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唐代詩文中的蝴蝶意象_第1頁
試析唐代詩文中的蝴蝶意象_第2頁
試析唐代詩文中的蝴蝶意象_第3頁
試析唐代詩文中的蝴蝶意象_第4頁
試析唐代詩文中的蝴蝶意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目 錄摘要1Abstract1緒論2一、唐代詩文中的蝴蝶意象內涵3一忠貞愛情的代表3二靈魂與死亡的象征4三自由的向往與追求的精神6四生命短暫的傷感與人生的苦悶的哀嘆7二、唐人蝴蝶意象的審美趣向成因9一前代文人對唐代詩人的蝴蝶意象的濡染9二傳統(tǒng)審美文化心理對唐人的影響10結語11參考文獻12致謝13摘要在中國詩文中,蝴蝶這一文學意象自莊周提出的“蝴蝶夢之后,便廣泛的運用在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特別是在唐代,憑著唐代詩人對蝴蝶文化的汲取與繼承并延伸擴展,使忠貞愛情的代表,靈魂與死亡的象征,自由的向往與追求,生命短暫的傷感與人生的苦悶等成為蝴蝶意象的根本內核,本文將通過前代文人對蝴蝶意象內涵的濡染和傳

2、統(tǒng)審美文化心理對唐人的影響來分析唐人對蝴蝶意象的審美趣向成因。關鍵詞:唐詩;蝴蝶;意象;審美情趣AbstractIn China prose, after the butterfly as special image from a butterfly dream,widely used in the poets poetry. Especially in Tang Dynasty, with the poets of the Tang Dynasty butterfly culture and inherit and extended, on behalf of the faithful lo

3、ve, the soul and the symbol of death, desire and pursuit of freedom, sad and life ephemeral world, become the basic kernel butterfly image, investigate its reason, the former literati to butterfly image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culture of Chinese nationalit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estheti

4、c interest.Keywords: Tang Poetry; Butterfly; Image; Aesthetic taste緒論 意象是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和美學的重要概念之一?!耙庀髮π牡膹娬{和照顧,使我國古代藝術家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從而刺激了我國古代藝術創(chuàng)作和理論的開展。蝴蝶一直為中國藝術長河中綿延不絕的一個唯美意象。蝴蝶與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而蝴蝶意象在外國作品中那么很少見到,自莊子提出的“夢蝶后,經(jīng)過開展與演變使蝴蝶意象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特色。國內的研究大多偏向蝴蝶意象的情感蘊含和蝴蝶意象的產(chǎn)生,也就是從蝴蝶的形體與生命形式來解釋蝴蝶意象的產(chǎn)生與情感蘊含。例如蔣

5、向艷的?蝴蝶在中國古典文學里的兩個文化涵義?,而莊子最初的蝴蝶意象至今還是學者的重點研究對象,例如劉文英的?莊子蝴蝶夢的新解讀?。僅次于莊子的便是李商隱以“愛情為主的蝴蝶意象的研究以及唐代與近代詩人作品中蝴蝶意象的研究。例如吳晶的?論蝴蝶意象在李商隱詩中的多重涵義?和張新的?新詩中的蝴蝶意象?,還有不可無視的,就是從對蝴蝶意象的分析來折射民族審美文化心理、歷史文化內涵和中國傳統(tǒng)思想。 本論文主要對唐詩中出現(xiàn)的蝴蝶意象進行分類,整理出在唐代詩人對蝴蝶賦予的主要意象,從而理解唐代盛行的蝴蝶意象對至今的影響與蝴蝶某些意象的固化。在中國文學史中,蝴蝶以其身美、形美、色美、情美而廣受詩人們的喜愛。在詩中

6、蝴蝶超越了作為昆蟲本身的含義,成了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的詩意存在,也就是成為了特定的象征符號。經(jīng)文人長期的渲染和文化積淀,至唐朝,蝴蝶意象成為特定的情感載體的運用到達了一個頂峰,承載著更豐富的情感和意蘊。意象是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和美學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古詩詞中的一個范疇;從藝術角度而言,古典詩詞中的蘊含就是由意象組合而成的,所謂的意象就有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結合了形象和感情意蘊。 沈鴻古詩詞中秋愁意象解讀J文學教育上,2021:56.蝴蝶一直為中國文學長河中綿延不絕的一個唯美意象。蝴蝶與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自莊子提出的“夢蝶后,蝴蝶意象便在古詩文中隱匿去了,這一隱就隱去了八百多年。

7、直到南宋的鮑照,才重新又關注到蝴蝶意象。而蝴蝶意象出現(xiàn)最多的是在唐代時期,最具代表的詩人是李商隱,他在?錦瑟?一詩中直接化入莊周夢蝶的典故,和一千一百多年前的莊子做了一個空前絕后的照應。至此,蝴蝶的意象在中國唐代詩文中得到了延伸和升華,也就是說,蝴蝶意象在唐代的詩人和詩文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和展示。而在唐代詩人對蝴蝶意象的運用中,“愛情、“靈魂、“自由、“人生感慨這些意象成為了常用的蝴蝶意象。經(jīng)過開展與演變使蝴蝶意象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特色。一、唐代詩文中的蝴蝶意象內涵蝴蝶意象的運用最鼎盛時期是唐朝。在我粗略考略中,大唐詩人中涉及蝴蝶或表達蝴蝶意象的有479首代表性的詩作,蝴蝶意象多彩紛呈,從蝴蝶

8、意象所表達的內涵來看,唐詩中的蝴蝶意象有如下幾類:一忠貞愛情的代表在變幻莫測的世界里,人們對事物總追求著一種永恒與一份執(zhí)著,也是對忠貞愛情的向往與追求,而蝴蝶便成全了人們的這一向往。因為在人們的觀念中,蝶是美好的,能帶給人以無限的想象。蝴蝶忠于情侶,一生只有一個伴侶,雙宿雙飛直至死亡,是昆蟲界忠貞的代表之一。這種一生的堅持與不變是一種執(zhí)著,以致這一屬性暗合的文人的心理,故生發(fā)成獨特的意象固化下來,代表著純潔忠貞的愛情。李白現(xiàn)存的詩作中, 涉及蝴蝶的共有五首,其中李白?長干行二首其二( 郎騎竹馬來)? 一詩中“八月蝴蝶來, 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 坐愁紅顏老。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

9、中華書局,1999:26.寫遙思丈夫遠行經(jīng)商,妻子見到青苔、秋葉、蝴蝶而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渴望丈夫早日歸來;這里用蝴蝶的雙宿雙飛的特質來映射出妻子渴望與丈夫如蝴蝶般雙宿雙飛的愿望,也反映出妻子為丈夫“坐等紅顏老的忠貞愛情。還要指出擅長愛情詩的晚唐詩人李商隱,他很多流傳千古的名作中運用的蝴蝶意象大多與愛情有關,如:李商隱的?蜂?詩中“青陵粉蝶休離恨, 長定相逢二月中。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539.用“青陵粉蝶喻妻子王氏,囑咐其不必離恨重重,期望在二月春暖花開之日,彼此重逢,以此詮釋彼此間真摯的愛情。劉希夷的?公子行?詩中“的的珠簾白日映,娥娥玉顏紅粉妝

10、?;H徘徊雙蛺蝶,池邊顧步兩鴛鴦。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82.詩人把蝴蝶和鴛鴦引入詩中,用昆蟲與水鳥的結合來比喻公子和藝伎的相愛,雙方互相對愛情的盟誓,愿像蝴蝶般雙宿雙飛,像千年古樹般永不變心,這誓言是堅貞的。自李商隱后, 蝴蝶成為愛情的專用意象的代表更為確定了。 (二)靈魂與死亡的象征 在許多作品中的人死后變化成為蝴蝶,蝴蝶之所以可以象征死亡,一個原因是蝴蝶輕盈又會飛翔,非常符合人們心目中靈魂的特點,蝴蝶是靈魂的象征,是中國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蝴蝶意象在中國古文中最早出現(xiàn)于?莊子內篇齊物論? 中:“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適志與, 不知周

11、也。俄然覺, 那么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 蝴蝶之夢為周與? 周與蝴蝶, 那么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方勇,陸永品.莊子詮評M.四川:巴蜀書社,1998:15.這里, 蝴蝶成了夢幻的象征, 充滿了迷離奇幻、飄然靈動的色彩,這是莊周對生死問題的思考, 對死亡的領悟;在莊周心目中, 活著未必勝過死亡,死亡是一種對肉體和現(xiàn)實束縛的解脫, 顯然蝴蝶是最適合表達這一意象的意思。由于莊子開創(chuàng)“蝴蝶夢這一意象的典型性,使得后世詩人在作品中常常借鑒。有受莊子影響的武元衡?西亭題壁寄中書李相公?中“空馀蝴蝶夢,迢遞故山歸。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316.這里的“蝴蝶夢也借鑒

12、了莊子夢蝶的虛幻夢境,正如“人事等浮游,朝暮不自由,打破世界蝴蝶夢價格休。 張兵.五百種明清小說博覽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25.比喻虛幻之事、迷離之事。張祜在?題真娘墓( 在虎丘西寺內)? 里有“佛地葬羅衣,孤魂此時歸。舞為蝴蝶夢,歌謝伯勞飛。翠發(fā)朝云在,青娥夜月微。傷心一花落,無復怨春輝。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510.借用了莊子的經(jīng)典“蝴蝶夢表達自己對生死的感慨, 相對于莊子少了幾分灑脫, 更多的是一種感傷與哀嘆。白居易的?秋蝶?中“夜深白露冷,蝶已死叢中。朝生夕俱死,氣類各相從。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431.黃昏

13、的涼風吹散了美好的景象,瑟瑟秋風,不僅“吹落了秋花,也“吹落了蝴蝶,這是一種傷感的畫面,也是一種對生命的頓悟;“朝生夕俱死,氣類各相從。不見千年鶴,多棲白丈松。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431.世間萬物各有其主,也各適其天。秋蝶有秋蝶的歸處,仙鶴有仙鶴的棲居。這是對死亡的頓悟。人死后,會變成各種各樣的動物或者其他的東西,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十分普通的輪回觀念,特別是當佛教傳入中國后這種觀念就越來越深入人心。之所以把蝴蝶與靈魂聯(lián)系在一起,也與蝴蝶的生理特征有關;蝴蝶屬于完全變態(tài)昆蟲,一生經(jīng)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次蛻變,每次蛻變都是一次重生和撕心裂肺的疼痛。世人感慨蝴蝶展翅

14、翩躚的美麗,實際上是從蝴蝶破繭而出、振翼飛翔的大痛快、大超脫中找到抵御生死的信念,在痛苦生命邊緣一旦進入再生的循環(huán),便可獲得重生?;蛟S蝴蝶由蛹成蝶, 由蠕動到飛翔隕落的一生經(jīng)歷讓古代人感到好奇并怦然心動, 由此認為翩躚的蝴蝶與人們所相信不死的靈魂轉世投胎后的永恒飄搖有極相似之處, 從而形成形象互滲和物化。也可以代表著一種超脫、唯美、而脆弱的性格。 這種化蝶的文化意識在古代就十分流行, 是一種輪回觀念的表現(xiàn)形式, 這種表現(xiàn)形式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精神上的寄托,而這種寄托表達人們所崇尚靈魂不死的“永恒。三自由的向往與追求的精神蝴蝶棲息于花叢、草木之間,隨風飛揚,聞香而至,餓即食、累即歇

15、,自由蹁躚,無拘無束,使人體味到回歸大自然的逍遙自在。也可能是蝴蝶扇動羽翅乘風而飛的輕柔姿態(tài)與悠然神態(tài),使人覺得對蝴蝶的悠游自在是渴慕而不可及的,人們會從這里得到某種聯(lián)想,特別是當感情受到壓制時,對蝴蝶無拘無束的行為更加的向往。于是詩人托蝶抒懷,表達對自由的渴望。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中“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225.此句寫蝴蝶和蜻蜓在江頭自由游走的樣子,從?曲江二首?可看出詩人不想因紛繁世事而錯過眼前美景,讓自己在美景中忘卻現(xiàn)實煩惱,自由自在。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

16、京:中華書局,1999:227.此詩在描繪的一幅春色滿園的美景,彩蝶繞著花瓣流連忘返,它們隨性的圍繞著花枝翩翩起舞,花旁的小路上,還有清脆啼鳴的黃鶯,“自在是黃鶯的狀態(tài),也是是詩人的內心的真實寫照,無論是景色還是詩人都給人一種怡然自得、自由閑適的情境。錢起的?衡門春夜?寫道:“不厭晴林下,微風度葛巾。寧唯北窗月,自謂上皇人。叢筱輕新暑,孤花占晚春。寄言莊叟蝶,與爾得天真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237.其中詩人與清風、明月一樣,無憂無慮得就如莊周夢中之蝶,率性天真,無拘無束,表達了他們對自由生活的熱愛;還有錢起的?題崔逸人山亭?有“藥徑深紅蘚,山窗滿翠微。羨君花下灑

17、,蝴蝶夢中飛。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239.一條幽徑上長滿了紅蘚,映襯著窗外的滿眼的翠綠,人生美事也不過美景配美酒,不一會便化成了蝴蝶夢中飛舞,這般愜意也只有真正體悟到莊子夢中蝶的樂趣。馮延巳的?阮郎歸?“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898.暮春時節(jié)已近,青梅已結子,子長得顆顆小豆,柳條細長得像畫上眉,日長氣暖,蝴蝶不知從何而至,在花間飛舞,好一幅鬧春圖畫,此詩寫仲春景色,人物踏青的慵困心情,這何嘗不是一種雍容蘊籍而自由自在的姿態(tài)。 蝴蝶的生存空間是美好的、自在的、賞心悅目的, 蝴蝶給人的感覺是靈動的、純潔的

18、, 斑斕多情而又自由感性, 呈示的是一種美好的生存狀態(tài)。這些詩作描繪的畫面色彩艷麗, 動靜結合, 或是觀蝶成趣, 或是蜂蝶成群、結伴飛行, 或是蝶戀花、花引蝶, 無論是自然還是人文的美好的景象, 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自由自在的氣氛、美好的生存形態(tài)以及詩人對自由的美好理想的無限向往。四生命短暫的傷感與人生的苦悶的哀嘆從創(chuàng)作心理學的角度上發(fā)現(xiàn)人們的常常在最為低谷、失意、痛苦時尋找發(fā)泄口而創(chuàng)作出曠世之作。所以人生的苦悶、迷茫、失落、感傷自古以來就是失意文人詠嘆的主題。在唐代古詩里,“蝴蝶往往用于失意、感傷等情緒的代表,正如蝴蝶生命的短暫與脆弱而引起人們的憐惜和哀嘆,從另一層面?zhèn)鬟_出詩人獨特的情思。如杜

19、甫的?小寒食舟中作?的“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233. 詩中布幔閑卷,舟中寂寥,蝴蝶翩躚,穿空而過,這里的蝴蝶的運用突出了詩人年邁孤獨的失落之感,就因蝶鷗往來自如的景色,引發(fā)出困居舟中的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之情。李商隱的?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一詩中“戰(zhàn)功高后數(shù)文章,憐我秋齋夢蝴蝶。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541.此以莊周自喻,寫懷才不遇的失意與感傷;和他的?屬疾?中“秋蝶無端麗,寒花更不香悲嘆蝴蝶絢麗人生的短暫,香消蝶殞,“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悵臥遙帷 中華書局編輯

20、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539.又增添了幾分悲憐之情,借蝶惜花來影射出自己知音難覓,無人賞識、愛憐的苦悶哀嘆。王駕的?雨晴?詩中“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蛺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690.寫驟雨方晴后,詩人來到春花殘落的小園里,看著蜂蝶紛紛離去而引發(fā)惜春的迷惘與惆悵和時光已逝的傷感。李賀?惱公?中“腸攢非束竹,弦急是張弓。晚樹迷新蝶,慘蜺憶斷虹。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391.寫出了黃昏樹影與歸來的蝴蝶之間依依不舍的情狀,花期短暫,蝶命微簿,以致發(fā)出“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悲傷與哀嘆

21、。崔涂的?春夕?詩里有“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guī)枝上月三更。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679.詩人從“蝴蝶夢中獲得片刻的回鄉(xiāng)之樂,但夢醒后,自己依舊孤眠異鄉(xiāng),這只不過像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乘風翩飛,超脫于世,但夢畢竟虛幻而短暫,醒來之后,蝴蝶還是蝴蝶,莊周還是莊周,家園依舊遠在萬里之外,這種空虛、失望、惆悵又籠罩心頭,思鄉(xiāng)之情愈濃!蝴蝶因生理的特征迎合了詩人對生命短暫與人生苦悶的情感需求,使得唐詩中“這一蝴蝶意象常為出現(xiàn)。綜上述,唐詩中的蝴蝶意象具有對忠貞愛情的追求,對真摯情感的永恒向往;對靈魂與死亡輪回的態(tài)度;對自由的向往與追求;對生命短暫的傷感與人生的苦悶等。這些

22、意象內涵在唐人的審美趣向中隨著前代文人的渲染與時間的堆積而漸漸固化下來,形成對這一意象的集體文化認識。二、唐人蝴蝶意象的審美趣向成因一前代文人對唐代詩人的蝴蝶意象的濡染“意象這一概念最早產(chǎn)生與秦國兩漢時期,也是最早由王充在哲學范疇內討論;將“意象這一概念引入文藝美學中的是魏晉時期的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 一書中提道:“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遠斤;此蓋馭問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繆俊杰.文心雕龍美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38.這肯定了意象這一概念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作用。這也為后來的意象藝術創(chuàng)作上開拓了新領域與思考方式。而在中華文化典籍中很早就有了對“蝴蝶這一意象的涉及如:?列子?、?莊子

23、?、?古今注?、?報樸子?、?搜神記?、?列異傳?、?荊楚歲時記?、?南方草木狀?等。在中國詩文里,蝴蝶這個意象,不得不提的是莊周“蝴蝶夢開啟了中國蝶文化之先河。其典故經(jīng)常被唐詩人用于各種夢境之中,并得以延伸,借以傳達獨特而深邃的情思。繼承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創(chuàng)新是最好的繼承,唐詩中對“蝴蝶意象的詮釋與運用離不開對前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典籍詩文的繼承、加工、再創(chuàng)造。南北朝文人作品中亦不乏蝴蝶的倩影,如晉代干寶的?搜神記?載有“韓憑化蝶雙飛的典故,此外,北魏溫子昇有?詠花蝶?詩,南朝梁裴子野有?詠雪詩?詩,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有?詠蝶詩?詩,南朝梁王僧孺有?春閨怨?詩,南朝梁劉勰有?文心雕龍指瑕?詩等。從莊子和魏

24、晉、南北朝文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前代文人對唐代詩人的濡染。不同時代文人心理上的認同感,某種程度上又固化了美的化身蝴蝶在唐詩人心目中的地位。最后也有唐代對六朝詩歌的崇尚與肯定,蕭統(tǒng)在?文選?中提出“夫文典那么累野,麗亦傷浮,能麗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質彬彬,有君子之致,這一觀點也加深了唐代詩人對蝴蝶的喜愛。(2) 傳統(tǒng)審美文化心理對唐人的影響“蝴蝶夢是中國人的一種夢境,一種與現(xiàn)實對立的夢境,他們只想把希望寄托在另一個世界,一種夢里的世界,一種夢想中的世界,也可以說是死后超脫的世界,讓生活中的痛苦和煩惱在另一個世界里尋求補償。而這種意識便是中國詩人習慣的一種表達方式。孔子有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

25、以群,可以怨。用心去感受經(jīng)營自己的內在世界,用曲折的表達方式抒發(fā)失落和憤懣之情,尋找心里上的補償,中國人在現(xiàn)實世界中遭到打擊后,通常采用的一種做法。正是這樣的傳統(tǒng)思想造就了蝴蝶這一意象的形成。自古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方式:成雙成對的適配,渾身上下每處都是均勻對稱,輕盈又會飛翔,以及蝴蝶選擇與之相伴的物象是眾多植物中最美麗的花,也因蝶沾附著花的馨香與美麗的高潔,與花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而引發(fā)了唐代詩人們相應的心理聯(lián)想與情緒波動,加上在繁盛的唐朝人們喜歡富貴瀟灑的風度,因為外交的擴展使得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尚行。使得蝴蝶的生活環(huán)境與生理特征符合了唐代詩人的審美情趣。故而,優(yōu)美淡雅的蝴蝶無形之中自然成為了唐代詩人寵愛的對象,在唐詩中大放異彩,得到了世人一致認同。蝴蝶寄托了人們難以割舍的情懷,與華夏民族的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