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綠化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立體綠化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立體綠化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立體綠化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立體綠化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總則2. 術語指充分利用不同立地條件,選擇植物材料沿建筑物、構筑物或自然立面攀扶、固定、貼植、垂吊形成的立面或斜面綠化。 亦稱“藤本植物”。能以自身的器官及附屬物如莖、卷須、鉤狀物、氣根等附著于它物向上生長的植物。用各種材料圍成的用于盛容栽植土的不同形式的構筑或堆砌物。植物根系正常發(fā)育生長的土壤深度。為使垂吊與攀援植物能順利生長,為其設置的鋼網(wǎng)、支架、懸掛點和前期栽植時采用的扎繩、牽引繩等相關設施與材料。按植物生態(tài)習性和景觀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發(fā)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 調整栽植植物間的疏密度,使其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隔距離。3. 基

2、本原則立體綠化應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和景觀需要,植物選擇、施工及輔助設施的選擇應結合栽植位置的朝向、光照、地勢、雨水截流、人流、綠地寬度、立面條件、土壤等狀況進行確定。立體綠化實施采用的輔助設施和施工工藝必須符合安全性原則,不得影響建、構筑物結構和其他功能需要;輔助物必須具有足夠的抗腐蝕能力和荷載,能抵抗自然的腐蝕、破壞,能承受一定時期內植物生長后的重量。立體綠化的設計、實施和養(yǎng)護應采取節(jié)約型園林的措施,節(jié)水、節(jié)地、 節(jié)能、節(jié)材。立體綠化對改善護坡、堡坎丑陋的外觀、生硬的線條和壓抑的感覺有重要作用,因此,立體綠化要強調觀賞性。4. 常見立體綠化形式4.1種植覆蓋式4.2遮擋式 4.3吸附式4.4輔助式

3、4.5垂吊式4.6復合式 5. 立體綠化設計5.1植物配置1植物材料的選擇應考慮不同習性的攀援植物對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需要,并創(chuàng)造滿足其生長的條件,結合攀援植物的觀賞效果和功能要求進行設計,(植物材料見附錄;2根據(jù)種植地的朝向選擇攀援植物。東南向的墻面或構筑物前應以喜陽的攀援植物為主;北向墻面或構筑物前,應栽植耐蔭或半耐蔭的攀援植物;在高大建筑物北面或高大喬木下面,遮蔭程度較大的地方應選擇耐蔭種類;3根據(jù)實施立體綠化的對象的材質、高度來選擇攀援植物; 4應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所選植物應有較強抗污染能力,適應性強、耐瘠薄、耐干旱,以生長快、病蟲害少、四季常綠的植物種類為主,同時注意色彩、高度和季相變化。

4、5遮擋式立體綠化選擇生長迅速、高大挺拔的植物,以喬木和高大的灌木為主。1攀援植物造景應根據(jù)周圍的建筑形式和植物環(huán)境進行合理配置,在色彩和空間大小、形式上協(xié)調一致;2在配植立體綠化植物時應注意觀賞效果,季相變化及葉、花、果、植株形態(tài)等合理搭配、遠近結合;3依照植物種類,結合植物生長習性、觀賞特征、環(huán)境與攀附構筑物關系,采取形式多樣的配置方式;4遮擋式立體綠化植物要密植,植物距護坡、堡坎等立體綠化對象前預留至少1米寬的間距實施種植; 5垂吊式立體綠化要選擇抗旱性強、管理粗放、水平根系發(fā)達的淺根系植物以及一些中小型草木本攀援植物。5.2種植土5.3 輔助設施5.4 種植槽 5.5灌溉設施6. 立體綠化施工6.1 前期準備 地堡坎等必須在相關部門做安全鑒定技術報告;6.2 栽植 穴應四壁垂直,坑徑(或溝寬應大于根土球徑10-500px;7. 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