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過秦論》學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1頁
310《過秦論》學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2頁
310《過秦論》學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3頁
310《過秦論》學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4頁
310《過秦論》學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wǎng) 3.10過秦論學案(人教版必修三)一、學習目標:1.理解并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2.了解作者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 3.培養(yǎng)科學的正確的歷史觀和獨立判斷能力。 二、難重點:1.歸納掌握“制”“之”“利”“固”“遺”“度”等詞義,掌握常見文言句式。 2.明白“以史為鑒”“古為今用”的意義。 三、知識分析: (一)認識作者 賈誼,西漢洛陽人。西漢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者之一。他的教學設計>文章峻拔鋒利,針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后世散文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二)時代背景 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人民很需要休養(yǎng)生息。針對這一現(xiàn)實為鞏固西漢

2、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guī)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 (三)把握主旨 作者總結,秦王朝覆滅的歷史教訓,意在借古諷今,即從反面說明“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義,目的是勸漢文帝對人民實行寬松的政策。 (四)把握結構 第一部分(14)敘述秦王朝的興亡過程。 第二部分(5)闡述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五)寫作特色 1.以史實為論據(jù),用觀點統(tǒng)率材料,用敘事來說理。 2.對比論證方法的巧妙運用。 3.大量運用修辭手法,富有文采。 【模擬試題】1.下列加點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A.氓隸(méng) 萬乘之國(shèng) 鋤櫌(yu)棘

3、矜(qín) B.鞭笞(chì) 從散約?。▃òng) 甕牖繩樞(yu) C.隳名城(hu) 躡足行伍(háng) 度長絜大(qiè) D.以窺周室(ku) 亡矢遺鏃(zú 逡巡(jùn) 2.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都正確的一項是( ) 蒙(繼承)故業(yè),因(沿襲)遺策 合從締交(盟約),相與(援助)為一 叩(擊)關而攻秦 延(發(fā)展)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 躡足(置身于)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謫戍之眾,非抗(抵抗)于九國之師也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衡量)大 A. B. C. D. 3.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

4、確的一項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兩手合抱,形容毫不費力。 西河:黃河以西。河:專指黃河。 B.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伏:倒下。櫓:使船前進的工具。 C.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 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D.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贏:擔負。景:通“影”,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4.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 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 B. 于是從散約敗 C.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5.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 鑄以為金人十二 B.

5、 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C. 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D.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6. 下列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 于是從散約敗 B. 外連衡而斗諸侯 威振四海 C. 贏糧而景從 倔起阡陌之中 D. 百有余年矣 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B. 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 蒙故業(yè),因遺策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8. 過秦論是賈誼議論文的代表作。原文有上、中、下三篇,課文

6、選的是 篇?!斑^秦”即“ ”,指出秦亡國的過失?!罢摗笔且环N文體,包括 論和 論。過秦論屬 論。(5分) 9. “外連衡而斗諸侯”中“連衡”也寫作“ ”,是秦國采取的一種 的策略。當時一些諸侯國也曾采取另一種策略來對付秦國,叫“ ”。提出前一種策略的代表人物是 ,提出后一種策略的代表人物是 。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田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鬃勇勚?,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

7、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zhàn)。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碧锍7奕蛔魃唬骸白又y,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郤,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于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

8、者唯君也?!碧锍T唬骸吧啤km然,吾兵業(yè)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碧锍TS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注】 高、國、鮑、晏:齊國握有實權的卿大夫。 不與:不在其中。 10.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甲堅以新,士選以飽 選:挑選,這里是“經(jīng)過挑選,精銳”的意思。 B. 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 封:封賞,這里是“受封賞”的意思。 C. 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 恣:放縱,這里是“使放縱”的意思。 D. 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

9、人之過 過:過錯,這里是“犯過錯”的意思。 11. 下列對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父母之國:父母生活的國度。 B. 甲兵之事:打仗的事。 C. 大臣內空:大臣內心空虛 D. 按兵無伐:按兵不動,不要進攻。 1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移其兵欲以伐魯 其色慘淡,煙霏云斂 B. 君之伐魯過矣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C. 而以教常,何也?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D. 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于主 則將焉用彼相矣 13. 下列句子中,屬于子貢勸說田常不要攻打魯國的理由的一項是( ) 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 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 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 今君破魯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 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 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 A. B.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