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內容和孔子的思想_第1頁
《論語》的內容和孔子的思想_第2頁
《論語》的內容和孔子的思想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語?的內容和孔子的思想?論語?一書共二十篇,每篇選取首章第一二句的二字或三字為題,依次為:1、?學而?2、?為政?3、?八佾?4、?里仁?5、?公冶長?6、?雍也?7、?述而?8、?泰伯?9、?子罕?10、?鄉(xiāng)黨?11、?先進?12、?顏淵?13?子路?14、?憲問?15、?衛(wèi)靈公?16、?季氏?17、?陽貨?18、?微子?19、?子張?20、?堯曰?這二十篇文字不管孔子弟子記孔子語言也好,孔子答復弟子的提問也好,或者時人相言,君臣對答也好,不外乎記載孔子和孔子少數(shù)學生的言語、行事。所以,要研究孔子和孔門弟子,?論語?首先是應當閱讀的書,也是比較可信的書??鬃邮侵袊鴤ゴ蟮乃枷爰摇⒔逃?,他

2、的根本思想主要是通過?論語?反映出來的。在政治上,孔子是近乎保守主義者。他相信周王朝是社會制度的最完美形式,從而以維護周天子的一統(tǒng)天下和重建文武周公事業(yè)為己任。但是,他又不是一個冥頑不靈、抱殘守缺的人。為了能使周王朝百世不替地延續(xù)下去,他主張改善統(tǒng)治者和人民的關系。他認為,對老百姓的統(tǒng)治不能只靠政和刑,也要注意德和禮。為此,他要求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賢和德的素質,呼吁通過舉賢才之類的措施來改善統(tǒng)治者的狀況。基于這些認識,他提出了禮和仁這兩個孔子學說中最重要的范疇。禮是指周初確定的一整套區(qū)別等級名分的典章、制度、規(guī)矩和儀節(jié)。仁指最高的道德標準,主要是說人們之間應該相愛。他認為這二者是互相補充、互相包含

3、、互相制約的。禮是外在的行為準那么,仁是內在的行為狀態(tài)。禮必須以仁為思想根底,否那么就流于形式;仁必須以禮為客觀標準,相愛有所節(jié)制,否那么便亂了倫次。應該看到,這一學說的本質是為維護舊制度作論證的。因為在階級社會里,這樣的人類之愛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是,孔子能提出愛人的口號,把它作為仁的一個定義,用以補充克己復禮的解釋,這在思想開展史上說,應該算作一個進步。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者身分變化的事實。在哲學上,孔子是唯心主義者。他相信天命,認為人的死生富貴,事的興衰成敗,都由天命在冥冥中決定,人力是無可奈何的。然而,他又肯定人的道德程度的上下不是天生的,人的努力可以極大的抑制天命的限制。他也不相信鬼神。他認為人當中,有的是生而知之的天才,有的是不可使知之的蠢才。這是在認識論上存在著先驗論的錯誤,但多年的教育理論又使他相信,通過經歷,運用考慮,反復練習,勤于商討,是一般人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這種認識又使他回到唯物主義的道路上??鬃邮莻ゴ蟮慕逃?。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這種方法注意分析學生的不同性格和程度,并能根據(jù)不同對象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他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創(chuàng)始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向壟斷教育的舊習慣公開宣戰(zhàn)。總之,?論語?中保存了孔子的非常豐富的思想內容。這些內容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