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_第1頁
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_第2頁
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_第3頁
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_第4頁
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教案及反思鎮(zhèn)江市諫壁中心小學 張慧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搖籃”“摻和” “裝飾”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2-4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弄清為什么說維也納是古典音樂的搖籃,是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體會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學習總分的構段方法。4、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喜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對美好事物的熱愛,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2-4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弄清為什么說維也納市古典音樂的搖籃,是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體會維也納是名副其實

2、的音樂之都。教學難點: 借助文本資料和多媒體,引導學生充分感受維也納濃郁的音樂氛圍。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1、課前放視頻,欣賞藍色的多瑙河。2、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視頻領略了維也納的美麗風光,也欣賞了一首動聽的樂曲。聽過這首曲子嗎?這就是維也納的市歌藍色的多瑙河。它是由“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伴著音樂,再次走進這座音樂之都。齊讀課題。3、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誰來說說為什么稱“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學生發(fā)言,課件出示。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1、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

3、的搖籃”?(出示)“搖籃”是什么意思?(出示兩種解釋)在這兒搖籃就是發(fā)源地的意思。(出示兩句話)比較,說說用“搖籃”好在哪里?(采用比喻手法,更加生動形象地說明歐洲古典音樂發(fā)源于維也納。)2、 引導用“搖籃”造句。3、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呢?仔細看第二自然段,找找答案。(1)音樂家們在這里度過了,寫下了。 從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抓住關鍵詞語談談。 引導抓住“18世紀、許多”體會歷史悠久,音樂家多,樂章多。師:通過課前的預習,你應該對這些音樂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誰來流暢地向大家作個介紹?師:大家注意他們的國籍了嗎?發(fā)現(xiàn)什么?這些世界頂級的音樂家大多是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像貝多芬這

4、樣的外國音樂家慕名而來。他們在維也納度過了大部分音樂生涯,譜寫了許多優(yōu)美的樂章。(2)博物館里,至今。師:從這句中你讀到了什么?(歷史悠久、手跡珍貴、人們以這些音樂家為榮)師:(圖片)這些樂譜和手跡就是輝煌歷史的忠實記載。維也納哺育了這么多古典音樂大師,孕育了這么多優(yōu)美的樂章,所以說齊讀第一句。維也納給了這些音樂家以豐富的靈感,讓他們創(chuàng)作出無數(shù)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時,維也納又以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為自己的驕傲。讓我們再來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4、小結:一座城市有這么悠久輝煌(板書:歷史悠久)的音樂史,有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有這么多舉世聞名的優(yōu)美樂章,維也納真不愧為“音樂之都”!三、 學習第三

5、自然段、這里的人們因此對音樂有著獨特的情感,看,這座城市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 “裝飾”是什么意思?(裝扮)如何用音樂裝飾的呢?默讀第三自然段,找找答案。、交流,相機理解第二個“裝飾”: 這里也有個“裝飾”,又是什么意思呢?(裝飾品)小結:這一自然段圍繞“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這句話,列舉了三種“裝飾”。你對哪種裝飾最感興趣?讀出你的感受。(1)從“到處”看出什么?可能在哪里看到?這么多的銅像和大理石像說明了什么?(崇敬)他們的塑像隨處可見,一看到他們就能讓人想起他們的輝煌樂章和生平事跡。(2)從“許多、多”體會用音樂家名字命名的設施多。人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可見人們對樂壇大師

6、們的無比崇敬和無限懷念)。 試著給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命名。相機指導體會“許多”“多”用得準確:這句話中的“許多”和“多”能去掉嗎?(3) 就連也 在北京故宮,我們看得最多的就是龍,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征,而在維也納的王宮花園里,我們看到的是從這里看出什么?(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以音樂為美,以音樂為榮,以音樂為貴。)小結:所以說,導讀維也納是一座??矗。ㄏ鄼C出示資料、解讀)(一座座音樂家的雕像讓人不禁想起他們譜寫的優(yōu)美樂章;從這些以音樂家命名的街道、公園里仿佛正飄送出動聽的樂曲;“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白色大理石雕像聳立王宮花園的入口處。雕像前的綠色草坪里,一組玫瑰花組成的巨大的

7、高音譜號格外引人注目。每一朵花瓣都似一個跳動的音符,在向人們訴說一段動聽的音樂故事。)、你能讀好這段話嗎?指讀。、音樂裝飾著這座城市,一切與音樂有關的內容都成為了裝飾,融入了城市建設之中。(板書:城市建設)維也納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濃濃的音樂氣息,不愧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四、 學習第四自然段、在這樣的一座城市里,隨處能見到音樂的裝飾,又能聽到什么呢?、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讀完后說說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出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圍繞這句話,課文寫了哪幾個場景?結合預習作業(yè)匯報。 小結寫法:這段圍繞中心句“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選擇了人們生活中的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進行

8、了具體描述。哪個場景給你印象最深?抓住關鍵詞語說一說。()漫步時 抓住“隨時”體會人們走到哪里都能聽到音樂。這優(yōu)雅輕快的樂曲可能來自()夏天的夜晚(出示畫面)“摻和”什么意思?在文中指什么?引導想象:夏天的夜晚,花草茂盛,芳香四溢,習習的晚風吹拂你的臉龐,遠處悠悠揚揚的音樂隨風而來,深深地吸一口氣,聞到了什么?耳畔又聽到了什么?是呀,花香的芬芳,悠揚的樂聲,混合在一起,隨著晚風一起飄進我們的心里,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柔和、舒服)能讀出來嗎?再徐緩一點,讓花香和樂聲混合得充分一點。真是一個迷人的夏天的夜晚,一切都是因為有了音樂。()合家歡樂時我們的家庭在合家歡樂時都做些什么?維也納的家庭呢?這

9、已經成為了傳統(tǒng)。“傳統(tǒng)”是什么意思?這成了維也納人民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出示畫面)到了周末,維也納的人們喜歡在自家的客廳舉行音樂沙龍,共同接受音樂的熏陶,享受音樂帶來的歡樂。()慶典時,“更有趣的是”,為什么這么說?前面的也有趣,“更”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即使是嚴肅的場合音樂也成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體現(xiàn)用詞的準確性。讓我們欣賞一段視頻,注意觀察人們的動作和神情。這是集會時,交響樂團演奏老約翰·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拉德茨基進行曲,從人們的動作神情中你感受到什么?(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音樂之中,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幸福和歡樂)、維也納的人們已經離不開音樂了,(出示一段資料,

10、默讀)在這段文字中,你又從哪看出來人們離不開音樂?人們?yōu)槭裁措x不開音樂?(維也納的人民太愛音樂了。)(板書:酷愛)、漫步維也納街頭,滿目所見,充耳所聞的都是音樂。音樂已成為維也納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板書:人民生活)人們對音樂的酷愛已經成了一種悠久的傳統(tǒng),一種不變的慣例。音樂的深入人心,形成了這個城市獨特的氣質。這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呀!、伴隨著這歡快的華爾茲圓舞曲,(放音樂)讓我們齊讀第五自然段,一起去感受人們對音樂的熱愛。四、 結束:、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從歷史悠久,城市建設,人民生活三個方面感受了音樂之都維也納的獨特魅力。你發(fā)現(xiàn)這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

11、之處?(這三個自然段都是采用先總后分的構段方法,圍繞中心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進行具體描述。)2、作業(yè):以“我們學校的小公園真是美不勝收!”為中心句寫一段話。 你準備寫什么呢?為什么?3、下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去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美妙。板書 音樂之都維也納歷史悠久 音樂的搖籃 城市建設 用音樂裝飾 酷愛人民生活 離不開音樂 有世界影響教學反思: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和向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優(yōu)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有詳有略,如音樂般急緩有致。這樣一篇課文

12、編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學,教師提供材料,學生朗讀背誦,那么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無法充分實現(xiàn),因此,在新課程的理念引領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對話,如何創(chuàng)設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時,我以此為主線,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 利用多媒體營造氛圍課文編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

13、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因此,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上課之前,讓學生伴著輕快的樂曲藍色多瑙河欣賞維也納風光,初步了解維也納;課中出示了音樂家的照片、貝多芬廣場、海頓街、莫扎特雕像等圖片;觀賞集會時交響樂團演奏拉德茨基進行曲的視頻,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維也納時時處處離不開音樂,不愧是音樂之都。2、重視學生的自主感悟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中獲取和轉換信息的過程,具有獨立性、個體性。閱讀教學要關懷學生內心的情感,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魅力。這一過程教師的講解代替不了,學生的合作學習也取代不了,必須自己在閱讀中邊讀邊想,開啟心智。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說一說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14、”的,這樣提綱挈領地抓住了本課的目標,讓學生對全文的內容有一個總的印象,然后分別從:古典音樂的搖籃、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思考。3、關注文章的表達方式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內容,更要關注文章的表達方式。這篇課文不管從整篇課文來看,還是從各小節(jié)來看,都采用了先總后分的寫法,這種方法對于小學生的寫作來說,有很強的示范性。在教學二、三、四自然段時我就有意識地滲透結構特點,在教學結束后,我提了兩個問題:本篇課文是圍繞文中的哪一句話來寫的?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學生都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學生課間參觀一下我們學校的小公園,再仿照課文,以“我們學校的小公園真是美不勝收!”為中心句寫一段話。學生有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