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_第1頁
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_第2頁
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_第3頁
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_第4頁
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郭濤、張立業(yè)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定義:現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理論”由中國學者郭濤、張立業(yè)共同創(chuàng)建,主要是由現代生命科學中的“大腦、下丘腦、睪丸組織” 的理論闡述,與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中的“髓腦-元神之府、藏象學說中腎臟(腎精、腎髓、命門、腎陰、腎陽)、人體十二經脈之腎經”等進行中西理論體系結合?,F代中醫(yī)“腦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分為三部分,依次為生命軸-腦體、生命軸-腎體、生命軸睪體?!澳X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精神活動、運動活動、生殖活動。具有三大調節(jié)能力:調節(jié)人體腦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人體泌尿生殖系統(tǒng)、調節(jié)人體活力、耐力與生命能力?!澳X腎睪生命軸系統(tǒng)”

2、理論首次將西方生命科學與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完美融合,幫助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走向世界,推動西方生命科學界人士更好地理解領悟現代中醫(yī)理論體系,隨著理論體系的深化與完善,將開啟現代中醫(yī)理論世界標準的新紀元。一、 生命軸-腦體1、大腦大腦居于顱內,由髓匯聚而成。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不但指出腦是髓匯集而成,而且認為腦與脊髓相連,與全身的髓都有密切的關系,故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髓者,皆屬于腦?!蹦X也被稱為“髓海”。腦是精髓和神明匯集發(fā)出之處,支配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又稱為“元神之府”。1.1主宰生命活動腦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樞機,主宰著人體的生命活

3、動。素問·刺禁論說:“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古代醫(yī)家通過實踐,意識到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活動,都是由腦所主宰和調節(jié)的。腦能主宰全身,臟腑組織在其主宰和調節(jié)下,各司其職,協(xié)調配合,則身體健康,生命力旺盛。若腦的功能失常,則會導致臟腑組織功能紊亂,生命活動障礙而百病由生,甚或危及生命。1.2主管精神活動人的精神活動包括認知活動、情感活動與意志活動。腦與精神活動的關系,在內經里就有記載。明確提出腦與精神活動相關的是明代醫(yī)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說:“腦為元神之府?!鼻?#183;汪昂本草備要指出:“人之記性皆在腦中。今人每記憶往事,必閉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腦之意也?!鼻?#18

4、3;王清任醫(yī)林改錯說:“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鄙鲜鑫墨I記載,明確指出了腦與精神活動密切相關。因此,腦主精神活動正常,則精神飽滿,意識清楚,思維敏捷,記憶力強,語言清晰,情志正常;若精髓虧虛,腦海不足,則出現精神萎靡,反應遲鈍,記憶力衰減,或狂躁易怒,神識錯亂,甚至意識不清,暈厥或昏迷等癥。1.3主感覺運動眼、耳、口、鼻、舌等為五臟外竅,皆位于頭部,與腦相通。故人的視、聽、言、動等,皆與腦有密切的關系。如清代醫(yī)家王清任醫(yī)林改錯·腦髓說所說:“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于腦”;“兩目系如線,長于腦,所見之物歸于腦”;“鼻通于腦,所聞香臭歸于腦”;小兒“至周歲,腦漸生,囟門漸長,耳稍知聽,目稍有

5、靈動,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蓖瑫r,腦為元神之府,神能御形,而主宰人的肢體運動。故髓海充盈,腦主感覺運動功能正常,則視物清晰,聽覺聰敏,嗅覺靈敏,感覺如常,語言流暢,肢體運動輕勁多力;反之,若腦主感覺運動功能失常,則會出現視物不清,聽覺失聰,嗅覺不靈,感覺障礙,步履艱難,語言謇澀,運動乏力,懈怠安臥等癥。如靈樞·海論說:“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下丘腦2.1機體調節(jié)(1)由下丘腦核發(fā)出的下行傳導束到達腦干和脊髓的植物性神經中樞,再通過植物性神經調節(jié)內臟活動;(2)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發(fā)出的纖維構成下丘腦垂體束到達神經垂體,兩核分泌的加壓素(抗利

6、尿激素)和催產素沿著此束流到神經垂體內貯存,在神經調節(jié)下釋放入血液循環(huán);(3)下丘腦分泌多種多肽類神經激素對腺垂體的分泌起特異性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稱為釋放激素或抑制釋放激素。下丘腦通過上述途徑,調節(jié)人體的體溫、攝食、水平衡、血壓、內分泌和情緒反應等重要生理過程。如損毀雙側下丘腦的外側區(qū),動物即拒食拒飲而死亡;損毀雙側腹內側區(qū),則攝食量大增引起肥胖。體溫調節(jié)的高級中樞位于下丘腦,下丘腦前部受損,動物或人的散熱機制就失控,失去在熱環(huán)境中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如后部同時受損傷,則產熱、散熱的反應都將喪失,體溫將類似變溫動物。損壞下丘腦可導致煩渴與多尿,說明它對水平衡的調節(jié)有關。2.2生理功能下丘腦是大腦

7、皮層下調節(jié)內臟活動的高級中樞,它把內臟活動與其他生理活動聯(lián)系起來,調節(jié)著體溫、攝食、水平衡、血糖和內分泌腺活動等重要的生理功能。2.2.1體溫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中樞在下丘腦;下丘腦前部是溫度敏感神經元的所在部位,它們感受著體內溫度的變化;下丘腦后部是體溫調節(jié)的整合部位,能調整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以保持體溫穩(wěn)定于一定水平。2.2.2攝食行為調節(jié)下丘腦外側區(qū)存在攝食中樞,而腹內側核存在所謂飽中樞,后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活動,刺激攝食中樞,攝食行為增加,刺激飽中樞,攝食行為減少。攝食中樞與飽中樞的神經元活動具有相互制約的關系,而且這些神經元對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能調節(jié)著攝食中樞和飽中樞的活動。2.2.

8、2水平衡調節(jié)水平衡包括水的攝入與排出兩個方面,人體通過渴感引起攝水,而排水則主要取決于腎臟的活動。損壞下丘腦可引致煩渴與多尿。下丘腦內控制攝水的區(qū)域與上述攝食中樞極為靠近。破壞下丘腦外側區(qū)后,動物除拒食外,飲水也明顯減少;刺激下丘腦外側區(qū)某些部位,則可引致動物飲水增多。下丘腦控制排水的功能是通過改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來完成的。下丘腦控制攝水的區(qū)域與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團在功能上是有聯(lián)系的,兩者協(xié)同調節(jié)著水平衡。2.2.3調節(jié)腺垂體激素分泌下丘腦的神經分泌小細胞能合成調節(jié)腺垂體激素分泌的肽類化學物質,稱為下丘腦調節(jié)肽。這些調節(jié)肽在合成后即經軸突運輸并分泌到正中隆起,由此經垂體門脈系統(tǒng)到達腺垂體,

9、促進或抑制某種腺垂體激素的分泌。下丘腦調節(jié)肽已知的有九種: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素釋放激素、生長素釋放抑制激素、生長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促黑素細胞激素釋放因子、促黑色細胞激素釋放抑制因子,催乳素釋放因子、催乳素釋放抑制因子。2.2.4對情緒反應的影響下丘腦內存在所謂防御反應區(qū),它主要位于下丘腦近中線兩旁的腹內側區(qū)。在動物麻醉條件下,電刺激該區(qū)可獲得骨骼肌的舒血管效應(通過交感膽堿能舒血管纖維),同時伴有血壓上升、皮膚及小腸血管收縮、心率加速和其他交感神經性反應。在動物清醒條件下,電刺激該區(qū)還可出現防御性行為。在人類,下丘腦的疾病也往往伴隨著不正常的情緒反應。2.2.5對

10、生物節(jié)律的控制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的神經元具有日周期節(jié)律活動,這個核團是體內日周期節(jié)律活動的控制中心。破壞動物的視交叉上核,原有的一些日周期節(jié)律性活動,如飲水、排尿等的日周期即喪失。視交叉上核可能通過視網膜-視交叉上核束,來感受外界環(huán)境光暗信號的變化,使機體的生物節(jié)律與環(huán)境的光暗變化同步起來;如果這條神經通路被切斷,視交叉上核的節(jié)律活動就不再能與外界環(huán)境的光暗變化發(fā)生同步。2.2.5下丘腦能神經元下丘腦能神經元與來自其他部位的神經纖維有廣泛的突觸聯(lián)系,其神經遞質比較復雜,可分為兩大類:一類遞質是肽類物質,如腦啡肽、-內啡肽、神經降壓素、P物質、血管活性腸肽及膽囊收縮素等;另一類遞質是單胺類物質,主

11、要有多巴胺(DA)、去甲腎上腺素(NE)與5-羥色胺(5-HT)。組織化學研究表明,三種單胺類遞質的濃度,以下丘腦“促垂體區(qū)”正中隆起附近最高。單胺能神經元可直接與釋放下丘腦調節(jié)肽的肽能神經元發(fā)生突觸聯(lián)系,也可以通過多突觸發(fā)生聯(lián)系。單胺能神經元通過釋放單胺類遞質,調節(jié)肽能神經元的活動。下丘腦單受能神經元的活動不斷受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其他部位的影響,所以它們對下丘腦調節(jié)肽分泌的調節(jié)作用比較復雜。2.2.6內分泌功能下丘腦促垂體區(qū)肽能神經元分泌的肽類激素,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腺垂體的活動,因此稱為下丘腦調節(jié)肽(hypothalamus regulatory peptide, HRP)。下丘腦調節(jié)肽除調節(jié)腺垂體

12、功能外,它們幾乎都具有垂體外作用,而且它們也不僅僅在下丘腦“促垂體區(qū)”產生,還可以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其他部位及許多組織中找到它們蹤跡,使人們更加廣泛深入地研究他們的作用。2.2.7下丘腦對愛情的控制近些年來,許多科學家對愛情的奧秘進行探索,證明愛情的“中樞”是在大腦深處的“下丘腦”。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的醫(yī)療心理學家喬恩·馬奈。馬奈在探明下丘腦為“愛情中樞”以后,還發(fā)現下丘腦神經通道的一些專管愛情的特殊神經細胞,分泌出苯乙胺神經激素,是使人進入愛情妙境的物質,控制著愛情的產生和發(fā)展。熱戀中的大腦活動會使下丘腦分泌出過量的苯乙胺,使人置身于熾熱的愛情之中。反之,失戀時下丘腦分

13、泌的苯乙胺會大大的減少,使人置于一蹶不振、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tài)。必須指出,下丘腦的活動是在人體最高司令部-大腦皮層的控制下進行的,下丘腦的神經細胞直接受皮層中樞調節(jié),所以說,愛情的產生離不開大腦,人的思想和毅力、品質、道德觀念是控制愛情的重要因素。愛情在生活中的位置是重要的。愛情在腦海里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下丘腦還是調節(jié)心跳、呼吸和腸蠕動等內臟功能的“活命中樞”的所在地。保護好“活命中樞”對維護健康的生命是至關重要的。二、 生命軸-腎體1、藏象之腎腎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體重要的臟器之一,有“先天之本”之稱。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與生長發(fā)育,主水,主納氣,生髓、主骨,開竅于耳,其

14、華在發(fā)。1.1 腎藏精,主生殖與發(fā)育 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機能運動的物質基礎,這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后天之精來源于飲食,由脾胃化生兩者貯藏于腎,稱為“腎精”?!澳I精”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的生殖功能的物質基礎,影響到人體各個臟腑。腎的精氣盛衰,關系到生殖和生長發(fā)育的能力。人從幼年開始,腎的精氣逐漸充盛,就有齒更發(fā)長等變化;發(fā)育到青春時期,腎的精氣充盛,產生了一種“天癸”的物質,于是男子就產生精子,女子就開始按期來月經,性機能逐漸成熟,而有生殖的能力;待到老年,腎的精氣漸衰,性機能和生殖能力隨之減退至消失,形體也就逐漸衰老,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八

15、歲,腎氣實,發(fā)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fā)去。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边@充分地反映了腎的精氣在主持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如果腎精虧損,則小兒發(fā)育遲緩,筋骨痿軟,智力發(fā)育不全等;成年人則有早老早衰,頭昏耳鳴,精力減退等;女子則有生殖器官發(fā)育不全,月經初潮來遲,經閉,不孕等;男子精少不育等。1.2 主骨生髓,通于腦 腎主藏精,而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賴髓以充養(yǎng)。所以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腎主骨”,陰陽

16、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腎精充足,則骨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足滋養(yǎng)而堅固有力。如果腎精虛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營養(yǎng)骨骼,便會出現骨骼脆弱無力,甚至發(fā)育不良。所以小兒囟門遲閉,骨軟無力,常是由于腎精不足骨髓空虛所致。臨床上應用中醫(yī)補腎的藥物,加速骨質的生長和愈合,治療各種骨髓疾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均收到滿意的效果,這是根據中醫(yī)的腎藏精,精血互生,腎主骨,精生髓的理論為依據的。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脊髓上通于腦,所以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腦的功能是主持精神思維活動,故又稱:“元神之府”。因腦髓又賴于腎精的不斷化生,如腎精虧虛者,除出現腰酸腿軟等癥外,還會出現頭暈,失眠,思

17、維遲鈍等癥狀?!褒X為骨之余”,牙齒也有賴于腎精的充養(yǎng),故某些牙齒的疾患也與腎有關,若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如小兒生牙過晚,成人牙齒松動,容易脫落等,均為腎精不足的反映。臨床上腎虛的牙痛齒搖,用補腎的方法治療常獲得療效,就是這個道理。1.3 腎主水 腎主水主要是指它在調節(jié)體內水液平衡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腎對體內水液的存留,分布與排泄作用,主要是靠腎的氣化功能完成的,而氣化作用的動力就是腎陽,還要靠腎陽和腎陰的調節(jié)作用,通常將這種調節(jié)作用比作“開”與“闔”。一般認為,腎陽主開,腎陰主闔.腎陰不足,則開多闔少,小便則多,常見于尿崩癥,糖尿病等,治療時應滋補腎陰。如腎陽不足,則開少闔多,小便則少,

18、多出現浮腫等癥,治療時應溫補腎陽為主。1.4 腎主命門火“命門”,即生命之門,含有生命根本之意?!盎稹?,指功能動力而言。腎主命門之火是說腎有主管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的功能。腎有腎陰,腎陽,命門之火就是腎陽,又稱元陽,真陽等,它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人,其病癥與腎陽不足病癥多屬一致,治療時補命門之火的藥物,又多具有補腎陽的作用,之所以稱為“命門”,無非是強調腎中陽氣的重要性而已。命門之火有滋養(yǎng)和推動各臟腑功能,曖脾運化,助肺吸氣,促進生殖機能成熟,促進生長發(fā)育,推動水液運行和氣化等作用。若命門火衰,不暖脾胃則可引起五更瀉或久瀉,或陽萎早泄,滑精,女子月經不調等證候。若

19、命門火旺(相火旺),則見遺精,性欲亢進,虛煩不寐等。1.5 腎主納氣 腎主納氣是指腎有助肺吸氣和降氣的功能,正常的呼吸既賴于肺的肅降,又賴于腎的收納,腎在下焦起攝納的作用,只有腎氣充足,肺得其滋助才能氣道通暢,呼吸均勻。若氣虛而不能納氣時,就會出現呼多吸少。吸氣困難的喘息病,臨床上稱之為“腎不納氣”。這種氣喘就是要用補腎納氣的方法進行治療。1.6 開竅于耳,其華在發(fā)耳的聽覺功能,依賴于腎的精氣充養(yǎng)。腎主藏精,腎的精氣充足,聽覺才能靈敏。故靈樞·脈度篇說:“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如果腎精不足,則將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癥。老年人所以多見耳聾失聰等癥。往往是由于腎精衰少的原故。

20、  精與血又互相化生,精足則血旺,發(fā)的營養(yǎng)來源于血,但其生機則根源于腎氣,故毛發(fā)生長脫落的過程反映了腎氣的盛衰,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丈夫八歲,腎氣實,發(fā)長齒更”。因此,青壯年腎氣盛,毛發(fā)茂密而有光澤。老年人腎氣虛衰,毛發(fā)易于脫落,枯稿發(fā)白。故有“發(fā)為血之余”,“腎之合骨也,其榮發(fā)也”的說法。1.7 腎陰與腎陽 腎陰又叫“元陰”,“真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濡潤,滋養(yǎng)的作用。腎陽又叫“元陽”,“真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溫煦、生化的作用。腎中陰陽猶如水火一樣內寄于腎故前人又有“腎為水火之宅”的理論。腎陰和腎

21、陽在體內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以維持人體生理上的動態(tài)平衡。這一平衡狀態(tài)遭到破壞,則形成腎的陰陽失調的病理變化。若見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男子遺精,女子夢交等,則為陰虛火旺的見癥,是由于腎陰虛少,不足以制陽的緣故,而出現精神疲憊,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小便頻數,男子陽萎早泄,婦子宮冷不孕等癥,則是腎陽虛衰,溫煦和生化的功能不足所致。腎陰虛和腎陽虛之間有內在的聯(lián)系,在病變過程中?;ハ嘤绊?,即腎陰虛到一定程度可以累及腎陽,腎陽虛到一定程度也可傷及腎陰,成為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腎陰陽兩虛證。2、足少陰腎經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腎經。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里。主治泌尿生殖系統(tǒng)、神經精神方面

22、病癥、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某些病癥,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癥。足少陰腎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五至七點,即酉時。腎陽不足,水腫病會加強于腎經。腎臟強者才能長壽。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21循行方法經脈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足少陰腎經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后,進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內側,出于腘窩內側半腱肌腱與半膜肌之間,上經大腿內側后緣,通向脊柱,屬于腎臟,聯(lián)絡膀胱,還出于前

23、(中極,屬任脈),沿腹中線旁開0.5寸、胸中線旁開2寸,到達鎖骨下緣(俞府)。腎臟直行之脈:向上通過肝和橫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挾于舌根兩側。肺部支脈:從肺出來,聯(lián)絡心臟,流注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2.2本經脈腧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筑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54穴。三、 生命軸-睪體睪體也稱睪丸,位于陰囊內,左右各一,一般左側略低于右側1cm。睪丸呈微扁的橢圓形,表面光滑,分內、外側兩面,前、后兩緣和上、下兩端。其前緣游離;后緣有血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并

24、與附睪和輸精管的睪丸部相接觸。上端和后緣為附睪頭貼附,下端游離。外側面較隆凸,內側面較平坦。睪丸隨性成熟而迅速生長,至老年隨著性功能的衰退而萎縮變小。1結構特征睪丸表面有一層堅厚的纖維膜,稱為白膜,沿睪丸后緣白膜增厚,凸入睪丸內形成睪丸縱隔。從縱隔發(fā)出許多結締組織小隔,將睪丸實質分成許多睪丸小葉。睪丸小葉內含有盤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的上皮能產生精子。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內有分泌男性激素的間質細胞。精曲小管結合成精直小管,進入睪丸縱隔交織成睪丸網。從睪丸網發(fā)出1215條睪丸輸出小管,出睪丸后緣的上部進入附睪。睪丸內有大量彎曲的精曲小管,其間含有間質細胞。間質細胞產生雄激素,與男性第二性征、生理功

25、能等密切相關。2生精睪丸的內部結構,其外面被一層堅韌的組織包裹,稱為白膜,具有保護睪丸的作用。白膜增厚并向里面延伸,將睪丸分隔成很多小室,這些小隔叫做睪丸縱隔,小室叫做睪丸小葉。正常男子一般有200300個小葉,小葉里面布滿了睪丸實質,是產生精子的地方,稱為曲細精管。成年人,每條曲細精管的直徑為150250微米,每條的長度為3070厘米,最長的可達150厘米。一個睪丸里約有3001000條曲細精管,其總長度為200300米。精子由睪丸產生后,在附睪內發(fā)育、成熟,并儲存于附睪和輸精管的近附睪段內。精子在睪丸里產生一般需74天,在附睪內成熟的時間為16天,總計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精子在生殖道內存活

26、的時間一般為28天。男子大約在14歲時睪丸就開始產生精子,1617歲達到性成熟時,就會出現遺精現象;40歲以后,生精能力逐漸減弱。3睪丸微環(huán)境睪丸微環(huán)境是由睪丸先天發(fā)育情況及成熟度、睪丸的位置、睪丸生存環(huán)境的溫度(隱睪、精索靜脈曲張可以使睪丸溫度升高,不利于精子的生成)、睪丸中生精細胞的數量和生理功能狀況、睪丸中支持細胞的數量及生理功能狀況(具有保護和營養(yǎng)生精細胞,幫助生精細胞分化、成熟、精子排放、吞噬退化的生精細胞的作用)、睪丸間質細胞的數量及生理功能狀況(分泌雄性激素)、睪丸內曲精小管和輸出小管的通暢性、體內性激素的水平和比例、末梢神經功能及調節(jié)情況、微血管系統(tǒng)功能及血液供應(供應氧氣、營養(yǎng)物質,排除細胞代謝產物)等共同組成,睪丸是產生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