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講義土壤的形成_第1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講義土壤的形成_第2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講義土壤的形成_第3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講義土壤的形成_第4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講義土壤的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學習目標:1.了解土壤的概念及功能。2.掌握土壤的主要成土因素。(重點)3.理解土壤剖面構成。(難點)自主預習®揣新那一、土壤1 .概念:是地球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層。2 .功能:十壤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協(xié)調水分、養(yǎng)分、溫度、空氣等營養(yǎng)條 件,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二、成土因素1 .成土母質:是土壤的初始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 質。2 .氣候:直接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和土壤中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與強度。 在常年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微生物活動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機質,使有機 .質含量趨于減少。降水和風對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響。3 .生

2、物: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也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肥_ 力與生物作用密切關聯(lián)。4 .其他因素,山區(qū):土壤的組成成分和理化性質均發(fā)生顯著的垂直分化陡峭的山坡:地表疏松物質的遷移速率較地形快,不容易發(fā)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質的侵蝕速率較1 慢,容易逐漸發(fā)育成深厚的土壤(2)時間:發(fā)育的時間越長,土壤就越成熟。(3)人類活動:積極的影響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產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為 代表;消極的影響導致土壤退化。特別提醒(1止壤是環(huán)境各要素綜合作用的產物。,(2海地地區(qū)的土壤發(fā)育 快,但往往比較貧瘠。三、土壤剖面1 .含義:是指地表至母質(母巖)的土壤垂直斷面,包括整個土體和母

3、質層在 內。2 .表土層:包括有機質積聚層和物質淋溶層。3 .心土層:是發(fā)育不足的土壤。4 .底土層:直接位于基巖之上,包括被風化的母巖。-自主診斷口(1)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顏色深。()(2)森林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一般高于草地。()(3)表土層中含有豐富黏土礦物。()(4)土壤中的礦物質、有機質主要來源于成土母質。()(5)下列土壤類型中,發(fā)育程度較好的是()A .江南丘陵紅壤B.青藏高原寒漠土C.西北地區(qū)的風沙土D.東北平原黑土提示:(1)X 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有機質含量豐富,肥力高。(2) X 草類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從而為土壤表層提供了大量 有機質;樹木的根系分布很深,

4、直接提供給土壤表層的有機質不多,主要以枯枝 落葉的形式將有機質歸還地表,因此森林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低于草地。(3) x 心土層中含有豐富黏土礦物。(4) X 土壤中的有機質主要來源于生物,而不是成土母質。(5)D 高寒荒漠土與紅壤、風沙土有機質含量少,發(fā)育程度較低。東北平原黑土富含有機質,有機質層比較厚,土壤發(fā)育好。合作探究鹿重建 >> -成土因素當你來南國,到處是赤色大地,與郁郁蔥蔥植被相映成趣。這是一種在長期高溫和干濕季交替條件下形成的土壤,它的赤鐵礦形態(tài)氧化鐵的含量很高,顏色 多為紅色,所以稱它為紅壤。紅壤具有粘、酸、瘦的特點,是我國南方低山丘陵 地區(qū)典型的土壤。思考交流問題

5、1 (綜合思維)紅壤具有黏和酸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南方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降水量大,土壤受雨水沖刷形成黏、酸 的特點。問題2 (區(qū)域認知)紅壤地處我國南方濕熱地區(qū),植被繁茂,為何還有瘦的特點?提示:我國南方地區(qū)氣候濕熱,降水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強烈,土壤中的 有機質含量低,比較貧瘠。問題3 (地理實踐力)針對紅壤貧瘠的特點,如何改良?提示:用熟石灰中和酸;施肥料一一解決“瘦”;摻沙子一一解決“黏”問題4 (人地協(xié)調觀)紅壤形成水稻土的基本條件是什么?提示:長期淹水種稻。歸納總結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析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質、生物、氣候、地形等自然要素及人類活動的共同作用,體現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要素相

6、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一個整體。(1)自然地理要素與土壤的關系(2)成土母質與土壤成土母質的粒度與化學成分對土壤質地和化學元素的影響如下圖所示:(3)氣候與土壤成 土母任化學成分質地觸度法、播、鎂、伺理性巖母質戢職稱、沖積物T明顯分層帶征蔻菊我細化學元素養(yǎng)分水熱林況一1水分卜班定1-砧:S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直接士建形成外力地貌形態(tài)巖石風化過程蒸發(fā) 一時植物、悵生物活動同接A.甲B.乙(4)生物與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起著主導作用。圖解如下:苔葬類生物苔葬類生物高等植物生長裸露巖石> 成土母質>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風化作用大量繁殖增加有機質(5)地形與土壤地

7、形主要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地作用于土壤。土壤垂直分化-陽城她 砂土壤氣候、 機被山般愛育成深吃的上壤費城一很難發(fā)育成深厚的上壤然分件 光水條齪坡此斌條件好冰"狀況差打殍 光熱條件差*水分狀猊好(6)時間與土壤:土壤發(fā)育的時間越長,土壤層越厚,土層分化越明顯。(7)人類活動與土壤人類活動主要通過改變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與演化,其中以改變地 表生物狀況的影響最為突出。人類通過合理的耕作經營,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 高產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違反自然成土規(guī)律會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極影響。自拈土埴收息特別提醒不同的氣候條件形成不同的

8、土壤類型氣候條件影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故不同的氣候條件形成不同的土 壤類型,如東北平原氣候冷濕,土壤有機質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長江中下 游地區(qū),由于氣候濕熱,有機質分解快,形成貧瘠的紅壤;內陸干旱地區(qū),由于 礦物質淋失速度慢,形成鈣質土。另外,土壤的干濕狀況,通過蒸發(fā)對空氣濕度、 溫度也有一定的影響,也可通過土壤上生長的植物影響氣候。一領題組跳練.下圖是各種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圖。 讀圖,回答(1)(3)題。(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巖石主要影響土壤的土層厚度、水熱條件B.氣候主要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理化性質C.生物主要影響土壤的發(fā)育程度、礦物養(yǎng)分D.地形主要影響土壤的質地特征、肥

9、力特征(2)土壤中的許多化學元素離開原來的位置,并改變原來的存在形式,在土壤 上層富集()A.是巖石的作用B.是氣候的作用C.是生物的作用D.是地形的作用(3)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曾聯(lián)合下文, 投資10億多元搶 救三峽庫區(qū)4 000萬m3沃土,這是國內迄今為止最大的土地搬遷項目。下列四幅 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點(均位于庫區(qū))土層深厚的是()C.丙D. 丁(1)B (2)C (3)A 第題,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巖石主要影響土壤 的礦物成分;氣候主要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理化性質;生物主要影響土壤的有機質來源,但不能影響礦物養(yǎng)分;地形主要影響土壤的發(fā)育過程。第(2)題,土

10、壤中的許多化學元素離開原來的位置,并改變原來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層富集是生物循環(huán)的作用。第(3)題,圖中甲為河谷,河谷地區(qū)沉積物厚度大,土壤發(fā)育程 度好,土層深厚。課堂小結素養(yǎng)達標2股基1 .下列各種氣候類型下的土壤中,風化殼最深厚的是 ()A.熱帶雨林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D.地中海氣候A 各種氣候類型下的土壤中,風化殼最深厚的是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 的環(huán)境,淋溶作用強,利于巖層的風化發(fā)育,風化殼深厚。2 .下列成土因素中,主要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地作用于土壤的是 ()A.地形B.氣候C.生物D.成土母質A 氣候中的水熱條件直接影響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和風化殼厚度,

11、生物是 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土壤肥力的產生與生物作用密切關聯(lián);成土母質是土壤的初 始狀態(tài),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土壤的形成。緩坡接受沉積,陡 坡以侵蝕為主,這影響著土壤厚度;迎風坡和背風坡影響著不同坡向的降水,陽 坡和陰坡影響著不同坡向的光熱條件,從而影響土壤中的水熱狀況,因此是間接作用于土壤。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質隨下滲水流向下淋洗轉移的過程下表是某土壤剖面的四項營養(yǎng)元素指標。 讀表,回答34題。深度/ cmN/1 mg kgP/1 mg kgNa/1 mg kgMg/mg kg 1012834030102091265451050842835683.表中淋溶程度最高的

12、元素是()A NBPC . NaD.Mg4. 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強可能會導致()A.地下水位下降B.水土流失加劇C. 土壤肥力下降D.鹽堿化加劇3 .C 4.C 第3題,由圖中各個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標變化,N元素、P元素和Mg元素的表層含量比深層大,淋溶程度不太大;Na元素由表層到深層含量逐漸升高,說明由表層通過淋溶作用轉移到深層的Na元素的程度最高。第4題,在濕潤地區(qū)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長時間水分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層中的 可溶性物質和細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漸形成土色變淺、質地變粗、酸度加大、 肥力較低的土層。下圖為小尺度范圍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 .圖中至代表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大氣、生物、地質、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對土壤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影響要素是()B.A.D.C.6 .圖示區(qū)域()A. 土壤肥力與生物活動密切相關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 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