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的主要變化(一)2011-07-10 10:46|(分類:砼)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的主要變化(總結篇)2011-08-03 09:14|(分類:砼)要點總結: 即使很多具體細節(jié)問題記不過來,至少要知道以下最基本、最常用的幾點。大的原則方面: 為了與新的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3相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表達式由原先的“按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或偶然組合”改為“對持久設計狀況、短暫設計狀況和地震設計狀況”,式中多了個結構構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數(shù)Rd,并將此條由普通條文升格為強制性條文。0S R R = R(fc, fs, ak
2、, )/Rd 將此式加了個前提“當用內(nèi)力的形式表達時”。主要是考慮越來越多的場合使用各種有限元軟件對二維(板狀)、三維(塊體)構件進行力學分析,計算輸出的結果很多是以應力表達的。到了配筋計算階段,從原規(guī)范找不到依據(jù)。此次明確表示“可將應力按區(qū)域等代成內(nèi)力設計值”計算,“也可直接采用多軸強度準則進行計算”。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中,鋼筋混凝土構件驗算撓度、裂縫寬度時改用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而對預應力構件的要求沒有變化。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有所調整:簡化了分類,只分為板件和桿件兩類。對于桿件類,一類、二a類環(huán)境下的要求有所降低。三類環(huán)境分成三a、三b,要求有所提高。淘汰了HPB235級鋼,代之以H
3、PB300級,準備淘汰HRB335級,提倡使用HRB400級以及新增的HRB500級。I 級鋼成為300級,級鋼是500級。預應力筋增加了螺紋鋼筋,淘汰了刻痕鋼絲。 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由原先的兩式合為一式?;炷磷饔庙椙懊娴南禂?shù)取值沒變,只是給了個符號cv,箍筋作用項的系數(shù)統(tǒng)一取為1.0。抗沖切式中系數(shù)有所提高。 正截面偏心受壓承載力計算中,沒有了“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二階效應問題放到M的設計值中考慮。也就是說,將此公式理解為真正的截面計算公式,而不是桿件計算公式,概念上更合乎邏輯。 鋼筋錨固方面,表達形式有變化,具體取值基本沒變化;補充了兩種機械錨固的形式。 結構分析方面有了規(guī)定。 有舒
4、適度要求的樓蓋結構,要進行豎向自振頻率驗算。 預應力損失計算有調整,構造要求有補充。 總體特點除在最前面提到的以外,還有以下三方面:參考國外規(guī)范,如防連續(xù)倒塌、裂縫控制等級、二階效應計算、沖切驗算、表層配筋等;移植其他規(guī)范、規(guī)程,如耐久性、并筋、既有結構設計、無粘結預應力等;將一些有一定應用普及程度的內(nèi)容補充列入,如板柱體系、機械錨固措施等。仍有爭議或有改動余地的地方:“剪跨比”的概念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方法裂縫寬度計算方法多軸本構關系及破壞準則結構分析方法章節(jié)變動:預應力補充內(nèi)容后由第6章調到第10章修訂原則: 提高安全儲備,保證結構安全 提高抗災能力,以人為本 完善耐久性設計 高性能高強材
5、料的應用 規(guī)范合理分工協(xié)調修訂的主要內(nèi)容:(1)增加結構方案和結構防倒塌設計的原則,提高結構在偶然作用下的抗災性能。(2)面對我國大量既有建筑安全性與改造的迫切需要,增加既有結構設計的原則規(guī)定。(3)調整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荷載組合,以及預應力構件的驗算要求。(4)增加樓蓋舒適度的設計,控制結構豎向自振頻率。(5)完善耐久性設計方法,適當增加鋼筋保護層厚度,提出了使用期維護、管理的要求。(6)淘汰低強度鋼筋,采用高強2高性能鋼筋,提出鋼筋延性(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的要求。(7)解決配筋密集的困難, 提出并筋(鋼筋束)配置的規(guī)定。(8)擴充結構分析內(nèi)容及各種效應的分析方法,提出非荷載效應(溫度、收
6、縮)分析的原則。(9)完善結構構件考慮二階效應的計算方法。(10)適應復雜結構非線性分析及設計, 完善材料本構關系及混凝土多軸強度準則的內(nèi)容。(11)增加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的安全性, 完善雙向受剪設計方法, 調整沖切承載力計算。(12)補充拉、彎、剪、扭復合受力構件設計的相關規(guī)定, 明確應力配筋的有關要求。(13)調整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裂縫寬度及剛度的計算方法, 計算結果略有放松。(14)改進鋼筋錨固和連接的方式, 補充完善機械錨固、機械連接等手段。(15)考慮配筋特征值調整鋼筋最小配筋率, 增加安全度, 同時控制大截面構件的最小配筋率。(16)在梁柱節(jié)點中引入鋼筋機械錨固的有關規(guī)定, 簡化錨
7、固配筋構造。(17)補充、完善各類裝配整體式結構及疊合式(水平、豎向)結構的設計原則及構造要求。(18)調整預應力混凝土收縮、徐變及新工藝、新材料預應力損失計算的規(guī)定。(19)增加無粘結預應力的有關內(nèi)容, 補充、完善各種預應力構件的配筋構造措施。(20)調整混凝土構件抗震等級以及有關內(nèi)力調整的規(guī)定, 提出抗震鋼筋延性的要求。(21)調整柱的軸壓比限值、最小截面尺寸、最小配筋率, 適當提高安全儲備。(22)補充、完善筒體及剪力墻洞口、連梁、邊緣構件與樓面梁連接等的設計規(guī)定。(23)增加沖切及板柱節(jié)點抗震設計的有關規(guī)定, 補充預應力構件的抗震設計要求?;炷两Y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的主
8、要變化(二)來源:王曉虹的日志紅色字體為有變化或新增條目第1章 總則1.0.1條中去掉了“技術先進”一詞。1.0.3條增加“本規(guī)范依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 50153及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的原則制定。本規(guī)范是對混凝土結構設計提出的基本要求?!眱删涞?章 術語和符號術語中省去了“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可靠度”、“安全等級”、“設計使用年限”、“荷載效應”、“荷載效應組合”、“基本組合”、“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等其他標準已經(jīng)定義了的常用術語。補充了各類型混凝土構件及構造等混凝土結構特有的常用術語:2.1.10疊合構件 c
9、omposite member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既有混凝土結構構件)和后澆混凝土組成,以兩階段成型的整體受力結構構件。2.1.15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與混凝土之間可保持相對滑動的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2.1.16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通過灌漿或與混凝土直接接觸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相互粘結而建立預應力的混凝土結構。2.1.17 結構縫 structural joint根據(jù)結構設計需求而采取的分割混凝土結構間隔的
10、總稱。(將以往所說的變形縫概念擴展,除了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縫之外,也包括出于其他目的所設的縫。)2.1.18 混凝土保護層 concrete cover結構構件中鋼筋外邊緣至構件表面范圍用于保護鋼筋的混凝土,簡稱保護層。2.1.19 錨固長度 anchorage length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應力所需的長度。2.1.20 鋼筋連接 splice of reinforcement通過綁扎搭接、機械連接、焊接等方法實現(xiàn)鋼筋之間內(nèi)力傳遞的構造形式。2.1.21 配筋率 ratio of reinforcement混凝土構件中配置的鋼筋面積(或
11、體積)與規(guī)定的混凝土截面面積(或體積)的比值。2.1.22 剪跨比 ratio of shear span to effective depth截面彎矩與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積的比值。(中文解釋有疑義)2.1.23 橫向鋼筋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垂直于縱向受力鋼筋的箍筋或間接鋼筋。2.2符號(略)第3章 基本設計規(guī)定本章內(nèi)容變化較大,增加了一些關于結構體系的設計內(nèi)容, 強調概念設計的重要性。由原來的3節(jié)擴充為7節(jié)。3.2結構方案,3.6防連續(xù)倒塌設計原則,3.7既有結構設計原則為新增內(nèi)容。3.1 一般規(guī)定3.1.1混凝土結構設計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 1 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結
12、構選型、構件布置及傳力途徑; 2 作用及作用效應分析; 3 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4 結構及構件的構造、連接措施; 5 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 滿足特殊要求結構的專門性能設計。(性能設計首次列入混凝土結構規(guī)范)原3.1.2條為現(xiàn)3.1.3條,且刪除極限狀態(tài)定義,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中增加“因結構局部破壞而引發(fā)的連續(xù)倒塌”。 結構上的直接作用(荷載)應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GB 50009及相關標準確定;地震作用應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 50011確定。 間接作用和偶然作用應根據(jù)有關的標準或具體條件確定。 直接承受吊車荷載的結構構件應考慮吊車荷載的動力系數(shù)。預制構件制作
13、、運輸及安裝時應考慮相應的動力系數(shù)?,F(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必要時應考慮施工階段的荷載?!爸苯幼饔谩奔赐ǔR饬x上的“荷載”,“間接作用”是指溫度變化、混凝土凝結收縮、約束變形等產(chǎn)生的作用?;炷两Y構的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 50153的規(guī)定?;炷两Y構中各類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宜與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對其中部分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可根據(jù)其重要程度適當調整。對于結構中重要構件和關鍵傳力部位,宜適當提高其安全等級。3.1.6 混凝土結構設計應考慮施工技術水平以及實際工程條件的可行性。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應提出相應的施工要求。未經(jīng)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
14、,不得改變結構的用途和使用環(huán)境。(雖無變化,因為是強條,故列出)3.2 結構方案(本節(jié)為新增內(nèi)容)3.2.1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方案應符合下列要求:1 選用合理的結構體系、構件型式和布置;2 結構的平、立面布置宜規(guī)則,各部分的質量和剛度宜均勻、連續(xù);3 結構傳力途徑應簡捷、明確,豎向構件宜連續(xù)貫通、對齊;4 宜采用超靜定結構,重要構件和關鍵傳力部位應增加冗余約束或有多條傳力途徑。 混凝土結構中結構縫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 應根據(jù)結構受力特點及建筑尺度、形狀、使用功能,合理確定結構縫的位置和構造形式;2 宜控制結構縫的數(shù)量,并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設縫的不利影響;3 可根據(jù)需要設置施工階段的臨時性結構
15、縫。 結構構件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1 連接部位的承載力不應小于被連接構件的承載力,并應保證被連接構件之間的傳力性能;2 當混凝土構件與其他材料構件連接時,應采取可靠的連接措施;3 應考慮構件變形對連接節(jié)點及相鄰結構或構件造成的影響。3.2.4 混凝土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 減小偶然作用效應的影響范圍,避免發(fā)生因局部破壞引起的連續(xù)倒塌;2 滿足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結構耐久性要求;3 節(jié)省材料、降低能耗與保護環(huán)境。3.3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3.3.1 混凝土結構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 1 結構構件應進行承載力計算; 2 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應進行疲勞驗算; 3 有抗震設防要求
16、時,應進行抗震承載力計算; 4 必要時尚應進行結構的傾覆、滑移、漂浮驗算;5 對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引起嚴重后果的重要結構,宜進行防連續(xù)倒塌設計。對持久設計狀況、短暫設計狀況和地震設計狀況,當用內(nèi)力的形式表達時,結構構件應采用下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方式:S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對持久設計狀況和短暫設計狀況應按作用的基本組合計算;對地震設計狀況應按作用的地震組合計算;(其余符號意義不變,從略)3.3.3 對二維、三維混凝土結構構件,當按彈性或彈塑性方法分析并以應力形式表達時,可將混凝土應力按區(qū)域等代成內(nèi)力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第3.3.2條進行計算;也可直接采用多軸強度
17、準則進行設計驗算。3.3.4 對偶然作用下的結構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公式(3.3.2-1)中的作用效應設計值S按偶然組合計算,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0取不小于1.0的數(shù)值;公式(3.3.2-2)中混凝土、鋼筋的強度設計值改用強度標準值。當進行結構防連續(xù)倒塌驗算時,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函數(shù)應按本規(guī)范第3.6節(jié)的原則確定。3.3.5 對既有結構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 1 對既有結構進行安全復核、改變用途或延長使用年限而需驗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時,宜符合本規(guī)范第3.3.2條的規(guī)定。 2 對既有結構進行改建、擴建或加固改造而重新設計時,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計算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7節(jié)的規(guī)定。
18、3.4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混凝土結構構件應根據(jù)其使用功能及外觀要求,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驗算。 混凝土結構構件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驗算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 1 對需要控制變形的構件,應進行變形驗算; 2 對使用上限制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應進行混凝土拉應力驗算; 3 對允許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應進行受力裂縫寬度驗算;4 對有舒適度要求的樓蓋結構,應進行豎向自振頻率驗算。3.4.2 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結構構件應分別按荷載的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或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采用下列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進行驗算:SC(3.4.2)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預應力混凝土受
19、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荷載的標準組合,并均應考慮荷載長期作用的影響進行計算,其計算值不應超過表 3.4.3規(guī)定的撓度限值。(鋼筋混凝土構件由原先的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改為準永久組合,預應力構件仍采用標準組合。)3.4.4 結構構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縫控制等級分為三級。等級劃分及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級嚴格要求不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標準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應產(chǎn)生拉應力。 二級一般要求不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標準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拉應力不應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的標準值。(02規(guī)范還有準永久組合時受拉邊緣混凝土不宜產(chǎn)生拉應力,這次刪掉) 三級允許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對鋼筋混凝土構件,按荷
20、載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本規(guī)范表3.4.5規(guī)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本規(guī)范第3.4.5條規(guī)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對二 a類環(huán)境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尚應按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計算,且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的拉應力不應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標準值。3.4.6 對大跨度混凝土樓蓋結構應進行豎向自振頻率驗算,其自振頻率宜符合下列要求: 1 住宅和公寓不宜低于 5Hz; 2 辦公樓和旅館不宜低于 4Hz; 3 大跨度公共建筑不宜 3Hz; 4 工業(yè)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應根據(jù)使用功
21、能提出要求。3.5 耐久性設計3.5.1混凝土結構應根據(jù)設計使用年限和環(huán)境類別進行耐久性設計,耐久性設計包括下列內(nèi)容: 1 確定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類別; 2 提出材料的耐久性質量要求; 3 確定構件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4 滿足耐久性要求相應的技術措施; 5 在不利的環(huán)境條件下應采取的防護措施; 6 提出結構使用階段檢測與維護的要求。注:對臨時性的混凝土結構,可不考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3.5.2中環(huán)境類別的表有變化3.5.3中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表有調整3.5.6 對下列混凝土結構及構件,尚應采取加強耐久性的相應措施:1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預應力筋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表面防護、管道灌漿、加
22、大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措施,外露的錨固端應采取封錨和混凝土表面處理等有效措施; 2 有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的抗?jié)B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3 嚴寒及寒冷地區(qū)的潮濕環(huán)境中,結構混凝土應滿足抗凍要求,混凝土抗凍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4 處于二、三類環(huán)境中的懸臂構件宜采用懸臂梁 -板的結構形式,或在其上表面增設防護層; 5 處于二、三環(huán)境中的結構構件,其表面的預埋件、吊鉤、連接件等金屬部件應采取可靠的防銹措施; 6 處在三類環(huán)境中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可采用阻銹劑、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或其他具有耐腐蝕性能的鋼筋、采取陰極保護措施或采用可更換的構件等措施。3.5.7 混凝土結構在設計使用年限內(nèi)尚應
23、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結構應按設計規(guī)定的環(huán)境類別使用,并定期進行檢查維護; 2 設計中的可更換混凝土構件應按規(guī)定定期更換; 3 構件表面的防護層,應按規(guī)定維護或更換; 4 結構出現(xiàn)可見的耐久性缺陷時,應及時進行檢測處理。3.6 防連續(xù)倒塌設計原則(本節(jié)為新增內(nèi)容)3.6.1混凝土結構的防連續(xù)倒塌設計宜符合下列要求: 1 避免使結構中的關鍵構件直接遭受偶然作用; 2 采取減小偶然作用效應的措施; 3 在結構容易遭受偶然作用影響的區(qū)域增加冗余約束; 4 增強疏散通道、避難空間及構件關鍵傳力部位的承載力和變形性能。 結構的防連續(xù)倒塌設計可采用下列方法: 1 局部加強法:對可能遭受偶然作用而發(fā)生局部破壞
24、的關鍵受力部位,提高設計的安全儲備; 2 拉結構件法:通過貫通水平構件的最小配筋和鋼筋連接措施,使其在缺失支承、跨度變化的條件下仍具有必要的承載能力,維持結構的整體穩(wěn)固性; 3 拆除構件法:按一定規(guī)則拆除主要受力構件,驗算結構體系中的剩余部分的極限承載力。驗算可采用彈性分析、彈塑性分析、極限分析等方法對結構的受力倒塌全過程進行分析,模擬結構倒塌的全過程,并作出判斷。3.6.3 結構防連續(xù)倒塌驗算應考慮結構構件倒塌沖擊引起的動力系數(shù),并根據(jù)倒塌的具體情況確定荷載效應。材料強度可取標準值或平均值,并應考慮動力作用下材料強化和脆性。3.7 既有結構設計的原則(本節(jié)為新增內(nèi)容)3.7.1 為既有結構延
25、長使用年限、安全復核、改變用途、改建、擴建或加固修復等,應對其進行評定、驗算或重新設計。3.7.2 既有結構的設計應符合下列原則: 1 應按現(xiàn)行有關標準進行檢測和可靠性評估,確定相應的設計參考; 2 應根據(jù)使用要求確定結構繼續(xù)使用的年限; 3 承載能力應符合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4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宜符合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5 必要時可對使用功能作相應的調整。 既有結構的設計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應優(yōu)化結構方案,避免承載力及剛度突變,提高整體穩(wěn)固性; 2 結構上的作用可按現(xiàn)行標準取值,也可按使用功能和繼續(xù)使用的年限適當調整; 3 應按實際的構件尺寸、截面配筋、連接構造和已有缺陷進行設計
26、; 4 結構既有部分的材料性能由檢測評估確定,后加部分按現(xiàn)行規(guī)范取值; 5 既有結構與后加部分之間應采取可靠的連接構造措施; 6 結構構件的設計應考慮承載歷史以及施工狀態(tài)的影響。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的主要變化(三)2011-07-11 20:50|(分類:砼)第4章 材料4.1混凝土素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C15;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采用強度級別400MPa 及以上的鋼筋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承受重復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40,且不應低于C30。4.
27、1.3和4.1.4條中的混凝土強度表,壓、拉分別列表,并刪除了表的小注。4.2 鋼 筋4.2.1 混凝土結構的鋼筋應按下列規(guī)定選用:1縱向受力普通鋼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鋼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HPB300、RRB400 鋼筋;2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 鋼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 鋼筋;3 預應力筋宜采用預應力鋼絲、鋼絞線和預應力螺紋鋼筋。注:RRB400 鋼筋不宜用作重要部位的受力鋼筋,不應用于直接承受疲勞荷載的構件。根據(jù)國家的技術政策,增加500MPa
28、、級鋼筋;推廣400MPa、500MPa級高強鋼筋作為受力的主導鋼筋;限制并準備淘汰335MPa級鋼筋;立即淘汰低強的235MPa級鋼筋,代之以300MPa級光圓鋼筋。在規(guī)范的過渡期及對既有結構設計時,235MPa級鋼筋的設計值按02規(guī)范取值。4.2.4 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筋在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gt應不小于表4.2.4 的規(guī)定的數(shù)值。4.2.7 當采直徑 50mm 的鋼筋時,宜有可靠的工程經(jīng)驗。 構件中的鋼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徑28mm 及以下的鋼筋并筋數(shù)量不應超過3 根;直接32mm 的鋼筋并筋數(shù)量宜為2 根;直徑36mm 及以上的鋼筋不應采用并筋。并筋應按單根等效鋼筋進行計算,等效鋼筋
29、的等效直徑應按截面面積相等的原則換算確定。4.2.8 當進行鋼筋代換時,除應符合設計要求的構件承載力、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裂縫寬度驗算以及抗震規(guī)定以外,尚應滿足最小配筋率、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鋼筋錨固長度、接頭面積百分率及搭接長度等構造要求。4.2.9 當構件中采用預制的鋼筋焊接網(wǎng)片或鋼筋骨架配筋時,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第5章結構分析本章對02版規(guī)范的內(nèi)容作了較大的變動,豐富了分析模型、彈性分析、彈塑性分析、塑性極限分析等內(nèi)容,增加了間接作用分析一節(jié)。5.1 基本原則5.1.15.1.4節(jié)略有整理結構分析時,應根據(jù)結構類型、材料性能和受力特點等選擇下列分析方法:1彈性分析方法;(0
30、2規(guī)范是線彈性分析方法)2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分析方法;3彈塑性分析方法;(新增)4塑性極限分析方法;5 試驗分析方法。(刪掉了02規(guī)范非線性分析方法)5.2 分析模型(單獨列為1節(jié))5.2.1、5.2.2條內(nèi)容來自原線彈性分析一節(jié) 進行結構整體分析時,對于現(xiàn)澆結構或裝配整體式結構,可假定樓蓋在其自身平面內(nèi)為無限剛性。當樓蓋開有較大孔或其局部會產(chǎn)生明顯的平面內(nèi)變形時,在結構分析中應考慮其影響。5.2.4 對現(xiàn)澆樓蓋和裝配整體式樓蓋,宜考慮樓板作為翼緣對梁剛度和承載力的影響。梁受壓區(qū)有效翼緣計算寬度bf 可按表5.2.4 所列情況中的最小值取用;也可采用梁剛度增大系數(shù)法近似考慮,剛度增大系數(shù)應根據(jù)梁有
31、效翼緣尺寸與梁截面尺寸的相對比例確定(表略)5.2.5 當?shù)鼗c結構的相互作用對結構的內(nèi)力和變形有顯著影響時,結構分析中宜考慮地基與結構相互作用的影響。5.3 彈性分析5.3.3 混凝土結構彈性分析宜采用結構力學或彈性力學等分析方法。體形規(guī)則的結構,可根據(jù)作用的種類和特性,采用適當?shù)暮喕治龇椒ā?.3.4 當結構的二階效應可能使作用效應顯著增大時,在結構分析中應考慮二階效應的不利影響。 混凝土結構的重力二階效應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計算也可采用本規(guī)范附錄B 的簡化方法。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時,宜考慮混凝土構件開裂對構件剛度降低的影響。5.4 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分析(單獨列為1節(jié))5.4.1 混凝土
32、連續(xù)梁和連續(xù)單向板,可采用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方法進行分析。重力荷載作用下的框架、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現(xiàn)澆梁以及雙向板等,經(jīng)彈性分析求得內(nèi)力后,可對支座或節(jié)點彎矩進行適度調幅,并確定相應的跨中彎矩。5.4.3 鋼筋混凝土梁支座或節(jié)點邊緣截面的負彎矩調幅幅度不宜大于25%;彎矩調整后的梁端截面相對受壓區(qū)高度不應超過0.35,且不宜小于0.10。鋼筋混凝土板的負彎矩調幅幅度不宜大于20%。5.5 彈塑性分析(單獨列為1節(jié))重要或受力復雜的結構,宜采用彈塑性分析方法對結構整體或局部進行驗算。結構的彈塑性分析宜遵循下列原則: 1 應預先設定結構的形狀、尺寸、邊界條件、材料性能和配筋等; 2 材料的性能指標宜
33、取平均值或實測值,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C 采用,或通過試驗分析確定; 3 宜考慮結構幾何非線性的不利影響;4 分析結果用于承載力設計時,應考慮承載力不定性系數(shù),對結構的抗力進行適當調整。 混凝土結構的彈塑性分析,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靜力或動力分析方法。結構的基本構件計算模型宜按下列原則確定: 1 梁、柱等桿系構件可簡化為一維單元,宜采用纖維束模型或塑性鉸模型; 2 墻、板等構件可簡化為二維單元,宜采用膜單元、板單元或殼單元; 3 復雜的混凝土結構、大體積結構、結構的節(jié)點或局部區(qū)域需作精細分析時,宜采用三維塊體單元。5.5.3 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構關系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C 采用,也可通過試驗分析確定。構件
34、、截面或各種計算單元的受力-變形關系宜符合實際受力情況。 某些變形較大的構件或節(jié)點進行局部精細分析時,宜考慮鋼筋與混凝土間的粘結-滑移本構關系。5.6 塑性極限分析(單獨列為1節(jié))5.6.1 對不承受多次重復荷載作用的混凝土結構,當有足夠的塑性變形能力時,可采用塑性極限理論的分析方法進行結構的承載力計算,同時應滿足正常使用的要求。5.6.2 整體結構的塑性極限分析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對可預測結構破壞機制的情況,結構的極限承載力可根據(jù)設定的結構塑性屈服機制,采用塑性極限理論進行分析;2 對難于預測結構破壞機制的情況,結構的極限承載力可采用靜力或動力彈塑性分析方法確定;3 對直接承受偶然作用的
35、結構構件或部位,應根據(jù)偶然作用的動力特征考慮其動力效應的影響。5.6.3 承受均布荷載的周邊支承的雙向矩形板,可采用塑性鉸線法或條帶法等塑性極限分析方法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分析與設計。5.7 間接作用分析(新增)5.7.1 當混凝土的收縮、徐變以及溫度變化等間接作用在結構中產(chǎn)生的作用效應可能危及結構的安全或正常使用時,宜進行間接作用分析,并應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和施工措施。5.7.2 溫度作用應按下列情況考慮: 1 混凝土施工期:考慮外界氣溫、混凝土澆筑溫度、膠凝材料水化熱、調節(jié)溫度狀態(tài)的人工溫度措施、建筑物基底及相鄰部分的熱量傳導等; 2 結構使用期:考慮季節(jié)溫差、外界氣溫、結構表面日照及內(nèi)
36、部使用環(huán)境溫度等周期性影響等,其溫度作用計算參數(shù)及周期變化過程應取自工程附近氣象水文部門的實測資料。5.7.3 混凝土結構進行間接作用分析,可采用本規(guī)范第5.5節(jié)的彈塑性分析方法;也可考慮裂縫和徐變對構件剛度的影響,按彈性分析方法近似計算?;炷两Y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的主要變化(四)2011-07-12 17:25|(分類:砼)第6章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6.1 一般規(guī)定6.1.1本章適用于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素混凝土結構構件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D的規(guī)定。 深受彎構件、牛腿、疊合式構件的承載力計算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9章的有關規(guī)定。 對于二維或三維非桿系結
37、構構件,當按彈性分析方法得到構件的應力設計值分布后,可按主拉應力設計值的合力在配筋方向的投影確定所需的配筋量和鋼筋布置,并應符合相應的構造要求;受壓應力設計值不應大于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受壓鋼筋可按構造要求配置。當混凝土處于多軸受壓狀態(tài)時,其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根據(jù)實際受力情況按本規(guī)范附錄C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6.2正截面承載力計算(I)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一般規(guī)定6.2.1條為正截面基本假定,基本沒有變化。6.2.2 在確定中和軸位置時,對雙向受彎構件,其內(nèi)、外彎矩作用平面應相互重合;對雙向偏心受力構件,其軸向力作用點、混凝土和受壓鋼筋的合力點以及受拉鋼筋的合力點應在同一條直線上。當不符合上述條件時
38、,尚應考慮扭轉的影響。6.2.3 彎矩作用平面內(nèi)截面對稱的偏心受壓構件,當同一主軸方向的桿端彎矩比M1/M2 不大于0.9且設計軸壓比不大于0.9時,若構件的長細比滿足公式(6.2.3)的要求,可不考慮軸向壓力在該方向撓曲桿件中產(chǎn)生的附加彎矩影響;否則應根據(jù)本規(guī)范第6.2.4條的規(guī)定,按截面的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考慮軸向壓力在撓曲桿件中產(chǎn)生的附加彎矩影響。lc/ i 34-12(M1/M2)(6.2.3)式中:M1、M2分別為偏心受壓構件兩端截面按結構分析確定的對同一主軸的組合彎矩設計值,絕對值較大端為M2,絕對值較小端為M1,當構件按單曲率彎曲時,M1/M2取正值,否則取負值;lc構件的計算長度
39、,可近似取偏心受壓構件相應主軸方向上下支撐點之間的距離;i偏心方向的截面回轉半徑。 排架結構柱的二階效應應按本規(guī)范第5.3.4條的規(guī)定計算;其他偏心受壓構件,考慮軸向壓力在撓曲桿件中產(chǎn)生的二階效應后控制截面彎矩設計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M=Cm nsM2(6.2.4-1)Cm=0.7+0.3M1/M20.7(6.2.4-2)(6.2.4-3)c=0.5fcA/N(6.2.4-4) 當Cm ns小于1.0時取1.0;對剪力墻類構件及核心筒類構件,可取Cmns等于1.0。式中:Cm構件端截面偏心距調節(jié)系數(shù),當小于0.7時取0.7;ns彎矩增大系數(shù);N與彎矩設計值M2相應的軸向壓力設計值;c截面曲率修
40、正系數(shù),當計算值大于1.0時取1.0;6.2.5 6.2.8關于附加偏心距、等效矩形應力圖、界限相對受壓區(qū)高度b、縱筋應力取值規(guī)定等內(nèi)容無變化。()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6.2.106.2.14 為矩形、T形截面、雙筋截面的計算公式,保留02版規(guī)范的實用計算方法。()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除6.2.17條中e的表達式中去掉了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之外,其他基本上無變化。對應5.3.4、6.2.4條,二階彎矩的影響包含在彎矩設計值M中,故截面計算公式中不再考慮。6.3 斜截面承載力計算主要變化為,將集中荷載作用與非集中荷載作用的兩個公式合并為1個,第一項的系數(shù)為cv,第二項的系數(shù)統(tǒng)一取為1.0。cv一般情況
41、為0.7,集中力產(chǎn)生的剪力占75%以上時取為1.75/(+1)。此外新增條目為: 矩形截面雙向受剪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當斜向剪力設計值V的作用方向與x軸的夾角在010 或80 90 時,可僅按單向受剪構件進行截面承載力計算。6.4 扭曲截面承載力計算基本內(nèi)容沒有變化。剪、扭復合受力構件中與剪切有關的式子中,與斜截面一節(jié)對應,箍筋項的系數(shù)為1.0。新增拉、彎、剪、扭構件條目:6.4.11 在軸向拉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矩形截面鋼筋混凝土構件,其受扭承載力可按下列規(guī)定驗算:(6.4.11-1)6.4.17 在軸向拉力、彎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其受剪扭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2、: 1受剪承載力(6.4.17-1)2 受扭承載力(6.4.17-2)6.4.18 在軸向拉力、彎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當T(0.175ft-0.1N/A)Wt 時,可僅驗算偏心受拉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6.4.19 在軸向拉力、彎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其縱向鋼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偏心受拉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和剪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計算確定,并應配置在相應的位置;箍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剪扭構件的受剪承載力和受扭承載力計算確定,并應配置在相應的位置。6.5 受沖切承載力計算原規(guī)范保守較多,此次將一些系數(shù)做了調整,冗余度有所降低。
43、6.6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無變化6.7 疲勞驗算無變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的主要變化(五)2011-07-16 23:13|(分類:砼)第 7 章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主要變化:1. 補充了“有舒適度要求的樓蓋結構,應進行豎向自振頻率驗算”的內(nèi)容;2. 對應3.4.4 節(jié),對裂縫控制等級為三級的鋼筋混凝土構件,選荷載的準永久組合進行裂縫寬度和撓度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未變。3. 裂縫寬度計算公式進行了調整.7.1 裂縫控制驗算二級裂縫控制等級構件去掉了準永久組合下混凝土不受拉的要求;三級裂縫控制等級鋼筋混凝土構件按荷載準永久組合計算,預應力構件仍按標準組合計算。裂縫寬度計算公
44、式形式無變化,只是式中的sk改作s。k代表標準值,而對于鋼筋混凝土構件改用準永久組合,按理應該用q做下標,但預應力構件仍采用標準組合,應為k,不得已采用一個籠統(tǒng)的符號s。另外,保護層厚度c符號改為cs,其余不變。7.1.3 在荷載準永久組合或標準組合下,鋼筋混凝土構件、預應力混凝土構件開裂截面處受壓邊緣混凝土壓應力、不同位置處鋼筋的拉應力及預應力筋的等效應力宜按下列假定計算:1 截面應變保持平面;2 受壓區(qū)混凝土的法向應力圖取為三角形;3 不考慮受拉區(qū)混凝土的抗拉強度;4 采用換算截面。第7.1.4 條縱筋應力計算公式中,鋼筋混凝土構件除了以Mq、Nq(準永久組合的彎矩、軸力)代替Mk、Nk(
45、標準組合的彎矩、軸力),sk變?yōu)閟q之外,形式上無變化。預應力構件仍為Mk、Nk、sk,與02規(guī)范相比,沒有考慮后張超靜定結構中的次彎矩M2。預應力筋面積Ap前面多了一個無粘結預應力筋的等效折減系數(shù)1。 標準組合及準永久組合下混凝土法向應力計算、主應力驗算皆無變化。7.2 受彎構件撓度驗算考慮長期作用影響的剛度B與短期剛度Bs之間的關系,本質上無變化。對于鋼筋混凝土構件,將式中Mk用Mq替換,于是關系式變?yōu)锽=Bs/。 其余內(nèi)容無甚變化。第 2 章構造規(guī)定8.1 伸縮縫可適當增大縫間距的場合中增加了采用低收縮混凝土;加強澆筑后的養(yǎng)護;采用跳倉法、后澆帶、控制縫等施工措施。其余無甚變化。8.2
46、混凝土保護層最小保護層厚度表有調整。 1 根據(jù)第3.5節(jié)對結構所處耐久性環(huán)境類別的劃分,確定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數(shù)值,考慮得更為細致。鑒于工程調查分析的結果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對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結構的保護層厚度僅作微調,稍有增大;而對惡劣環(huán)境下的保護層厚度,則增加幅度較大; 2 從混凝土碳化、脫鈍和鋼筋銹蝕的耐久性角度考慮,不再以縱向受力鋼筋,而以最外層鋼筋(包括箍筋、構造筋、分布筋、鋼筋網(wǎng)片等)計算保護層厚。 3. 簡化考慮,按平面構件(板、墻、殼)及桿形構件(梁、柱)分兩類確定保護層厚度;簡化混凝土強度的影響,C30以上統(tǒng)一取值。8.2.2 當有充分依據(jù)并采取下列有效措施時,可適當減小混凝土
47、保護層的厚度。1 構件表面有可靠的防護層;2 采用工廠化生產(chǎn)的預制構件,并能保證預制構件混凝土的質量;3 在混凝土中摻加阻銹劑或采用陰極保護處理等防銹措施;4 當對地下室墻體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腐措施時,與土壤接觸一側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小于25mm。 當梁、柱、墻中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大于50mm時,宜對保護層采取有效的構造措施??稍诒Wo層內(nèi)配置防裂、防剝落的焊接鋼筋網(wǎng)片,網(wǎng)片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5mm,并應采取有效的絕緣、定位措施。8.3 鋼筋的錨固將原9.3.1中關于錨固長度修正的條款用一個修正系數(shù)a表達,乘以此系數(shù)之后的錨固長度用la表達,原來意義上的la
48、改用符號lab,稱為“基本錨固長度”。8.3.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1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lab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fy、fpy普通鋼筋、預應力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60時,按C60取值; d錨固鋼筋的直徑;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shù),按表8.3.1取用。 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shù)中刪除了02規(guī)范中錨固性能很差的刻痕鋼絲;帶肋鋼筋是指HRB、HRBF、RRB系列鋼筋;新增加的預應力螺紋鋼筋采用螺母錨固,故未列入錨固長度計算。2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根據(jù)錨固條件按下列公式計算,且不應小于200
49、mm : (8.3.1-3)式中:la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a錨固長度修正系數(shù),對普通鋼筋按本規(guī)范第8.3.2條的規(guī)定取用,當多于一項時,可按連乘計算,但不應小于0.6;對預應力筋,可取1.0。3 當錨固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大于5d時,錨固長度范圍內(nèi)應配置橫向構造筋,其直徑不應小于d/4;對梁、柱、斜撐等桿狀構件間距不應大于5d,對板、墻等平面構件間距不大于10d,且均不應小于100mm,此處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8.3.2條內(nèi)容與原9.3.1條中15項對應,無變化。8.3.3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采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nèi)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lab的60%
50、。彎鉤和機械錨固的形式(圖8.3.3)和技術要求應符合表8.3.3的規(guī)定。鋼筋彎鉤和機械錨固的形式和技術要求錨固形式技術要求90彎鉤末端90彎鉤,彎鉤內(nèi)徑4d,彎后直段長度12d135彎鉤末端135彎鉤,彎鉤內(nèi)徑4d,彎后直段長度5d一側貼焊錨筋末端一側貼焊長5d同直徑鋼筋兩側貼焊錨筋末端一側貼焊長3d同直徑鋼筋焊端錨板末端與厚度d的錨板穿孔塞焊螺栓錨頭末端旋入螺栓錨頭 注: 1 焊縫和螺紋長度應滿足承載力要求; 2 螺栓錨頭和焊接錨板的承壓凈面積不應小于錨固鋼筋截面面積的4倍; 3 螺栓錨頭的規(guī)格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4 螺栓錨頭和焊接錨板的鋼筋凈間距不宜小于4d,否則應考慮群錨效應的不利影
51、響; 5 截面角部的彎鉤和一側貼焊錨筋的布筋方向宜向截面內(nèi)側偏置。8.3.4 混凝土結構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于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受壓鋼筋不應采用末端彎鉤和一側貼焊錨筋的錨固措施。 受壓鋼筋錨固長度范圍內(nèi)的橫向構造鋼筋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3.1條的有關規(guī)定。8.3.5 承受動力荷載的預制構件,應將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末端焊接在鋼板或角鋼上,鋼板或角鋼應可靠地錨固在混凝土中。鋼板或角鋼的尺寸應按計算確定,其厚度不宜小于10mm。其他構件中受力普通鋼筋的末端也可通過焊接鋼板或型鋼實現(xiàn)錨固。8.3.4 鋼筋的連接8.4.1鋼筋的連接可采用綁扎搭接、機械連接或
52、焊接。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的類型及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受力鋼筋上宜少設接頭。在結構的重要構建和關鍵傳力部位,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連接接頭。8.4.2 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其他構件中的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時,受拉鋼筋直徑不宜大于25mm,受壓鋼筋直徑不宜大于28mm。8.4.3及8.4.4條中,關于縱向搭接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增加一句“當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時,按直徑較小的鋼筋計算”。增加并筋搭接的要求:“并筋采用綁扎搭接連接時,應按每根單筋錯開搭接的方式連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按統(tǒng)一鏈接區(qū)段內(nèi)所有的單根鋼筋計算。并筋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單筋分別計算?!逼溆鄡?nèi)容與原9.4.3條同。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nèi)的橫向構造鋼筋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3.1 條的要求;當受壓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的范圍內(nèi)各設置兩道箍筋。本條提出了對受拉、受壓搭接連接區(qū)段內(nèi)箍筋直徑、間距的構造要求。拉壓統(tǒng)一取值而對受壓搭接較02規(guī)范要求適當加嚴了(02規(guī)范:受壓箍筋間距是受拉的2倍)。調查研究表明,箍筋對約束受壓鋼筋的搭接傳力更為重要,故取與受拉同樣的間距。8.4.7條將原9.4.6、9.4.7、9.4.8三條內(nèi)容合并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祖國在我心中話題演講稿(32篇)
-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總結13篇
- 就業(yè)前景的調研報告范文8篇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教學診斷檢測(四)數(shù)學含答案
- 2024年金屬基超硬材料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陜西省榆林市(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專題練習(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期末考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4年飲料、酒及酒精專用原輔料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高考生物一輪專題突破練專題一細胞的分子組成和結構功能教案
- 上海市市轄區(qū)(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摸底考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電壓和電阻復習課件
- 《巴蜀文化簡論》PPT課件.ppt
- 物業(yè)公司消防維保質量檢查內(nèi)容及考核評分表
- 電動自行車火災的勘查檢驗技術及案例分析
- 螺栓檢測報告
- 腐蝕測量及技術
- 氯化鈉與氯化銨分離解析
-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孩子的人格培養(yǎng)與家庭教育
- 【醫(yī)學】crrt規(guī)范化治療
- 配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完整版)
- 如何做好施工企業(yè)的技術管理工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