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章第一章 植物細胞植物細胞和組織和組織教材內容教材內容 第一章 植物細胞和組織 第一節(jié) 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 一、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 二、植物細胞的形狀和大小 三、植物細胞的結構 四、植物細胞的后含物 五、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第二節(jié) 植物細胞的繁殖 一、有絲分裂 二、無絲分裂 三、減數分裂 1了解細胞學說細胞學說的提出在自然科學發(fā)展史上的重大意義。2掌握構成細胞的化學成分細胞的化學成分,以及這些化學成分的重要作用。3掌握細胞膜細胞膜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主要細胞細胞器器的結構和功能,細胞核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4掌握細胞分裂對于生物體維持一切生命活動和延續(xù)物種的重要意義,細胞分裂的三種
2、方式細胞分裂的三種方式(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特別是有(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特別是有絲分裂的過程和各個分裂時期的特點。絲分裂的過程和各個分裂時期的特點。5通過做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觀察和理解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重點、難點重點、難點1重點重點(1)細胞學說、原生質的概念;(2)構成細胞各種化合物的含量、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3)細胞結構和功能;(4)細胞質中細胞器的結構功能;(5)染色質(體)的結構和功能;(6)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qū)別; (7)細胞分裂的意義和方式;(8)有絲分裂的過程、特點和意義。2難點難點(1)細胞的結構和功能;(2)染色質與染色體的成分和兩者的相互關
3、系及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 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圍繞染色體的均等分配這一中心,在染色體、DNA、細胞核、紡錘體等方面去掌握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主要變化。 細胞是有生命的,活細胞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要在細胞中進行,所以說,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功能的基本單單位,也是生物體功能的基本單位。位。只有首先弄清楚有關細胞的知識,才有可能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以后將要講述的一系列內容。植物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植物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 是生命活動(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生命活動(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細胞 除病毒
4、外的一切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生命物質原生質的存在形式。 一個細胞就是一小團能夠不斷進行自我更新的原生質原生質。這種原生質分化為細胞膜、細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或類核)和各種微細結構(細胞質、細胞核(或類核)和各種微細結構(細胞器)器)。通過細胞膜,細胞可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通過細胞質內一套完整的代謝結構及其活動,不斷進行細胞內成分的更新;通過細胞核(或類核)所具有的一套基因組,細胞可進行獨立繁殖。可見,細胞是有膜包圍的能進行不斷更新和獨立繁殖的一小團原生質。 根據質膜外有無細胞壁和細胞質內有無葉綠體,將細胞分為: 植物細胞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動物細胞 根據細胞的結構特點和進化
5、關系,將細胞分為: 原核細胞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真核細胞第一節(jié) 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 一、細胞的發(fā)現及其意義 二、植物細胞的形狀和大小二、植物細胞的形狀和大小 三、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四、植物細胞的后含物 五、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一、細胞的發(fā)現及其意義 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單細胞植物如衣藻、細菌等。多細胞植物的個體中的所有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密切聯(lián)系,分工協(xié)作,共同完成個體的各種生命活動。病毒、類病毒雖具有生命現象,但不具細胞結構。它只是外有一層由蛋白質組成的外殼,內面有核酸組成芯子,稱病毒粒子。 細胞的發(fā)現:在1665年,英國學者虎克(胡克)(Rob
6、ert Hooke1635-1703年)用自己制造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切片,看到有很多像蜂窩一樣的小室,就稱為細胞細胞。 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霍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 1680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1699年被授予巴黎科學院通訊院士。參考資料參考資料細胞的發(fā)現簡史細胞的發(fā)現簡史 1665年,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設計了結構相當復雜的顯微鏡。有一次,他切了一塊軟木軟木(木栓)的薄片,放在自己制造的顯微鏡下觀察,看到這塊軟木片是由很多小室構成的,各個小室之間都有壁隔開,像蜂房似的?;⒖私o這樣的小室結構取名為“細胞”。其實
7、,軟木是由死細胞構成的,只有細胞壁,沒有原生質。 在細胞發(fā)現以后的較長一段時間里,大家都把細胞壁細胞壁看成是細胞的主要部分。例如,1671年,英國人格留(NGrew)和意大利人馬爾比基(MMalpighi)同時發(fā)現細胞里充滿了粘稠物質,他們雖然給這種粘稠物質以“粘質粘質”的名稱,可是認為這種物質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細胞外面的細胞壁。1831年,英國人布朗(RBrown)發(fā)現植物的活細胞里都有一個特別稠密的結構,他給這個結構取名為細胞核細胞核,并且認為細胞核是細胞結構的一部分??墒?,這時候人們仍然認為細胞壁是細胞的主要部分。 羅伯特羅伯特虎克(虎克(16351703) 英國物理學家,1665年
8、用自己創(chuàng)造出的第一臺能放大200倍的復式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胞,虎克從一小塊清潔的軟木上切下光滑的薄片,將它放置在一片黑色的載物板上,再用一個深度的平凸鏡投光其上,于是他看到薄片全是多孔多洞的,像一個蜂窩,虎克首先把這些空隙叫做細胞,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實際上,當時虎克看到的是死了的植物細胞殘留的細胞壁,并由它圍成封閉狀的小室,中間充滿了空氣,富有彈性。但是,虎克的工作使人們對生物結構的認識,進入到細胞這個微觀領域?;⒖税l(fā)表的圖片虎克發(fā)表的圖片 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是荷蘭眼鏡商Z.Jansen(1588-1628)于1604年創(chuàng)制的。用來觀察跳蚤,故稱為“跳蚤鏡”。 目前使用的顯微鏡有普通光學顯微
9、鏡、暗視野顯微鏡、相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等。光學顯微鏡技術光學顯微鏡技術 此技術在細胞學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離不開 第一臺有科研價值的顯微鏡是英國學者虎克(Robert Hooke) 光學和電子顯微鏡成像原理光學和電子顯微鏡成像原理 不管是何種顯微鏡,鏡像的形成都需要三個基本要素: 照明系統(tǒng) 被觀察的樣品 聚焦和成像的透鏡系統(tǒng)普通復式光學顯微鏡普通復式光學顯微鏡組成光學放大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機械和支架系統(tǒng)目鏡物鏡光源折光鏡聚光鏡濾光片目鏡物鏡聚光器光源 分辨率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是指能分辨出的相鄰兩個物點間最小距離的能力, 這種距離稱為分辨距離。分辨距離越小,分辨
10、率越高。一般規(guī)定 顯微鏡或顯微鏡或人眼在人眼在25cm明視距離處,能清楚地明視距離處,能清楚地分辨被檢物體細微結構最小間隔的分辨被檢物體細微結構最小間隔的能力,能力, 稱為稱為分辨率分辨率。人眼的分辨率是 100 m光學顯微鏡的最大分辨率是 0.2 m鏡下熒光現象顯微結構顯微結構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能夠觀察到的細胞結構。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為10001500倍,能夠分辨兩個點之間的最小距是0.2微米,小于這個距離就不能分辨。所以,一般認為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分辨力極限約為0.2微米微米。細胞中的結構如染色體、葉綠體、線粒體、染色體、葉綠體、線粒體、中心體、核仁中心體、核仁等結構的大小均超過0
11、.2微米,用普通光學顯微鏡都能看到,因而這些結構屬于細胞的顯微結構。細胞的顯微結構。 19世紀30年代,布朗布朗(RBrown,1833)在蘭科植物葉片表皮細胞中發(fā)現了細胞核細胞核。 特別是1938一1939年,德國人施萊登(Schleiden)和施旺(Schwann)幾乎同時得出結論,提出了細胞學說細胞學說。施萊登(施萊登(18041881) 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說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1838年,施萊登在他的植物發(fā)生論一文中證明,植物形態(tài)的最基本單位是細胞,最簡單的植物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大多數植物是由細胞和細胞的變態(tài)構成的。他與德國動物學家施旺共同奠定了細胞學說的基礎。1839-1863年在耶拿
12、大學任植物學教授。著作有植物學概論等。施旺(施旺(18101882) 德國動物學家,解剖學教授。細胞學說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1839年,施旺概括了施萊登的成就,并在他的關于動植物的結構和生長的一致性的顯微研究中指出:“細胞是有機體。整個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的集合體。它們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在動植物體內?!边@樣,施旺就將施萊登的觀點擴大到了動物體,相繼證實了細胞是生命的單位。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與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共同奠定了細胞學說的基礎。 細胞學說細胞學說 1.1.所有的植物和動物組織由細胞構所有的植物和動物組織由細胞構成。成。 2 2所有的細胞來自其他的細胞,不所有的細胞來自其他的細胞,不是由于
13、細胞分裂就是細胞融合。是由于細胞分裂就是細胞融合。 3 3卵和精子是細胞。卵和精子是細胞。 4 4單個細胞可分裂而形成組織。單個細胞可分裂而形成組織。 恩格斯高度評價了細胞發(fā)現的恩格斯高度評價了細胞發(fā)現的意義,認為這是意義,認為這是1919世紀科學上三大世紀科學上三大發(fā)現之一。發(fā)現之一。 細胞學說建立的意義:細胞學說建立的意義: 恩格斯的評價: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之一。 細胞學說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從細它從細胞水平提供了有機界統(tǒng)一的證據,證明胞水平提供了有機界統(tǒng)一的證據,證明動植物有著細胞這一共同的起源,動植動植物有著細胞這一共同的起源,動植物的產生,成長,和構造的秘密被揭開物的產生,成長
14、,和構造的秘密被揭開了,從而為十九世紀自然哲學領域中辯了,從而為十九世紀自然哲學領域中辯證唯物主義戰(zhàn)勝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證唯物主義戰(zhàn)勝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為近代生物科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為近代生物科學的發(fā)展接受有機界進化的觀念準備了學的發(fā)展接受有機界進化的觀念準備了條件。如果沒有細胞學說,條件。如果沒有細胞學說,達爾文主義達爾文主義也很難勝利完成也很難勝利完成。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顯微鏡是用于細胞觀察的主要工具, 20世紀3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電子顯微鏡導致細胞結構和功能研究發(fā)生了一次革命,使生物學家得以從亞顯微水平上重新認識細胞。亞顯微結構亞顯微結構 又稱為超微結構超
15、微結構。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細胞內各種微細結構。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分辨力極限約為0.2微米,細胞膜、內質網膜和細胞膜、內質網膜和核膜的厚度,核糖體、微體、微管和微核膜的厚度,核糖體、微體、微管和微絲絲的直徑等均小于0.2微米,因而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不到這些細胞結構,要觀察細胞中的各種亞顯微結構,必須用分辨力更高的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與光學顯微鏡在總體結構的設計上有很大的差別。在種類上,電鏡可分為兩大類: 透射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一種高度精密分析的儀器,利用高速運動的電電子束子束代替光線,用磁透鏡
16、代替光學顯微鏡的玻璃透鏡,使電子束匯聚折射、偏轉而成像的一種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個高度的真空系統(tǒng)中,用電子槍發(fā)射電子束電子束,通過被研究的樣品,經電子透鏡聚焦放大,在熒光屏上顯示一放大的物像。它的放大倍數比光學顯微鏡高出幾百倍,目前通用式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可達80萬倍以上,其分辨率為1.4-2埃??煽吹讲《?、單個分子等。廣泛用于生物學、醫(yī)學、金屬物理學、高分子化學、微電子學等各個領域的研究工作。電子顯微鏡的基本構造電子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電子束照明系統(tǒng)樣品室成像系統(tǒng)真空系統(tǒng)記錄系統(tǒng)電子槍聚光鏡物鏡中間鏡投影鏡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為什么電子顯微鏡需要真空為什么電子顯微鏡需要真
17、空系統(tǒng)系統(tǒng)(vacuum system)? 由于電子在空氣中行進的速度很慢,所以必須由真空系統(tǒng)保持電鏡的真空度,否則,空氣中的分子會阻撓電子束的發(fā)射而不能成像。植物細胞結構全圖植物細胞結構全圖真真 核核 細細 胞胞三大結構體系三大結構體系遺傳信息表達系統(tǒng):染色質(體)、核糖體、mRNA、tRNA等等細胞骨架系統(tǒng)細胞骨架系統(tǒng): 胞質骨架、核骨架胞質骨架、核骨架生物膜系統(tǒng):質膜、內膜系統(tǒng)(細胞器) 二、植物細胞的形狀和大小二、植物細胞的形狀和大小 (一)形狀:(一)形狀:理論上典型的未經分化的薄壁細胞是十四面體,由于適應不同的功能,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形狀-(16面體?) (二)大?。海ǘ┐笮。阂话?/p>
18、很小,但也有較大差異 最?。呵蚓睆?.5um。 最大:苧麻纖維細胞長550mm。 種子植物中一般直徑10100um較大的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細胞達1mm,肉眼可見。思考:細胞大小與生物體大小有無關系?思考:細胞大小與生物體大小有無關系? 細胞小的原因: (1)受細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圍的制約 (2)有利物質的交換(相對表面積大)和轉運。 細胞大小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 (1)生理活躍的常常小,而代謝活動弱的細胞則往往較大; (2)受外界條件的影響,水、肥、光、溫、化學藥劑等。如何加以利用?如何加以利用?植物學常用單位 1cm =10mm =10000um =10000000nm(納米) =1000000
19、0A 微米,過去單位符號用,現改用m;納米,過去單位符號用m(毫微米),現用nm;(埃)是習慣使用而應廢除的單位,現改用10-1nm(=0.1nm)。利用各種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技術 肉眼的分辨率:0.2mm 光鏡的分辨率:0.2um 電鏡的分辨率:0.2nm 納米技術納米技術相關知識納米技術相關知識 1、納米 2、納米科學技術 3、生物學家研制出可以亂真的“納米人骨” 4、德醫(yī)學專家借助磁性納米微粒治療癌癥納米(nano meter,nm): 一種長度單位,一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千分之一微米。大約是三、四個原子的寬度。碳納米管 納米科學技術是用單個原子、分子制造物質的科學技術。納米科學技術是以
20、許多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科學技術,它是現代科學(混沌物理、量子力學、介觀物理、分子生物學)和現代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和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核分析技術)結合的產物,納米科學技術又將引發(fā)一系列新的科學技術,例如納米電子學、納米材科學、納米機械學等。納米科學技術被認為是世紀之交出現的一項高科技。 納米科學技術納米科學技術(nanotechnology): 一種全新的骨置換材料將取代現有冰冷的金屬和脆弱的塑料等材質,用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效果為病人送去福音。這種高科技產物納米人工骨,近日已由四川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李玉寶教授研制成功,并順利通過國家863項目組驗收。納米人工骨作為幾乎與
21、人骨特性相當的“類人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李教授納米人工骨的研制成功,目前在國際上尚屬首例,其成果已可進入產業(yè)化實施階段。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1月02日第九版)生物學家研制出生物學家研制出可以亂真的可以亂真的“納米人骨納米人骨” 德醫(yī)學專家借助磁性納米微粒治療癌癥德醫(yī)學專家借助磁性納米微粒治療癌癥 德國柏林“沙里特”臨床醫(yī)院嘗試借助磁性納米微粒治療癌癥,并在動物試驗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據最新一期俄科學與生活月刊報道,這家醫(yī)院的研究人員利用磁性納米微粒治療癌癥的做法是:將一些極其細小的氧化鐵納米微粒注入患者的腫瘤里,然后將患者置于可變的磁場中。受磁場的影響,患者腫瘤里的氧化鐵納米微
22、粒升溫到至攝氏度,這一溫度足以燒毀癌細胞。由于腫瘤附近的機體組織中不存在磁性微粒,因此這些健康組織的溫度不會升高,也不會受到傷害。 報道說,這種治療癌癥的新方法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獲得了初步成功,研究人員計劃下一步進行人體試驗。 三、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原生質體原生質體:是指單個細胞內的原生質,它是細胞內有生命的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質物質,是細胞的最主要部分,細胞的一切代謝活動都在這里進行。 原生質原生質:是細胞內有生命活性的物質細胞內有生命活性的物質。 細胞質細胞質:細胞膜內細胞核外的原生質部細胞膜內細胞核外的原生質部分分。包括透明粘液狀的基質和懸浮于其中的細胞器以及細胞的代謝產物,如色素粒、
23、分泌粒、脂滴和糖原等。接近細胞膜的細胞質叫外質外質,粘滯度較高,在光學顯微鏡下,通常透明無顆粒,含有許多微管、微絲,對維持細胞的表面形狀及細胞運動有關。外質內粘滯度較低稱內質內質,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到有顆粒存在。內質網、高爾基體、中心體等許多重要結構都主要位于內質區(qū)。參考資料參考資料原生質原生質 原生質原生質 19世紀中葉開始采用這一名詞。原意是指原意是指有生命的原始物質或基本物質有生命的原始物質或基本物質。法國動物學家迪雅爾丹(Dujardin)在1835年將原生動物的細胞質稱為原肉質原肉質。1839年捷克斯洛伐克生理學家浦金野(JEPurkyn)把植物細胞物質稱為原生質原生質。同年德國植
24、物學家摩爾(von Mohl)確認兩者為同樣物質。1879年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家施特拉斯布格(E Strasburger)認為,原原生質是指動植物細胞內整個的粘稠的有顆粒的膠體,包生質是指動植物細胞內整個的粘稠的有顆粒的膠體,包括細胞質和核質。括細胞質和核質。1880年德國植物學家漢斯坦(Hanstein)將細胞質和核質合成一個生命單位,稱為原生質體原生質體,其外包圍著質膜。后來,原生質這個名詞泛指細胞的全部生命物質,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其主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為核酸、脂類和蛋白質。要成分為核酸、脂類和蛋白質。水: 85% 無機鹽: 1.5% 蛋白質 : 1
25、0% 脂質 : 2% 糖類: 0.4% DNA : 0.4% RNA : 0.7%植物細胞模式圖液泡液泡細胞核細胞核內質網內質網微管微管質膜質膜細胞壁細胞壁線粒體線粒體葉綠體葉綠體微絲微絲高爾基體高爾基體植物細胞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胞壁(細胞壁(Cell Wall)葉綠體(葉綠體(Chloroplast)大液泡(大液泡(Vacuole)胞間連絲(胞間連絲(Plasmodesmata)植物細胞的結構組成植物細胞的結構組成 細胞壁細胞壁 質膜質膜 細胞質細胞質 細胞器細胞器 胞基質胞基質 植物細胞植物細胞 原生質體原生質體 核膜核膜 細胞核細胞核 核質核質 核仁核仁 后含物后含物 (一)、細
26、胞膜或質膜 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外方與細胞壁緊密相接的一層薄膜,稱為細胞膜或質膜。 膜的化學組成,幾乎全由磷磷脂脂和和蛋白質蛋白質組成,此外,尚有少量的糖類糖類。 細胞膜細胞膜 圍繞在細胞外的薄膜,又稱原生質膜或質膜。厚度約60100A(埃),是細胞間或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間的分界,維持著細胞內外環(huán)境的差別。在電子顯微鏡下,細胞膜顯示出三層結構三層結構,磷脂雙分子層是膜的骨架,每個磷脂分子都可以自由地作橫向運動,其結果使膜具有流動性、彈性。磷脂雙分子層的內外兩側是膜蛋白,如球蛋白,有時鑲嵌在骨架中,也能作橫向運動。 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質膜是由兩層染色深的暗層(一層蛋白質的分子層和脂類雙分子層的親水頭)
27、,中間夾著一層染色淺的亮層(脂類雙分子層的疏水尾)組成。這樣的結構稱為單位膜單位膜。 膜結構的液態(tài)鑲嵌模型液態(tài)鑲嵌模型:在脂質雙分子層中鑲嵌著球蛋白分子。膜中的蛋白質有的是特異酶類,在一定條件下具有“識別”、“捕捉”和“釋放”某些物質的能力,從而對物質的透過起主動的控制作用。流動鑲嵌模型流動鑲嵌模型脂類蛋白質糖糖萼糖萼蛋白質脂雙層脂雙層(1)類脂()類脂(Lipid):質膜結構的分子骨架,主要是磷脂質膜結構的分子骨架,主要是磷脂磷脂性質磷脂性質:在水環(huán)境中形成的雙分子層(在水環(huán)境中形成的雙分子層(Bilayer)是)是 雙分子層雙分子層水溶性分子難以通過的天然屏障。水溶性分子難以通過的天然屏障
28、。例證:例證:水溶液中:超聲水溶液中:超聲 磷脂酰膽堿磷脂酰膽堿+卵磷脂卵磷脂 脂質體脂質體水水膜脂主要有:膜脂主要有:卵磷脂卵磷脂腦磷脂腦磷脂鞘磷脂鞘磷脂 磷脂酰絲氨酸磷脂酰絲氨酸水水(2)膜蛋白:膜蛋白:與磷脂雙分子層結合,與磷脂雙分子層結合, 執(zhí)執(zhí)行各種功能:行各種功能: 運輸載體:運輸載體:各種分子泵,離子泵;各種分子泵,離子泵; 酶:酶:催化劑、催化劑、膜反應;膜反應; 受體:接收和傳導受體:接收和傳導 化學信號;化學信號; 連接:連接細胞骨架與胞外基質的分子連接:連接細胞骨架與胞外基質的分子結構。結構。1. 跨膜蛋白跨膜蛋白2.鑲嵌蛋白鑲嵌蛋白3.共價蛋白共價蛋白4.非共價蛋白非共
29、價蛋白(1)流動)流動分子雙層分子雙層 內外內外 層的脂與蛋白質不盡相同;層的脂與蛋白質不盡相同;糖鏈均在外表面(識別,免疫)。糖鏈均在外表面(識別,免疫)。( 2 )不對稱性不對稱性 膜蛋白分布不對稱膜蛋白分布不對稱脂質雙層鑲嵌蛋白跨膜蛋白膜表面蛋白細胞膜選擇透性細胞膜選擇透性 細胞膜只允許某些分子或離子進入或者排出細胞的特性,是細胞膜細胞膜最基本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它能阻止細胞內的許多有機物(如糖和可溶性蛋白)從細胞內滲出,又能調節(jié)水和鹽類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進入細胞,使細胞能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從而維持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吞噬作用吞噬作用 把外界固態(tài)物質吞入細胞內把外界固態(tài)物質吞入
30、細胞內的過程的過程。吞噬的顆粒外包一層來自質膜的薄膜,叫做吞噬體。后者與溶酶體靠近,兩者的膜互相融合形成消化泡;不能消化的剩留殘渣排出細胞外。如有的原生動物(如變形蟲)用吞噬作用攝取營養(yǎng)。主動運輸主動運輸 細胞中物質運輸的一種重要方式。它的特點是,物質運輸是逆濃度梯度進行的,即從低濃度方向向高濃度方向進行。需消耗能量。例如Na+、K+離子透過細胞膜的運輸,就是主動運輸??捎免c一鉀泵假說來解釋,該學說認為在膜上有一種Na+-K+-ATP酶,通過磷酸化和脫磷酸化引起ATP酶一系列構象變化,從而造成離子轉位。主動運輸的機制還在進一步研究中。主動運輸是活的生物膜主動運輸是活的生物膜的特性。的特性。 細
31、胞膜細胞膜使細胞內外環(huán)境隔開,造成穩(wěn)定使細胞內外環(huán)境隔開,造成穩(wěn)定的內環(huán)境,的內環(huán)境,具有保護作用具有保護作用。控制著細胞內外??刂浦毎麅韧馕镔|的交換作用。細胞膜具有物質的交換作用。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作選擇透過性作用用。過膜的物質運輸方式有自由擴散、協(xié)助。過膜的物質運輸方式有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主動運輸和內吞外排(胞吐)等形式。擴散、主動運輸和內吞外排(胞吐)等形式。膜上有許多酶,是膜上有許多酶,是細胞代謝進行的重要部位細胞代謝進行的重要部位。例如膜上的球蛋白與多糖結合成糖蛋白使細例如膜上的球蛋白與多糖結合成糖蛋白使細胞不致被周圍的酶所消化;有些糖蛋白是抗胞不致被周圍的酶所消化;有些糖蛋白
32、是抗原,具有高度的異性。細胞膜還是一種通訊原,具有高度的異性。細胞膜還是一種通訊系統(tǒng),細胞膜與細胞識別、激素作用有關;系統(tǒng),細胞膜與細胞識別、激素作用有關;此外對能量轉換、免疫防御、細胞癌變此外對能量轉換、免疫防御、細胞癌變等方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質膜具有多種生理功能質膜具有多種生理功能1.維持穩(wěn)定的細胞內環(huán)境;2.控制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有選擇 性地使物質通過或排出廢物;3.吞食外圍的液體或固體小顆粒;4.參與胞內物質向胞外分泌;5.接受外界的刺激和信號;6.還參與細胞的相互識別的功能。 生物膜生物膜 細胞、細胞器和其環(huán)境接界的所有細胞、細胞器和其環(huán)境接界的
33、所有膜的總稱膜的總稱。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真核細胞除質膜(細胞膜)外,還有細胞核、線粒體、內質網、溶細胞核、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高爾基體、葉綠體酶體、高爾基體、葉綠體等細胞器膜。 生物膜形態(tài)上都呈雙分子層的片層結構,即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位于其表面或鑲嵌其中,生物膜厚度約510納米。不同的生物膜有不同的功能。 質膜質膜和物質的選擇性通透、細胞對外界的信號的識別作用、免疫作用等密切相關;神經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神經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是高度分化的可興奮性膜,起著電興奮、化學興奮的產生和傳遞作用;葉綠體內的類囊體膜和葉綠體內的類囊體膜和光合細菌膜光合細菌膜可將光能分化
34、為化學能;線粒線粒體內膜體內膜可將細胞呼吸中釋放的能量合成ATP;內質網膜內質網膜是蛋白質及脂類生物合成的場所 所以生物膜在活細胞的物質、能量及生物膜在活細胞的物質、能量及信息的形成、轉換和傳遞等生命活動過程信息的形成、轉換和傳遞等生命活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結構中,是必不可少的結構。質膜(質膜(plasma membrane)內質網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高爾基體(高爾基體(Golgi body)溶酶體(溶酶體(lysosome)線粒體(線粒體(mitochondria)葉綠體(葉綠體(chloroplast) (二)細胞質及其細胞器(二)細胞質及其細胞器 細胞質
35、是質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細胞質是質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的原生質。 細胞質可分胞基質和細胞器。細細胞器胞器是細胞內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亞細胞結構,胞基質是無色透明的膠體物質。 胞基質能維持細胞器的實體完整性提供所需要的離子環(huán)境,供給細胞器行使功能所必須的物質。同時,胞基質本身還進行某些生化反應。 細胞器細胞器 即“細胞器官”,細胞質中由原生質分化而成的、具有一定形態(tài)和特定功能的結構。 線粒體、質體、內質網、高線粒體、質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溶酶體、(中爾基體、核糖體、溶酶體、(中心體)、液泡等心體)、液泡等。糙面內質網糙面內質網光面內質網光面內質網形成面成熟面空腔分泌小泡溶酶體(ly
36、some)外膜嵴基質膜間隙內膜基粒類囊體內膜外膜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主要成分:蛋白質、RNA功 能:按照mRNA 的指令合成多肽鏈胞質骨架 微絲 微管中間 纖維核骨架 核纖層 核基質 1質體 質體是綠色真核植物所特有的細胞器。在幼齡細胞中,質體尚未分化成熟,稱為原質體或前質體。 根據色素和功能的不同。 葉綠體 有色體 白色體 質體質體是 植物細胞中的一類細胞器。早在1883年就被提出。也是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質體隨細胞的生長而增大,并能分裂增殖。與細胞的代謝過程密切相關。葉綠體葉綠體 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細胞器。形態(tài)因植物的種類而異,在藻類中,葉綠體形態(tài)多樣,而且體積也大,其大小可達
37、100微米,有網狀、帶狀、裂片狀、星形等。在高等植物中,葉綠體為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510微米,厚度約23微米。葉綠體在細胞內的數目也不一定,如藻類細胞,有的僅有一個。但在高等植物細胞中可多達100個以上。 在電子顯微鏡下,高等植物的葉綠體為雙層膜結構。外膜光滑,包圍在外,內膜層形成了許多扁平封閉的小囊,叫類囊體類囊體,是內部組織的結構單位。大的類囊體叫基質類囊體,它們之間由基質片層相連,許多類囊體象圓盤一樣疊在一起構成了內膜系統(tǒng)的基粒片層基粒片層。光合作用系統(tǒng)所有的色素: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都在基粒片層上。葉綠素獲取太陽光的能量并把這些能量用于有機物的合成。因此,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如果沒
38、有這些細胞器,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一葉綠體和線粒體一樣,含有樣,含有DNA和和RNA,具有自己的遺傳系統(tǒng),具有自己的遺傳系統(tǒng)和合成蛋白質的系統(tǒng),在遺傳上有相對的獨立和合成蛋白質的系統(tǒng),在遺傳上有相對的獨立性性。有色體有色體 又稱“雜色體”。植物細胞中含有色素的質體。色素為葉黃色素為葉黃素、胡蘿卜素等,呈現黃色或桔素、胡蘿卜素等,呈現黃色或桔紅色。在高等植物的花瓣、果實紅色。在高等植物的花瓣、果實和根和根等器官中表現出來。它的光合作用的能力已處于不活動的狀態(tài)。它們能積累淀粉和脂類。白色體白色體又稱無色體無色體。植物細胞質中不含色素的質體,如植物體內的分生組織和見不到陽光的塊
39、莖等細胞內的質體。有制造和貯藏淀粉、蛋白質的功能。白色體的前體為“原質體”,它進行多次分裂成為白色體,或為葉綠體。在黑暗中生長的植物的質體,也是白色體的一種類型。形態(tài)結構形態(tài)結構功能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量轉換器能量轉換器內膜內膜外膜外膜基質層基質層基粒基粒類囊體類囊體類囊體間隙類囊體間隙基質基質膜間隙膜間隙 三種質體的關系三種質體的關系 有色體多從葉綠體轉化而來,積累脂類和淀粉。白色體 ,近球形,存在于甘薯(番薯)、馬鈴薯地下貯藏器官中,種子的胚及少數植物葉的表皮細胞中也有存在。包括合成淀粉的造粉體、合成脂肪和油的造油體,合成蛋白質的糊粉體等等。 在一定條件下,一種質體可轉變?yōu)樵谝欢l件下
40、,一種質體可轉變?yōu)榱硪环N質體。另一種質體。葉綠體葉綠體白色體白色體有色體有色體三種質體三種質體的關系的關系你能夠舉例嗎? 2、線粒體、線粒體 除細菌、藍藻和厭氧除細菌、藍藻和厭氧真菌外,生活的細胞一般真菌外,生活的細胞一般都有線粒體。線粒體呈粒都有線粒體。線粒體呈粒狀、棒狀、絲狀或分枝狀。狀、棒狀、絲狀或分枝狀。線粒體較小,直徑一般為線粒體較小,直徑一般為 05-10微米。微米。 線粒體結構線粒體結構 顯微鏡下用詹納斯綠B染色才能看到。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線粒體有一層外膜外膜和一層內膜內膜,內膜在許多部位向內褶疊成管狀或擱板狀突起稱為嵴嵴。嵴間的空間為基質基質,其中含有DNA、蛋白質、核糖體、
41、類脂球等。在基質和內膜中,有ATP酶,與呼吸作用有關。 線粒體的功能線粒體的功能 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場所,提供能量。 細胞中線粒體的數量是不定的,活躍細胞(如肝細胞)的線粒體可能有1000個以上,在電子顯微鏡下,每個線粒體以雙層膜為界,外膜平滑包圍于外,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嵴。線粒體的膜與細胞膜相似,它們含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部分蛋白質嵌在脂質雙層中。 自60年代以來,認為內膜和嵴與外膜完全不同,內膜和嵴上有許多帶柄的顆粒狀結構內膜球,它是線粒體進行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的基本單位。線粒體是形成ATP的主要場所,有細胞的有細胞的“動力工廠動力工廠”之稱。之稱。 線粒體基質內有自身的DNA、
42、RNA及蛋白質、酶系和生化過程中間產物等液態(tài)物質。因此,DNA可自我復制,具有一定的遺傳獨立性遺傳獨立性。形態(tài)結構形態(tài)結構功能功能半自主性半自主性能量轉換器能量轉換器外膜(外膜(outer membrane)內膜(內膜(inner membrane)嵴(嵴(crista)基質(基質( matrix)膜間隙(膜間隙(intermembrane space) 線粒體進行氧化磷酸化,產生線粒體進行氧化磷酸化,產生ATP,是,是細胞的細胞的“動力工廠動力工廠”。1.腔內都有成環(huán)狀腔內都有成環(huán)狀DNA,70S 核糖體。核糖體。2.它們都能自行分化。它們都能自行分化。3.但部分蛋白質還要在但部分蛋白質還要
43、在 胞質內合成胞質內合成 3核糖核蛋白體核糖核蛋白體(核糖體)核糖體) 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核蛋白體含有大約40%蛋白質蛋白質和60%的RNA。核糖體大小約15-30納米的小顆粒,由大小兩個亞單位組成。 核糖體常幾個到幾十個與信使RNA分子結合成念珠狀的復合體,稱為多聚核糖體。 核糖核蛋白體,簡稱核糖體核糖核蛋白體,簡稱核糖體所有的細胞中都可見到。 核糖體呈顆粒狀結構,橢圓形,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直徑150250A(埃),基本成分是蛋白質、酶和RNA,在真核細胞中,一種是附著在內質網上,一種在細胞質里呈游離狀。在原核細胞中,核糖體是附著在細胞膜上的。 內質網表面的核糖體內質網表面的核糖體,所合
44、成的蛋白質分子量大,分泌到細胞外,如抗體,膠元蛋白和酶等。游離的核糖體游離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供細胞本身的生長、發(fā)育和分化作用,或者是合成一批特殊蛋白質,如血紅蛋白。 在進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時,執(zhí)行功能的核糖體不是一個而是幾個或幾十個核糖體,通過一條信使RNA間隔地串在一起,成念珠狀。上面的每個核糖體都可合成一條肽鏈,這樣便大大的提高了合成的效率這樣便大大的提高了合成的效率。當蛋白質合成完畢時,兩個亞基又解離開。 核糖體是合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細成蛋白質的細胞器胞器,它的主要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與成分是蛋白與 RNA,其唯一的其唯一的功能是按照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的指令用氨基酸合成用氨基酸
45、合成多肽鏈。多肽鏈。 4、內質網、內質網 是胞基質中的膜系統(tǒng)。在電鏡圖象上表現為成對的平行的膜轉成的囊、泡或更大的“池”。其立體構型將基質隔成許多間室,有利于種種不同的系列化反應的進行。膜的外表面附有核糖體顆粒的稱粗糙型內質網;膜的外表面沒有核糖體顆粒的稱光滑型內質網。其功能不同。 粗糙型內質網參與蛋白質合成,并運輸和貯存蛋白質。 光滑型內質網與脂類、激素合成有關。內質網是許多細胞器的來源?;绢愋突绢愋凸δ芄δ苄盘柤僬f信號假說粗面內質網粗面內質網(rER)光面內質網光面內質網(sER)1、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的合成2、脂類的合成、脂類的合成3、蛋白質的修飾、蛋白質的修飾4、新生多肽的折疊與
46、組裝、新生多肽的折疊與組裝 5、高爾基體、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由扁平內凹的囊泡或槽庫、致密小泡和分泌小泡組成。高爾基體來源和內質網有關。致密小泡來自內質網,結合形成高爾基體囊泡,囊泡的凸面稱形成面,凹面稱成熟面。 高爾基體在植物細胞內的功功能能是合成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構成細胞壁的多糖類物質,同時將多糖或多糖與蛋白質的復合物以高爾基小泡的形式運輸到細胞的某些部位。具有分泌作用,并參與細胞壁的形成。形態(tài)結構形態(tài)結構功能功能1、蛋白質修飾與加工(糖基、蛋白質修飾與加工(糖基 化等)化等)2、蛋白質的分揀、蛋白質的分揀3、蛋白質和脂的運輸蛋白質和脂的運輸4、蛋白質分泌等、蛋白質分泌等 6、溶酶體、溶酶體
47、 常為圓球形,只有一層膜包圍,含有活性范圍非常廣泛的各種水解酶類,以酸性磷酸酶為特有的酶。 溶酶體在細胞內起消化作用,能降解生物大分子。進行異體吞噬、自體吞噬甚至發(fā)生自溶作用。 溶酶體是內質網分離出來的小泡形成的。 溶酶體溶酶體是是 細胞質內的一種球形細胞器。直徑約0.5微米,比重1.15,外有一層膜與細胞質分隔,以含有酸性水解酶(30多種)為特征,具有消化作用。 從高爾基體芽生出來的初級溶酶體初級溶酶體與來自細胞內外的物質結合,就形成次級溶次級溶酶體酶體。當與外來顆粒如細菌結合,就成為吞噬溶酶體吞噬溶酶體,消化后剩余部分叫做殘渣體殘渣體。在正常細胞中,水解酶只局限于溶酶體內。當細胞壞死時,溶
48、酶體外膜破裂,酶溢出進入細胞質,使細胞發(fā)生自溶。結構類型結構類型功能功能 根據溶酶體處于完成其生理功能根據溶酶體處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階段,大致可分為:的不同階段,大致可分為:初級溶酶體(初級溶酶體(primary lysosome)次級溶酶體(次級溶酶體(secondary lysosome)殘余小體(殘余小體(residual body)溶酶體的標志酶是溶酶體的標志酶是酸性水解酶酸性水解酶清除無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細胞器及衰老損傷清除無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細胞器及衰老損傷和死亡的細胞,為新細胞的產生創(chuàng)造條件。和死亡的細胞,為新細胞的產生創(chuàng)造條件。防御功能防御功能例如:例如:1.兩棲類
49、發(fā)育過程中蝌蚪尾巴的退化;兩棲類發(fā)育過程中蝌蚪尾巴的退化; 2. 哺乳動物斷奶后乳腺的退化性的變化等過程哺乳動物斷奶后乳腺的退化性的變化等過程都與溶酶體有關。都與溶酶體有關。 7圓球體圓球體 圓球體是一層膜包圍的球狀小體,圓球體含有脂肪酶脂肪酶,是積累脂肪的場所,因而是一種貯藏細胞器,貯藏油滴、脂肪等。 圓球體也具有溶酶體的性質。近年來,認為圓球體與周圍細胞質構界面上存在半單位膜,能被餓酸強烈還原,故圓球體又被稱為類脂球類脂球。 8微體微體 膜內有一單位膜,含有酶,都含有過氧化氫酶、乙醇酸氧化酶與尿酸酶。 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過氧化物酶過氧化物酶體體,與光呼吸有密切關系;另一種為乙醛酸循環(huán)體乙醛
50、酸循環(huán)體,與脂肪代謝有關,能將脂肪分解成糖。 9、液泡、液泡 液泡是植物細胞的顯著特征之一。 液胞內的液汁稱細胞液,其主要成分是水,并含有糖、有機酸、脂類、蛋白質、酶、氨基酸、樹膠、粘液、植物堿、花青素和無機鹽等物質。 花瓣、果實上紅色或藍色是因含有花瓣、果實上紅色或藍色是因含有花青素,花青素的顏色隨著細胞液的酸花青素,花青素的顏色隨著細胞液的酸堿性不同而有變化,酸性時呈紅色,堿堿性不同而有變化,酸性時呈紅色,堿性時呈藍色。如牽牛花:由早上的藍色性時呈藍色。如牽?;ǎ河稍缟系乃{色中午的紅色。中午的紅色。 液泡是液泡是細胞質中一種泡狀結構的細胞器,外有液泡膜與細胞質分開,內含水樣的細胞液,幼年的
51、植物細胞中液泡較小,成熟的植物細胞中液泡很大,往往只存單個大液泡,它幾乎占據了細胞整個體積的90%。細胞質被擠壓成薄薄的一層,緊貼在大液泡的周圍。 植物中的液泡還可保持細胞的緊張度植物中的液泡還可保持細胞的緊張度。高等動物細胞中的液泡不明顯;有些原生動物中也具有液泡,如草履蟲的伸縮泡。通過液泡原生動物可將多余的水和廢物排出體外,以保持細胞恒定的滲透壓。 液泡的生理功能:1.貯藏作用;2.消化作用;3.液泡在維持細胞質的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4.液泡形成的內環(huán)境可以緩沖外界條件的突然變化,因而液泡與植物抗性有關。 10、微管和微絲、微管和微絲 植物細胞質中存在著骨架結構,稱為細胞骨架細
52、胞骨架。構成細胞骨架的三種結構是微管、微絲和居間纖絲。它們和細胞質基質中更細微的纖維狀蛋白系統(tǒng),稱為微梁系統(tǒng)。 微管呈中空管狀或纖絲狀結構,微管的管壁由13條原纖絲集合而成,每條原纖絲由a和月球狀蛋白,即微管蛋白的亞基組成雙體,沿著管徑的長軸呈斜向交替排列。微管在細胞中起支架作用,使細胞保持一定的形狀;微管還參與構成紡錘絲;參與細胞壁的形成和生長;微管也與胞質運動和鞭毛運動有關。 微絲是比微管更細的纖絲。胞質骨架:微絲胞質骨架:微絲核骨架:核骨架: 核纖層核纖層 核基質核基質微管微管中間纖中間纖微絲微絲微管微管中間纖維中間纖維 微絲(肌動蛋白纖維)微絲(肌動蛋白纖維)是指真核細胞中由是指真核細
53、胞中由 肌肌 動蛋白組成的骨架纖維。動蛋白組成的骨架纖維。 細胞松馳素細胞松馳素和和鬼筆環(huán)肽鬼筆環(huán)肽分別對肌動蛋白纖維分別對肌動蛋白纖維的裝配有抑制和穩(wěn)定作用。的裝配有抑制和穩(wěn)定作用。肌肉收縮肌肉收縮微絨毛微絨毛應力纖維應力纖維胞質環(huán)流和阿米巴胞質環(huán)流和阿米巴運動運動胞質分裂環(huán)胞質分裂環(huán) 微管是由微管蛋微管是由微管蛋 白二聚體組成的長白二聚體組成的長管狀細胞器結構,管狀細胞器結構,微管壁由微管壁由13根原纖根原纖維排列組成,微管維排列組成,微管可裝配成單管、二可裝配成單管、二連管(纖毛和鞭毛連管(纖毛和鞭毛中)、三連管(中中)、三連管(中心粒和基體中)心粒和基體中)1、維持細胞形態(tài)、維持細胞形
54、態(tài)2、細胞內運輸、細胞內運輸3、鞭毛運動與纖毛運動、鞭毛運動與纖毛運動4、紡錘體和染色體運動、紡錘體和染色體運動5、基粒與中心粒、基粒與中心粒 由于微管由于微管的動態(tài)裝配過的動態(tài)裝配過程而帶動小泡程而帶動小泡的運動。的運動。復習復習1.線粒體 (1)形狀:粒狀、棒狀 外膜、雙層膜(2)結構 內膜:形成嵴,有基粒有許多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空腔:充滿液態(tài)的基質,還含有少量DNA和RNA 內膜形成嵴,增加了內膜面積,液態(tài)的基質,保證了線粒體各類化學反應得以進行。(3)功能:是進行有氧呼吸的場所,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因此,線粒體被喻為細胞內供應能量的“動力工廠”2.質體(植物細胞所特有的)質體包括
55、白色體、有色體和葉綠體。其中葉綠體是最重要的一種, (1)葉綠體的形狀: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分外膜和內膜) (2)葉綠體 基粒:圓柱狀,由10-100個片層的結構 結構重疊而成,含各種素 含有許多與光合作用有關的空腔 酶,含少量的DNA和RNA 液態(tài)的基質由許多片層結構組成基粒,使葉綠體內的膜面積大大增加。(3)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比較線粒體和葉綠體有何相似和不同的地方比較線粒體和葉綠體有何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均有雙層膜。但線粒體的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而葉綠體沒有。有巨大的內膜面積。線粒體通過形成嵴增加面積,葉綠體的基粒許多片層結構組成,增加面積。均有液態(tài)的基質。均含有酶。但各含
56、的酶的種類不同,酶的種類不同,決定他們具不同的功能。均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內質網由膜結構連成的網狀物,增大細胞內膜面積,膜上附有許多酶和其他東西。4.核糖體粒狀小體,附在內質網上或呈漩離狀態(tài).作用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5.高爾基體(1)植物細胞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2)動物細胞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6.液泡(成熟的植物細胞特有的)泡狀結構,表面有液泡膜,內充滿的液體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各種物質和色 素,植物的花、果實、和葉的顏色,除綠色外,其他的顏色大多由液泡中的色素所 產生。 (三)、細胞核 控制著蛋白質的合成,控制著細胞的生長和發(fā)育。 間期核通常呈圓球形。
57、在幼小細胞中,核居于細胞中央。 在真核細胞中,除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以及哺乳類成熟的紅細胞外,都含有細胞核。在細胞的生活周期內,細胞核有兩個不同時期: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細胞核由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質構成細胞核由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質構成。 1、核膜是雙層膜,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它是細胞核與細胞質的界膜。核模上具有許多孔,溝通細胞核和細胞質間的物質運輸。如神經細胞有1萬多個核膜孔。核膜孔直徑為4001000埃。在細胞病變時核膜孔特別大。 2、一般核中有1個核仁,但也有不少細胞有兩上以上核仁。核仁中的成分有蛋白質、RNA和DNA。核仁的結構也十分復雜,是合成RNA的場所。 3、核液呈透明狀,
58、其中有RNA聚合酶、核糖體小亞基和一些小分子RNA等。 4、染色質是細胞核中重要的結構成分,易被堿性染料著色的物質,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染色體的基本單位是核小體或核粒。核粒的串珠螺旋化形成染色質纖維,在分裂期進一步螺旋化和盤曲濃縮成為染色體。細胞核是細胞內遺傳物質的儲存、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染色質染色質是指細胞核內易于被堿性染料(如洋紅、蘇木精、龍膽紫等)染上顏色的物質,這些物質是由DNA、蛋白質(組蛋白和非組蛋白)和少量RNA組成。在光鏡下常呈顆粒狀、塊狀、細絲狀交織成網狀的結構。它存在于間期細胞核內,是細胞間期遺傳物質的存在形式。實質上染色質就是間期核內伸展開來的DNA-蛋白質纖維???/p>
59、分為常染色質和異染色質常染色質和異染色質兩部分。DNA是染色質中的主要成分,是遺傳物質。核被膜核被膜染色質和染色體染色質和染色體核仁核仁核糖體核糖體核被膜可分為三個區(qū)域:核被膜可分為三個區(qū)域:核外膜核外膜(outer nuclear membrane):):面向胞質,附有面向胞質,附有 核糖體顆粒,與內質網相連。核糖體顆粒,與內質網相連。核內膜核內膜(inner nuclear membrane):面向核質,表面):面向核質,表面 無核糖體顆粒,膜上有特異蛋白,為核纖層提無核糖體顆粒,膜上有特異蛋白,為核纖層提 供結合位點。供結合位點。核孔核孔(nuclear pore):在內外膜的融合處形成
60、環(huán)狀開):在內外膜的融合處形成環(huán)狀開 口。又稱核孔復合體,是選擇性雙向親水通道口。又稱核孔復合體,是選擇性雙向親水通道.染色質染色質(chromatin)是指間期細胞內由是指間期細胞內由DNA、組蛋白、組蛋白、 非組蛋白及少量非組蛋白及少量RNA組成的線性復合結構,是組成的線性復合結構,是 間間 期細胞遺傳物質存在的形式。期細胞遺傳物質存在的形式。染色體(染色體(chomosome)是指細胞在有絲分裂或減數分)是指細胞在有絲分裂或減數分 裂過程中,由染色質聚縮而成的棒狀結構。裂過程中,由染色質聚縮而成的棒狀結構。 間期染色質按其形態(tài)表現和染色性能可分為兩種類間期染色質按其形態(tài)表現和染色性能可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體育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交通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遷澤達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國熱水箱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安徽礦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五年級數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
- 2025年安徽體育運動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2016-2024)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版農業(yè)貸款反擔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屋頂綠化系統(tǒng)維護合同4篇
- 寒潮雨雪應急預案范文(2篇)
- 垃圾車駕駛員聘用合同
- 2024年大宗貿易合作共贏協(xié)議書模板
- 變壓器搬遷施工方案
- 單位轉賬個人合同模板
- 八年級語文下冊 成語故事 第十五課 諱疾忌醫(yī) 第六課時 口語交際教案 新教版(漢語)
-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記敘文閱讀物象的作用(含練習題及答案)
- 2024年1月高考適應性測試“九省聯(lián)考”數學 試題(學生版+解析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體倉庫組合式鋼結構貨架技術規(guī)范
- EPC項目采購階段質量保證措施
- T-NAHIEM 101-2023 急診科建設與設備配置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