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_第1頁
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_第2頁
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_第3頁
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_第4頁
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老勘察工程師教你如何驗槽 驗槽工作,尤其是巖土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驗槽細致與否,是關系到整個建筑安全的關鍵。每一位工程技術人員,對每一個基槽,都應作到慎之又慎,決不能出現(xiàn)任何疏忽,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在建筑施工時,對安全要求為二級和二級以上的建筑物必須施工驗槽。驗槽時一般應按下列方法、步驟進行: 1 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和條件: 1.1 勘察、設計、質(zhì)監(jiān)、監(jiān)理、施工及建設方有關負責人員及技術人員到場; 1.2 附有基礎平面和結構總說明的施工圖階段的結構圖; 1.3 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1.4 開挖完畢、槽底無浮土、松土(若分段開挖,則每段條

2、件相同),條件良好的基槽。 2 無法驗槽的情況:有下列條件之一者,不能達到驗槽的基本要求;無法驗槽: 2.1 基槽底面與設計標高相差太大; 2.2 基槽底面坡度較大,高差懸殊; 2.3 槽底有明顯的機械車轍痕跡,槽底土擾動明顯 2.4 槽底有明顯的機械開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溝槽、鏟齒痕跡。 2.5 現(xiàn)場沒有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或附有結構設計總說明的施工圖階段的圖紙。 3 驗槽前的準備工作: 3.1 察看結構說明和地質(zhì)勘察報告,對比結構設計所用的地基承載力、持力層與報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3.2 詢問、察看建筑位置是否與勘察范圍相符; 3.3 察看場地內(nèi)是否有軟弱下臥層; 3.4 場地是否為

3、特別的不均勻場地、勘察方要求進行特別處理的情況;而設計方?jīng)]有進行處理; 3.5 要求建設方提供場地內(nèi)是否有地下管線和相應的地下設施; 3.6 場地是否處與采空影響區(qū)而未采取相應的地基、結構措施。 4 推遲驗槽的情況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推遲驗槽或請設計方說明情況 4.1 設計所使用承載力和持力層與勘察報告所提供不符; 4.2 場地內(nèi)有軟弱下臥層而設計方未說明相應的原因; 4.3 場地為不均勻場地,勘察方需要進行地基處理而設計方未進行處理; 5 淺基礎的驗槽:深、淺基坑的劃分,在我國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一般就建筑物來說,淺基礎是指埋深小于基礎寬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礎,國外建議把深度超過6m(20

4、ft)的基坑定為深基坑,國內(nèi)有些地區(qū)建議把深度超過5m的基坑定為深基坑。本文采用此種方法,即基礎埋深小基礎寬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為淺基坑。一般情況下,除質(zhì)控填土外,填土不宜作持力層使用,也不允許新近沉積土和一般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層使用。因此淺基礎的驗槽應著重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5.1 場地內(nèi)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積土; 5.2 槽壁、槽底巖土的顏色與周圍土質(zhì)顏色不同或有深淺變化; 5.3 局部含水量與其它部位有差異; 5.4 場地內(nèi)是否有條帶狀、圓形、弧形(槽壁)異常帶; 5.5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況使基底巖土的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5.6 場地內(nèi)是否有被擾動的巖土 5.7 填土的識別: 5.7

5、.1 土內(nèi)無雜物,但也無節(jié)理面、層理、孔隙等原狀結構; 5.7.2 局部土體顏色與槽內(nèi)其它部位不同,有可能是在顏色較淺部位的填土顏色較深,也可能是深色部位填土的顏色較淺; 5.7.3 包含物與其它部位不同,以粘性土為主的素填土主要表現(xiàn)在鈣質(zhì)結核的含量與其它部位的明顯差異上; 5.7.4 土內(nèi)含有木炭屑、煤渣、磚瓦陶瓷碎片、碎石屑等人類活動遺跡(尤其是木炭屑應仔細辮認); 5.7.5 土內(nèi)含有孔隙、白色菌絲體等原生產(chǎn)物,仿佛是原狀土,但孔隙大而亂,排列無規(guī)則,土質(zhì)松散 5.7.6以粗粒土為主要場地,主要表現(xiàn)在礦物成分與其它部位有所差異,粒徑差異明顯,充填物的不同等; 5.7.8 所含鈣質(zhì)結核是否

6、光潔,是否為次生或再搬運所致。 5.8 新近沉積土的識別新近沉積土具有承載力低、變形大、有濕陷性等特點(在大部分情況下,其力學性質(zhì)不如沉積時間10年以上的素填土),可能會產(chǎn)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對建筑物有較大的危害。但在勘察工作中,由于孔內(nèi)取土的限制,有時不能全部辨認出,在基礎驗槽時應特別加以注意。 堆積環(huán)境:主要存在于土、巖丘的坡腳和斜坡后緣,沖溝兩側及溝口處的洪積扇和山前坡積地帶,河道拐彎處的內(nèi)側,河漫灘及低階地,山間凹地的表部,平原上被淹埋的池沼洼地和沖溝內(nèi)。 顏色:一般表現(xiàn)為灰黃、黃褐、棕褐,常相雜或相間。 結構:土質(zhì)不均、松散,大孔排列雜亂。?;煊袔r性不一的土塊,多蟲孔和植物根孔。鍬挖

7、容易。 包含物:常含有機質(zhì),斑狀或條帶狀氧化鐵;有的混砂、礫或巖石碎屑;有的混有磚瓦陶瓷碎片或朽木片等人類活動的遺物,在大孔壁上常有白色鈣質(zhì)粉末。在深色土中,白色物呈菌絲狀或條紋狀分布;在淺色土中,白色物呈星點狀分布,有時混鈣質(zhì)結核,呈零星分布。 5.9 地基基礎應盡量避免在雨季施工。無法避開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水進入槽內(nèi),槽內(nèi)水應及時排出,使基槽保持無水狀態(tài),水浸部分應全部清除。 5.10 嚴禁局部超挖后用虛土回填。 5.11 本地區(qū)季節(jié)性凍土的凍深為0.40m,因此基礎埋深從自然地面起不得小于0.40m。 5.12 當建筑場地為耕地(草地)時,一般耕土深度在0.60.7m之間

8、,因此基礎埋深不得小于0.70m。. 6 深基礎的驗槽就建筑物來說,深基礎是指基礎埋深大于其整體寬度且超過5m的基礎(包括樁基、沉井、沉管、管柱架等形式)。本文深基礎指當基坑深度超過5m(含5m)時所對應的基礎。當用深基礎時,一般情況下出現(xiàn)填土的可能性不大,此時應著重查明下列情況: 6.1 基槽開挖后,地質(zhì)情況與原提供地質(zhì)報告是否相符。 6.2 場地內(nèi)是否有新近沉積土。 6.3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況使基底巖土的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6.4 邊坡是否穩(wěn)定。 6.5 場地內(nèi)是否有被擾動的巖土。 6.6 地基基礎應盡量避免在雨季施工。無法避開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水進入槽內(nèi),槽內(nèi)水應及

9、時排出,使基槽保持無水狀態(tài),水浸部分應全部清除。 6.7 嚴禁局部超挖后用虛土回填。 7 復合地基(人工地基)的驗槽復合地基是指采用人工處理后的,基礎不與地基土發(fā)生直接作用或僅發(fā)生部分直接作用的地基,與天然地基相對應。包括用換土墊層、強夯法、各種預壓法(先期固結)、灌漿法、振沖樁法、擠密樁法處理等復合地基的驗槽,應在地基處理之前或之間、之后進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7.1 對換土墊層,應在進行墊層施工之前進行,根據(jù)基坑深度的不同,分別按深、淺基礎的驗槽進行。經(jīng)檢驗符合有關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 7.2 對各種復合樁基,應在施工之中進行。主要為查明樁端是否達到預定的地層。 7.4 對各種

10、采用預壓法、壓密、擠密、振密的復合地基,主要是用試驗方法(室內(nèi)土工試驗、現(xiàn)場原位測試)來確定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8 樁基的驗槽. 對樁基的驗槽,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8.1 機械成孔的樁基,應在施工中進行。干施工時,應判明樁端是否進入預定的樁端持力層;泥漿鉆進時,應從井口返漿中,獲取新帶上的巖屑,仔細判斷,認真判明是否已達到預定的樁端持力層。 8.2 人工成孔樁,應在樁孔清理完畢后進行。 8.2.1 對摩擦樁,應主要檢驗樁長。 8.2.2 對端承樁,應主要查明樁端進入持力層長度、樁端直徑。 8.2.3 在混凝土澆灌之前,應清凈樁底松散巖土和樁壁松動巖土 8.2.4 檢驗樁身的垂直度。 8.2.

11、5 對大直徑樁,特別是以端承為主的大直徑樁,必須作到每樁必驗。檢驗的重點是樁端進入持和層的深度、樁端直徑等。樁端全斷面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對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土類不宜小于1d;季節(jié)凍土和膨脹土,應超過大氣影響急劇深度并通過抗撥穩(wěn)定性驗算,且不得小于4倍樁徑及1倍擴大端直徑,最小深度應大于1.5m。對巖面較為平整且上覆土層較厚的嵌巖樁,嵌巖深度宜采用0.2d或不小于0.2m。樁進入液化層以下穩(wěn)定土層中的長度(不包括樁尖部分)應按計算確定,對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類不宜小于1.5d,碎石土類不宜小于1d,且對碎石土、礫、粗、中砂,密實粉土,

12、堅硬粘土尚不應小于500mm,對其它非巖類土尚不應小于1.5m。 9 施工勘察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勘察和監(jiān)測: 9.1 基槽開挖后,巖土條件與原勘察資料不符; 9.2 在地基處理及深基坑開挖施工中; 9.3 地基中溶洞或土洞、地裂縫較發(fā)育,應查明并提出處理建議; 9.4 施工中出現(xiàn)有邊坡失穩(wěn)危險 9.5 場地內(nèi)有濕陷性、膨脹性、土巖組合巖土等特殊性巖土時 9.6 對濕陷性巖土場地,尚應對建筑物周圍35m范圍內(nèi)進行探查和處理。 10 局部不良地基的處理方法 10.1 驗槽時,基槽內(nèi)常有填土出現(xiàn),處理時,應根據(jù)填土的范圍、厚度和周圍巖土性質(zhì)分別對待。 10.1.1 當填土面積、厚

13、度較大時,一般不建議用灰土進行局部處理,尤其是周圍巖土的力學性質(zhì)較差時,因灰土的力學性質(zhì)與周圍巖土的力學性質(zhì)差異太大,極易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而對建筑物造成損壞(具體情況,可根據(jù)與灰土墊層處于同一位置的巖土的壓縮特性、建筑物的抗變形能力等通過計算沉降量確定?;彝恋膲嚎s模量可取Es=30MPa)。此時,宜用砂石、碎石墊層等柔性墊層或素填土進行處理;或在局部用灰土處理后,再全部作300至500厚的相同材料的墊層進行處理。 10.1.2 基槽內(nèi)有小面積、且深度不大的填土時,可用灰土或素土進行處理。 10.2 當基槽內(nèi)有水井時,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把填土清到底并逐步放臺處理。對與廢棄的水井,可以對主要壓

14、縮層內(nèi)采用換土處理后用過梁跨過;仍可使用或仍需使用的水井,且水位變化幅度在堅硬巖土層內(nèi)時,可用加大基礎面積、改變局部基礎形式的方法,并用梁跨過。 10.3 對于擾動土,無論是被壓密的還是已被剪切坡壞的(俗稱橡皮土),均應全部清除,用換填法進行處理。 10.4 對經(jīng)過長時間壓密的老路基應全部清除,老建(構)筑物的三七灰土基礎、毛石基礎及堅硬墊層,原則上應全部清除,若不能全部清除的,按土巖組合地基處理。 10.5 當機械施工時,對硬塑堅硬狀松散粘性土和粗粒土,應預留300mm左右用人工開挖,對含水量較高(可塑以下)的粘性土和粉土,應最少預留500mm用人工開挖,嚴禁基槽土被擾動。 10.6 冬季施

15、工,當基槽施工完畢后當天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的,本地區(qū)應櫧?00400mm厚的粘性土以防被凍。若出現(xiàn)基槽巖土被凍的情況,所有凍土應全部清除,換填處理。 10.7 被雨、雪及其它水浸泡的粘性土地基,水浸部分應全部清除,換填處理。 10.8 基底為粘性土時,應禁被曝曬。若因被曝曬而龜裂的槽底巖土,應全部清除。 10.9 若在安全距離之內(nèi)有老建筑物,當未采取支護措施時,基槽應分段施工。 11 本地區(qū)特殊性巖土應采取的地基和防水措施當基礎持力層為特殊性巖土時,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對待。 11.1 膨脹巖土對膨脹類巖土,本區(qū)大氣影響深度為5m,大氣急劇影響深度為2.25m,因此,較重要的建筑物,當未采地基和

16、措施時,基礎埋深不得小于2.25m(自然地面下)。 11.1.1 以寬散水為主要防治措施時,散水寬度在級場地為2m,在級場地為3m時,基礎埋深可取1m。 11.1.2 一般建筑物,在平坦場地上的級膨脹性巖土,可鋪設厚度不小于300mm的碎石、砂石等柔性墊層,其寬度不應小于基礎寬度,且兩宜采用與墊層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做好防水處理。 11.1.3 散水下宜設100300mm厚的灰土墊層,寬度不應小于1.2m,且外緣應超出散水寬度300mm,坡度不小于0.030.05。' 11.1.4 一般不采用外廊式結構。當使用外廊式結構時,應采用懸挑式結構,不得采用外柱。 11.1.5 臨時水池、淋灰池

17、、攪拌站、防洪溝等距基礎外墻凈距不得小于10m,臨時生活設施、臨時建筑物距基礎外墻不得少于15m。 11.1.6 上、下水管道應采取防水措施,且距基礎外墻距離不得小于3m。 11.1.7 散水外宜種植草坪,4m內(nèi)可選用低矮的、蒸騰量小的植物(如花木、果樹、松、柏等針葉樹木)。若周圍有蒸騰量大的闊葉樹木和速生樹種,應設置灰土隔離溝,溝與建筑物距離不得小于5m。 11.1.8 基礎施工宜使用分段快速法。嚴禁曝曬、淋雨。 11.1.9 平整后的場地,在建筑物周圍2.5m范圍內(nèi),坡度不得小于0.02。 11.2 土巖組合地基對于土巖組合地基,當巖間土間距小于2m,且為硬塑、堅硬的粘性土和密實的砂土、碎

18、石土時,可用基礎梁跨過;當巖石間的土力學性質(zhì)較差時,應采用基礎下加樁或墩的形式處理。對于直接出露的巖石(大塊孤石),應鑿去頂部的一部分,在基礎下用厚度不小于300mm的柔性墊層處理。 11.3 濕陷性巖土對于濕陷性巖土,應采取下列措施以免地基受到破壞。 11.3.1 各級濕陷性巖土地基上的乙類建筑,必須進行地基處理;級濕陷性巖土上的丙類建筑可不處理地基,但應采取結構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當?shù)鼗鶅?nèi)的總濕陷量不大于5cm時,各類建筑均可按非濕陷性地基進行設計。 11.3.2 建筑物周圍必須做散水,其橫向坡度不得小于0.05m外檐應高于平整后的場地;散水寬度,當檐高在8m以下時,應為11.5m,檐高在

19、8m以上時,每增高4m,可增寬25cm,但寬度一般不大于2.5m;散水與墻體接縫要嚴密,不得漏水。 11.3.2 建筑物周圍6m內(nèi),場地平整后的坡度不得小于0.02;6m以外不得小于0.005。未采取排水措施或用路面排水時,整個場地縱向坡度不得小于0.005。;94n 11.3.3 各類埋地管道、排水管道距建筑物的最小距離 乙類建筑 丙類建筑 丁類建筑. 級場地 5m 4mPii 級場地 67m 5m 5m 11.3.4 自重濕陷性巖土,專場表面宜設置1530cm百厚的灰土墊層;散水應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且應設置1530cm厚的灰土墊層,墊層外緣應超出散水50cm。 11.3.5 施基槽內(nèi)嚴禁進水

20、。防洪溝、水池、淋灰池距建筑物基礎外墻,級場地不得小于12m,級場地不得小于25m;攪拌站距基礎不得小于10m,并做好防水措施;給水管道與墻的距離,級場地不宜小于7m,級場地不宜小于10m;級場地,取土坑距基槽不得小于12m,級場地不宜小于25m。 11.3.6 槽內(nèi)挖出的土宜在槽邊堆成土堤,距槽邊距離不宜小于1m。 11.4 污染土污染土是指地基土由于受到工廠的生產(chǎn)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渣、廢液的滲入,引起地基土發(fā)生化學變化,使其物理、力學性質(zhì)均發(fā)生了不利變化,或(且)有可能對建(構)筑物基礎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污染土在本區(qū)也有出現(xiàn)。 11.4.1 污染土的防治與處理應滿足下列要求: 1 對可能受污染

21、的場地,當土與污染物相互作用將產(chǎn)生有害影響時,應采取防止污染物侵入場地的措施,如隔離污染源、消除污染物等。 2 對已污染的場地,當污染土強度降低,或?qū)A和建筑物相鄰構件具有腐蝕性等其它有害影響時,應按污染等級分別進行處理。 3 對污染土進行處理時,應考慮污染作用的發(fā)展趨勢。 3 污染土場地完成建設或整治后,應定期監(jiān)測污染源的污染擴散、場地內(nèi)的土和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發(fā)展等情況。 11.4.2 污染土的防治處理措施 1 換土措施,將已被污染的土清除,換填未污染土,或采用耐污染的砂或礫作回填材料,并對挖出來的污染土及時處理。 2 采用樁基或水泥攪拌樁等加固以穿透污染層,且應對混凝土樁身采取防護措施。

22、 3.在金屬結構物的表面用涂料層與腐蝕介質(zhì)隔離的方法進行防護。 4.采取防護措施,盡量減少腐蝕介質(zhì)泄漏到地基中去,使地基土的腐蝕減少到最低限度。 5.根據(jù)土質(zhì)情況,采取適用的地基加固措施和防止再次污染措施。收藏 分享 評分 回復 引用 訂閱 TOP 開心不煩 · 發(fā)短消息 · 加為好友 開心不煩 UID1 精華1 積分77320 金錢70914 金幣 推廣積分17255  閱讀權限255 管理員UID1 精華1 積分77320 金錢70914 金幣 推廣積分17255 

23、60;閱讀權限255 2樓 發(fā)表于 2008-9-15 16:14 | 只看該作者 常見質(zhì)量問題及防治措施常見質(zhì)量問題及防治措施常見質(zhì)量問題及防治措施 病 害】大多數(shù)施工圖設計中,樓梯建筑和結構的平面尺寸都是相同的,施工中,在平臺處相向飾面后,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將錯開兩個飾面層的厚度,不在同一直線段上。雙跑樓梯還好,好看不好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跑樓梯又是塊材飾面,建筑施工平面圖與結構施工平面圖尺寸沒有收放變化,在樓梯平臺處裝飾時就不好收頭,因而必須先對已完成的結構體進行敲鑿處理,甚至結構體被鑿得呲牙咧嘴、目不忍睹,然后再進行飾面施工。 【防治措施】如果在結構專業(yè)配圖時樓梯平面尺

24、寸按建筑完成面要求事先進行調(diào)整則可避免對已完成結構的敲鑿整理。在設計實踐中總結出“上行放、下行收、寬度減”的調(diào)整經(jīng)驗。如對普通水泥砂漿粉刷“上行放20mm、下行收2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20mm”,對石材飾面“上行放50mm、下行收5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50mm”,對面磚飾面“上行放40mm、下行收4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40mm”。 三跑及多跑樓梯,踢面、踏面和兩個側面都要貼塊材的,如果不考慮這個問題,在轉(zhuǎn)角平臺處就沒法收頭,正方形的轉(zhuǎn)角平臺將會變成不是正方形。我這里所說的上行和下行,專指人站在兩個梯段之間的平臺上向上走或向下走,按筆者建議配置的樓梯結構圖,建筑裝飾后,樓梯平臺上下行

25、踏步前緣線共線,如果 結構師 照抄 建筑師 的樓梯平面圖,建筑裝飾后,樓梯平臺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將錯開2個裝飾層的厚度,這對梯段板側面帶裝飾的3跑樓梯就無法收頭,只有請民工把結構體鑿成的那種狀況,然后再進行裝飾,在上行起始梯段板做40mm80mm的折板就可以解決,對樓梯梁毫無影響。 【病 害】樓梯欄桿高度從踏步中間向上量取,因而導致欄桿高度比設計要求低了半個踏步的高度。 【防治措施】樓梯欄桿高度應當按照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規(guī)定從踏步前緣線向上量取,確保欄桿的設計高度。如果從踏步中心線向上量取,比設計要求低了半個踏步高度。另外,首層起步梯段的陰角至少要做300mm高的矮墻把這個,既有利于陰角封閉,既

26、方便施工時粉刷,又方便日后打掃。請參見圖1。 【病 害】圖紙標注的數(shù)目字高度小于2.5mm,看不清楚 【防治措施】應遵循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確保數(shù)目字的必要高度,防止產(chǎn)生錯看,避免釀成隱患。 【病 害】設計說明中,只寫基礎最終沉降量限值,漏寫偏心距限值。 【防治措施】應當按照上海市建設委員會滬建建(99)第037號文件規(guī)定寫明基礎最終沉降量限值和偏心距限值。 【病 害】對于坐落在大面積暗浜土上的房屋,僅僅在墻柱基礎下方進行打樁處理,而對不做任何處理,將導致建成后的地坪下沉而影響使用。 【防治措施】當工程項目坐落在大面積暗浜土上時,除了對墻柱基礎下方必須進行處理外,還必須對“無墻柱基礎的房芯暗浜土”

27、進行加固處理。這種暗浜土一般為3.5m5m,可用200mm×200mm的鋼筋混凝土短樁進行加固處理,并在混凝土地坪中適當配筋,如果既不設短樁,又不采取其他措施對軟弱層進行加固補強,即使在混凝土地坪中配置了鋼筋,也因為低下存在軟弱下臥層而發(fā)生問題。 【病 害】盤園鋼筋拉伸后送驗,人為導致測試報告中延伸率指標不佳或不合格。 【防治措施】盤園鋼筋拉伸前取樣,用木錘捶直后送樣,避免延伸率指標的不真實。 【病 害】予埋地腳螺栓量位置不準確。 【防治措施】將一組地腳螺栓(4只或6只)用零星鋼筋焊連成一個幾何不變的螺栓系統(tǒng)。先放基礎底板筋,再放入螺栓系統(tǒng),然后綁扎基礎其它鋼筋,待模板支好后將螺栓系

28、統(tǒng)進行就位、校準和固定,外露絲牙應打黃油并適當包扎,防治澆灌混凝土時污染絲牙。 【病 害】設計說明中只寫拆模的混凝土強度要求,而不寫伸臂構件和懸臂構件的抗傾覆平衡荷載到位的要求。 【防治措施】設計說明中既要寫拆模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更要寫伸臂構件或懸臂構件的抗傾覆平衡荷載到位的要求?,F(xiàn)場施工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春節(jié)來臨,即將放假時,有的工種的人走了,有的工種的人還在。這時,陽臺等伸臂構件或懸臂構件如果上層的房間的磚墻等抗傾覆平衡荷載還沒倒位,這些個陽臺的底換板和立撐可千萬不能拆。拆早了,即使不發(fā)生傾覆事故,也會因為傾覆荷載過早作用而導致此類構件不可逆轉(zhuǎn)的永久超標變形。 【病 害】設計者未考慮露臺

29、飾面層厚度對欄桿實際高度減少的影響,導致露臺完成面到攔桿扶手頂面的高度不符合標準要求。 【防治措施】設計者應考慮露臺飾面層厚度對欄桿實際高度減少的影響,如果設計者沒有考慮露臺飾面層厚度對欄桿實際高度減少的影響,施工人員在圖紙會審時要向設計人員提出,防止發(fā)生露臺完成面到攔桿扶手頂面的實際高度比標準要求低的情況。 【病 害10】廚房間建筑專業(yè)的熱水器散熱管預留洞與給排水專業(yè)布置的給排水立管正對著,使得建筑專業(yè)的熱水器散熱管預留洞白開,既得堵洞,又得重開洞。 【防治措施10】項目設總要仔細審看各專業(yè)的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找出其中的“錯、漏、缺、碰”,施工項目部也要將土建和水電安裝人員找到一起,相互看圖

30、,及早發(fā)現(xiàn)各專業(yè)施工圖的“錯、漏、缺、碰”,避免廚房間建筑專業(yè)的熱水器散熱管預留洞與給排水專業(yè)布置的給排水立管正對著的事情發(fā)生。 【病 害11】空調(diào)冷凝水過墻預留園洞與強電的空調(diào)用插座位置不照應。一個在南墻,一個在北墻;一個在上方,一個在下方。 【防治措施11】項目設總要仔細審看各專業(yè)的施工圖設計文,避免空調(diào)冷凝水過墻預留園洞與強電的空調(diào)用插座位置不照應的狀況發(fā)生。施工人員也要加強相互看圖,及早發(fā)現(xiàn)各專業(yè)施工圖的“錯、漏、缺、碰”,使得冷凝水過墻預留園洞與強電的空調(diào)用插座互相照應。還要注意空調(diào)室外機置放板與空調(diào)以及室外空調(diào)冷凝水排放立管的位置照應。室外空調(diào)冷凝水排放立管上的Y形三通接水口的高度

31、應當與冷凝水過墻預留園洞照應。 【病 害12】道路路面混凝土厚度和鋼筋混凝土大底板厚度屢有失控。 【防治措施12】對付道路路面混凝土厚度和現(xiàn)澆混凝土板厚度失控的一個辦法是使用自制的“測高量具”?!皽y高量具”選用一根長度為1600mm直徑為園16或園18的鋼筋,在板厚處焊接上一根擋桿,形成十字型,“測高量具”的下端應平頭倒楞角。檢測試,穿上工礦輕便靴,站在被測面上,手扶“測高量具”使其上下垂直,然后腳踩量具的橫檔桿,橫檔桿下緣碰到混凝土表面,板厚合格,橫檔桿下緣碰不到混凝土表面,板厚不合格。請參見圖4。 【病 害13】鋼筋對焊接頭彎折角的控制。 【防治措施13】為了對鋼筋對焊接頭的彎折角進行檢測和控制,筆者自制了一個簡易“鋼筋對焊接頭彎折角測量尺”。可在4×8尺模板上鋸一個寬度為6080mm的條子,刨直,倒楞,在長度的中間之一側,挖一個16×16mm的V形缺口,在距這個缺口中央1000mm處釘一根10×50×(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