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1頁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2頁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3頁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4頁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國古代詩歌鑒賞基礎(chǔ)知識(形象、語言、技巧、情感)古詩詞中常見的十種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舉例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俠士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圣賢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士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書生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薄宦無奈、思鄉(xiāng)心切的游子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行役天涯、懷親念友的旅人李白的贈汪倫矢志報國、慷慨用世的英雄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獻身邊塞、征戰(zhàn)沙場的戰(zhàn)士王翰的涼州詞悲苦孤寂、美人遲暮的思婦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

2、水悠悠。腸斷白 洲”相思無極、愛恨纏綿的情人柳永的雨霖鈴鑒賞詩歌人物形象“四步走”找析聯(lián)明第一步:找。找到詩人描繪的形象的有關(guān)詩句。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組織語言的格式一般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第三步:聯(lián)。結(jié)合詩歌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描繪這一形象。第四步:明。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也就是分析形象中詩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蘊含的哲理??捎靡痪湓捀爬偸?,也可以放到步驟里合答?!敬痤}模板】分析形象總括具體分析情感或:分析形象具體分析情感總括類別常見意象舉例表達情感送別類楊柳、長亭、南浦、酒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小雅采薇)寒蟬凄切,對長亭

3、晚。(柳永雨霖鈴)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思鄉(xiāng)類月亮、鴻雁、莼羹、鱸膾、雙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晏幾道蝶戀花)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愁苦類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鵑、斜陽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或表達憂愁、悲傷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的氣氛。抒懷類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4、杜甫云安九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詠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或托物抒發(fā)高潔的品質(zhì),或抒發(fā)感慨。愛情類紅豆、蓮、連理枝、比翼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南朝樂府西洲曲)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戰(zhàn)爭類長城、樓蘭、柳營、請纓、羌笛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或

5、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閑適類五柳、東籬、三徑、菊花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愛情類紅豆、蓮、連理枝、比翼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南朝樂府西洲曲)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戰(zhàn)爭類長城、樓蘭、柳營、請纓、羌笛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

6、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或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閑適類五柳、東籬、三徑、菊花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意境特點舉例雄渾壯麗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壯闊蒼茫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蒼涼悲壯杜甫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閑適恬淡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幽明凈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

7、,清泉石上流”明麗清新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蕭疏凄寂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卑仓k美好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高遠深邃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淡雅幽遠秦觀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清冷幽靜王維過香積寺“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1. 煉動詞動詞往往能使畫面生動,畫龍點睛,使詩歌意象化靜為動。例如“云破月來花弄影”,這句詩詞少意多,一語三折?!霸?、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xù)的動態(tài):云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

8、弄花影的幽雅姿態(tài)。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云橫皓月、風弄花影,構(gòu)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云、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2. 煉形容詞形容詞不僅能繪景摹形,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如: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周邦彥的“風老鶯雛,雨肥梅子”。以上各句中的“綠”“紅”“綠”“老”“肥”,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3. 煉疊音詞疊音詞用于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突出強調(diào)作用。

9、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詩中用了“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六個疊音詞,“迢迢”寫牽牛星之遠,“皎皎”寫織女星之明,“纖纖”寫素手之細,“札札”寫機杼之聲,“盈盈”寫銀河之水,“脈脈”寫相視之態(tài)。這些疊音詞既是對外在情景的細致描繪,又是作者內(nèi)心真摯感情的巧妙抒發(fā)。修辭手法含義及作用例句及分析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煞譃槊饔?、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韋莊菩薩蠻中的“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寫盡了江南女子的

10、美麗與溫柔。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把人當作物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xiàn)得更形象生動的作用?!八萦孪韧笛郏鄣缰蠑嗷??!?林逋山園小梅)這一聯(lián)采用擬人的手法?!跋韧笛邸睒O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寫粉蝶因愛梅而至銷魂,把粉蝶對梅的喜愛之情夸張到極點。借代借用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爸?,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詞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張對事物的

11、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鞍装l(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以夸張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愁思。對偶用結(jié)構(gòu)相同、字數(shù)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上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nèi)容上看,意義集中含蓄。杜甫詩詠懷古跡(其三)中的“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上句寫昭君離開漢室,下句寫死后身葬青冢不得歸故土,對仗工整,寫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對比對比就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使形象更鮮明,特點更顯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銳?!按巳樟娡v馬,當時七夕笑牽?!崩钌屉[馬嵬(其二),將

12、此日發(fā)生兵變的危險境況同昔日在長生殿共訴恩愛進行了對比。設(shè)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shè)問,承上啟下;結(jié)尾設(shè)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以設(shè)問作結(jié),以實寫虛,一問一答,將一腔愁思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蘇軾定風波:“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笔褂梅磫柧涫剑磉_了詞人豁達的胸懷、抱負。列錦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gòu)成生動可感的圖像,用以烘托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情感?!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九組

13、名詞組合,只見一片蕭疏景象。用典典故是文化積累深厚的表現(xiàn),可避免一覽無余的直白,使詩詞意蘊豐富、簡潔含蓄、莊重典雅,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詩句更凝練?!暗过埑秋w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借用飛將軍李廣的典故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保u了當時主將的無能。比興“比興”的“比”就是指比喻的修辭手法,“興”就是以其他事物為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事物?!吧V绰?,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薄吧V湟?,其黃而隕?!?衛(wèi)風氓)在這里,既有“比”,也有“興”。詩人以桑葉來比喻棄婦由青春煥發(fā)到芳華已逝的轉(zhuǎn)變。由鳩食桑葚引出女子對負心男子的沉迷,充滿了沉痛和

14、悲哀。表達方式特征及分類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皹谴寡┕现薅?,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與記敘有關(guān)的還有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敘述角度(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注意“移位即變換角度”)。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常見的描寫角度有形、聲、色、態(tài)、味?!靶巍薄吧薄皯B(tài)”是視覺角度;“態(tài)”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聲”是聽覺角度;“味”是觸覺角度。立足點的變化,有移步換景、定點換景、換點定景等;角度的變化,有俯視、仰視,遠景、近景等。正側(cè)面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

15、寫;描寫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cè)面描寫。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楊柳的嬌美形態(tài)。又如:“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第二句側(cè)面描寫戰(zhàn)況,一方面寫風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是寫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zhàn)事的緊張狀態(tài)突顯出來。動靜結(jié)合。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有動態(tài)的描寫,也有靜態(tài)的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如王維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筆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動人的畫面:

16、皎潔的月光靜靜地灑在蒼青的松樹上,落下斑駁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頭上潺潺流過,發(fā)出悅耳的響聲。這兩句詩寫景狀物由高到低,動靜結(jié)合,詩句所描寫的景致很好地體現(xiàn)了作者對山中景物流連忘返的心情。點面結(jié)合。詩人在寫景狀物時,不是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而是寫了主體物周圍的聯(lián)系物,點面結(jié)合,烘云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jié)合的方式?!八蝮椅獭痹诋嬅嫔巷@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于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于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到“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

17、與孤寂,并在“山”“徑”前冠之以數(shù)量詞“千”“萬”,突出了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可以稱之為點面結(jié)合。指出一點,隱括全面。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這兩句點出了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抒情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對有關(guān)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一種抒情方式。如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弊髡吒星槿缃又毕?,直抒對亡妻的懷念之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

18、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1)借景抒情是作者通過對某種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歲暮歸南山中的“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華的流逝,種種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達出來,含蓄委婉,余味無窮。(2)借物抒情就是作者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來抒發(fā)感情、表達志向和意愿的一種抒情方式。陸游卜算子詠梅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慘遭遇,喻指作者報國無門、屢受排擠與打擊的不平心境。(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fā)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睂懢爸邪?/p>

19、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表現(xiàn)手法特征例句及分析烘托本是一種國畫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指從側(cè)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比⑺木湫蜗篚r明地烘托出了汪倫對詩人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如趙師秀約客中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暮鐘”“漠漠”“冥冥”“浦樹遠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種離別時傷感的氣氛。聯(lián)想由一事物

20、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guān)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塑造成一個典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襯托襯托分正襯與反襯兩種。它可以使被陪襯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鮮明??荚嚦?嫉氖欠匆r,如用樂景反襯哀情,用動反襯靜,用虛反襯實等。江上雪,獨立釣魚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李綱望江南)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

21、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如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首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詩歌的前兩句寫文帝求賢若渴,招賢納士,贊美賈生才華;后兩句筆鋒一轉(zhuǎn),文帝“夜半虛前席”,不問治國安民的策略,卻問鬼神之事。筆含諷刺,感慨深沉。虛實結(jié)合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如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鄙祥爩憣?,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闋

22、寫虛,通過“行人”設(shè)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以小見大以局部見全體、以有限見無限,通過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們的生活體驗,達到以小見大的藝術(shù)效果。如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痹娙怂幍耐硖茣r期正值國運衰微之際,這里是借陳后主因荒淫享樂終致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些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借古諷今這在詠史、懷古詩中是最常見的,借對歷史上人、事的評價來諷喻時事,表達情感,向當權(quán)者提出忠告。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任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3、”面對赤壁之戰(zhàn)懷古,實則預感到唐朝將亡,發(fā)出慨嘆。詩中含一哲理:興盛與衰亡,有著歷史的必然,但是誰成誰敗,何時成何時敗,也有偶然性。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chǔ)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shù)手法。如王冕墨梅:“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贝嗽娺\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fā)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結(jié)構(gòu)技巧含義及作用例句及分析鋪墊為主要人物的出場或主要事件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條件而著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鋪墊是重要情節(jié)的基石,能增加情節(jié)張力,制造懸念,使情節(jié)具有合理性。如王建十五夜望

24、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的開篇描繪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潔的景象,為下文寫秋思作鋪墊。伏筆照應作者在描寫、敘述過程中,對后面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前面適當?shù)牡胤教崾净虬凳疽幌?,而后面應與前面呼應。這種結(jié)構(gòu)特點可以使作品結(jié)構(gòu)嚴謹,脈絡(luò)分明。如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贝嗽~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相應;“身老滄洲”與“關(guān)河夢”相應,目的在于構(gòu)成對照,抒發(fā)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卒章顯志指作者在詩歌的結(jié)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在夢游天姥

25、吟留別的結(jié)尾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明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詩的主旨,唱出了和權(quán)貴抗爭的心聲。以景結(jié)情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zhuǎn)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jié),結(jié)束詩句,可以使讀者在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產(chǎn)生韻味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如王昌齡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痹娗叭渚蜆仿暿闱?,最后一句以景結(jié)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xiàn)一幅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么感想?是無限的鄉(xiāng)愁,還是立功邊塞的雄心或?qū)τ诂F(xiàn)實的憂怨?重章疊句(唱)指上下句

26、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如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鄙掀瑢懙氖悄贻p時候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的“閑愁”,下片寫的是而今關(guān)懷國事卻報國無門的“哀愁”。上下片采用了重章疊句的結(jié)構(gòu)形式,在反復詠唱中,既使語言具有音樂美,又在內(nèi)容上形成鮮明對比。從題材角度把握思想內(nèi)容和觀點態(tài)度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詩人因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xiāng),或漂泊異地等,對所見所聞有所感,借此抒發(fā)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盡思念和人生感嘆、漂泊愁苦等。內(nèi)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嘆,表達思親懷鄉(xiāng)之

27、情。主題有潦倒失意,漂泊哀傷,思念親人等。(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樂景襯哀情(樂景寫哀)。標志詩題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憶”“寄”“行”“思”等詞語以及元宵、中秋、重陽、除夕等節(jié)日名。常見意象:月亮、秋風、秋霜、杜鵑、猿啼、沙鷗、孤雁、浮云、梧桐葉落、西樓、高樓、危樓、危欄等。情感天涯漂泊羈旅愁。敘寫客居他鄉(xiāng)的艱難,抒發(fā)漂泊無定的孤苦。望盡天涯懷人愁。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思念。羈旅他鄉(xiāng)的幽怨之情。或表達人生感嘆,流露年華易逝的苦悶;或抒發(fā)獨居他鄉(xiāng),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3)側(cè)面落筆。詩人在表現(xiàn)懷遠、思歸之情時,不是直接抒發(fā)思

28、念之情,而是從對方著筆,想象對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詩人的苦恨離情。(4)因夢寄情,虛實結(jié)合。二詠史懷古詩歷覽古今通得失,觀景知人論興衰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等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描寫古跡來抒發(fā)詩人的興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諷今。內(nèi)容借懷古,嘆今、嘆個人命運的坎坷。(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對比手法,描寫眼前衰敗、荒涼景象,與歷史上的繁華興盛形成鮮明的對比。標志標題中有“詠史”“懷古”“登某古跡有懷”“古跡”“古人名”等。情感針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看法。緬懷前賢,表達敬仰或惋惜;類比古人,寄托傷感或哀思。借論古之得失,托古諷今,憂國

29、憂民。(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傷或?qū)碌闹S喻。(4)襯托,詩人往往臨古跡而抒懷,以悲景襯悲情。三山水田園詩山光水色養(yǎng)性靈,登山觀??傄缜轭}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山水田園詩是以描寫美麗清新的自然景色、歌詠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為題材的詩歌。內(nèi)容山水田園詩的基本內(nèi)容是自然山川與田園風物。(1)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2)寫景的表現(xiàn)手法有:白描與工筆;觀察角度高、低、俯、仰的變化與遠近高低的順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運用;標志山水田園詩分為山水詩與田園詩。山水詩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田園詩主要指以農(nóng)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的詩。常見意象:溪水

30、、山石、松林、野老、柴門、桑麻、南畝、五柳、明月、漁歌等。情感寄情山水,贊美山河,熱愛自然。借凄風苦雨,表達對自由的向往及厭倦官場的超脫之情。憎惡黑暗,寄托恬淡靜雅的隱逸之樂。以恬淡之心抒寫山水清幽,表達閑適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對現(xiàn)實不滿和懷才不遇的苦悶。(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傷或?qū)碌闹S喻。(4)襯托,詩人往往臨古跡而抒懷,以悲景虛實結(jié)合(眼前之景與想象之景);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化動為靜與化靜為動)。(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樂景寫哀情(反襯)。襯悲情。四送別懷人詩多情自古傷離別,一種分別多樣情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與家人、愛人或親朋好

31、友離別,送別之際,人們往往設(shè)酒餞別,折柳相送,吟詩贈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內(nèi)容送別詩涉及的范圍極廣,有君臣官場贈別,有市井朋友相別,有親人情人送別。(1)寓情于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寫人的離情別緒,而是通過寫眼中物,表傷離之意來烘托人的傷離之痛。標志標題中往往有“送”“別”“贈”“酬”。常見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長亭”“短亭”“陽關(guān)”“舟”“灞橋”等意象也在送別懷人詩中出現(xiàn))情感依依惜別的不舍與傷感。離別后的思念與牽掛。對友人的安慰與勉勵。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態(tài)。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詩表達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情感交雜在一起的集合體

32、,它豐富復雜卻不雜亂無章。(3)以樂景襯哀情(也叫樂景寫哀或反襯)。(4)想象(也叫虛擬或虛實結(jié)合)。送別詩常借助想象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留戀和關(guān)切。四詠物言志詩繪盡天下萬物態(tài),寄寓世間感慨情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借助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內(nèi)容單純詠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諷世。(1)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寫(繪形繪色)與側(cè)面烘托。標志從對象上來看,詠物詩的對象是單純的某個物。著重對所詠之物的特征、功能進行刻畫,或者著重對所詠之物的某一內(nèi)蘊、精神進行吟詠。從題目上來看,所詠之物為詩名或以“詠某物”“題某物”“某物吟”等為題目形式。情感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負

33、,或?qū)崿F(xiàn)個人理想,或報效國家。寄寓高尚的節(jié)操,或表達懷才不遇與命途多舛的傷感,或抒發(fā)年華易逝與理想破滅的哀愁。托物諷世,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世,或憤世嫉俗,或針砭時弊,或冷嘲熱諷。(2)從修辭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況)、象征、擬人和對比。(3)從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愛情閨怨詩心有靈犀情無限,明月孤燈夢難圓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愛情閨怨詩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fā)離別相思之苦。內(nèi)容表現(xiàn)詩人對妻子的真摯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贈內(nèi)詩和悼亡詩兩類。以婦女角度寫的閨怨詩,它包括宮怨詩、離婦詩、棄婦詩、別離相思詩。(1)比興(托物起興)。先從自然之物寫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

34、所要表達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寫起烘托感情、渲染氣氛的作用。(2)反襯。寒月孤燈、冷衾淚枕、月落星稀、凄風苦雨、漏聲雁影等凄涼之景往往襯托主人公的孤寂與幽怨,青青楊柳、斜燕雙飛、春風浩蕩等充滿活力生機之景更能反襯閨中思婦的悲傷與幽怨。標志標題中多含“怨”“懷”“思”“別”“憶”“望夫”“婦嘆”“閨怨”“幽恨”或直接用“無題”等字眼。常見意象:“眉鎖”“翠樓”“碧紗”“白發(fā)”“秋風”“夜雨”“寒月”“寒衣”“殘夢”“淚如雨”“春風楊柳”“雁聲月明”“紅妝對鏡”“喜鵲報枝”“雨燕雙飛”“臨箋淚長”等。情感表現(xiàn)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孤苦幽寂的命運之悲。此類情感主要體現(xiàn)在宮怨詩中。思婦空閨、思念親

35、人、盼夫早歸、渴望團聚的哀傷之情。情夢難圓的遺憾與悵惘之情。陰陽兩隔的悼亡之痛。(3)先揚后抑。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北驹姴捎孟葥P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七邊塞征戰(zhàn)詩金戈鐵馬征戰(zhàn)事,大漠秋風慷慨情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邊塞征戰(zhàn)詩是以邊疆地區(qū)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內(nèi)容邊塞詩多表現(xiàn)從軍出塞,保家衛(wèi)國,民族交往,塞上風情;或抒報國壯志,或發(fā)反戰(zhàn)呼聲,或記現(xiàn)實戰(zhàn)事。(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側(cè)面烘托、

36、動作肖像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3)意境的營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虛實結(jié)合等手法。標志標題往往有“行”“軍”“征人”“塞”“戍”等與軍旅有關(guān)的字眼。常見意象:自然景物類(黃沙、秋月、大漠、孤城、邊關(guān)、雨雪、風沙等)、地理區(qū)域類(塞外、雁門、玉門關(guān)、黃河、陰山、樓蘭、薊北等)、戰(zhàn)事器具類(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戰(zhàn)馬等)、樂曲類(梅花落折楊柳關(guān)山月陽關(guān)三疊渭城曲等)、人物類(戍卒、將帥、胡人、單于等)。情感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名的壯志豪情。奮勇殺敵、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雄奇瑰麗、奇異獨特的邊塞風光。征人思鄉(xiāng)、閨婦盼歸的兩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戰(zhàn)情緒,凄厲沉痛的反戰(zhàn)思考。對和平安寧的邊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來的喜悅。(3)先揚后抑。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本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菊Z言風格分類1】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練、含蓄、華麗、質(zhì)樸、簡潔、工麗、雋永、晦澀等類型。1、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的語言風格。3、凝練(精練):主要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