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 定力的訓練 科學禪定的基本步驟_第1頁
心力 定力的訓練 科學禪定的基本步驟_第2頁
心力 定力的訓練 科學禪定的基本步驟_第3頁
心力 定力的訓練 科學禪定的基本步驟_第4頁
心力 定力的訓練 科學禪定的基本步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禪定的基本步驟科學禪定,簡單分為兩個階段(此兩個階段與科學禪定書籍中的三個步驟,是對一個過程修習禪定過程的兩種描述;這兩種描述有互補理解的作用):第一階段,達到“精神內聚”心身狀態(tài);第二階段,達到“精真元明”內心體驗。第一階段:什么是精神內聚狀態(tài)?所謂精神內聚狀態(tài),就是一個人通過訓練而獲得的一種能力。什么能力呢?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控制軀體完全放松到一個非常深沉狀態(tài)的能力。在此狀態(tài)中已經(jīng)感受不到四肢和軀體的存在(與深度的自我催眠在形式及心身狀態(tài)上基本相同,但在訓練心力上有關鍵性的差別),只能體驗到心靈的空寂、虛無和靈性的自由。與古代人們欲想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心理

2、狀態(tài)相仿。而我們是滌除了古人對這種境界“繞圈子”的修習和錯誤的認識。很簡單:要坐“直升飛機”。當你經(jīng)過練習而熟練掌握后,就可以不拘于場地(坐車、辦公室休息,甚至看電視時),進行體驗心靈的愉悅和在短時間內使得體力得到迅速恢復。如何訓練?凡是曾經(jīng)接觸過氣功的人都知道,自古以來關于放松,三調的方法多如牛毛。其效果、形式、說法不一,且多為玄妙。很多人都會有“無所適從”,或者說“無從所適”的感覺。而我這個方法卻是十分簡單:在科學認識三調的基礎上,進行全身的放松練習。然后通過“意數(shù)呼吸”的方法進一步引導,最后進入“精神內聚”心身狀態(tài)。第二階段:訓練心意達到“精真元明”的內心體驗。通過層層遞進的練習,到一定

3、火候(不需要第一階段了),就可以不拘于行、住、坐、臥等等場所的限制,也不用再去放松身體,不用調什么呼吸,可以時時返觀內心,使意識逐步達到“純意識”狀態(tài)。這一狀態(tài)可以說是:精真元明、空境、真意、純一、如來.有太多的名詞來形容這么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只有更好,除了佛祖以為,沒有人可以達到最好(在沒有透悟前,先不要往佛學八識理念上引導,一引導就又進入模糊、迷惑之中)。(第一階段:精神內聚)接下來是訓練心意體驗到“精神內聚”的基本步驟:萬變不離其宗。劉翔跨欄世界第一,肯定有其獨到之處。但是他的基本動作也離不開“起跑、跨越”等等??茖W禪定與瑜伽、氣功等的“基本動作”幾乎都一樣。關鍵是:想要坐直升飛機,就

4、一定要“痛下決心滌除不必要的東西;更科學、更實際地去理解和訓練禪定。三調是以“調身、調息、調心”為序。1.調身:即自覺控制身體的姿勢和動作。以結跏趺坐、坐在椅子上或平躺為主。跏趺坐,即盤腿而坐,佛祖盤此坐而悟道。要求是:寬衣解帶,不拘形式,以舒適自然為綱要。所謂調身,就是讓自己能舒舒服服地安住一處就可以了。而在所有姿勢中,以跏趺坐為最好;坐椅子次之;平躺為不得已而為之;站立者只有吹毛求痞者而去求之。2.調息:所謂調息,就是自覺控制呼吸。為什么要調息?靜坐下來,“呼吸”就凸現(xiàn)出來。一個凸現(xiàn)出來的東西就需要調整,以達到不擾亂心意為度。最關鍵的是:不可勉強,求其自然,以安心境就可以了。3.調心:就是

5、協(xié)調心情。讓自己從擔憂、恐懼、煩亂的“心境中”解脫出來,而有一個比較好的心態(tài)開始專心修禪定就可以了。不必把調心搞得太復雜,沒有意義。當然,我們要選擇一個安靜一點的環(huán)境,這樣“心”比較容易入靜。但是一定要看到,上篇說過的“入環(huán)境的靜”是相對而言的。安靜只是一種感覺,只有你的內心安靜才是真安靜。實際上心只能凈而不能靜。“靜”是心對環(huán)境的被動感受,而“凈”是心對環(huán)境的主動控制。而這就是關鍵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看似微小,然,決定死生。大家熟知的那首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拂拭的是“心凈”,而不是心靜。所以,修行首先入靜,其次再訓練心意以入凈。入靜,最好選擇一個好環(huán)境(其

6、后你會看到我入靜的環(huán)境是什么樣子);入凈,鬧市中亦可也??吹搅藛??三調只是形式,你只要選擇一個比較好的環(huán)境。調整坐姿,使其符合“力學原理”自己感到舒服就好了。調息稍加練習,掌握基本呼吸動作,使自己不憋不屈的就可以了。而在情緒上要在心無擔憂、焦慮的情況下就可以練習禪定。主線:我們是要在三調的基礎上,進行放松的練習;然后由“意數(shù)呼吸”的訓練而體驗到“精神內聚”的心境。第十三篇:科學禪定基本方法如何訓練放松?屢順一下,我們要達到“精神內聚”狀態(tài),就要過“三調訓練放松意數(shù)呼吸”的過程。放松也是一項可以學會的技能的練習。如何練習?實際很簡單,就是通過體驗肌肉的緊張與放松,進而學會控制肌肉放松就可以了。第

7、一步、如何體驗緊張與放松?將你的右手握成拳頭,將拳頭攥緊些,再緊些,然后感覺一下手和前臂的緊張狀態(tài),讓這種感覺進入到手指、手掌和前臂。然后再放松你的手,注意緊張和放松之間的差異。注意,當放松你的手及手臂時,當緊張感流走時,你要記住這種放松后的“舒服感”。睡覺與放松雖然都是休息,但卻是不同的概念。記住這個“概念”間的差別。第二步、基本動作和過程。1、拳頭:首先握起右拳,攥得緊一些。感覺右手和右前臂緊張,再感受一下這些緊張。(暫停)現(xiàn)在松開拳頭,放松右手放到椅子扶手上休息。(暫停)注意緊張和放松之間的差異。記住這種感覺。左拳亦同樣體驗放松。2、手臂:現(xiàn)在將雙手握拳,前臂向肩部彎曲。這時你的二頭肌變

8、緊。感覺這肌肉的緊張。(暫停)現(xiàn)在放松,讓你的手臂落下,回到身邊。注意緊張和放松之間的差異。記住這種感覺。像記住投籃球一樣。(暫停10秒鐘)3、肩部:聳起你的肩膀,向耳部靠攏。感覺肩部的緊張。(暫停)現(xiàn)在讓肩部放松,注意比較緊張和放松的感覺。記住這種感覺。(暫停10秒鐘)4、前額:皺起你的前額和眉頭,感覺到眉梢上有皺紋。(暫停)現(xiàn)在放松。前額皺紋松弛下來。記住這種感覺。(暫停10秒鐘)5、眼睛:現(xiàn)在緊閉雙眼。你能感受到眼睛周圍的緊張嗎?(暫停5秒鐘)現(xiàn)在放松那些肌肉,記住緊張和放松之間的差異。(暫停10秒鐘)6、舌頭和咀嚼?。含F(xiàn)在通過咬緊牙關,使你的咀嚼肌緊張起來,并將嘴角向后移動。感覺咀嚼肌

9、的緊張,(暫停5秒鐘)現(xiàn)在放松。你能區(qū)別出咀嚼肌緊張和放松的差異嗎?記住這種感覺。(暫停10秒鐘)7、緊閉嘴唇:現(xiàn)在緊閉雙唇。感覺嘴部周圍的緊張,(暫停)現(xiàn)在放松那些肌肉,感覺嘴和整個臉部肌肉的放松。(暫停10秒鐘)你的臉像你的拳頭一樣放松了嗎?(在肌肉群之間進行比較)。8、頭部:將頭緊靠椅背上。你能感覺到頸部和后背的緊張嗎?(暫停)讓頭部休息。注意兩者的差異,保持放松。(暫停10秒鐘)9、下頜向胸靠:現(xiàn)在繼續(xù)注意頸部。頭向前伸,看看能否將下巴接觸到前胸。感覺頸前部肌肉的緊張?,F(xiàn)在放松。(暫停10秒鐘)10、背部:現(xiàn)在注意你的后背。將背向后彎曲,挺出胸和腹部。你能感受到背部的緊張嗎?感覺這種緊

10、張。(暫停)現(xiàn)在放松,注意緊張和放松之間多差異。(暫停10秒鐘)11、胸部肌肉:現(xiàn)在深呼吸,充滿你的胸腔,憋一會。感覺整個胸部和腹部的緊張。(暫停)現(xiàn)在放松,自然地呼出氣體。感受放松的感覺。(暫停10秒鐘)12、腹部肌肉:現(xiàn)在將注意力放在腹部,繃緊腹部肌肉?,F(xiàn)在放松腹部肌肉。(暫停10秒鐘)你的腹部是否像后背和胸部那樣放松。(肌肉群之間的比較)。13、臀部:現(xiàn)在收緊臀部肌肉,向地板(或椅子)上壓。感覺它的緊張?,F(xiàn)在放松。(暫停10秒鐘)14、腿部:伸直雙腿,感覺大腿的緊張。(暫停5秒鐘)現(xiàn)在放松。感受大腿的緊張和放松之間的差異。(暫停10秒鐘)15、腳部:現(xiàn)在注意小腿和腳。將腳尖盡量朝上指,使

11、你的小腿肌肉繃緊,好像一根線正向上牽拉你的腳尖。你能感覺這種牽拉和緊張嗎?(暫停)現(xiàn)在放松,讓你的腿放松。感覺緊張和放松的差異。(暫停10秒鐘)第三步、如何深入放松下去?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你就會掌握主動控制身體各部位肌肉進行放松的技能了。在下一步,你要將各個放松的部位連接起來進行放松。熟練后,就是說早已不用去體驗什么緊張和放松的感覺了。你只要用一個由上到下的放松的意念:從頭部、胸部、雙臂、雙手、胸部、腹部、腰部、臀部、雙腿、一直到腳尖,一氣呵成地放松全身就可以了。再進一步,也就是放松于無形,部位概念早已消失了,一念通體就徹底放松了。在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下,你只要不斷加強和重復放松的意念,自然就

12、會越來越深入到深沉的狀態(tài)中。你會體驗到什么?在“非常深沉的放松狀態(tài)中”。你會感到坐著像一個重重的泥像,躺著亦是一個躺著的泥像。心靈好像從身體的軀殼中脫離出來了,手、大腿、身體,好像都不見了。你也會體驗到身體的沉重感,溫暖和火熱感,舒服痛快感,虛無感,身體漂浮起來的感覺。這就是基本的放松方法 一項技能的練習。第十六篇:正信禪定的大秘訣是什么?人們在修習禪定的時候犯的最大錯誤是什么?真正“佛學禪定”的關鍵在那里?修禪入定的正確認識和引導又是什么?為了更深入理解,我們需要玩一個游戲。記得在念小學時經(jīng)常玩火柴桿拼圖游戲,本人的解題能力還是很強的。火柴桿游戲形式很簡單,就是給你一個指定火柴桿擺放的幾何圖

13、形。然后,要求你移動“給定個數(shù)”(比如二根)的火柴桿,而得到另一個確定的幾何圖形。就是說初始圖形已經(jīng)給定,結果圖形也已給定。如何有選擇性地移動“那幾根”火柴桿,而得到一個結果圖形就是游戲的關鍵了。簡單地說,本人解題能力強的關鍵是運用了一個技巧。我感覺這個技巧很簡單、很實用,那么我解題的秘訣是什么呢?一般人們解這種“智力題”可以說是順向思維,就是從初始圖形開始嘗試擺放,結果會很耗費時間和精力,因為要把不可能性全部嘗試一遍。而我們思考模式是:先從結果圖形開始往回推,進行逆向思考。要分析哪一根火柴桿肯定不能被移動(就像肯定不能移動房梁,否則房子會倒塌一樣),能移動的有哪幾根,這樣就縮小了思考的范圍,

14、同時逆向思考會很快將結果分析出來。兩種思考模式的差別是:一個是不斷的順向嘗試各種“可能性”。一個是先分析,“排出”各種“可能性”,再進行“嘗試”已經(jīng)被縮窄了的“可能性”。實際上,難道你能保證自己沒有被修煉什么“功法”的“思維定式”、被以經(jīng)包裝過了的修習禪定非正統(tǒng)理論、被對正統(tǒng)佛法不正確的理解所導致的錯誤引導給“框限”住嗎?修禪入定的正確認識和引導又是什么?首先,我們必須清楚修禪入定的“結果圖形”是什么?然后從“結果圖形”往回推。那么到底入定為了什么呢?簡單,就是獲得空境的心靈體驗(實際上,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空”,又試圖拿已有的經(jīng)驗去體悟“空”。就像沒有學會騎自行車,卻在大談特談騎上自行車后的

15、感覺一樣,結果只能是自陷迷茫自陷死地)。修習禪定的過程就是逐步趨向“空境”體驗的過程。定境就是空境,佛學全部意義就是讓人們體悟到“空”。修禪入定首先必須認識清楚“空”是什么?然后再尋求如何解開這個“結果圖形”?!翱铡笔鞘裁??佛在圓覺經(jīng)里對“空”有一句很清楚的描述:“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什么意思?“彼知覺者,猶如虛空”:就是說,你看到的景物、聽到的聲音、品嘗到的美味等等,這些感覺都是“空的”。為什么是空的?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就是不可能長久存在的。就像金剛經(jīng)里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也就是說:“

16、過去心”是記憶;“未來心”是期待;這些都是只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中,所以是“空”的。那么“現(xiàn)在心”呢?剛說一個“現(xiàn)在”,現(xiàn)在就成為了過去成為了記憶和回憶(所以要活在當下)。金剛經(jīng)告訴我們的是“不可得”。不是告訴我們“過去心沒有,現(xiàn)在心沒有,未來心沒有”。而是不可得,就是“你得也得不到”。因為得不到所以才是“空的”(即“三際托空”)。因為空所以才有知覺。如果沒有知覺,就不叫空。很多人一談起“空性”,就說自己怎么怎么悟到了“空”,人們一打起坐來,就想怎么制造出一個“空”出來。實際上有個空空洞洞的境界存在,已經(jīng)不是空了。佛法所講的“空”是個名詞的引用?!翱铡奔床皇怯校膊皇菦]有,無以名之,名之曰“空”。

17、千萬不要抓住一個“空”的境界當作“空境”。 所以,人們在修習禪定的時候犯的最大的錯誤是對“空”的錯誤認識(沒有明確的目標,那么過程沒有任何意義),會直接導致“永不入定”!如何修習佛學中的“空”?佛祖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當你打坐時,察覺有思念妄想的時候,思念妄想早已跑掉了。不用再用什么方法去除它,當下清凈,本來清凈。“離幻即覺”:離開了妄念幻想,知道現(xiàn)在清凈了,保持這段“清凈”就是“空”,就是“如來覺性”。亦無漸次:就是說這個“東西”,在四禪八定中,在初地二地三地.十地中,在什么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中都一樣,只是體驗程度上的差別而已。很現(xiàn)實,一個嬰兒要

18、想學會跑就需要先學會爬、蹦、跳。那么“知”的爬是什么?就是“三調、放松、意數(shù)呼吸”。有人說:這些東西是氣功、道教各功法里的東西,這句話是對的。道教里的“存神”、“守一”是將佛學中的“觀想、作意”進行了包裝。行氣、吐納等是將佛學中的“數(shù)息”進行了包裝?!叭{”被包裝的范圍就更廣了?;氐叫薅U入定中的“爬”。如果忘了“我們來的目的”一切就都白費了。我們的目的是什么?重申一遍:就是通過放松盡可能的排出身體上的各種“干擾”,讓心靈盡可能的“單挑出來”,然后進行訓練心意。再分析一下,放松放到這個深沉的狀態(tài)中,我們想要什么感覺都可以制造出來(只要不斷的對自己進行暗示)。所以,再次重申:非常明確的是在這個狀態(tài)

19、下,所出現(xiàn)的境界都是假的“你看到神,神就是假的。看到鬼,鬼也是假的”。那么我們在這個“深沉的放松狀態(tài)下”去做什么?很簡單,我們是要進行“意數(shù)呼吸”的訓練。為自己下一步的“跑”做好準備。第十七篇:禪定的總根基是什么?正如偉大的建筑需要堅固的基礎一樣,修習佛學禪定也要建立在一個堅固的基礎之上。而這個基礎是什么?是作意與數(shù)呼吸。而我將之融合稱為意數(shù)呼吸用意象去數(shù)呼吸的意思。要想更深入地理解意數(shù)呼吸,首先就需要看一下:什么是作意?什么是數(shù)呼吸?什么是作意?作意,就是用一種指向的力量(心力),去清清楚楚在大腦中產(chǎn)生一個景像的意思。當你不斷地去在腦中“制造”一個景象時(如同通過不斷舉啞鈴而擁有強勁的臂力一

20、樣),你就會逐步擁有能夠清楚地去注意”一個意象,而使這個意象在大腦中保持較長一段時間的能力。觀想、冥想都屬于作意的一種形式。實際上,這一修行方法本質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觀想,而將一個人的心意固定在一個地方(為什么要“起幻”?以幻除幻、以楔(xie)出楔是也。),進而使得心意得到集中就這么簡單。佛祖論述“空性”時早已言明:“彼觀幻者,非同幻故?!本褪钦f你拿來“觀想”東西(一個茶杯、菩薩)的那個“東西”(本心),與看到的東西(一個茶杯、菩薩)不是一個東西。我們所求的是“空性”,而不是“意想”出來的“真菩薩”!所以,觀想只是修禪定的一個基礎階段,并不會有什么“超神奇的功用”。其次,再看一下什么是

21、數(shù)呼吸?以及為什么要數(shù)呼吸?很簡單,數(shù)呼吸自古以來就是集中心意非常好的方法??傊米詈唵蔚脑捳f:因為呼吸是一個人只要還活著就會存在的、不間斷的、十分有規(guī)律的(而且還不花錢、不費氣油的)出現(xiàn)的東西。所以如果將“心意”集中在呼吸上時,就容易讓人不間斷的、持續(xù)的集中心意。就這么簡單。非常簡單:“觀想”的關鍵是:心力有用“勁”之處(舉一次啞鈴)。數(shù)息的關鍵是:可以持續(xù)進行“用勁”(持續(xù)不斷的舉啞鈴)。將“作意”與“安般守意”結合起來就創(chuàng)造了神奇。如何結合?很簡單,就是將數(shù)息要訣和觀想要訣結合起來就可以了。數(shù)息的要訣是:“一呼一吸為一息(一般記吸為息),就在心中計數(shù)為一次。從一數(shù)到十,在從十數(shù)到一。如此

22、循環(huán)往復?!痹跀?shù)的過程中,一旦感到有數(shù)“走神”時,即從頭開始數(shù)起。通過數(shù)數(shù),這樣心意就容易得到集中(同時也容易讓人睡覺)。觀想的要訣是:“想象出一個“真菩薩”,然后把菩薩觀想得清清楚楚。”以此來集中心意。融合后的意數(shù)呼吸的要訣是:每一次呼吸都要觀想眼前約兩米處“憑空”而出現(xiàn)一個水晶球(可以實際地去掛一個水晶球)。隨著呼吸從一個計數(shù)到十個。之后隨呼吸而倒過來數(shù)每一息都消逝一個,直到完全消散。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一旦有意數(shù)得不清楚的地方,即從頭開始數(shù)起。而最為關鍵的是以下幾個要點:第一、   數(shù)意象而不是數(shù)數(shù)字,即是意數(shù)。什么是意數(shù)?我們數(shù)的是意象是通過觀想而得到的“水晶球數(shù)目”的意

23、象。就是說,你要讓每一個水晶球停留在你的“心意中”。比如數(shù)到七個時,你心中是有“”的意象而不是數(shù)字(數(shù)字的概念要在你的腦中消失)。數(shù)數(shù)字,容易導致“自動化”的數(shù),所耗心力不足,難于集中心意,也很容易睡覺。第二、心意定位于體外而不是體內。我們將“心意”放在“體外”,也就脫離了身體上的一切干擾。這樣就不會過分注意呼吸和身體的某處(鼻頭、胸部、丹田)而引發(fā)的誤導和制造任何的所謂“氣機紊亂”。第三、觀想水晶球而不是佛像。觀想佛像容易“誤導出真神仙”,而觀想水晶球你想進入“魔境或走火入魔”都不可能。(理科教授、畫家等等,那一個不是每天腦中充滿著想象出來的幾何圖形和山川景物,他們想找入“魔境”的門,都無處

24、可尋啊!想象不會導致“走火入魔”,問題出在你想象的是什么)第四、觀想動態(tài)而非靜態(tài)。在水晶球隨呼吸而增加或減少的過程中,你要讓這些水晶球運動起來(而觀想菩薩是靜態(tài)的)??梢杂^想這些水晶球三個一組(    ),又變成五個一組(  )。觀象這些水晶球清清楚楚地在空中飛舞跳躍著,然后組來組去的組成各種幾何圖形。這樣你就需要耗費更大的心力,也就是可以更快速的訓練出強勁的心力??傊?,意數(sh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你很耗費心力。這就像一個人舉一個1公斤的啞鈴,舉上1萬次所鍛煉出來的臂力與他舉20公斤的啞鈴舉上一萬次所鍛練出來的臂力差別大焉!(人們只知道如何鍛煉臂力,而不知道如何鍛煉“

25、心力”!或者說很多人不相信“心力”也可以鍛煉?。┑谖濉⒆顬殛P鍵的是我們要的是更清楚、更清醒,而不是更模糊、更沒有感覺的“空”。意者,心上立著一個日也。就是在正午的太陽光下看東西會清清楚楚的意思。作意實際上就是讓你清清楚楚地去“作出”一個“意象”出來。什么是“坐忘”?坐忘是到達了一定階段后,眼前不見床位、佛像、物品為標準的一個心意狀態(tài)。實際坐忘很容易理解。比如,你在專心的看書,而你母親過來叫你吃飯,結果叫了兩聲,你都“聽而不見”。這叫做“看書忘”。而那個叫“坐著忘”。差別是“坐著忘”當然要比“看書忘”高出許多個“心力能量級”。就如“量變引發(fā)質變”(比如:水溫超過100度或低于零攝氏度,就會導致“

26、態(tài)”的轉變氣態(tài)或結冰)一樣,當“心力能量級”到達一定的“度”時,就會出現(xiàn)“心”的一個“態(tài)”的轉變。所以佛學中的“坐著忘”和“看書忘”有一個質(本質是一樣,是量變引發(fā)質變的質)的差別??傊?,一切的一切都要更清醒,更清楚,更明白。千萬不要去“制造”一個什么“空境界”。所以一定要排出所有的以前不正確的觀念。不要再去意圖制造什么超境界,真實的超境界就是清清楚楚,就是“空”。所以你在“深沉的放松狀態(tài)中”進行“數(shù)息、觀想”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清醒,更加清楚。而不是“臆造”出一個什么境界出來。注意:“深沉的放松狀態(tài)”是“身體肌肉”的放松,而不是“心靈”的放松(讓“身體”睡覺而不要讓“心”跟著睡覺)。信解受持如

27、是漸增能夠在30分鐘內意數(shù)呼吸可以數(shù)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犯一次錯誤時,你的基礎就打好了,就可以進入下一段的修習了。下一階段是什么?精真元明,那才是真正在訓練“心”的力量。第十八篇:如何修習入定?(第二階段:即精真元明階段)要想體驗空境,首先要明確什么是空境?很簡單:清清楚楚就是“空境”。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所以清清楚楚就是空。本心就是空境就像一面潔凈的鏡子(鏡子越干凈就越清楚,也就是越空),所映照出的萬物就是你的感覺和思想。萬物在鏡中流轉逃飛,就像你的思念在本心中跌蕩起伏一樣。無論鏡外“電閃雷鳴”,“鏡子”能夠感知到一切,卻不會受到絲毫污染(不垢不凈)。這就是空境。空境不是你“修”出來

28、的。人們普遍對“體驗空境”有一種誤解:即認為體驗空境就像煮米飯,只有煮到一定時候,飯才會熟即認為只有修習到一定的的候“空境體驗”才會出現(xiàn)。實際情況是:任何人都可以體驗到空境。只是沒有經(jīng)過修習的人,沒有能力將空境延長,體驗不明顯,也不會有什么效果而已。所以修習禪定的關鍵是如何將體驗到的“空境”延長。如何獲得空境的體驗?首先,以金剛經(jīng)中的三際托空(即: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去體驗??站吃谀抢镎??在你的第一個念頭與第二個念頭的空檔里找。讀一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每一個字句之間的“空檔”就是空境清清楚楚的空境。因為太短了(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完成一次同步震

29、蕩的時間是40毫秒(1/25秒),所以最短的空境不會短于40毫秒)。沒有一定心力為基礎,不會有所延長,就很難切實地感受到。其次,以密宗大手印的最高秘訣去體驗空境人的意識平時是非常松散的,當你被別人一聲恐喝而嚇到時,你就會體驗到很短的一小段“空境”一小段的清清楚楚。而大手印的方法就是用“驚愕”來截斷雜念妄想,來體驗清清楚楚的“空境”。如果通過別人的“嚇”來不斷地體驗空境,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嚇成精神病”了。而大手印,就是通過自己“嚇”自己,來不斷地來截斷意識流體驗“空境”的(一切皆無“唯驚愕”)。最后,萬法歸宗。最好用的就是佛祖所傳的絕頂秘訣:“知幻即離”。沒了!就這么簡單!這就是最高密法

30、!實際上,用知幻即離去體驗空境需要有一個基礎:就是擁有一定的心力正信佛學通過包括“安般守意在內的諸方便法門”來獲得一定的心力。為什么非得有一定心力才能去體悟“空境”呢?簡單清楚:首先,你要通過意數(shù)呼吸(20公斤80公斤的杠鈴的練習)的練習,擁有體驗一次空境(舉起100公斤的杠鈴)的能力。然后通過不斷的去體驗(舉杠鈴),就獲得了超強度的心力(長駐空境)。什么是知幻即離?如何用“知幻即離”去體驗空境?很簡單,知,即察覺。就是你在打坐時,突然察覺到有妄想的時候就是空境的體驗。你一察覺,空境出現(xiàn)了,因為妄想早已跑掉了,當下空,本來空,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千萬不要再用個什么秘法去除妄想

31、。就是說:在經(jīng)過數(shù)呼吸的訓練后,你有能力在“一察覺”后,體驗并保持到超過0.5秒鐘的清清楚楚察覺的當下就是空境,你就住于空境了。如何延長保持這一段的清清楚楚,就是修定的全部內容了。注意:不可拔苗助長。沒有訓練意數(shù)呼吸而體驗到的“空境”是比較模糊的。因為你的“心力”還不足以延長而體驗到“純度較高”的空境。當你通過意數(shù)呼吸的訓練而將基礎打好時,你就有“心力”去體驗一小段清清楚楚的“空境”了。然后將這一小段空境想辦法延長就可以了。如何延長體驗到的“空境”,就是如何持續(xù)不斷的去體悟空境,這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我頓悟出了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秘訣:“當你察覺有妄想的時候,就是空境。當下空境,本來空境。那么,你

32、不要去到那里去找清凈,找空境了。你只需要不斷察覺,就可以不斷地去體悟空境了”。所以這個秘訣就是不斷察覺??隙ㄓ欣蠈W究會說:不斷察覺本身這一念就是“大妄念”。這句話是對的。關鍵是:談佛議理的人們都太有“遠見”了每一天都在“談論著河對岸的美麗景色”。當人們給他一艘船的時候,他卻說:“你們錯了,我們的目的是要到河對岸去,而不是船,船不是河對岸”。“船不是河對岸”這句話誰能說是錯的呢?當“不斷察覺”經(jīng)不斷修習后,當你有能力將“空境”延長到2秒鐘時,你就會體驗到“一小段”的空,就會有“原來是我”的感覺。什么是“原來是我”?簡單地說:“你會感到你就是你,一個活生生的你自己,一個非常清楚地存在著的你自己”。

33、(實際大手印的大聲的一聲“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就是體驗那個“原來是我”的感覺。突然你被嚇時,是否體驗過一個很清楚的“我”的感覺呢)。“原來是我”就是一段空境的體驗,就是精真元明的體驗,就是一段時間的入定。我們只要想辦法把這種感覺延長就可以了。到這里我們碰到了一堵無法逾越的墻無論如何“空境”的延長不會超過3秒鐘。原因如下:此時此刻你現(xiàn)在在想什么?你以為你的思想像流水一樣連續(xù)地流過你的意識的嗎?實際上你是錯誤的。我們的意象是一段一段的流過我們的意識的。這就像我們曾經(jīng)以為電影是連續(xù)播放的一樣實際上電影采用的是每秒24幅畫面(電視25幅1秒鐘大腦神經(jīng)元會同步震蕩25次,每次40毫秒)的速度播放的。如果電影以每秒低于24幅畫面的速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