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教案教學設計6_第1頁
蘇教版八年級上《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教案教學設計6_第2頁
蘇教版八年級上《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教案教學設計6_第3頁
蘇教版八年級上《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教案教學設計6_第4頁
蘇教版八年級上《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教案教學設計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八年級上?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教案教學設計6課題?古詩四首? 第 1 課時總 課時教學目的:1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2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教學重難點:1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的特點。教具準備:多媒體1布置學生探究古代詩歌的分類常識,詩、詞、曲的特點。2理解各位詩人的生平。教學方法:朗讀、賞析教學時數(shù):二教時教學過程:第一教時?春望?泊秦淮?一、導入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自?詩經(jīng)?起,經(jīng)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到如今,將這些詩堆疊

2、排列起來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長城,讀這些詩就像長城那樣綿延不絕。詩歌是情感的產(chǎn)物,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情,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詩篇。今天就讓我們來踏尋古人的足跡,推測名人心情,欣賞名作之境界。二、學習第一首詩?春望?1、聽配樂朗讀。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3、學生結合注釋試著理解全詩。4、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并翻譯全詩。譯詩參考:國都殘破,山河照舊,長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傷國事,見花而濺淚;悵恨離別,聞鳥而驚心。戰(zhàn)亂烽火已持續(xù)三個月,一封家書可抵萬兩黃金。憂而搔頭,白發(fā)一天天缺少,簡直掛不住束長的簪針。5、學生齊讀全詩。6、品味全詩。本詩是在什么背景下寫的?抒發(fā)了詩人

3、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明確:?春望?寫于安史之亂之后。當時,唐朝首都長安已被叛軍安祿山占領,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往四川。詩人目睹破碎衰敗的祖國,黯然神傷,抒發(fā)了國破家亡、憂國思親的沉痛悲苦之情。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明確:詩的首聯(lián)寫望中所見。長安城被叛軍攻破后,遭到了驚人的破壞。叛軍燃燒軍宮室,殺戮無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熾熱之中?!皣粕胶釉冢胶诱张f,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長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戰(zhàn)亂中的長安城卻是草木叢生,一片凄風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詩的頷聯(lián)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睹物傷情,見到開放的鮮花,也禁不住悲愴濺淚;

4、聽到鳥兒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驚?!胺榛疬B三月,烽火連天,殺伐不斷,詩人遠離家眷,由于戰(zhàn)事緊張,音信隔絕,更覺“家書抵萬金,在那種兵荒馬亂的歲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么難得、多么珍貴??!詩的尾聯(lián)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詩人滿頭白發(fā)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這一細節(jié)描寫,含蓄而又深化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本詩的情感是通過什么來抒發(fā)的?明確:全詩觸景傷懷,將憂國思親的情懷蘊含在形象的描寫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三、學習第二首詩?泊秦淮?1、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杜牧,字牧之,唐代詩人,著有?樊川詩集?。此詩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區(qū)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并背誦下

5、來。3、考慮: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責歌女嗎?為什么?“猶唱一詞有何含義?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外表是說賣唱的女子不懂亡國之恨,實際上,歌女獻唱,是需要有人聽賞的,那些不顧國家安危,明知是亡國之音卻偏要聽演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泊秦淮?中多年積蓄心頭的興亡感慨噴涌而出,而藝術表現(xiàn)上卻委婉含蓄,借景以抒情,讓人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譽之為絕唱。4、當堂背誦詩歌。四、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習一、二五、教學反思:課題?古詩四首? 第2 課時總 課時教學目的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四首詩。2、理解詩歌的字面意思,體會字里行間蘊涵的情味。3、細心品味膾炙人口

6、的千古名句。重點難點1、重點:背誦默寫詩歌。2、難點:體會詩歌的意境教具準備:多媒體1布置學生探究古代詩歌的分類常識,詩、詞、曲的特點。2理解各位詩人的生平。教學方法:朗讀、賞析教學用具:投影教學過程:一、復習背誦:1、背默上兩首詩。2、說出詩的主題。二、學習第三首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1、朗讀,注意字音、字形。2、釋題講述:陸游罷官居住家鄉(xiāng)山陰紹興,抗金收復失地是他不能忘懷的事。他因風雨大作而思緒萬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風雨中飄搖,岌岌可危的現(xiàn)實,又浮起到前線作戰(zhàn)挽救國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風雨聲中入夢,夢境是在前線作戰(zhàn)。風雨聲就把他所處的現(xiàn)實同所存的希望聯(lián)絡起來了。3、理解詩意指名朗讀,講

7、述,然后把意思貫串:年老力衰,只能在荒僻的小村里僵臥著,但是壯懷猶在,還希望為國家到邊疆去效力呢。夜深了,大風雨的聲音,激起無限的思緒,為了拯救國家,連夢境也是騎著鐵馬奔向北方去啊。全詩寫出作者至老不衰的愛國豪情。4、朗讀。5、明確詩歌主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表達了詩人的愛國熱情,也飽含壯志難酬的痛切愁思。這首詩語言樸實明快、豪放流暢、通俗平易;表現(xiàn)方法上采用“寄情于夢。三、學習第四首詩?過零丁洋?1、解題。文天祥,字宋瑞,廬陵人。宋理宗時中狀元,官至丞相,封信國公。臨安危急時,他奉命至元營議和,因據(jù)理抗爭而被拘,后脫險逃出,并率兵抗元,兵敗而被俘。在拘囚中,經(jīng)敵人多方折磨,百般誘降,但臨死不屈,終被元軍殺害。他是偉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愛國詩人。2、教師范讀后指導學生朗讀。3、學生對照注釋理解詩意,提出質疑。4、結合學生質疑疏通詩意。5、品析鑒賞。這首詩重在領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可引導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詩人怎樣表達國家面臨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樣把個人的遭際和民族的命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