,這與課改精神格格不入。我認為,用好教材中的圖片、閱讀材料、問題研究、活動、案例等仍是重中之重,這些資料都是經(jīng)過了千挑百選的。可見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內容豐富的“學材”。當然,根據(jù)學情適當補充一些“學材”也是必要的。 3、“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強調的是教師不能照本宣科、機械地把教材內容灌輸給學生,而應該靈活地處理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輕視教材的地位。比如課標要求的“自然

5、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內容,湘教版新教材把它辟為一個專題,而人教版新教材把它分散到幾個專題中去。我們在教學中可根據(jù)需要把它們進行整合,甚至還可以把“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中有關生物循環(huán)的內容放到“物質循環(huán)”中去。這些做法都是合理的。、正確處理“教者”與“學者”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與課堂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fā)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的大腦皮層活動處于最大程度的興奮,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

6、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必要的關懷、勉勵、尊重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積極表演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好“四個轉位”。 1、 “全方位指導”轉位“適時指導”探究學習中學生的自主與教師的指導的關系要處理好。教師的指導要做到適時、謹慎、有效,以追求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獲。首先,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控制講話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分鐘,這樣可給學生30分鐘活動時間。如果教師每個階段講話23分鐘,學生每個階段活動探究78分鐘,那么,這樣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才算真正擺正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其次,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導的時間。如果介入過早(學生還沒有充

7、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礙了學生本可以自主發(fā)現(xiàn)的機會(“差一點我們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過晚以致讓學生過久地處如無助狀態(tài)。同時,教師的指導常常根本不必要、不應該剝奪學生嘗試錯誤和從教訓中學習的機會,有時指導又不夠充分,以致讓學生感到手足無措。2、“學生傾聽教師”轉位“教師傾聽學生”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使課堂死氣沉沉。新課程改革強調一種互動的師生關系,即“學生傾聽教師”轉位“教師傾聽學生”。在學生交流他們探究結果的過程中,通過傾聽學生,教師常常能輕易地辨別出哪些學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發(fā)現(xiàn)學生理解上的偏差、學生的疑惑,從而判斷學生理解的深度,并決定需要哪些內容。同時,通過

8、傾聽學生、關注學生的即時表現(xiàn)、學生的觀點和發(fā)言,對教師自己何時參與、如何參與做出決策。李政濤先生在傾聽著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一文(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第7期)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寫道:“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這樣的傾聽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順風搖擺,時常靜默沉寂,但又潛藏著創(chuàng)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無非在于:為了在空中綻開花朵,凝結果實”可見,教師傾聽學生是何等重要。3、“教材研究”轉位“教材、學生雙研究”過去的一些老師在備課時,往往只考慮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學生,在上課時,也主要是沿著自己的教學思路去“引導”學

9、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學愿望將學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學設計,因而忽視了學生自己去探究、領悟和感受的過程。而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不是作家筆下被動的小說,不是畫家筆下被動圖畫,也不是電視電影面前無可奈何的觀眾,更不是配合教師上課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所以,應該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即以學生的求知要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知識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固教師要從“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從“教材研究”轉位“教材、學生雙研

10、究”。4、“面向個體”轉位“面向全體”在探究式教學中,并非只有好學生才有能力開展探究,應該給每個學生參與探究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在班級或小組中極少發(fā)言的學生,應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探究中來。其次,探究式教學中,我們不僅采用個體探究,更應該合作探究或大班集體探究,可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朗、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正確處理教材中閱讀、案例、問題探究與正文的關系、正確處理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探究式教學方式的關系傳統(tǒng)教學中,多數(shù)情況下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或對話形式,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教會學生問教會學生想教會學生說二、

11、困惑困惑一:如何真正做活課堂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動起來,為了做到這一點,有的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就是不動,有的教師又哄又獎,也只有少數(shù)學生動。可當學生真的動起來后,新的擔心又產生了有的課堂熱熱鬧鬧,該講的未講清楚,該聽的未聽清楚,紀律難以控制,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有的課從表面上看學生是動起來了,小組合作學習也開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仔細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這些課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沒有真正激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維。課堂上,學生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教室里亂糟糟、鬧哄哄,為活動而活動。尤其是教師不善于捕捉學生發(fā)言中有價值的東西,引導學生深入討論,只滿足于課堂此起彼伏的熱烈場面。 課堂是放開了,

12、學生活躍了,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老師始料不及的問題,但有的課堂無效提問、無效討論過多,教師為了展示課堂的熱烈氣氛,使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重復化。有人認為學生反應積極,就是主動參與,就是面向全體。表面上看學生都參與了,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仔細分析便會發(fā)現(xiàn),思維的深度不夠,導致的結果是傳統(tǒng)的東西沒有了,新的內容又沒掌握。學生也反饋聽不明白,知識掌握不牢固。如何讓學生有效地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程改革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如何才真正使課堂活起來呢?我認為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至關重要?!皢栴}”是學習的起點和方向。地理新課程標準(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提出“

1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問題”。能否發(fā)現(xiàn)、提出對學生有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探究價值高的問題對學生學習至關重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要考慮教學內容、教學硬件基礎、師生水平等,其目的在于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地理事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在教師引導下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在教學中我常用以下幾種設疑與導思方法:1無疑處設疑導思 所謂“無疑處”是指教材中直接描述地理事物的內容,學生感到似乎無疑,但并非真正無疑。對于這些內容,我巧妙地設置疑問,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地認識地理事物,既了解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又了解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內在聯(lián)系。例如:在學習季風水田農業(yè)這部分

14、時,課文直述“季風水田農業(yè)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qū)”。學生讀起來很明白,但教師要善于設疑,引導學生讀圖,從氣候、地形、勞動力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對水稻分布的影響,并通過與西西伯利亞等不同條件的地區(qū)進行對比,找出不適于種植水稻的原因。在無疑中設疑導思,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把握課標精神,吃透教材內容;二是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無疑處設疑導思,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2抓“文眼”設疑導思“文眼”即教材章節(jié)重點、難點的關鍵處。在此處,教師要精巧地設疑,并注重抓住教材關鍵,去突破教材難點,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15、,幫助他們掌握地理原理和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比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的教學當中,在知道水循環(huán)的類型、過程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通過指圖、畫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水的三態(tài)變化就是物質和能量遷移過程,而且還把四大圈層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了,最后聯(lián)系我們當?shù)貙嶋H畫出有關的水循環(huán)示意圖,對比一般水循環(huán)有什么異同。在水循環(huán)的知識學習當中,不僅鍛煉了學生基礎的讀圖、說話、指圖、繪圖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知識遷移、比較、分析、獲取信息、知識提取和解決實際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3在學習誤區(qū)設疑導思所謂“誤區(qū)”就是學生在學習中最容易產生錯誤的地方,這也正是教學的難點所在。針對這些誤區(qū)巧妙設疑,輔以引導,可以化難為易,使學

16、生走出學習誤區(qū)。比如,在學習氣壓帶和風帶時,大氣環(huán)流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立體動態(tài)環(huán)流。如果用活動的方式去教學,效果會很好:以學生座位的排為緯向、以組為單位,分別找?guī)孜煌瑢W,在教室過道上模擬北半球的三圈環(huán)流。一位同學、兩位同學,一次、兩次的模擬走動,最終讓學生找出最符合實際的表演,說出不符合實際的表演問題在哪里,引導學生從學習誤區(qū)中走出來。又如:在學習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與區(qū)位選擇時,學生往往會陷入這樣的誤區(qū):認為工業(yè)生產具有地域上的靈活性和季節(jié)上的靈活性,不受地帶性和季節(jié)性的限制。教師可以以制糖工業(yè)和采掘工業(yè)為例,引導學生分析這兩種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從而解決對該問題認識的片面性。用這種方式教學,學生的興趣

17、很高,而且不容易忘記。參與活動過程,有利于多種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4聯(lián)系實際設疑導思搜集整理學生熟知的生產、生活事例以及國內外重大事件,并以此作為背景材料設計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教材內容結合世界氣象日、世界環(huán)境日、世界地球目等的主題,設疑導思;也可結合國內外大事如中國四大工程、中東問題等設疑;還可聯(lián)系當?shù)厣a、生活實例設疑。比如在學習工業(yè)區(qū)位的選擇時,可以聯(lián)系海口的實際,分析對比遼寧鞍鋼和上海寶鋼工業(yè)區(qū)位因素,說出??诘墓I(yè)布局現(xiàn)狀??傊瑢W生學習地理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地理思維和掌握學習方法,是對社會中未來領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這種教學方法注重

18、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想學生所想,有利于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把“還學生以主體地位”真正落實在地理教學中。注意問題:教師在設疑導思時,不要設置過于簡單、學生不假思索就能解答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設置的問題要有較大的思維容量,但又不能將問題設置得過“大”,問題之間應有內在聯(lián)系和因果關系,要讓學生站高點就能看得見、跳一跳就能夠得著。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通暢如流,并能夠引導學生思維向知識的深廣度拓展。困惑二:如何開展合作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提供了一個開展新的教學模式的手段,以及一個鼓勵學生才能發(fā)展的環(huán)境。精心營造的合作性學習能讓學生在認知上、生理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且這也是改

19、變課堂中的被動性學習和非人際性學習現(xiàn)狀的重要步驟。在教學中常見的現(xiàn)象:一是老師拋出一個問題,或者問題來自學生,老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討論,教室里立刻響起一片嗡嗡聲,感覺小組內每個人都在發(fā)言,老師仍然在講臺上做自己的事,一兩分鐘后,老師喊停,請小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來發(fā)言,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覺得,我認為,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僅停留在問題的表層,不能作深入的探究。二是學生在參與合作學習時老師仍然站在講臺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那么教師應不應該介入合作學習的進程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合作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在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的作法。(1)監(jiān)督學生行為: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老

20、師應該大部分時間都觀察學生們的學習,目的有二:一是找到一個可以觀察學生思想的“窗口”,以看清他們哪些弄懂了,哪些還不懂;二是找出他們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們會把內隱的思維過程外顯,接受老師的檢查和指導。(2)提供學習幫助:老師監(jiān)督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時,要把要求講清楚,完成任務需運用的重要步驟和策略,解答學生的問題以及必要時教授學生一些技巧。(3)建議學生用一些更有效的合作方法,進行一些更有效的活動。老師也要強調一些學生已覺察到的特別有效的、有技巧的行為活動,高效率的小組合作中所需的社交技巧。例如:在進行是否可以用南極冰山解決沙特阿拉伯的缺水問題研究課時,我依據(jù)課文把學生分四大組

21、,各組分工合作,進行資料收集、制作投影片、簡介各組研究成果。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合作技巧,培養(yǎng)了收集、分析、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由于有充分的準備,學生對該問題作了較深層次的探討,課堂上學生思維很活躍,從自然和人文方面探討了沙特阿拉伯缺水的原因,介紹了南極冰山的狀況、根據(jù)洋流和風向設計了將冰山運往沙特阿拉伯的最佳路線及運輸過程中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最后反思此舉可能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學生思維活躍,迸發(fā)的火花在課堂得以碰撞,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討論結束后,把觀點相近的同學分成一組,讓他們課后繼續(xù)合作探究,最終可以把結果用小論文的形式寫出來。隨著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空間增大,他們提出的問題

22、也會越來越多。當他們在自主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提高了地理素養(yǎng),也就達到了地理教學的最高目標。三、教學反思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其實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jīng)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我認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fā)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我覺得應

23、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tǒng)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例如在學習“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shù)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意義”的相關內容時,我就以礦產資源為例,一方面用相關例證向學生說明,礦產資源的分布、數(shù)量、質量和組合狀況是影響工業(yè)布局的重要條件,一些工業(yè)基地往往是建在礦產地附近(這種教學旨在滲透“自然環(huán)境是人

24、類社會發(fā)展的外部條件”的觀點);但有些工業(yè)基地,如我國的上海寶山鋼鐵工業(yè)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鋼鐵工業(yè)基地,周圍并無大型鐵礦、煤礦,但卻是著名的工業(yè)區(qū),原因是借助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發(fā)達的海運,擺脫了礦產資源的地域限制(這種教學可以滲透“自然環(huán)境并非是決定性條件”的觀點)。通過上述這種辨證的分析,學生一方面明確了自然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明確了這種影響不起決定性作用,就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辨證的人地觀。 地理新課標不僅對地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芭囵B(yǎng)現(xiàn)代公

25、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是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中有大量的與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可持續(xù)發(fā)展觀有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地理觀。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專業(yè)打造教育平臺航母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fā)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后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在于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fā)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

26、進,從而優(yōu)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氣環(huán)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何將這些內容由抽象的理論和圖象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便對地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著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 專業(yè)打造教育平臺航母 。赤壁之戰(zhàn)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huán)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并允許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預測到了過一段時間天氣會反常,故弄玄虛而已。問題

27、:(1)赤壁位于我國哪一個?。吭嚪治霎?shù)氐臍夂驐l件。 (2)周瑜為什么會因為“欠東風”而急出病來?(3)我國形成最大季風區(qū)的地理因素有哪些?(4)我國東部季風區(qū)是季風氣候最為典型的區(qū)域,試說明其氣候特征。 教育熱點學習網(wǎng) (5)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時掌握天氣、氣候等知識,并了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shù)男Ч玫亩嘣悄芾碚摳嬖V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

28、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象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教師的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識發(fā)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xiàn)實,了解社會

29、,體驗人生,并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學習經(jīng)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yǎng)學生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 教育熱點學習網(wǎng) 筆者曾利用英國中學理科革新教材(社會中的科學和技術)中的有關內容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是一個廠址選擇的問題。教材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后,提出: 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zhèn)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zhèn)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對照地圖和資料,以4人為一組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一個方案更合理。4個人扮演的角色分別是:公司法人代表、工廠管理

30、人員、議會代表和社區(qū)代表。討論之后進行大組匯報。 文章來源:教育熱點學習網(wǎng) 問題提出后,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相互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教師巡回到各組之間,以平等的身份、認真的態(tài)度參與到同學們的討論之中,和他們一起學習、共同探究。與此同時,教師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指導,重點放在:(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yōu)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采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tài)度和方法。 在隨后進行的大組匯報中,學生爭先恐后地發(fā)表

31、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jīng)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yè)區(qū)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采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吁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區(qū)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區(qū)環(huán)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后,在自由發(fā)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fā),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我在最后總結時,重點并不放在結論上,而是放在大家對

32、這一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的過程上。重在肯定同學們的參與過程和鼓勵、贊揚同學們敢于發(fā)表意見,尤其是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行為。之后,我又把這種研究性學習方式延伸到課外,要求學生平時更多地關心社會、關心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并把它們和自己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思考、探究。事實證明,這樣學生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同時也學會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熱點學習網(wǎng) 筆者認為,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教學素質和研究能力,有設計富含知識和能力,并有利于展開多端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課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對教學過程有充分的估計,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

33、這一系列要求使地理教師必須從多方面充實、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內外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從而使教學活動處于活躍積極的狀態(tài)。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全球變暖”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變暖不可怕,因為原始大氣中充斥著二氧化碳。可是照樣誕生了生命,并演化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世界。”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后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

34、創(chuàng)新的勇氣。于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出了自我批評,并在后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 眾所周知,過去為了鞏固“雙基”,我們教師的教學往往追求對學習內容的“標準化”理解和“課本式”、“教參式”表達,強調對問題解決的常規(guī)思維、邏輯思考、唯一答案,對學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壓制、回避、冷處理甚至簡單否定的做法。這樣大量地進行反復操練,使學生學會的只是“復印”知識。而新課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型意識,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給予及時適當?shù)目隙ê涂镎?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教學中,我們不

35、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yè)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fā)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例如,在學生做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試驗修訂本)第90頁練習篇第一題時,針對某些同學不會做這種情況,筆者在輔導時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請學生思考赤道應該添加在這幅圖的南方還是北方?這股洋流所經(jīng)之處的水溫比同緯度其它海區(qū)的水溫高還是低?并要求學生說出理由。學生經(jīng)過思考,較容易地完成了這道題,并且掌握了解題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 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完成新課標中規(guī)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饋就來源于作業(yè)練習。作業(yè)練習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作業(yè),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探索獲得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