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2.2 減速器建模實例12.2.1齒輪繪制在下面的練習中,將詳細講述齒輪的繪制過程,這里先給出齒輪的各項參數(shù):模數(shù)m=2、齒數(shù)z=55。通過這些參數(shù),可以計算出:分度圓直徑=110mm、齒頂圓直徑=114mm、齒根圓直徑=105mm。齒輪建模的操作步驟如下:(1)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新建”圖標,新建一個零件文件。(2)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1的繪制。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圓”工具,以草圖原點為圓心分別繪制出分度圓、齒頂圓、齒根圓。選擇分度圓,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構(gòu)造幾何關(guān)系”工具,使分度圓變?yōu)辄c劃線。(3)單擊“中心線”工具,過草圖原點繪制一條
2、垂直的對稱中心線。單擊 “點”工具,移動鼠標指針到分度圓與中心線相交的位置,當推理指針捕捉到交點時,按下鼠標左鍵確定點的位置。(4)保持點的選擇,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圓周陣列”工具,在“排列”選項欄的“數(shù)量”文本框中輸入554=220,單擊 “確定”按鈕,結(jié)束圓周陣列的操作,此時,您將看到分度圓上出現(xiàn)一系列的點。需要指出的是:點的繪制對后面的實體造型沒有本質(zhì)的作用,但是它為后面的操作提供了參照。(5)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樣條曲線”工具,在點的引導下繪制如圖12-27 所示的曲線,注意曲線的端點分別在齒頂圓和齒根圓上。這里我們把齒形漸開線的繪制簡化為簡單曲線的繪制,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機
3、械工程手冊中的齒輪漸開線繪制方法完成這一部分的操作。(6)按住鍵,選擇曲線與垂直中心線,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鏡像實體”工具完成曲線的鏡像復制操作,如圖12-27所示。接著,單擊“裁剪實體”工具,選擇“裁剪到最近端”選項,剪裁齒頂圓,如圖12-28所示: 圖12-27繪制及鏡像樣條曲線圖12-28 裁剪齒頂圓(7)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分割實體”工具,選擇齒根圓進行分割,如圖12-29(a)所示。(8)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26mm,單擊“所選輪廓”選項框,并在圖形區(qū)域中選取齒根圓的輪廓。單擊“確定”,完成拉伸1特征的繪制,如圖12-29(b)所示。 分割點2 分
4、割點1 (a) (b)圖12-29 分割齒根圓并繪制拉伸特征1(9)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拉伸實體1的前表面,單擊標準視圖工具欄中的 “前視”工具,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2的繪制。鼠標右鍵單擊特征管理設(shè)計樹中的“草圖1”,在快捷菜單中選擇“顯示”命令,此時草圖1顯示出來。選擇草圖1中的齒狀輪廓,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轉(zhuǎn)換實體引用”工具即在草圖2中得到齒廓形體。單擊“退出草圖”工具完成草圖2的繪制。如圖12-30所示。(10)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放樣”工具,在“放樣”屬性管理器中,單擊“草圖工具”選項欄中的“鏈輪廓選擇”工具,接著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草圖1的齒狀輪廓和草圖2的放樣輪廓。單擊“確定”
5、,完成放樣1特征的繪制。如圖12-31所示。圖12-30 繪制草圖2圖12-31 繪制放樣1特征(11)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倒角”工具,在“倒角參數(shù)”選項欄中點選“角度距離”單選鈕,設(shè)置距離為1mm、角度為45度;接著,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放樣1特征的兩條邊線。單擊“確定”,完成倒角1特征的繪制。如圖12-32所示。(12)單擊菜單欄中的“視圖”“臨時軸”命令,接著,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圓周陣列”工具,選擇臨時軸為陣列軸,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放樣1”和“倒角1”為要陣列的特征;勾選“等間距”復選框,設(shè)置陣列實列數(shù)為55。單擊“確定”,完成陣列1特征的繪制。如圖12-33所示。(13)在特征管
6、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上視基準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4的繪制。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中心線”工具,繪制出實體造型所需的垂直和水平對稱線,然后使用“鏡像實體”工具、“智能尺寸”工具和“直線”工具完成如圖12-34所示的草圖4的繪制。圖12-32 繪制倒角1特征圖12-33 繪制陣列1特征圖12-34 繪制草圖4(14)選擇草圖4中的垂直中心線,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旋轉(zhuǎn)切除”工具,進行360度旋轉(zhuǎn)切除操作,如圖12-35所示。(15)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倒角”工具,為新增加的實體邊線繪制245度的倒角。圖12-35 繪制切除-旋轉(zhuǎn)1特征(16)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單擊
7、“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5的繪制。使用“圓”工具、“中心線”工具、“直線”工具、“動態(tài)鏡像實體”工具、“裁剪實體”工具和“智能尺寸”工具,繪制出如圖12-36所示的草圖形體。單擊“退出草圖”結(jié)束草圖5的繪制。(17)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切除”工具,在“終止條件”選項框中選擇“完全貫穿”, 單擊“確定”,完成切除-拉伸1特征的繪制。如圖所示12-37所示。 圖12-36 繪制草圖5 圖12-37 繪制切除-拉伸1特征(18)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文件名取為“齒輪.sldprt”12.2.2齒輪軸繪制應(yīng)該說齒輪軸的繪制是前兩節(jié)內(nèi)容的集合。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 “
8、新建”工具,新建一個文件。(2)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1的繪制。參照12.2.1節(jié)中齒輪的繪制方法繪制如圖12-38所示的形體,其中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為:模數(shù)m=2、齒數(shù)z=15。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 圖標完成草圖1的繪制。接著,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 ,指定草圖1的齒根圓為所選輪廓,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34mm,單擊“確定”,完成拉伸特征1的繪制。如圖12-39所示。(3)選擇實體的前表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2的繪制。使用草圖工具欄中的“轉(zhuǎn)換實體引用” 工具,將草圖1的形體復制到草圖2中,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
9、出草圖” 圖標完成草圖2的繪制。接著,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放樣”工具,使用“鏈輪廓選擇”工具選擇草圖1的齒狀輪廓和草圖2,在圖形區(qū)域中拖動控標,使兩輪廓處于同步。單擊“確定”,完成放樣1特征的繪制。如圖12-40所示。60個分點圖12-38 繪制草圖1 圖12-39 繪制拉伸1特征圖12-40 繪制放樣1特征圖12-41 繪制陣列1特征(4)對上述的齒輪實體進行245倒角操作后,單擊菜單欄中的“視圖”“臨時軸”命令,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圓周陣列”工具,選擇臨時軸為陣列軸,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放樣1”和“倒角1”為要陣列的特征,勾選擇“等間距”復選框,設(shè)置實列數(shù)為15,單擊“確定”,完成陣
10、列1特征的繪制。如圖12-41所示。(5)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41所示的端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3的繪制。使用“圓”工具繪制出一個直徑為24mm的圓,然后再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拉伸出一個深度為8mm的圓柱。繼續(xù)以新建圓柱的端面為基準面繪制出下一個直徑為20mm,深度為18的圓柱(草圖4),再繼續(xù)以新建圓柱的端面為基準面繪制出下一個直徑為18mm,深度為16的圓柱(草圖5)。如圖12-42所示。(6)選擇如圖12-42所示的端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6的繪制。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轉(zhuǎn)換實體引用”工具復制出實體端面的邊線,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
11、圖”圖標完成草圖6的繪制。接下來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40mm,并指定拔模角度為3,單擊“確定”,完成拉伸特征的繪制。如圖12-43所示。(7)再次以拉伸特征的實體端面為基準面,繪制一個直徑為14mm的圓。接著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 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14mm,單擊“確定”,完成拉伸特征的繪制。如圖12-44所示。圖12-42 繪制拉伸特征 圖12-43 繪制拉伸圓臺圖12-44 繪制拉伸圓柱及倒角(8)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倒角”工具對拉伸實體端的邊線進行1.545度的倒角操作。(9)螺紋的繪制選擇倒角端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8的
12、繪制,使用“圓”工具繪制出一個直徑為14mm的圓,單擊菜單欄中的“插入”“曲線”“螺旋線”命令,選中草圖8中所繪制的圓,其他參數(shù)設(shè)置如圖12-45所示,最后單擊 “確定”,完成螺旋線1的繪制。單擊菜單欄中的“插入”“參考幾何體”“基準面”命令,選中上一步所繪制的螺旋線及點1(螺旋線的端點),其它參數(shù)設(shè)置如圖12-46所示,最后單擊 “確定”,完成基準面1的繪制,如圖12-46所示。選擇基準面1,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直線”工具,在基準面內(nèi)繪制草圖9,具體尺寸如圖12-47所示。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角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9的繪制,單擊菜單欄中的“插入”“切除”“掃描”命令
13、,選中前一步驟中所繪制的螺旋線及草圖9中的三角形,其他參數(shù)設(shè)置如圖12-48所示,最后單擊 “確定”,完成切除掃描1特征的繪制,最終結(jié)果如圖12-48所示。至此,螺紋繪制結(jié)束。圖12-45 螺旋線1的繪制圖12-46 基準面1的設(shè)置圖12-47 螺紋草圖的繪制圖12-48 螺紋特征的繪制(9)在圖形區(qū)域選擇拉伸1特征的另一個端面,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先后繪制出如圖12-49 所示的直徑為24mm、深度為8mm的拉伸特征以及直徑為20mm、深度為18的拉伸特征。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倒角”工具對實體端的邊線進行1.545的倒角操作。 (10)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右視基準面”,首先過草圖原點繪制一
14、條水平中心線,使用 “矩形”工具、 “智能尺寸”工具以及“添加幾何關(guān)系”工具繪制出如圖12-50所示的三個矩形。然后通過特征工具欄中的“旋轉(zhuǎn)切除”工具對實體進行360的切除操作,如圖12-51所示。(11)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右視基準面”,單擊參考幾何體工具欄中的“基準面”工具,繪制出一個與右視基準面等距為9mm的基準面2,并在基準面2上繪制如繪圖12-52所示的草圖形體。接著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拉伸切除”工具,設(shè)置切除深度為2.5mm,單擊“確定”,完成鍵槽特征的繪制,繪圖12-53所示。(12)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文件名取為“齒輪軸.sldprt”圖12-49 左端面拉
15、伸、倒角特征繪制圖12-50 退刀槽草圖繪制圖12-51退刀槽特征繪制12-52鍵槽草圖繪制12-53 鍵槽特征繪制12.2.3減速器底座減速器底座是減速器部件中最為繁瑣的零件之一,我們將它拆分為底座箱體、箱體凸緣、底板、蓋槽、觀察孔與放油孔五個部分進行繪制。底座箱體繪制底座箱體的操作步驟如下:(1)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 “新建”工具,新建一個文件。(2)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1的繪制。(3)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直線”工具,以草圖原點為起點繪制一個18068的矩形,然后通過 “智能尺寸”工具對線段進行完全定義,如圖12-54所示。(4)單擊圖形區(qū)域
16、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1的繪制。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在“終止條件”選項框中選擇“兩側(cè)對稱”,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52mm,單擊“確定”,完成拉伸特征1的繪制,如圖12-55所示。(5)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抽殼”工具,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拉伸1特征的上下端面作為移除的面,并設(shè)置厚度為6mm,單擊“確定”,完成特征實體的繪制,如圖12-56所示。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拉伸1”和“抽殼1”,然后單擊鼠標右鍵,并在快捷菜單中選擇“添加到新文件夾”命令,取名為“箱體” ,如圖12-57所示。圖12-54 繪制草圖1 圖12-55 繪制拉伸1征圖12-56 繪制抽殼特征 圖
17、12-57 添加文件夾(6)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文件名取為“底座箱體.sldprt”箱體凸緣箱體凸緣建模的操作步驟如下:(1)接著上面的步驟繼續(xù)操作,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箱體的上端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2的繪制。(2)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轉(zhuǎn)換實體引用”工具,將箱體的內(nèi)邊線復制轉(zhuǎn)換到草圖2中,然后使用“中心線”工具、“直線”工具、“繪制圓角”工具繪制出如圖12-58所示的草圖形體,注意尺寸的完全定義。(3)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2的繪制。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7mm,單擊“確定”, 完成拉伸2特征的繪制。如圖12-59所
18、示。鼠標右鍵單擊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的“拉伸”, 并在快捷菜單中選擇“添加到新文件夾”命令,取名為“連接板”,如圖12-60所示。圖12-58 繪制連接板草圖圖12-59 繪制連接板拉伸特征 圖12-60添加文件夾(4)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 單擊參考幾何體工具欄中的“基準面”工具,新建一個與前視基準面平行且等距為52mm的基準面1。(5)保持基準面1的選擇,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3的繪制。使用“直線”工具、“圓”工具、“剪裁實體”工具繪出如圖12-61所示的草圖形體,注意圓心與實體邊線具有“重合”幾何關(guān)系。最后使用 “智能尺寸”工具完成草圖的完全定義。圖12-61 繪
19、制凸緣草圖圖12-62 繪制凸緣拉伸特征(6)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3的繪制。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在“終止條件”選項框中選擇“成型到下一面”,單擊“確定” ,完成拉伸3特征的繪制。如圖12-62所示。(7)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和“拉伸3”,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鏡像”工具,復制出與拉伸特征3相對稱的鏡像特征,如圖12-63 所示。圖12-63 繪制凸緣鏡像特征(8)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 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4的繪制。使用“圓”工具和 “智能尺寸”工具繪制出如圖12-64 所示的兩個圓,接著,為圓與
20、拉伸實體的圓弧邊添加“同心”幾何關(guān)系,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4的繪制。(9)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拉伸切除”工具,勾選“方向1”及“方向2”復選框,在“終止條件”選項框中均選擇“完全貫穿”, 單擊“確定”,完成切除-拉伸1特征的繪制,如圖12-65所示。圖12-64 繪制凸緣孔草圖圖12-65 繪制凸緣孔切除-拉伸特征(10)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連接板的上端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5的繪制.使用“轉(zhuǎn)換實體引用”工具、“直線”工具、“圓”工具、“剪裁實體”工具繪出如圖12-66所示的草圖形體(未注尺寸的線段為實體引用),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5的
21、繪制。(11)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27mm,拔模斜度為3,單擊“確定” ,完成拉伸4特征的繪制。(12)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保持“拉伸”的選擇并同時選擇“前視基準面”,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鏡像”工具完成實體的復制,如圖12-67所示。(13)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連接板的上端面,使用 “拉伸切除”工具,基于如圖12-68所示的草圖進行圓孔特征的繪制。(14)保持上述孔1的選擇,同時選擇“前視基準面”,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鏡像”工具完成實體的復制,如圖12-69所示,單擊“確定”,完成減速器底座連接孔的繪制。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拉伸”、“鏡像”、“切除
22、-拉伸”、“拉伸”、“鏡像2 、“切除-拉伸”以及“鏡像3并在其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添加新文件名”命令,取名為“凸緣”。(15)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文件名取為“凸緣.sldprt”。圖12-66 繪制草圖5圖12-67 繪制拉伸與鏡像特征圖12-68 圓孔草圖的繪制圖12-69 鏡像孔特征底板底板建模的操作步驟如下:(1)接著上面的步驟繼續(xù)操作,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箱體的下端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7的繪制。(2)使用“中心線”工具、“直線”工具、“動態(tài)鏡像實體”工具繪制出如圖12-70所示的草圖形體,注意直線1和箱體的邊線有“共線”幾何關(guān)系。直線1圖12-70 底板草圖繪制
23、 圖12-71 底板特征繪制(3)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7的繪制。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12mm,單擊 “確定”,完成拉伸5特征的繪制,如圖12-71所示。(4)以底板前面為基準面繪制草圖尺寸如圖12-72所示,應(yīng)用 “拉伸切除”工具對底板底部進行拉伸切除。圖12-72 底板底槽的拉伸切除(5)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底板的前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8的繪制。這里只需使用“直線”工具繪制如圖12-73所示的兩條垂直直線。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完成草圖8的繪制。(6)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筋”工具,指定“厚度”類型為“兩側(cè)”,
24、“拉伸方向”類型為“垂直于草圖”,同時設(shè)置厚度值為8,單擊 “確定”,完成筋1特征的繪制。用同樣的方法在另一側(cè)完成筋特征的繪制,如圖12-74所示。圖12-73 繪制筋特征草圖 圖12-74 筋特征造型(7)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底板的上表面,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異型孔向?qū)А惫ぞ?,顯示“孔規(guī)格”特征屬性器,基本參數(shù)設(shè)置如圖12-75所示,單擊 “確定”按鈕完成M8六角凹頭螺釘?shù)闹纬令^孔1特征的初步繪制。接著,在特征管理設(shè)計樹中選擇“草圖 ”,并在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編輯草圖”命令,使用 “智能尺寸”工具對孔中心點尺寸進行的標注,如圖12-76所示。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編
25、輯。圖12-75 設(shè)置柱形沉頭孔參數(shù)圖12-76 編輯孔中心位置草圖圖12-77 線性陣列特征圖12-78 建立新文件夾(8)在特征管理設(shè)計樹中保持異性孔的選擇,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線性陣列”工具,設(shè)置“線性陣列”屬性管理器中的基本參數(shù),并在圖形區(qū)域中指定陣列方向,單擊 “確定”按鈕完成特征的陣列復制,如圖12-77所示。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如圖12-78所示各特征項目,然后為它們建立新文件夾,并取名為“底板與筋”。(9)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文件名取為“底板.sldprt”。蓋槽蓋槽建模的操作步驟如下:(1)接著上面的步驟繼續(xù)操作,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箱體的上表面,單擊 “
26、草圖繪制”工具進行新草圖的繪制。(2)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中心線”工具,過草圖原點繪制出實體的水平對稱軸線,保持中心線的選擇,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動態(tài)鏡像實體”工具,然后使用 “矩形”工具繪制出如圖12-79所示的矩形,同時使用 “智能尺寸”工具完成草圖的完全定義;再次單擊“中心線”工具,在推理指針的引導下繪制出凸緣圓孔的中心軸。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繪制。(3)保持旋轉(zhuǎn)軸的選擇,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旋轉(zhuǎn)切除”工具,給定旋轉(zhuǎn)角度為360度的切除操作,單擊 “確定”按鈕完成切除旋轉(zhuǎn)1特征的繪制。(4)用同樣的方法繪制出另一個蓋槽實體特征。圖12-80是切除旋轉(zhuǎn)2特征的草圖
27、形體,結(jié)果如圖12-81所示。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如圖12-82所示的“切除旋轉(zhuǎn)1”和“切除旋轉(zhuǎn)2”,然后為它們建立新文件夾,并取名為“蓋槽”。 圖12-79切除旋轉(zhuǎn)1草圖 圖12-80切除旋轉(zhuǎn)2草圖圖12-81 蓋槽特征的繪制 圖12-82 建立新文件夾(5)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另存為“底座.sldprt”。觀察孔與泄油孔觀察孔與泄油孔建模的操作步驟如下:泄油孔(1)接著上面的步驟繼續(xù)操作,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箱體的左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新草圖的繪制。(2)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中心線”工具,過草圖原點繪制出實體的垂直對稱軸線,然后使用“圓”工具、 “智能尺寸”工具
28、完成草圖的完全定義如圖12-83所示,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繪制。圖12-83 泄油孔草圖 圖12-84 泄油孔拉伸特征(3)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2mm,單擊 “確定”,完成拉伸6特征的繪制。單擊“圓角”命令,設(shè)置圓角半徑為1mm,如圖12-84所示 ,單擊 “確定”,完成圓角1特征的繪制。(4)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底板的左表面,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異型孔向?qū)А惫ぞ?,顯示“孔規(guī)格”特征屬性器,基本參數(shù)設(shè)置如圖12-85所示,單擊 “確定”按鈕完成M10螺紋1特征的初步繪制。接著,在特征管理設(shè)計樹中選擇“草圖 ”,并在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
29、編輯草圖”命令,使用 “智能尺寸”工具對螺紋孔中心點進行尺寸的定位,使螺紋孔中心與凸臺中心同心。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編輯。圖12-85 螺紋1特征的繪制 圖12-86 建立新文件夾(5)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如圖12-86所示的“拉伸6”和“圓角1”和“螺紋孔”,然后為它們建立新文件夾,并取名為“泄油孔”。觀察孔(1)接著上面的步驟繼續(xù)操作,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箱體的右面,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新草圖的繪制。(2)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中心線”工具,過草圖原點繪制出實體的垂直對稱軸線,然后使用“圓”工具、 “智能尺寸”工具完成草圖的完全定義如圖12-87所示,單
30、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繪制。圖12-87 觀察孔草圖 圖12-88 觀察孔拉伸圓角特征(3)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2mm,單擊 “確定”,完成拉伸7特征的繪制。單擊“圓角”命令,設(shè)置圓角半徑為1mm,如圖12-88所示,單擊 “確定”,完成圓角1特征的繪制。(4)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底板的右表面,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異型孔向?qū)А惫ぞ撸@示“孔規(guī)格”特征屬性器,基本參數(shù)設(shè)置如圖12-89所示,單擊 “確定”按鈕完成M6螺紋2特征的初步繪制。接著,在特征管理設(shè)計樹中選擇“草圖 ”,并在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編輯草圖”命令,使用 “智能尺寸”工具對
31、螺紋孔中心點進行尺寸的定位,如圖12-90所示。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編輯。(5)單擊“圓周陣列”工具,設(shè)置總角度為360度、實列數(shù)為3、等間距,選擇要陣列的M6螺紋孔。單擊視圖工具欄,在下拉菜單中單擊“臨時軸”,使圓柱凸臺軸線顯示出來,選擇圓柱凸臺軸線為陣列基準軸,單擊 “確定”完成圓周陣列特征,如圖12-91所示。(6)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如圖12-92所示的“拉伸7”和“圓角2”、“M6螺紋孔1”和“陣列圓周1”,然后為它們建立新文件夾,并取名為“觀察孔”。(7)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保存為“箱座.sldprt”。 圖12-89 M6螺紋孔規(guī)格
32、 圖12-90 M6螺紋孔中心定位圖12-91 M6螺紋陣列特征 圖12-92建立新文件夾減速器蓋12.2.4減速器蓋建模的步驟如下:(1)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打開”工具,調(diào)出上面繪制的“箱座.sldprt”。(2)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底板與筋”文件夾中所有項目(包括草圖),按下鍵將其刪除,如圖12-93所示。(3)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視基準面”, 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新草圖的繪制。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圓”工具,任意繪制出一個圓,保持此圓選擇的同時選擇實體圓邊線1,并給它們添加“同心”幾何關(guān)系,如圖12-94 所示。圖12-93 刪除減速器底座特征231 圖12-94 繪制
33、草圖形體(4)按住鍵依次選擇如圖12-94所示實體邊線2、邊線3,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轉(zhuǎn)換實體引用”工具,將實體的邊線復制到此草圖中。接著,單擊“直線”工具,“圓”工具,繪制一系列圖線使圖形封閉,添加直線和圓弧的“相切”幾何關(guān)系。最后,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剪裁實體”工具,將多余的線段裁除,如圖12-94所示。(5)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繪制。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 “拉伸切除”工具,勾選“方向2”復選框,在“終止條件”選項框中選擇“給定深度”為26mm, 單擊 “確定”完成特征實體的繪制,如圖12-95所示。圖12-95 繪制拉伸切除特征(6) 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前
34、視基準面”, 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草圖的繪制。使用“轉(zhuǎn)換實體引用”工具、“剪裁實體”工具、“等距實體工具”、“直線”工具繪制如圖12-96所示的草圖形體,單擊圖形區(qū)域右上方的“退出草圖”圖標結(jié)束草圖的繪制。圖12-96 繪制草圖形體圖12-97 繪制拉伸特征(7)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基體”工具,指定雙向拉伸方式,設(shè)置拉伸深度為26mm,單擊 “確定”完成特征實體的繪制,如圖12-97所示。(8)單擊菜單欄中的“視圖”“臨時軸”命令,顯示出實體特征的所有臨時軸。(9)按住鍵在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選擇“右視基準面”與凸緣大孔的臨時軸1,單擊參考幾何體工具欄中的“基準面”工具,單擊“兩
35、面夾角”按鈕,并設(shè)置角度為0,單擊 “確定”完成基準面1的繪制,如圖12-98(a)所示。 (a) (b) (c)圖12-98 繪制筋特征草圖(10)保持新基準面的選擇,單擊 “草圖繪制”工具進行新草圖的繪制。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直線”工具,以實體的邊線為起點繪制如圖12-98(b)。(11)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筋”工具,拉伸方向選擇“平行于草圖”,勾選“反轉(zhuǎn)材料邊”復選框,“厚度”類型選擇“兩側(cè)”并設(shè)置筋的厚度為10mm,單擊 “確定”,完成筋特征的繪制。保持此特征選項的同時選擇特征管理器設(shè)計樹中的“前視基準面”,單擊特征工具欄的“鏡像”工具,復制出與其相對應(yīng)的實體特征。(12)重復上述操作
36、,繪制凸緣小孔處所對應(yīng)的兩條筋,草圖如圖12-98(c)所示,結(jié)果如圖12-99所示。(13)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工具,文件名取為“箱蓋.sldprt”。圖12-99 繪制筋特征12.3 產(chǎn)品裝配在這一節(jié)里,將把上述繪制的所有零件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裝配產(chǎn)品。需要說明的是:減速器的裝配零件不僅僅包括上述繪制的幾個零件,還包括端蓋、螺塞、調(diào)整環(huán)等其它裝配零件,這里就不再詳述,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機械制圖習題冊的減速器零件圖內(nèi)容完成其它零件的繪制。零件裝配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 “新建工具”,在“新建SolidWorks文件”對話框中選擇“裝配體”模板,單擊
37、“確定”按鈕,顯示“插入零部件”屬性管理器。(2)單擊“插入零部件” 屬性管理器中的“瀏覽”按鈕,并在“打開”對話框中選擇“箱座.sldprt”文件。(3)單擊“打開”按鈕,此時鼠標形狀改變,移動鼠標指針到圖形區(qū)域的任意處,單擊鼠標左鍵調(diào)出減速器的底座特征。此時,在特征管理器中顯示底座特征,并默認此特征為固定。(4)單擊標準視圖工具欄中的“等軸測”工具,將視圖可視角度轉(zhuǎn)換為三維視角顯示,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插入零部件”工具,或選擇菜單欄中的“插入”“零部件”“現(xiàn)有零部件/裝配體”命令,調(diào)入“從動軸.sldprt”。移動鼠標指針到圖形區(qū)域的任意位置,單擊鼠標左鍵確定特征實體的調(diào)入,如圖 所示1
38、2-100所示。面2面1圖12-100 調(diào)入從動軸 圖12-101 同軸心配合(5)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00 所示的面1和面2,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工具,顯示“配合”屬性管理器,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同心軸”配合,并單擊“反向?qū)R”按鈕“此選項為系統(tǒng)默認設(shè)置”,結(jié)果如圖12-101 所示。單擊 “確定”按鈕完成裝配操作。(6)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插入零部件”,調(diào)入“齒輪. sldprt”文件,移動鼠標指針到圖形區(qū)域的任意位置,單擊鼠標左鍵確定特征實體的調(diào)入,如圖12-102所示。(7)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02 所示的面3和面4,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
39、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同心軸”配合,并單擊 “反向?qū)R”按鈕,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03 所示。(8)繼續(xù)對齒輪與從動軸零件進行裝配操作,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03 所示的面5和面6“鍵槽平面”, 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平行”配合,并單擊 “反向?qū)R”按鈕,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04所示。(9)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04和12-105所示的面7和面8,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重合”配合,并單擊“反向?qū)R”按鈕,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06 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完成齒輪與從動軸零件的裝配操作。(
40、10)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07所示的面9“齒輪”與面10“蓋槽”,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距離”配合,設(shè)置距離值為4mm,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07 所示。單擊 “確定”按鈕完成齒輪與底座的裝配操作。面5面6面3面4圖12-102 調(diào)入齒輪 圖12-103 同軸心配合 面7圖12-104 鍵槽平行配合面8圖12-105 配合面8 圖12-106 齒輪面與從動軸面的重合配合面10面9 圖12-107 齒輪面與蓋槽面的距離配合(11)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插入零部件”,調(diào)入“齒輪軸. sldprt”文件,移動鼠標指針到圖形區(qū)域的任意位置,
41、單擊鼠標左鍵確定特征實體的調(diào)入,如圖12-108所示。(12)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08所示的面11和面12,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同心軸”配合,并單擊“同向?qū)R”按鈕,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09所示。(13)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10所示的面13與面14,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距離”配合,設(shè)置距離值為3mm,并單擊“同向?qū)R”按鈕,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10所示。面12面11圖12-108 調(diào)入主動軸 圖12-109 同軸心配合面13面14圖12-110 齒輪軸端面與蓋槽面
42、的距離配合(14)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 “保存”工具,文件名為“裝配體.asm”。(15)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插入零部件”,調(diào)入“箱蓋. sldprt”文件,移動鼠標指針到圖形區(qū)域的任意位置,單擊鼠標左鍵將特征實體調(diào)入,如圖12-111所示。(16)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11所示的面15與面16,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重合”配合,并單擊 “反向?qū)R”按鈕,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12 所示。(17)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12所示的面17與面18(注意兩面同向),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重合
43、”配合,并單擊 “同向?qū)R”按鈕,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13 所示。(18)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如圖12-113所示的面19與面20,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配合”工具,在“標準配合”選項欄中選擇“重合”配合,并單擊 “同向?qū)R”按鈕,系統(tǒng)顯示零件配合關(guān)系,如圖12-114所示。至此,已完成了所有零件的裝配操作。面18面17面16面15 圖12-111 調(diào)入減速器蓋 圖12-112 重合配合面20面19圖12-113 重合配合 圖12-114 重合配合(19)接下來的操作,將生成裝配體的爆炸圖。(20)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爆炸視圖”工具,顯示“爆炸”屬性管理器,如圖12-115所示。移動鼠標指針在圖形區(qū)域中選擇減速器蓋實體,此時,在實體的上端出現(xiàn)一個操縱桿控標,如圖12-115所示。單擊操縱桿控標的Y軸“綠色”使其處于選擇狀態(tài),然后設(shè)置爆炸距離為100mm。單擊“應(yīng)用”按鈕,得到如圖12-116所示的結(jié)果。于此同時,在“爆炸步驟”列表框中顯示“爆炸步驟1”。如果你對上述操作不滿意的話,可以用鼠標右鍵單擊“爆炸步驟1”,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告引入機制管理辦法
- 工廠高效會議管理辦法
- 小區(qū)內(nèi)出入境管理辦法
- 小區(qū)防疫門禁管理辦法
- 完善稅務(wù)業(yè)務(wù)管理辦法
- 宜昌商務(wù)接待管理辦法
- 鹽城市面包車管理辦法
- 客戶管理辦法運行原理
- 福利中心入住管理辦法
- 吉首概算調(diào)整管理辦法
- 安全教育培訓:實現(xiàn)安全文明施工
- 2025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Ⅰ卷(含答案)
-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課件-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中醫(yī)集市活動方案
- 腫瘤隨訪登記培訓
- 勞動仲裁內(nèi)部培訓
- 工廠注塑考試題及答案
- 腫瘤登記培訓課件
- 2025年重慶市高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懷化麻陽苗族自治縣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電腦硬件及產(chǎn)品供應(yīng)計劃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