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第四中學2018年秋季學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欽州市第四中學2018年秋季學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欽州市第四中學2018年秋季學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欽州市第四中學2018年秋季學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欽州市第四中學2018年秋季學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欽州市第四中學2019年秋季學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卷解析版一、 選擇題1.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自身的有利條件是 。 水以液態(tài)形式存在  太陽提供穩(wěn)定的光照  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平安的宇宙環(huán)境  適宜的溫度  有公轉和自轉的特殊行星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要注意題目問的是自身條件;其他行星也有公轉和自轉。 2. 太陽系在天體系統(tǒng)中層次是 A最高一級   B最低一級 C次于銀河系    D同于河外星系 解析:總星系是最高一級天體系統(tǒng),它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太陽系包括地月系。 答案:

2、C 3. 以下屬于天體的是 地球  河外星系  天空中飄動的云  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  隕星  流星體 ABCD 解析: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地球、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流星體,都是存在于宇宙空間的物質,屬于天體。隕星與白云是在地球空間里的物質,就不屬于天體。天體之間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河外星系不屬于天體。 答案:D 4. 以下關于太陽活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 A.太陽活動和地球上的氣候變化親密相關 B.太陽活動對部分地區(qū)的短波通信會造成嚴重干擾 C.太陽活動的頂峰期會引起地球上的“磁暴現(xiàn)象 D.太陽活動會

3、使得地球上地殼活動劇烈,火山、地震頻發(fā) 解析:此題注意是選擇不正確的,太陽活動對氣候、地球磁場,及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等多方面產(chǎn)生影響,所以選項A、B、C均是正確的,地球上火山、地震是地球內能釋放的劇烈表現(xiàn)形式,而非太陽活動產(chǎn)生的影響,所以選項D是錯誤的。 答案:D 5. 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期間,埃及的雷達受到了奇怪的干擾,這種干擾只出如今白天且干擾的方向與太陽挪動方向一致,埃及隨即受到以色列的狂轟濫炸并失去了西奈半島。埃及雷達受到的干擾來自 A.雷達本身的故障 B.以色列的機密武器 C.太陽紫外線增多的影響D.太陽活動 解析:仔細閱讀資料不難看出,這種干擾與太陽挪動方向一致,所以可以排除錯誤選項A

4、、B,雷達的根本原理,是利用雷達波來偵測挪動物體的速度。太陽輻射對其影響與干擾很小,但太陽活動那么不同,當太陽活動劇烈時,它會發(fā)出大量的電磁輻射,從而干擾雷達的探測。 答案:D 6. 太陽光球層和色球層分別出現(xiàn)的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 解析:太陽光球層的活動標志是黑子的出現(xiàn),而色球層出現(xiàn)的是耀斑。 答案:A 7. 太陽活動的周期為 A.6年   B.11年   C.10年 D.22年 解析:此題主要是考察學生對于幾種太陽活動根本類型、根本概況太陽活動周期性的理解程度。太陽黑子最多的年份叫

5、做太陽活動極大年,最小的年份叫做太陽活動極小年,前一次活動極大年到再一次出現(xiàn)活動極大年的平均周期約為11年;耀斑的周期也是11年,常隨黑子的增多而增多。 答案:B 8. 關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維持地表溫度的主要熱源 太陽輻射能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地殼、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太陽輻射能是目前人類日常生活和消費所用的能源 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過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陽輻射能 A.   B.    C. D. 解析:促進地殼活動的主要動力為地球內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所以的說法是錯誤的。 答案:C 9. 有關地球自轉速度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南極

6、洲的長城考察站、開普敦、北京三地點地球自轉的角速度一樣 B.???、廣州、北京、哈爾濱四地的地球自轉線速度依次增大 C.南北緯30°處,地球自轉線速度均為赤道處的一半 D.南北極點無線速度,角速度為15°/小時 解析: 除極點外,地球上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一樣,均為15°/小時,而地球自轉的線速度,那么因緯度而不同,隨緯度的增高逐漸減小。南北緯60°處,約為赤道地區(qū)的一半;海口、廣州、北京、哈爾濱四地緯度逐漸增高,線速度應依次減??;在南北極點,既無角速度,也無線速度線速度、角速度均為0。 答案: A 10. 當倫敦為中午12時 A.美國處于黑夜,中、印、日

7、三國都處于白天 B.美國處于白天,中、印、日三國都處于黑夜 C.中、印、日三國的日期比美國早一天 D.中、印、日、美四國的日期一樣 解析: 甲地的時間,求乙地的時間。乙地的時間=甲地的時間±1小時×甲、乙兩地所在時區(qū)的區(qū)時差。當甲地所在時區(qū)對應的整數(shù)小于乙地所在時區(qū)對應的整數(shù)時,用“+號;反之,用“-號當倫敦為中午12時,美國時間西五區(qū)=12-1小時×0-5=12-5=7時。 中國時間東八區(qū)=12+1小時×8-0=20時。 印度時間東五區(qū)=12+1小時×5-0=17時。 日本時間東九區(qū)=12+1小時×9-0=21時。 答案: D 11

8、.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和白晝最長不出如今同一天的地方是 A.23°26N   B.66°34N    C.10°S   D.30°S 解析: 北半球白晝最長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這時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到達一年之中的最大值,但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正午太陽高度并不是最大值。同樣的道理,南半球白晝最長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的時候,這時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到達一年之中的最大值,但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的正午太陽高度并沒有到達最大值。所以,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和白晝最長不出如今同一天的地方范圍是南北

9、回歸線之間。題中只有C項正確。 答案: C 12. 關于晨昏線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是晝夜半球的分界限 B.晨昏線上各地太陽高度為0° C.晨昏線在任何時間都等分赤道 D.晨昏線終年與經(jīng)線圈重合 解析:晨昏線是晝夜半球的分界限,它可分為晨線和昏線,在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晨昏線是大圓,它所在的平面一定過地心,因此它必和赤道平分。除了二分日外,晨昏線與經(jīng)線不可能重合。 答案:D 13. 以下圖中,當a、c值相差20°時,該地的緯度值是 某地一年內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曲線示意圖A.23°N    B.63°N C.43

10、76;26N    D.27°N 解析:由圖可知,c為當?shù)叵闹梁投謺r的正午太陽高度差,故其數(shù)值為23°26。由題干知,a與c的差值為20°,故a為3°26,即當?shù)囟寥照缣柛叨葹?°26。再根據(jù)求太陽高度角公式可得該地緯度為63°N。 答案:B 14. 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地幔的厚度最大 B.地震波在地殼的傳播速度比在地???C.軟流層緊貼于地殼以下 D.地核的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都很大 解析: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地幔從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厚度為2 800多千米;地核從古登堡界面

11、到地心地球半徑約為6 370千米,厚度為3 400多千米,故地核最厚。地殼與地幔之間是莫霍界面,在莫霍界面以下即地幔部分,地震波傳播速度明顯增加。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合稱巖石圈,故軟流層并不緊貼于地殼。 答案:D 15. 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的地球內部圈層是 A.地殼   B.巖石圈 C.地幔 D.地核 解析:科學家通過對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主要圈層。三層之間的兩個界面依次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為地殼,莫霍面與古登堡面之間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為地核。 答案:C 16. 地球上巖漿的發(fā)源地一般認為是在 A.外地核

12、    B.內地核   C.軟流層    D.上地幔 解析:此題考察了軟流層的位置。一般認為巖漿的噴發(fā)地為軟流層,而軟流層分布在上地幔頂部,所以排除錯誤答案A、B。但軟流層只是上地幔的一部分,而非整個上地幔全部為軟流層,所以最準確的答案是C項。 答案:C 17. 地震發(fā)生時,坐在湖中小船里的人 A.先感到上下顛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搖擺 B.只感到上下顛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搖擺,后感到上下顛簸 D.只感到左右、前后搖擺 解析:人感覺到地震發(fā)生實際是感知到了地震波的傳播,地震波又分為橫波和縱波,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

13、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而且只能通過固體傳播。因此,湖中小船里的人只會感到上下顛簸。 答案:B 18. 地質學家常利用地震波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以下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 A. B. C. D. 解析:由于原油主要為液態(tài)物質,橫波不能通過,縱波在其中傳播時波速變慢。 答案:A 19. 有關生物圈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質的總稱B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空間 C生物圈是指生物存在的地殼表層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 解析:生物圈不僅指地球上生命物質而且還包括其生存環(huán)境。 答案:D 20. 太陽源源不斷地向宇宙空間釋放能量,它本身需要 A.增加

14、一些質量   B.損耗一些質量 C.增加一些動力   D.進步一些能量 解析: 太陽是靠損耗本身的質量來釋放能量的,它們之間的關系為E=mc 2 。 答案: B 21. 太陽耀斑爆發(fā)時發(fā)出的電磁波會直接 A.影響地球上的中波通訊   B.擾動地球磁場 C.導致地球上天氣的異常   D.擾動地球電離層 解析: 太陽耀斑爆發(fā)時發(fā)出的電磁波會直接擾動地球電離層 答案: D 22. 莫霍面使縱波P波和橫波S波傳播速度發(fā)生的顯著變化是   A都明顯降低 B都明顯進步 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降低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降低 答案: B 解析:此題考察地

15、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通過莫霍界面,縱波和橫波的速度都明顯進步;經(jīng)過古登堡界面,縱波速度減弱,橫波消失。 23. 以下圖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A、B為赤道上的兩點,A、B兩點間的直線間隔 等于地球半徑,非陰影部分為1月7日,陰影部分為1月8日,那么北京時間為 A.7日9時  B.7日16時  C.8日16時  D.8日8時 答案: C 解析:日界限包括0點所在經(jīng)線和180度經(jīng)線,新的一天范圍從0點所在經(jīng)線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到180度經(jīng)線,圖中NA為0點所在經(jīng)線,NB為180度經(jīng)線,該圖為北半球,所以NA經(jīng)度為西經(jīng)120度,地方時為8日0點,東經(jīng)60度為8日12點,

16、東經(jīng)120度為8日16時。 24. 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與旭日同升,以下日期中升旗儀式最晚的是 A國際勞動節(jié) B兒童節(jié) C老師節(jié) D圣誕節(jié) 答案: D  解析:變相考察同一地點晝長的時間變化。北京在北半球, 6月22日晝最長,離6月22日最近的日期,晝最長,升旗儀式最早;12月22日晝最短,離12月22日最近的日期,晝最短,升旗儀式最晚。12月25日是圣誕節(jié)。 25. 當你站在天安門廣場116°E聽到播送報時為北京時間12點整,此時太陽位于在   A正南方 B南偏東 C正頭頂 D南偏西 答案: B   解析:區(qū)別北京時間與北京地方時

17、。北京時間是東八區(qū)區(qū)時,即120°E的地方時;北京地方時為116°E的地方時。北京時間比北京地方時早,當北京時間12點整時,北京地方時為11點44分,太陽還未上中天,即南偏東。 二、 非選擇題26. 讀圖,完成以下問題。 1圖中地震波A是_,B是_。由圖可知:A、B地震波在_千米處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在2 900千米處A、B的變化是A_,B_。 2兩處不連續(xù)界面:C_,D_,在C界面上部為地球內部圈層_,C、D之間是_,D以內的圈層是_。 解析:解答該題的關鍵是讀懂圖。該圖分左右兩部分,左圖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傳播過程中波速隨深度的變化情況注意左側的深度尺,上方橫坐標表示地震

18、波速度,圖內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橫波和縱波。地震波在通過同一介質時,波速慢者為橫波,快者為縱波。并可根據(jù)兩種地震波傳播過程中速度的變化情況,互相補充,互相印證,推斷地球內部不同深度物質性狀的變化。右圖是地球內部根據(jù)左圖作出的判讀結果。例如,根據(jù)地震波在間隔 地表平均33千米處波速明顯增大,可確定C面為莫霍界面。又根據(jù)在2 900千米處,縱波波速銳減,橫波完全消失,可確定D面為古登堡界面。 答案:1橫  縱  33  消失  波速變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殼  地幔  地核  27. 讀“

19、太陽直射點周年挪動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 1北半球夜長逐日增加的時段是從_到_。 2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日減小的時段是從_到_。 3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逐日增大的時段是從_到_。 4太陽直射點位于a點時,地球上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的地區(qū)是_。此時北京晝夜長短情況是_。 5太陽直射點位于b點時,北極圈的晝長比赤道上_長或短_小時。 解析: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南、北,那么該半球晝長夜短,反之,另一半晝短夜長;太陽直射點向哪個方向南、北運動,那么該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反之另一半球晝變短、夜變長。太陽直射點向某一地點運動,那么該地點正午太陽高度增大。太陽直射赤道時,全球晝夜平分,那么晨昏線過兩極點

20、與經(jīng)線重合,與緯線垂直,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極圈上出現(xiàn)極晝,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 答案:1bd 2cd 3db 4赤道等長 5長12 28. 讀地球公轉中的二分二至圖甲圖和地球光照示意圖乙圖,陰影部分為黑夜,答復以下問題。10分 1乙圖所表示北半球的節(jié)氣為_,為甲圖中數(shù)字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到運動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_半球,并向_運動。 3乙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_2分 4乙圖中A、B、C、D的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 5當?shù)厍蚬D由到的過程中,A地晝長變化規(guī)律為_,當?shù)厍蚬D由到的過程中,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為_。 6乙圖所示日期,B點的晝長為_

21、小時.答案: 1夏至, 2北,南 323.5°N,90°W 4ACDB 5變長,變大 68解析: 1乙圖中北極圈內出現(xiàn)極晝,為北半球夏至日。根據(jù)甲圖地軸傾斜方向可知,位置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日同理可知,、位置依次為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2從到即從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并向南挪動。 3乙圖所示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23°26N;太陽直射經(jīng)線地方時為12點,即乙圖中最右側經(jīng)線,為90°W。 4乙圖所示日期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全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因此圖中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依次為A、C、D、B。 5從到即從冬至日到夏至

22、日期間,A地北半球晝長逐漸變長;從到即從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向南回歸線挪動,南半球B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 6B地位于晨線上,此時地方時為8點,因此該地8點日出,晝長為8小時。 考點:光照圖綜合判讀 29. 讀“極地投影太陽光照圖圖1-12,虛線表示極圈和回歸線,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以下問題。 圖1-12 太陽日照圖 1該圖反映的日期是_前后,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 2弧abc是晨昏線,其中晨線為_段。 3此時A、B、D、E四地的地方時應是:A_時,B_時,D_時,E_時。 4此時A、E兩地晝夜長短是:A晝長_小時,E晝長_小時。 5再過三個月,B地處在_季節(jié)。 解析:

23、 這是一道以極點為中心的日照圖的判讀題,考察的內容較多,包括時間計算、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晝夜長短等。在解答這樣的題目時,應特別注意判斷準確時間和節(jié)氣,這是全題解答的關鍵和前提,假如一旦判斷失誤,全題皆錯。另外,解答這樣的題目還要注意建立空間概念,用運動的觀點去分析問題。 第1題,此圖所畫半球逆時針旋轉,為北半球,北極圈里是極晝,此日是夏至 6月22日 ,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23°26N,45°W。 第2題,晨昏線與太陽光線永遠垂直,此圖逆時針旋轉,地球上各地在a b弧處由晝進入夜,在b c弧處在由夜進入晝,b c為晨線。 第3題,圖中有四個點的時間是固定的,可以作為我們進展時間計算的量,它們分別是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圖中c點地方時是6時,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圖中a點地方時是18時,晝半球的平分線圖中E點所在經(jīng)線上時間是12時,夜半球的平分線上圖中b點所在經(jīng)線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