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_第1頁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_第2頁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_第3頁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千課萬人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              湖北省大悟縣芳畈鎮(zhèn)中心初級中學  劉晗領

2、跑教育中小學教育專家語文教育應該給孩子留下什么?思考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愛因斯坦說:“一個人把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才是素質?!边@是愛因斯坦體驗得非常深刻的一句話。因為愛因斯坦從小學到大學,沒有一個老師欣賞他,沒有一個老師喜歡他,他就回想他受的教育給他留下了什么。如果能把這個問題想清楚,我想:怎樣做一個小學語文老師?答案就比較明確了。一、我忘掉了什么?我最喜歡的語文學科,從小學到師范學校,受了12年的教育,讀了24本語文書,我忘掉了什么?我思來想去,有兩個方面忘得比較干凈:第一,課文內容多數(shù)忘掉了。讀了24本語文書,多數(shù)內容忘掉了。有的連課題都記不住。我想在座的

3、老師大概和我有同感。由于課文忘了,今天我當了語文老師,我就想我應該怎么教語文。而且課文內容的確不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還有什么被忘掉了?老師的分析講解忘掉了。我從小學到師范學校,有好多好的語文老師,其中有兩個特別突出。但若有人問我:“你老師講的是什么?”我只能說,對不起,我記不住了。我只能籠統(tǒng)地說講得好、教得好。最怕什么講解啦,分析啦,這類知識下課后就忘了?,F(xiàn)在我當了語文老師,我就想:既然分析講解下課就忘,那我們何必掘地三尺呢?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課文的深度的確要把握好。淺了沒味道,深了他聽不懂。怎樣把握好這個度,老師究竟要不要在課堂上設計那么多精彩的描述,要不要那么多的排比,這引起了我的思考

4、。當然除了個別老師才華橫溢,必要地講一些外,我建議大部分老師不要挖那么透,不要刻意做精彩的描述,因為老師的分析和講解學生終究是會忘掉的。如果說老師的分析講解都會忘掉,老師是不是就白費勁了?語文白教了?我的語文就白學了嗎?不是的。我仔細地想:我的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師范學校的老師給我留下了什么?簡練地說,給我留下了語言。首先,老師教我認了很多字。師范畢業(yè)的時候,我大約認識4000多字,也包括我讀課外書學到的字,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詞匯。由于老師比較重視讀書、朗讀,使我有了比較好的語感。我還要感謝我的老師給我留下了能力,如書寫能力。我在老家上學時,我的老師非常重視寫字,從三年級開始仿筆,那時候叫寫仿。

5、老師寫一篇大字,我們把紙蒙在上面去描,描了一年整。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是臨帖。我的老師喜歡柳體,每人一本,天天寫,天天一篇大字,從三年級開始,天天四行小楷。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的所有作文,都用毛筆寫。我的老師非常重視書寫。當時我在老家時,我的字算是中等的。我們班寫字寫得好的很多。但是到了徐州以后讀中學、讀師范,我的字是最好的。感謝老師給我留下書寫的能力,使我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經常講四大家,各種字體如隸書、楷書、草書、魏碑等,講得我們常常入迷。直到現(xiàn)在,我無論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墻上有字,我就駐足欣賞一番。我很感謝我的老師。我的老師還給我留下了初步閱讀、寫作的能力。能力是伴隨人的終生的,對人未來

6、的發(fā)展有用。我最感謝我的中小學老師使我對語文有了濃厚的興趣,使我養(yǎng)成了讀寫的習慣。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人是習慣的奴隸。如果有好習慣,受用終身。反之,養(yǎng)成壞習慣,也有很大的壞處。我經常思考我的老師在語文教育方面給我留下了什么,我忘了什么。這樣想過以后,對我今天的語文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我經常說,別人的我不知道,自己的應該清楚。不妨先研究研究自己,把自己研究透,問問自己的研究能力、語文素養(yǎng)是從哪兒來的,這樣對每個人本身是非常有幫助的。家長希望我們給孩子留下什么?在座的各位,請你站在家長的角度,你把孩子送到學校里,送到我的班里,你希望我還給你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從語文角度來講,我想,如果你的孩子

7、送到我們班,到小學畢業(yè)時,能寫一手好字,喜歡讀書,喜歡寫作,而且有初步的讀寫能力,再有個好習慣,那家長就應該感謝我。反之,你把孩子送到我們班里來,字寫得一塌糊涂,不喜歡讀書,不會表達,沒有好習慣,孩子將來會對我不滿意,家長也會埋怨我。 中學老師希望我們給他們輸送什么樣的學生?我們送給中學老師的學生在語文學科方面應該有哪些素養(yǎng)?我有個特別好的朋友,是中學特級教師,我經常跟他交流。有一次,我問他:“林老師,你想讓我們小學老師在語文學科方面送給你什么樣的學生,你就滿意了?”他說:“如果第一篇作文收上來,字寫得比較好,比較清晰,好認;文章的格式、標點符號還比較正確,知道怎么寫;內容寫得比較通

8、順,錯別字比較少;這樣,我們就感激不盡啦!”老師們,中學老師的要求并不高。那么,上課呢?林老師說:“如果第一節(jié)課,有很好的習慣,并且善于傾聽,敢于發(fā)表意見;不管讓哪個同學讀書,站起來就能讀的順暢、流利。這樣,就真的感謝你們啦!”老師們,從家長的角度、從老師的角度看,我們應該給學生留下什么?這樣想一下,我們的語文教學該怎么做,就會很明確。中學老師、家長們對我們的要求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要追求的東西。二、語文教育應該留下什么?“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边@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定性,對語文課程的解釋,關鍵詞是“運用”,這是過去沒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這段話

9、的最后,這就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語文課程是一個什么課程?是學習語言運用的課程。簡單說就是六個字:學語言、用語言?!坝谜Z言”就是指“聽說讀寫”?!坝谩辈粌H是表達(說和寫),也包括聽和讀。能運用運用豐富的詞匯而且對詞義有所了解,能讀懂別人寫的東西,聽懂人家的話。所以,一定要運用語言。語言從哪兒來的?是從大量讀書中獲得的。聽也能獲得語言,但那是口頭語言。語文老師要積累藝術。我的“五重教學”,第一個是重情趣,第二是重感悟,第三是重積累,厚積而薄發(fā)。積累非常非常重要。沒有積累,沒有豐富的語言儲備,你就不會運用,話就說不好,文章也寫不好,因為語言太貧乏。既然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課程,那么語文

10、教育應該給學生留下什么呢?留下語言。怎樣做才能留下語言?第一,要識字。小學教育要完成認識3000個漢字的目標,2001年課標的要求是3500個,2011年減到3000個。其實,老師們,這是個保底的了。有遠見的老師在小學階段識字越多越好,因為這是最佳的識字時期。那3000個字是保底的,應該在大量的閱讀中去識字。我對我的學生有要求:無論讀什么書,遇到生字一定要查字典。如果這個書是自己的,那把它畫下來,立刻把它查出來,讀什么音,什么意思,都寫在旁邊。這樣讀書對小學生是最有用、最有益的。第二,積累詞語,每一課后面都有“讀讀寫寫”。這些詞語,要記住,要理解,要積累,以后還要會用。那么,認字認的很多,積累

11、了很多詞語,是不是擁有以上兩項就等于掌握了語言呢?不對,如果這樣,擁有語言就很簡單了,就不必上語文課了,只需一人一本詞典,天天讀,把詞典都背下來就行了。光背下詞語不等于擁有語言,語言的運用要靠一種重要的能力即語感,即對語言的感受力。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語感好的,可以在瞬間綴字成文,不假思索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這叫語感。語感好的人不用想這個字該跟哪個字組合成語言。語感哪里來?主要靠朗讀,其次是大量課內閱讀。語感從閱讀中來,從朗讀中來。如果具備以上三點,可以說孩子已經擁有了語言。留下能力。第一,書寫能力、寫字的能力。能力是跑不了的,一般忘不了。我們會騎自行車,盡管十年八年不騎,

12、給你一輛自行車,你照樣會騎,因為自行車對你來說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第二,閱讀能力,包括朗讀的能力。朗讀能力非常重要。第三,表達能力,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我們要留下語言,怎么辦?讀書、寫字、積累詞語、培養(yǎng)語感,好好朗讀,多讀書。要留下能力,怎么辦?實踐。好好練字,按照寫字的規(guī)律練字,天天練字。你看課標規(guī)定得多好,每天至少有十分鐘的時間練字。我們徐州每天下午有二十分鐘寫字課,雷打不動。下午一上課就寫字。這個寫不是亂寫,是照著字帖寫。還要說一點:能力是在語文的實踐中形成的,在讀書中形成的,在寫作中形成的,在說話中形成的。所以說,語文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留下情感。老師們都很熟悉三維目標:知識能力、

13、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者中,情感是第一位的。一個人有了良好的情感,就一定會有良好的價值觀。語文教育一定要給孩子留下豐富的情感,因為語文是最有情感的一個學科。這個“情”是怎么得來的?也是讀書得來的。我的五重教學,第二個是重感悟。感情是感悟出來的,是讀出來的。留下興趣和習慣。有這兩點就意味著語文教育的成功?,F(xiàn)在,我們的學生有幾個愿意學語文的?對語文是否有興趣?哪一個學生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學語文的?只有根據(jù)興趣學習,才能真正有所收獲,才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很遺憾!我們的學生幾乎沒一個人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所以,我們的教育在扼殺天才,扼殺個性。我想:我之所以在語文教學方面取得了一點成績,是因為我的小學老師、中學老師讓我喜歡語文,使我有了夢想和追求,上中學和上大學后才能拼命地讀書,拼命地寫作,讀書不斷,筆耕不輟,一直到現(xiàn)在。盡管當作家的理想沒有實現(xiàn),但為理想奮斗的那種歷程是重要的。如果那個歷程是被迫讀書、寫作的,我就不會成為特級教師。所以,老師們要盡可能地讓孩子有興趣讀書。當年,達爾文和他妹妹在一個學校學習,達爾文每次都考不過他妹妹,成績總是比他妹妹低,而且低得多。他爸爸很生氣地責備達爾文,怎么連妹妹都考不過?但是,達爾文對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最終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