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分析_第1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分析_第2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分析_第3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分析_第4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本文來自:中國范文網(wǎng)【】詳細出處參考:相關文章在網(wǎng)站其他欄目里面。北京邁達斯技術有限公司目 錄概要1橋梁概況及一般截面2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分析順序 3使用的材料及其容許應力4荷載5設置操作環(huán)境6定義材料和截面7定義截面8定義材料的時間依存性并連接 9建立結構模型11定義結構組、邊界條件組和荷載組 12輸入邊界條件 15輸入荷載16輸入恒荷載17輸入鋼束特性值 18輸入鋼束形狀19輸入鋼束預應力荷載22定義施工階段 24輸入移動荷載數(shù)據(jù)29運行分析33查看分析結果34通過圖形查看應力34定義荷載組合38利用荷載組合查看應力39查看鋼束的分析結果43查看荷載組合條件下的內力46概

2、要本例題使用一個簡單的兩跨連續(xù)梁模型(圖1)來重點介紹MIDAS/Civil的施工階段分析功能、鋼束預應力荷載的輸入方法以及查看分析結果的方法等。主要包括分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時定義鋼束特性、鋼束形狀、輸入預應力荷載、定義施工階段等的方法,以及在分析結果中查看徐變和收縮、鋼束預應力等引起的結構的應力和內力變化特性的步驟和方法。圖1. 分析模型橋梁概況及一般截面分析模型為一個兩跨連續(xù)梁,其鋼束的布置如圖2所示,分為兩個階段來施工。橋梁形式:兩跨連續(xù)的預應力混凝土梁橋梁長度:L = 230 = 60.0 m區(qū) 分鋼束坐標x (m)0122430364860鋼束1z (m)1.50.22.61.8鋼束

3、2z (m)2.02.80.21.51.5 m0.2 m0.2 0.2 m3 m2 m圖2. 立面圖和剖面圖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驟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驟如下。1. 定義材料和截面2. 建立結構模型3. 輸入荷載恒荷載鋼束特性和形狀鋼束預應力荷載4. 定義施工階段5. 輸入移動荷載數(shù)據(jù)6. 運行結構分析7. 查看結果使用的材料及其容許應力q 混凝土設計強度:初期抗壓強度:彈性模量:Ec=3.000Wc1.5 fck+ 70.000 = 3.07×105kgf/cm2容許應力: 容許應力預應力作用后(瞬間)預應力損失發(fā)生后(最終)抗 拉抗 壓q 預應力鋼束 (ASTM A416-92

4、低松弛270級,15.2mm (0.6" strand)屈服強度: 抗拉強度: 截面面積: 彈性模量: 張 拉 力: fpi=0.7fpu=133kgf/mm2錨固裝置滑動: 磨擦系數(shù): 容許應力張拉時的最大應力錨固瞬間()應力損失后使用狀態(tài)荷載q 恒荷載自重 在程序中按自重輸入q 預應力鋼束(15.2 mm×31 (0.6" - 31)截面面積 : Au = 1.387 × 31 = 42.997 cm2孔道直徑 : 133 mm張拉力 : 抗拉強度的70%fpj = 0.7 fpu = 13,300 kgf/cm2Pi = Au × fpj

5、 = 405.8 tonf張拉后的瞬間損失(程序自動計算)摩擦損失 :, 錨固裝置滑動引起的損失 : 彈性收縮引起的損失 : 損失量 最終損失(程序自動計算)鋼束的松弛(Relaxation)徐變和收縮引起的損失q 徐變和收縮條件水泥 : 普通硅酸鹽水泥長期荷載作用時混凝土的材齡 : 5天混凝土與大氣接觸時的材齡 : 3天相對濕度 : 大氣或養(yǎng)護溫度 : 適用規(guī)范 :中國規(guī)范徐變系數(shù) : 程序計算混凝土收縮變形率 : 程序計算q 活荷載適用規(guī)范:城市橋梁設計荷載規(guī)范荷載種類:C-AL C-AD(150)設置操作環(huán)境打開新文件(新項目),以 PSC beam 為名保存(保存)。將單位體系設置為

6、tonf和m。該單位體系可根據(jù)輸入數(shù)據(jù)的種類任意轉換。文件 / 新項目文件 / 保存 ( PSC beam )² 單位體系還可以通過點擊畫面下端狀態(tài)條的單位選擇鍵()來進行轉換。工具 / 單位體系 ²長度> m ; 力>tonf ¿圖3. 設置單位體系定義材料和截面下面定義PSC beam所使用的混凝土和鋼束的材料特性。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類型>混凝土 ; 規(guī)范>GB-civil(RC)² 同時定義多種材料特性時,使用鍵可以連續(xù)輸入。數(shù)據(jù)庫>40 ¿ ²名稱( 鋼束 ) ; 類型>用戶

7、定義 ; 規(guī)范>無分析數(shù)據(jù)彈性模量 (2.1e7) ¿0圖4. 定義材料對話框定義截面PSC beam的截面使用比較簡單的矩形截面來定義。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截面數(shù)據(jù)庫/用戶> 截面號 ( 1 ) ; 名稱 (Beam) 截面類型>實腹長方形截面>用戶H ( 3 ) ; B ( 2 ) 偏心>中-下部¿圖5. 定義截面的對話框定義材料的時間依存性并連接為了考慮徐變、收縮以及抗壓強度的變化,下面定義材料的時間依存特性。材料的時間依存特性參照以下數(shù)據(jù)來輸入。Ø 28天強度 : fck = 400 kgf/cm2 Ø 相對

8、濕度 : RH = 70 %Ø 理論厚度 : 1.2m ( 2Ac / u= 2 x 6 / 10 = 1.2 )Ø 拆模時間 : 3天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時間依存性材料(徐變和收縮)名稱 (徐變和收縮) ; 設計標準>中國規(guī)范28天材齡抗壓強度 (4000)相對濕度 (40 99) (70) ² 截面形狀比較復雜時,可使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值>修改單元材料時間依存特性 的功能來輸入h值。構件的理論厚度 (1.2) ² 開始收縮時的混凝土材齡 (3) ¿ 圖6. 定義材料的徐變和收縮特性參照圖7將一般材料特性和時間依

9、存材料特性相連接。即,將時間依存材料特性賦予相應的材料。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時間依存材料連接時間依存材料類型>徐變和收縮>徐變和收縮選擇指定的材料>材料>1:40 選擇的材料 圖7. 連接時間依存材料特性建立結構模型利用建立節(jié)點和擴展單元的功能來建立單元。點格(關) ; 捕捉點(關) ; 捕捉軸線(關) 正面 ; 自動對齊 模型>節(jié)點> 建立節(jié)點坐標 (0,0,0) 模型>單元> 擴展單元 全選擴展類型>節(jié)點 à線單元單元類型>梁單元 ; 材料>1:40 ; 截面> 1: Beam生成形式>復制和

10、移動 復制和移動>等間距>dx,dy,dz>(2, 0, 0) 復制次數(shù)>(30) ¿圖8. 建立幾何模型定義結構組、邊界條件組和荷載組為了進行施工階段分析,將在各施工階段(construction stage)所要激活和鈍化的單元和邊界條件定義為組,并利用組來定義施工階段。 組>結構租 >新建定義結構組>名稱( S-G ) ; 后綴 ( 1to2 ) ² 為了利用 橋梁內力圖 功能查看分析結果而將其定義為組。 定義結構組>名稱 ( All ) ² 單元號 (on)窗口選擇 (單元 : 1 to 18)組>結構

11、組>S_G1 (拖&放) 窗口選擇 (單元 : 19 to 30)組>結構組>S_G2 (拖&放) 全選組>結構組>All (拖&放)S-G2S-G1Drag & Drop圖9. 定義結構組(Structure Group) 新建邊界組邊界組名稱的建立方法如下。C 組>邊界組>新建定義邊界組>名稱 ( B-G ) ; 后綴( 1to2 ) 圖10. 建立邊界組(Boundary Group)新建荷載組恒荷載組和預應力荷載組名稱的新建方法如下。C 組>荷載組>新建定義荷載組>名稱 ( Selfwei

12、ght ) 定義荷載組>名稱 ( Tendon ) ; 后綴 ( 1to2 ) 圖11. 建立荷載組(Load Group) 輸入邊界條件邊界條件的輸入方法如下。單元號 (關) ; 節(jié)點號 (開)模型 /邊界條件 / 一般支承單選(節(jié)點 : 1)邊界組名稱>B-G1選擇>添加支承條件類型> Dy, Dz, Rx (開) ¿單選 (節(jié)點 : 16)邊界組名稱>B-G1選擇>添加支承條件類型>Dx, Dy, Dz, Rx (開) ¿ 單選 (節(jié)點 : 31)邊界組名稱>B-G2選擇>添加支承條件類型> Dy, Dz,

13、Rx (開) ¿圖12. 定義邊界條件輸入荷載本例題針對恒荷載和預應力荷載進行施工階段分析。移動荷載分析則需另行輸入移動荷載數(shù)據(jù)。 荷載/ 靜力荷載工況名稱 (恒荷載)類型 (施工階段荷載) ¿名稱 (預應力 1)類型 (施工階段荷載) ¿名稱 (預應力 2)類型 (施工階段荷載) ¿圖13. 輸入靜力荷載工況的對話框輸入恒荷載使用 自重 功能輸入恒荷載。荷載 / 自重荷載工況名稱> 恒荷載荷載組名稱 > selfweight自重系數(shù) > Z (-1)圖14. 輸入恒荷載輸入鋼束特性值荷載/ 預應力荷載 / 預應力鋼束的特性值預應力鋼束

14、的名稱 ( 鋼束 ) ; 預應力鋼束的類型>內部(后張)材料>2: 鋼束 預應力鋼束總面積 (0.0042997) 或者 鋼鉸線公稱直徑>15.2mm(0.6) ² 當鋼束施加張拉力,維持其一定的應變時,作用到鋼束上的張拉應力隨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小,這個現(xiàn)象稱之為松弛(Relaxation)。MIDAS/Civil采用Magura公式來考慮鋼束的松弛。松弛系數(shù)為該式中與鋼材有關的常數(shù),一般鋼材取值為10,低松弛鋼材取值45。詳見用戶手冊Analysis for Civil Structures的“預應力損失”。鋼鉸線股數(shù) ( 31 ) ¿鋼束孔道直徑 (0.

15、133) ; 松弛系數(shù) (45)²預應力鋼筋與孔道摩擦系數(shù) (0.3) ;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摩擦系數(shù) (0.0066)極限強度(190000) ; 屈服強度 (160000) 錨具變性和鋼筋內縮值>開始點 (0.006) ; 結束點(0.006) 粘結類型>粘結 ¿圖15. 輸入鋼束特性值輸入鋼束形狀首先輸入第一跨的鋼束形狀。隱藏(開) ; 單元號 (開) ; 節(jié)點號 (關) 荷載/ 預應力荷載 / 預應力鋼束形狀鋼束名稱 (鋼束 1) ; 鋼束特性值>鋼束 窗口選擇 (單元 : 1 to 18)輸入類型>3-D 曲線類型>圓弧鋼束直線段>

16、;開始點 (0) ; 結束點(0)² 鉤選固定(fix)的話該點的斜率為所輸入的值,若不選則生成擁有適當斜率的曲線。布置形狀1>x ( 0 ), y ( 0 ), z ( 1.5 ), Radius(0)²2>x ( 12 ), y ( 0 ), z ( 0.2 ),Radius(10)3>x ( 30 ), y ( 0 ), z ( 2.6 ),Radius(10)4>x ( 36 ), y ( 0 ), z ( 1.8 ),Radius(0)鋼束形狀>直線鋼束布置插入點 ( 0, 0, 0)²假想x軸方向>X ¿圖

17、16. 定義鋼束形狀下面輸入第二跨的鋼束布置形狀。荷載 / 預應力荷載 / 預應力鋼束形狀鋼束名稱 (鋼束 2) ; 鋼束特性值>鋼束 窗口選擇 (單元 : 13 to 30)輸入類型>3-D 曲線類型>圓弧鋼束直線段>開始點 (0) ; 結束點 (0)布置形狀1>x ( 24 ), y ( 0 ), z ( 2 ), Radius(0)2>x ( 30 ), y ( 0 ), z ( 2.8 ), Radius(10)3>x ( 48 ), y ( 0 ), z ( 0.2 ), Radius(10) 4>x ( 60 ), y ( 0 ),

18、z ( 1.5 ), Radius(0)鋼束形狀>直線鋼束布置插入點 ( 0, 0, 0)假想x軸方向>X ¿圖17. 定義第二跨的鋼束布置形狀下面按如下方法確認所輸入的鋼束的形狀。 單元號(關) 顯示>綜合>鋼束形狀名稱,鋼束形狀控制點(開) ¿圖18. 確認輸入的鋼束形狀輸入鋼束預應力荷載定義完鋼束的形狀后,在各施工階段施加相應的預應力荷載。荷載/ 預應力荷載/ 鋼束預應力荷載荷載工況名稱>預應力 1 ; 荷載組名稱>Tendon 1² 選擇兩端張拉時的先張拉端。 鋼束> 鋼束 1 已選鋼束張拉力>應力 ; 先張

19、拉>開始點²開始點 (133000 ) ; 結束點 (133000 ) ² 定義對鋼束孔道注漿的施工階段。注漿前的應力按實際截面計算,注漿后按組合成的截面來計算。在注漿中輸入了1意味著在張拉鋼束之后的施工階段注漿。注漿 : 每 ( 1 )² 圖19. 輸入預應力荷載輸入鋼束2的預應力荷載。荷載/ 預應力荷載 / 鋼束預應力荷載荷載工況名稱>預應力 2 ; 荷載組名稱>Tendon 2鋼束> 鋼束 2 已選擇鋼束張拉力>應力 ; 先張拉>開始點開始點(133000 ) ; 結束點(133000 ) 注漿 : 每 ( 1 ) 圖20

20、. 輸入預應力荷載定義施工階段本例題的施工階段如表1所示。表1. 各施工階段的結構組、邊界組和荷載組施工階段持續(xù)時間(天)結構組邊界組荷載組激活鈍化激活鈍化激活鈍化CS120S-G 1B-G 1恒荷載Tendon 1CS220S-G 2B-G 2Tendon 2CS310000荷載 /施工階段分析數(shù)據(jù) / 定義施工階段圖21. 施工階段輸入窗口施工階段分析模型的階段是由基本、施工階段、最后階段組成的。基本階段是對單元進行添加或刪除、定義材料、截面、荷載和邊界條件的階段,可以說與實際施工階段分析無關,且上述工作只能在基本階段進行。施工階段是進行實際施工階段分析的階段,在這里可以更改荷載狀況和邊界

21、條件。最后階段是對除施工階段荷載以外的其他荷載進行分析的階段,在該階段可以將一般荷載的分析結果和施工階段分析的結果進行組合。最后階段可以被定義為施工階段中的任一階段。下面定義施工階段1(CS1)。荷載 / 施工階段分析數(shù)據(jù) / 定義施工階段名稱 ( CS 1 ) ; 持續(xù)時間 ( 20 )保存結果>施工階段(開) ; 施工步驟(開)添加子步驟>自動生成>步驟數(shù)(5) 單元組列表>S-G1激活>材齡 ( 5 ) ; 邊界組列表> B-G1激活>支承條件/ 彈性支承位置>變形后 ; 荷載組列表> 自重,鋼束1激活>激活時間>開始 ;

22、 ¿圖22. 定義施工階段1(CS1) 定義施工階段2(CS2)。荷載 / 施工階段分析數(shù)據(jù) / 定義施工階段名稱 ( CS 2 ) ; 持續(xù)時間 ( 20 )保存結果>施工階段(開) ; 施工步驟(on)添加子步驟>自動生成>步驟數(shù) (5) 單元組列表>S-G2激活>材齡 ( 5 ) ; 邊界組列表>B-G2激活>支承條件 / 彈性支承位置>變形后 ; 荷載組列表>鋼束 2激活>激活時間>開始 ; ¿圖23. 定義施工階段2(CS2)下面定義施工階段3(CS3)。在施工階段3中結構體系、邊界條件、荷載沒有變

23、化,只是進行持續(xù)時間為10000天的時間依存性分析。荷載 / 施工階段分析數(shù)據(jù) / 定義施工階段名稱 ( CS 3 ) ; 持續(xù)時間( 10000 )保存結果>施工階段(開) ; 施工步驟(開) 添加子步驟>自動生成>步驟數(shù)(15) ¿圖24. 定義施工階段3(CS3) 完成建模和定義施工階段后,在施工階段分析選項中選擇是否考慮材料的時間依存特性和彈性收縮引起的鋼束應力損失,并指定分析徐變時的收斂條件和迭代次數(shù)。² 最后階段可指定為任一階段,通過選擇其它階段來指定。分析 / 施工階段分析控制最終施工階段>最后施工階段²分析選項>考慮時

24、間依存效果 (開)時間依存效果徐變和收縮(開) ; 類型>徐變和收縮徐變分析時的收斂控制迭代次數(shù) ( 5 ) ; 收斂誤差 ( 0.01 )² 選擇“自動分割時間”的話,程序會對持續(xù)一定時間以上的施工階段,在內部自動生成時間步驟來考慮長期荷載的效果。自動分割時間 (開) ²鋼束預應力損失 (徐變和收縮) (開)抗壓強度的變化 (開) 鋼束預應力損失 (彈性收縮) (開) ¿圖25. 指定施工階段分析選項輸入移動荷載數(shù)據(jù)在施工階段分析中,對于沒有將類型定義為施工階段荷載的一般靜力荷載或移動荷載的分析結果,可在最后階段進行查看。本例題將在最后階段查看對于移動荷載

25、的分析結果。荷載 / 移動荷載分析數(shù)據(jù) /移動荷載規(guī)范/china荷載 / 移動荷載分析數(shù)據(jù) /車道 車道名稱 ( Lane1 ) ² 該項為移動荷載加載方向的選項。 車道荷載的分布>車道單元車輛移動方向>往返 ²偏心距離 ( 0 )² 輸入數(shù)據(jù)時也可輸入數(shù)式。橋梁跨度 ( 30 ) ²選擇>兩點 ( 1, 31 )8 ¿圖26. 定義車道輸入車輛荷載輸入數(shù)據(jù)庫中內含的標準車輛荷載C-AL和C-AD(20)。荷載 / 移動荷載分析數(shù)據(jù) / 車輛² 標準車輛荷載數(shù)據(jù)庫中未包含的荷載可通過用戶定義來輸入。車輛 >

26、添加標準車輛 ²標準車輛荷載 > 規(guī)范名稱 > 中國城市橋梁荷載(CJJ77-98)車輛荷載名稱 > C-AL ¿ ; C-AD(150) ¿圖27. 輸入車輛荷載本例題中不考慮C-AL和C-AD(150)荷載同時在多條車道加載的情況,故在這里不定義車輛組。下面輸入移動荷載工況。荷載 /移動荷載數(shù)據(jù)分析/ 移動荷載工況荷載工況 ( Moving Load ) 子荷載工況>車輛組>VL: C-AL 可以加載的最少車道數(shù)( 0 )可以加載的最大車道數(shù) ( 1 )車道列表>Lane1 選擇的車道列表> Lane1子荷載工況>

27、;車輛組>VL: C-AD(150) 可以加載的最少車道數(shù)( 0 )可以加載的最大車道數(shù) ( 1 )車道列表>Lane1 選擇的車道列表> Lane1圖28. 移動荷載工況的輸入窗口圖29. 定義移動荷載工況移動荷載分析控制分析 / 移動荷載分析控制加載位置>影響線加載²計算位置>桿系單元>內力(最大值)(開),應力(開)計算選項>反力,位移,內力(全部)(開)汽車荷載等級> 公路-I級沖擊系數(shù)>跨度計算方法(使用在車道定義中輸入的跨度) 橋梁類型( 城市橋梁)圖30.移動荷載分析選項運行結構分析建模、定義施工階段全部輸入結束后,

28、運行結構分析。 分析/ 運行分析查看分析結果對于MIDAS/Civil² 參照聯(lián)機幫助的 “階段/步驟時程圖形”。² 參照聯(lián)機幫助的 “橋梁內力圖”。施工階段分析的結果,可查看到某一施工階段為止所累積的全部構件的應力和位移²,也可查看某一單元隨施工階段的應力和位移的變化。²利用圖形查看應力和構件內力利用橋梁內力圖 查看施工階段1(CS 1)中截面下緣的應力。階段>CS1結果 / 橋梁內力圖步驟列表>Last Step;² 合計是對于自重、恒荷載、徐變和收縮、鋼束等分析結果的和。 荷載工況/荷載組合>CS: 合計(開) 

29、8; 圖形類型>應力 ; x軸刻度>距離橋梁單元組>All組合組合(開) ; 3(+y, -z)容許應力線>畫容許應力線 (開)抗拉 ( 320 ) ¿圖31. 施工階段1(CS1)中下緣應力曲線利用橋梁內力圖 查看在各施工階段所發(fā)生的最大、最小應力。 階段>最小/最大結果 / 橋梁內力圖荷載工況/荷載組合>CSmax:合計圖形類型>應力 ; X軸刻度>距離橋梁單元組>All組合組合(開) ; 2(+y, +z)容許應力線>畫容許應力線 (關) ¿階段>最小/最大結果 / 橋梁主梁內力圖荷載工況/荷載組合&g

30、t; CSmin:合計圖形類型 >應力 ; X軸刻度>距離橋梁單元組>All組合組合(開) ; 2(+y, -z)容許應力線>畫容許應力線 (關) ¿想詳細查看應力曲線的某一特定區(qū)域的結果時,只要點擊鼠標右鍵選擇縮小框選該區(qū)域就可將其放大。點擊鼠標右鍵選擇恢復到初始畫面 即可回到原來狀態(tài)。Drag 4圖32. 在整個施工階段發(fā)生的最大、最小應力圖下面查看由徐變和收縮引起的彎矩。由徐變和收縮引起的彎矩按一次應力和二次應力分別輸出。 由于徐變系數(shù)和收縮促使結構發(fā)生變形的力叫一次應力。而當結構處于超靜定狀態(tài)時,結構會產生約束上述變形的約束力,這種力叫二次應力。階段&

31、gt;CS3結果 / 橋梁內力圖 步驟列表>Last Step荷載工況/荷載組合>CS: 徐變一次 CS: 收縮一次圖形類型 >內力 ; X軸刻度>距離橋梁單元組>All內力>My選項>當前施工階段-步驟 ¿圖33. 由徐變和收縮引起的彎矩定義荷載組合對于未定義成為施工階段荷載的其他荷載,將在最后施工階段進行結構分析,并對其結果進行組合。在這里將與移動荷載的分析結果進行組合,查看其容許應力(Com1),而且會定義施工階段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來查看其極限強度(Com2)。荷載組合的定義步驟如下。² 荷載組合的定義和刪除只能在基本階段和最后階

32、段進行,故需將階段轉換為最后階段。階段>PostCS²結果 / 荷載組合激活 (開) ; 名稱 ( Com1 ) ; 類型>相加荷載工況>合計(CS) ; 系數(shù) ( 1.0 )荷載工況>移動荷載(MV) ; 系數(shù) ( 1.0 )激活 (開) ; 名稱( Com2 ) ; 類型>相加荷載工況>恒荷載(CS) ; 系數(shù) ( 1.3 )荷載工況>鋼束一次(CS) ; 系數(shù)( 1.0 )荷載工況>鋼束二次(CS) ; 系數(shù)( 1.0 )荷載工況>收縮二次(CS) ; 系數(shù)( 1.3 )荷載工況>徐變二次(CS) ; 系數(shù)( 1.3

33、)荷載工況>移動荷載(MV) ; 系數(shù)( 2.15 )圖34. 定義荷載組合利用荷載組合查看應力在最后施工階段查看施工階段分析結果和移動荷載分析結果疊加起來的應力圖形。階段>PostCS結果 / 橋梁內力圖荷載工況/荷載組合> CBall:com2圖形類型 >應力 ; X-軸刻度>距離橋梁單元組>All內力-sbz(開)容許應力線>畫容許應力線 (關) ¿圖35. 施工階段荷載和移動荷載疊加的應力圖利用階段/步驟時程圖形 來查看受正、負彎矩的部位在各施工階段的應力變化。 ² 階段/步驟時程圖形在模型窗口并處于施工階段才能被激活。模型窗口 階段>CS3²結果 / 階段/步驟時程圖形定義函數(shù)>梁單元內力/應力 梁單元內力/應力>名稱(正彎矩端) ; 單元號 ( 10 ) ; 應力點>J-節(jié)點 ; 輸出分量>彎曲應力(-z) 包含軸向應力 (on)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