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修1復習試題_第1頁
歷史選修1復習試題_第2頁
歷史選修1復習試題_第3頁
歷史選修1復習試題_第4頁
歷史選修1復習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選修1復習試題班級 學號 姓名 得分 一、選擇題(60分)1梭倫改革前的工商業(yè)奴隸主與貴族相比,牟利的不同手段是 A放高利貸 B收取地租 C奴役債務奴隸 D關注發(fā)展海外貿易,掠奪外邦奴隸 2梭倫的詩歌中寫道:“你們這些財物積山、豐衣足食而有余的人,應當抑制你們貪婪的心情,壓制它,使它平靜。”這主要是針對哪些人而言的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執(zhí)政官 D雅典貴族3公元前5世紀后期,也就是約當中國歷史上的戰(zhàn)國前期,在地中海希臘半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中,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希臘城邦古代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其民主政治的實質是A資產階級民主政治B封建貴族民主政治 C平民民主政D奴隸主民主政治4春

2、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進行變法的直接目的是A廢除周天子 B成為霸主 C廢除井田制 D富國強兵5商鞅變法強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為了 A革新中國婚姻制度 B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C打擊舊貴族勢力 D發(fā)展農業(yè)生產6關于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改革都獲得了成功 B都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C改革進展都很順利 D都改變了原有的生產關系7史學界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北魏孝文帝是蓋世英雄,也有人認為他是千古罪人,改鮮卑武勇之風為漢人的文弱之風。你認為出現這種分歧主要是針對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實行科舉制C整頓吏治 D漢化政策 8史書曾稱頌孝文帝時代“肅明綱

3、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這是因為他A推行均田制B實行俸祿制度,整頓吏治 C實行三長制D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9“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边@首流行于北宋東京的歌謠反映了 A范仲淹等人推行的“慶歷新政”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 B“慶歷新政”取得了成功 C“慶歷新政”推行期間,京城相當平靜 D“慶歷新政”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10假設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寧三年,若參加科舉考試,怎樣才能被錄取 A背誦詩賦詞章B學習“四書五經” C聯(lián)系實際,學習經義策論 D依靠“恩蔭” 11王安石變法中,為了解決北宋初期以來實行的“更戍法”帶來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馬法 C將兵法

4、D設軍器監(jiān) 12.11世紀時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爭中失利,被教皇開除教籍,國內諸侯乘機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罪過”。亨利四世身著罪衣,立在城堡門口三晝夜,才獲得教皇的赦免。這就是“卡諾莎之辱”,又稱“卡諾莎晉見”。這件事集中說明當時封建王權屈從于教權 宗教改革運動引起了歐洲的封建國王反對教會統(tǒng)治的斗爭 封建王權與超越王權的教會爭權奪利 德國并沒有實現高度的中央集權 A B C D 1316世紀,英國國王推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鞏固和加強王權B適應資產階級的要求 C改變天主教會的教義、制度和儀式D奪取天主教會的財產 14卡爾文教

5、認為:上帝自創(chuàng)世紀以來,就把人分為“選民”和“棄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淪。這種學說實質上反映了當時 A封建貴族的世襲思想B封建社會的等級思想 C人文主義思想D原始積累時期的資產階級思想 1518世紀末19世紀初,埃及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外國資本主義與埃及民族的矛盾農民階級和馬木魯克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矛盾奧斯曼帝國和馬木魯克勢力的矛盾 A B C D 16穆罕默德阿里上臺后,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進行了氣勢恢弘的改革。其內容有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發(fā)展軍事工業(yè) 改革了行政制度,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 改革土地制度,大力發(fā)展農業(yè) 殖產興業(yè),建立民族工業(yè)體系A B C D 17阿里在抵御英法殖民侵略的同

6、時,認識到“應向西方尋找發(fā)展的鑰匙”,具體表現有創(chuàng)辦近代工業(yè) 改革行政制度 進行司法改革 大力發(fā)展海軍 A B C D 18俄國1861年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列寧說它也是“對農民進行的殘酷掠奪”,這主要是指 A農民須用錢購買商品 B農民被迫出賣勞動力C農民須用高價贖買份地 D農民成為商品192005年6月8日莫斯科為一座塑像的落成舉行了盛大的揭幕儀式。在儀式致辭中提到“政府豎立他的塑像是為了向這位曾經解放了千百萬俄國農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終引領俄羅斯拋棄了落后的社會制度?!?這座塑像是A彼得一世 B葉卡特琳娜二世 C亞歷山大一世 D亞歷山大二世20恩格斯在論述克里米亞戰(zhàn)

7、爭時指出:“現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給俄國丟了丑,同時也在俄國人民面前給自己丟了丑,前所未有過的覺醒時期開始了?!薄坝X醒”使人們認識到俄國 A軍備落后 B制度腐朽 C經濟凋敝 D吏治腐敗211861年農奴制改革有利于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是因為農民在法律上獲得了人身自由 農民享有一定的公民權利 擺脫了村社的控制通過交納贖金而得到了自己的土地 A B C D 22之所以說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折點,主要是因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農民B使農民獲得了土地 C動搖了俄國的封建生產關系 D從根本上推動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31872年,東京橫濱鐵路通車,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

8、采取的政策是A“文明開化”政策B“殖產興業(yè)”政策C扶植私人資本主義的政策D強化軍事改革的政策2419世紀中期,日本幕府統(tǒng)治出現危機的根本原因是 A天皇不滿自己的傀儡地位 B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形成并得到發(fā)展 C農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殘酷剝削 D大名、武士不滿將軍的獨裁統(tǒng)治 25在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的下列規(guī)定中,具有封建性特點的是 A萬世一系的天皇總攬統(tǒng)治權 B天皇不得以詔令改變法律C天皇是軍隊的統(tǒng)帥 D臣民在“法律范圍內”享有基本人權 26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發(fā)展成為亞洲第一個工業(yè)化國家,同時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大肆侵略擴張。這是因為 A制定了外向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B國家優(yōu)先發(fā)展軍事工業(yè)C建立了帶

9、有強烈封建和軍事性的政治體制D政府把大量國營企業(yè)優(yōu)惠或無償轉讓給特權資本家2719世紀末,湖南成為京、津、滬以外維新運動最活躍的省區(qū)。當時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A萬國公報強學會B時務學堂C時務報時務學堂D國聞報28維新運動的興起主要表現為公車上書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各地學堂、學會、書局、報館的紛紛建立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領袖人物的涌現ABCD29戊戌變法法令中直接打擊了守舊勢力的措施有裁汰冗員廢除八股取士制度設立農工商總局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yǎng)的特權ABCD30之所以說戊戌變法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A變法有群眾基礎B變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C變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D表現了勇于獻

10、身的精神二、非選擇題(60分)31(2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詔均天下民田: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以供耕作于是海內安之。 魏書·食貨志材料二 高祖初謀南遷,恐眾心戀舊,乃示為大舉。因以協(xié)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實遷也。舊人懷土,多所不愿,內憚南征,無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陽。 魏書·李沖傳材料三 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拔。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諸功臣舊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東北、河北省西北一帶)來者,姓或重復,皆改之。” 資治通鑒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

11、孝文帝怎樣的改革措施?其實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積極作用?(6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高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樣的實質問題?(10分)(3)材料三中詔令提出了什么改革?從材料中找出這一改革的論據是什么?(4分)32(10分)16世紀對教會的反叛,以其世俗主義標志著近代的開端。 據(美)約翰·巴克勒等:西方社會史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16世紀對教會的反叛”,在歐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國的宗教改革為典型。三國宗教改革的發(fā)動者分別是誰?(3分) (2)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何歷史意義?(7分)33(16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曾說

12、過:“我不愿農民過得優(yōu)厚,但我要防止俄國暴動。我認為,我們把農民同土地割裂會點燃俄國。假使要我簽字連同土地一起解放農奴,我寧肯把手指砍掉?!碧K聯(lián)史材料二 對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權的地主,在農民向他履行規(guī)定的義務的條件下,讓農民長期使用他們所居住的房屋,此外,為了保障農民的生活,并使他們能象政府履行義務起見,讓他們長期使用法令中所規(guī)定的一定數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屬地。使用份地的農民必須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規(guī)定的義務。在這種過渡狀態(tài)下的農民稱為義務農。俄國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 農民這樣獲得一定數量的私產后,因為贖買了土地,他們就擺脫了對地主的義務,而成為擁有完全自由的農民。 俄國1861年改革

13、法令材料四 農民未能正確理解陛下賦予他們的權利,他們還希望獲得絕對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貴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強制和嚴厲手段,才能使農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廳報告請回答:(1)材料一中,亞歷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矛盾心理?(4分)(2)據材料二、三,說明這兩種農民在權利方面的區(qū)別。(4分)(3)材料三中隊農奴法律地位變化的結論是否符合實際?為什么?(4分)(4)依據材料一、四,說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4分)34(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佩里(率美國軍艦)在1853年進行的那次訪問是不受歡迎的,但過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許多潛在的盟友。長州和薩摩兩藩的領

14、主終于領悟到,與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徑,是采用西方本身的軍事技術裝備。他們要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學習西方列強的秘密。明治時代是日本西化的偉大年代。從此日本變成了一個現代的民族國家。 美帕爾默科爾頓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從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巖倉使節(jié)團以考察各國的文物制度為使命,巡訪于歐美諸國,參觀調查了“工廠、火車、電線、金銀鑄造所”和制鐵所,大久保歸國后立即就任了內務卿,積極推進殖產興業(yè)政策,使節(jié)團在西歐產業(yè)各部門研究的成果開始在日本生根開花。明治七年一月開設的內務省,在各地設立官營模范工場,推行振興國產化企業(yè),扶植民業(yè)的政策。 日安岡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維新時)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

15、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以及許多商業(yè)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德國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日本聘請的專家在日本人的監(jiān)督下從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選擇就困難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現一股反對極端西化、極端自由化的勢力。(他們)實際上是想制造一個新的以天皇為核心的國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 請回答: (1)材料一中,“許多潛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會中的哪些人?“長州和薩摩兩藩的領主”“學習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 (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

16、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學習西方的特點。(4分)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明治時代的西化給日本社會帶來的重要影響。(6分) 高三年級歷史選修1練習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DDDDBCDBA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DADCCDB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BBACBDDC二、非選擇題31(1)推行的均田制。國家掌握大量可供支配的無主荒地。有利于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6分)(2)孝文帝遷都洛陽。目的是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以南征為借口,反映了改革面臨很大的的阻力。(10分)(3)實行漢制,采用漢姓

17、。鮮卑族是黃帝的后代。(4分)32(1)馬丁·路德、加爾文、亨利八世。(3分) (2)打擊了歐洲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為確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奠定了基礎;新教登上了歷史舞臺;增強了歐洲民族意識,促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使語言、文學、藝術、音樂、教育等諸多領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思想武器。(7分)33(1)矛盾:給農民土地,但不徹底解放農民。(2分)原因:由亞歷山大二世的階級屬性和被迫進行改革而決定的。(2分)(2)暫時義務農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數量土地的權利,還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農民則完全擺脫了地主的控制,且擁有私產。(4分)(3)不符合實際。(2分)農民對地主的依附關系仍存在。(2分)(4)防止農民起義,維護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